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空纤维微孔膜脱除混合气体中组份的方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890602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04230.1

申请日:

1999.04.26

公开号:

CN1240672A

公开日:

2000.01.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1.12.5|||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杭州浙大华滤膜工程有限公司变更后:杭州浙大凯华膜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10027浙江省杭州市玉古路20号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转变更后:310023杭州市天目山路398号(古荡工业区园区4号楼)|||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浙江大学膜分离工程联合公司变更后:杭州浙大华滤膜工程有限公司|||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3/22; B01D53/14; B01D69/08

主分类号:

B01D53/22; B01D53/14; B01D69/08

申请人:

浙江大学膜分离工程联合公司;

发明人:

徐又一; 徐红; 陈元胜; 王树源; 王红军

地址:

310027浙江省杭州市玉古路20号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高新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祯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中空纤维微孔膜脱除混合气体中组份的方法。采用疏水性中空纤维微孔膜,膜一侧为混合气体,另一侧为相应吸收液。混合气体中需脱除的组份透过膜壁与吸收液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该组份在膜两侧形成气压差,推动其从混合气体一侧源源不断进入膜的另一侧;而混合气体中其余组份不与吸收液发生化学反应,膜两侧无压力差。因此混合气体中与吸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组份被分离出来,而且与吸收液反应产生新的有用产品。

权利要求书

1: 用中空纤维微孔膜脱除混合气体中组份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疏水性的 聚丙烯或聚乙稀中空纤维微孔膜,膜的一侧接通混合气体,膜的另一侧设置相 应的吸收液体,膜两侧均为常压条件,需从混合气体中脱除的组份透过膜壁后 能与吸收液体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使该组份在膜两侧形成较大的气压差,推 动该气体组份从混合气体一侧源源不断进入膜的另一侧与吸收液产生连续化学 反应,实现从混合气体中脱除该组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中空纤维微孔膜脱除混合气体中的方法,其特征 是膜一侧的混合气体采用合成氨铜洗再生气,膜另一侧的吸收液体采用硫酸, 混合气体中组份包括CO、NH 3 、CO 2 、N 2 、H 2 ,需脱除其中的NH 3 ,NH 3 透过中 空纤维微孔膜与硫酸溶液发生化学反应: 得到硫铵溶液,在 脱除NH 3 的同时,可获得精制硫铵。

说明书


用中空纤维微孔膜脱除混合气体中组份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从混合气体中分离组份的技术,涉及膜法分离混合气体组份。

    现有膜法分离混合气体组份的技术,已在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一般采用的膜材质都是致密膜,如聚酰亚胺、聚醚砜等。利用膜材质对气体溶解扩散机理,根据膜材料对气体的不同选择性实现混合气体组份的分离。

    这种用致密膜分离气体组份的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膜两侧需要有较大的压力差,使设备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

    2、致密膜材料对气体的选择分离因子往往与气体的透过速率成反比,即气体透过速率大,则分离因子小,因而限制了气体分离效率;

    3、致密膜材料对气体具有不同选择透过性,如气体改变了,就要选择不同的致密膜,给生产使用带来不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常压条件下的膜法气体分离技术,分离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采用疏水性聚丙稀或聚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在该膜一侧接通需要脱除组份(特别是酸性和碱性气体)地混合气体,膜的另一侧设置相应吸收液体;膜两侧均为常压;由于膜的疏水性,吸收液体不能通过微孔膜壁;虽混合气体中各组份均可通过微孔膜壁到吸收液体的一侧,但对于不要求分离脱除的气体组份不与相应吸收液体发生化学反应,只有那些要求从混合气体中脱除的组份,透过微孔膜壁立即与吸收液体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使该组份在膜两侧形成较大气压差,此组份气体便从混合气体一侧源源不断进入膜的另一侧与吸收液体进行连续地不可逆化学反应。这样,就可实现从混合气体脱除需要分离的气体组份。同时,该组份可与吸收液体产生新的有用物质。

    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及显著进步:

    1、利用聚丙烯或聚乙稀中空纤维微孔膜的微孔性和透气性,保证气体能以大的透过速率通过膜壁;

    2、该技术以膜为界,气相、液相各行其道,两相流动、压力大小均可分别控制,环境压力采用常压,不需复杂的加压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推广使用方便;

    3、利用需分离的气体组份与吸收液的不可逆化学反应,造成两侧气压差为推动力,能使该组份实现高的选择性分离,对混合气体中酸性组份或碱性气体组份的脱除率可高达90~98%之间,并能确保吸收液一侧得到的产物纯度高,可用于制备试剂级产品。

    本发明方案的实施例:

    例1:膜一侧的混合气体取合成氨铜洗再生气为例,其组份包括Co、NH3、CO2、N2、H2等,膜另一侧吸收液采用硫酸,要求从混合气体中脱降NH3。NH3气体透过中空纤维微孔膜进入硫酸溶液发生下列化学反应:

    得到硫胺溶液,经后处理可得到精制硫铵。

    经该方法处理后,NH3的含量可以从18.4%降到0.01%以下。

    实施例2:膜一侧的混合气体为沼气或天然气,其中主要组分是CH4、H2S、CO2等。以聚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为分离膜材料,以NaOH为吸收液。H2S和CO2会与NaOH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脱除了CO2、H2S等组份,实现CH4的纯化。

用中空纤维微孔膜脱除混合气体中组份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用中空纤维微孔膜脱除混合气体中组份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用中空纤维微孔膜脱除混合气体中组份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中空纤维微孔膜脱除混合气体中组份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中空纤维微孔膜脱除混合气体中组份的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用中空纤维微孔膜脱除混合气体中组份的方法。采用疏水性中空纤维微孔膜,膜一侧为混合气体,另一侧为相应吸收液。混合气体中需脱除的组份透过膜壁与吸收液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该组份在膜两侧形成气压差,推动其从混合气体一侧源源不断进入膜的另一侧;而混合气体中其余组份不与吸收液发生化学反应,膜两侧无压力差。因此混合气体中与吸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组份被分离出来,而且与吸收液反应产生新的有用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