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89503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19306.9

申请日:

2001.05.25

公开号:

CN1322868A

公开日:

2001.11.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1.5.25

IPC分类号:

D04B21/04; A47L13/16

主分类号:

D04B21/04; A47L13/16

申请人:

苏亿位; 赵二军; 孙金保; 管明平; 尹庆元

发明人:

苏亿位; 赵二军; 孙金保; 管明平; 尹庆元

地址:

050500河北省灵寿县南环东路17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孟树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其特点是它是采用涤纶、锦纶复合纤维为原料,经经编工艺编织而成,其表面密集排列有毛圈,所述的复合纤维被剥离后纤维纤度≤0.13dtex。本发明只用水而不再需任何化学洗洁剂作清擦介质,就可以轻易去除物体表面的油污、污渍,且擦后不留水痕,使用中擦附在其上的各类油污、污渍极易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它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其特征在于它是采用涤纶、锦纶复合纤 维为原料,经经编工艺编织而成,其表面密集排列有毛圈,所述的复合纤 维被剥离后纤维纤度≤0.13dtex。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纤维类型为 150D/70×16或125D/70×16。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清洁巾,其特征在于所用的涤纶、锦纶复 合纤维,其涤纶与锦纶含量之比为75∶25,或80∶20,或70∶30。

说明书


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

    本发明涉及一种擦拭物体表面的清洁巾。

    现有的清洁巾或清洁布在擦拭物体表面的各类油污、污渍时,都要把某种化学洗洁剂作为清擦介质,擦拭后难免在物体表面留下洗洁剂的残渍,造成化学污染。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擦附上各类油污、污渍后又必须经洗洁剂处理才能清洗干净。还有,用现有清洁巾作清擦时极易在物体表面留有水痕。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1090743A介绍了一种不用任何洗涤剂的长效去油污的日用清洁巾,其清洁各类油污、汗渍、茶垢、奶渍效果一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只用水而不再需任何化学洗洁剂作清擦介质就可以作清擦,擦后不留水痕,擦附上各类油污、污渍后极易在清水中漂洗干净,使用寿命长,且没有蛋白质水解,抑制细菌产生的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其技术方案为它是采用涤纶、锦纶复合纤维为原料,经经编工艺编织而成,其表面密集排列有毛圈,所述的复合纤维被剥离后纤维纤度≤0.13dtex。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复合纤维类型为150D/70×16,或125D/70×16,或别的类型。所用的涤纶、锦纶复合纤维,其涤纶与锦纶含量之比为75∶25,或80∶20,或70∶30,或别的含量之比。上述毛圈高度为1-8mm,清洁巾每平方米重量为150-600g,顶破强力≥250N,断裂强力≥270N,各项染色牢度在4级以上。

    本发明的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是采用涤纶、锦纶复合纤维为原料,合成复合纤维的涤纶纤维、锦纶纤维这两种化学纤维有着共同的优点,即吸尘污性强,高强、耐磨。但又有不同,涤纶纤维的疏水性强,耐酸不耐碱,锦纶纤维其纤维分子中具有一定量的亲水油基,耐碱不耐酸,这两种化学纤维合成的超细复合纤维,剥离后,纤度在0.13dtex以下,剥离后纤维表面积是同纤度棉纤维的五倍,将上述复合纤维经经编工艺编织成其上密集排列有毛圈的针织布,且要使形成毛圈针织布的无数根超细复合纤维的连结点均以死结形式存在。接下来,下机针织布经煮练、染色、整烫、扩幅、烘烧后裁剪缝制成各种规格、各种形状的清洁巾(布)。众所周知,棉制清洁巾地吸水、吸油,去污主要是依靠棉纤维表面对水、油、污渍的吸附,而棉纤维的纤维分子本身并没有对水、油、污渍的亲性基团。本发明吸水、吸油去污渍的目的也主要是通过超细复合纤维表面对水、油、污渍的吸附来实现的。而本发明所用的超细复合纤维剥离后,其表面积是同纤度棉纤维的几倍,且合成复合纤维的上述两种化学纤维本身都有着棉纤维所不具有的极强的去污性,还有其中的锦纶化学纤维的纤维分子有一定数量的亲水油基。故本发明的吸水、吸油、去污力大大强于棉制清洁布,其吸水量、吸油量、去污量可达棉制清洁布的几倍。故本发明可以只用水而不再需任何化学洗洁剂作清擦介质,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清擦效果,擦后还不留下水痕。而且,本发明吸油、去污主要是依靠超细复合纤维表面对油、污渍的吸附而其纤维分子只是与数量不多的油、污渍分子之间有着亲性基键力结合。以致作完擦拭后的本发明,只要放在水中来回摆动几次,其上面的大部分油、污渍便与其脱离,扩散到水中而随同清水流走,还有,清洁布要擦除的各类油渍、污渍可能呈较强的酸性或碱性,化学腐蚀性大,清擦过程中,物体表面对清洁布有极大的机械反复摩擦力,且不平的物体表面还会钩挂清洁布纤维等。而本发明的原料是由上述两种化学纤维合成的,一种耐酸,另一种耐碱,两者共性是耐磨,高强。且其形成编织工艺是经编工艺,组成它的无数根超细复合纤维的连接点均以死结形成存在,它不抽丝,不脱圈。因此,本发明具备了清洁巾应该具备的特性,它耐酸、耐碱,抗化学腐蚀性强,高强、耐磨、不抽丝、不脱圈等。故使用寿命长。再者,它没有蛋白质水解,能抑制细菌产生。

    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附图为本发明经经编工艺编织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是采用涤纶、锦纶复合纤维为原料,经经编织制成,其表面密集排列有毛圈,所述的复合纤维类型可以为150D/70×16(或125D/70×16,或别的类型),该复合纤维被剥离后纤维纤度≤0.13dtex;上述毛圈高度为5mm,布每平方米重量为500g,顶破强力≥250N,断裂强力≥270N。各项染色牢度为4级。所用的涤纶、锦纶复合纤维,其涤纶与锦纶含量之比可以为75∶25(或80∶20,或70∶30,或其它含量比例的)。本发明的清洁巾形状可以为方形或圆形或长方形。本发明是将上述复合纤维经经编工艺编织而成的其上密集排列有毛圈的针织布,且要使形成毛圈针织布的无数根超细复合纤维的连结点均以死结形式存在。如附图所示,本发明的清洁巾在制作时可以利用KS4FBZ毛圈经编机,采用4把梳栉编织而成,其分工为后梳L1作正面毛圈,用3-2/6-6∥;L2作长距离衬纬,为5-5/0-0∥;L3作编链,一般为开口0-1/1-0∥;前梳L4形成反面毛圈,为1-0/3-4∥。4把梳栉的对纱方法如附图所示。由附图可见,凡在L纵行内,既有正面毛圈,又有反面毛圈,凡在S纵行为毛圈的根基。接下来,下机针织布经煮练、染色、整烫、扩幅、烘烧后裁剪缝制成各种规格、各种形状的清洁巾。

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超细复合纤维清洁巾,其特点是它是采用涤纶、锦纶复合纤维为原料,经经编工艺编织而成,其表面密集排列有毛圈,所述的复合纤维被剥离后纤维纤度0.13dtex。本发明只用水而不再需任何化学洗洁剂作清擦介质,就可以轻易去除物体表面的油污、污渍,且擦后不留水痕,使用中擦附在其上的各类油污、污渍极易在清水中漂洗干净,它使用寿命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编织;花边制作;针织;饰带;非织造布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