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006904.4 (22)申请日 2016.01.05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4196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3.23 (73)专利权人 北京天山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大处高科 技园区双园路5号 (72)发明人 李建华李守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代理人 王炜 (51)Int.Cl. C09J 4/06(2006.01) C09J 4/02(200。
2、6.01) (56)对比文件 CN 104178075 A,2014.12.03, CN 102115641 A,2011.07.06, 审查员 徐晶 (54)发明名称 一种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其制 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冲击的双组分丙烯酸酯 结构胶, 该结构胶按体积比10: 1的配比进行混合 使用。 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数组成为: 刚性丙烯酸 酯单体40份60份, 高断裂伸长率丙烯酸树脂 20-30份, 核壳粒子1020份, 脂肪胺0.1份0.5 份, 芳香胺0.5份1份, 磷酸酯0.1-2份, 稳定剂 0.01份1份。 B组分按重量分数组成为: 引发剂 10份50份,。
3、 增塑剂20份70份, 增稠剂1份10 份, 色浆0.1份-2.0份。 该结构胶具有很高的抗冲 击性能, 可满足大尺寸及窄边框显示屏和框架粘 接的要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5419661 B 2018.07.06 CN 105419661 B 1.一种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份数计, A组分包括: 刚性丙 烯酸酯单体40份-60份, 高断裂伸长率丙烯酸树脂20-30份, 核壳粒子10-20份, 脂肪胺0.1 份-0.5份, 芳香胺0.5份-1份, 磷酸酯0.1-2份; B组分包括: 引发剂10份-50份, 增塑剂20份-70份, 增稠剂1份-10份。
4、; 所述高断裂伸长率的丙烯酸树脂为断裂伸长率大于300的树脂; 所述的脂肪胺和芳香胺按重量分数计, 配比介于0.10.5之间; A、 B组分按照体积比10:1进行配比混合后, 即得所述丙烯酸酯结构胶; 所述的刚性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丙 烯酰吗啉、 三甲基环己烷丙烯酸酯、 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脂肪胺 为乙二胺、 丙二胺、 己二胺、 二乙胺、 三乙胺、 三乙醇胺、 二丙胺、 三丙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
5、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断裂伸长率丙烯酸树脂为聚酯型丙烯酸树脂、 聚醚型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或一 种以上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芳香 胺为N, N-二甲基对甲苯胺, N, N-二乙基对甲苯胺、 苄基二甲胺, N, 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中的 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核壳 粒子为ABS, MBS, 丁苯橡胶核壳粒子, 丁二烯橡胶核壳粒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磷。
6、酸 酯为PM-2、 PM1500、 PM1520、 PM3030、 PM3060、 CD9050、 CD9051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己二酸二 辛酯, 癸二酸二辛酯, 双酚A环氧树脂, 双酚F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所述的增稠剂为有机膨润土, 气相二氧化硅, 氢化蓖麻油, 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一种以 上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 其特征在于, 按重量分数 计, 所述的刚性丙烯酸酯单体与高断裂伸长率丙烯酸树脂的配比介于1.53.0之间, 。
7、复合 树脂与核壳粒子的配比介于4.0-7.0之间。 8.制备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的方法, 其特征 在于, A组分制备: 将刚性丙烯酸酯单体、 高断裂伸长率丙烯酸树脂、 稳定剂混合, 然后将核 壳粒子加入搅拌均匀, 依次加入磷酸酯、 脂肪胺搅拌均匀, 最后加入芳香胺搅匀, 真空除泡, 出料得A组分; B组分制备: 将增塑剂与引发剂混合均匀, 加入颜料混合均匀, 最后加入增稠剂搅匀, 真 空除泡出料得B组分; A组分和B组分按照体积比10:1混合均匀。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419661 B 2 一种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
8、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抗冲击双组分丙烯酸酯结构胶。 背景技术 0002 手持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 特别是触摸显示屏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 平板、 电脑等 电子产品。 触摸显示屏的材质都是钢化玻璃, 玻璃与电子产品框架的连接只能通过粘接的 方式。 目前的工艺是通过反应型热熔胶将玻璃显示屏粘接到电子产品的外部框架上。 触摸 显示屏的大尺寸和窄边框是目前发展的重要方向。 大尺寸符合人们的可视化要求, 窄边框 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 而显示屏的尺寸越大, 显示屏与框架的粘接力就要求越大; 显示屏的 边框越窄, 其能够粘接的面积就越小, 这就要求单位粘接面积的粘接强度相比之。
9、前要有很 大的提升。 衡量粘接强度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抗跌落实验。 抗跌落实验主要是通过冲击剪 切强度来衡量。 具有高冲击剪切强度的粘接产品是市场的发展方向。 0003 目前组装工艺采用反应型热熔胶进行粘接, 热熔胶的特点是胶层软, 抗震动性较 好, 但粘接强度较低, 需要较大的粘接面积, 才能满足抗跌落的要求。 但随着窄边框和大尺 寸屏幕的应用, 粘接面积缩小, 热熔胶已经不能满足粘接的需求, 而且热熔胶的固化时间太 长, 一般需要2小时以上, 严重制约客户的生产效率。 0004 第二代丙烯酸酯胶黏剂主要由丙烯酸酯单体、 树脂、 橡胶、 引发剂、 促进剂和稳定 剂等成分组成, 引发剂和促进剂分。
10、成两组份, 可有效提高储存稳定性。 丙烯酸酯结构胶可用 于大多数金属和塑料的粘接, 且粘接效果优异, 具有固化速度快、 粘接强度高、 易操作等诸 多优点, 已广泛应用于航空、 机械、 电子、 建筑、 仪表、 家具等行业。 0005 目前市场上双组份丙烯酸酯结构胶一般对抗冲击强度没有明确要求, 丙烯酸酯胶 固化后胶层较硬、 较脆, 吸收冲击动能的能力较差, 因此, 在显示屏的粘接应用上, 无法满足 抗跌落要求。 发明内容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具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的双组份丙 烯酸酯结构胶, 能够实现对显示屏和框架的有效粘接和快速固化。 0007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11、为: 0008 一种双组份丙烯酸结构胶, 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 A、 B组分按照体积比10:1进行配 比混合后, 既得所述丙烯酸酯结构胶。 0009 所述的A组分包括以下原料组成(按质量份数): 刚性丙烯酸酯单体40份-60份, 高 断裂伸长率丙烯酸树脂20-30份, 核壳粒子10-20份, 脂肪胺0.1份-0.5份, 芳香胺0.5份-1 份, 磷酸酯0.1-2份, 稳定剂0.01份-1份。 0010 所述的B组分包括以下原料组成(按质量份数): 引发剂10份-50份, 增塑剂20份-70 份, 增稠剂1份-10份, 色浆0.1份-2.0份。 0011 所述的刚性丙烯酸酯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12、, 甲基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5419661 B 3 酯, 丙烯酰吗啉, 三甲基环己烷丙烯酸酯, 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 合物。 0012 所述的高断裂伸长率丙烯酸树脂为聚酯型丙烯酸树脂、 聚醚型丙烯酸树脂中的一 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高断裂伸长率的丙烯酸树脂为断裂伸长率大于300的树脂。 0013 所述的脂肪胺为乙二胺、 丙二胺、 己二胺、 二乙胺、 三乙胺、 三乙醇胺、 二丙胺、 三丙 胺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0014 所述的芳香胺为N, N-二甲基对甲苯胺, N, N-二乙基对甲苯胺、 苄基二甲胺, N, N-二 羟乙。
13、基对甲苯胺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0015 所述的刚性丙烯酸酯单体与高断裂伸长率丙烯酸酯的合理配比介于1.53.0之 间, 复合树脂与核壳粒子的比例为4.0-7.0之间。 0016 所述的脂肪胺和芳香胺的合理配比介于0.10.5之间。 0017 所述的磷酸酯为PM-2、 PM1500、 PM1520、 PM3030、 PM3060、 CD9050、 CD9051中的一种 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0018 所述的核壳粒子为ABS, MBS, 丁苯橡胶核壳粒子, 丁二烯橡胶核壳粒子中的一种或 一种以上混合物。 0019 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0020 所述的稳定剂为对苯二酚, 对苯醌, 1,。
14、 4-萘醌, 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Na4EDTA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0021 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己二 酸二辛酯, 癸二酸二辛酯, 双酚A环氧树脂, 双酚F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0022 所述的增稠剂为有机膨润土, 气相二氧化硅, 氢化蓖麻油, 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一 种以上混合物。 0023 所述的颜料为酞菁蓝、 铁蓝、 油溶蓝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0024 本发明的结构胶的制备方法为: 0025 A组分制备: 将丙烯酸酯刚性单体、 高断裂伸长率丙烯酸树、 稳定剂脂混合, 然后将 核壳粒子加入搅拌。
15、均匀, 依次加入磷酸酯、 脂肪胺搅拌均匀, 最后加入芳香族促进剂搅匀, 真空除泡, 出料得A组分。 0026 B组分制备: 将增塑剂与引发剂混合均匀, 加入颜料混合均匀, 最后加入增稠剂搅 匀, 真空除泡出料得B组分。 0027 A组分和B组分按照体积比10:1进行配比混合后, 既得所述丙烯酸酯结构胶。 002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9 (1)选择刚性丙烯酸酯单体和高断裂伸长率丙烯酸树脂复配, 配合核壳粒子, 提高 胶层本体吸收冲击能量的能力。 0030 (2)采用脂肪胺和芳香胺双促进剂引发体系, 实现固化物内部结构的不均一性, 提 高抗冲击能力。 脂肪胺和磷酸酯中和后, 形成可溶性。
16、强酸弱碱盐, 可以促使丙烯酸酯局部快 速凝胶, 但无法深度固化, 生成低分子量聚合物, 作为弹性粒子吸收应力; 芳香胺促进剂对 剩余未反应的丙烯酸酯重新引发交联固化, 形成胶体的框架和主结构。 0031 (3)该结构胶可实现冲击剪切强度大于30KJ/m2, 伸长率达250以上, 同时具有操 作时间长, 粘度低, 施胶方便, 室温存储稳定性好等特点。 说明书 2/6 页 4 CN 105419661 B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0033 实施例1 0034 一种丙烯酸酯类结构胶, 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按质量份数, 各组分成分如下:。
17、 0035 0036 0037 B组分原料 过氧化对苯甲酰30 双酚A环氧树脂40 癸二酸二辛酯27 气相二氧化硅2 酞菁蓝1 0038 制备工艺: 0039 A组分制备: 准确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聚酯型丙烯酸酯、 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混合均匀; 然后将ABS粉料加入, 使其完全分散; 加入PM-2、 二乙胺 混合均匀; 再加入N,N-二甲基对甲苯胺并搅拌均匀; 最后真空除泡, 出料即得A组分。 0040 B组分制备: 准确称取过氧化苯甲酰、 双酚A环氧树脂和癸二酸二辛酯, 混合均匀, 加入酞菁蓝和气相二氧化硅, 搅拌均匀, 最后真空除泡, 得双组份结构胶B。
18、组分。 0041 最后将A组分和B组分按照体积比10:1混合均匀既得所述丙烯酸酯结构胶。 0042 实施例2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5419661 B 5 0043 一种丙烯酸酯类结构胶, 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按质量份数, 各组分成分如下: 0044 A组分原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47.6 丙烯酰吗啉10 聚酯型丙烯酸酯30 MBS10 三乙醇胺0.3 N,N-二羟乙基对甲苯胺1 对苯醌0.1 磷酸酯PM15001 0045 B组分原料 过氧化苯甲酰30 双酚F环氧树脂30 己二酸二辛酯36 气相二氧化硅3 铁蓝1 0046 制备工艺: 0047 A组分制备: 准确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
19、、 丙烯酰吗啉、 聚酯型丙烯酸酯、 对苯醌混合 均匀; 然后将MBS粉料加入, 使其完全分散; 加入PM1500、 三乙醇胺混合均匀; 再加入N,N-二 羟乙基对甲苯胺, 并搅拌均匀; 最后真空除泡, 出料即得A组分。 0048 B组分制备: 准确称取过氧化苯甲酰、 双酚F环氧树脂和己二酸二辛酯, 混合均匀, 加入铁蓝、 气象二氧化硅, 搅拌均匀, 脱除气泡后, 出料即得B组分。 0049 最后将A组分和B组分按照体积比10:1混合均匀既得所述丙烯酸酯结构胶。 0050 实施例3 0051 一种丙烯酸酯类结构胶, 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按质量份数, 各组分成分如下: 0052 A组分原料 甲基。
20、丙烯酸甲酯47.6 三甲基环己烷丙烯酸酯15 聚醚型丙烯酸酯20 磷酸酯CD90511 MBS15 三乙胺0.3 N,N-二甲基对甲苯胺1 对苯醌0.1 说明书 4/6 页 6 CN 105419661 B 6 0053 0054 0055 A组分制备: 准确称取甲基丙烯酸甲酯、 三甲基环己烷丙烯酸酯、 聚醚型丙烯酸酯、 对苯醌混合均匀; 然后将MBS加入, 使其完全分散; 加入磷酸酯CD9051、 三乙胺混合均匀; 再 加N,N-二甲基对甲苯胺混合均匀; 最后真空除泡, 出料即得A组分。 0056 B组分制备: 准确称取过氧化苯甲酰、 双酚F环氧树脂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混合均 匀, 加入铁。
21、蓝、 聚氧乙烯蜡, 搅拌均匀, 脱除气泡后, 出料即得B组分。 0057 最后将A组分和B组分按照体积比10:1混合均匀既得所述丙烯酸酯结构胶。 0058 根据GB/T 7124-2008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测试标准, 测试了油墨涂层与铝合金的 剪切强度; 根据ASTM D950-1998胶粘剂冲击剪切强度测试标准, 测试了油墨涂层与铝合金 的冲击剪切强度, 根据GB/T 1040.1-2006胶黏剂本体拉伸强度测试标准, 测试了胶层本体 的断裂伸长率, 见表1。 0059 表1 0060 0061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5419661 B 7 0062 由上表可看到, 与市售的丙烯酸酯结构胶粘剂相比, 本发明所述的双组份丙烯酸 酯结构胶粘剂实现了对油墨涂层的有效粘接, 抗冲击剪切强度提高2倍, 而且操作时间长, 满足电子产品的复杂装配工艺对较长操作时间的需求。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5419661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