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 本发明涉及可利用建筑物壁面设置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
已知现有技术系在从设于天花板后的大型收纳盒在室内升降自如地连出一对吊挂构件,在钩住于吊挂构件下端的竿上吊挂洗涤衣物(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实开平2-34645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必须在天花板后设置收纳盒,因工程大而存在工程费高的问题。又,因不能设置于如室外没有天花板的场所,在庭园或阳台确保设置空间、尤其在住宅狭小情形下难以设置晒衣竿。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问题,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建筑物的壁面设置,又可保持良好外观,并且,使用时可对向斜前下方拉下的晒衣竿牢固支持的晒衣装置;又,其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简单机构就可实现从收纳部将晒衣竿向斜前下方成为拉下自如并对向斜前下方拉下状态的晒衣竿牢固支持的结构,又,作为其另一目的,在于由从外部的操作索的操作就可简单地拉进拉出晒衣竿,又,作为其另一目的,在于能可靠保持吊挂臂的最大拉下状态,又,作为其另一目的,在于向斜前下方拉下自如,用很轻的力量即可顺利地进行拉进拉出;又,作为其另一目的,在于收纳状态使吊挂臂、辅助臂、晒衣竿不会露出于外部而可改善外观;又,作为其另一目的,在于使盖子开闭以简单地构成自动地进行,又,作为其另一目的,在于不仅可用简单结构成就可安装于建筑物的壁并且即使对于壁的固定金属件的安装位置偏向于横向也可在固定金属件安装收纳盒;又,作为其另一目的,在于可选择对应于晒衣竿直径的晒衣竿支持构件加以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其特征为;在建筑物的壁1上部设置收纳部2,在从收纳部2内向斜前下方成为拉进拉出自如的吊挂臂3架设竿4,在此吊挂臂3安装一端部并且另一端部为安装于收纳部2侧而将增强吊挂臂3所用的辅助助臂5装设成从收纳部2内向斜前下方进出自如采用这种构成,当使用时从设于建筑物的壁1上部的收纳部2向斜前下方拉下竿4将洗衣物在竿4上晒衣,此时,由向斜前下方拉下的吊挂臂3来支持竿4,但是,该向斜前下方拉下的吊挂臂3系由向斜前下方拉下的辅助臂5所支持而可靠保持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又,不使用时就将吊挂臂3及辅助臂5拉入收纳部2内并将支持于吊挂臂3的竿4收纳于收纳部2内。
又,在支持竿4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2支吊挂臂3上端部分别安装滑件6,将各滑件6沿设置于收纳部2内的轨道7安装成滑动自如,在收纳部2的两端部附近分别对辅助臂5的一端部回转自如地轴支并将辅助臂5的另一端部回转自如地轴支于吊挂臂3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部较佳。采用这种构成,由滑动2个滑件6使2支吊挂臂3从收纳部2内向斜前下方成为进出自如并可使支持于吊挂臂3下端的竿4从收纳部2内向斜前下方进出自如,此时,由于滑件6的滑动,吊挂臂3从收纳部2内向斜前下方拉进拉出时,与吊挂臂3的移动连动就可使辅助臂5从收纳部2内向斜前下方进出。
又,以将支持于2支吊挂臂3的竿4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使2支吊挂臂3不互相平行地将2支吊挂臂3向反方向倾斜,并较佳为以将竿4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使对于各吊挂臂3分别轴支的辅助臂5对于吊挂臂3向反方向倾斜。像这样在将竿4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下使2支吊挂臂3不互相平行地将2支吊挂臂3向反方向倾斜,所以吊挂臂3不容易向横向摇动可使竿4稳定而不会摇动,并且,以将竿4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对于各吊挂臂3分别轴支的辅助臂5轴支的吊挂臂3向反方向倾斜,在拉下状态下由吊挂臂3与辅助臂5成为类似一种桁架(truss)结构的构造,而吊挂臂3为由辅助臂5牢固地增强,可将向斜前下方的突出状态保持为稳定,可更加稳定地支持竿4。又,在将竿4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使2支吊挂臂3不会互相变成平行并通过使2支吊挂臂3向反方向倾斜,为收纳移动滑件6而从拉下状态移动吊挂臂3时,在开始移动时吊挂臂3并不突出并可顺利地转动,而滑件6的移动可由很轻的力量进行。
又,较佳为设置将辅助臂5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能够承受施加于辅助臂5的负荷来支持辅助臂5所需的辅助臂支持部8。采用这种构成,在将辅助臂5向斜前下方拉下状态下由辅助臂支持部8支持辅助臂5就可承受施加于辅助臂5的负荷,即使对于向斜下方拉下竿4的大负荷,经由辅助臂5也能可靠地支持。
又,卷绕于设在收纳部2两端部的带轮9间的无端绳索10上将2个滑件6向无端绳索10的一方移动2个滑件6为向互相靠近方向移动并通过向无端绳索10另一方移动,2个滑件6安装为向互相远离方向移动,设置为使滑件6移动所需的操作绳索11,较佳为将操作绳索11从收纳部2向外导出。采用这种构成,操作导出到外面的操作绳索11并使滑件6滑动,使一对滑件6连动而互相靠近、互相远离状动作,并连动2个吊挂臂3就可从收纳部2内向斜前下方拉进拉出。
又,较佳为设置在将吊挂臂3或辅助臂5向斜前下方拉下状态下,为了阻止吊挂臂3或辅助臂5碰触而使吊挂臂3或辅助臂5超此再向斜前下方拉下所需挡止件12。采用这种构成,将吊挂臂3或辅助臂5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就可由挡止件12可靠地保持,又,即使竿4承受负荷,也由挡止件12使吊挂臂3变成不能移动。
又,从收纳部2内拉进拉出吊挂臂3、辅助臂5、竿4时较佳为装设减轻吊挂臂3、辅助臂5、竿4负荷所需的减轻装置。采用这种构成,尽管从收纳部2内向斜前下方进出,也可减轻吊挂臂3、辅助臂5、竿4的负荷而以很轻的力量就可进行拉进拉出的操作。
又,较佳为从收纳部2的开口部13使吊挂臂3、辅助臂5、竿4变成向斜前下方进出自如,在该收纳部2的开口部13设置开闭自如的盖子14。采用这种构成,就可在将吊挂臂3、辅助臂5、竿4收纳于收纳部2的状态下通过将开口部13用盖子14闭合而使吊挂臂3、辅助臂5、竿4不会露出于外部。
又,较佳为在将吊挂臂3、辅助臂5、竿4收纳于收纳部2的状态下闭合盖子14并且在非收纳状态下设置打开盖子14的盖开闭装置。采用这种构成,当开闭盖子14时,可由盖开闭装置更简单地开闭盖子14。
又,较佳为在收纳部2的开口部13上端部回转自如地安装盖子14,在盖子14上安装将盖子14做开闭动作所需的盖开闭用弹簧15,若超过盖开闭用弹簧15的中立位置并将盖子14向一方转动时,就赋与将盖子14向打开方向的弹簧力,并且超过中立位置向另一方转动时则赋与关闭盖子14方向的弹簧力来构成盖开闭用弹簧15,当收纳于收纳部2的吊挂臂3、辅助臂5、竿4从收纳部2拉出时,将盖子14超过盖开闭用弹簧15的中立位置并向一方转动方向压下,设置收纳于吊挂臂3、辅助臂5、竿4的收纳部2时,将盖子14超过盖开闭用弹簧15的中立位置并向另一方转动方向压下的装置。采用这种构成,将吊挂臂3、辅助臂5、竿4收纳于收纳部2,盖子14由盖开闭用弹簧15的弹簧力自动地闭合,通过将吊挂臂3、辅助臂5、竿4从收纳部2拉出,使盖子14由盖开闭用弹簧15的弹簧力自动地打开。
又,较佳为在固定片17下端部设置下承受片18并且在固定片17上端部设上承受片19来构成固定金属件20,将固定金属件20的固定片17固定于建筑物的壁1,在构成收纳部2外壳的收纳盒21背面部下部设置横向宽度比下承受片18的横宽更宽的下钩部22,并且,在收纳盒21背面部的上部设置比横向宽度上承受片19的横宽更宽的上钩部23,在下承受片18钩住卡止下钩部22,在上承受片19钩住卡止上钩部23。采用这种构成,在下承受片18钩住卡止下钩部22,只要在上承受片19上将卡止上钩部23钩住就可将盒本体21简单地安装于建筑物的壁1上,又,因下钩部22的横向宽度比下承受片18的横宽更宽,上钩部23的横向宽度比上承受片19的横宽更宽,所以,即使固定金属件20的安装位置不同,可将下钩部22的宽度方向的一部钩住卡止下承受片18,并且将上钩部23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钩住卡止于上承受片19就可对应。
又,较佳为在吊挂臂3下端部装卸自如地安装竿支持构件24。采用这种结构,即使竿4的直径不同时,也可选择对应于不同种类竿4的竿支持构件24安装于吊挂臂3上。
附图简单说明
图1系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部分省略的分解立体图。
图2(a)系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向斜前下方拉下状态的正面图,(b)系侧面图。
图3(a)系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收纳闭合盖子状态的正面图,(b)系侧面图。
图4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内部机构的正面图。
图5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移动两滑件机构的图面,为将竿向斜前下方拉下状态的说明图。
图6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移动两滑件机构的图面,为将竿收纳状态的说明图。
图7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第1弹簧与第2弹簧的安装部分的侧面图。
图8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在将竿向斜前下方最大拉下状态的第1弹簧与第2弹簧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9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第2弹簧的辅助臂转动的弹簧力为零位置的说明图。
图10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竿收纳于收纳部状态的第1弹簧与第2弹簧状态的说明图。
图11(a)系表示吊挂臂、辅助臂、竿的合计负荷M1与竿的位置的图表,(b)系表示第1弹簧为由作用于辅助弹簧的弹簧力的负荷M2与竿的位置的图表,(c)系表示第2弹簧由辅助弹簧的弹簧力的负荷M3与竿位置的图表。
图12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所使用的吊挂臂,(a)系俯视图,(b)系正面图。
图13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所使用的辅助臂,(a)系平面图,(b)系正面图,(c)系剖面图。
图14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所使用的第1弹簧,(a)系正面图,(b)系侧面图。
图15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所使用的第2弹簧,(a)系正面图,(b)系侧面图。
图16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所使用的竿支持构件(a)系平面图,(b)系剖面图。
图17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所使用的插入金属件,(a)系侧面图,(b)系平面图,(c)系从另一方所见的侧面图,(d)系正面图。
图18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所使用的盖开闭用弹簧,(a)系正面图,(b)系侧面图。
图19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盖子的开启状态的说明图。
图20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盖子的开闭动作进行途中的说明图。
图21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盖子为开启状态并向拉出方向移动(或向收纳方向移动)途中的说明图。
图22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盖子以开启状态完全拉出状态的说明图。
图23系说明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将本体盒安装于一对固定件时固定件间的间隔不同时的说明图。
图24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其它实施形态,(a)系从正面所见的立体图,(b)系从背面所见的立体图。
图25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的本体盒的安装的说明图。
图26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在安装片上对轴装卸自如的例,(a)系分解立体图,(b)系装卸的说明图。
兹依据附图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详述如下。
本实施形态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16,系构成为在建筑物的壁1上部配设收纳部2,在成为从此收纳部2内向斜前下方拉进拉出自如的吊挂臂3架设竿4,并装设为一端部安装于吊挂臂3且另一端部为安装于收纳部2侧而将增强吊挂臂3所需的辅助臂5从收纳部2内向斜前下方进出自如。
图1系表示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16的分解立体图。收纳部2外壳系由盒本体21构成,此盒构成为本体21系从底板21a后端向上方突设后纵板21b,从后纵板21b上端向前方突设上横板21c,并在上横板21c上面载设并安装另体的顶板21d,并且在盒本体21两侧端面安装侧盖34。顶板21d前端部与底板21a前端部之间成为开口部13。在后纵板21b的至少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固定有安装构件25,在此安装构件25下部设有下钩部22,在安装构件25上部设有上钩部23。
如图1、图4所示,在盒本体21内部在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设有一对中央侧板26,在盒本体21内部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附近从后纵板21b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到底板21a前端部向下倾斜状安装有倾斜板27,从倾斜板27外侧端在上方突设端部侧板28。并且,在盒本体21内两端部侧板28之间为收纳空所2a,在中央侧板26前部设有如图1所示的收纳时可收纳竿4中央部的穿竿凹处26a。
在两侧端部侧板28和与此对向的中央部的中央侧板26之间以水平状态架设有分别左右的轨道7,在左右轨道7中分别滑动自如地安装有滑件6。另外,轨道7在附图所示的实施形态虽然设有左右2根,但也可将1根轨道7贯通中央侧板26架设于左右两端部的端部侧板28之间且在1根轨道7两侧也可以分别滑动自如地安装滑件6。
滑动自如地安装于轨道7的左右两侧的滑件6分别如第12图所示,吊挂臂3上端部由轴3a轴支成转动自如。在吊挂臂3下端部设有上下对向的一对安装片3b,将设在竿支持构件24后部的轴支部24a配置于一对安装片3b之间并由轴24b安装成转动自如。如图16所示,竿支持构件24设有向上方开口成为C字状的承竿凹部24c,在承竿凹部24c中可嵌入支持竿4。在此,由轴24b向安装片3b的安装系安装成装卸自如,选择为C字状的承竿凹部24c的大小不同(凹部直径不同)并安装于吊挂臂3下端部,藉此,即使竿4直径相异时,也可选择对应于相异种类的竿4的竿支持构件24并安装在吊挂臂3上。并且,轴3a愈向下倾斜而为后方,藉此,吊挂臂3因以轴3a作为中心转动,故从收纳部2的收纳空所2a内经由开口部13为向斜前下方进出自如。
装卸轴24b的构造虽然可以想到各种各样,但如图26所示,也可以将一对安装片3b由具有弹性的构件构成,在一方安装片3b设置孔33a并在另一方安装片3b与孔33a相反方向设置成凹呈略半球状的凹处33b,将在竿支持构件24的轴支部24a插拔自如地插入的轴24b的一端部的细径部24d插入孔33a,利用安装片3b的弹性力将轴24b的另一端部大致呈半球状的头部24e弹入于略呈半球状的凹处33b并安装成装卸自如。当然并非限定于此。
又,如图1所示,在竿4的两端部分别设有一对防止偏移突轮部4a,在承竿凹部24c嵌入竿4端部时,一对防止偏移突轮部4a位于承竿凹部24c两侧而使竿4不会偏移于长度方向。
在端部侧板28设有上板部28a,在此上板部28a上设有与倾斜板27平行地倾斜的倾斜部28b,在倾斜部28b与倾斜板27由轴5a转动自如地轴支有图13所示的辅助臂5上端。这样,在收纳部2两端附近由轴5a轴支成转动自如的各辅助臂5的下端部沿左右两侧的吊挂臂3上下方向在大致中间部由轴5b轴支成转动自如。并且,轴5a为倾斜成愈向下变成后方,由于辅助臂5以轴5a为中心转动,故从收纳部2的收纳空所2a内可经由开口部13向斜前下方进出自如。
在此,通过使两侧滑件6滑动而使其互相靠近状将两吊挂臂3对于轨道7转动成近于平行,不仅可将两吊挂臂3收纳于收纳空所2a,并且可将在两吊挂臂3下端部被支持两端部的竿4收纳于收纳空所2a内,此时同时与吊挂臂3的移动连动,而辅助臂5转动成使其对于轨道7近于平行,就可将两辅助臂5收纳于收纳空所2a内。
如图1及图4至图6所示,在两端部侧板28处安装有安装带轮9的带轮安装金属件9a,通过将滑件6固定在装设于该收纳部2两端部的带轮9间而卷绕为无端(环状)的无端绳索10。在此,在无端绳索10的前面侧安装有一方滑件6(无端绳索10的前面侧为固定于滑件6的固定部6a),又,在无端绳索10的内侧安装有另一方的滑件6(无端绳索10的内侧为固定于滑件6的固定部6a),又,两滑件6的安装位置系成为无端绳索10的长度方向的1/2位置。通过将2个滑件6以这种相关位置安装在卷绕于两带轮9间的绳索10,就可构成将2个滑件6向无端绳索10一方移动,使2个滑件6向互相靠近方向移动并且藉无端绳索10向另一方移动使2个滑件6向互相远离方向移动。
如图1,图4至图6所示,在一方滑件6上安装有第1可动用带轮29a,在另一方滑件6上安装有第2可动用带轮29b,又,在设于一方端部侧板28的上板部28a安装有带轮29c,又,在带轮29c下方的盒本体21的底板21a设有孔29d。并且,将在中央侧板26安装一端部的操作绳索11卷绕于第1可动用带轮29a上,并卷绕于带轮29c,从孔29d导出于盒本体21下方,在盒本体21下方倒转再从孔29d向上方拉起,卷绕于第2可动用带轮29b上,将该操作绳索11的另一端部安装于安装有带轮29c方的端部侧板28上。
因此,通过将导出于盒本体21外的操作绳索11向图5及图6的箭头A方向拉动,设有第2可动用带轮29b方的滑件6就向箭头B方向移动,因该设有第2可动用带轮29b方的滑件6向箭头B方向移动,所以设有第1可动用带轮29a方的滑件6就向箭头C方向移动,像这样因两滑件6为沿互相离开方向移动,就可将两吊挂臂3拉出成从收纳空所2a向斜前下方突出状。另一方面,因将操作绳索11向图5,图6的箭头D方向拉动,将设有第1可动用带轮29a方的滑件6就向箭头B方向移动,因设有此第1可动用带轮29a方的滑件6就向箭头B方向移动,所以设有第2可动用带轮29b方的滑件6向箭头C方向移动,这样,因两滑件6向互相靠近方向移动,向斜前下方跳出的两吊挂臂3就会向收纳于收纳空所2a方向移动。
另外,如图1所示,也可以在孔29d附近设回转自如的卷绕用滚轮29e,在此卷绕用滚轮29e上卷绕操作绳索11并从孔29d向下方导出,在该情况下,操作绳索11不至于从带轮29c脱离,并可进行绳索操作。
设在盒本体21内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附近的倾斜板27上设有辅助臂支持部8,在将辅助臂5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下,辅助臂5下面部由辅助臂支持部8加以支持,并能将施加于辅助臂5的负荷由辅助臂支持部8承受。这样,在将辅助臂5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下,辅助臂5不仅在轴5a部分支撑负荷,即使在辅助臂支持部8上也可支撑负荷,其结果,即使对于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竿4施加大的负荷,也可通过辅助臂5对其可靠支持。
如图1、图4、图8及图9所示,将吊挂臂3或辅助臂5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碰触吊挂臂3或辅助臂5,并设有为了阻止超此吊挂臂3或辅助臂5向斜前下方被拉下的挡止件12,在附图所示实施形态中,将上述的辅助臂支持部8形成为L字状,并将L字状的纵突部作为挡止件12,将辅助臂5向斜前下方被拉下,并在由辅助臂支持部8支持的状态下阻止再进一步辅助臂5碰触构成挡止件12的纵突部而辅助臂5超此向前下方被拉出。另外,即使施加负荷于竿4,因挡止件12而使吊挂臂3不会动,故也能稳定地在竿4上吊挂洗衣物。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系对将辅助臂5向斜向拉下状态下装设阻止其超此拉下所需的挡止件12的例子做了说明,但是也可以装设成在将吊挂臂3拉下的状态下直接将吊挂臂3不能超此拉下地加以阻止的挡止件。
然而,在本发明中,系在将由2支吊挂臂3所支持的竿4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亦即在最大拉下状态)下,使2支吊挂臂3不会变成互相平行地2支吊挂臂3向相反方向倾斜。亦即,图2、图4和图8的状态虽为将竿4向斜前下方最大地拉下的状态,但是,如上述图2和图4所示,2支吊挂臂3系成为从正面看为八字状的相关位置而互不平行,并且,互相向相反方向倾斜。在此,因滑件6沿着轨道7移动,各个吊挂臂3在从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到收纳于收纳部2内的状态为止的范围内转动,但其转动角度为未满90°。
这样,在将竿4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下,2支吊挂臂3没有互相变成平行,并且,将2支吊挂臂3向相反方向倾斜,所以吊挂臂3不容易向横向摇动,可使竿4不摇动地保持稳定。又,在将竿4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下使2支吊挂臂3不会互相变成平行,因将2支吊挂臂3向相反方向倾斜,从拉下状态为了收纳移动滑件6而移动吊挂臂时,开始移动时吊挂臂3不至于突出,可顺利地转动,并可用轻的力量移动滑件6。
又,在将竿4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下,并且,如图2,图4,图8所示,对于各吊挂臂3分别轴支的辅助臂5为对于吊挂臂3向相反方向倾斜。亦即,如图2,图4所示,2支吊挂臂3系成为从正面看为八字状的相关位置互不平行,并互相向相反方向倾斜。在此,辅助臂5可在以轴5a为中心从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到收纳于收纳部2内的状态为止的范围内转动,但是其转动角度为未满90°。
如上所述,在将竿4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下,通过将对于各吊挂臂3分别轴支的辅助臂5对于所轴支的吊挂臂3构成为向相反方向倾斜,在拉下状态下由吊挂臂3与辅助臂5成为一种如桁架构造相似的构造,而吊挂臂3由辅助臂5牢固地加以增强,可将向前下方的突出状态保持为稳定,可更加稳定地支持竿4。
如上所述,从收纳部2内将吊挂臂3、辅助臂5、竿4向斜前下方拉进拉出时,在吊挂臂3、辅助臂5、竿4上会产生向下方向的负荷,所以与从收纳于收纳部2的状态进行向斜前下方的拉下时相比,从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拉上到收纳部2时需要大的操作力。因此,在本发明中,系从收纳部2内拉进出吊挂臂3、辅助臂5、竿5时设有减轻吊挂臂3、辅助臂5、竿5负荷的减轻装置。
在附图所示实施形态中,系由第1弹簧30和第2弹簧31构成减轻装置。第1弹簧30系如图14所示由扭力螺旋弹簧构成,而赋与将辅助臂5向收纳部2收纳方向(亦即将辅助臂5提起方向)转动所需的转动弹簧力。亦即,由该扭力螺旋弹簧所构成的第1弹簧30系在轴5a卷装有扭力螺旋弹簧的螺旋部分,将该扭力螺旋弹簧一端部弹接于端部侧板28并且将另一端部弹接于辅助臂5。并且,构成第1弹簧30的第1扭力螺旋弹簧系如图14的实线所示为自由状态,第1弹簧30的两端线材部30a所成的角度愈小则弹簧力愈大,第1弹簧30的两端线材部30a所成的角度愈大则弹簧力愈小,在图8的最大拉下状态时上述角度为最小,所以在最大拉下状态时提起辅助臂5方向的弹簧力为最大,辅助臂5愈向图9及图10上方时提起时,辅助臂5方向的弹簧力逐渐变小。
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第2弹簧31系由扭力螺旋弹簧所构成,将一端部卡止于设在倾斜板27的卡止部27a中,将另一端部卡止于设在辅助臂5的卡止部5c中。并且,如图15所示,第2弹簧31系为自由状态,第2弹簧31的两端线材部31b所成的角度为比图15的实线状态愈小则其弹簧力变愈大。图8的状态系由21弹簧31赋与将辅助臂5从收纳部2向斜前下方拉出方向转动的弹簧力。如图9的状态,卡止第2弹簧的另一方端部的卡止部5c为位于连结于作为辅助臂5转动中心的轴5a,与卡止第2弹簧一方端部的卡止部27a的线上的状态下为由第2弹簧31对于辅助臂5的弹性力的赋与方向为位于连结轴5a与卡止部27a的线上,所以,在该图8的状态下,由第2弹簧31欲转动辅助臂5的力为零。又,在图10的状态系由第2弹簧31赋与将辅助臂5向收纳部2侧向斜后方拉上方向转动的弹簧力。
若表示将上述吊挂臂3、辅助臂5、竿4向斜前下方进出时所产生的吊挂臂3、辅助臂5、竿4的负荷M1与竿4的相关位置,由第1弹簧30作用于辅助臂5的弹簧力的负荷M2与竿4的相关位置,由第2弹簧31作用于辅助臂5的弹簧力的负荷M3与竿4的相关位置时,就变成如第11图(a),(b),(c)所示的图表。在此图11(a),(b),(c)所示的总负荷合计时,从拉下到收纳的大致全行程负荷大致变成零,操作操作绳索11拉下或收纳的一系列的操作力也可变成很轻而一定。
在盒本体21前面的开口部13设有开闭自如的盖子14。在附图所示实施形态中,系在呈剖面为弧状的盖子14两端部的背面部安装有盖金属件32。如图17所示,此盖金属件32系由固定于盖子14背面的固定片32a、从固定片32a突出的轴支片32b、操作片32c构成,设于轴支片32b的轴支部32d由轴32e轴支成在端部侧板28的前上部上转动自如,盖子14为以开口部13上部附近为中心转动自如。另外,在盖金属件32轴支片32b的突出前端也可设置图1所示的配重32f。像这样通过设置配重32f而向打开盖子14方向赋与转动力。
在盖子14上设有盖开闭装置,在附图所示实施形态中,在盖子14上设有如图18所示的由扭力螺旋弹簧构成的盖开闭用弹簧15来构成盖开闭装置。亦即,如图19至图22所示,由扭力螺旋弹簧所构成的盖开闭用弹簧15的一端部为卡止于设在端部侧板28的卡止部28c中,另一端部为卡止于设在盖子14的轴支片32的卡止部28d中。由此扭力螺旋弹簧构成的盖开闭用弹簧15,系在连接卡止部28c与轴32e的线上位于卡止部32d的位置(连接此卡止部28c与轴32e的线为中立位置)为界,若卡止部32d位于比该线更上方时则由盖开闭用弹簧15赋与闭合盖子14方向的弹簧力,又,若卡止部32d位于比该线更下方时则由盖开闭用弹簧15赋与打开盖子14方向的弹簧力。
然而,如图19所示,在收纳部2收纳吊挂臂3、辅助臂5、竿4的状态下设定为卡止部32d位于比连结卡止部28c与轴32e的线更上方,所以,在此第19图的完全收纳状态时由盖开闭用弹簧15赋与闭合盖子14方向的弹簧力来闭合盖子14。在此盖子14的闭合状态下盖子14下端部碰触于底板21a前端部。在此状态下,收纳吊挂臂3、辅助臂5、竿4的收纳部2的开口部13由盖子14遮蔽,从外部看不到吊挂臂3、辅助臂5、竿4,可使外观良好,另外也可防止灰尘侵入。
在此,若将操作绳索4向拉下方向(亦即吊挂臂3、辅助臂5、竿4的拉下方向)拉动操作时,吊挂臂3、辅助臂5、竿4就向斜前下方开始拉下,由竿4端部抗衡盖开闭用弹簧15的弹簧力推上盖子14背面,这样,由于盖子14被推上,卡止部32d将位于比连接卡止部28c与轴32e的线更下方,若卡止部32d位于比连接卡止部28c与轴32e的线更下方时,同时盖开闭用弹簧15对于盖子14的弹簧施压方向相反,盖子14就如图20→图21所示自动地打开,盖子14上端碰触于设在端部侧板28的碰触部28d而保持盖子14的打开状态。此时,通过再将操作绳索11向拉下方向拉动操作时,就不会受到盖子14的妨碍,而如图20→图21→图22所示,从收纳部2就可将吊挂臂3、辅助臂5、竿4向斜前下方拉出。
另一方面,将吊挂臂3、辅助臂5、竿4从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收纳于收纳部2时,将操作绳索11向拉上方向(亦即将吊挂臂3、辅助臂5、竿4拉上而收纳于收纳部2的方向)拉动操作,当将22竿4从图22状态到图22所示收纳部2的开口部13拉上时,竿4的端部将推压设于盖子14的操作片32c,藉此,盖子14就如图22所示向闭合方向转动,转动到卡止部32d位于比连接卡止部28c与轴32e的线更上方位置时,若卡止部32d位于连接卡止部28c与轴32e的线更上方位置,同时盖开闭用弹簧15对于盖子14的弹簧施压方向相反,如图19所示盖子14会自动地闭合,而盖子14下端碰触底板21a前端部以保持闭合状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壁面收纳式晒衣装置16,系在建筑物的壁1上部配设收纳部2,晒衣时,从收纳部2内向斜前下方拉下吊挂臂3、辅助臂5、竿4,在该竿4吊挂洗衣物以晒衣,不使用时向斜前下方拉下的吊挂臂3、辅助臂5、竿4拉上收纳于收纳部2而使用,此时,与上述动作连动将盖子14由作为盖开闭装置的盖开闭用弹簧15自动地加以开闭。
以下就有关构成收纳部2外壳的盒本体21安装于建筑物的壁1上部的实施形态说明如下。
在固定片17下端部设有下承受片18并且在固定片17上端部设有上承受片19来构成固定金属件20,将此固定金属件20相隔位于建筑物的壁1上部的间隔并使用钉子、木螺丝等固定件加以固定。另一方面,在收纳盒21背面部的后纵板21b的至少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如上所述固定有下钩部22与上钩部23的安装构件25。然而,在安装于壁2中的固定金属件20的下承受片18钩住卡止设于收纳盒21背面部的下钩部22,并且,在上承受片19中钩住卡止上钩部23,以钩住卡止的简单装置就可将盒本体21安装于建筑物的壁1的上部。
在此,固定金属件20对于壁1的固定位置根据壁1的构造等条件有所限制。例如,若欲将固定金属件20固定于作为壁2的构件的柱或间柱时,若建筑物的模块相异时,柱(间柱)间的距离就不同,所以,固定金属件20的安装位置间的间隔就相异。鉴于此点,在本发明中使下钩部22的横向宽度较下承受片18的横宽更宽,并使上钩部23上钩部23的横向宽度较上承受片19的横宽更宽。藉此,在图23中,安装于壁1的安装固定金属件20间的间隔为例如L1,L2即使与现场相异,也可将宽度较宽的下钩部22的宽度方向的任一部分可靠地钩住卡止于下承受片18,并可将宽度宽的上钩部23的宽方向的任一部分可靠地钩住卡止于上承受片19,可吸收现场中的固定金属件20的安装位置的横向的偏移可靠地安装。
另外,也可如图24及图25所示,通过在盒本体21形成横长孔22e来形成下钩部22。
如以上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发明系在建筑物的壁上部设收纳部而为在从收纳部内向斜前下方拉进拉出自如的吊挂臂架设竿,在此吊挂臂安装一端部且另一端部为安装于收纳部侧将增强吊挂臂所需的辅助臂设成从收纳部内向斜前下方进出自如,故可利用建筑物的壁面设置,与现有的天花板收纳型晒衣装置相比以更简单的工序即可完成,可减少成本,又,虽然是将收纳部安装于壁上的构造,但由于将竿向斜前下方拉下就可将竿壁面离开,可防止洗衣物与壁碰触而脏污或将壁弄湿,又,不使用竿时因可将竿收纳于收纳部内,所以不仅可保持建筑物外观良好,并且,可宽广地使用房间,并且,若设置于室外的壁外部例如阳台的壁上部时,就不必另设晒衣场所,并且,支持于吊挂臂下端部的竿虽然可向斜前下方拉出,但吊挂臂由向斜前下方拉下的辅助臂增强,在将竿向斜前下方拉下吊挂洗衣物使用时可将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竿牢固而稳定地支持。
又,技术方案2的发明,除了上述技术方案1的发明效果外,在支持竿间长度方向两端部的2支吊挂臂的上端部分别安装滑件,将各滑件沿设置在收纳部内的轨道安装成滑动自如,在收纳部两端部附近分别将辅助臂一端部轴支成回转自如并将辅助臂的另一端部回转自如地轴支于吊挂臂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间部,所以,藉滑动2个滑件就可分别连动2支吊挂臂及2个辅助臂从收纳部向斜前下方成为进出自如,并且,可将支持于吊挂臂下端部的竿从收纳部内向斜前下方成为进出自如,从收纳部将竿变成向斜前下方拉下自如并将向斜前下方拉下状态的竿牢固地支持的构造可用简单构成加以实现。
又,技术方案3的发明,系除了上述技术方案2的发明效果外,以将支持于2支吊挂臂的竿向斜前下方拉下状态使2支吊挂臂为不互相平行地将2支吊挂臂向相反方向倾斜,并将竿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下,对于各吊挂臂分别所轴支的辅助臂对于吊挂臂向相反方向倾斜,所以,可用简单构成使在下端部支持竿的一对吊挂臂不容易向横向摇动并可使竿不会摇动地保持稳定,又,以将竿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对于各吊挂臂分别所轴支的辅助臂对于吊挂臂向相反方向倾斜,所以,在拉下状态时由吊挂臂与辅助臂成为一种类似桁架构造的构造而吊挂臂为由辅助臂牢固地增强保持稳定的斜前下方向的突出状态而可将竿更稳定地支持。又,将竿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使2支吊挂臂向相反方向倾斜而使2支吊挂臂不会互相变成平行,所以,从拉下状态为了收纳移动滑件而移动吊挂臂时,在开始移动时吊挂臂并不突出,可顺利地转动而滑件的移动可用很轻的力量移动。
又,技术方案4的发明,系除了上述技术方案1至3项的发明效果外,因设有将辅助臂向斜前下方拉出状态下能够承受施加于吊挂臂的负荷来支持辅助臂所需的辅助臂支持部,所以,将辅助臂向斜前下方拉下状态下由辅助臂支持部支持辅助臂就可承受施加于辅助臂的负荷,即使对于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竿施加大的负荷也可经由辅助臂更可靠地支持。
又,技术方案5的发明,系除了上述技术方案2的发明效果外,在设于收纳部两端部的带轮间所卷绕的无端绳索将2个滑件藉无端绳索一方的移动2个滑件将向互相靠近方向移动并通过向无端绳索另一方的移动安装成2个滑件可向互相远离方向移动,设带有移动滑件所需的操作绳索,因将操作绳索从收纳部向外导出,所以,操作向外导出的操作绳索通过滑动滑件,使一对滑件连动而互相靠近或互相远离,并连动2个吊挂臂就可从收纳部内向斜前下方进出,由外部的操作绳索的操作就可简单地进行竿的拉进拉出。
又,技术方案6的发明,系除了上述技术方案2至5的发明效果外,在将吊挂臂或辅助臂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下为阻止碰触吊挂臂或辅助臂而设有超此吊挂臂或辅助臂向斜前下方拉出所需的挡止件,所以将吊挂臂或辅助臂向斜前下方拉下的状态可由挡止件可靠地保持,又,即使对于竿施加负荷也因挡止件而可使吊挂臂不会移动,能可靠且稳定地保持吊挂臂的最大拉下状态。
又,技术方案7的发明,系除了上述技术方案1至6的发明效果外,从收纳部内将吊挂臂、辅助臂、竿拉出拉进时因设有减轻吊挂臂、辅助臂、竿负荷所需的减轻装置,所以可向斜前下方拉下自如,用很轻的力量即可使拉出拉进顺利地进行。
又,技术方案8的发明,系除了上述技术方案1的发明效果外,从收纳部的开口部吊挂臂、辅助臂、竿变成向斜前下方进出自如,因在该收纳部的开口部设有开闭自如的盖子,所以在收纳吊挂臂、辅助臂、竿于收纳部的状态下,藉将开口部用盖子闭合就可使吊挂臂、辅助臂、竿不露出于外部,可改善外观。
又,技术方案9的发明,系除了上述技术方案8的发明效果外,在将收纳吊挂臂、辅助臂、竿于收纳部的收纳状态下闭合盖子并且在非收纳状态下设有打开盖子的盖开闭装置,故当开闭盖时,可由盖开闭装置简单地开闭盖子。
又,技术方案10的发明,系除了上述技术方案9的发明效果外,在收纳部的开口部上端部将盖安装成转动自如,在盖安装将盖开闭动作所需的盖开闭用弹簧,超过盖开闭用弹簧的中立位置而将盖向一方转动时就赋与将盖打开方向的弹簧力并且超过中立位置向另一方转动时能够赋与将盖闭合方向的弹簧力构成盖开闭用弹簧,因设有收纳吊挂臂、辅助臂、竿于收纳部为从收纳部拉出时将盖超过盖开闭用弹簧的中立位置并向一方转动方向压下,将吊挂臂、辅助臂、竿收纳于收纳部时,将盖超过盖开闭用弹簧的中立位置向另一方转动方向压下所需的装置,所以,通过将吊挂臂、辅助臂、竿收纳于收纳部,盖子由盖开闭用弹簧的弹簧力自动地闭合,通过将吊挂臂、辅助臂、竿从收纳部拉出,盖子为由盖开闭用弹簧的弹簧力自动地打开,可将盖的开闭以简单结构自动地进行。
又,技术方案11的发明,系除了上述技术方案1的发明效果外,不仅在固定片的下端部设下承受片并且在固定片上端部设上承受片来构成固定金属件,将固定金属件的固定片固定于建筑物的壁上,在构成收纳郊外壳的收纳盒的背面部下部设横向宽度比下承受片的横宽度更宽的下钩部,并且在收纳盒背面部上部设横向宽度比上承受片的横宽度其更宽的上钩部,因在下承受片钩住卡止下钩部,在上承受片钩住卡止上钩部,所以,只要在下承受片钩住卡止下钩部,在上承受片钩住卡止上钩部,就可将盒本体安装于建筑物的壁上,由简单的构成就可安装于建筑物的壁上,又,因下钩部的横向宽度较下承受片的横宽度更宽,上钩部的横向宽度较上承受片的横宽度更宽,所以,即使固定金属件的安装位置不同,也可将下钩部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钩住卡止下承受片,并且将上钩部的宽度方向的一部分钩住卡止上承受片就可对应,即使对于壁的固定金属件的安装位置向横向偏移也可由简单构成对于固定金属件安装收纳盒。
又,技术方案12的发明,系除了上述技术方案1的发明效果外,因在吊挂臂下端部装卸自如地安装竿支持构件,所以可选择对应于竿直径的竿支持构件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