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流沉降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流沉降方法及装置,尤其是处理污水的二次流沉降方法及装置。
沉降是实现固、液分离的重要形式,沉降装置广泛地应用于自来水厂、城市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净化和工业用循环水复用系统中的沉淀、澄清、浓缩和分级等工序中,从国内外沉降设备来看,主要是平流沉淀池,竖流沉淀池、辐射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四种,它们各有所长,但归纳起来存在以下缺点:
1、占地面积大,单位面积处理能力小;
2、沉降时间长,效率低,单位体积利用系数小;
3、原理单一,只能适用于单一工序;
4、投资大,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困难,维护、维修劳动强度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适用范围广、体积小、投资少的二次流沉降方法及装置,以克服上述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根据固体颗粒受重力、离心力共同作用,在中心区域受二次流作用的原理,采用侧流沉降方式,在上圆下锥的容器内,设置缓冲箱和圆锥形倾斜板,以缓冲混合进料和增加沉降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沉降效率,减小设备体积、节约投资等目的。
本发明的二次流沉降方法,采用含固体颗粒的流体,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A、使含固体颗粒的流体作曲线运动,形成一种非主流方向的二次流;
B、固体颗粒在二次流的作用下,趋向并加速汇集于中心部位;
C、固体颗粒的两次沉降。
所述的固体颗粒的两次沉降,是用泵把含固体颗粒的流体,从上部以切线方向送入设有两组圆锥形倾斜板的二次流沉降装置中,进行两次沉降,已沉降的固体颗粒从底流管排出,溢流从溢流管排出。
用于本发明方法的二次流沉降装置,由圆锥体和圆柱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圆柱体4的上部,有一根与其呈切线方向地进料管1,圆柱体4内,有一缓冲箱2,进料管1的出口与缓冲箱2相连通,缓冲箱2的下面,有圆锥形倾斜板5和8,倾斜板5的锥底与中心管9相连通;圆锥体11内,有缓冲器10,该缓冲器与中心管9的出口相连通,圆锥体11的底部与底流管12相连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图,其中1-进料管,2-缓冲箱,4-圆柱体,5-圆锥形倾斜板,6-隔板,7-溢流管,8-二次圆锥形倾斜板,9-中心管,10-缓冲器,11-圆锥体,12-底流管,13-进料,14-已沉降的固体颗粒,15-含固体颗粒的流体,16-底流。
图2是用于本发明方法的二次流沉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切线方向进料管,2-缓冲箱,3-排气管,4-圆柱体,5-圆锥形倾斜板,6-隔板,7-溢流管,8-二次圆锥形倾斜板,9-中心管,10-缓冲器,11-圆锥体,12-底流管。
如图1所示,进料13从二次流沉降装置上部进料管1以切线方向送入装置内的缓冲箱2混合后,经进水口进入圆锥形倾斜板5的每一层,进行第一次沉降,溢流从溢流管7排出;固体颗粒14在二次流的作用下,加速汇集于中心部位经中心管9、缓冲器10排出,一部分含固体颗粒的流体15,在上升水流作用下,进入圆柱体4下部的二次圆锥倾斜板8,进行二次沉降后,溢流从溢流管7排出,底流从底流管12排出。
参见图2,有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圆柱体4的直径为700mm,圆锥体11的倾角为60°,圆锥形倾斜板5的倾角为45°,板间距离为50mm,进料用泵经切线方向进料管1给入缓冲箱2混合,再经进水口给入倾斜板5和圆锥体11中,充满容器后,气体从排气管3自动挤出,关闭排气孔,打开底流管12和溢流管7,进料中的固体颗粒依靠重力、离心力作用,沉降到圆锥形倾斜板5上,然后慢慢地滑向倾斜板5的锥底,在二次流的作用下,加速了中部颗粒的沉降,通过中心管9和缓冲器10进入圆锥体11,已沉降的固体颗粒,经底流管12排出,一部分含固体颗粒的流体,在上升水流作用下,进入二次圆锥形倾斜板8进行二次沉降,溢流从溢流管7排出,每个倾斜板是独立的沉降层,进料和溢流用隔板6隔开,形成单向开路水流。
实施例2
圆柱体4的直径为1000mm,圆锥体11的倾角为60°,倾斜板5的倾角为40°,板间距离为40mm,其余进料、沉降、二次沉降、底流排出和溢流排出同实施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