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3185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10 CN 104031858 A (21)申请号 201410188817.6 (22)申请日 2014.05.07 C12N 1/20(2006.01) C12R 1/07(2006.01) C12R 1/25(2006.01) (71)申请人 陕西神奇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712100 陕西省西安市杨凌示范区神农 路创业大厦 (72)发明人 武兴战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61114 代理人 韩翎 (54) 发明名称 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
2、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 的制备方法。对其进行温度控制和适应性驯化, 驯化采用时间和温度相结合控制的方法, 大大提 高了植源乳酸菌制备的高活性、 安全性, 适应性, 并且操作简便, 降低了技术成本, 提高植源乳酸菌 适应性能力。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 备方法为 : (1) 将通过筛选的植物源菌株 CCTCC No.M204051 进行常规斜面培养活化和种子培养, 得到种子培养液, 对种子培养液进行不高于 45 度 的温度控制, 添加种子培养液体积百分比 2% 5% 的柠檬酸进行适应性训化 ; (2) 然后配制发酵 培养基, 并经灭菌后接种芽孢杆菌菌种和上述种 子培养液, 再用。
3、高速剪切机进行剪切, 得到菌落 ; (3) 然后对菌落进行太阳能、 外加热源发酵, 得到 菌泥 ; (4) 对菌泥进行膜包覆处理和干燥。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9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31858 A CN 104031858 A 1/1 页 2 1.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制备方法为 : (1)将通 过筛选的植物源菌株 CCTCC No.M204051 进行常规斜面培养活化和种子培养, 得到种子培养 液, 对种子培养液进行。
4、不高于45度的温度控制, 添加种子培养液体积百分比2%5%的柠檬 酸进行适应性训化 ; (2) 然后配制发酵培养基, 并经灭菌后接种芽孢杆菌菌种和上述种子培养液, 再用高 速剪切机进行剪切, 得到菌落 ; (3) 然后对菌落进行太阳能、 外加热源发酵, 得到菌泥 ; (4) 对菌泥进行膜包覆处理和干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步骤 (2) 中的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 : 蛋白胨 5-12g/L、 酵母膏 2-5g/L、 牛肉膏 1-3g/L、 葡 萄糖 2-8g/L、 乙酸钠 2-8g/L、 吐温 80 15g/L、 硫酸铁 。
5、1-3g/L、 硫酸锰 1-3g/L、 柠檬酸三胺 25g/L, 余量为水。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步骤 (3) 的工艺流程中 : a.接种子液, 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溶液体积比的的515, 种子液的光密度为1 3 ; b. 发酵过程中, 长菌温度为 28 30, 时间为 60h 66h ; c. 采取慢速加糖方式, 发总发酵液体积为 10 升, 加糖量为 100g-350g, 且在接种后 6h 开始, 在 48h 内加完 ; d. 上述发酵培养基中亚油酸不能直接加入, 而经与分散剂混合后才能加入, 且控制发 酵液中亚油酸的。
6、浓度, 采用缓慢加入的方式 ; e.发酵过程中采用添加氢氧化钠和盐酸自动平衡调节pH值, 使pH值维持在6.06.6 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步骤 (4) 菌泥收集和干燥 : 发酵液通过高速冷冻离心机用去离子无菌水洗涤三次, 洗涤 时转子的速度为 7000 转 / 分, 时间为 20min, 温度为 4, 离心收集细胞, 加保护剂, 真空冷 冻干燥, 即得植物乳酸菌。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保护剂为甘油、 脱脂奶粉、 海藻糖或甘露醇。 6. 根据。
7、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分散剂为乙醚。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的亚油酸的浓度 30%-5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031858 A 2 1/9 页 3 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0001 一、 技术领域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0002 二、 背景技术 : 背景技术中, 根据我国传统的植源乳酸菌制备方法, 很难满足市场对植源乳酸菌的 大量需求, 植源乳酸菌能改善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肠道致病菌的感染, 提高人体。
8、免疫 力 . 也可用于动植物营养和环境治保。但是市场上的绝大多数微生物制剂多为芽孢杆菌和 酵母菌为主, 很难找到具有靶向性植源乳酸菌的踪迹, 存在 “主角缺失、 配角登台” 的遗憾, 国外的植源乳酸菌市场虽说起源比国内要早, 但也不能适应绿色消费趋势。造成市场上植 源乳酸菌几乎无货可供的局面的原因有两个 : 植源乳酸菌难以大规模扩繁获得, 生产难 度大, 技术成本高 ; 更重要的原因是难以贮存, 容易失活。因此我们需要创新一种新型的 靶向性植源乳酸菌制备方法, 在核心技术上突出表现为可以人为调控植源乳酸菌制备的温 度和适性能力, 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其生物活性及抗逆性, 使植源乳酸菌的制备实现规。
9、范 性 . 高活性、 安全性, 并且操作简便, 大大降低技术成本和提高适性能力。 0003 三、 发明内容 :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 方法, 对其进行温度控制和适应性驯化, 驯化采用时间和温度相结合控制的方法, 大大提高 了植源乳酸菌制备的高活性、 安全性, 适应性, 并且操作简便, 降低了技术成本, 提高植源乳 酸菌适应性能力。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与权利要求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 本发明的菌株 HSC235, 菌体得率高, 菌体OD值在26.35, 所得活菌数可达。
10、1050个/g ; 所得菌体具有转化亚油酸生成共轭亚油 酸的能力 ; 亚油酸采用促溶剂进行保护溶解, 降低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另一方面增强 了其诱导作用, 提高了转化率, 其对亚油酸的转化率可达 16 43 ( 底物质量转化率 ) ; 且发酵温度低, 降低了能耗, 节省成本。采用本发明所得乳酸菌粉可作为益生菌在食品、 动 植物营养、 土壤改良、 水质净化等方面使用, 以提高突宿主体内共轭亚油酸的含量。 0005 四、 具体实施方式 : 本发明的能有效转化亚油酸为共轭亚油酸的新的微生物菌株, 是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的植物乳杆菌一个种 : HSC235(Lactobac。
11、illusplantarum HSC 235), 此菌 株是从天然发酵的植物中采用 MRS 乳酸菌培养分离筛选得到。此菌株己于 2004 年 7 月 16 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简称 CCTCC, 保存号 CCTCC No.M204051。此菌株的细 菌学特征如下 : (1) 形态 : 细条状, 直径 0.48 微米 0.83 微米, 长 0.8 微米 5.2 微米 ; 在培养初始阶段, 细胞呈长杆状 ; 具有耐酸性 ; 游动性 : 静止 ; 孢子形成 : 不形成孢 子 ; 革兰氏染色实验呈阳性 ; 。(2) 在各种培养基上生长状态 (30 ) : MRS 琼脂平板 培养基 : 生。
12、长不良, 菌落呈圆形, 不规则, 表面光滑, 乳白色 ; MRS琼脂斜面培养基 : 生长不 良, 无光泽, 乳白色 ; MRS 液体培养基 : 生长良好, 液体混浊, 有沉淀。(3) 生理特征 : 1) 木 糖 : +2) 海藻糖 : +3) 单糖 : +4) 山梨醇 : +5) 水杨苷 : +6) 核糖 : +7) 鼠李糖 : -8) 棉子糖 : +9) 说 明 书 CN 104031858 A 3 2/9 页 4 密二糖 : +10) 甘露糖 : +11) 甘露醇 : +12) 麦芽糖 : +13) 乳糖 : +14) 葡萄糖酸盐 : +15) 半乳 糖 : +16) 果糖 : +17) 。
13、七叶灵 : +18) 纤维二糖 : +19) 阿拉伯糖 : +20) 苦杏仁苷 : +21) 乳酸旋 光性 : DL22)接触酶 : -23)产吲哚能力 : -24)分解酪素 : -根据以上细菌学特征, 以及此菌株 HSC235 培养物基于其对底物的利用情况可确定为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该菌种在 MRS 培养基上保藏, 通常所用的培养基含有 : 碳源 ( 例如葡萄糖、 乳糖、 乳清 ), 氮 源 ( 如 ), 有机营养物质 ( 如酵母抽提物, 蛋白胨, 胰白胨, 植物蛋白胨, 牛肉膏, 玉米浆 ), 无 机营养成分 ( 如磷酸盐、 镁、 钾、 锌、 铁、。
14、 钴和锰 ), 及作为诱导物质的亚油酸, 或者含亚油酸 的其它物质, 或者亚油酸结构类似物等。在 20 40培养温度下均能生长, 最适的生长 温度为 27.5 38。培养条件 : pH 值 4.0 7.0, 最适的生长 pH 值为 6.0 6.6。该菌 种在含明亚油酸的 MRS 培养基上厌氧条件下培养 1 天 4 天, 所得细胞具有转化亚油酸及 亚油酸类物质为共扼亚油酸的能力。 0006 本发明对其进行温度控制和适应性驯化, 驯化采用时间和温度相结合控制的方 法, 大大提高了植源乳酸菌制备的高活性、 安全性, 适应性, 并且操作简便, 降低了技术成 本, 提高植源乳酸菌适应性能力。 0007 。
15、发酵工艺 : 按上述配方配制 10L 发酵液于发酵罐中, 经灭菌后接种子培养液, 菌种 的接种量为培养基溶液的 5, 即 500mL, 光密度 (OD 值 ) 为 1 ; 将 10L 发酵培养基所需的亚 油酸溶解或包埋在环糊精中, 添加入发酵液中, 控制发酵液中亚油酸初始浓度诱导浓度为 0.2g/L ; 剩余的亚油酸在发酵过程中再添加入发酵液中 ; 用氢氧化钠来调节 pH6.0, 开始培 养发酵 ; 在开始培养发酵 6h 后把葡萄糖 100g( 首先配制成 30的溶液消毒 ) 慢速加入发 酵罐, 在 48h 内加完 ; 在接种子液培养发酵 12h 后, 将剩余的溶解或包埋在环糊精中的亚油 酸量。
16、, 分三次间歇补加入发酵液中, 48h 内加完, 发酵液中亚油酸的总加入量为 8g/L ; 继续 发酵, 总时间为 60h, 整个发酵过程中长菌培养及诱导温度控制在 30左右 ; 发酵过程中采 用氢氧化钠和盐酸调节 pH, 使发酵过程中的 pH 值维持在 6.0 6.6 之间。 0008 实施例 1 : 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为 : (1) 将通过筛选的植物源菌株 CCTCC No.M204051 进行常规斜面培养活化和种子培养, 得到种子培养液, 对种子培养液进行不高于 45 度的温度控制, 添加种子培养液体积百分比 2%5% 的柠檬酸进行适应性训化 ; (2) 然后配制发酵培养。
17、基, 并经灭菌后接种芽孢杆菌菌种和上述种子培养液, 再用高 速剪切机进行剪切, 得到菌落 ; 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 : 蛋白胨 5g/L、 酵母膏 2g/L、 牛肉膏 1g/L、 葡萄糖 2g/L、 乙酸钠 2g/L、 吐温 80 1g/L、 硫酸铁 1g/L、 硫酸锰 1g/L、 柠檬酸三胺 2g/L, 余量为水。 0009 (3) 然后对菌落进行太阳能、 外加热源发酵, 得到菌泥 ; a.接种子液, 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溶液体积比的的515, 种子液的光密度为1 3 ; b. 发酵过程中, 长菌温度为 28 30, 时间为 60h 66h ; c. 采取慢速加糖方式, 发总发酵液体积为 10 。
18、升, 加糖量为 100g-350g, 且在接种后 6h 开始, 在 48h 内加完 ; d. 上述发酵培养基中亚油酸不能直接加入, 而经与分散剂混合后才能加入, 且控制发 酵液中亚油酸的浓度, 采用缓慢加入的方式 ; 说 明 书 CN 104031858 A 4 3/9 页 5 e.发酵过程中采用添加氢氧化钠和盐酸自动平衡调节pH值, 使pH值维持在6.06.6 之间。 0010 (4) 对菌泥进行膜包覆处理和干燥。 0011 发酵液通过高速冷冻离心机用去离子无菌水洗涤三次, 洗涤时转子的速度为 7000 转 / 分, 时间为 20min, 温度为 4, 离心收集细胞, 加保护剂, 真空冷冻干。
19、燥, 即得植源乳酸 菌。 0012 所述的保护剂为甘油。 0013 所述的分散剂为乙醚。 0014 所述的亚油酸的浓度 30%-50%。 0015 实施例 2 : 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为 : (1) 将通过筛选的植物源菌株 CCTCC No.M204051 进行常规斜面培养活化和种子培养, 得到种子培养液, 对种子培养液进行不高于 45 度的温度控制, 添加种子培养液体积百分比 2%5% 的柠檬酸进行适应性训化 ; (2) 然后配制发酵培养基, 并经灭菌后接种芽孢杆菌菌种和上述种子培养液, 再用高 速剪切机进行剪切, 得到菌落 ; 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 : 蛋白胨 12g/L、 酵。
20、母膏 5g/L、 牛肉膏 3g/L、 葡萄糖 8g/L、 乙酸钠 8g/L、 吐温 80 5g/L、 硫酸铁 3g/L、 硫酸锰 3g/L、 柠檬酸三胺 5g/L, 余量为水。 0016 (3) 然后对菌落进行太阳能、 外加热源发酵, 得到菌泥 ; a.接种子液, 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溶液体积比的的515, 种子液的光密度为1 3 ; b. 发酵过程中, 长菌温度为 28 30, 时间为 60h 66h ; c. 采取慢速加糖方式, 发总发酵液体积为 10 升, 加糖量为 100g-350g, 且在接种后 6h 开始, 在 48h 内加完 ; d. 上述发酵培养基中亚油酸不能直接加入, 而经与分。
21、散剂混合后才能加入, 且控制发 酵液中亚油酸的浓度, 采用缓慢加入的方式 ; e.发酵过程中采用添加氢氧化钠和盐酸自动平衡调节pH值, 使pH值维持在6.06.6 之间。 0017 (4) 对菌泥进行膜包覆处理和干燥。 0018 发酵液通过高速冷冻离心机用去离子无菌水洗涤三次, 洗涤时转子的速度为 7000 转 / 分, 时间为 20min, 温度为 4, 离心收集细胞, 加保护剂, 真空冷冻干燥, 即得植源乳酸 菌。 0019 所述的保护剂为脱脂奶粉。 0020 所述的分散剂为乙醚。 0021 所述的亚油酸的浓度 30%-50%。 0022 实施例 3 : 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
22、为 : (1) 将通过筛选的植物源菌株 CCTCC No.M204051 进行常规斜面培养活化和种子培养, 得到种子培养液, 对种子培养液进行不高于 45 度的温度控制, 添加种子培养液体积百分比 2%5% 的柠檬酸进行适应性训化 ; (2) 然后配制发酵培养基, 并经灭菌后接种芽孢杆菌菌种和上述种子培养液, 再用高 说 明 书 CN 104031858 A 5 4/9 页 6 速剪切机进行剪切, 得到菌落 ; 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 : 蛋白胨 8g/L、 酵母膏 3g/L、 牛肉膏 2g/L、 葡萄糖 5g/L、 乙酸钠 6g/L、 吐温 80 4g/L、 硫酸铁 2g/L、 硫酸锰 2g/L。
23、、 柠檬酸三胺 3g/L, 余量为水。 0023 (3) 然后对菌落进行太阳能、 外加热源发酵, 得到菌泥 ; a.接种子液, 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溶液体积比的的515, 种子液的光密度为1 3 ; b. 发酵过程中, 长菌温度为 28 30, 时间为 60h 66h ; c. 采取慢速加糖方式, 发总发酵液体积为 10 升, 加糖量为 100g-350g, 且在接种后 6h 开始, 在 48h 内加完 ; d. 上述发酵培养基中亚油酸不能直接加入, 而经与分散剂混合后才能加入, 且控制发 酵液中亚油酸的浓度, 采用缓慢加入的方式 ; e.发酵过程中采用添加氢氧化钠和盐酸自动平衡调节pH值, 使。
24、pH值维持在6.06.6 之间。 0024 (4) 对菌泥进行膜包覆处理和干燥。 0025 发酵液通过高速冷冻离心机用去离子无菌水洗涤三次, 洗涤时转子的速度为 7000 转/分, 时间为20min, 温度为4, 离心收集细胞, 加保护剂, 真空冷冻干燥, 即得乳酸菌吧。 0026 所述的保护剂为海藻糖。 0027 所述的分散剂为乙醚。 0028 所述的亚油酸的浓度 30%-50%。 0029 实施例 4 : 一种植物源靶向植源乳酸菌的制备方法为 : (1) 将通过筛选的植物源菌株 CCTCC No.M204051 进行常规斜面培养活化和种子培养, 得到种子培养液, 对种子培养液进行不高于 4。
25、5 度的温度控制, 添加种子培养液体积百分比 2%5% 的柠檬酸进行适应性训化 ; (2) 然后配制发酵培养基, 并经灭菌后接种芽孢杆菌菌种和上述种子培养液, 再用高 速剪切机进行剪切, 得到菌落 ; 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 : 蛋白胨 7g/L、 酵母膏 5g/L、 牛肉膏 1g/L、 葡萄糖 4g/L、 乙酸钠 7g/L、 吐温 80 5g/L、 硫酸铁 2g/L、 硫酸锰 1g/L、 柠檬酸三胺 3g/L, 余量为水。 0030 (3) 然后对菌落进行太阳能、 外加热源发酵, 得到菌泥 ; a.接种子液, 接种量为发酵培养基溶液体积比的的515, 种子液的光密度为1 3 ; b. 发酵过程中。
26、, 长菌温度为 28 30, 时间为 60h 66h ; c. 采取慢速加糖方式, 发总发酵液体积为 10 升, 加糖量为 100g-350g, 且在接种后 6h 开始, 在 48h 内加完 ; d. 上述发酵培养基中亚油酸不能直接加入, 而经与分散剂混合后才能加入, 且控制发 酵液中亚油酸的浓度, 采用缓慢加入的方式 ; e.发酵过程中采用添加氢氧化钠和盐酸自动平衡调节pH值, 使pH值维持在6.06.6 之间。 0031 (4) 对菌泥进行膜包覆处理和干燥。 0032 发酵液通过高速冷冻离心机用去离子无菌水洗涤三次, 洗涤时转子的速度为 7000 说 明 书 CN 104031858 A 。
27、6 5/9 页 7 转/分, 时间为20min, 温度为4, 离心收集细胞, 加保护剂, 真空冷冻干燥, 即得乳酸菌吧。 0033 所述的保护剂为甘露醇。 0034 所述的分散剂为乙醚。 0035 所述的亚油酸的浓度 30%-50%。 0036 试验例 (根据实施例 1 制得的产物) : 1、 试验目的 验证本发明对苹果生长发育的作用及增产效果进行比较, 为此植物靶向乳酸菌在乳酸 菌市场上大力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0037 2、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 2012 年 410 月份安排在杜康镇后洼村进行实施。 0038 3、 试验地概况 试验果园海拔 858m, 地势平坦, 土壤类型为黄绵土, 质地。
28、 : 壤土类, 地力等级 2 级。面积 8 亩, 品种 : 红富士, 树龄 15 年, 树势整齐一致, 管理水平较高。试验处理前采集 040cm 土 样, 化验测得土壤基本养分状况如下表 1 : 4、 试验设计与处理 4.1 实验设计 试验设三个处理, 采用随机排列, 三次重复, 每个处理 5 棵树。 0039 4.2 试验处理 : 施用含有此植物靶向乳酸菌的肥料 120 公斤亩 施用同类型普通肥料 120 公斤亩 (CK) 不施肥 5、 试验实施及田间管理 5.1 试验实施 : 试验含有此植物靶向乳酸菌的肥料, 在苹果生长发育的幼果期、 果实膨大期、 着色期各 喷施一次。 0040 5.2 。
29、田间管理 : 试验果园 4-8 月份喷药防治病虫害 6 次, 中耕除草 4 次, 前期灌水 2 次。 0041 6、 2012 年度气候特点与苹果生长发育 6.1 降水 : 2012 年在苹果生育期共降水 570.5mm, 较历年同期 370.6mm 多 199.9mm, 1-6 月份降雨量较少, 7、 8、 9 三个月降水偏多。 0042 6.2 光照 : 2012 年 4-10 月份光照时数 1135 小时, 比历年同期 1270.3 小时, 减少 135 小时。总之, 苹果生育期降雨量偏多, 温度适中, 光照适宜, 气候有利于苹果的生长发育 说 明 书 CN 104031858 A 7 。
30、6/9 页 8 和试验的植物靶向乳酸菌肥料效果的发挥。 0043 7 实验结果分析 7.1 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 2 看 : 对照亩产量 2447 公斤, 施用含有植物靶向植源乳酸菌肥料的亩产量为 2840.3 公斤, 较对照增产 16.1 ; 施用同类型普通肥料产量为 2625.3 公斤, 较对照增产 7.2 . 从表 3、 4、 5 看, 不同处理均有增产效果, 尤以含有植物靶向植源乳酸菌肥料增产效 果最佳。 0044 7.2 对果树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从表 8 看 : 苹果施用含有植物靶向植源乳酸菌肥料后, 百叶鲜重较对照增产 12.3g, 叶 面积比对照增加 4.27cm2 , 花芽形成数。
31、较对照增加 13 个。 0045 7.3 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从表 6 看 : 苹果施用含有植物靶向植源乳酸菌肥料后, 苹果苹果纵横较对照增加 1010, 色度较对照增加 30.6%, 硬度较对照增加 2.4%, 糖度较对照增加 9.6%, 酸度较对照 减少 9.5% ; 从表 7 看, 苹果单果重量较对照增加 38.6g. 7.4 对供试果园土壤基本养分状况的影响 从表 1 和表 9 看 : 供试果园施用含有土壤修复活性菌群肥料后有机质增加 0.2%, 碱解 氮增加 0.2%, 速效磷减少 0.2%, 速效钾减少 0.1%。 0046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 苹果施用含有植物靶向乳酸菌肥料后, 养分释放与植物吸收同步, 树势生长 健壮, 叶片深绿, 抗逆性强, 增产效果显著, 专家审定为平衡营养具有体质增效的作用, 为环 境友好型产品。 0047 8.2 建议 : 该植物靶向行乳酸菌在苹果上试验效果证明, 平衡营养效果明显, 下年 可扩大示范并且在不同领域推广应用。 说 明 书 CN 104031858 A 8 7/9 页 9 说 明 书 CN 104031858 A 9 8/9 页 10 说 明 书 CN 104031858 A 10 9/9 页 11 。 说 明 书 CN 104031858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