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88457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08578.8

申请日:

2014.09.28

公开号:

CN104312414A

公开日:

2015.01.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D 175/14申请日:20140928|||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75/14; C09D101/12; C09D101/14; C09D101/18; C09D127/06; C09D133/00; B41M5/00

主分类号:

C09D175/14

申请人:

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虞明东; 牛辉楠; 蒋天龙

地址:

201512 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大道50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代理人:

郭国中;陈少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组合物包括A、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光固化树脂1~80,光聚合单体1~100,光引发剂1~20,助剂0~10;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纤维素类树脂0~16,氯醋树脂0~6,丙烯酸树脂4~15,助剂0~3,溶剂60~90。本发明先在PET基材上涂布B组分烘干后,再在B组分涂层上涂布A组分,然后模压A组分涂层同时UV光照固化工艺制作全息镭射效果,采用UV镭射涂料做的涂层具有抗划伤、丰满度好、不变形、耐候好等优点;同时还具备剥离性能优异、全息镀铝层转移完整,以及节省能源且快速,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光固化树脂为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的乙烯型不饱和键的光固化树脂。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光聚合单体选自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多官能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多官能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光引发剂选自苯偶姻、苯偶姻烷基醚、苯乙酮类光引发剂、蒽醌类光引发剂、噻吨酮类光引发剂、缩酮类光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硫醇化合物、有机卤化物、二苯酮类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磷氧化物、双[2,6-二氟-3-(1H-吡咯基-1)苯 基]钛茂、双(五氟苯基)钛茂、蒽醌/叔胺光引发体系、樟脑醌/叔胺光引发体系、3-酮基香豆素/叔胺光引发体系、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基丙酮-1、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吗啉基苯基)-丁烷-1-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B组分中,所述纤维素类树脂选自醋酸纤维素树脂、醋酸丙酸纤维素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硝酸纤维素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纤维素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2~8万。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所述氯醋树脂选自二元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或三元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所述氯醋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82万~6.5万。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所述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树脂单体与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聚合而成的重均分子量为3~20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所述溶剂选自丙酮、丁酮、醋酸乙酯、醋酸正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仲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10.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在制备UV-镭射转移膜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A、利用涂布机将所述B组分均匀地涂布在基膜上,涂布厚度在4~15μm,烘干,形成B组分涂层,涂层厚度在1~1μm;
B、利用涂布机将所述A组分均匀地涂布在所述B组分涂层上,UV模压,UV能量推荐在100~1000mj/cm2,形成UV-复合镭射涂料组合物模压涂层;
C、利用镀铝机在所述UV-复合镭射涂料组合物模压涂层上镀一层均匀的铝层,形成具有金属效果的全息表面效果,即得所述UV-镭射转移膜。

说明书

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要求,用于烟酒、食品、日用品等的纸类包装,大部分采用转移法的工艺制作,该工艺就是将具有镭射效果的镀铝涂层转移到纸基表面形成具有金属光泽的镀铝纸。
目前,做转移涂层的涂料几乎全部为热塑树脂溶剂体系,采用该涂料制作模压工艺采用热压热塑树脂涂层,做出的涂层信息层会随着热压的时间下降,严重时会有信息缺失。而采用UV涂层光固模压工艺可以避免这种情况,UV涂层在光固化模压前涂层是液态,模压时会完整地复制模板信息,光固化模压时UV涂层与模板分离干净,不会出现传统热塑涂层长时间模压信息缺失的情况,但UV涂层与所用基材聚酯薄膜不能很好剥离,在转移时容易出现掉点透光露白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应用该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能制作出镭射图案立体感强的转移膜。具体来说,是在涂布UV涂层前先涂布一层转移热塑涂层,利用热塑涂层易转移的优点,模压时采用光固化模压UV涂层,因此,UV-镭射转移涂料模压时就有UV涂层模压的优势,转移时则具有传统转移热塑涂层剥离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优选的,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

优选的,A组分中,所述光固化树脂为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的乙烯型不饱和键的光固化树脂。
优选的,A组分中,所述光聚合性单体选自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多官能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多官能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更进一步优选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苯硫基)乙基丙烯酸酯、2-(对-异丙苯基-苯氧基)-己基丙烯酸酯、邻苯基苯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基苯乙氧基丙基丙烯酸酯、乙氧化(3)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4)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10)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30)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4)双酚S二丙烯酸酯、乙氧化(10)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基二苯基芴二丙烯酸酯等折射率高于1.5以上的光聚合性单体。
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选自苯偶姻、苯偶姻烷基醚、苯乙酮类光引发剂、蒽醌类光引发剂、噻吨酮类光引发剂、缩酮类光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硫醇化合物、有机卤化物、二苯酮类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磷氧化物、双[2,6-二氟-3-(1H-吡咯基-1)苯基]钛茂(Irgacure784)、双(五氟苯基)钛茂、蒽醌/叔胺光引发体系、樟脑醌(又称莰菠酮CQ)/叔胺光引发体系、3-酮基香豆素/叔胺光引发体系、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基丙酮-1、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吗啉基苯基)-丁烷-1-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苯偶姻烷基醚为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 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苯乙酮类光引发剂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1,1-二氯苯乙酮、N,N-二甲基胺基苯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蒽醌类光引发剂为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叔丁基蒽醌、1-氯蒽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噻吨酮类光引发剂为2,4-二甲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缩酮类光引发剂为苯乙酮二甲基缩酮、苄基二甲基缩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异丙苯基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硫醇化合物为2,4,5-三芳香基咪唑二元体、核黄素四丁酯、2-硫基苯并咪唑、2-硫基苯并噁唑、2-硫基苯并噻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卤化物为2,4,6-三-s-三嗪、2,2,2-三溴乙醇、三溴甲基苯基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二苯酮类光引发剂为二苯酮、4,4’-双二乙基胺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的,A组分中,所述助剂包括流平剂、消泡剂、阻聚剂、光引发助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优选的,B组分中,所述纤维素树脂选自醋酸纤维素树脂、醋酸丙酸纤维素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硝酸纤维素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纤维素树脂重均分子量为2~8万。
优选的,B组分中,所述氯醋树脂包括二元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或三元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所述氯醋树脂的分子量为1.82万~6.5万。
优选的,B组分中,所述丙烯酸树脂是由常规丙烯酸酯类单体或与功能单体如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聚合而成的重均分子量为3~20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优选的,B组分中,所述助剂为润湿剂、流平剂、抗擦伤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B组分中,所述溶剂为丙酮、丁酮、醋酸乙酯、醋酸正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仲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前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在制备UV-镭射转移膜中的用途,所述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A、利用涂布机将所述B组分均匀地涂布在基膜上,涂布厚度在4~15μm,烘干,形成B组分涂层,涂层厚度为1~1μm;
B、利用涂布机将所述A组分均匀地涂布在所述B组分涂层上,UV模压,UV能量推荐在100~1000mj/cm2,形成UV-复合镭射涂料组合物模压涂层;
C、利用镀铝机在所述UV-复合镭射涂料组合物模压涂层上镀一层均匀的铝层,形成 具有金属效果的全息表面效果,即得所述UV-镭射转移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A组分涂层更易与模板分离,有利于制作镭射图案立体感强的转移膜.;
2、A组分涂层成膜性好,耐老化性佳;
3、A组分涂膜成品率高,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4、B组分印刷适应性好,可实现高速转移,且涂料配方由含有多种官能团改性树脂组成,可确保A组分在其涂层上有良好附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对比例1~5
本对比例1~5提供了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表1所示的组分及重量份数备料;
(b)将对应的原料组分混合,中速分散2小时,过滤,即得。
所述B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表2所示的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准备原料:
(2)先将所述溶剂置于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混合均匀;
(3)将树脂组分投入反应釜,控制搅拌速率为100rpm,搅拌1h,使树脂组分溶解充分;其中,对比例3中氯醋树脂、丙烯酸树脂同实施例3,选用重均分子量为10万的纤维素树脂;对比例4中纤维素树脂、丙烯酸树脂同实施例5,选用重均分子量为8万的氯醋树脂;对比例5中,选用重均分子量为1万的氯醋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0万的纤维素树脂,重均分子量为30万的丙烯酸树脂;
(4)当树脂组分完全溶解后,将助剂投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速率为150rpm,搅拌30min至助剂充分分散均匀,过滤即可。
实施例1~5
实施例1~5分别提供了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照表1所示的组分及重量份数备料;
(b)分别将各实施例对应的原料组分按其重量份数混合,中速分散2小时,过滤,即得。
表1 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中A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所述B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表2所示的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准备原料:
(5)先将所述溶剂置于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混合均匀;
(6)将树脂组分(氯醋树脂、丙烯酸酯树脂和纤维素类树脂)投入反应釜,控制搅拌速率为100rpm,搅拌1h,使树脂组分溶解充分;其中,纤维素树脂重均分子量为2~8万;氯醋树脂的分子量为1.82万~6.5万;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20万。
(7)当树脂组分完全溶解后,将助剂投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速率为150rpm,搅拌30min至助剂充分分散均匀,过滤,即可。
表2 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中B组分及其重量份数

以上实施例中,所述氯醋树脂包括二元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或三元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该氯醋树脂的分子量为1.82万~6.5万。所述丙烯酸树脂是由常规丙烯酸酯类单体或与功能单体如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聚合而成的重均分子量为3~20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所述纤维素树脂为醋酸纤维素树脂、醋酸丙酸纤维素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硝酸纤维素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素树脂重均分子量为2~8万。以上实施例中功能涂层因含有低分子量功能性丙烯酸树脂,使涂层在保证良好转移性能的同时获得了优异的切边性能,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印刷适应性好。
实施例6、应用
本实施例涉及实施例1~5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在制备UV-镭射转移膜中的用途。
所述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第一道涂布工艺
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根据涂布上机粘度、涂布量、涂布效果的要求,利用涂布机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均匀地涂布在基膜上,通过调整工艺参数,保证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涂布均匀;
(2)烘干工艺
控制好烘道的温度、湿度、速度等工艺参数,保证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涂层烘干;
(3)第二道涂布工艺
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A组分根据涂布上机粘度、涂布量、涂布效果的要求,利用涂布机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A组分均匀地涂布在B组分涂层上,通过调整工艺参数,保证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A组分涂布均匀;
(4)模压工艺
控制好模压辊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工艺参数,调整UV固化光源的能量,确保UV模压工艺的速度与效果;
(5)镀铝工序
利用镀铝机在UV-复合镭射涂料组合物模压涂层上镀一层均匀的铝层,形成具有金属效果的全息表面效果;
(6)复合工序
用胶辊或网纹辊通过涂布粘合剂将全息镀铝膜与底纸进行湿式复合,压辊贴合,烘干;
(7)剥离工序
将聚酯薄膜与纸张进行分离,使纸张表面只留有粘合剂、铝层、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A组分和B组分。
本发明先在PET基材上涂布B组分烘烤干燥后,再在B组分涂层上涂布A组分,然后模压A组分涂层同时UV光照固化工艺制作全息镭射效果,采用UV镭射涂料做的涂层具有抗划伤、丰满度好、不变形、耐候好等优点;同时还具备剥离性能优异、全息镀铝层转移完整,以及节省能源且快速,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
实施例7、性能检测
为了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涂料进行比较,用下面的方法进行涂布,测定涂料的平整度、附着力、镀铝牢度、样张外观、耐温。
一、平整度
用刮涂法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涂布在PET薄膜上,烘烤干燥成膜后在其上涂布A组分,目视样张的涂层平整度。
测试方法:目视观察测试样张外观。
评估方法:样张表面光滑平整为优,表面不平发皱为差。
二、转移性
用刮涂法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涂布在PET薄膜上,烘烤干燥成膜后在其上涂布A组分,把模压版的图案压制在A组分涂层上,之后UV固化。采用胶带法对样张转移性进行测试。
评估方法:完全脱落为优,有少量掉点为良,不脱落为差。
三、转移涂层牢度
用刮涂法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涂布在PET薄膜上,烘烤干燥成膜后在其上涂布A组分,把模压版的图案压制在A组分涂层上,之后UV固化,采用蒸镀法将铝层镀在涂层上,之后用水性胶水将镀铝膜与卡纸复合,然后将PET薄膜揭掉,采用胶带法测试涂层镀铝层转移后的牢度。
评估方法:镀铝层完全没有脱落为优,有少量脱落为良,大量脱落为差。
四、样张外观
用刮涂法将涂料涂布在预处理好的PET薄膜上,固化时把模压版的图案压制在涂层, 采用蒸镀法将铝层镀在涂层上。
测试方法:目视观察测试样张外观。
评估方法:样张表面图案完整饱满,镀铝层亮度高、色差小。
性能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性能检测情况

由表3可知,实施例1~5制得的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与对比例1~5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相比:实施例制备的组合物平整度和样张外观均有改善,涂层转移性佳,转移后涂层牢度好。由对比例1、2可知,纤维素类树脂、氯醋树脂用量过大,将直接导致样张外观变差。此外,发明人意外发现B组分配方中纤维素类树脂、氯醋树脂、丙烯酸酯树脂重均分子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A组分是否在其涂层上有良好附着;对比例3、4与实施例3、5的比较也充分验证了该发现。对比例5与实施例3的比较反映了本发明通过B组分中各限定重均分子量的官能团改性树脂搭配在一起,产生协同效果,进而起到优良的转移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UV-镭射转移涂料为双组份涂料,A组分具有普通UV涂料的优点,B组分具有良好转移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UV-镭射转移涂料还具有以下优点:采用UV固化,节省能源且快速,提高生产效率;UV固化时温度低,基材受热变形的影响减小;B组分优异的转移性能,生产成本低。因此,为了满足更高的包装要求,采用UV-镭射转移涂料替代传统溶剂型转移镭射镀铝涂料是一种趋势。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12414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8CN104312414A21申请号201410508578822申请日20140928C09D175/14200601C09D101/12200601C09D101/14200601C09D101/18200601C09D127/06200601C09D133/00200601B41M5/0020060171申请人上海乘鹰新材料有限公司地址201512上海市金山区金山大道5099号72发明人虞明东牛辉楠蒋天龙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代理人郭国中陈少凌54发明名称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57摘。

2、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组合物包括A、B组分;A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光固化树脂180,光聚合单体1100,光引发剂120,助剂010;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纤维素类树脂016,氯醋树脂06,丙烯酸树脂415,助剂03,溶剂6090。本发明先在PET基材上涂布B组分烘干后,再在B组分涂层上涂布A组分,然后模压A组分涂层同时UV光照固化工艺制作全息镭射效果,采用UV镭射涂料做的涂层具有抗划伤、丰满度好、不变形、耐候好等优点;同时还具备剥离性能优异、全息镀铝层转移完整,以及节省能源且快速,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19中华。

3、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12414ACN104312414A1/2页21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光固化树脂为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的乙烯型不饱和键的光固化树脂。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光聚合单体选自含有羟。

4、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多官能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多官能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组分中,所述光引发剂选自苯偶姻、苯偶姻烷基醚、苯乙酮类光引发剂、蒽醌类光引发剂、噻吨酮类光引发剂、缩酮类光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硫醇化合物、有机卤化物、二苯酮类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磷氧化物、双2,6二氟31H吡咯基1苯基钛茂、双五氟苯基钛茂、蒽醌/叔胺光引发体系、樟脑醌/叔胺光引发体系、3酮基香豆素/叔胺光引发体系、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基丙酮1、2苄基2二甲基。

5、胺基14吗啉基苯基丁烷1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B组分中,所述纤维素类树脂选自醋酸纤维素树脂、醋酸丙酸纤维素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硝酸纤维素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纤维素类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28万。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所述氯醋树脂选自二元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或三元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所述氯醋树权利要求书CN104312414A2/2页3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82万65万。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所述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树脂。

6、单体与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聚合而成的重均分子量为320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B组分中,所述溶剂选自丙酮、丁酮、醋酸乙酯、醋酸正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仲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在制备UV镭射转移膜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包括如下步骤A、利用涂布机将所述B组分均匀地涂布在基膜上,涂布厚度在415M,烘干,形成B组分涂层,涂层厚度在11M;B、利用涂布机将所述A组分均匀地涂布在所述B组分涂层上,UV模压,UV能量。

7、推荐在1001000MJ/CM2,形成UV复合镭射涂料组合物模压涂层;C、利用镀铝机在所述UV复合镭射涂料组合物模压涂层上镀一层均匀的铝层,形成具有金属效果的全息表面效果,即得所述UV镭射转移膜。权利要求书CN104312414A1/7页4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背景技术0002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要求,用于烟酒、食品、日用品等的纸类包装,大部分采用转移法的工艺制作,该工艺就是将具有镭射效果的镀铝涂层转移到纸基表面形成具有金属光泽的镀铝纸。0003目前,做转移涂层的涂料几乎全部为热塑树脂溶剂体系,。

8、采用该涂料制作模压工艺采用热压热塑树脂涂层,做出的涂层信息层会随着热压的时间下降,严重时会有信息缺失。而采用UV涂层光固模压工艺可以避免这种情况,UV涂层在光固化模压前涂层是液态,模压时会完整地复制模板信息,光固化模压时UV涂层与模板分离干净,不会出现传统热塑涂层长时间模压信息缺失的情况,但UV涂层与所用基材聚酯薄膜不能很好剥离,在转移时容易出现掉点透光露白的情况。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及其用途;应用该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能制作出镭射图案立体感强的转移膜。具体来说,是在涂布UV涂层前先涂布一层转移热塑涂层,利用热塑涂层易转。

9、移的优点,模压时采用光固化模压UV涂层,因此,UV镭射转移涂料模压时就有UV涂层模压的优势,转移时则具有传统转移热塑涂层剥离好的特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6本发明涉及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0007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00080009所述B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0010说明书CN104312414A2/7页50011优选的,所述A组分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00120013优选的,A组分中,所述光固化树脂为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的乙烯型不饱和键的光固化树脂。0014优选的,A组分中,所述光聚合性单体选自含有羟基的。

10、甲基丙烯酸酯、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双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基化多官能丙烯酸酯、丙氧基化多官能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更进一步优选2苯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丙烯酸酯、2苯硫基乙基丙烯酸酯、2对异丙苯基苯氧基己基丙烯酸酯、邻苯基苯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基苯乙氧基丙基丙烯酸酯、乙氧化3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4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10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30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化4双酚S二丙烯酸酯、乙氧化10双酚A二丙烯酸酯、乙氧基二苯基芴二丙烯酸酯等折射率高于15以上的光聚合性单体。0015优选的,所述光引发剂选自苯偶姻、苯偶姻烷基醚、苯乙酮类光。

11、引发剂、蒽醌类光引发剂、噻吨酮类光引发剂、缩酮类光引发剂、有机过氧化物、硫醇化合物、有机卤化物、二苯酮类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磷氧化物、双2,6二氟31H吡咯基1苯基钛茂IRGACURE784、双五氟苯基钛茂、蒽醌/叔胺光引发体系、樟脑醌又称莰菠酮CQ/叔胺光引发体系、3酮基香豆素/叔胺光引发体系、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基丙酮1、2苄基2二甲基胺基14吗啉基苯基丁烷1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00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苯偶姻烷基醚为苯偶姻甲基醚、苯偶姻乙基醚、苯偶姻异丙基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苯乙酮类光引发剂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

12、、1,1二氯苯乙酮、N,N二甲基胺基苯乙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蒽醌类光引发剂为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叔丁基蒽醌、1氯蒽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噻吨酮类光引发剂为2,4二甲基噻吨酮、2,4二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缩酮类光引发剂为苯乙酮二甲基缩酮、苄基二甲基缩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有机过氧化物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异丙苯基中的一种或说明书CN104312414A3/7页6两种;所述硫醇化合物为2,4,5三芳香基咪唑二元体、核黄素四丁酯、2硫基苯并咪唑、2硫基苯并噁唑、2硫基苯并噻唑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有机卤化物为2,4,6三S三嗪、2,2,2三溴乙醇、三。

13、溴甲基苯基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二苯酮类光引发剂为二苯酮、4,4双二乙基胺基二苯甲酮中的一种或两种。0017优选的,A组分中,所述助剂包括流平剂、消泡剂、阻聚剂、光引发助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0018优选的,B组分中,所述纤维素树脂选自醋酸纤维素树脂、醋酸丙酸纤维素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硝酸纤维素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纤维素树脂重均分子量为28万。0019优选的,B组分中,所述氯醋树脂包括二元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或三元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所述氯醋树脂的分子量为182万65万。0020优选的,B组分中,所述丙烯酸树脂是由常规丙烯酸酯类单体或与功能单体如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

14、、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聚合而成的重均分子量为320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0021优选的,B组分中,所述助剂为润湿剂、流平剂、抗擦伤剂中的一种或几种。0022优选的,B组分中,所述溶剂为丙酮、丁酮、醋酸乙酯、醋酸正丙酯、醋酸正丁酯、醋酸仲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0023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前述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在制备UV镭射转移膜中的用途,所述制备包括如下步骤0024A、利用涂布机将所述B组分均匀地涂布在基膜上,涂布厚度在415M,烘干,形成B组分涂层,涂层厚度为11M;0025B、利用涂布机将所述A组分均匀地涂布在所述B组分涂层上,UV模压,UV能量推荐在10010。

15、00MJ/CM2,形成UV复合镭射涂料组合物模压涂层;0026C、利用镀铝机在所述UV复合镭射涂料组合物模压涂层上镀一层均匀的铝层,形成具有金属效果的全息表面效果,即得所述UV镭射转移膜。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281、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A组分涂层更易与模板分离,有利于制作镭射图案立体感强的转移膜;00292、A组分涂层成膜性好,耐老化性佳;00303、A组分涂膜成品率高,利于提高生产效率。00314、B组分印刷适应性好,可实现高速转移,且涂料配方由含有多种官能团改性树脂组成,可确保A组分在其涂层上有良好附着。具体实施方式003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

16、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0033对比例15说明书CN104312414A4/7页70034本对比例15提供了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B组分;0035所述A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36A按照表1所示的组分及重量份数备料;0037B将对应的原料组分混合,中速分散2小时,过滤,即得。0038所述B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391按照表2所示的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准备原料00402先将所述溶剂置于反。

17、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混合均匀;00413将树脂组分投入反应釜,控制搅拌速率为100RPM,搅拌1H,使树脂组分溶解充分;其中,对比例3中氯醋树脂、丙烯酸树脂同实施例3,选用重均分子量为10万的纤维素树脂;对比例4中纤维素树脂、丙烯酸树脂同实施例5,选用重均分子量为8万的氯醋树脂;对比例5中,选用重均分子量为1万的氯醋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0万的纤维素树脂,重均分子量为30万的丙烯酸树脂;00424当树脂组分完全溶解后,将助剂投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速率为150RPM,搅拌30MIN至助剂充分分散均匀,过滤即可。0043实施例150044实施例15分别提供了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包括A组分和。

18、B组分;0045所述A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46A按照表1所示的组分及重量份数备料;0047B分别将各实施例对应的原料组分按其重量份数混合,中速分散2小时,过滤,即得。0048表1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中A组分及其重量份数00490050所述B组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511按照表2所示的组分及重量份含量准备原料00525先将所述溶剂置于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混合均匀;00536将树脂组分氯醋树脂、丙烯酸酯树脂和纤维素类树脂投入反应釜,控制搅拌速率为100RPM,搅拌1H,使树脂组分溶解充分;其中,纤维素树脂重均分子量为28万;氯醋树脂的分子量为182万65万;丙烯酸树脂的重均分。

19、子量为320万。00547当树脂组分完全溶解后,将助剂投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速率为150RPM,搅拌30MIN至助剂充分分散均匀,过滤,即可。0055表2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中B组分及其重量份数0056说明书CN104312414A5/7页80057以上实施例中,所述氯醋树脂包括二元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或三元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该氯醋树脂的分子量为182万65万。所述丙烯酸树脂是由常规丙烯酸酯类单体或与功能单体如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聚合而成的重均分子量为320万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所述纤维素树脂为醋酸纤维素树脂、醋酸丙酸纤维。

20、素树脂、醋酸丁酸纤维素树脂,硝酸纤维素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纤维素树脂重均分子量为28万。以上实施例中功能涂层因含有低分子量功能性丙烯酸树脂,使涂层在保证良好转移性能的同时获得了优异的切边性能,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印刷适应性好。0058实施例6、应用0059本实施例涉及实施例15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在制备UV镭射转移膜中的用途。0060所述制备包括如下步骤00611第一道涂布工艺0062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根据涂布上机粘度、涂布量、涂布效果的要求,利用涂布机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均匀地涂布在基膜上,通过调整工艺参数,保证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涂布均匀;00632烘干。

21、工艺0064控制好烘道的温度、湿度、速度等工艺参数,保证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涂层烘干;00653第二道涂布工艺0066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A组分根据涂布上机粘度、涂布量、涂布效果的要求,利用涂布机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A组分均匀地涂布在B组分涂层上,通过调整工艺参数,保证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A组分涂布均匀;00674模压工艺说明书CN104312414A6/7页90068控制好模压辊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工艺参数,调整UV固化光源的能量,确保UV模压工艺的速度与效果;00695镀铝工序0070利用镀铝机在UV复合镭射涂料组合物模压涂层上镀一层均匀的铝层,形成具有金属效果的全息表面。

22、效果;00716复合工序0072用胶辊或网纹辊通过涂布粘合剂将全息镀铝膜与底纸进行湿式复合,压辊贴合,烘干;00737剥离工序0074将聚酯薄膜与纸张进行分离,使纸张表面只留有粘合剂、铝层、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A组分和B组分。0075本发明先在PET基材上涂布B组分烘烤干燥后,再在B组分涂层上涂布A组分,然后模压A组分涂层同时UV光照固化工艺制作全息镭射效果,采用UV镭射涂料做的涂层具有抗划伤、丰满度好、不变形、耐候好等优点;同时还具备剥离性能优异、全息镀铝层转移完整,以及节省能源且快速,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0076实施例7、性能检测0077为了对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涂料进行比较,用下面的方法。

23、进行涂布,测定涂料的平整度、附着力、镀铝牢度、样张外观、耐温。0078一、平整度0079用刮涂法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涂布在PET薄膜上,烘烤干燥成膜后在其上涂布A组分,目视样张的涂层平整度。0080测试方法目视观察测试样张外观。0081评估方法样张表面光滑平整为优,表面不平发皱为差。0082二、转移性0083用刮涂法将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涂布在PET薄膜上,烘烤干燥成膜后在其上涂布A组分,把模压版的图案压制在A组分涂层上,之后UV固化。采用胶带法对样张转移性进行测试。0084评估方法完全脱落为优,有少量掉点为良,不脱落为差。0085三、转移涂层牢度0086用刮涂法将UV镭射转。

24、移涂料组合物B组分涂布在PET薄膜上,烘烤干燥成膜后在其上涂布A组分,把模压版的图案压制在A组分涂层上,之后UV固化,采用蒸镀法将铝层镀在涂层上,之后用水性胶水将镀铝膜与卡纸复合,然后将PET薄膜揭掉,采用胶带法测试涂层镀铝层转移后的牢度。0087评估方法镀铝层完全没有脱落为优,有少量脱落为良,大量脱落为差。0088四、样张外观0089用刮涂法将涂料涂布在预处理好的PET薄膜上,固化时把模压版的图案压制在涂层,采用蒸镀法将铝层镀在涂层上。0090测试方法目视观察测试样张外观。0091评估方法样张表面图案完整饱满,镀铝层亮度高、色差小。说明书CN104312414A7/7页100092性能检测结。

25、果如表3所示0093表3性能检测情况00940095由表3可知,实施例15制得的一种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与对比例15的UV镭射转移涂料组合物相比实施例制备的组合物平整度和样张外观均有改善,涂层转移性佳,转移后涂层牢度好。由对比例1、2可知,纤维素类树脂、氯醋树脂用量过大,将直接导致样张外观变差。此外,发明人意外发现B组分配方中纤维素类树脂、氯醋树脂、丙烯酸酯树脂重均分子量的选择,将直接影响A组分是否在其涂层上有良好附着;对比例3、4与实施例3、5的比较也充分验证了该发现。对比例5与实施例3的比较反映了本发明通过B组分中各限定重均分子量的官能团改性树脂搭配在一起,产生协同效果,进而起到优良的转移效果。0096综上所述,本发明的UV镭射转移涂料为双组份涂料,A组分具有普通UV涂料的优点,B组分具有良好转移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UV镭射转移涂料还具有以下优点采用UV固化,节省能源且快速,提高生产效率;UV固化时温度低,基材受热变形的影响减小;B组分优异的转移性能,生产成本低。因此,为了满足更高的包装要求,采用UV镭射转移涂料替代传统溶剂型转移镭射镀铝涂料是一种趋势。0097以上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的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说明书CN104312414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染料;涂料;抛光剂;天然树脂;黏合剂;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组合物;其他类目不包含的材料的应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