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550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8.21 CN 103255055 A *CN103255055A* (21)申请号 201310145525.X (22)申请日 2013.04.24 C12M 3/00(2006.01) C12M 1/42(2006.01) (71)申请人 宁波美晶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新区扬帆路 999 弄 B5-503 室 (72)发明人 张晓晶 沈挺 (74)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33226 代理人 邱积权 (54) 发明名称 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57)。
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包括壳 体、 薄片和载玻片, 薄片和载玻片设置在壳体内, 上外盖的一侧与下外盖的一侧通过软连接件相互 连接, 上外盖的另一侧设置有具有插槽的固定扣, 下外盖的另一侧设置有锁定组件, 锁定组件包括 与下外盖连接的后部和位于前部的锁定块, 锁定 组件的后部设置有易断部, 其优点是使用剪刀将 易断部剪断, 从而使锁定块与下外盖分离, 上外盖 与下外盖可单侧分开, 载玻片可从壳体内取出, 对 载玻片上的稀有细胞进行后续分析。本发明结构 比较简单, 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
3、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255055 A CN 103255055 A *CN103255055A* 1/1 页 2 1. 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包括壳体、 薄片和载玻片, 所述的薄片和载玻片设置在所述的 壳体内, 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外盖和下外盖, 所述的上外盖的内侧面紧压在薄片的上表面, 所 述的下外盖的内侧面紧压在载玻片的下表面, 所述的上外盖的一侧与所述的下外盖的一侧 通过软连接件相互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外盖的另一侧设置有具有插槽的固定扣, 所 述的下外盖的另一侧设置有锁定组件, 所述的锁定组件包括。
4、与下外盖连接的后部和位于前 部的锁定块, 所述的锁定组件的后部设置有易断部, 将所述的锁定块插入所述的插槽内, 上 外盖和下外盖相互固定在一起 ; 外力作用致易断部断裂, 锁定块从下外盖上分离出来, 锁定 块留在固定扣的插槽内, 上外盖的另一侧与下外盖的另一侧相互分离, 取出载玻片。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组件由塑料制 成, 所述的插槽内设置有第一齿边, 所述的锁定块包括有第二齿边, 第一齿边与第二齿边相 互配合将锁定块固定在所述的插槽内。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齿边包括第一 平面和第一斜面, 。
5、所述的第二齿边包括第二平面和第二斜面, 所述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 与锁定块的插入方向垂直, 第一齿边的第一平面与第二齿边的第二平面相互配合将将锁定 块固定在所述的插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易断部的厚度小于 锁定组件后部的厚度。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片一侧设置有凹 槽, 薄片上的凹槽朝向载玻片并将薄片紧贴在所述的载玻片上, 使薄片和载玻片之间形成 一个密闭的微流体通道 ; 所述的薄片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的微流体通道的出液孔和进液孔。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
6、的上外盖内设置有容 纳框, 所述的薄片设置在所述的容纳框内。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其特征在于薄片上紧贴载玻片那面上 设置有第一密封条, 所述的第一密封条位于凹槽的上边沿, 第一密封条与载玻片紧密配合, 下外盖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条, 第二密封条与载玻片紧密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外盖开设有可嵌 入磁性体的避空窗, 所述的避空窗位于微流体通道的正下方。 9.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液孔上连接有第 一导管连接件, 所述的进液孔上连接有第二导管连接件, 所述的第一导管连接。
7、件和第二导 管连接件粘接在所述的薄片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其特征在下外盖包括下底边和下四 侧边, 下外盖的一端部设置有方便手指取拿载玻片的小缺口, 该小缺口一体分布在下底边 和下四侧边上的第一侧边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255055 A 2 1/3 页 3 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血液检测生物芯片, 尤其是涉及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背景技术 0002 血液检测生物芯片是检测与重大疾病相关的血液中稀有细胞的下一代诊断工具, 稀有细胞包括流通在血液样本中的循环肿瘤细胞 (CTC) 、 恶性干细胞和病变的具有特定蛋 白。
8、质标记的细胞等等。相关的研究证实, 病人的血液样本中出现的循环肿瘤细胞数量与病 人早期诊断和存活率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 对病人的血液样本的稀有细胞检测和分析 是提高肿瘤疾病早期发现率和个性化治疗的关键。 0003 由于病人血液样本的 CTCs 数量非常小, 使 CTC 检测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流式细胞 仪检测方法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 CTC 检测方法, CTC 比一般胞体大, 核浆比例高, 胞浆内颗 粒物质少, 表达特异性抗原, 流式细胞仪应用其对光散射和免疫荧光识别的特性, 将 CTC 从 总的细胞中分离出来。目前最新流式细胞仪 BD FACSAria 是流式高速细胞分选的新突破, 但其难以。
9、克服的缺陷是 : 瞬时的激光打击仍将给细胞带来损伤, 分选活性差 ; 由于光谱间 存在的交叉, 易混入假阳性的细胞 ; 荧光信号所需的补偿难以调配 ; 往往会出现细胞粘连 成团的现象, 流出道的堵塞时有发生 ; 分选中断后需重新过滤细胞制备样本, 这增加了污染 的机率, 且细胞活性大大受损。单纯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患者中的 CTC 的方法仍存争议 ; 另外形态分离方法, 从白细胞中分离出的 CTCs 的数量和密度比较小, 同时会留下大量的与 CTC形态类似且不足以视为CTC的细胞, 如与白细胞一样小的非循环肿瘤细胞。 还有免疫检 测方法, 因 CTCs 具有高特分离效性, 可利用特定的标记物,。
10、 对目标 CTC 进行标记, 但需要额 外增加一个免疫荧光染色筛选步骤。 0004 所以, 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血液检测生物芯片从病人血液样本 中分离稀有细胞和 / 或病变的特定蛋白质细胞。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的用于筛选血液中稀 有细胞的卡扣型生物芯片。 0006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包括壳体、 薄片和载玻片, 所述的薄片和载玻片设置在所述的壳体内, 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外盖和下外 盖, 所述的上外盖的内侧面紧压在薄片的上表面, 所述的下外盖的内侧面紧压在载玻片的 下表面, 所述。
11、的上外盖的一侧与所述的下外盖的一侧通过软连接件相互连接, 所述的上外 盖的另一侧设置有具有插槽的固定扣, 所述的下外盖的另一侧设置有锁定组件, 所述的锁 定组件包括与下外盖连接的后部和位于前部的锁定块, 所述的锁定组件的后部设置有易断 部, 将所述的锁定块插入所述的插槽内, 上外盖和下外盖相互固定在一起 ; 外力作用致易断 部断裂, 锁定块从下外盖上分离出来, 锁定块留在固定扣的插槽内, 上外盖的另一侧与下外 盖的另一侧相互分离, 取出载玻片。 说 明 书 CN 103255055 A 3 2/3 页 4 0007 所述的锁定组件由塑料制成, 所述的插槽内设置有第一齿边, 所述的锁定块包括 有。
12、第二齿边, 第一齿边与第二齿边相互配合将锁定块固定在所述的插槽内。 0008 所述的第一齿边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一斜面, 所述的第二齿边包括第二平面和第二 斜面, 所述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与锁定块的插入方向垂直, 第一齿边的第一平面与第二 齿边的第二平面相互配合将将锁定块固定在所述的插槽内。将锁定块插入插槽过程中, 第 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挤压后变形, 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相互作用, 无法将锁定块从插槽 内拔出。 0009 所述的易断部的厚度小于锁定组件的厚度。使用剪刀将易断部剪断, 从而使锁定 块与下外盖分离, 上外盖与下外盖可分开, 锁定块留在上外盖的固定扣内。 0010 所述的薄片一侧设置有凹。
13、槽, 薄片上的凹槽朝向载玻片并将薄片紧贴在所述的载 玻片上, 使薄片和载玻片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微流体通道 ; 所述的薄片上开设有连通所述 的微流体通道的出液孔和进液孔。 0011 所述的上外盖内设置有容纳框, 所述的薄片设置在所述的容纳框内。 0012 薄片上紧贴载玻片那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条, 所述的第一密封条位于凹槽的上边 沿, 第一密封条与载玻片紧密配合, 下外盖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条, 第二密封条与载玻 片紧密配合。第一密封圈的设置, 形成密闭的微流体通道, 避免血液渗漏。壳体通过第二密 封条对载玻片挤压, 同时可防止载玻片因挤压破裂。 0013 所述的下外盖开设有可嵌入磁性体的避空窗。
14、, 所述的避空窗位于微流体通道的正 下方。 用于形成梯度磁场的磁铁放置在载玻片的下方, 避空窗的开设可避免壳体阻挡磁场, 使磁场更有效作用于流经微流体通道的血液样本。 0014 所述的出液孔上连接有第一导管连接件, 所述的进液孔上连接有第二导管连接 件, 所述的第一导管连接件和第二导管连接件粘接在所述的薄片上。血液存储器通过连接 管与第一导管连接件连通, 第二导管连接件通过连接管与液体泵连通, 在液体泵的抽吸下, 存储器内的血液样本经第一导管连接件流入微流体通道内, 微流体通道内的血液样本经第 二导管连接件流向液体泵, 血液样本以某一合适的速度径流微流体通道。 0015 下外盖包括下底边和下四。
15、侧边, 下外盖的一端部设置有方便手指取拿载玻片的小 缺口, 该小缺口一体分布在下底边和下四侧边上的第一侧边上。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优点是先在血液样本内放入磁性纳米粒子, 磁性纳米 粒子表面带有抗体, 通过免疫反应吸附在目标细胞上, 然后将稀有细胞已被标记的血液样 本流经微流体通道, 血液样本中的附着有磁性纳米粒子的稀有细胞被放置于生物芯片下方 的磁性体发出的梯度磁场引导, 进而被采集在载玻片上, 由于薄片与载玻片之间为可拆卸 连接, 使用剪刀将易断部剪断, 从而使锁定块与下外盖分离, 上外盖与下外盖可单侧分开, 载玻片可从壳体内取出, 对载玻片上的稀有细胞进行后续分析。 本发。
16、明结构比较简单, 操作 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发明的外形结构图 ; 图 2 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一) ; 图 3 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一) ; 说 明 书 CN 103255055 A 4 3/3 页 5 图 4 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图 (二) ; 图 5 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二) ; 图 6 为本发明的易断部剪断后的分解图 ; 图 7 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 一种卡扣型生物芯片, 包括壳体 1、 薄片 2 和载玻片 3, 薄片 1 和载玻片 3 设置在壳 体 1 内, 壳体 1 包括上外盖。
17、 4 和下外盖 5, 上外盖 4 的内侧面紧压在薄片 1 的上表面, 下外 盖 5 的内侧面紧压在载玻片 3 的下表面, 上外盖 4 的一侧与下外盖 5 的一侧通过软连接件 6 相互连接, 上外盖 4 的另一侧设置有具有插槽 7 的固定扣 8, 下外盖 5 的另一侧设置有锁 定组件, 锁定组件包括与下外盖 5 连接的后部 9 和位于前部的锁定块 10, 锁定组件的后部 9 设置有易断部 11, 将锁定块 10 插入插槽 7 内, 上外盖 4 和下外盖 5 相互固定在一起 ; 外力 作用致易断部 11 断裂, 锁定块 10 从下外盖 5 上分离出来, 锁定块 10 留在固定扣 8 的插槽 7 内。
18、, 上外盖 4 的另一侧与下外盖 5 的另一侧相互分离, 取出载玻片 3。 0020 锁定组件由塑料制成, 插槽 7 内设置有第一齿边 12, 锁定块 10 包括有第二齿边 13, 第一齿边 12 与第二齿边 13 相互配合将锁定块 10 固定在插槽 7 内。 0021 第一齿边 12 包括第一平面 14 和第一斜面 15, 第二齿边 13 包括第二平面 16 和第 二斜面17, 第一平面14和第二平面16与锁定块10的插入方向垂直, 第一齿边12的第一平 面 14 与第二齿边 13 的第二平面 16 相互配合将将锁定块 10 固定在插槽 7 内。 0022 易断部 11 的厚度小于锁定组件后。
19、部 9 的厚度。 0023 薄片 2 一侧设置有凹槽 17, 薄片 2 上的凹槽 17 朝向载玻片 3 并将薄片 2 紧贴在载 玻片 3 上, 使薄片 2 和载玻片 3 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微流体通道 ; 薄片 2 上开设有连通微流 体通道的出液孔和进液孔。 0024 上外盖 4 内设置有容纳框 23, 薄片 2 设置在所述的容纳框 23 内。 0025 薄片 2 上紧贴载玻片 3 那面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条 18, 第一密封条 18 位于凹槽 17 的上边沿, 第一密封条18与载玻片3紧密配合, 下外盖5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密封条19, 第 二密封条 19 与载玻片 3 紧密配合。 0026 下外盖。
20、 5 开设有可嵌入磁性体的避空窗 20, 避空窗 20 位于微流体通道的正下方。 0027 出液孔上连接有第一导管连接件 21, 进液孔上连接有第二导管连接件 22, 第一导 管连接件 21 和第二导管连接件 22 粘接在薄片 2 上。 0028 下外盖 5 包括下底边 51 和下四侧边, 下外盖 5 的一端部设置有方便手指取拿载玻 片的小缺口 52, 该小缺口 52 一体分布在下底边 51 和下四侧边上的第一侧边 53 上。 0029 壳体 1 有塑料制成, 薄片 2 由硅胶材料制成。 0030 导管连接件与薄片 2 采用的粘合剂, 要求是不可对血液样本产生任何影响, 同时 保证系统的密闭性。
21、, 防止血液样本泄露。薄片 2 的厚度为 8mm 或 10mm 或 12mm, 凹槽 17 的深 度为 0.4mm 或 0.5mm 或 0.6mm, 进液孔和出液孔的内孔直径为 1.5mm 或 1.58mm 或 1.7mm。 说 明 书 CN 103255055 A 5 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55055 A 6 2/4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55055 A 7 3/4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55055 A 8 4/4 页 9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255055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