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60258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11.26 CN 103602584 B (21)申请号 201310592384.6 (22)申请日 2013.11.22 C12M 1/38(2006.01) C12M 1/16(2006.01) C12M 1/02(2006.01) (73)专利权人 李家民 地址 629200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太和镇伯 玉路下段 214 号 (72)发明人 李家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巫敏 刘世权 (54) 发明名称 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57) 摘要 本发。
2、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 器人, 包括主料斗、 配料斗、 输送机、 进料仓、 拌料 仓、 出料仓和接料斗, 内筒为带孔的圆台形状, 内 筒的内壁上均布数根首尾呈 180 度带孔的旋条, 内筒与进料仓连接相通 ; 外筒的外壁上设有拌料 仓转动齿圈, 拌料仓旋转调速电机与拌料仓转动 齿圈咬合带动拌料仓旋转, 外筒与出料仓连接相 通 ; 进料仓内设与进料搅拌调速电机相连的柳叶 形搅拌齿条, 进料仓上设与外界相通的排汽孔, 进 料仓的上方连接有带电磁阀门的液容器 ; 出料仓 内置风力分布器。该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的结 构简单, 设备投资小, 利用率高, 占地面积小, 具有 配料、 拌料及温度。
3、调节的功能, 可连续和同时执行 加料、 降温、 打量水、 接种混合的多种操作。 (51)Int.Cl. 审查员 纪圆圆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602584 B CN 103602584 B 1/1 页 2 1.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包括主料斗 (2) 、 配料斗 (6) 、 输送机 (9) 、 进料 仓 (11) 、 拌料仓 (15) 、 出料仓 (18) 和接料斗 (22) , 其中输送机, 连接主料斗 (2) 、 配料斗 (。
4、6) 和进料仓 (11) , 特征在于 : 主料斗 (2) 下方设有主搅拌调速电机 (3) 和主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4) , 配料斗 (6) 的下 方设有搅拌调速电机 (7) 和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8) ; 在进料仓 (11) 前端装有进料搅拌调速电机 (10) , 进料仓内设置柳叶形齿条进料搅拌 器 (30) , 进料仓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汽孔 (13) , 进料仓的上方设置带电磁阀门 (12) 的液 容器 (14) ; 拌料仓 (15) 由内筒 (32) 和外筒 (35) 构成, 通过内、 外筒间的连接块 (28) 而连成一体 ; 其内筒 (32) 为壁上匀布有通风孔 (34) 的圆台形筒。
5、体, 内筒 (32) 的内壁上均布有数根固定 在内壁上、 首尾呈 180 度带孔 (31) 的旋条 (33) , 内筒 (32) 与进料仓 (11) 连接相通 ; 拌料仓 的外筒 (35) 与出料仓 (18) 相连通, 在外筒 (35) 的外壁上装有拌料仓转动齿圈 (16) , 通过 设置在拌料仓下面的旋转调速电机 (24) 与外筒上转动齿圈 (16) 的咬合带动拌料仓 (15) 旋 转, 对物料进行拌合和输送 ; 出料仓 (18) 内置风力分布器 (29) , 风力分布器 (29) 置于出料仓端, 呈 “伞” 状, 风力分 布器 (29) 依次外接节能轴流风机 (19) 、 风力加热装置 (。
6、20) 和介质过滤装置 (21) , 出料仓 (18) 的物料出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装置 (26)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 内筒 (32) 为斜面 呈 70-85 度角的圆台形状, 内筒 (32) 的筒壁上均布有直径为 2-4mm 的圆孔或者长宽尺寸为 104mm 的条形孔。 3. 如权利要求 1 或者 2 中任一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 所 述旋条 (33) 为三根, 高 120-150mm, 旋条上均布直径为 2-4mm 的圆孔或 104mm 的条形孔。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
7、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外筒 (35) 的 下方设有拌料仓转动承重轮 (25) , 在外筒 (35) 的外壁与拌料仓转动承重轮 (25) 的结合处, 设有拌料仓转动承重轮加强筋 (17) 。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出料仓 (18) 的下方设接料斗 (22)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 进料仓 (11) 、 液容 器 (14) 、 拌料仓 (15) 和出料仓 (18) 的下方设有支撑架 (23) , 支撑架 (23) 底部设有移动滚 轮 (27) 。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8、 其特征在于 : 主料斗 (2) 和配料 斗 (6) 的下方设有料斗支撑架 (5) 。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输送机 (9) 为 履带式输送机或者斗式提升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602584 B 2 1/5 页 3 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固态物料, 以 及固态物料为主、 液态物料为辅的配料、 拌料及温度调节功能为一体化的智能装置, 属于仿 生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固态发酵是指一类使用不溶性固体基质来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 既包。
9、括将固态 悬浮在液体中的深层发酵, 也包括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湿固体材料上培养微生物的 工艺过程。多数情况下是指在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 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不溶性固 态基质中, 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发酵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 如固态发酵白酒、 固态发酵食 醋、 固态发酵生物有机肥等等。 0003 一般情况下, 传统的固态发酵过程中, 基本都存在加水、 摊晾降温、 加发酵剂、 拌料 的共同工序或步骤。以固态发酵白酒为例, 传统的纯粮固态白酒发酵工序中, 粮糟出甑后, 先打量水进行粮糟水分调节, 然后降温, 当糟醅温度降低到合适温度后, 再加入白酒酿造发 酵剂曲药, 最后将粮糟、 曲药发酵剂拌。
10、合均匀入窖。这些步骤是纯粮固态白酒酿造过程中, 甚至所有固态发酵制品中人工成本最高的环节, 其劳动强度大、 耗工耗时, 高耗能。 目前, 科 学技术进步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同时伴随着劳动 力成本的不断攀升, 以及环境更加严格的要求等等, 改变传统劳动方式迫在眉睫, 固态发酵 制品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必将成为行业的研究重点。 0004 而现有的拌料或拌合、 打量水、 降温、 加发酵剂等装置, 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 功能单一。 以固态白酒酿造为例, 如要实现打量水、 摊晾降温、 加发酵剂、 拌料等工序的全部 机械化、 自动化, 就分别需要对应打量水、 摊。
11、晾降温、 加发酵剂、 拌料四个工序相应的专用装 置, 具有投资成本高, 设备利用率低, 拌合不均匀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 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该装置具有对固态 物料或以固态物料为主、 液态物料为辅的物料进行配料、 拌料、 温度调节、 加发酵剂的功能, 其装置造价低, 设备利用率高, 操作维修简单, 物料拌合均匀一致, 且不破坏物料表面及物 料的生物活性 ; 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07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包括主料斗、 配料斗、 输送机、 进料仓、 拌料 仓、 出。
12、料仓和接料斗 ; 其中 : 0008 主料斗和配料斗下方出口各设有搅拌调速电机和电脑计量震动装置 ; 0009 输送机连接主料斗、 配料斗和进料仓 ; 0010 进料仓前端装有进料搅拌调速电机, 仓内设置柳叶形齿条进料搅拌器, 仓上设有 与外界相通的排汽孔, 仓的上方设置带电磁阀门的液容器 ; 说 明 书 CN 103602584 B 3 2/5 页 4 0011 拌料仓由内筒和外筒构成, 通过内外筒间的连接块而连成一体 ; 其内筒为壁上匀 布有通风孔的圆台形筒体, 内筒的内壁上均布有数根固定在内壁上、 首尾呈 180 度带孔的 旋条, 内筒与进料仓连接相通 ; 拌料仓的外筒与出料仓相连通, 。
13、在外筒的外壁上装有拌料仓 转动齿圈, 通过拌料仓旋转调速电机与该齿圈的咬合带动拌料仓旋转, 对物料进行拌合和 输送 ; 0012 出料仓内置风力分布器, 风力分布器置于出料仓端, 呈 “伞” 状, 风力分布器依次外 接节能轴流风机、 风力加热装置和介质过滤装置, 出料仓的物料出口处安装有温度传感装 置。 0013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内筒为斜面呈 70-85 度角的圆台形状, 内筒的筒壁上均布有 直径为 2-4mm 的圆孔或者长宽尺寸为 104mm 的条形孔。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旋条为三根, 高 120-150mm, 旋条上均布直径为 2-4mm 的圆孔或 104mm 的条形孔。 00。
14、15 进一步地, 所述外筒的下方设有拌料仓转动承重轮, 所述外筒的外壁与拌料仓转 动承重轮的结合处设有拌料仓转动承重轮加强筋。 0016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 所述出料仓的下方装有接料斗。 0017 进一步地, 进料仓、 液容器、 拌料仓和出料仓的下方设有支撑架, 支撑架底部设有 移动滚轮。 0018 进一步地, 主料斗和配料斗的下方设有料斗支撑架。 0019 进一步地, 输送机为履带式输送机或者斗式提升机。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该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的结构简 单, 能够有效模仿人工的良好操作状态, 设备投资小, 利用率高, 占地面积小, 具有配料、 拌 料及。
15、温度调节的功能, 由于旋条作用, 拌合的物料均匀一致, 并不会损坏物料的生物活性 ; 另外, 还可连续和同时执行加料、 降温、 打量水、 接种混合的多种操作, 一机多用, 设备利用 率高, 投资及生产成本低, 具有显著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1 图 1 为本发明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2 为本发明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 3 为本发明装置拌料仓整体结构剖视图 ; 0024 图 4 为本发明装置拌料仓外筒平面图 ; 0025 图 5 为图 4 的侧面示意图 ; 0026 图 6 是图 4 中的 A 处放大示意图 ; 0027 图 7 是本发明装置拌。
16、料仓内筒平面图 ; 0028 图 8 是图 7 的左侧面示意图。 0029 图中标记 : 入料口 -1, 主料斗 -2, 主搅拌调速电机 -3, 主电脑计量振动装 置 -4, 支撑架 -5, 配料斗 -6, 搅拌调速电机 -7, 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8, 输送 机 -9, 进料搅拌调速电机 -10, 进料仓 -11, 电磁阀门 -12, 排汽孔 -13, 液 容器 -14, 拌料仓 -15, 拌料仓齿圈 -16, 拌料仓转动承重轮加强筋 -17, 出料 仓 -18, 节能轴流风机 -19, 风力加热装置 -20, 介质过滤装置 -21, 接料斗 -22, 说 明 书 CN 103602584 。
17、B 4 3/5 页 5 支撑架 -23, 拌料仓转动调速电机 -24, 拌料仓转动承重轮 -25, 温度传感装 置 -26, 移动滚轮 -27, 内外筒连接块 -28, 风力分布器 -29, 齿条 -30, 旋条 上的孔 -31, 内筒 -32, 旋条 -33, 内筒上的圆孔 -34, 外筒 -35, 斗式提升 机 -36。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0031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 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
18、骤, 除了相互排斥 的特质和 / 或步骤以外, 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除非特别叙述, 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 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 即, 除非特别叙述, 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 个实施例而已。 0032 如图 1-8 所示 : 0033 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包括主料斗2、 配料斗6、 输送机9、 进料仓11、 拌料 仓 15、 液容器、 出料仓 18 和接料斗 22, 其中 : 0034 主料斗 2 和配料斗 6 的下方设置有料斗支撑架 5 ; 0035 进料仓 11、 液容器 14、 拌料仓 15 和出料仓 18 的下方设有支撑架 23, 支撑架 23 底 部。
19、设有移动滚轮 27 ; 0036 输送机连接主料斗 2、 配料斗 6 和进料仓 11, 将从料斗中进入的物料送入进料仓 11 ; 主料斗 2 的下方设有主搅拌调速电机 3 和主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4, 配料斗 6 的下方设有 0037 搅拌调速电机 7 和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8 ; 0038 进料仓11前端装有进料搅拌调速电机10, 仓内设置柳叶形齿条进料搅拌器30, 仓 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汽孔 13, 仓的上方设置带电磁阀 12 的液容器 14 ; 0039 拌料仓 15 由内筒 32 和外筒 35 构成, 通过内外筒间的连接块 28 而连成一体 ; 0040 内筒 32 为壁上匀布有通风孔 。
20、34 的圆台形筒体, 内筒 32 的内壁上均布有数根固定 在内壁上、 首尾呈 180 度的旋条 33, 旋条 33 上设有孔 31, 内筒 32 与进料仓 11 连接相通 ; 0041 拌料仓 15 的外筒 35 与出料仓 18 相连通, 在外筒 35 的外壁上装有拌料仓转动齿 圈 16, 通过拌料仓旋转调速电机 24 与转动齿圈 16 的咬合带动拌料仓 15 旋转, 对物料进行 拌合和输送 ; 在外筒 35 的下方设有拌料仓转动承重轮 25, 并在外筒外壁与拌料仓转动承重 轮的结合处设有拌料仓转动承重轮加强筋 17 ; 0042 出料仓 18 内置风力分布器 29, 风力分布器置于出料仓端,。
21、 呈 “伞” 状, 风力分布器 依次外接节能轴流风机 19、 风力加热装置 20 和介质过滤装置 21, 出料仓 18 的物料出口处 安装有温度传感装置 26, 在出料仓 18 的下方设置接料斗 22。 0043 经过拌合均匀的物料通过出料仓 18 输出到接料斗, 物料需要调节温度时, 启动节 能轴流风机 19, 根据需要向拌料仓 15 内输送热风、 冷风或自然风, 并通过风力分布器 29 下 布到拌料仓内筒 32 和外筒 35 间隙对物料进行温度调节, 经温度传感装置 26 确认后, 物料 完成升温、 降温等温度处理后, 经排汽孔 13 排出。 0044 实施例 1 说 明 书 CN 103。
22、602584 B 5 4/5 页 6 0045 如图1、 3-8所示,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在所述主料斗2的下方设有 主搅拌调速电机3和主电脑计量振动装置4, 在配料斗6的下方设有搅拌调速电机7和电脑 计量振动装置 8 ; 0046 所述输送机为履带式输送机 9 ; 0047 进料仓11前端装有进料搅拌调速电机10, 仓内设置柳叶形齿条进料搅拌器30, 通 过搅拌调速电机 10 带动柳叶形搅拌齿条 30 转动, 使物料进入拌料仓 15 ; 0048 进料仓 11 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排汽孔 13, 仓的上方设置带电磁阀 12 的液容器 14, 当物料需要补充液态物料时, 打开电磁阀。
23、门 12, 液体通过进料仓 11 与物料混合 ; 0049 拌料仓 15 由外筒 35 和内筒 32 构成, 通过内、 外筒间的连接块 28 而连成一体 ; 0050 内筒 32 与进料仓 11 相连通, 外筒 35 与出料仓 18 相连通 ; 0051 内筒 32 为呈 85角的圆台, 其筒体匀布有直径为 4mm 的圆孔 34, 内筒的内壁均布 有三根首尾呈 180、 高为 130mm 的旋条 33, 旋条 33 上均布直径 4mm 的圆孔 ; 0052 在外筒 35 的外壁上装有拌料仓转动齿圈 16, 通过拌料仓旋转调速电机 24 与该转 动齿圈 16 的咬合带动拌料仓 15 旋转, 对物。
24、料进行拌合和输送 ; 并在外筒 35 外壁与拌料仓 转动承重轮 25 结合处设置有拌料仓转动承重轮加强筋 17 ; 0053 出料仓 18 内置风力分布器 29, 风力分布器置于出料仓端, 呈 “伞” 状, 风力分布器 29 依次外接节能轴流风机 19、 风力加热装置 20 和介质过滤装置 21, 出料仓 18 的物料出口 处安装有温度传感装置 26, 经过拌合均匀的物料通过出料仓 18 输出到接料斗 22 ; 0054 物料需要温度调节时, 启动节能轴流风机 19, 向拌料仓 15 内输送热风、 冷风或自 然风, 并通过风力分布器 29 下布到拌料仓内筒 32 和外筒 35 间隙, 经温度传。
25、感装置 26 确认 后, 对物料完成温度调节处理后, 由排汽孔排出。 0055 本实施例所述仿生智能机器人, 在进行传统固态白酒发酵加粮、 加糠、 加曲、 拌料 和降温工序操作时, 用行车将出窖糟醅运进入料口 1 中, 同时将粮食装入配料斗 6 中, 然 后分别启动主搅拌调速电机 3、 搅拌调速电机 7、 主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4 和电脑计量振动装 置 8, 单位时间内通过准确计量, 按糟醅在下、 粮食在糟醅上的仿生形式进行设计, 按比例输 送, 通过履带输送机 9 将两种物料输送至进料仓 11 中 ; 启动进料搅拌调速电机 10 将物料 送入拌料仓 15 中, 启动拌料仓转动调速电机 24, 。
26、带动拌料仓 15 的外筒 35 和拌料仓内筒 32 转动物料, 转动同时通过拌料仓内筒 32 的旋条 33 形成仿生翻转并将物料输送出接料斗 22 中, 完成糟醅和粮食的拌合, 实现智能化。 0056 将糟醅和粮食的拌合料转入主料斗2中, 同时将糠壳转入配料斗6中, 分别启动主 搅拌调速电机 3、 搅拌调速电机 7、 主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4 和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8 ; 按比例计 量后由履带式输送机 9 输送到进料仓 11 中, 然后启动进料搅拌调速电机 10 将物料送入拌 料仓15中, 通过拌料仓15的运转, 完成物料的拌合, 将拌合料转入活动甑中进行蒸馏取酒。 0057 蒸馏取酒后, 将出甑。
27、糟转入入料口 1 中, 启动主搅拌调速电机 3、 电脑计量震动装 置 4, 适量出甑糟通过履带式输送机 9 进入进料仓 11 中, 然后打开电磁阀门 12, 液容器 14 中的水按比例进入进料仓 11 中, 启动进料搅拌调速电机 10 将物料送入拌料仓 15 中, 然后 启动拌料仓转动调速电机24, 带动拌料仓外筒35和拌料仓内筒32转动物料, 转动同时通过 拌料仓内筒 32 的旋条 33, 形成仿生翻转并将物料输送出接料斗 22 中, 完成糟醅打量水。 0058 将打量水后的糟醅运至入料口 1 中, 启动主搅拌调速电机 3 和电脑计量震动装置 说 明 书 CN 103602584 B 6 5。
28、/5 页 7 4, 通过履带式输送机 9 将物料匀速输送至进料仓 11 中, 通过拌料仓转动调速电机 24 带动 拌料仓外筒35和拌料仓内筒32的转动, 同时启动节能轴流风机19, 自然风通过风力分布器 29 进入拌料仓外筒 35 和拌料仓内筒 32 之间, 经温度传感装置 26 确认后, 对物料完成降温 处理后由排汽孔 13 排出, 物料降温后进入接料斗 22 中。 0059 将降温后的物料放入入料口 1, 曲粉放入配料斗 6, 分别启动主搅拌调速电机 3、 搅 拌调速电机 7、 主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4 和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8 ; 按比例计量后由履带式输送 机 9 输送入进料仓 11 中, 。
29、启动进料搅拌调速电机 10 将物料送入拌料仓 15 中, 启动拌料仓 转动调速电机24, 带动拌料仓外筒35和拌料仓内筒32转动物料, 转动同时通过拌料仓内筒 32 的旋条 33, 形成仿生翻转并将物料输送出接料斗 22 中, 完成糟醅和曲药的拌合, 然后将 拌合料转入窖池发酵。 0060 实施例 2 0061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 与实施例 1 相比, 不同之处在于 : 所述输送机 为如图 2 所示的斗式提升机 36 ; 内筒 32 为呈 70角的圆台, 并与进料仓 11 相连通, 内筒体 均匀布有直径为 2mm 的圆孔 34, 内筒 32 的内壁均布 3 根首尾呈 180, 高。
30、 150mm 的旋条 33, 旋条 33 上均布直径为 2mm 的圆孔。 0062 本实施例在进行生物活性有机肥的配料、 加发酵剂工序操作时, 将经粉碎后的干 鸡粪转入入料口1中, 同时将经粉碎后的干树叶等植物粉装入配料斗6中, 分别启动主搅拌 调速电机 3 和搅拌调速电机 7, 主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4 和电脑计量振动装置 8 ; 单位时间内 通过准确计量配料, 由斗式提升机 36 将两种物料输送至进料仓 11 中, 然后打开电磁阀门 12, 液容器 14 中的发酵菌液按比例进入进料仓 11 中, 启动进料搅拌调速电机 10 将物料送 入拌料仓中, 然后启动拌料仓转动调速电机24, 带动拌料仓。
31、外筒35和拌料仓内筒32转动物 料, 转动同时通过拌料仓内筒 32 中的旋条 33, 形成仿生翻转并将物料输送出接料斗 22 中, 完成有机肥原料配料、 加发酵剂和搅拌拌合的过程。 0063 实施例 3 0064 一种多功能一体化仿生智能机器人与实施例 1 相比, 不同之处在于 : 内筒内壁均 布 3 根首尾呈 180, 高 140mm 的旋条, 旋条上均布 410mm 的条形孔。 0065 在进行固态发酵蛋白饲料的接种混合工序操作时, 将经粉碎后的秸秆转入入料口 1 中, 启动主搅拌调速电机 3、 电脑计量震动装置 4, 适量秸秆通过履带式输送机 9 进入进料 仓11中, 然后打开电磁阀门1。
32、2, 液容器14中的液体菌种液按比例进入进料仓11中, 启动进 料搅拌调速电机10将物料送入拌料仓15中, 然后启动拌料仓转动调速电机24, 带动拌料仓 外筒35和拌料仓内筒32转动物料, 转动同时通过拌料仓内筒中的旋条33, 形成仿生翻转并 将物料输送出接料斗 22 中, 完成物料的混合和接种后, 进入固态发酵罐进行发酵。 0066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发明装置, 可连续和同时执行加料、 降温、 打量水、 接种混合等 多种操作, 一机多用, 由于拌料仓中旋条的作用, 拌合的物料均匀一致, 并不会损坏物料的 生物活性, 设备利用率高, 投资及生产成本低, 具有显著的应用推广价值。 006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602584 B 7 1/3 页 8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02584 B 8 2/3 页 9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02584 B 9 3/3 页 10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602584 B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