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的可成膜材料的特征在于包含至少一种连接有多种不同物
质的基质,这些物质可通过给予不同种类和/或水平的能量而选择性活
化以改变材料和/或由其得到的产物的化学-物理结构和机械-光学特
性。
该可成膜材料可通过传统的挤出工艺而用于得到柔性膜、线或管,
或可通过喷雾或刷涂而施用到任何物体的表面上以形成完全或部分覆
盖的膜。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一般原理和某些特定实施方案通过非限定性例
子详细描述。
按照所述,本发明的可成膜材料一般由单层或多层在内部包含多
种物质的聚合物基质组成,这些物质能够在用不同种类和/或水平的能
量活化所述物质之后赋予由所述材料得到的膜、线或管以特定的特性
和性能。
术语“基质”是指由至少一种可成膜物质形成的体系,它连接有
膜性能的改变物质(modifying substances)。在第一情况下,基质由
单个可成膜物质形成,其中所述改变物质被分散,而在所述物质为膜
形式时,该基质构成一连接有所述改变物质的层。在第二情况下,基
质由几种物质的体系组成,这些物质各自连接有至少一种改变物质,
而在所述体系为膜形式时,基质构成连接在一起的几层(多层),其中
各自连接有至少一种改变物质。
可成膜材料可以是有机、无机、有机-无机、合成或人造、透明或
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可根据需要改变可见和/或红外和/或紫外光传播;
对所选种类的液体或蒸气或气体,包括气味或香料携带物质不可渗透
或可渗透;具有与各层的差化性质有关的机械和物理特性,得到预定
的固有厚度或形状刚性、声音和热绝缘,具有例如能够屏蔽各种波长
的电磁波、高或低阻抗的电和/或磁场功率的特性、具有例如能够防止
在单层或多层电容器中放电的高介电特性,但具有也可分别得到的光
学、物理、机械、电磁和渗透特性,根据需要通过示差能量干预、或
以热力学或电磁(UV、IR、光、X、宇宙辐射)或机械(振动或超声或爆
炸)形式或由粒子(离子、质子、等离子体、电子、α)以核形式或其它
能量形式触发,分别在数量和质量上对应于得到所需特性。
由本发明可成膜材料得到的膜、线或管一般为无差别的形式,即,
在潜在状态下具有多个特性。如果需要加强某些特性,或如果需要将
某些已加强的特性转化成其它的不同特性,将能够与引起所需转化的
物质相互作用的特定能量给予该膜、线或管,从而进行这种转化。
按照本发明的材料的聚合物基质可由聚酯树脂、聚乙烯、聚丙烯、
聚氯乙烯等组成,其中通过能量给予而产生或改变膜特性的那些物质
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或被可能引入基质中的纤维所保留,或包封在
微胶囊中。各种改变物质必须不能在转化之前或之后相互影响或影响
包含它们的基质,至少在它们的界面上,这样不会引起它们之间的非
所需的相互反应。
除了向可通过挤出或通过共挤出或通过铺展而得到膜的流体物质
中加入改变物质,所述物质尤其是在包含在微胶囊中时可通过使用共
挤或受控施用至膜或两个膜之间的工艺而施用到已制备的膜上。
如果通过挤出来制备单或多层膜,该膜在制备之后可能在一个不
同于其生产地的地方并使用常规的包装机器卷绕在卷轴中以进行保存
或各种处理。在管而非膜的情况下,这可卷绕在卷轴中,而在线的情
况下,这可卷绕在线轴上。
在使用时,或在需要获得该膜潜在可得的特性时,仅需要给予预
定量的、使得所需物质反应并触发信息(file)改变过程以显现该特性
的那种能量。
为了活化该柔性膜的其它特性,给予这种进一步转化所需的那种
能量,这样得到具有一个以上显现特性的膜。
在连续转化的情况下,这些转化应该是不可逆型的,这样可防止
能量给予不仅降低或影响其它的未被改变的物质,而且影响在先前能
量给予之后的物质或已改变的其它种类物质。如果改变膜特性的物质
及其可能的交联引发剂包围织物的整个表面,如果该能量通过合适的
遮蔽元件进行给予以限制给予那些实际关注的区域,该物质可以发生
局部活化。
但如果能量的特定性质不能够进行局部给予或如果所触发的反应
是可自坚持的和自传播的,该改变物质必须施用至受控程度。
本发明的柔性材料可有利地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如果聚合物基质挤出得到膜,这可用于例如传统的能够形成包装
的包装机器,根据特定的需要,这些包装可经受不同种类的能量,这
样以所需方式改变包装。这意味着例如,商店可持有成卷的单个种类
的柔性膜用于形成包装,这些包装可随后根据需要以所需方式相互区
别。即,尤其是在包装机器生产瓶时,即使得自相同的材料,通过在
其制造和/或填充过程中简单地给予瓶以不同特性的能量,这些瓶可以
是软或刚性的,具有不同颜色的薄壁或膨胀(绝缘)壁,有或没有隔绝
层。
但如果聚合物基质用于生产一种线,这可制成织物或编织制品用
于民用或工业使用。根据包含在聚合物基质中的特定物质和所给予的
能量的特定特性,该线可由透明转化至不透明,由薄至厚,由柔性至
刚性,由弹性至脆性等,这样完全改变由其得到的织物或编织制品的
性能。
线实际上可由几层共轴层组成,其中不同的改变物质分散在其中
或介于它们之间。
具有一层或多层的类似排列可用于管。
本发明可成膜材料在为液体涂料形式时的另一用途是通过喷雾或
刷涂分配而施用到物体或线上以完全或部分用膜覆盖该物体。
通过随后给予特定种类的能量以活化特定的改性物质,可以转化
该物体的表面外观(由粗糙至光滑,或反之),或其稠度(由刚性至弹性,
或反之),或其对光的性质(由透明至不透明,或反之),或其颜色,或
通过产生隔绝作用而转化其对确定的流体物质的性质(对空气,气体、
蒸气等)。
这些改变物质可以各种方式加入聚合物基质中。它们可直接加料
或包含在微胶囊中,尤其是微珠粒中,其表皮具有不同的材质,且通
过给予特定不同种类的能量使得其表皮破裂以排出所含的物质或使它
们分散于其中的材料开始变质。
除了改变本发明可成膜材料的特性的物质,也可包含聚合物基质
交联引发剂,即,对可触发交联(仅在通过这种能量进行活化时)的特
定形式的能量呈反应性的物质。同样,为了防止可能的非所需活化,
交联抑制剂也可加入聚合物基质中以防引发剂在所给能量的种类不同
于预定种类时活化。
交联引发剂和/或抑制剂必须不相互反应,不与基质或与包含在该
基质中的物质反应,无论是在它们的可能转化之前或之后。可分散在
本发明可成膜材料的聚合物基质中的物质包括:
●电致变色、热致变色和光致变色物质,它们分别在经受电、热和
UV能量时改变颜色,
●CVP树脂Ebecryl 584和CN 104880、它们的交联引发剂Irgacure
184和二苯酮、以及它们的交联抑制剂O2和H2O;如果经受UV能,这
些材料增加它们的刚性;
●在经受热时膨胀的微珠粒(SIE);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压力构成
一种膨胀抑制剂,
●在经受电或磁场时改变它们的透明性/不透明性和导电率特性的
液晶,
●包含油和香料的微胶囊,它们在经受热或微波能时放出包含在其
中的物质,赋予膜以气味或可滑动特性,
●在经受热时增加其表面粗糙度的穿孔和蜡填充的PET膜,
●ormocer,在经受热和/或UV能给予时交联成或多或少浓缩的形
式以产生隔绝层和/或刚性,
●在经受特定种类的能量时硬化该聚合物基质的某些可光聚合的
不饱和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硅氧烷树脂、液晶、聚酯树脂、有机-无
机物质和纳米组分,
●某些可升华的物质如三噁烷或硅氧烷、或异醌5-羧基腈或对-二
氯苯,它们在经受热能时成为气态以增加体积。
通过改变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的物质,所要给予的能量的性质也
改变,而且可以是例如热力学、电磁(UV、IR、光、X、宇宙辐射)或机
械(振动或超声或爆炸)形式或利用粒子(离子、质子、等离子体、电子、
α)的核形式或其它能量形式,在数量和质量上对应于所要进行的特定
转化。该能量也可是自然型的,如阳光或湿度或空气成分如氧气、氮
气、氢气及其离子,能够在短时间内单独触发、发起、发展和实现预
定转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描述某些理论实施例和某些实际实
施方案。
实施例1(理想的)
单层膜可由混入基质M的三种物质A、B、C形成,所述基质与所
述三种物质相容。
这三种物质A、B、C构成三种组分,混合成复合体,且可以具有
相同或不同的尺寸和形式(纤维、颗粒、微珠粒)以及与基质或相互间
相同或不同的物理形态(相)(固体、液体、气体)。
假设最大差化,A可通过给予热能T而经历结构转化;B可通过给
予电磁能EM(UV)而经历光学转化(颜色);C可通过给予机械声学能
AC(超声)而经历尺寸、体积或表面转化(膜厚度)。
在选择A、B、C和能量种类T、EM、AC用于其差化转化时,必须
采用正确的标准。具体地说,A必须能够在要求时(例如刚性增加)增
加膜机械特性;B必须能够改变膜颜色;C必须能够改变膜尺寸或其密
度或其表面。A、B、C必须涉及不相互作用的种类(领域),而且在它
们所经历的转化中,涉及物质A并通过给予热能而得到的结构转化必
须是热力学不可逆的;涉及物质B并通过给予电磁能EM而得到的光学
转化必须是可逆的;且涉及物质C并通过给予机械-声学能AC而得到
的尺寸转化必须是不可逆的。
实施例2(理想的)
为了得到多层膜,将物质A、B、C单独混入三个由相同(或不同)
可成膜基质M组成的膜中,其中基质M包含物质A或物质B或物质C。
可以重复涉及实施例1的所有考虑,但工艺步骤通过以下事实简化:
由于单个物质包含在不同膜中,任何不相容性只能涉及这三层之间的
两个界面。
最方便的转化顺序包括,首先给予热能以得到物质A的热力学不
可逆的结构转化;然后给予声学机械能以得到物质C的热力学不可逆
的尺寸转化;最后给予电磁能以得到物质B的热力学可逆的光学转化。
实施例3(实际的)
描述一种由三层组成的膜:
●由聚吡咯系聚合物组成的电致变色材料的第一层A,所述聚合物
能够在施加电场时由透明变色为蓝色,
●第二层B,由UV树脂、光引发剂和膨胀性微珠粒形成,并能够
在给热之后反应以膨胀该微珠粒或在给予预定波长的光之后交联UV
树脂并因此硬化该膜,
●由包含微胶囊的涂料形成的第三层C,该微胶囊外包香料并可通
过压力,例如通过给予特定的机械能而破裂。
这种多层膜能够发挥四个可通过给予不同种类能量而可选择性活
化的功能。
尤其是,如果向该膜给热,它膨胀;如果用UV光照射,它在所照
射的部分硬化;如果经受压力,它散发香料;如果经受电场,它经历
蓝色着色。
如果需要一种以上的转化,在给定它们的特定性质的情况下,它
们不能以任何顺序发生,而是必须具有某个顺序以防先前进行的转化
对给定转化的预先排除。
尤其是,膜膨胀必须预先排除其硬化,后者本身必须预先排除着
色;因此,可能的转化顺序必须由膨胀开始,然后着色,最终散发香
料,或散发香料并最终着色。
实施例4(实际的)
描述一种由三层组成的膜:
●在其内部(本体)包含交联引发剂(例如Irgacure 184)的PE的第
一层A,可用UV光活化以硬化PE,
●由粘合剂和微珠粒形成的第二层B,可通过给热而膨胀,
●铝的第三层C。
这种多层膜能够单独地或共同发挥两个功能,具体地说,在使用
UV照射时,它在所照射的部分硬化,而在给热时,微珠粒膨胀且PE
膜变得可从铝膜上分离(可剥离)。
实施例5(实际的)
描述一种由三层组成的膜:
●在其内部包含交联引发剂的PE的第一层A,可用UV光活化以硬
化PE,
●浸渍有不饱和树脂和光引发剂的纸的第二层B,所述光引发剂可
用电子束活化以硬化该纸。
如此得到的膜在受控程度下涂覆一种其中分散有微胶囊的涂料液
体以形成可剥离的粘结,所述微胶囊在其内部包含聚丁烯。该微胶囊
表皮由一种可在温度作用下破裂的材料形成。
所得膜可通过给予UV光而硬化,可粘结并可通过给热而在已涂覆
涂料的区域中变得可剥离。
实施例6(实际的)
描述一种由三层组成的膜:
●热致变色材料,即随着温度改变颜色的材料的第一层A,
●用蜜胺处理并能够用温度硬化的纸的第二层B,
●能够在经受UV给予时形成对H2O和O2的隔绝层的材料的第三层
C。
这种多层膜能够在给热之后硬化和改变颜色,因此可有利地用于
形成在微波炉中使用的包装。
实施例7(实际的)
描述一种由聚合物基质形成的涂料,在所述聚合物基质中,分散
有不同种类的微胶囊:
●第一种微胶囊具有在UV光下熔化的表皮,并内含一种光致变色
材料,
●第二种微胶囊具有也在UV光下熔化但特性不同的表皮,并内含
一种颜色上不同于第一种的光致变色材料,
●由在温度下膨胀的微珠粒组成的第三种微胶囊。
如果将该涂料施用到表面上,它形成膜,根据所给能量(一种或其
它种类的UV光、或热能)的特性,该膜可呈现一种或其它的着色或可
膨胀。
如果给予一种以上的能量,该涂料经历以上一种的转化,呈现出
两种之间的中间着色和/或一种着色加上同时膨胀。
如果需要确定的颜色变化,必须加入与所做改变相容的稳定化物
质。如果这种颜色改变物质是热致变色物质,稳定化作用可通过UV照
射而得到。
实施例8(实际的)
描述一种由三层组成的膜:
·由PE、PP、PET或尼龙类的普通塑料支撑膜、或纤维素或其它
纤维的纸组成的第一层A,它在表面上覆盖有具有结构上不可渗透特
性的不可渗透层,但通过毛细作用或通过扩散到支撑膜的微孔或分子
空隙中而具有流体-动态渗透能力。
层A的不可渗透覆盖物选自具有流体-动态特性的硅氧烷族
(ormocer),它适合在通过任何工艺,例如平头挤出或吹塑进行成型
时沉积在膜的表面上。
在通过平头挤出或吹塑形成例如PE膜时进行施用。在用平头体系
进行挤出时,不可渗透的覆盖可在成型时在膜的两个面之一上,在其
中温度和拉伸速率最好按照该不可渗透流体的流变性能而选择的区域
中进行。同样,如果膜通过吹塑而形成,这种覆盖可在其完全形成之
前,在气泡内,在适宜沉积该不可渗透覆盖物的温度下和拉伸区域中
进行;对于其施用,喷嘴的几何和尺寸必须设计成在形成时适合气泡
内部,并能够形成微滴和雾化具有不可渗透特性的流体,能够帮助沉
积成耐时间的厚度、结构和特性。对于通过平头挤出而得到的膜,雾
化喷嘴还必须位于适宜沉积的温度和拉伸区域中。但在这种情况下,
覆盖可用其它方法进行,由浸渍在不可渗透流体中且膜在形成时的表
面适宜从其上通过的滚筒开始。
不可渗透膜本身可包含溶解或悬浮的纳米组分作为双组分材料,
其中溶剂在沉积过程中或之后蒸发。如果一部分双组分被认为是补充
的,在起始沉积之后的阶段或在随后处理膜的任何其它适当选择的阶
段中在使用时发挥作用;
·第二层B,实际上由任何种类的可与未覆盖不可渗透膜的膜面相
容的粘合剂组成。该粘合剂材料可以是正常使用的树脂或在一个或多
个适当选择的阶段中在沉积之后通过能量触发而交联的树脂(参见
WO98/47765)和/或还包含具有某种长度/直径比率的连续或不连续微
纤维或微颗粒或微珠粒形式的增强材料,包括通过热或机械(超声)触
发而热膨胀的那些。
膜A的面可通过铺展或通过压制或通过在两个支撑膜之间压延而
覆盖以粘合剂材料。理想工艺是可通过挤出拉伸或经细缝沉积到A或
B两层之一上而成膜的材料的工艺,这样它可在流体-动态条件下,在
能够在形成时与具有层A的联合体相容的位置上,在与气泡工艺的挤
出区域同心的区域中共挤。
其它的沉积方法可等效于通过喷雾、通过滚动、通过压制或通过
旋转对层A进行不可渗透覆盖时所述的那些方法,
·由支撑膜组成的第三层C,在其外表面上沉积有具有光学或电磁
或声学或热绝缘或电磁、核或宇宙辐射屏蔽特性的物质,这些物质可
以是任何种类,根据设计和施用种类而选择。
用于形成层C的物质和支撑物的选择必须考虑到两个事实:层C
必须与层A和B相容,其中层A通过不可渗透性且层B在受触发时增
加硬度;此外,用于形成层C的物质的沉积特性必须与已通过层A和
B形成的膜的一级和二级制造工艺相容。
如果层C包含一种具有光学特性,尤其是变色特性的物质,颜色
变化可通过UV激发(光致变色)或通过给热(热致变色)而得到,但如果
光学特性是电致发光,它通过电场给予而激发。
在所有情况下,在形成层C时,具有色品特性的物质可加入支撑
膜中或施用其上。层C可随后通过铺展或通过压制或通过喷雾而外部
施用到已形成的层A和B上。
如果层C包含例如对电磁辐射呈活性的屏蔽物质,该层可通过可
能在几层中的溶胶-凝胶沉积而形成,其中最常见的是由三层半导体-
银-半导体组成。溶胶-凝胶沉积工艺也可在制造支撑膜的过程中通过
独立的平头挤出或吹塑而进行,通过喷雾或通过接触或通过旋转而沉
积并随后热处理。在辐射屏蔽膜中,最有用的且熟知的是反射红外和/
或吸收UV和/或反射部分的中波的那些膜,所述中波能够影响控制设
备或对健康有害。
如果层C包含一种能够使该层反射或吸收声音和/或热波的物质,
该物质通过已经描述的用于该实施例所述其它物质的方法之一特别成
膜或沉积到支撑物的表面上或涂覆。在这种情况下,优选赋予层C的
表面或至少在多层膜时朝外的表面以一种通过例如压延而得到的特殊
粗糙度。
实施例9(实际的)
描述一种由三层组成的膜:
·由具有化学粘附性或物理粘附性(如,微吸器)的材料组成的第
一层A,其粘附性也可根据需要在特定的表面上显现。层A必须还具
有过滤特性(根据需要通过微膨胀剂、或纸的固有结构、或分子如某些
聚合物或玻璃状物质获得的微孔率),主要设计用于可能因接触层A的
物质变质而产生的分子或离子的选择扩散;这些液体或气态的物质必
须明显以渗透方式使用与表面张力同时出现的那些压力,通过变质作
用而减少,这样能够在其形态和尺寸设计用于此的孔中通过毛细作用
进行扩散。该多孔物质可作为支撑膜上的覆盖物而得到;在这种情况
下,该膜必须由弱剥离膜保护,这样能够在使用之前去除。
该物质的制造工艺当然与层A的制造工艺无关且为粘附领域(压敏)
的已知技术。过滤物质也可通过开口泡孔形成原理由可发泡物质得到,
·第二层B,同样由一种同时粘附到第一层A和第三层C上的物质
组成,但基本上在其基质中包含在热或机械方式膨胀触发时产生足以
将层A粘附到圆柱状或球状表面上的压力的微珠粒,如果不能获得例
如层B的均匀分布的压力,这些总是成问题的。在使用时(热或超声)
膨胀的微珠粒已可商购且可在1分钟左右的非常短的时间内保持高达
几个大气压的压力,这取决于其组成、膨胀系数和用于该膨胀的热或
机械活化剂。它们具有相对容易的多用性并可在膨胀时与其塑料膜中
具有确定软度水平的液体或固体基质混合,这意味着,这些微珠粒不
仅被认为能够增加层B的厚度,而且在受触发时是均匀分布的压力或
力的活化剂。层B必须还能够使源自其内容物变质的物质扩散通过层
A(等效孔隙率)。
·第三层,由一种在液体或气态物质存在下被石蕊纸着色的物质
组成,所述液体或气态物质来自接触层A的内容物的可能变质并经过
层A和层B的孔。在能够改变颜色或亮度或与其可见外观有关的任何
参数的物质中,所选物质必须可成膜或容易沉积在层8的表面上。
按照该实施例形成的膜使得所得包装能够显著改变其内容物和/
或包装本身。在这种情况下,包含在A和B两层中的物质可在使用时
活化,而包含在层C中的物质可通过控制包装内容物可能变质的现象
进行被动活化。
实施例10(实际的)
描述一种由三层组成的膜:
·由具有预定形状和尺寸的支撑膜组成的第一层A,该膜的粗糙度
和孔隙率能够甚至吸收显著百分数的在一个或多个阶段中在热和放射
性控制时硬化的物质,具有对施用表面和对第二层B的膜表面的粘附
性能。该第一层A由一种通过压制、化学侵蚀过滤特殊的分子化合物
或物理或机械处理而得到的膜组成,并具有能够同时吸收预定系列物
质的表面粗糙度或几何图案和体积孔隙率,这些物质具有成为膜的整
体部分的流体物理特性,从而能够以相当方式加工成单片膜。吸收在
膜层A的粗糙度和孔隙率中的物质不仅可显现流体-动态特性,而且显
现其它特性,例如粘附到起始膜的构成物质的孔壁和表面上,和在使
用时通过给予热或放射能而固化,造成聚合反应和/或交联以另外增加
硬度。
这两个附加特性使得复合结构成型为膜,尤其是起始膜由纤维或
织物组成时,因此能够经历整个层A的一致硬度增加(可能根据需要);
·第二层B,由普通的单片支撑膜组成,其中一个表面用粘合剂进
行处理,这样它能够通过滚动而粘结到层A的两个表面之一。但层B
也可由具有预定粗糙度和孔隙率的膜组成,但仅对于其厚度的一部分,
因为剩余部分必须总是能够粘附到层A上。
在所有情况下,层B的表面及其粗糙度-孔隙率形态随后被覆盖或
处理,这样层B的表面或其厚度的一部分能够接受或吸收第三层C的
材料。
·第三层C,由一种能够在层B的两个表面之一上通过已知方法,
例如喷雾或铺展或被层C的孔或粗糙度连续吸收而沉积为覆盖物的材
料组成。包含在层C中的物质的基本特性是疏水性和/或自清洁性,这
样可避免因水或因环境中的湿度或任何形状或尺寸的液滴形式或作为
雾层的湿度而造成任何种类的润湿,而且可防止在低于0℃的温度下
形成冰。除了已知的疏水材料,可以使用硅石(SiO2)或二氧化钛(TiO2)
的覆盖物,它们在化学-物理配位时通过在表面上产生分子水层而发挥
防止形成液滴的作用,该层还可通过静电荷(静电起电)而防止灰尘沉
积,或者其它的污染颗粒可通过所加的清洁或自清洁作用而容易去除,
无需洗涤剂。在SiO2或TiO2表面上形成含水分子膜的特定特征在于,
它源自UV或(简单地)日光引起的TiO2光催化。如果合适地形成,该
表面可逆地变得亲水(H2O的分子层)。在这方面,如果UV光停止其催
化作用,该表面变得疏水。
UV光的这些受控或被动作用导致通过UV控制而疏水的和自清洁的
膜。
实施例11(实际的)
描述一种三层膜,其主要特性是导电性,在其表面中具有许多功
能,即:防止静电荷的聚集和因此对灰尘和其它污染颗粒的静电吸引;
防止电磁波传输,否则会减慢或加速膜内容物的变质过程;可通过向
导电膜施加电能,利用焦耳效应对内容物进行受控加热,该膜具有两
个在其表面的特殊选定区域中作用的电极。
在此所述的膜由三层组成:
·两外层A和C,由两个支撑膜组成,通过溅射作为单层或多层金
属覆盖在其外表面上,这些金属的基本性能是高导电性,且合适地选
自还具有对大气变质、磨擦和刮擦的优异耐性的那些金属。外层A的
表面可仅具有抗静电性能,而层C的外表面必须还具有高导电性,为
此,高导电材料如银和/或金通常通过在整个沉积表面(除了用于产生
热的电流携带电极所处的某些孔)上顺序层化而向其中加入半导体材
料,和
·由导电材料组成的层B,该材料特别适用于屏蔽以其波长和/或
电和/或磁场强度为参数的电磁波。
该层B可通过导电覆盖支撑层A和C之一或两者的内表面而得到。
如果这种覆盖涉及两层,可放大针对电磁波的屏蔽作用,在低频和强
电磁场(如,一般源自高传输功率电场的电磁波)下的那些电磁波、以
及其它种类的电磁波(高频和低电磁场,例如电讯的电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