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特别是关于通过多根面线和钩梭线连续地形成线环线迹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背景技术
这一类的以往技术,已知有在日本公报特开2000-93671号中所示结构的技术。
对该公知技术的构成通过图8、图9进行说明。
图8是压布装置和针板的立体图,20是支撑体,在未图示的压杆的下端可自由装卸。21是压脚,通过其水平方向的轴22被转动自如地支撑在支撑体20的下端。23是线环压脚,可相对于压脚21转动自如地由水平方向的轴23A支撑。
24是针板爪板,在该针板爪板24上设有作为落针部的3根机针N的落针孔24A,和形成在落针孔24A的送布方向的前方的门型切口24B,和锁边爪24C,基部固定在后述的针板25上。
在该针板25上,在与针板爪板24的落针孔24A下方对应的位置上,如图9所示,形成有具有三个圆弧状的凹部25A、25B、25C和设在其凹部25A、25B、25C之间、向送布方向上方倾斜的两个锁定爪25D、25E的整线器25F。另外在该针板25上,形成有副输送牙26出没的送布牙孔27和包括中央的送线环牙28的主输送牙29出没的主输送牙孔30。31是钩梭。另外在所述送线环牙28的送布方向上,直行方向的宽度比3根机针N的配列方向的宽度窄。
下面对所述以往技术的动作进行简单说明。
缝纫机驱动时,与未图示的主轴连动,3根机针N在上下动的同时钩梭31以平面形状在机针的周围划椭圆轨道地摇动,主输送牙29和副输送牙26进行送布的四运动。
对于这些机针N和钩梭31以及送布牙之间的运动关系,从由机针N处于下死点,钩梭31处于最后退位置,输送牙处于针板上面的下方的状态开始进行说明。
在机针N开始从死点稍微上升,钩梭31开始前进运动时,在3根机针N分别具有的面线NT上形成面线环,钩梭31的尖头依次钩住这些面线环。
如上述那样被钩梭31钩住的面线环被拉向钩梭31的行进方向,面线环如图9所示,挂在设于凹部25A、25B、25C之间的固定爪25D、25E上,在凹部25A、25B、25C上整线。
伴随机针N进一步上升钩梭31也继续前进,面线NT由未图示的面线挑线杆挑起。
机针N进一步上升到上死点后开始下降,钩梭31也边向与送布方向的反方向移动边继续行进,在达到最前行进位置后开始后退。
如上述那样下降的3根机针N如图10所示,以进入到被钩梭31钩住、在送布方向延伸的面线NT的所谓三角形中的状态达到最下点,钩梭31位于最后退位置。
通过反复进行所述机针N的上下动和钩梭31的往返运动,由3根面线NT和1根钩梭线LT,在送布方向形成如图9所示的线环32,该线环32通过主输送牙29的送线环牙28和线环压脚23,向送布方向送出。
然而,在所述以往的技术中,分别有如下的问题。
即,通过3根面线NT和1根钩梭线LT在送布方向形成的线环32,由机针N的上下动和钩梭L的往返运动在前后左右摆动,被固定在如图9实线所示的固定爪25D、25E上的面线NT,如双点划线所示,越过固定爪25E而被固定在相邻的固定爪25D上,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有不能形成其后面的线环的问题。
另外,向送布方向送出的线环32,通过主输送牙29的送线环牙28和线环压脚23,如图9所示,以拉向送布方向的方式把线环32的前方拉向中央并变细。这样被钩梭31钩住,如图10的双点划线所示在送布方向延伸的面线NT的所谓三角形变小,在其三角形中因不能落针而发生跳针,有不能形成线环的问题。
另外,在送线环牙28的送布方向的直行方向上的宽度,比3根机针N的落针部的宽度窄。为此在送布方向拉出变细的线环32的前方,如图11所示,在送线环牙28的侧方离开,这样就不能向送布方向送出线环,实质上有不能形成线环的问题。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本发明之1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是在具有穿通针板的针孔且上下动的、带有面线的多根机针,和在针板的下方沿与送布方向交叉的方向往返动的、带有钩梭线的钩梭,和将通过机针和钩梭一起由面线和钩梭线形成的线环向送布方向的后方引导的设置在针板上的导线孔,和被配置在导线孔的送布方向的后方、将线环向送布方向送出的主输送牙的环式线迹缝纫机中,所述导线孔的送布方向后方的上端边缘,相对于与送布方向垂直相交的直线,以钩梭的去动方向一侧在渐渐靠近机针的方向上变化的平面形状,并且在其上端边缘设有朝向钩梭的去动方向、随着靠近针板下面形成渐渐变浅的倒角的导线面。
根据本发明之1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由线环压脚和送线环牙将线环送出,并通过拉长线环,使接触导线面的面线,沿其引导面向相互离开的方向移动。这样被钩梭钩住,在送布方向延伸的面线NT的所谓三角形变大,使机针可靠地落在其三角形中而不发生跳针,因而能够得到可靠地形成线环的效果。
本发明之2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1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中,所述导线面的平面形状为圆弧状。
根据本发明之2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有使所述本发明之1所述的效果更为提高的效果。
本发明之3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1或2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中,所述导线面的倒角形成为圆弧状。
根据本发明之3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从钩梭下面连在导线面上的多根的面线环,边接触导线面的圆弧状的倒角边向送布方向移动,因而不发生断线,有能够可靠地形成线环的效果。
本发明之4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中,在针板的落针部和所述导线孔的导线面之间的针板下面,形成引导从钩梭下面连在导线面上的多根的面线环的导线槽。
根据本发明之4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从钩梭下面连在导线面上的多根的面线环,由于通过导线槽可靠地引导,有能够可靠地形成线环的效果。
本发明之5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4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中,所述导线槽的送布方向后方,形成朝向送布方向的下方的圆弧状。
根据本发明之5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由于线环圆滑地被引回,可形成漂亮的线迹。
本发明之6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中,钩梭返动端侧的所述导线面和导线槽位于比钩梭返动端侧的落针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之6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被钩梭钩住、在送布方向延伸的面线NT的所谓三角形变大,机针可靠地落在其三角形中而不发生跳针,因而可得到可靠地形成线环的效果。
本发明之7的发明是在本发明之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中,所述后送线牙的宽度比多根机针的落针部的宽度宽。
根据本发明之7所述的环式线迹缝纫机的线环形成装置,通过送线牙能够可靠地送出线环。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压布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针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针板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针板中央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被钩梭钩住的面线和钩梭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被钩梭钩住的面线和钩梭线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导线体的其它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8是以往技术的压布装置和针板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以往技术的线环状态的局部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以往技术的被钩梭钩住的面线和钩梭线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以往技术的线环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中:3-压布装置,8-线环压脚,11-针板,11A-针孔(落针部),11B-导线孔,11E-导线面,11I-送线环牙,12-导线体,12A-导线槽,12B-通孔,13-钩梭,14-线环,N-机针,NT-面线,LT-钩梭线。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6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环式(链式)线迹缝纫机是可以进行锁边缝和偏平缝两种线迹的环式线迹缝纫机,下面根据这种缝纫机进行说明。
图1是压布装置1的侧视图,2是支撑体,在未图示的压杆的下端并可自由装卸。3是压脚,其水平方向的轴4相对于支撑体2的下端通过杆5可以装卸。6是弹簧,基部由支撑体2的轴7支撑,前端压接在压脚3的前方上面,给予压脚3以轴4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8是线环压脚,相对于压脚3转动自如地由水平方向的轴9支撑,由弹簧10给予以轴9为中心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力。
图2、图3是本发明的针板11的俯视图和局部立体图,在中央部形成有作为偏平缝用的3根机针N穿通的落针部的3个针孔11A和位于针孔11A的送布方的向前方的线环导线孔11B,这些针孔11A和导线孔11B通过与送布方向平行的3个切口11C连通。由该切口11C形成2个滑线片11D。
挂住被送出线环的、在导线孔11B的送布方向后方的上端边缘11EE,是相对于垂直相交于送布方向U的直线W、朝向(二重环)钩梭13的去动作方向S端侧并在渐渐接近机针的方向上变化的圆弧状的平面形状。进而,在导线孔的上端边缘11EE上,设有朝向钩梭的去动方向S、形成有随着接近针板下面而渐渐变浅的倒角的导线面11E。如图4所示,导线面11E被形成为圆弧状的倒角。
另外,如图2所示,在形成所述针孔11A的部分的右方,形成锁边用的机针孔11F和滑线片11G。
进而在针板11上,在针孔11A的送布方向的前面和左方形成有副输送牙出没的送布牙孔11H,在针孔11A的送布方向的后方,形成有送线环牙11I和主输送牙11J出没的输送牙孔11K。该送线环牙11I的宽度被形成为比多根的落针部的宽度宽。
在图3所示的12是导线体,在该导线体12上形成有与送布方向平行的3个导线槽12A和位于该导线槽12A的送布方向的前方的通孔12B,导线体12的基部由螺钉12C固定在针板11的下面。另外,所述导线槽12A的送布方向后方的底面,如图4所示,形成为朝向送布方向下方的圆弧12D的形式。
图4所示的13是钩梭。钩梭返动方向T端侧的所述导线面11E和导线槽12A,位于比钩梭13返动方向T端侧的落针位置的外侧。为此,被钩梭13钩住的沿送布方向延伸的面线NT的所谓三角形变大,由于在其三角形中机针能够可靠地落针而不发生跳针,因而能够可靠地形成线环。
下面说明其动作。
缝纫机驱动时,与未图示的主轴连动,在3根机针N上下动的同时钩梭13以平面形状地在机针的周围划椭圆轨道作往返运动,副输送牙和主输送牙11J进行送布的四运动。令该钩梭13往返运动的去动方向为S,返动方向为T。
对于这些机针N和钩梭13以及送布牙的运动关系,从机针N处于下死点,钩梭13处于最后退位置,送布牙处于比机针板上面靠下方的状态开始进行说明。
机针N开始从下死点稍微上升,当钩梭31开始前进运动时,在3根机针N分别具有的面线NT上形成面线环,钩梭31的尖头依次钩住这些面线环。
如上所述,被钩梭13钩住的面线环,被拉向钩梭的行进方向,同时,钩梭线LT通过未图示的钩梭挑线杆被向上拉而绷紧。另外如图4,5所示,在设于导线体12的导线槽12A中分别引导并整理各面线NT。
在机针N进一部上升的同时,钩梭13也继续前进,由未图示的面线挑线杆向上拉起面线NT。
机针N进一步上升达到死点后开始下降,钩梭13也边向送布方向的反方向移动边继续前进达到最前位置后开始后退。
如上所述,机针开始上升,当机针的前端从未图示的布料向上拔出时,具有送线环牙11I的主输送牙11J和副输送牙,其上面从针板11的上面上升,压脚3和线环压脚8一起将未图示的布和线环14沿送布方向送出后,主输送牙11J和副输送牙从针板11上面没入到下方。
如上所述开始下降的3根机针N如图6所示,使以被钩梭13钩住的状态由线环送布牙11I沿送布方向送出的面线NT,分别通过导线槽12A可靠地引导,并且接触导线面11E的面线NT,沿着其引导面11E向相互离开的方向移动。由此被钩梭13钩住并向送布方向延伸的面线NT的所谓三角形变大,由于机针N可靠地落在其三角形中而不发生跳针,因而能够可靠地形成线环。
所述机针N以分别进入面线NT的三角形的状态,机针N达到最下点,钩梭13呈最后退位置。
通过反复进行所述机针N的上下动和钩梭13的往返运动以及送布动作,由3根面线NT和1根钩梭线LT,在送布方向形成线环14。
本发明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可以作种种变更。
例如,如图5所示,钩梭13从图示左侧向右侧作往返运动,但在将本发明应用于钩梭从右侧向左侧作往返运动的缝纫机时,可容易地将其导线面形成为与上述实施例的左右相反的形式。
图7A、B是针板的导线面的其它实施例。
图7A的导线面11E,使其平面形状以左右为圆弧状,在其上端面形成圆弧状的倒角。
图7B的导线面11E,使其平面形状为直线,将其上端面形成直线状的倒角。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通过把由线环压脚和送线环牙送出线环拉伸,与导线面接触的面线,沿着其引导面向相互离开的方向移动。由此被钩梭钩住在送布方向延伸的面线NT的所谓三角形变大,由于机针N能够可靠地落在其三角形中而不发生跳针,因而能够得到可靠地形成线环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从钩梭下面连在导线面上的多根面线环,边接触引导面的圆弧状倒角边向送布方向移动,因而不会发生断线而有可靠地形成线环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从钩梭下面连在导线面上的多根面线环,可通过导线槽被可靠地引导,因而有可靠地形成线环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线环能够圆滑地被拉回,因而能够形成漂亮的线迹。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被钩梭钩住在送布方向延伸的面线NT的所谓三角形较大,机针能够可靠地落在其三角形中而不会发生跳针,因而能够得到可靠地形成线环的效果。
进而在本发明中,可圆滑地向送布方向送出线环,有能够可靠地形成线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