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90216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2486.X

申请日:

2003.12.09

公开号:

CN1626738A

公开日:

2005.06.1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D 29/045申请公布日:20050615|||文件的公告送达IPC(主分类):E02D 29/045收件人:邝伟强文件名称:驳回决定|||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45

主分类号:

E02D29/045

申请人:

邝伟强;

发明人:

邝伟强

地址:

510140广东省广州市华贵路127号3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快速省钱的建造方法。可同时采用百台千台机械挖出隧道沟,放入全预制装配式隧道板装配成隧道,即可快速修复路面。采用这种方法,在技术方法上只需将复土变为零即可。就能达到作业面多、隧道挖掘快、隧道装配快、路面回填快、工期短、挖土方小、工程造价低、每公里可省1~2亿元。几天就可以穿过繁华的交通要道,1到几个月就可以贯通20~50公里长的全线。采用这种方法,拱顶就变成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修一条路的投资就变成2条路的回报,这也是盾构等其它工法无法达到的。采用这种方法,能大量减去地下工程量和设备,昂贵车站造价成倍降低,缩短旅客进出地铁时间,降低营运费用,并可用于道路交通、臭河涌改造等。

权利要求书

1: 隧道都涉及到拱顶上的复土,本发明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 道建造方法,其特征是:隧道拱顶的复土为直到零复土,并平行于地面,与 地面在同一个平面内10米以上,也就是在技术方法上可取消了拱顶上的复 土,拱顶也可以高于地面0~10米,或低于地面0~5米,隧道的四个面每 个面为一块隧道板,将四块全预制隧道板装配即成一条隧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其 特征在于:拱顶就是道路,拱顶即可成为城市交通道路,城际交通道路,高 速公路,人行路,绿化路,整条隧道以零复土为主,一条路变成二条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其 特征在于:地铁车站只有站台层在地下,其余的建筑都在地面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其 特征在于:地铁不单象现时这样进行客运,也可以进行货运。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其 特征在于:地铁的隧道用强力挖掘法建造——同时采用10~300台以上挖掘 机械。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其 特征在于:用隧道取代高架桥和立交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其 特征在于:用隧道解决市内外道路交叉问题,取消交通灯,使车辆无须被红 灯,黄灯浪费时间。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其 特征在于:全预制隧道板预埋有装配式90度角码,以保证隧道的不变形。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其 特征在于:隧道开有自然采光窗和自然采气孔,不单可开在拱顶,也可开在 两侧墙身。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 其特征在于:隧道可用于臭河涌改造,输水和地下管线改造。

说明书


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

    本发明涉及隧道建造方法,特别是涉及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建造地铁隧道、地铁车站的方法。

    地铁隧道的建造,现在的主力是盾构方法。采用此方法,其最大的优点是除竖井施工外,作业均在地下进行。但其机械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庞大笨重速度慢,施工工艺繁琐,更要命的是隧道施工造价高,每公里达到5~8亿元。而且复土太浅,则盾构施工困难。一般的复土也在15米以上,其升降设备、通风设备、土建工程也随复土的增加而增加。大家都知道,隧道与车站的埋深越浅越好,很多的教科书也是要求优先采用浅埋方法。但是现实的地铁,就算是造价较低,北京采用浅埋方法的,其拱顶的复土也在6米,开挖深度也在20米以上,其开挖的土方还是很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建造方法。它彻底地解决了复土和加快建造速度等问题,它能使天方夜谭成为真实:第一是节省资金。保守的估算每公里可省1~2亿元。用一条地铁的投资额造出四条路(2地铁2公路)。而真正追求的目标是地铁每公里只用1亿多元就能搞好。第二是建造速度快。现时要用3~15年建造的地铁,只要几个月到一年即可完成。第三是大幅度降低地铁建成后营运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地:将地铁拱顶的复土从25米,15米全部减去,直到零复土。采用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建造方法,彻底解决了复土(浅埋15米、中埋25米、深埋大于25米)量的增加而引起升降设备、通风设备、土建工程增加的问题。在工程施工时,采用百千台大型的挖掘机同时挖出隧道沟,放入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板装配成隧道即可快速修复路面。

    本发明因为只需要在复土和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的技术方法上考虑,将其变成零复土和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即可。所以其结构和方法也就很简单明白,十分容易实施。但其产生翻天覆地的效果可以从下列几点中看到:

    采用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建造方法,地铁的拱顶就可以变成城市交通道路,城际交通道路,高速公路,人行路、绿化路。这样,修一条路就变成了两条路,修一条路的投资就变成了四条路的回报(2地铁、2公路)。这也是盾构法和其它工法无法达到的。

    采用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建造方法,能有效缩短旅客进出地铁的时间,减少进出地铁的疲劳,加快交通流量。如果统计累计其为旅客节省的时间,相信也会是一个巨大、漫长的时间,其效果不言而喻。

    采用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建造方法,地铁车站只有站台层在地下,其余的建筑都在地面上。这样地铁最昂贵的工程——车站(车站土建的造价是区间隧道的2.4倍,车站设备又是车站土建造价的2.2倍)已经大部分变成地面房屋,其造价也以倍数降低。站台层只有埋深3米多到4米,升降设备扶梯则可全部免去(当然也可预留扶梯的安装位置,待以后资金充足或提升服务时用),这样车站的设备又能省下一大笔资金。而且在地铁建成营运时,由于无需负担扶梯运转的大量电费,但同样达到如今使用扶梯的方便且能节省出乘扶梯的时间,其节省下来的电费,更是一笔巨大的资金。对降低地铁的营运成本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采用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建造方法,盾构机这种昂贵、庞大、笨重、速度慢(现在最快的为每月240米)的机器,也可以休息了。而代之以作业面多、隧道挖掘快、隧道装配快、路面回填快、工期短、挖土方小、工程造价低的大型工程机械。可同时用几十台、几百台进行全线施工,几天就可以穿过繁华的交通要道,1到几个月就可以贯通20~50公里长的全线。而所有这些必须立足于零复土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的技术方法上。当然,上海的地铁曾经在三条线上同时有14台盾构机一起施工,广州更准备在一条线上15台盾构机同时施工。但是请相信,不论是讲壮观场面、讲速度、讲缩短工期、讲降低工程造价,盾构法都是无法与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的技术方法相比较的。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是隧道拱顶复土的各种技术方法在地面下的剖面图。(1)是明挖浅埋隧道——轨道埋深15米。(2)是中埋隧道——轨道埋深25米。(3)是深埋隧道——轨道埋深大于25米以上。(4)是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的隧道位置。

    从(4)是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的隧道位置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开挖的土方是最小的,就算与(1)是明挖浅埋隧道这种工法相比,其开挖的土方量也仅是其土方量的1/3。

    下面结合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实施例细节及工作情况。

    (4)是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地铁隧道,按设计要求,在将要挖掘此类地铁隧道的地面上,配有成百台、成千台的大型挖掘机械,它们可以同时开挖十分浅的隧道沟。由于挖的隧道沟十分浅,只有3~4米,所以地下无需要搞地下连续墙,这样不单能省下大量的材料,更能省下大量的时间。由于成百台、成千台的大型挖掘机械同时施工,其挖掘十分浅的隧道沟更是其它隧道挖掘工法的十倍百倍。挖掘出来的泥土,经配套的泥土自卸车运走。当挖好隧道沟后,放入预先制好的四块全预制隧道板,一经装配,即成一条隧道。隧道装配成后,即可回填土方,快速修复路面。

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到零复土的全预制装配式隧道.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快速省钱的建造方法。可同时采用百台千台机械挖出隧道沟,放入全预制装配式隧道板装配成隧道,即可快速修复路面。采用这种方法,在技术方法上只需将复土变为零即可。就能达到作业面多、隧道挖掘快、隧道装配快、路面回填快、工期短、挖土方小、工程造价低、每公里可省12亿元。几天就可以穿过繁华的交通要道,1到几个月就可以贯通2050公里长的全线。采用这种方法,拱顶就变成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修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