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织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丝织品制作方法,特别是具彩色图案的丝织品的制作方法。
传统的彩色织锦的色彩,都是依靠不同颜色的经、纬丝线以浮长的形式表现出来,其色彩比较单纯,以体现丝线的固有色为主,通常是想要织出什么颜色的纹样,就用什么颜色的丝线。若要表现较多的丝织色彩内容,就必须使用多色经线、纬线进行交织,如最典型的由杭州都锦生丝织厂制作的产品,采用了十五把梭子,将十五种不同颜色的纬线织入图案中,以使织锦画面得到较丰富的色彩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在意匠中,最多只能产生数十种结构交织变化,体现出数十种色彩变化(通常色彩是组织结构的外在表现,在意匠图中一种颜色代表一种组织),因此在彩色摄影、彩色喷墨打印技术及广告业、印刷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彩色织锦艺术所表现出的色彩局限,已成为传统织锦艺术无法适应现代生活和社会需要的主要因素,若解决不好,彩色织锦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就会在我们这一代止步不前甚至于断送。
不仅如此,传统彩色织锦的生产工艺也十分繁琐,它对设备和员工的要求都很高。例如生产需要在通常织机上额外添置复杂的多梭箱装置,如十五梭箱,在运行和动程设计上就很麻烦。再之对挡车工的技术要求也相当高。另处,梭箱地增加,导致车速的降低,使生产效率明显下降,最终也使制造成本大幅度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制作方便、快速,显色丰富、画面生动逼真的一种彩色织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其方案步骤是:(1)纹板制作,(2)织机准备,(3)上机织造;(1)、纹板制作
①将待制织锦的目标图像读入计算机,进入扫描程序;
②调整扫描图像,设定扫描参数;
③对读入的图像作画面修饰,去除画面不洁部分;
其特殊之处是:接(1)-③后,
④调整画面的明、暗层次分布,在计算机所显示的目标图像彩色色谱上,根据主观需要,设定若干种颜色进行色彩归并;
⑤将所有色彩归分成以④所设定的若干种颜色与黑、白色调配组成的色彩组合,根据明暗关系依次输入纹板组织;
⑥将计算机中制作的纹板文件考入磁盘,结束纹板制作;
(2)、织机准备
①将(1)-④所设定的若干种颜色与黑、白颜色的丝线以其中部分颜色的丝线作经线,其余颜色的丝线作纬线,进行整经、卷纬工序;
②根据品种规格,调整上机工艺参数;
(3)、上机织造
将所制作的纹板配置于织机,开动织机织出彩色织锦。
本发明所述的纹板制作,在计算机上进行。
所述的目标图像是指织锦所对照的原图像。所述对读入的图像作画面修饰是指用CAD图像处理系统对画面修饰。
所述的根据主观需要设定若干种颜色进行色彩归并,在实用中一般设定10种以下的颜色。
本发明在织机准备阶段,可以根据品种规格调整上机工艺参数,品种规格是指目的织锦物的尺寸、密度、丝线品种等参数。
本发明是不同于传统彩色织锦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对于目的织锦物,无论要表现多少种彩色,都可根据需要在计算机所显示的目标图像彩色色谱上选定若干色并取相对应的经、纬色线进行编织,此外,还可以象现代印刷术那样,增加某一种倾向性的专用色丝。
本发明的显色原理,是通过将所述的色丝,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编织变化,使各色丝线在不同的排列组合中,显现出不同的覆盖和浮长,以达到数以千计的变化组合,形成数以千计的色彩效果,如同数种颜料搭配调色,能出现成千上万种色彩那样。通常各色颜料搭配调色具有随意性。当严格定量并递增和递减调色掺用颜料,则能产生出一系列渐变的色彩,将其收集在一起,便可制成一种“配色手册”,能满足各种显色需要。例如由香港竞成贸易行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国际统一书号962-7561-13-4的《ADC四色配色手册》便是这样一种手册,手册中收集了大量按掺用颜料定量变化产生的颜色渐变的“色块”。本发明可按所采用色丝排列组合,定量显现覆盖和浮长,如此便可参照所述的配色手册,调配织制出画面与目标图像恰如其分的彩锦(该手册为采用三原色标准选色,而本发明可以按无标准色设定)。
本发明由于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将目标图像的色彩归分成以若干种颜色调配组成的色彩组合,输入纹板组织,制成纹板,再将该纹板配置于织机,并用所述若干种颜色的丝线,在织机上变化交织,呈现色丝不同的覆盖和浮长,由此,如同以所述的若干种颜料搭配调色那样,在织锦画面上可产生数以千计的调配色彩,所有这些色彩的组合,便得到与目标图像十分相似逼真的织锦图像,其相似逼真程度远远高于传统的只具有数十种色彩变化的彩色织锦。又由于本发明只需采用数种色丝上机编织(需要时可再加某种倾向性色丝),故织锦制作方便、快速,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
下面以制作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将一张5英寸的普通彩色肖像照片制作成一幅宽20.8厘米,高28厘米的彩色丝织画像。该画像设计使用经线(白色)2400根,为2/20/22旦尼尔的桑蚕丝,纬线(分别为玫瑰红、中黄、湖蓝、浅绿、深绿、黑色)共1120×6根,均为2/20/22旦尼尔的桑蚕丝。操作步骤为:
1、将彩色照片放入与计算机相连的彩色扫描仪中进行扫描,先作预览。
2、视预览的情况,根据制作需要进行设置参数调整,从扫描预览中看到读入的图像在扫描精度定为290dpi的情况下,其经向(纵向)的象素点为2485,纬向(横向)的象素点为4140;另外应调整扫描的色彩明度,然后进行正式扫描。
3、将扫描后的图像进行存盘,退出扫描程序。
4、进入专业的计算机图像辅助设计系统,进行图像处理。主要为①对图像的边缘进行剪切,以保证图像质量,现将其调整为2400×4040象素点,②去除画面上的杂色点。目前有许多种图像软件也可作图像处理。
5、对图象进行分色。把上述图像分色成若干种颜色的分色稿(例如,玫瑰红、中黄、湖蓝、浅绿、深绿、黑色等分色稿)。
6、缩放图像规格。将以上6幅分色稿分别压缩成2400×1120象素点规格。
7、将分色图像进入PORG(组织处理软件)系统,进行纹板制作处理。如先将红色的分色图像稿文件放入PORG系统,使之红色过渡至白色分成为由32个深浅均匀过渡的色阶,将其分别置入由31/32红色丝线与1/32白色丝线交织(呈红色)过渡到1/32红色丝线与31/32白色丝线交织(呈白色)的组织,即从红到白的渐变过渡,其他黄、蓝、黑色的分色稿也分别按照此法处理。这样每一组纬线与经线交织都形成一组单纯色的、有明暗变化的纹板,每组都可供2400根经线与1120根纬线交织。
8、将以上四组纹板,按玫瑰红、中黄、湖蓝、浅绿、深绿、黑色的次序,依次排列(即玫瑰红1、中黄1、湖蓝1、浅绿1、深绿1、黑1,玫瑰红2、中黄2、湖蓝2、浅绿2、深绿2、黑2……排列)所设定的纹板次序和对应的色线投纬次序相一致。
9、最后将制好的纹板及相关参数考入磁盘,供电子提花织机织造时使用。
10、在织机上安置经线和纬线。经线共2400根,为白色,按每厘米115根排列设置。纬线使用玫瑰红、中黄、湖蓝、浅绿、深绿、黑色6种色线。投纬顺序应同相应色的纹板顺序一致。纬线密度设定为每厘米40根×6组。
11、将纹板磁盘插入电子提花织机,开动织机,便可以织出所要求的彩色丝织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