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8845800 上传时间:2021-01-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353051.1

申请日:

20160525

公开号:

CN106008170A

公开日:

201610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7C39/07,C07C37/00,C07C37/02,B01J29/00

主分类号:

C07C39/07,C07C37/00,C07C37/02,B01J29/00

申请人:

江苏钟腾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钟华,陆敏山,陈秀珍,朱旭辉,殷恒波

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化工路3号

优先权:

CN201610353051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施翔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具体的,所述间甲酚的制备方法是:以邻氯甲苯为原料,加入氢氧化钠、催化剂、18‑冠醚‑6,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为2~3:1,反应温度为250~270℃,反应压力为1~1.6MPa,反应时间为1~6h,停止反应,降至常温常压,然后加入盐酸,直至pH值为5左右,分层后,向水层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减压精馏,得到间甲酚。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间甲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邻氯甲苯为原料,加入氢氧化钠、催化剂、18-冠醚-6,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为2~3:1,反应温度为250~270℃,反应压力为1~1.6MPa,反应时间为1~6h,停止反应,降至常温常压,然后加入盐酸,直至pH值为5左右,分层后,向水层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减压精馏,得到间甲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钠浓度为20~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含镧催化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8-冠醚-6的加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剂为甲苯或氯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精馏,收集80℃的馏分得到邻甲酚,收集84℃的馏分得到间甲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邻氯甲苯为原料,加入22%的氢氧化钠、含镧催化剂、18-冠醚-6,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为2.3:1,含镧催化剂加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18-冠醚-6加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反应温度为270℃,反应压力为1~1.6MPa,反应时间为6h,停止反应,降至常温常压,然后加入盐酸,直至pH值为5左右,分层后,向水层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减压精馏,得到间甲酚。 9.如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镧催化剂通过如下方法得到:将磷酸镧溶液、甲醇和分子筛还加入光反应器中,所述磷酸镧溶液、甲醇、分子筛的体积比为:2:(15~20):(10~15),然后通入氮气,进行紫外线照射5~6小时,结束后,降温至室温,停止通入氮气,取出抽滤,洗涤后,再置于光反应器中进行紫外线照射0.5~1小时后,取出,得到催化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

背景技术

甲酚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即邻、间、对甲酚,是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以甲酚为原料可以衍生出抗氧剂、农药、树脂、染料、医药、香料等多种产品,其应用涉及国民经济的多种领域。间甲酚主要用作农药中间体,生产杀虫剂杀螟松、信硫磷、速灭威、二氯苯醚菊醋,也是彩色胶片、树脂、维生素E、香料的中间体。此外,还可用于合成百里酚,并可进一步合成薄荷醇。

甲酚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天然提取法、异丙基甲苯法、二甲苯氧化法、苯酚甲醇催化羟基法、甲苯丙烯氧化法、硝基甲苯法、邻氯甲苯水解法等方法。

天然提取法:从煤焦油和石油裂解产物中精馏得到的甲酚,产量低、质量差。甲苯氯化水解法:在甲苯的苯环上取代氯化、水解得到甲酚混合物。该法得到的甲酚对、邻、间之比为1:2:1。该法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副产物多,特别是副产二甲基羟基联苯和二甲基联醚,邻位和间位的沸点只相差1℃,难以分离,因此产品质量不高。异丙基甲苯法:异丙基甲苯在氢的过氧化物游离基的引发下,转化成甲基异丙苯氢过氧化物,再用空气或氧气进行氧化,类似异丙苯氧化制备苯酚与丙酮工艺,生产出富含间、对位甲酚,同时副产丙酮。该法得到的产品间、对位比例约为7:3,是目前国内外主要合成间甲酚的工艺路线。适宜于大规模生产,缺点是技术难度大,原料来源困难,氧化工序一次转化率较低,工艺流程长,蒸馏提纯费用高,产品成本高。苯酚甲醇催化羟基法:在高温(200~300℃)高压(1~3MPa)下进行反应。该法获得产品组成为邻甲酚43~51%、间甲酚17~36%、对甲酚17~36%。但反应条件苛刻,高温、高压,杂质多,间位比例小,间位和对位难以分离,产品质量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新工艺,可以制备的到高纯度的间甲酚。

技术方案:具体的,所述间甲酚的制备方法是:以邻氯甲苯为原料,加入氢氧化钠、催化剂、18-冠醚-6,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为2~3:1,反应温度为250~270℃,反应压力为1~1.6MPa,反应时间为1~6h,停止反应,降至常温常压,然后加入盐酸,直至pH值为5左右,分层后,向水层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减压精馏,得到间甲酚。

所述的氢氧化钠浓度为20~30%。

所述的催化剂为含镧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

所述18-冠醚-6的加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

所述的萃取剂为甲苯或氯仿。

所述的减压精馏,收集80℃的馏分得到邻甲酚,收集84℃的馏分得到间甲酚。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为:以邻氯甲苯为原料,加入22%的氢氧化钠、含镧催化剂、18-冠醚-6,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为2.3:1,含镧催化剂加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18-冠醚-6加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反应温度为270℃,反应压力为1~1.6MPa,反应时间为6h,停止反应,降至常温常压,然后加入盐酸,直至pH值为5左右,分层后,向水层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减压精馏,得到间甲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含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磷酸镧溶液、甲醇和分子筛还加入光反应器中,所述磷酸镧溶液、甲醇、分子筛的体积比为:2:(15~20):(10~15),然后通入氮气,进行紫外线照射5~6小时,结束后,降温至室温,停止通入氮气,取出抽滤,洗涤后,再置于光反应器中进行紫外线照射0.5~1小时后,取出,得到催化剂。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磷酸镧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25%。所述的分子筛的体积密度为0.55~0.65,吸水性为23~24%,有效孔径为10A。所述的氮气通入量为2~3L/h。在照射紫外线的同时,对反应器进行冷却,控制温度范围在50~55℃。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绿色新工艺,包括工艺条件,催化剂,各原料、助剂的配比。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绿色新工艺,制备间甲酚,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间甲酚,选择性可以高达96%,远远高于现有技术,避免了后续分离操作的困难,减少了后处理环节。同时原料的转化率也不低于现有技术。采用本方法制备间甲酚,适合连续性的循环制备,有利于间甲酚的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1mol邻氯甲苯、2.3mol氢氧化钠(22%)、400ml水、5g催化剂、3g18-冠醚-6加入反应器中,加热至270℃,保温6h,停止反应,降至常温常压,然后加入盐酸,直至pH值为至5左右,分层后,水层加入苯,进行萃取,减压精馏,收集80℃的馏分,收集84℃的馏分。

实施例2~5

实施例2~5的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改变反应温度,分别为250、220、200、180℃。所得结果如下表

邻氯甲苯转化率% 间甲酚选择性% 实施例1 79 96 实施例2 80 95 实施例3 76 91 实施例4 71 87 实施例5 55 77

实施例6~8

实施例6~8的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改变反应时间,分别为4、2、1h。所得结果如下表

邻氯甲苯转化率% 间甲酚选择性% 实施例1 79 96 实施例6 78 70 实施例7 78 56 实施例8 39 34

实施例9~12

实施例9~12的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改变氢氧化钠的浓度,分别为15%、18%、25%、28%。所得结果如下表

实施例13~16

实施例13~16的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改变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分别为2:1、2.5:1、2.8:1、3:1。所得结果如下表

邻氯甲苯转化率% 间甲酚选择性% 实施例13 80 77 实施例1 79 96 实施例14 84 76 实施例15 80 79 实施例16 75 87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将1mol邻氯甲苯、2.3mol氢氧化钠(22%)、400ml水、5g催化剂、3g18-冠醚-6加入反应器中,加热至270℃,保温6h,停止反应,降至常温常压,然后加入盐酸,直至pH值为至5左右,分层后,水层加入苯,进行萃取,减压精馏,收集80℃的馏分,收集84℃的馏分。

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353051.1 (22)申请日 2016.05.25 (71)申请人 江苏钟腾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化工路3号 (72)发明人 钟华陆敏山陈秀珍朱旭辉 殷恒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施翔宇 (51)Int.Cl. C07C 39/07(2006.01) C07C 37/00(2006.01) C07C 37/02(2006.01) B01J 2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制备。

2、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 色新工艺, 具体的, 所述间甲酚的制备方法是: 以 邻氯甲苯为原料, 加入氢氧化钠、 催化剂、 18-冠 醚-6, 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为23:1, 反应温度为250270, 反应压力为11.6MPa, 反应时间为16h, 停止反应, 降至常温常压, 然 后加入盐酸, 直至pH值为5左右, 分层后, 向水层 加入萃取剂, 进行萃取, 减压精馏, 得到间甲酚。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008170 A 2016.10.12 CN 106008170 A 1.一种间甲酚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以邻氯。

3、甲苯为原料, 加入氢氧化钠、 催化剂、 18- 冠醚-6, 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为23:1, 反应温度为250270, 反应压力为1 1.6MPa, 反应时间为16h, 停止反应, 降至常温常压, 然后加入盐酸, 直至pH值为5左右, 分 层后, 向水层加入萃取剂, 进行萃取, 减压精馏, 得到间甲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氧化钠浓度为20 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含镧催化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每mol邻 氯甲苯加入15g。 5.如权利要求1所。

4、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18-冠醚-6的加入量为每 mol邻氯甲苯加入15g。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萃取剂为甲苯或氯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压精馏, 收集80的馏 分得到邻甲酚, 收集84的馏分得到间甲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以邻氯甲苯为原料, 加入22的 氢氧化钠、 含镧催化剂、 18-冠醚-6, 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为2.3:1, 含镧催化剂加 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 18-冠醚-6加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 反应温度 为270, 反应。

5、压力为11.6MPa, 反应时间为6h, 停止反应, 降至常温常压, 然后加入盐酸, 直至pH值为5左右, 分层后, 向水层加入萃取剂, 进行萃取, 减压精馏, 得到间甲酚。 9.如权利要求3或8所述的间甲酚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镧催化剂通过如下 方法得到: 将磷酸镧溶液、 甲醇和分子筛还加入光反应器中, 所述磷酸镧溶液、 甲醇、 分子筛 的体积比为: 2:(1520):(1015), 然后通入氮气, 进行紫外线照射56小时, 结束后, 降 温至室温, 停止通入氮气, 取出抽滤, 洗涤后, 再置于光反应器中进行紫外线照射0.51小 时后, 取出, 得到催化剂。 权利要求书 1/1 页。

6、 2 CN 106008170 A 2 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高纯度间甲酚的绿色新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甲酚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即邻、 间、 对甲酚, 是非常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 以甲酚为 原料可以衍生出抗氧剂、 农药、 树脂、 染料、 医药、 香料等多种产品, 其应用涉及国民经济的 多种领域。 间甲酚主要用作农药中间体, 生产杀虫剂杀螟松、 信硫磷、 速灭威、 二氯苯醚菊 醋, 也是彩色胶片、 树脂、 维生素E、 香料的中间体。 此外, 还可用于合成百里酚, 并可进一步 合成薄荷醇。 0003 甲酚的制备方法主要。

7、有天然提取法、 异丙基甲苯法、 二甲苯氧化法、 苯酚甲醇催化 羟基法、 甲苯丙烯氧化法、 硝基甲苯法、 邻氯甲苯水解法等方法。 0004 天然提取法: 从煤焦油和石油裂解产物中精馏得到的甲酚, 产量低、 质量差。 甲苯 氯化水解法: 在甲苯的苯环上取代氯化、 水解得到甲酚混合物。 该法得到的甲酚对、 邻、 间之 比为1:2:1。 该法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副产物多, 特别是副产二甲基羟基联苯和二甲基联 醚, 邻位和间位的沸点只相差1, 难以分离, 因此产品质量不高。 异丙基甲苯法: 异丙基甲 苯在氢的过氧化物游离基的引发下, 转化成甲基异丙苯氢过氧化物, 再用空气或氧气进行 氧化, 类似异丙苯。

8、氧化制备苯酚与丙酮工艺, 生产出富含间、 对位甲酚, 同时副产丙酮。 该法 得到的产品间、 对位比例约为7:3, 是目前国内外主要合成间甲酚的工艺路线。 适宜于大规 模生产, 缺点是技术难度大, 原料来源困难, 氧化工序一次转化率较低, 工艺流程长, 蒸馏提 纯费用高, 产品成本高。 苯酚甲醇催化羟基法: 在高温(200300)高压(13MPa)下进行 反应。 该法获得产品组成为邻甲酚4351、 间甲酚1736、 对甲酚1736。 但反应条 件苛刻, 高温、 高压, 杂质多, 间位比例小, 间位和对位难以分离, 产品质量差。 发明内容 0005 发明目的: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了一。

9、种绿色新工艺, 可以制备的到高 纯度的间甲酚。 0006 技术方案: 具体的, 所述间甲酚的制备方法是: 以邻氯甲苯为原料, 加入氢氧化钠、 催化剂、 18-冠醚-6, 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为23:1, 反应温度为250270, 反应 压力为11.6MPa, 反应时间为16h, 停止反应, 降至常温常压, 然后加入盐酸, 直至pH值为 5左右, 分层后, 向水层加入萃取剂, 进行萃取, 减压精馏, 得到间甲酚。 0007 所述的氢氧化钠浓度为2030。 0008 所述的催化剂为含镧催化剂。 所述催化剂的加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 0009 所述18-冠醚-6的加入量为每mol邻。

10、氯甲苯加入15g。 0010 所述的萃取剂为甲苯或氯仿。 0011 所述的减压精馏, 收集80的馏分得到邻甲酚, 收集84的馏分得到间甲酚。 0012 进一步的,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为: 以邻氯甲苯为原料, 加入22的氢氧化钠、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6008170 A 3 含镧催化剂、 18-冠醚-6, 氢氧化钠与邻氯甲苯的摩尔比为2.3:1, 含镧催化剂加入量为每 mol邻氯甲苯加入15g, 18-冠醚-6加入量为每mol邻氯甲苯加入15g, 反应温度为270, 反应压力为11.6MPa, 反应时间为6h, 停止反应, 降至常温常压, 然后加入盐酸, 直至pH值 为5左右, 。

11、分层后, 向水层加入萃取剂, 进行萃取, 减压精馏, 得到间甲酚。 001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含镧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将磷酸镧溶液、 甲醇和分子筛还 加入光反应器中, 所述磷酸镧溶液、 甲醇、 分子筛的体积比为: 2:(1520):(1015), 然后 通入氮气, 进行紫外线照射56小时, 结束后, 降温至室温, 停止通入氮气, 取出抽滤, 洗涤 后, 再置于光反应器中进行紫外线照射0.51小时后, 取出, 得到催化剂。 0014 上述制备方法中, 所述的磷酸镧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25。 所述的分子筛的体 积密度为0.550.65, 吸水性为2324, 有效孔径为10A。 所述的氮气通入量。

12、为23L/h。 在照射紫外线的同时, 对反应器进行冷却, 控制温度范围在5055。 0015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绿色新工艺, 包括工艺条件, 催化剂, 各原料、 助剂的配 比。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绿色新工艺, 制备间甲酚, 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间甲酚, 选择性可以高 达96, 远远高于现有技术, 避免了后续分离操作的困难, 减少了后处理环节。 同时原料的 转化率也不低于现有技术。 采用本方法制备间甲酚, 适合连续性的循环制备, 有利于间甲酚 的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1 0017 将1mol邻氯甲苯、 2.3mol氢氧化钠(22)、 400ml水、 5g催化剂、 3g18。

13、-冠醚-6加入 反应器中, 加热至270, 保温6h, 停止反应, 降至常温常压, 然后加入盐酸, 直至pH值为至5 左右, 分层后, 水层加入苯, 进行萃取, 减压精馏, 收集80的馏分, 收集84的馏分。 0018 实施例25 0019 实施例25的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改变反应温度, 分别为 250、 220、 200、 180。 所得结果如下表 0020 邻氯甲苯转化率间甲酚选择性 实施例17996 实施例28095 实施例37691 实施例47187 实施例55577 0021 实施例68 0022 实施例68的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改变反应时。

14、间, 分别为 4、 2、 1h。 所得结果如下表 0023 邻氯甲苯转化率间甲酚选择性 实施例17996 实施例67870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6008170 A 4 实施例77856 实施例83934 0024 实施例912 0025 实施例912的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改变氢氧化钠的浓 度, 分别为15、 18、 25、 28。 所得结果如下表 0026 0027 0028 实施例1316 0029 实施例1316的反应条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改变氢氧化钠与邻 氯甲苯的摩尔比, 分别为2:1、 2.5: 1、 2.8:1、 3:1。 所得结果如下表 0030 邻氯甲苯转化率间甲酚选择性 实施例138077 实施例17996 实施例148476 实施例158079 实施例167587 0031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 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将1mol邻氯甲苯、 2.3mol氢氧化钠 (22)、 400ml水、 5g催化剂、 3g18-冠醚-6加入反应器中, 加热至270, 保温6h, 停止反应, 降至常温常压, 然后加入盐酸, 直至pH值为至5左右, 分层后, 水层加入苯, 进行萃取, 减压精 馏, 收集80的馏分, 收集84的馏分。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6008170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