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的TRAP-SCARsub424/sub标记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定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的TRAP-SCARsub424/sub标记及其应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44363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5.08 CN 102443639 B *CN102443639B* (21)申请号 201110404433.X (22)申请日 2011.12.07 C12Q 1/68(2006.01) C12N 15/11(2006.01) (73)专利权人 哈尔滨师范大学 地址 15002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利民经济技 术开发区师大南路 1 号 (72)发明人 郭长虹 徐国辉 郭东林 刘春影 刘贺亮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0 代理人 陆万寿 (54) 发明名称 鉴定长穗偃麦草 E 。
2、组染色体的 TRAP-SCAR424 标记及其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长穗偃麦草 E 组染 色体的 TRAP-SCAR424标记及其应用, 其核苷酸序 列 如 SEQ.ID.NO.3 或 SEQ.ID.NO.6 所 示。 通 过 TRAP-SCAR 法筛选获得特异性的 TRAP 片段, 并转 换为稳定的 SCAR 标记, 并对其扩增进行了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标记, 通 过 SCAR 标记的检测, 为快速鉴定小麦遗传背景下 的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质或染色体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同时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十分方 便快捷的途径。 (51)Int.Cl。
3、. 审查员 李楠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序列表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序列表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443639 B CN 102443639 B *CN102443639B* 1/1 页 2 1. 一种鉴定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标记基因, 其特征在于, 其核苷酸序列如 SEQ. ID.NO.3 或 SEQ.ID.NO.6 所示。 2. 一种扩增 SEQ.ID.NO.6 所示的标记的引物对, 其特征在于, 其上、 下游引物的核苷酸 序列分别如 SEQ.ID.NO.4、 。
4、SEQ.ID.NO.5 所示。 3.SEQ.ID.NO.6所示的序列作为SCAR标记应用于小麦遗传背景下的长穗偃麦草E组染 色体的鉴定或跟踪检测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应用于基于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体系培育 小麦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鉴定或跟踪检测是以 SEQ.ID.NO.4、 SEQ.ID.NO.5 所示的上、 下游引物对待测基因组进行 PCR 扩增, 然后根据扩增产物的电泳结 果, 对是否含有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进行判定。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PCR 扩增的程。
5、序为 : 94预变性 5min ; 94变性 30s, 54退火 30s, 72延伸 60s, 30 35 个循环 ; 72延伸 10min。 7.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若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当中含有 424bp 的 目标片段, 则待测基因组中含有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 ; 若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当中没有 424bp 的目标片段, 则待测基因组中没有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443639 B 1/6 页 3 鉴定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 TRAP-SCAR424标记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鉴定的技。
6、术领域, 涉及一种鉴定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 TRAP-SCAR424标记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中国它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农作物, 小 麦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小麦栽培品种单一化, 使其遗传基 础日益狭窄, 抗源匮乏, 极大地限制了其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改良。 小麦的近缘物种中存在 着大量的遗传变异, 是小麦改良可以利用的有益基因资源, 将这些有益基因导入小麦一直 是遗传学家和育种学家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偃麦草属是小麦的一个近缘种属, 它具有普 通小麦缺少的许多优良性状, 如分蘖能力强, 根系发达, 抗寒、 抗旱、 耐瘠薄、。
7、 耐盐碱力强, 多 花、 大穗、 多实, 籽粒蛋白含量高以及优良的烘烤品质, 抗多种病害能力强, 对小麦条锈病、 叶锈病、 杆锈病、 白粉病、 黄矮病、 条纹花叶病及腥黑穗病高抗至免疫, 是小麦遗传育种的重 要亲本之一。长穗偃麦草 (Agropyron elongatum) 是小麦的一个重要近缘种, 具有蛋白质 含量高、 抗多种真菌和病毒病害、 耐旱、 耐寒、 大穗多花等优异性状, 是在小麦品种改良中应 用最广泛的野生种之一。 0003 在自然界, 长穗偃麦草有二倍体、 四倍体和十倍体 3 种倍性类型。其中二倍体长穗 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E组染色体是组成偃麦草属(。
8、Elytrigia)多倍体物种的基 本染色体组, 携带有对小麦遗传育种有益的基因, 但对于四倍体和十倍体类型的染色体组 构成, 一直没有一致的结论。通过远缘杂交及染色体工程的方法从普通小麦野生近缘种属 转移优良基因的方法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卓有成效的途径。目前, 国外从长穗偃麦草中成 功转移了 Sr24(3DL), Sr26(6AL), Sr25(7DL, 7AL), Lr19, Lr24 等基因。国内从小麦与长穗 偃麦草杂种后代中育成了小偃 4 号、 5 号、 6 号、 小偃 107 等小麦品种。 0004 通过杂交和渐渗的方式是将外源染色体的优良性状和优异基因导入小麦的一种 有效的方法, 但。
9、是, 在重组的小麦中, 源于小麦 - 长穗偃麦草杂交后代的外源 E 组染色质或 染色体的检测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虽然通过农学上的重要特性以及生化分析已将有价值 的基因绘图在长穗偃麦草染色体上, 但这些实验的检测手段是不稳定的, 而且不适合进行 重要的农学性状的检测。有一些遗传学手段, 如染色体分带、 原位杂交等技术, 已经将其用 于小麦遗传背景下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 但这些技术费时、 费力, 对技术的要求也很高, 而 且用这些实验手段进行大规模的后代快速筛选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所以, 迫切要求开发 一种可以在小麦遗传背景下快速、 准确、 大规模的鉴定长穗偃麦草外源染色质或染色体的 分子标记技。
10、术。 0005 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是一种新型的基于PCR的分子标记, 由美国农业部北 方作物科学实验室 Hu 与 Vick 于 2003 年提出, 它借助大规模测序技术产生的许多生物的大 量序列信息, 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和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 EST)数据库 信息设计引物, 对目标候选基因序列区进行扩增产生多态性分子标记, 该标记技术已广泛 说 明 书 CN 102443639 B 2/6 页 4 应用于动植物的研究中, 主要在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 遗传图谱的构建、 绘制基因组转录图 谱、 重要的性状标记、 比较基因组学、 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
11、性等方面取得了进展。 目前, 该标 记已经在水稻、 大麦、 小麦、 菜豆、 向日葵、 甜菜等植物中得到成功应用。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鉴定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 TRAP-SCAR424标记 及其应用, 为快速、 准确地鉴定小麦遗传背景下的外源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质或染色体奠 定基础。 0007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0008 一种鉴定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标记基因, 其核苷酸序列如 SEQ.ID.NO.3 或 SEQ.ID.NO.6 所示。 0009 一种扩增 SEQ.ID.NO.3 所示的标记的引物对, 其上、 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 。
12、如 SEQ.ID.NO.1、 SEQ.ID.NO.2 所示。 0010 一种扩增 SEQ.ID.NO.6 所示的标记的引物对, 其上、 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 如 SEQ.ID.NO.4、 SEQ.ID.NO.5 所示。 0011 SEQ.ID.NO.6所示的序列作为SCAR标记应用于小麦遗传背景下的长穗偃麦草E组 染色体的鉴定或跟踪检测。 0012 所述应用于基于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体系培育小麦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0013 所述的应用是以 SEQ.ID.NO.4、 SEQ.ID.NO.5 所示的上、 下游引物对待测基因组进 行 PCR 扩增, 然后根据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 对是否。
13、含有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进行判定。 0014 所述的 PCR 扩增的扩增程序为 : 94预变性 5min ; 94变性 30s, 54退火 30s, 72延伸 60s, 30 35 个循环 ; 72延伸 10min。 0015 若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当中含有 424bp 的目标片段, 则待测基因组中含有长穗偃 麦草E组染色体 ; 若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当中没有424bp的目标片段, 则待测基因组中没有 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 0017 1、 本发明采用多个引物组合利用 TRAP 分子标记技术对 “中国春” 小麦、 二倍体长 穗偃。
14、麦草、 四倍体长穗偃麦草三种材料进行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多态性的分析, 筛选 出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 TRAP 特异片段, 然后再将其转换为稳定的 SCAR 标记 ; 这样的 SCAR 标记具有了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特异性, 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非常有利于小麦 遗传背景下的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鉴定和跟踪检测。与现有的鉴定方法相比, 利用该 SCAR 标记进行鉴定则无疑正确率要明显提升, 而且是十分方便、 快捷的。 0018 2、 本发明获得的 SCAR 标记称为 SCAR424, 利用普通小麦 “中国春” 、“中国春” - 杀配 子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 二倍体长。
15、穗偃麦草、 四倍体长穗偃麦草材料进行了 SCAR 标记验 证, 在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四倍体长穗偃麦草中扩增出了 424bp 的片段, 而在普通小麦 “中 国春” 、“中国春” - 杀配子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中没有该产物, 初步证明此标记可以用于长 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检测。 0019 进一步用该对 SCAR 引物对 “中国春” - 杀配子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与 “中国 春” - 长穗偃麦草 7E 二体附加系的杂种 F1代、 F2代进行了分析, 结果在全部 F1代以及部分 说 明 书 CN 102443639 B 3/6 页 5 F2代材料中扩增出了目的片段, 进一步证明了此SCA。
16、R424标记可以用来检测小麦背景下的长 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 为小麦背景中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的快速跟踪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0020 3、 所用到的 SCAR 标记的检测, 使用的 PCR 反应体系, 不需要特殊的 PCR 反应仪器 和特殊的反应试剂, 与其它普通 PCR 反应要求一样 ; 只需要在 PCR 扩增之后通过电泳检测, 就可以根据电泳结果有无大小相同的目的条带进行判定, 操作简单方便。 0021 4、 本发明提供的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标记, 通过 SCAR 标记的检测, 为快速鉴 定小麦遗传背景下的长穗偃麦草 E 组外源染色质或染色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为分 子标记辅助。
17、育种提供了十分方便快捷的途径。 附图说明 0022 图 1 为 TRAP 引物在三种不同材料中的扩增结果, 泳道 1 为普通小麦 “中国春” , 泳 道 2 为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泳道 3 为四倍体长穗偃麦草 (Marker : DL2000) ; 0023 图 2 为 SCAR424标记在四种不同材料中的扩增结果, 泳道 1 为 “中国春” , 泳道 2 为 “中国春” - 杀配子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 泳道 3 为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泳道 4 为四倍体长 穗偃麦草 (Marker : DL2000) ; 0024 图 3 为 SCAR424分子标记在 “中国春” - 长穗偃麦草 1E 。
18、7E 一套二体附加系中的定 位结果, 泳道 1 为 “中国春” , 泳道 2 为 “中国春” - 杀配子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 泳道 3 为二 倍体长穗偃麦草, 泳道 4 为 “中国春” - 长穗偃麦草 1E 二体附加系, 泳道 5 为 “中国春” - 长 穗偃麦草 2E 二体附加系, 泳道 6 为 “中国春” - 长穗偃麦草 3E 二体附加系, 泳道 7 为 “中国 春” - 长穗偃麦草 4E 二体附加系, 泳道 8 为 “中国春” - 长穗偃麦草 5E 二体附加系, 泳道 9 为 “中国春” - 长穗偃麦草 6E 二体附加系, 泳道 10 为 “中国春” - 长穗偃麦草 7E 二体附加。
19、 系 (Marker : DL2000) ; 0025 图 4 为 SCAR424标记在 “中国春” - 长穗偃麦草 7E 二体附加系与 “中国春” - 杀配子 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杂种后代 F1、 F2中的扩增结果, 泳道 1 为普通小麦 -“中国春” , 泳道 2 为 “中国春” - 杀配子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 泳道 3 为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泳道 4 13 为 “中国春” - 长穗偃麦草 7E 二体附加系与 “中国春” - 杀配子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杂交获得 的 F1代材料, 泳道 14 24 为 F1代自交获得的 F2代材料 (Marker : DL2000)。 具体实施。
20、方式 0026 本发明提供一种鉴定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 TRAP-SCAR424标记及其应用, 通过 TRAP-SCAR 法筛选获得特异性的 TRAP 片段, 并转换为稳定的 SCAR 标记, 并对其扩增进行了 检测。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标记的制备、 扩增和鉴定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所述是对本 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0027 所涉及的材料来源 : 0028 “中国春” 小麦 : 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分子细胞遗传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010 年 4 月将材料种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分子细胞遗传与遗传育种重点试验苗圃基地, 2 个 月后提取 DNA 进行分子标记筛选试验。 0029 二倍。
21、体长穗偃麦草 : 来源于日本国家生物资源计划小麦中心 (http:/www. shigen.nig.ac.jp/-wheat/komugi/top.jsp), 2010 年 1 月将材料种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分 说 明 书 CN 102443639 B 4/6 页 6 子细胞遗传与遗传育种温室, 3 个月后提取 DNA, 保存备用。 0030 四倍体长穗偃麦草 : 来源于中国农科院, 2010 年 1 月将材料种于哈尔滨师范大学 分子细胞遗传与遗传育种温室, 3 个月后提取 DNA, 保存备用。 0031 “中国春” - 杀配子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 : 来源于日本国家生物资源计划小麦中心 (h。
22、ttp:/www.shigen.nig.ac.jp/-wheat/komugi/top.jsp), 2010 年 4 月将材料种于哈尔 滨师范大学分子细胞遗传与遗传育种重点试验苗圃基地, 2 个月后提取 DNA 进行分子标记 筛选试验。 0032 1、 TRAP 分子标记方法筛选特异性 TRAP 片段 0033 利用 TRAP 分子标记方法, 在普通小麦 “中国春” 、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四倍体长穗 偃麦草中进行多态性的筛选, 获得特异性片段。 0034 1.1 采用 CTAB 法从新鲜的不同材料幼嫩叶片中分别提取基因组 DNA, 并检测 DNA 浓度及质量 ; 0035 1.2TRAP 片。
23、段扩增 0036 PCR 反应体系 : DNA 模板 50ng, 10PCR buffer 2.0l, dNTP Mix(2.5mM)1.5l, 任意引物(0.3pmol)1l, 固定引物(10pmol)1l, r Taqpolymerase(5U/l)0.2l, 灭菌 超纯水补足至 20l ; 0037 PCR 反应程序 : 0038 0039 0040 该反应程序是最开始的 5 个循环在前, 接着 35 个循环在后。 0041 在筛选的过程中, 利用普通小麦 “中国春” 、 二倍体长穗偃麦草、 四倍体长穗偃麦草 三种材料对这 168 个引物组合进行筛选, 筛选的依据是在普通小麦 “中国春”。
24、 与二倍体长穗 偃麦草、 四倍体长穗偃麦草两种材料中存在多态性, 同时二倍体长穗偃麦草和四倍体长穗 偃麦草两种材料又有同样大小的PCR产物, 且PCR产物的片段大小要大于500bp, 重复性好, 稳定且 PCR 产物的条带要清晰。 0042 14个正向引物来源于张娜(2009), Li and Klindworth(2006), 12个反向引物来源 于张娜 (2009), Li and Quiros(2001), 引物均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 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 说 明 书 CN 102443639 B 5/6 页 7 共有 168 个引物组合。从中筛选出特异引物对 W09ARBI3(SEQ.I。
25、D.NO.1 和 SEQ.ID.NO.2 所 示 ) 0043 1.3 取扩增产物各 5l, 均在含有 1mg/ml EB 的 1.2琼脂糖中电泳检测, 在紫外 成像系统 (Gel Doc-2000, Bio-Rad, USA) 下观察并照相记录结果。 0044 1.4 构建载体并转化 0045 将琼脂糖电泳产物回收并纯化, 然后将扩增的片段连接到 pMD18-T 载体 ( 明酶切 位点为EcoR I, HindIII)上, 然后将连接后的载体转染JM109感受态细胞, 接种于含有氨苄 青霉素 (50g/ml) 的 LB 固体培养基平板上, 0.1M IPTG 4l 和 20mg/ml 的 X。
26、-gal 40l 诱导, 37培养箱过夜培养 ; 0046 挑取少量白斑菌落进行 PCR 扩增, 同时将其在含有氨苄青霉素 (50g/ml) 的 LB 固体培养基平板上划线, 扩大培养, 37培养过夜 ; 0047 1.5挑去扩大培养后的细菌, 提取DNA, 然后进行PCR扩增, 所用引物为通用引物即 RV-M, M13-47(Kang, 2005), 其扩增体系如下 : 0048 94预变性 5min ; 94变性 30s, 50退火 30s, 72延伸 60s, 35 个循环 ; 72延 伸 10min。 0049 1.6将扩增的片段进行测序, 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3所示, 。
27、在NCBI中将扩增 的片段 ( 称为 W09 ARBI3) 进行 Blast 搜索, 利用 Primer Premier5.0 和 DNAMAN 5.0 等软 件进行序列比对及分析, 结果显示, 没有与之具有同源性的序列, 也可以将该片段称为长穗 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特异片段。 0050 该片段是来源于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特异片段, 它可以筛选含有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后代, 该片段要求在小麦遗传背景下具有低同源性, 其优势在于, 它可以更加 有效、 准确地筛选小麦遗传背景下的含有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后代, 可以使后代筛选 的过程更加简便、 易行、 可靠。 0051 2、 将 。
28、TRAP 转化为 SCAR 标记 0052 根据设计SCAR引物的要求 : (1)引物长度范围18-26bp, 通常是选择20-22bp ; (2) 退火温度范围 50 60, 最好在 52 58 ; (3)GC 含量范围 40-55 ; (4) 产物片段大小 400 800bp。 0053 利用 Primer Premier 5.0 和 DNAMAN 5.0 等软件进行 TRAP 片段特异 SCAR 引物设 计, 设计结果如下 : 0054 2C-F424: CAAATGGTGGTGGAGGAT (SEQ.ID No.4 所示 ) 0055 2C-R424: TATGAGGCGAGGCAAC。
29、AG (SEQ.ID No.5 所示 ) 0056 以该引物对进行 PCR 扩增的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分别为 : 0057 PCR 反应体系 : DNA 模板 30ng, 10PCR buffer 2.0l, dNTP Mix(2.5mM)1.5l, 上游引物(10M)1l, 下游引物(10M)1l, r Taq polymerase(5U/l)0.2l, 灭菌超 纯水补足至 20l ; 0058 所述的 PCR 扩增的扩增程序为 : 94预变性 5min ; 94变性 30s, 54退火 30s, 72延伸 60s, 30 35 个循环 ; 72延伸 10min。 0059 所述 PCR 扩增。
30、产物片段大小为 424bp, 所以将其命名为 SCAR424, 具体的核苷酸序列 如 SEQ.ID No.6 所示。 说 明 书 CN 102443639 B 6/6 页 8 0060 3、 SCAR424分子标记验证 0061 3.1 长穗偃麦草特异 SCAR424分子标记 0062 提取普通小麦 “中国春” 、“中国春” - 杀配子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 二倍体长穗偃 麦草、 四倍体长穗偃麦草材料的DNA, 以其基因组为模板, 采用2C-F424和2C-R424作为引物对 扩增, 再将其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 进行了 SCAR 标记验证, 具体的检测结果如图 2 所示 : 0063 在。
31、二倍体长穗偃麦草(泳道3)、 四倍体长穗偃麦草(泳道4)中扩增出了424bp的 片段, 而在普通小麦 “中国春” ( 泳道 1)、“中国春” - 杀配子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 ( 泳道 2) 中没有该目的条带, 初步证明此标记可以用于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的检测。 0064 3.2 长穗偃麦草特异 SCAR424分子标记定位 0065 利用 “中国春” - 长穗偃麦草 1E 7E 一套二体附加系对 SCAR424分子标记进行定 位, 分别以 1E 7E 二体附加系的基因组为模板, 采用 2C-F424和 2C-R424作为引物对扩增, 再将其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 进行了SCAR标记定位,。
32、 具体的检测结果如图3所示 : 其中泳 道 3 为阳性对照, 可以看到该标记定位于 “中国春” - 长穗偃麦草 1E 7E 的 7 个同祖群的 所有染色体上 ( 泳道 4 10 所示 )。 0066 3.3 长穗偃麦草特异 SCAR424分子标记应用 0067 进一步利用 SCAR424分子标记对 “中国春” - 杀配子染色体 2C 二体附加系与 “中国 春” - 长穗偃麦草 7E 二体附加系的杂种 F1代、 F2代进行了分析, 电泳结果如图 4 所示 : 0068 作为阴性对照的 “中国春” 没有扩增出目的片段, 阳性对照二倍体长穗偃麦草扩 增出目的片段, 在全部 F1代 ( 泳道 4 13。
33、) 以及部分 F2代材料中扩增出了目的片段, 该 SCAR424标记的检测结果与材料基因组的特性相吻合, 表现出检测的特异性 ; 进一步证明了 此 SCAR424标记可以用来检测小麦背景下的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 0069 因此该 SCAR 标记就可应用于小麦遗传背景下的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鉴定或跟 踪检测 : 0070 以SEQ.ID.NO.4、 SEQ.ID.NO.5所示的上、 下游引物对待测基因组进行PCR扩增, 然 后根据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 对是否含有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体进行判定 : 若扩增产物的 电泳结果当中含有424bp的目标片段, 则待测基因组中含有长穗偃麦草E组染。
34、色体 ; 若扩增 产物的电泳结果当中没有424bp的目标片段, 则待测基因组中没有长穗偃麦草E组染色体。 0071 该 SCAR 标记也为快速鉴定小麦遗传背景下的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质或染色体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十分方便快捷的途径 : 筛选标准即在 普通小麦 “中国春” 背景下含有长穗偃麦草 E 组染色质或染色体的后代。 说 明 书 CN 102443639 B 1/3 页 9 0001 0002 序 列 表 CN 102443639 B 2/3 页 10 0003 序 列 表 CN 102443639 B 3/3 页 11 序 列 表 CN 102443639 B 1/2 页 12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43639 B 2/2 页 1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443639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