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底卸车的门组件.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888872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800738.2

申请日:

1999.05.12

公开号:

CN1272084A

公开日:

2000.11.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61D7/00

主分类号:

B61D7/00

申请人:

采矿企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克里斯托弗·C·盖多斯; 罗伯特·T·菲希尔; 瓜达卢佩·L·加尔瓦

地址:

美国伊利诺斯州

优先权:

1998.06.02 US 09/088,56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郑修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铁路运输封闭式底卸车的一种卸料门组件。这种卸料门组件包括若干跨过底卸车底架首尾相连安置的纵向安装卸料门,每个卸料门可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绕平行而邻近于底卸车纵轴的枢轴运动。一种包括单个动力激励器的门操作机构大体上同时操作所有的卸料门,因而可用极少的操作者快速卸下车内的颗粒料。这种门操作机构还包括可以把卸料门安全地保持在一个关闭位置的锁。一个通风系统防止在卸下车内颗粒料时底卸车的壁发生内爆。在底卸车的对立两侧安排偏转器与铰接的卸料门相连,从而限制车内颗粒料卸在底卸车运动的导轨之间的一个较窄的范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铁路运输封闭式底卸车的门组件,具有一个底架和多个纵向 间隔的卸料门,上述门组件包括: 多个纵向安装扩散开口的成对卸料门,每一对卸料门都与邻接一对 卸料门首尾相接并保持间隔地安装,并相对于沿底卸车底部限定的上述 纵向间隔的卸料门安装; 一个具有一个单个动力驱动器的门操作机构,用于大体上同时相互 对应地操作上述多个成对的卸料门,使上述底卸车中的物料快速卸下。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成对卸料 门中每一对中的每个门都邻近纵向中心线安装在上述底架上,以在开启 和关闭位置之间作枢转运动。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述多个 卸料门每一对的每个门相连的密封结构,用于在卸料门处于关闭位置时 密封上述底卸车的各个关闭的卸料口。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成对卸料 门的每一对的每个卸料门包括一个沿其周边延伸的垂直上翻板,用于阻 止湿气和碎片进入上述底卸车限定的各个卸料口,因而防止它们夹杂到 上述底卸车贮存和运输的道碴。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操作机构包 括一根与上述底卸车纵轴基本平行的细长驱动轴,驱动轴可转动地与上 述单个动力驱动器连接,并且安装在上述底卸车底架上以便绕一固定轴 作枢轴运动。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卸料门的 每一对中的每一个门都在上述驱动轴纵轴的横向对立两侧可枢转地安装 在底卸车的底架上。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每对卸料门的 每个卸料门都通过从驱动轴向外径向伸出的一个连杆机构连接到上述驱 动轴上。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机构制成 偏心机构,以防止上述多个成对卸料门中的卸料门从关闭位置偶然开启。
9: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操作机构还 包括一个锁,用于安全地保持上述成对卸料门中的卸料门处于关闭位置。
10: 一种铁路运输封闭式底卸车的门组件有一个底架,上述门组件 包括: 多个跨过上述底卸车底部、首尾相连排列、纵向安装的卸料门,每 个门都可在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 一个具有单个主动动力激励器的门操作机构,用于大体上同时相互 相应在其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操作多个卸料门。
11: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个卸料门 都设有沿其周边伸展的密封结构。
12: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个卸料门 都设有沿其周边伸展的一个上翻板,阻止湿气和碎片进入上述卸料门。
13: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个卸料门 都通过枢轴安装在上述底卸车的底架上。
14: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操作机构 包括一个装载在底卸车底架上的细长驱动轴,以便于绕与上述底卸车纵 轴基本平行的一个固定轴作枢转摆动运动。
15: 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操作机构 还包括一个连杆,用于把上述驱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到上述门组件的每个 卸料门上。
16: 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制成偏 心连杆,因此,在上述卸料门处于关闭位置时,这种偏心设计的连杆防 止其卸料门偶然开启。
17: 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卸料门每个 都通过枢轴连接到上述底卸车的底架上,上述卸料门以相互相反的关系 安装在上述驱动轴纵轴的两个相对的横侧。
18: 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操作机构 还包括从上述驱动轴以相反方向径向伸出的连杆,用于把上述驱动轴纵 轴对立横向两侧的门连接到上述驱动轴上。
19: 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是偏心 设计,以防止上述门从其关闭位置偶然开启。
20: 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操作机构 还包括一个安全锁,以保持上述门处于其关闭位置。
21: 一种封闭式铁路运输底卸车,包括: 一个纵向底架; 一个装在上述底架上的壁围车壳,用于运输和保存颗粒料,上述壁 围车壳限定了多个纵向间隔的、沿底卸车底部延伸的卸料口,使颗粒料 通过此处卸下; 多个通过枢轴与上述壁围外壳相连并与上述卸料口相对应的纵向安 装的卸料门,以便按照上述门处于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位置控制从底 卸车卸下颗粒料; 一个包括单个主动动力激励器的门操作机构,以便共同操作处于开 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上述卸料门,使所有的卸料门大体上同时被开启, 从而同时打开底卸车的整个底部,快速卸下车内的颗粒料。
22: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每个卸料门包括 密封装置,在上述门运动到关闭位置时,密封关闭壁围车壳的卸料口。
23: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卸料门成对 地安装在上述底卸车的底架上,每一对都包括安装在上述底架纵向中心 线的对立横向两侧的一个卸料门。
24: 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操作机构 包括一个与上述底卸车纵轴基本平行且可转动地与上述单个激励器相连 的细长驱动轴,上述驱动轴安装在上述底卸车的底架上,绕一固定轴作 枢轴运动。
25: 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成对卸料门中的 每一个卸料门由从上述驱动轴径向外伸的连杆机构连接到上述驱动轴 上。
26: 按照权利要求25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机构构 成为一种偏心机构,以防止卸料门偶然从其关闭位置开启。
27: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单个激励器 包括一个安装在上述底卸车上的气动操作气缸。
28: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操作机构 还包括一个锁定机构,用于把上述卸料门可靠地保持在关闭位置。
29: 按照权利要求28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机构与上 述单个激励器连接,并对单个激励器的工作很敏感。
30: 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在 从底卸车卸下颗粒料时把空气引入壁围车壳的通风系统,因此,降低在 从底卸车卸下颗粒料时壁围车壳发生内爆的可能性。
31: 一种封闭式铁路运输底卸车,包括: 一个由一对横向相隔轮子在横向相对的两侧支撑的纵向底架,每一 对轮子都绕基本上与上述底架纵轴垂直的轴线转动; 一个支撑在上述底架且运输及保存颗粒料的壁围车壳,上述壁围车 壳限定了多个纵向间隔沿底卸车底部伸展的多个卸料口,使颗粒料通过 此卸料口卸下; 多个可枢转地安排在上述底卸车纵轴的横向对立两侧、与壁围车壳 相连,且与上述卸料口保持对应关系的纵向安装卸料门,用以按照上述 门在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位置控制卸下车内物料; 一个包括单个动力激励器的门操作机构,用以相互连合在开启位置 与关闭位置之间操作上述卸料门; 沿上述壁围车壳的对立两侧安排的偏转器,用以限制把车内物料卸 在横向车轮之间的比较窄的区域。
32: 按照权利要求31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操作机构 包括一个与上述底卸车纵轴基本平行、可转动地与上述单个激励器相连 的细长驱动轴,上述驱动轴安装在上述底卸车底架上,以便绕一固定轴 作枢轴运动。
33: 按照权利要求32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成对卸料门的每 一个卸料门都由从上述驱动轴径向外伸的连杆机构连接到上述驱动轴 上。
34: 按照权利要求33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杆机构为 一偏心机构,以防止卸料门从关闭位置偶然开启。
35: 按照权利要求31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单个激励器 包括一个安装在上述底卸车上的气动操作气缸。
36: 按照权利要求31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门操作机构 还包括一个锁机构,以便把上述卸料门可靠地保持在关闭位置。
37: 按照权利要求36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锁机构与上 述单个激励器联合工作,并对单激励器的工作作出响应。
38: 按照权利要求31所述的底卸车,其特征在于,上述壁围车壳设 有一个通风系统,在卸除车内颗粒料时可把外部环境空气引入壁围车壳, 因而降低在卸除车内颗粒料时壁围车壳发生内爆的可能性。

说明书


铁路运输底卸车的门组件

    本发明总的涉及底卸车,特别涉及纵向安装在铁路运输底卸车底部用以控制从这种底卸车卸下道碴和/或颗粒物料的门组件。

    封闭式铁路运输底卸车一般包括一种安装在其车底架上的壁围车壳。按常规,这种车底架支撑在行驶于道路或道轨的常用轮车上的相对的两端。这种壁围车壳通常设有一系列,一般是一个或几个,单独的卸料门,使保持并在车壳内输送的颗粒物料在此卸下。而且,这种壁围车壳通常还包括从每个卸料口周边向上伸展地若干斜壁或壁板,促使颗粒物料向卸料门的重力运动。

    在底卸车壁围车壳中单独的闭合多个卸料口的技术中,已知有多种方法和装置。一种滑动门机构常与底卸车每个单独的卸料口结合使用。普通的滑动门机构和装置包括一个以螺栓连接在或以其他方式连接在底卸车的壁围车壳上的构架。当滑动门安装到底卸车上时,这个构架构成一个与底卸车卸料门相对应的开口,因此,使颗粒物料从此开口通过。在这个构架上安排一个门,这个门在相应于卸料口的开启和闭合位置之间进行滑动运动。在开启位置时,这种门使底卸车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流出底卸车。在闭合位置时,滑动门切断从门流出的物料。一般地说,通过安装在构架上的转动工作轴以及普通的齿条和传动齿轮,这种滑动门被驱使在这些位置之间滑动。本专业技术人员会明白,这种工作轴组件的相对立端部是可与一个动力驱动工具啮合而在这些位置之间驱动滑动门。

    现有的卸料点通常有两个平行而邻近的卸料坑,它们长约36~40英尺,是一个能储备500辆铁路底卸车物料的料场。卸料区一般能防雨和雪,底卸车由两个推车机(每个导轨上一个)停靠到卸料坑上面。用牵引机车把底卸车运至料坑范围,卸料期间底卸车通常是固定不动的。开启滑动门机构时,要求操作者使用三个手提式功率激励器或工具中的一种单独操作这个滑动门及其底卸车的每个卸料口。底卸车卸下的物料最好限制在导轨之间,因为吊落在导轨上的任何物料都可能造成危害,沾污其物料。

    铁路底卸车卸料需要三、四个人位于两个卸料坑之间。这种安排便于用三个动力驱动工具从一个位置进入两个轨道。本专业技术人员会明白,每个动力工具都有一个其形状与滑动门工作轴组件每一端相连接的自由端。每个工具的形状适应门的专门式样或门的操作手柄。也已发现,约3~5min(分钟)可以排空标准尺寸的底卸车。

    卸料时,应开启带盖卸料车顶部的天窗,以调节颗粒物料或道碴流出时在壁围车壳内的压力,这样做虽不方便,但不打开这个顶部天窗可能在卸料时导致底卸车内爆。

    可以明白,封闭式底卸车的卸料涉及人员的强力劳动。而且,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按照进一步的要求,应在卸料点以快速简便方式卸空其底卸车,并从卸料坑快速简便地运走颗粒物料和道碴。某些卸料点正在准备采用动态而不是固定静态卸空底卸车的程序。

    因此,能在导轨之间用最少的人员快速地卸下在其底卸车壁围车壳贮存和运输的颗粒物料的一种门组件是必要而所希望的。

    按以上所述,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封闭式底卸车提供一种门组件,它能快速地用极少操作人员卸下这种底卸车壁围车壳内的物料。这种底卸车设有一种纵向伸长的底架。按常规那样,底卸车的这种底架支撑在行驶于导轨或道路的轮子上的相对的端部。本发明的门组件包括多个纵向安装的卸料口,这些卸料口安排成首尾相连地跨过底卸车的底部。每个门都可在开启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门操作机构。本发明的突出特点在于,这种门操作机构包括一个单致动器或驱动器,用于同时在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操作多个卸料门相互移动。

    在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卸料门成对地纵向安装在底卸车的底架上。即每一对卸料门包括沿底卸车纵轴的相对的横侧安装的门,以作为其位置功能控制底卸车的卸料。在本发明的图解形式中,每个门都是以枢轴形式安装到底卸车的底架上。在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例中,门以枢轴形式安装到邻近底卸车纵向中心线的底架上,因此,促使颗料卸料到一个区域,或到底卸车的轮子之间,即导轨宽度以内。

    门组件的每一个卸料门都设有密封结构。每个门上的这种密封结构最好沿其周边延伸,并与底卸车结合工作,以在移动到关闭位置时密封住卸料门,因而防止湿气和碎片夹杂到底卸车贮存和运输的道碴或颗粒料中。在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每一个卸料门还设置有一个沿该卸料门伸展的垂直向上翻转唇部,进一步提高密封能力,防止湿气和碎片夹杂到底卸车贮存和运输的道碴或颗粒料中。

    在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例中,门操作机构包括一个与底卸车纵轴基本平行的细长驱动轴。这个驱动轴最好安装在底卸车底架上,并绕一固定轴作枢轴运动。这种驱动轴可运动地与门操作机构的单驱动器或激励器连接。在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例中,门操作机构的这种单驱动器或致动器包括一个装在底卸车上的气动操作气缸。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门被安装在底卸车纵轴的横向相对的两侧,其门操作机构还包括从驱动轴两个相反方向径向伸展的连杆机构。按照评定,每个连杆的自由端可运动地连接到一个卸料门上,以便在这个驱动轴摆动时,这些卸料门都能大体上同步地彼此联动。在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例中,用于把驱动轴连接到每个卸料门的连杆按偏心机构构成,防止卸料门单独从关闭位置到开启位置。此外,门操作机构的单致动器或驱动器结合设置一种安全锁,防止卸料门单独从其关闭位置转向开启位置。

    安装有门组件的底卸车还设置有通风结构。因此,在从封闭式底卸车卸下颗粒料时,允许环境空气流入壁围车壳内,防止底卸车的壁内爆裂。

    按照本发明,门操作机构的单致动器使底卸车的所有门大体上同时打开,从而大体上开启底卸车的整个底部,因此比较快地从底卸车排除颗粒物料。如前所述,卸空一个封闭式底卸车通常需要5~10min(分钟)。按照本发明,平均30~45s(秒)就可卸空同一种封闭式底卸车。因为卸料门是纵向地基本平行于底卸车纵轴的方式安装,其底卸车壳壁可以有利地改进,进一步提高底卸车运载能力。

    一旦开启卸料门,门组件的单致动器最好仍处于开启状态,因此保持这种卸料门处于其开启位置。卸料门移动到关闭位置,与门操作机构激励器联合工作的安全锁保持这个卸料门处于关闭位置,以防止门偶然运动到其开启位置。如上所讨论的那样,与门操作机构相关的连杆偏心设计进一步防止卸料门从其关闭位置偶然开启。

    除较快地排空这种底卸车以外,本发明的这种底卸门组件只要少得多的人工劳动就可卸空底卸车。因此,按照本发明,用一个单激励器或驱动器可以大体上同时联合操作所有的卸料门,而不必单独开启和关闭三个单独滑动门。按照评定,与单独开启和关闭三个单独的门相比,操作一个单驱动器或致动器只要求少得多的劳动和时间。

    为进一步控制卸料,底卸车最好沿其相对的横向侧纵向设置偏转板。与以枢轴形式纵向偏心地安装在底卸车上的卸料门相结合,其偏转板的目的是把从底卸车卸下的物料限制到在车轮横向空间之间的狭窄范围内。这样明显减少了铁轨在颗料中的暴露,因而减少了由于颗粒料处于道路或导轨上而偶然脱轨的可能性。通过下面的说明及附图和权利要求书,将会更加明确本发明的这些及其他目标、目的和优点。

    图1是体现本发明特征的一个封闭式底卸车的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底卸车的顶视图。

    图3示出沿图1的3-3线横截面,本发明的卸料门处于关闭位置。

    图4是类似于图3的横截面视图,其卸料门处于开启位置。

    图5是图1的5-5线的横截面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门操作机构一部分的放大正视图。

    图7是图6的顶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门操作机构的连杆系统形成构件的简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门操作机构的连杆系统形成构件部分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连杆系统部分的一个端部正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卸料门的放大端部视图。

    图12是类似于图11的一个视图,示出横截面的某些部分,以更好地明白和理解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3是另一个横截面局部放大视图,示出本发明卸料门相关的密封结构的一部分。

    图14是图1的14-14线的放大横截面视图。

    图15是图14的15-15线的横截面视图。

    虽然本发明可能有各种形式的实施例,但在这些图中只示出并在后面只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应理解为所公布的仅仅表明本发明的一个实例,而并不是把本发明局限于这种专门的实施例中。

    现在参看附图,在几个视图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零件,设置有本发明的门组件的一种封闭式底卸车简略示于图1和图2。总的用标号10表示的封闭式铁路运输底卸车包括一种容纳并运输道碴或颗粒料的多壁车壳12。已经知道,这种多壁车壳12支撑在底架或中梁14上。底架14在其长度方向与底卸车10的纵轴基本平行。一般地说,底加14以其相对的两端支撑在普通的轮车上(通常用标号18表示)。如已所知,每个轮车18最好包括一对横向有间距的凸缘轮20,轮20绕与底卸车10的纵轴垂直伸长轴22转动,并跨在有横向间隔的道路或导轨24上。

    如图所示,车壳12通常呈矩形结构,朝向顶部,包括有横向间距的且基本平行的侧壁26和28。如现有技术那样,多个垂直的边桩或支撑30与每个侧壁26,28相连接,以增强其强度和刚度。如图5所示,还配合设有一个顶盖32,用以封闭整个壁围车壳12。按常规那样,顶盖32设有一个或几个任何适当类型的封闭式加料口(图中未示出)。底卸车车壳12的内部由中梁14横向分开,并进一步由横向脊形隔板34或36(图1)隔开。

    如图1和图2所示,车壳12的底部38设置有纵向细长卸料门40,用于从车壳12中卸下道碴或颗粒料。在本发明的这个图示实施例中,这个纵向细长卸料口40最好相互成对安排在底架或中梁14的横向对立两侧。

    按照本发明,总的用标号42表示的门组件与其底卸车10结合示于图1和图3。如所示,门组件42包括多个纵向安装相互首尾相接跨越车壳12底部38的卸料门44,用于控制通过卸料门40卸下道碴或颗粒料。

    如图2,3和4所示,在本发明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其每一个卸料门44最好包括彼此相对地安排在底卸车10上的张开的成对卸料门44A和44B。每一对门44A和44B都安装在底卸车10上,以便于在一个关闭位置(图3)和一个开启位置(图4)之间运动。如图所示,每一对门44A和44B最好邻近底卸车10中心线安装在底架14上,以便作枢轴运动。如图3和图4所示,多个卸料门44的每个门44A安装在底卸车10的底架14上,以便绕一水平轴46A作枢轴运动,轴46A安排在与底卸车10纵向中心线16邻近并平行。与此相类似,每个门44B安装在底卸车10的底架14上绕一水平轴46B作枢轴运动,轴46B安排在与底卸车10的纵向中心线邻近并平行。

    本发明的门组件42还包括一个门操作机构50,用于成对操作卸料门44A和44B在其开启和关闭位置之间的位置。这种门操作机构50包括一个单一的主动的动力驱动器或致动器52(图5),以便大体上彼此相对地主动地同步地共同操作所有的门44A和44B。门操作机构50还包括一根细长的工作或传动轴54,这个轴54可转动地连接到这种单个驱动器或致动器52上以及每一对门44A和44B上。

    如图3,4,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驱动轴54通常平行于底卸车10纵轴16。这种驱动轴54最好绕一个固定轴56作转动或摆动运动,并最好支撑在底卸车10的底架14上。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为降低重量而又不损失其强度和刚度,驱动轴54呈空心或管形结构。这种驱动轴54以其端部可转动地接合或连接到致动器或驱动器52上。

    如图6和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门操作机构50的单个动力驱动器或致动器52制成底卸车10携带的气动气缸60(图5),包括从气缸60一端伸出的活塞杆62。这种活塞杆62有一个紧固在其末端的压头64。这种压头64形状为U形卡,具有相互平行保持间隔的吊臂63和65。一个操纵杆或驱动臂66径向伸出,连接到驱动轴54上。驱动臂66的自由端由压头64的吊臂63和65包容在其对立端。用一个枢轴销68把驱动臂66自由端铰接地与致动器52的压头64互相连接。值得注意,压头64的吊臂63和65每个都设有一个细长槽67,枢轴销68通过这个槽67,因此,在压头64往复运动带动驱动销68在细长槽对立的两端之间横穿时,允许预定的无效运动程度或量。可以明白,这种设计使驱动器52的活塞杆62的线性往复运动转换为驱动轴54绕轴56的摆动运动。

    参看图4,门操作机构还包括纵向有间隔的多个连杆70,用于可转动地把驱动轴54连接到多个纵向间隔门44的每一对门44A和44B。用于把驱动轴54可转动地连接到卸料门44A,44B的连杆70大体上是相似的。因此,只详细说明一个连杆70,其他连杆有大体类似的结构。

    如图3和4所示,每一根连杆70最好包括一个与驱动轴54紧固且随其转动的直角杠杆72。值得注意,这个直角杠杆72是不可转动地固定在驱动轴54上的。如所示,直角杠杆72包括一个从驱动轴54按第一方向径向伸出的第一径向臂74,通常是指向卸料门44A,和一个从驱动轴54按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径向伸出的第二径向臂84,通常指向卸料门44B。一个第一连接条76通过铰接轴77与直角杠杆72的径向臂74末端铰接。这个第一连接条76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78铰接地连接到卸料门44A上。同样,一个第二连接条86通过铰接轴87与直角杠杆72的径向臂84末端铰接。这个第二连接条86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88铰接地连接到卸料门44B上。

    如图8简略表示的那样,直角杠杆72的每一个连杆70,包括径向臂74,84,以及与它们相连的连接条76,86,最好制成偏心连杆机构。即,直角杠杆72的径向臂74,84以及连接条76,86在驱动轴54的枢轴56和连接到卸料门44A,44B的铰接连接轴78,88之间呈偏心位置,以便保持多个卸料门44的卸料门44A,44B处于关闭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在多个卸料门44的卸料门44A,44B从其关闭位置运动到开启位置时,要求径向臂74,84之间的铰接连接轴77,78以及它们各自的连接条76,86做偏心运动。

    本专业技术人员会明白,除长度外,每个连杆70的第一和第二连接条76,86的结构大体相同。因此,只详细说明连接条76,就可明白与此大体相同的连接条86结构。如图9和10所示,连接条76最好是两件刚性结构。即,连接条76包括一个用于与直角杠杆72的径向臂74,84中的一个枢轴连接的第一细长杠杆件90(图3,4,8)。在另一端,这个杠杆件90是一种与吊环螺栓92连接的结构,吊环螺栓90包括可由螺纹拧入杠杆件90自由端的一段细螺纹柄94,这就可按其用途要求缩短和加长连接条76。吊环螺栓92的另一端经由一种适当的紧固器,如像连接枢轴78,铰接或枢轴连接到多个卸料门44的各自卸料门44A,44B。

    参看图7,在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门操作机构还包括一个常用标号100表示的锁机构,用以可靠地把多个卸料门的每一对门44A,44B保持在其关闭位置。这种锁机构100与门操作机构50的单个致动器52结合工作,并对单个致动器52作出响应。

    图7所示的锁机构100包括一个其一端连接在致动器52的操纵杆102,可以绕由气动气缸60带动的销104作枢轴运动。操纵杆102的另一端设置一个与该操纵杆102横向安排的止动销105。一个弹簧106用于使这个操纵杆102弹性地偏置到图7所示位置。

    如所示,用于把从驱动轴52径向伸出的驱动臂62连接到门操作机构50的单个致动器52的驱轴销68包括一个跨越枢轴操纵杆102并可脱开地容纳这个操纵杆102的端盖108。值得注意的是,枢轴销68由向着销68一端安排并在端盖108相反一侧的一个适当的保持器保持定位。而且,这种锁机构100包括一个凸轮致动器112,用于根据门操作机构50的致动器52的操作而适当定位操纵杆102和枢轴销104。在图示的锁机构100的形式中,这种凸轮致动器112结合操纵杆102的一个底面和表面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多个卸料门44的每一个门44A,44B还包括通常用标号120表示的密封结构,这种密封结构沿其周边安排,用于密封关闭到底卸车10壁围车壳12的各个卸料门。如图11和12所示,密封结构120包括沿由底卸车10壁围车壳12限定的每个卸料门40周边安排的一个密封垫122。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密封垫122由硬度侧量器硬度为肖氏硬度A为50的氯丁橡胶材料制造。

    如图12所示,密封垫122最好置于确定每个卸料口40的壁围车壳12之下。为防止在关闭卸料门44时压碎密封垫122,密封结构120还包括一个固定卸料口40内部的内车架126。内车架126由刚性材料如铝钢等构成。在图示实施例中,为便于与壁围车壳连接,其内车架126是一种多件结构。

    在图12和13的实施例中,密封垫122包括一个与其相连并由此径向伸出的安装边缘128。当密封垫122连接到底卸车10壁围车壳12时,密封垫122的安装边缘128从密封垫122伸出,夹在底卸车10的壁围车壳12和一个外夹板130之间。外夹板130由刚性材料如铝钢等制成。在这个最佳实施例中,用多个螺纹紧固件132把外夹板130和内车架126共同固定到底卸车10的壁围车壳12上,而密封垫122的安装边128被夹在其中。

    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密封垫122的安装边128包括一条沿纵向延伸的外伸凸缘134。密封结构120的外夹板130设置一条开式纵向槽136,以便容纳并保持密封垫122的纵向外伸凸缘134。因此,当密封垫122相对于卸料口40固定到底卸车10的壁围车壳12上时,密封垫122的外伸凸缘134和外夹板130上的纵槽136相互共同防止密封垫122从卸料口40偶然拉开或撕裂。

    本发明另一特征在于多个卸料门44的卸料门44A和44B的设计。如图11和12所示,多个卸料口44的每个卸料门44A,44B设置一个至少沿各个门三个侧边伸展的垂直上翻边140。如图所示,上翻边140通常平行于密封结构120的外夹板130,并保持间隔。在卸料门44处于关闭位置时,上翻边140伸出一个垂直距离足以阻止湿气和碎片通过进入卸料口40,因而不会沾污车壳12内的道碴和颗粒料。注意,与多个卸料门44的每个门44A和44B的轴线46A和46B轴线平行且保持距离的卸料门44的侧边和边缘设有上翻边,以避免在卸料门44运行到开启位置时与来自卸料门40的物料流干扰。

    本专业技术人员会明白,卸料门44的这种纵向配置,使颗粒料或道碴在这个卸料门44开启后能快速卸下。如前所述,在开启底卸车10的卸料门44之前,通常要打开车壳12顶部32的加料门,以在车壳12内产生压力平衡。可以明白,由于种种原因,在开启卸料门之前,底卸车上的加料门不能总是开启。因此,虽然由垂直桩或支撑条30加强了车壳12的刚性和承受能力,但车壳12的侧壁26,28在从其内部快速卸料时仍有发生内爆的可能。

    因此,底卸车10还设置有一个通风系统,自动调节底卸车10车壳12内的压力平衡,在卸料门44开启时不要求操作者介入。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如图14和15所示,这种通风系统涉及使用一个或几个垂直桩或支撑30,作为空气通风用于把环境空气引入安装在车壳12顶部的入口150。注意,车壳12相对侧壁上的每个垂直桩或支撑30都限定了一个细长通道152,在图示实施例中,通道152在其底部开口。通道152的开口底部端使环境空气引入这个通道并流向入口150。而且,在壁围车壳12的内部设置一个偏转板154,以便在使空气通过入口150引入车壳12时盖住这个入口150。可以明白,偏转板154用于防止颗粒物料在底卸车加料时偶然堵塞入口150。

    参看图3和图4,这种铁路运输底卸车10还包括沿壁围车壳12相对的侧壁26,28纵向安排的偏转板160(图1)。这种偏转板160与多个卸料门44的卸料门44A,44B共同作用,限制颗粒物料从底卸车的卸料模式。特别是偏转板160用于限制把道碴或颗粒物料卸到位于每个轮车18的横向轮子20之间的相当窄的范围内。

    卸料时,本发明封闭式铁路底卸车10沿导轨24安置。注意,卸料门44沿底卸车底部38纵向配置,消除了这类底卸车正常设置的以及由沿底部卸料门导致的许多斜板和斜壁。因此,与传统式样的封闭式铁路底卸车相比,沿车的纵向安排多个卸料门44,其壁围车壳12的装料能力明显提高。

    一旦这种底卸车10正确定位于导轨24准备卸料,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开关或及相关方式(图中未示出)启动门操作机构50。按照公开的本发明这个实施例,当启动门操作机构50时,带动单个致动器或驱动器52,使活塞杆62和与其相连的压头64从气缸60向外线性扩展。如前所述,活塞杆62的这种线位移转换为驱动轴或驱动件54绕轴56的转动或枢轴运动。

    如图7所示,在活塞杆62及压头64从气缸60向外运动,锁机构100上的凸轮致动器112接触操纵杆102的底侧。随着压头64线性移动的继续,致动器112对操纵杆102的凸轮作用将使这种锁操纵杆102对抗弹簧106的作用而绕销104作枢转运动及提升,因此,止动销105脱离啮合并离开枢轴销68的端盖108的行程而提升或重新运动,销68用于把压头64连接到门操作机构50的致动杆66上。本专业技术人员会明白,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凸轮致动器112相对于操纵杆102的下面安排,因此,在枢轴销68跨越压头64细长槽67的全部长度后,锁操纵杆102和止动销105将不干扰或妨碍驱动杆66的弧形运动。就是说,与锁机构相连的通过压头64中的细长槽的无效运动保证其锁机构100随时间变化而松开,特别是在驱动臂或杆66在开启多个卸料门44的方向进行运动之前而松开。

    如图3,4和8所示,由驱动杆64绕轴56的弧形运动造成驱动轴54的转动使得所有成对的卸料门44A和44B大体上同时开启而从车壳12卸下颗粒物料。就是说,不需要操作者对三个或多个不同的卸料门进行三次或多次操作,其门操作机构50将大体上同时联合打开所有三个纵向有间距的细长卸料门44。底卸车10的整个底部38大体上同时开启,快速从车壳内卸下物料。如前所述,虽然由于本发明的卸料门44的这种纵向安排明显提高了底卸车10的装料量,但卸下其中的物料只要求有排空较小容量的以前封闭式底卸车的约1/4的时间。可了解本发明,除比原有设计更快地卸车外,本发明的底卸门组件50只需要更少的手工劳动即可卸空底卸车。

    如图8所示,由单个动力驱动器52(图6和图7)驱动的驱动轴54绕轴56的转动使连杆70的所有直角杠杆72同时转动。在每个直角杠杆72绕轴56转动时,连杆的连接条76,86运动脱离其偏心锁定位置配置,并向着图8所示的虚线位置运动。因此,多个卸料门44的每一对卸料门44A,44B都是绕邻近底卸车10纵向中心线安排的各自枢轴46A和46B作枢转运动。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门操作机构50的驱动器52在底卸车10卸料时仍保持供给动力,使卸料门保持在开启状态。

    与底卸车10相连的通风系统的构成要防止在快速从底卸车10卸料时车壳12壁的内爆。本专业技术人员明白,根据这种通风系统的措施,在底卸车10卸料时,环境空气由支撑30限定的通道152引入,并通过入口150进入车10的上部,从而调节车壳12内的压力平衡。跨过引入孔140安排的这种偏转板154在自由地把环境空气引入到车10的上端的同时,也防止在通过顶板32给车10加料时堵塞引入孔150。

    除用很少的操作者从底卸车10快速卸料外,控制底卸车10的卸料也是卸料时的一个重要关注问题。如前所述,把卸料控制到导轨轮子之间一个有限的区域是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目的。在这方面,多个卸料门44的成对卸料门44A,44B绕邻近底卸车10纵轴16作枢轴转动有效地限制卸料在导轨24之间的区域。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安排在底卸车10对立两侧的偏转板160与卸料门44结合进一步限制其卸料在每个轮车18的横向间隔的轮子20之间的一个较狡窄区域。因此,导轨或道路24暴露于颗粒料中的部分减少了,降低了因导轨24中夹杂颗粒料而脱轨的可能性。而且,沿每对卸料门44A,44B安排的上翻板140进一步加大了对底卸车10的卸料流的可控度。

    在底卸车卸料完毕后,门操作机构50的单个动力驱动器52工作使压头64缩回,有力地驱动杆66拉向一个关闭位置。当然,拉驱动杆66使驱动轴绕轴56沿使连杆70关闭卸料门的方向转动。注意,如图8所示,每个连杆70的连接条76,86在卸料门44关闭时转回到一个偏心位置,因此降低了卸料门44从其关闭位置偶然打开的可能性。

    在气动气缸60回程时,压头64的细长槽67将在一个无效运动中横跨驱动杆66的枢轴销68,直到槽67的对立端约束了枢轴销68,此时,驱动杆66,枢轴销68和压头64将相互联动。因为凸轮致动器112与止动杆102底面脱离啮合,弹簧106使操纵杆102运动到图6所示位置。因此,止动销105在适当位置与枢轴销68上的端盖108啮合,防止卸料门44运动到其开启位置。这样,锁机构100可靠地把卸料门44保持在关闭位置。因此,门操作机构50的单个动力致动器52的功率被切断,不必担心卸料门从其关闭位置运动到开启位置。

    当卸料门44处于关闭位置时,门44压紧密封结构120,把门44适当地密封到车壳12上。本专业技术人员会明白,连杆70的每个直角杠杆72的径向臂74,84之间的螺纹接头以及门操作机构50的每个连杆70的杠杆90上的细螺纹柄部94可精确调整每个卸料门44对密封结构120施加的关闭力或密封力。在图示实施例中,密封垫122的空心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密封结构120的性能。而且,密封结构120的内车架限制了对密封垫122的过压,增强了它的有效性。因此,用外夹板130夹住密封垫122的安装边128并固定到壁围车壳12上可防止密封垫122撕裂及车壳12破裂。可以明白,沿卸料门44周边延伸的上翻板140在卸料门44处于关闭位置时还阻止湿气及碎片夹杂到车壳12的道碴或颗粒料内。

    如上所述,在不偏离本发明新概念的确切精神和范围下,可以有许多改进和改型。很显然,上文所述在于表明本发明的实例,而不是把本发明限制在图示及所说明的专门实施例中。后面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公开意在把所有的改进都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

铁路运输底卸车的门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铁路运输底卸车的门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铁路运输底卸车的门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运输底卸车的门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运输底卸车的门组件.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铁路运输封闭式底卸车的一种卸料门组件。这种卸料门组件包括若干跨过底卸车底架首尾相连安置的纵向安装卸料门,每个卸料门可在开启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绕平行而邻近于底卸车纵轴的枢轴运动。一种包括单个动力激励器的门操作机构大体上同时操作所有的卸料门,因而可用极少的操作者快速卸下车内的颗粒料。这种门操作机构还包括可以把卸料门安全地保持在一个关闭位置的锁。一个通风系统防止在卸下车内颗粒料时底卸车的壁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铁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