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断电记忆的冷柜 本发明属于冷柜,具体说是一种具有断电记忆的冷柜。
目前各种电子程序控制冷柜为了满足多用途功能,其可控制温度范围广,温度设定常常跨多种功能状态(一般跨冷藏、微冻、冷冻功能状态)。但机器初次上电所进入的默认状态只能是其中某一种功能状态。
一般冷柜使用的断电记忆功能是通过记忆芯片(通过电池或电容放电提供能源)实现一定时间的记忆。电容(或电池)容量决定记忆时间的长短。因需增加电容(或电池)、记忆芯片等电子元件,成本高,且记忆时间越长成本越高。受成本影响,其记忆时间一般为2h左右。采用电容(或电池),其记忆过程中由于电容(电池)放电有一定临界状态,若在临界状态来电,将导致控温系统记忆紊乱,发生错误判断,失去记忆功能,可靠性差。现有冷柜超出记忆时间后来电,控温系统自动控制进入默认状态,而不一定是开机设定的温度范围。这样,食品便达不到预定的冷藏或冷冻效果,甚至会损坏、变质。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断电记忆的冷柜,其断电记忆时间较长,无需增设电容(或电池)、记忆芯片等电子元件,成本低,来电后控温系统可自动进入断电前的温度(或接近断电前的温度)控制状态运行,控制准确、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具有断电记忆的冷柜,包括控温系统,可对多个温度区间中选择的一个预设温度区间进行温度自动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温系统中含有断电记忆温度控制程序,其工作步骤如下:
一将欲执行断电记忆温度判定程序存入控温系统中的程序存储器中;
-断电后重新来电时,控温系统通过感温元件采集此刻冷柜箱内的温度T,并依据温度T,通过预设的判定条件,程序自动感应、判断并进入断电前(或最接近断电前)地温度控制状态运行。
本发明在断电后重新来电时,具体的断电记忆温度判定程序的工作步骤如下:
断电后重新来电时,控温系统通过感温元件采集冷柜箱内的温度T进行判断,程序判断T是否>0℃,若是,控温系统进入人工智能冷藏控制状态运行,若否,程序判断T是否≤-8℃,若是,控温系统进入人工智能冷冻控制状态运行,若否,控温系统进入-5℃设定温度控制状态运行。
本发明在断电后重新来电时,另一种细化的具体的断电记忆温度判定程序的工作步骤如下:
断电后重新来电时,控温系统通过感温元件采集冷柜箱内的温度T进行判断,程序判断T是否>0℃,若是,控温系统进入人工智能冷藏控制状态运行,若否,程序判断T是否>-3℃,若是控温系统进入-5℃设定温度控制状态运行;若否,程序判断T是否>-8℃,若是,控温系统进入-8℃设定温度控制状态运行,若否,进入人工智能冷冻状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利用冷柜本身设计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箱体内部温度在断电后回升超出一定温区需要相当长一段回升时间(约10小时,甚至数十小时)的这一特性,在控温系统中设定一定的判定程序,在断电后重新来电时,控温系统通过感温元件采集此刻冷柜箱内的温度T,并依据温度T,通过预设的判定条件,程序自动感应、判断并进入断电前(或最接近断电前)的温度控制状态运行。其断电记忆时间较长,无须增加电容(或电池)、记忆芯片等元件,只在程序中增加判定条件即可,成本低廉。
2、预设的判定条件中的具体温度值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温度区间可根据需要细分,以保证断电后重新来电时系统运行状态能够最大限度接近断电前状态,控制准确可靠,容易达到预定的食品冷藏或冷冻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断电记忆温度判定程序的逻辑框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断电记忆温度判定程序的逻辑框图。
参见图1,断电后重新来电时,控温系统通过感温元件采集冷柜箱内的温度T进行判断,程序判断T是否>0℃,若是,控温系统进入人工智能冷藏控制状态运行,若否,程序判断T是否≤-8℃,若是,控温系统进入人工智能冷冻控制状态运行,若否,控温系统进入-5℃设定温度控制状态运行。
参见图2,断电后重新来电时,控温系统通过感温元件采集冷柜箱内的温度T进行判断,程序判断T是否>0℃,若是,控温系统进入人工智能冷藏控制状态运行,若否,程序判断T是否>-3℃,若是控温系统进入-5℃设定温度控制状态运行;若否,程序判断T是否>-8℃,若是,控温系统进入-8℃设定温度控制状态运行,若否,进入人工智能冷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