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887628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4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23815.9

申请日:

2000.08.18

公开号:

CN1285430A

公开日:

2001.02.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6F 23/06申请日:20000818授权公告日:20050921终止日期:20140818|||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8.18

IPC分类号:

D06F23/06; D06F39/08; D06F39/10

主分类号:

D06F23/06; D06F39/08; D06F39/10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全时汶; 朴永焕; 金敬桓; 金东源; 权五勋; 李泰喜

地址:

韩国汉城

优先权:

1999.08.18 KR 34188/1999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顾红霞;朱登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能够强制洗衣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上部循环,从而能够循环洗涤衣物。该洗衣机包括:一个壳体;一个洗涤桶;保持洗涤桶在壳体中的装置;和强制循环洗衣水的装置。洗涤桶安装在壳体中。保持装置允许洗涤桶相对竖直轴倾斜一个预定角度。水循环装置强制洗衣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顶部循环,并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洗衣机,包括: 一个壳体; 一个安装在壳体中的洗涤桶; 保持洗涤桶在壳体中从而允许洗涤桶相对竖直轴倾斜一个预定角 度的装置;以及 强制洗衣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顶部循环的装置,所述水循环 装置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 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的循环管道装置,以及用于强制循环 洗衣水的、设置在循环管道装置上的循环泵。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装置的 进口和洗涤桶底部最低部分连接,而出口端带有用于喷洒洗衣水进入 洗涤桶内部的喷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一个从所述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所述壳体外部的排水管;和 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从排水管分叉出来的并与洗涤桶顶部连接的 循环管道装置;位于循环管道装置从排水管分叉的位置、用于选择性 开关水通道的阀门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阀门装置上游端的、用于强 制循环洗衣水的泵。
5: 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一个洗涤桶轮缘从洗涤桶上端突出,从而能进行循环洗涤;以及 所述循环管道装置与洗涤桶外表面是一体的,其进口与洗涤桶底 部连接,其出口带有固定到洗涤桶轮缘上的喷嘴。
6: 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在其前顶部具有一个门,而在其后顶部有一个壳体盖; 以及 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固定在壳体内表面,其上端有一个喷嘴,并且 其上部固定在壳体盖下面。
7: 一种洗衣机,包括: 一个壳体; 一个安装在壳体中用来洗涤衣物的洗涤桶; 强制洗衣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顶部循环的装置,所述水循环 装置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以及 一个安装在洗涤桶顶部的洗涤桶轮缘,所述洗涤桶轮缘具有一个 水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喷嘴,所述水通道和所述水循环装置相连,所述 喷嘴向洗涤桶内部喷洒洗衣水。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桶轮缘具有 周向形成在洗涤桶轮缘中的水通道,且所述喷嘴形成于水通道上并向 洗涤桶敞开。
9: 一种洗衣机,包括: 一个壳体; 一个安装在壳体中用来洗涤衣物的洗涤桶; 强制洗衣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顶部循环的装置,所述水循环 装置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以及 向洗涤桶内部竖直和均匀喷洒洗衣水的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安装 在水循环装置的上端。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喷洒装置包 括: 一个朝外端呈扇形展宽的喷嘴体部分;一个形成在喷嘴体部分外 端用于向下方导流循环水的流导向端壁;和用于向下喷洒循环水的、 形成在喷嘴体部分下表面上的流导向端壁附近的喷洒孔。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导向端壁突 出至低于喷嘴体部分的下表面位置,所述喷嘴体部分的侧壁延伸到流 导向端壁的下端,以及所述喷洒孔从第一侧向第二侧变宽。
12: 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构成喷洒孔 内侧的内线为直线,而构成喷洒孔外侧的外线为斜线,并沿从第一侧 向第二侧的方向与内线分开。
13: 一种洗衣机,包括: 一个壳体; 一个安装在壳体中的洗涤桶; 强制洗衣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顶部循环的装置,所述水循环 装置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以及 收集与洗衣水混合的线头和细毛的装置,所述线头收集装置安装 在水循环装置内。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装置包 括 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的、并具有容纳所述线头收集装 置的安装孔的循环管道装置;以及 设置在循环管道装置上、用于强制循环洗衣水的循环泵。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装置 在其上部径向弯曲,并且在循环管道装置弯曲部分上离心力相对大的 位置形成所述安装孔。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在离心力相对大的 位置从所述循环管道装置分叉出一个旁通管,在所述旁通管上形成所 述安装孔,从而允许安装所述线头收集装置。
17: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一个环状的洗涤桶 轮缘从洗涤桶的顶部径向突出,并且在洗涤桶轮缘形成一个容纳线头 收集装置的通孔。
18: 如权利要求13到17任何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线头收集装置包括一个可拆卸地安装在水循环装置中的壳体,所述 壳体有供洗衣水通过的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和一个设置在壳体中用 于捕获线头和细毛的收集网。
19: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循环装置包括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的循环管道 装置;和一个可拆卸安装在循环管道装置上端的、用于喷洒洗衣水进 入洗涤桶内部的喷嘴管;并且 所述线头收集装置安装在喷嘴管中。
20: 一种洗衣机,包括: 一个安装在洗衣机壳体内的洗涤桶; 一个用于向洗涤桶内部喷洒洗衣水的、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其顶 部的循环管道; 一个设置在循环管道上的、用于强制循环洗衣水的循环泵; 一个设置在循环管道上的、以离心方式收集线头和细毛的离心线 头分离器; 一个与离心线头分离器下部相连的、用来存储线头和细毛的线头 存储室;和 一个从线头存储室下部延伸到外面的、用来将存储的线头和细毛 与洗衣水一起排放的排放装置。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设置在与所述离心线头分离器出口连接的循环管道部分 上; 所述排放装置包括一个从线头收集室底部延伸到外部的、用来自 然排水的排水管,以及一个设置在排水管上的、用于选择性打开和关 闭水通道的排放阀。
22: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设置在与所述离心线头分离器进口连接的第一循环管道部 分上;且 所述排放装置包括一个从线头收集室底部延伸到高于洗涤桶顶部 位置的排水管,一个设置在排水管上的、用于选择性打开和关闭水通 道的排放阀,和一个设置在与所述离心线头分离器出口连接的第二循 环管道部分上的断流阀。
23: 如权利要求20到22任何一项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离心线头分离器包括一个锥形收集桶,收集桶具有一个进口、一个 出口和一个循环孔;所述进口形成于收集桶侧上部,用于容纳洗衣水; 所述出口形成于收集桶底部,允许杂质或洗衣水通过;所述循环孔形 成于收集桶顶部,允许不带有线头及细毛的洗衣水流入循环管道。
24: 一种洗衣机,包括: 一个形成在洗涤桶下面的线头收集室; 一个从线头收集室延伸到洗涤桶顶部的、用于循环和喷洒洗衣水 的循环管道; 安装在线头收集室中循环管道入口附近的、用来过滤杂质如线头 和细毛的过滤装置; 一个设置在循环管道上的、用于强制循环洗衣水的泵; 一个在泵之后从循环管道分叉出来的排放管道; 设置在排放管道从循环管道分叉的位置、用于开关水通道的阀门 装置;和 一个利用压力差从线头收集室排放杂质的、文氏管形式的线头排 放压力发生装置。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头排放压力 发生装置包括一个文氏管和一个线头排放管道,所述线头排放管道形 成于排水管中,所述线头排放管道将文氏管和线头收集室连接在一 起,并将线头排出。
26: 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在于 在排放管道的上端低于洗涤桶水位情况下,在排放管道上设置一 个排放阀,以防止洗衣水自然排放。

说明书


洗衣机

    本发明涉及洗涤衣物的洗衣机,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强制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上部循环的洗衣机,从而能够循环洗涤衣物。

    图14是局部剖视图,表示具有传统内桶旋转式洗衣机的内部构造。

    如图所示,典型的洗衣机的洗涤桶直接和马达相连,洗衣机包括一个壳体10、一个安装在壳体10中用于洗涤衣物的洗涤桶20、四个用来在壳体10中悬吊洗涤桶20和对洗涤桶20减振的的悬吊杆30、以及一个安装在洗涤桶20下面用来旋转洗涤桶20的内桶(即将说明)的驱动马达40。

    洗涤桶20利用悬吊杆30悬吊在壳体10中,洗涤桶包括一个容纳洗衣水的外桶22,和与驱动马达40相连并由驱动马达40驱动旋转的内桶23。

    在外桶22一侧的下方设置着用来排放洗衣水的一个排水管26和排水阀27。在内桶23底部设置着一个用来提高洗涤效率的搅拌器25。

    因此,在洗涤桶20中,洗涤过程如此进行:内桶23在驱动马达40作用下旋转,而外桶22利用悬吊杆30悬吊在壳体10中。

    在下文说明传统洗衣机的操作。

    首先,使用者打开壳体10的门11,在衣物和洗涤剂放入内桶23的同时洗衣机开始工作,洗衣水供给到洗涤桶20并在外桶22和内桶23内升高到预定的水位。随后,驱动马达40工作,带动搅拌器25和内桶23旋转,开始洗涤过程。

    当洗涤过程开始一段时间后,驱动马达停止工作,排水阀27打开而洗衣水通过排水管26排到外面。

    当排水结束后,水重新供给到洗涤桶20并在洗涤桶20内升高到预定的水位,随后进行漂洗过程。漂洗过程包括二或三轮漂洗。漂洗过程和洗涤过程类似,只是漂洗过程中驱动马达40工作的时间周期相对较短。

    在洗涤和漂洗完成后,进行脱水过程,其中只是内桶23快速旋转以脱掉衣物中的水分。在脱水过程中,利用内桶23快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将衣物所包含的水分经由内桶23上的微孔排放到外桶22中,随后进入外桶22的水通过排水管26排放到外部。

    可是,在传统洗衣机中,以下述方式洗涤衣物:垂直设置的洗涤桶20正向和反向旋转。结果,由于衣物对称移动,衣物之间会彼此缠结。此外,由于利用搅拌器25在内桶23中产生的二次水流是简单的,不能均匀洗涤衣物。因此,洗衣机地洗涤性能劣化。

    另外,由于漂洗过程要求内桶23必须填充大量水到足够高水位,因此不但需要大量水,而且还需要较长的供水时间周期和较长的排水时间周期,从而劣化洗涤效率和延长整个洗涤时间周期。

    并且,由于没有收集从衣物上分离下来的线头和细毛的措施,因此在衣物洗涤过程中脱落的线头和细毛不能从衣物上去掉,这增加了对洗衣机洗涤性能的限制。

    因此,本发明考虑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其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洗衣机,它能够以下述方式使得洗衣水水流复杂化,即它的洗涤桶相对竖直轴倾斜一预定的角度,这样可防止衣物的缠结和改善洗衣机的洗涤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的一种洗衣机,它能够进行洗涤和漂洗过程,而在其内桶下部的水可以上升到内桶上部并在回落到下部,从而使洗涤和漂洗过程需要较少的水并缩短整个洗涤周期。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的一种洗衣机,它在循环管道上或洗涤桶下方设置一个线头收集装置,从而容易地除掉如线头和细毛等杂物,并在排水操作中自动将杂物排放到外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洗衣机,包括:一个壳体;一个安装在壳体中的洗涤桶;保持洗涤桶在壳体中从而允许洗涤桶相对竖直轴倾斜一个预定角度的装置;和强制洗衣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顶部循环的装置,该水循环装置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

    按照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洗衣机,包括:一个壳体;一个安装在壳体中用来洗涤衣物的洗涤桶;强制洗衣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顶部循环的装置,该水循环装置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以及一个安装在洗涤桶顶部的洗涤桶轮缘,该洗涤桶轮缘具有一个水通道和一个或多个喷嘴,该水通道和上述水循环装置相连,该喷嘴向洗涤桶内部喷洒洗衣水。

    按照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洗衣机,包括:一个壳体;一个安装在壳体中用来洗涤衣物的洗涤桶;强制洗衣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顶部循环的装置,该水循环装置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以及向洗涤桶内部竖直和均匀喷洒洗衣水的装置,该喷洒装置安装在水循环装置的上端。

    根据下述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会得到更清楚地理解,其中:

    图1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洗衣机;

    图1B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一个泵和一个三通阀;

    图1C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一个壳体,其中安装着整体型泵;

    图2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洗衣机;

    图3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洗衣机;

    图3B是一个沿着图3A中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洗衣机;

    图5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洗衣机;

    图5B是竖直喷水喷嘴的立体视图;

    图5C是喷嘴的侧视图;

    图5D是喷嘴的底视图;

    图5E是一个侧视图,示出了喷洒水的形状;

    图5F是一个正视图,示出了喷洒水的形状;

    图6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洗衣机;

    图7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洗衣机;

    图7B是图7A中‘B’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8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主要部分;

    图9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主要部分;

    图10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主要部分;

    图11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洗衣机;

    图11B是图11A中‘C’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12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洗衣机;

    图13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洗衣机;

    图13B是图13A中‘D’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14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传统内桶旋转式洗衣机的内部构造。

    图1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洗衣机。图1B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一个泵和一个三通阀。图1C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一个壳体,其中安装着整体型泵。

    按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洗衣机包括:一个在其顶部具有门55的壳体50;一个相对于竖直轴倾斜预定角度θ的洗涤桶60;上端固定在壳体50上而下端固定在洗涤桶60上的四个悬吊杆57,它们允许洗涤桶60倾斜;以及一个设置在洗涤桶60下面,用来旋转洗涤桶60的内桶(在下文说明)的驱动马达75。

    洗涤桶60包括利用悬吊杆57安装在壳体50上并能倾斜的外桶22,以及当与驱动马达75相连时在外桶22内旋转的内桶65,其中内桶65带有搅拌器66。

    外桶61和内桶65构成的洗涤桶60安装的倾斜角度θ在0°<θ<30°的范围内。

    洗涤桶60倾斜设置时,通过重力、离心力和内桶65的倾斜内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内桶65中的水流具有非对称形式,结果导致复杂的衣物运动,从而提高洗涤效率和实现均匀洗涤衣物。

    从外桶61上端径向突出一个洗涤桶轮缘62,从而进行离心洗涤。其中,利用内桶65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水沿着外桶61的内表面上升,这些水与洗涤桶轮缘62碰撞并喷流到内桶65中。

    在外桶61底部的最低位置上形成一个排水孔63,还有一个从排水孔63延伸到洗衣机外的排水管64和排水孔63连接。

    一个循环软管70从排水管64的前部延伸到内桶65的上端,以便迫使水在洗涤桶60的底部到洗涤桶60的上部之间循环。

    按照上述构造,在执行洗涤和漂洗操作时,洗衣水通过循环软管70循环,从洗涤桶60上部喷洒洗衣水进入内桶65内部。而在进行脱水操作时,洗衣水通过排水管64排放掉。

    具体而言,循环软管70具有与外桶61桶壁一体的循环管道71,并延伸到洗涤桶轮缘62的下表面。循环软管70的上端与固定到洗涤桶轮缘62上的喷嘴74相连。

    当然,循环管道71也可以不与外桶61桶壁构成一体,而是单独成型并安装在外桶61侧面。

    一个用于选择性打开与循环软管70和排水管64之一沟通的水通道的三通阀安装在循环软管70从排水管64分叉的位置。一个用于强制水循环或排放水的泵73设置在排水孔63和分叉位置之间。

    图1B是表示泵73和三通阀72的剖视图。泵73是一个离心泵,其中水进入其叶轮73a的中心。阀72位于循环软管70从排水管64分叉的位置。

    三通阀72以这样的方式开关水通道,即利用螺线管执行器72a来旋转阀体72b。

    这样,泵73通过循环软管70和循环管道71强制水循环,并通过排水管64强制水排放。

    图1C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安装着一个整体型泵的情况。在整体型泵80中,离心泵83和轴流泵84彼此由单个马达轴82连接,一起工作。整体型泵80正向旋转时在离心泵一侧产生吸入和排放压力,而反向旋转时在轴流泵一侧产生吸入和排放压力。

    如果循环软管85和离心泵一侧连接来循环洗衣水,那么排水管86和轴流泵一侧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当整体型泵80正向旋转时,由于在离心泵一侧产生压力,因此洗衣水流到洗涤桶60的上部;而当整体型泵80反向旋转时,由于在轴流泵一侧产生压力,因此洗衣水排放到外部。

    当使用整体型泵80时,三通阀是不必要的,这不同于前面使用三通阀的实施例。两个吸取侧软管87分别和外桶61的底部连接,或者与外桶61的底部连接的一个单独软管分离为两个吸取侧软管87。

    另一方面,不采用图1B的离心泵和图1C的整体型泵,而是将一个循环软管和一个排水管分别与外桶底部连接,并且一个循环泵和一个排水泵分别安装到循环软管和排水管上。

    第一实施例的洗衣机的操作如下所述。

    洗衣机启动时,洗衣水在洗涤桶60中升高到合适的水位。此时,由于洗涤桶60是倾斜的,因此洗涤桶60相对于竖直轴不对称。

    在此状态下,当驱动马达75工作时,内桶65旋转。由于内桶65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借助重力、离心力和内桶65的倾斜内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水形成复杂形式的一次水流。

    此外,由于安装在内桶65中的搅拌器66相对于竖直轴倾斜,因此产生向上的力和离心力,从而产生具有不对称复杂形式的二次水流。

    当内桶65以大于预定速度的速度旋转时,由于外桶61旋转而能够有效洗涤。也就是说,由于沿着外桶61内表面升高水位的水喷流到内桶65中并同时在内桶65中产生复杂的水流,因此在洗衣水和衣物之间的摩擦增加,洗涤性能改善。

    此外,当泵73工作时,洗衣水可以通过循环软管85循环,并经喷嘴74和喷流水一起喷洒到内桶65中,从而提高洗涤效率。

    总之,当利用第一实施例的洗衣机进行洗涤时,由于内桶65倾斜,产生复杂衣物运动。同时可以实现由内桶65旋转造成的离心洗涤和由泵73工作导致的循环洗涤。结果,由于产生最小的对称流,洗衣水和衣物之间均匀摩擦,从而防止了衣物之间的缠结,并能有效洗涤衣物。

    同时,在漂洗过程中,洗衣水从内桶65顶部喷洒到内桶65内部的操作,导致优化效果。即,在现有技术中,漂洗过程是利用内桶65旋转导致的搅拌漂洗进行的。而这里的漂洗是利用离心漂洗和搅拌漂洗一起进行的,在离心漂洗过程中,洗衣水从内桶65顶部喷洒到内桶65内部。这样,衣物的漂洗效果显著改善。

    并且,由于离心漂洗和搅拌漂洗可以这种方式进行:内桶65倾斜时,水可以从内桶65底部循环到内桶65顶部。因此,可以使用相对较少量的水实现好的漂洗效果。

    即,当利用内桶65旋转产生的搅拌漂洗进行漂洗时,水要供给到衣物的高度,此后,漂洗受到洗衣水和衣物之间的摩擦力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离心漂洗和搅拌漂洗一起进行,因此可以使用相对少量的水有效地进行衣物漂洗。其中,当内桶65倾斜时,水从内桶65底部循环到内桶65顶部并从顶部喷洒到内桶65内部。

    因而,例如,如果搅拌漂洗使用160升水,那么对于搅拌和离心漂洗,50升水就足够了。另外,利用这些水,漂洗效率可提高10%。

    因使用相对少量的水,故供水和排水时间周期缩短,衣物的整个洗涤周期缩短,或者通过增加漂洗次数而显著增加漂洗效果。

    图2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洗衣机。

    在第一实施例中,循环管道70形成在洗涤桶侧面上。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循环管道70’形成在壳体侧面。

    即,排水管64’从洗涤桶60’的排水孔63’延伸到洗衣机外面。一个循环软管70’从排水管64’分叉出来。一个泵73’和一个三通阀安装在壳体50’下部循环软管70’从排水管64’分叉出来的位置。

    循环软管70’延伸到壳体50’的壳体罩51’下面某位置并由多个固定件50a’固定,并且其上端和固定到壳体罩51’的喷嘴74'连接,以便喷洒洗衣水进入内桶65’的内部。

    此外,供水管52’、洗涤剂加入孔53’和控制面板54’安装在壳体50’的壳体罩51’上。门55’安装在壳体罩51’的前部。

    图3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洗衣机。图3B是沿着图3A中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在本实施例的洗衣机中,和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类似,洗涤桶160相对于竖直轴倾斜一预定角度θ。

    排水管164和洗涤桶160的底部相连,一个循环软管170从排水管164分叉出来。一个泵173和一个三通阀安装在循环软管170从排水管164分叉出来的位置。

    与循环软管170连接的循环管道172和外桶161的侧壁被做成一体。

    一个洗涤桶轮缘180为环状盘,并从外桶161上端突出。如图3B所示,水通道181沿着洗涤桶轮缘180内部径向形成,在洗涤桶轮缘180内周形成多个喷嘴183,从而喷洒洗衣水进入内桶165内部。

    通过切掉水通道181的多个部分构成喷嘴183。喷嘴183外端可以突出到内桶165中一预定长度。

    由于洗涤桶160倾斜,因此喷嘴183最好设置在相对高的位置。当从洗衣机前面观察时,喷嘴183最好对称设置。

    尽管在图3B中示出了在洗涤桶轮缘180上形成两个喷嘴183,但是根据需要可以在洗涤桶轮缘180上对称形成四个或六个喷嘴。

    由于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洗涤桶160倾斜一预定的角度,因此在内桶165旋转时,可以形成复杂非对称的衣物运动。当内桶165以高于某预定速度旋转时,在洗涤桶轮缘180作用下产生离心洗涤。

    当泵173工作时,洗衣水经过循环软管170、循环管道172、洗涤桶轮缘180的水通道181和喷嘴183被强制循环到洗涤桶160的顶部,然后喷洒到内桶165中。

    因此,由于利用泵173强制洗衣水循环到洗涤桶轮缘180上的喷嘴183,因此当内桶165以低于某预定速度旋转时,可以获得循环洗涤和漂洗。其中洗衣水从洗涤桶160的顶部喷洒下来。

    特别是,由于在洗涤桶轮缘180上对称地形成多个喷嘴183,因此实现了有效的循环洗涤。

    图4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洗衣机。

    在第三实施例中,洗涤桶160倾斜一预定角度θ。而在第四实施例中,洗涤桶160’在壳体150’中竖直设置。

    排水管164’和洗涤桶160’的底部相连,一个循环软管170’从排水管164’分叉出来。一个泵173’和一个三通阀安装在循环软管170’从排水管164’分叉出来的位置。

    循环管道172’和外桶161’的一侧一体化成型。水通道181’沿周向形成在洗涤桶轮缘180’内,并与循环管道172’连接。

    通过切掉洗涤桶轮缘180’的水通道181’的多个内部部分构成多个喷嘴183’。

    在本实施例中,在泵173’作用下,洗衣水经过循环软管170’、循环管道172’、洗涤桶轮缘180’的水通道181’和喷嘴183’循环,这与第三实施例相同,以便实现循环洗涤和漂洗。

    图5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洗衣机。图5B是竖直喷水喷嘴的立体视图。图5C是喷嘴的侧视图。图5D是喷嘴的底视图。图5E是表示喷洒水形状的侧视图。图5F是表示喷洒水的形状的正视图。

    在第五实施例中,以瀑布形式向内桶265内部喷洒洗衣水的竖直喷水喷嘴280设置在洗涤桶轮缘262上,并和循环软管270的上端连接。

    此外,洗涤桶260相对于竖直轴倾斜一预定角度θ。

    如图5B到5D所示,竖直喷水喷嘴280包括:一个向其外端呈扇形展宽的喷嘴体281;一个形成在喷嘴体281外端,用于向下方导流循环水的流导向端壁283;和位于喷嘴体281下表面上,流导向端壁283附近的,用于向下喷洒循环水的喷洒孔285。

    喷嘴体281呈扇形,其宽度大于其高度,以便从循环软管270流出的水流水平喷洒而出。

    流导向端壁283突出至低于喷嘴体281下表面位置,从而安全地将喷嘴体281中流出的水引向下方。喷嘴体281的侧壁282延伸到流导向端壁283的下端。

    如图5D所示,喷洒孔285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状,从一侧到另一侧变宽,从而使喷洒到洗涤桶内部的洗衣水在长度方向变宽。

    即,限定喷洒孔285内侧的内线286为直线,而限定喷洒孔285外侧的外线284为斜线,并从一侧到另一侧和内线286分开。

    如图5E和5F所示,由于在第五实施例中具有竖直喷水喷嘴280,下落的水流在其长度方向变宽。

    流进喷嘴体281的洗衣水水平喷射,与流导向端壁283碰撞并被向下导向。然后,水通过喷洒孔285垂直喷洒到洗涤桶260内部。此时,水通过具有长三角形形状的喷洒孔285均匀地喷洒到洗涤桶260内部。

    此外,由于竖直喷水喷嘴280的喷洒孔285具有直角三角形形状并且流导向端壁283是斜的,因此,水在沿其长度方向变宽(图5E)和沿其宽度方向变窄(图5F)的同时落下来。

    结果,下落时在其长度方向变宽的水与衣物均匀碰撞。然后,径向流动到洗涤桶265内的外侧部分。

    并且,由于构成的竖直喷水喷嘴280的喷洒孔285较多,因此当洗衣水从喷洒孔285喷洒时,对水的阻力最小化。从而防止喷洒孔285阻塞并允许使用小容量的泵循环洗衣水。

    图6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洗衣机。

    在第六实施例中,洗涤桶260’竖直设置,从排水管264’分叉出来的循环软管270’固定于洗衣机的壳体250’上。

    与循环软管270’的上端相连的竖直喷水喷嘴280’固定在构成壳体250’顶部的壳体盖251’上。

    按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由于洗衣水通过竖直喷水喷嘴280’均匀喷洒到洗涤桶260’内部,因此实现循环洗涤和漂洗,并改善了洗衣机的洗涤性能。

    图7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洗衣机。图7B是图7A中‘B’部分的详细视图。

    正如第一实施例一样,在第七实施例中,洗涤桶360设置在壳体250’中倾斜一预定角度θ。一个三通阀安装在循环软管370从排水管364分叉的位置,用于选择性打开与循环软管370和排水管364之一沟通的水通道。一个泵373设置在三通阀上面,从而强制循环或者排放洗衣水。

    循环软管370通过与外桶361的一侧一体成型的循环管道371延伸到洗涤桶轮缘362下面。固定在洗涤桶轮缘362上的喷嘴374与循环软管370上端连接,以便喷洒洗衣水进入内桶365内部。

    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循环管道371上部安装一个线头收集装置380,从而除去洗衣水中的线头和细毛。

    参照图7B,在循环管道371上部形成一个内弯头371a。在内弯头371a之后离心力相对大的位置,有旁通管372从循环管道371分叉出来。

    由于线头和细毛是固态材料,因此它们在经过弯头371a时借助离心力向外移动。旁通管372在线头和细毛经过的某位置形成。

    在旁通管372上部形成一个安装孔372a,从而允许安装线头收集装置380。在洗涤桶轮缘362上形成一个通孔362a,以便容纳线头收集装置380。

    线头收集装置380包括一个装置壳体381和一个收集网383。装置壳体381通过通孔362a嵌入到旁通管372的安装孔372a中。装置壳体381上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以便洗衣水通过壳体381。收集网383具有网的形状,以便收集线头和细毛,并固定在装置壳体381的出口上。

    线头收集装置383通过通孔362a可拆卸地安装在旁通管372中。为了将线头收集装置383固定在洗涤桶轮缘362中,在洗涤桶轮缘362上形成一个配合槽362b。提供一个填充件362c,以便线头收集装置383与洗涤桶轮缘362紧紧接触并防止洗衣水泄漏。

    在线头收集装置380的上表面上形成一个提手385,以便线头收集装置380容易地从旁通管372取下来。

    按照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洗衣水通过循环软管370和循环管道371强制循环到洗衣机的上部,在洗衣水通过循环管道371的弯头371a时,线头和细毛移动通过旁通管372。

    在洗衣水通过弯头371a时,线头和细毛被收集网383捕获,而纯净洗衣水通过喷嘴374喷洒到洗涤桶360中。因此,由于在循环洗涤和漂洗过程中可以利用线头收集装置380除去线头和细毛,因此可以有效地洗涤衣物。

    此外,由于可以从洗涤桶轮缘362的通孔362a中将线头收集装置380卸下来,因此可以容易地抛弃收集到的线头和细毛。

    图8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主要部分。

    按照第七实施例,旁通管372从循环管道371分叉出来,而线头收集装置380安装在旁通管372中。而在第八实施例中,线头收集装置315直接安装在循环管道310中。

    循环管道310在洗涤桶轮缘313下面向内弯曲。在循环管道310上弯头311之后的某位置形成一个安装孔312,以便线头收集装置315安装在循环管道310中。在洗涤桶轮缘313上还形成一个通孔314,以便容纳线头收集装置315。

    线头收集装置315的进口316敞开,并覆盖着收集网317。在线头收集装置315上表面上形成一个提手318。

    线头收集装置315安装在循环管道310上部。循环管道310下部打开,以便洗衣水无阻力地通过循环管道310。

    图9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主要部分。

    一个喷洒洗衣水进入内桶内部的喷嘴管325与延伸到洗涤桶轮缘320下面的循环管道321的上端结合在一起。喷嘴管325以螺纹连接方式和循环管道321可拆卸地结合在一起。

    线头收集装置326安装在喷嘴管325内部,以便收集线头和细毛。线头收集装置326安装在喷嘴管325的入口,是一个进口打开的、口袋形的网。

    因此,在洗衣水通过线头收集装置326时,线头和细毛被捕获。如果喷嘴管325从循环管道321卸下并上下晃动,则很容易从线头收集装置326中取出被捕获线头和细毛。

    图10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洗衣机的主要部分。

    和第七实施例不同,按照第十实施例,循环软管335从排水管333分叉出来并固定在壳体331上,一个喷洒洗衣水的喷嘴管337安装在壳体盖332上。

    喷嘴管337与循环软管335可拆卸连接。与第九实施例相同,线头收集装置338安装在喷嘴管337内部。

    泵334和三通阀固定在循环软管335从排水管333分叉出来的某位置,并固定在壳体331的底部上。

    图11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洗衣机。图11B是图11A中‘C’部分的详细视图。

    第十一实施例的洗衣机包括:一个相对于竖直轴倾斜一预定角度θ的洗涤桶460;一个从洗涤桶460底部延伸到其顶部的循环软管470,用于从洗涤桶460顶部喷洒洗衣水;一个设置在循环软管470上的、用于强制循环洗衣水的循环泵471;一个设置在循环软管470上的、以离心方式收集线头和细毛的离心线头分离器480;一个与离心线头分离器480下部相连的、用来存储线头和细毛的线头存储室485;和一个从线头存储室485下部延伸到外面的、用来排放存储线头和细毛的排放管490。

    循环软管470可以与外桶461侧壁一体化成型。循环软管470的上端部固定在洗涤桶460的上部并具有喷嘴472,以便向内桶465中喷洒洗衣水。

    循环泵471设置在循环软管470上离心线头分离器480下面的某位置,用来提供泵送力,以便通过离心线头分离器480的洗衣水喷洒到内桶465中。

    参照图11B,离心线头分离器480包括一个椎形的收集桶481。收集桶481具有一个进口482、一个出口483和一个循环孔484。进口482形成于收集桶481的上部,用于容纳洗衣水。出口483形成于收集桶481底部,允许杂质或洗衣水通过。循环孔484形成于收集桶481顶部,允许不带线头及细毛的洗衣水流入循环软管470。

    离心线头分离器480利用离心原理工作,该原理用于分离悬浮在气体或液体中的固体材料。

    线头存储室485具有隆起的形状,以便存储从离心线头分离器480排放出来的线头或细毛。

    排放管490从线头存储室485下部延伸到壳体450外面。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水通道的排放阀495设置在排放管490上。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在循环泵471工作下进行循环洗涤后,收集在洗涤桶460下部的水,经过离心线头分离器480和循环软管470,然后经过喷嘴472喷洒到内桶465内部。

    经过离心线头分离器480的洗衣水沿着切线方向流入进口482,然后在分离桶481内部形成高速旋涡落下。

    在这种情况下,固体材料如线头或细毛与分离桶481的内壁碰撞,因而失去动能。结果,固体材料经过出口483落入线头存储室485,而洗衣水通过循环孔484排放到循环软管470中。

    如果在固体材料如线头或细毛存储在线头存储室485时排放阀495打开,固体材料和洗衣水一起经过排放管490自动排放到外面。

    图12是一个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洗衣机。

    按照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由外桶461’和内桶465’构成的洗涤桶460’竖直设置在壳体450’内部。

    循环软管470’从外桶461’底部延伸到内桶465’顶部,从而能够循环洗涤。离心线头分离器480’设置在循环软管470’上,并用作以离心方式分离固体材料如线头。

    泵471’设置在离心线头分离器480’的进口位置,产生强制循环或排放洗衣水的泵作用力。排放管490’从线头存储室485’底部延伸到壳体450’上部,用来排放固态材料如洗衣水中的线头和细毛。

    用于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水通道的排放阀495’设置在排水管490’上。用于在排放操作中切断水通道的断流阀497’设置在循环软管470’上线头分离器480’之后。

    按照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内桶465’在驱动马达475’驱动下旋转,进行洗涤和漂洗。在泵471’作用下,实现循环洗涤。

    在此操作过程中,在洗衣水通过线头分离器480’时,线头和洗衣水分离并存储在线头存储室485’中。如在洗衣水排放过程中,泵471’工作而断流阀497’关闭、排放阀495’打开,那么,线头和洗衣水一起经过排放管490’排放到外面。

    图13A是一个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的洗衣机。图13B是图13A中‘D’部分的详细视图。

    第十三实施例的洗衣机包括:一个设置在洗涤桶560下面用于收集杂质如线头的线头收集室580;一个从线头收集室580延伸到洗涤桶560顶部的、用于循环和喷洒洗衣水的循环软管570;一个安装在线头收集室580中靠近循环软管570入口的、用来过滤杂质如线头的过滤网582;以及一个设置在循环软管570上的、用于强制循环洗衣水的泵572。

    洗衣机还包括:一个在泵572之后从循环软管570分叉出来的排放管585;一个设置在排放管585从循环软管570分叉位置的,用于开关水通道的三通阀573;和一个文氏管形状的线头排放压力发生器588,其利用压力差从线头收集室580中排放杂质如线头。

    循环软管570可以和外桶561的侧壁一体成型。循环软管570的上端部分固定在洗涤桶560的上部,并具有喷嘴574,以便喷洒洗衣水进入内桶565内部。

    泵572提供泵作用力,用来通过循环软管570循环洗衣水或者通过排水管585排放洗衣水。

    排水管585的上端设置在高于洗涤桶560的满水位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不必在排水管585内设置排放阀。

    线头排放压力发生器588包括一个形成于排水管585中的文氏管586,以及一个线头排放管道587,线头排放管道587将文氏管586和线头收集室580底部连接在一起,并向外部排放线头。

    在这种情况下,线头排放管道587在压力最低的位置与文氏管586连接。

    如果排水管585的上端低于洗涤桶560的水位,则必须设置一个排放阀,以防止洗衣水自然排放。

    按照第十三实施例,当泵572工作时,由于洗衣水在进入循环软管570过程中经过过滤网582,因此固态材料被收集到线头收集室580中。

    由于在洗涤和漂洗过程中保持上述洗衣水流动,因此杂质如线头被收集到线头收集室580中。

    当泵572工作而通过操作三通阀573使得排水管585打开时,洗衣水通过排水管585排到外面。此时,由于洗衣水通过文氏管586时产生相对较低的压力,因此存储在线头收集室580中的杂质如线头和洗衣水一起经过排水管585自动排放到外部。

    按照本发明,由于洗衣机的洗涤桶相对竖直轴倾斜一预定的角度并实现了离心和循环洗涤,因此洗衣水流在整个洗涤过程中是复杂的,从而防止衣物的缠结和改善洗衣机的洗涤性能。

    此外,按照本发明,由于在洗衣机进行洗涤和漂洗过程中,洗衣水循环方式为:洗涤桶下部的水可以上升到洗涤桶顶部,因此洗涤和漂洗过程需要较少的水并明显缩短了整个洗涤周期。

    按照本发明,由于在循环软管中设置了一个线头收集装置,因此很容易去除杂质如线头和细毛,从而提高了洗衣机的洗涤性能。

    按照本发明,由于在循环软管上设置有离心线头分离器或在洗涤桶下方设置有一个线头收集室,因此在排水操作中将杂质如线头和细毛自动排放到外部,从而很容易从衣物中去除杂质并将杂质排放到外部。

    尽管为了说明的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述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代是可能的。

洗衣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洗衣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洗衣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洗衣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衣机.pdf(4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能够强制洗衣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上部循环,从而能够循环洗涤衣物。该洗衣机包括:一个壳体;一个洗涤桶;保持洗涤桶在壳体中的装置;和强制循环洗衣水的装置。洗涤桶安装在壳体中。保持装置允许洗涤桶相对竖直轴倾斜一个预定角度。水循环装置强制洗衣水从洗涤桶底部到洗涤桶顶部循环,并从洗涤桶底部延伸到洗涤桶顶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