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89701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18704.7

申请日:

2006.04.06

公开号:

CN1900397A

公开日:

2007.01.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3D15/00(2006.01); D06P1/41(2006.01); D06H1/00(2006.01)

主分类号:

D03D15/00

申请人:

武汉市天鸣服饰有限公司;

发明人:

赵华恩; 张涛

地址:

430055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鹦鹉大道46号2809-2810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何英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属纺织品织造领域,具体涉及抗静电织物织造领域。在抗静电织物织造的本白色导电复合纱和本白色常规经向纱中,要求本白色导电复合纱在其中经向等间距分布,本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是将本白色导电复合纱暂时性预染一种颜色,使区别于本白色常规纱,便于织造过程中操作者识别导电纱,控制导电纱在常规纱中的设定分布。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易染易退,有效可靠,并可因陋就简,推广使用,为确保织造生产中抗静电织物功能的正常发挥和织物外观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权利要求书

1: 1、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在抗静电 织物织造的本白色导电复合纱和本白色常规经向纱中,要求本白色导 电复合纱在其中径向等间距分布,其特征在于将本白色导电复合纱暂 时性预染色,使区别于本白色常规纱,便于织造过程中操作者识别导 电纱,控制导电纱在常规纱中的设定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 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暂时性预染色,所采用的染料与被染纤 维材料之间的关系属物理性表面吸附,极易退除。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 识别方法,适用于棉纤维、粘胶纤维、涤纶纤维和腈纶纤维等常规纱 织造的导电复合纱染色的染料和工艺是: 染料              酸性染料   0.5-
2: 0% 染色温度:        50-60℃ 染色时间:        30分钟 干燥方式:        自然干燥或低温烘干。

说明书


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属纺织品织造领域,具体涉及抗静电织物织造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纺织面料的静电问题,通常的工艺是在常规纱中引入导电复合纱,而导电复合纱在全部经纱总数中所占数量很小,一般情况下仅百余根。而常规纱的根数却要高达数千根甚至万余根。在抗静电织物中,虽然导电复合纱数量不大,但在织物中必须是经向等间距的条状分布。以避免织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静电荷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所导致的织物抗静电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为此,就要求导电复合纱在全部经纱总数中的配置位置必须符合织物的设计要求,不得错乱。从而保证织物外观和内在质量

    在通常情况下,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在织物的织造过程中,均为本色纱,即本白色纱,属于同色纱,很难区别开来,给正常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目前国内常用的方法是依据经验识别,往往搞错这两种纱,使得导电复合纱,在织物上的配置位置发生错乱,影响织物的抗静电功能的正常发挥,也使织物的外观质量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如何准确的识别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问题,已成为困扰抗静电织物正常生产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难点,也是确保抗静电功能正常发挥,以及提高抗静电织物外观质量所必须解决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以鲜明且易退除染料将导电复合纱染色,使其区别于无色的常规纱,以便于导电复合纱和常规纱的识别,确保织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织物的抗静电功能的正常发挥以及外观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抗静电织物织造的本白色导电复合纱和本白色常规经向纱中,要求本白色导电复合纱在其中经向等间距分布,本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是将本白色导电复合纱暂时性预染一种颜色,使区别于本白色常规纱,便于织造过程中操作者识别导电纱,控制导电纱在常规纱中的设定分布。

    本发明方法所说的暂时性预染色,所采用的染料与被染纤维材料之间的关系,属物理性表面吸附,无化学反应,极易退除。

    本识别方法适用于与棉纤维、粘胶纤维、涤纶纤维和腈纶纤维等常规纱共同织造的导电复合纱染色的染料和工艺是:

    染料                    酸性染料        0.5-1.0%

    染色温度:              50-60℃

    染色时间:              30分钟

    干燥方式:              自然干燥或低温烘干

    本识别方法的暂时性预染色,无需特别退色处理工序,就在织物的后续染整工序中,将随织物的退浆、煮练处理工序自行退色。

    由于导电复合纱相对于常规纱数目较少,选择导电复合纱染色较为适宜。染色所用的染料不多,勿需专用设备,也不涉及环保问题,因此是有其技术和经济适用性。

    按本发明方法,由于染色导电复合纱一目了然,明显区别于常规纱,便于操作者识别导电复合纱的分布,并按设定分布进行控制,本方法简便易行,易染易退,有效可靠,为确保织造生产中抗静电织物功能的正常发挥和织物外观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现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实施的

    按本识别方法所给出的染料配方,例如,在染槽中配制0.8%的酸性红或酸性绿染料水溶液,加温在50-60℃,将已加工的导电复合纱宝塔筒,置于该染槽中,保温在50-60℃,染色时间,约30分钟,取出后,自然干燥,或者低于100℃条件下烘干。然后将已预染色的导电复合纱宝塔筒送至相应织造工序,织造完成并检验修整,无需特别退色处理工序,就在织物的后续染整工序中,将随织物的退浆、煮练处理工序自行退色。

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属纺织品织造领域,具体涉及抗静电织物织造领域。在抗静电织物织造的本白色导电复合纱和本白色常规经向纱中,要求本白色导电复合纱在其中经向等间距分布,本抗静电织物织造中导电复合纱与常规纱的识别方法,是将本白色导电复合纱暂时性预染一种颜色,使区别于本白色常规纱,便于织造过程中操作者识别导电纱,控制导电纱在常规纱中的设定分布。本发明方法简便易行,易染易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造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