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喷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衣类等纤维制品的皱折进行伸展的蒸汽喷出器。
背景技术
以往,这种供给蒸汽而对认类等纤维制品的皱折进行伸展的蒸汽喷出器的结构,例如曾在美国专利USP5121464号和日本专利特公昭52-2030号等公开过。这些蒸汽喷出器具有利用加热器加热的汽化室、贮存向所述汽化室供给的水的罐、将所述罐内的水向所述汽化室供给的泵装置。
在汽化室中产生的蒸汽从设在蒸汽喷出部的蒸汽喷出孔向衣类等喷出,使衣类等的皱折伸展。蒸汽喷届部由耐热性树脂等的硬质材料形成。另外,蒸汽喷出部在其周围以围绕蒸汽喷出孔的状态设有设置成环状的刷子。该刷子设置成在用蒸汽使衣类等的皱折伸展时去除线屑等附着物并进行清刷。
这种结构的蒸汽喷出器不必象熨斗那样地按压衣类等中向衣类等喷出蒸汽。由此,该蒸汽喷出器使蒸汽浸透纤维而对皱折加以伸展。因此,该蒸汽喷出器具有可一边清刷一边整形加工地优点。
但是,仅靠与蒸汽接触并不能一边对衣类等进行整形一边有效地使皱折伸展。在蒸汽喷出部的周缘设有刷子的以往的结构中,进行清刷时向本体移动方向的衣类等的拉伸力较弱。
因此,必须用一只手保持本体,一边使泵装置动作而进行喷出蒸汽的操作,一边用另一只手进行对衣类等的形状加以整形的操作。其结果,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又,在将蒸汽喷出器菩压贴在衣类等上使用时,当蒸汽的温度高于适合于进行整形加工的衣类等的温度时,可能对布料有不良影响。
又,在日本专利实公昭47-39997号公报中,揭示了将充填有加热空汽的袋状部压贴在衣服上使皱折伸展的熨斗。
该熨斗其袋状部的形状沿着衣服进行变化,可立体地进行熨贴。然而,该熨斗不特别具有一边对衣类等的形状进行整形一边有效地伸展皱折的功能。又,该熨斗在与将空汽送至袋状部的压缩机连接的状态下使用。因此,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以往存在的问题,其目的在于使熨斗使用方便、并提高使皱折伸展的能力。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将汽化室中产生的蒸汽从蒸汽喷出部向外部喷出的同时,蒸汽喷出部在与衣类等的纤维制品接触的部分设有摩擦阻力特性大的贴附面部。
由此,可一边喷出蒸汽、一边对衣类施加拉伸力,并对衣类等的形状进行整形。因此,可获得使用方便、皱折伸展能力高的蒸汽喷出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蒸汽喷出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是该蒸汽喷出器的侧视图。
图3是该蒸汽喷出器的仰视图。
图4是从该蒸汽喷出器的本体卸下的蒸汽喷出部的剖视图。
图5是该蒸汽喷出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蒸汽喷出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蒸汽喷出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8是将该蒸汽喷出器的蒸汽喷出部卸下后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体20包含汽化室21,并在上部具有把手22。
把手22具有垂直部23和水平部24、并形成大致L字状。把手22的垂直部23安装在本体20的上面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A”处。
罐25可装拆地设在把手22的水平部24内、并贮存向汽化室21供给的水。
给水装置26由将罐25内的水通过给水管道27向汽化室21供水的泵装置等构成。在把手22的垂直部23上配设有泵装置的泵缸26a和活塞26b。操作部28驱动给水装置26而进行向汽化室21的供水操作。操作部28设置在把手22的水平部24的下方,并可推压活塞26b。
汽化室21利用埋设的加热器29而被加热。该汽化室21用栖30覆盖。
热响应动作阀装置31设置在汽化室21与给水装置26之间,并与固定安装在汽化室21上的双金属32的翻转动作连动而控制向汽化室21的供水。
如图3和图1所示,埋设在汽化室21内的加热器29形成大致U字状,并使其端子部29a向上方后上方地倾斜。
汽化室罩33从下方覆盖汽化室21、用衬垫34与汽化室21密封连接,并具有将在汽化室21产生的蒸汽喷出用的孔35。
蒸汽喷出部36将在汽化室21产生的蒸汽向外部喷出。蒸汽喷出部36具有在与衣类等纤维制品接触时摩阻力特性大的贴附面部36a。
贴附面部36a包括缓冲垫体38、布制的罩39和树脂制的保持体40。缓冲垫体38由个有蒸汽透过用的开口37的蒸汽透过性的发泡体等构成。布制的罩39覆盖该缓冲垫体38的外面侧。
树脂制的保持体40将该罩39的周围进行固定并容纳缓冲垫体38。
贴附面部36a覆盖汽化室罩33的孔35并大致形成于蒸汽喷出部36的整个面。
在汽化室21产生的蒸汽从汽化室罩33的孔35通过缓冲垫体38的开口37透过布制的罩39而向外部喷出。
罩39用编织状的纤维体构成。
罩39,更具体地,也可由集圈网眼组织制成。
另外,罩39也可以用棉、尼龙或聚脂、或至少包含其中之一的混纺材料制成。
如上所述,贴附面部36a的罩39用而等的软质材料制成。或,罩39也可由耐热性的布等的软质材料制成。
在本体20上,在把手22的水平部24延伸方向的本体的上面沿离开把手22的水平面24的方向向下方后下方地倾斜。因此,在把手22的水平部24的下方形成较大的空间,可确保容纳握持把手的手的空间。又,利用该空间,可顺利地用握持把手22的手指进行操作部28的操作。
在拉出部41中装拆自如地插入设于电源线42上的插头43。插头43由容易装拆的、例如磁性插头构成。插头43的安装部44设置成位于加热器29的两方的端子部29a之间。这样,电源线42设置于向后下方倾斜的本部20的上部的后部。
台座45可放置本体20。台座45上面侧具有容纳蒸汽喷出部36的凹部46,在放置本体20时,在凹部46与蒸汽喷出部36的贴附面部36a之间构成为形成有规定的空间。
蒸汽喷出部36装拆自如地安装成与本体20相对。
在蒸汽喷出部36的本体20一侧设有遮热体47。遮热体47形成从外方覆盖汽化室罩33的状态。遮热体47在与开口37相面对的位置处具有通孔47a并使蒸汽通过。另外,遮热体47在将蒸汽喷出部36安装在本体20上后,防止因通过加热器29加热至高温的汽化室21的热量使蒸汽喷出部36的温度变化。
形成筒状的罐25在设置于把手22的水平部24上的一端开放的中空部24a内装拆自如地构成。同时,具有底部48的罐25从将其一部分设于把手22的水平部24内的中空部24a向外方突出,并使其外周面倾斜成底部48成为尖细形状。在罐25的内部配设有给水装置26的吸水部49。吸水部49用具有可挠性的管子50与给水管道27连通。
在罐25的水平部24侧设有与给水管道27装拆自如地密封连接的连接部51。
又,锁紧装置52将罐25保持成安装在把手22上的状态。锁紧装置52由设在把手22的水平部24上的中空部24a的内周面和与罐25的外周面相面对地设置的凹凸部构成。锁紧装置52是与从罐25通向汽化室21的给水管道密封连接的连接部51离开的位置,且形成于把手22的水平部24的下面侧。
下面,说明上述结构中的动作。
将其内部装有水的罐25安装在把手22的水平部24上。
通过电源线42使加热器29通电,并使汽化室21加热至规定的温度。这时,双金属32当感知汽化室21的温度并达到设定的汽化温度时进行翻转动作并将热响应动作阀装置31打开。使用者当手动操作操作部28并使给水装置26动作时,将罐25内的水从吸水部49吸引至给水管道27内,并通过给水装置26向汽化室21供水。
在汽化室21产生的蒸汽从汽化室罩33的孔35经缓冲垫体38的开口37,并透过蒸汽喷出部36的罩39。利用从贴附面部36a的宽广范围喷出的蒸汽对衣类等进行整形加工。
在对悬挂在衣架上的套装等的衣类进行整形加工时,使用者可将蒸汽喷出部36的贴附面部36轻轻地与衣类压贴。这时,具有缓冲垫体38的贴附面部36a以沿着衣类的形状柔软地变化,贴附面部36a的宽广范围与衣类接触。因此,在贴附面部36a的宽广范围可获得皱折伸展的效果。
又,在蒸汽喷出部36的贴附面部36a与衣类接触的状态下,使用者使贴附面部36a向任意方向移动。这时,利用设在其表面上的具有布制的罩39的大的摩擦阻力特性,可获得以仅在纤维上滑动使纤维伸张的效果。因此,在使悬持在衣架上的衣类的皱折伸展时,使用者也可通过仅一边蒸汽喷出部36接触一边移动而容易地使皱折伸展。因此,不必用握持把手22的手和另一只手一边拉伸衣类一边进行操作,而能一边供给蒸汽一边用单手将衣类整形为任意形状。
又,蒸汽喷出部36相对本体20装拆自如地构成。因此,通过将蒸汽喷出部36从本体20卸下,还可容易地去除堆积在蒸汽喷出路径等处的水垢等的不纯物。
又,如图4所示,罩39以热熔接等方法将其周围固定在保持体40的外周部40a的上面侧。因此,罩39的固定部不会与衣类等接触。所以,利用与衣类的摩擦,罩39不会相对施加于罩39上的伸张力偏移,而与被保持体40牢固地固定。其结果,能可靠地对衣类作用拉伸力。并且,这时,罩39能可靠地覆盖缓冲垫体38。
罩39向保持体40的固定除了热熔接的方法外,也可与保持体40一体成形地构成。
又,设在贴附面部36a上的罩39也可用集圈网眼组织等的编物状纤维体构成。这时,即使将贴附面部36a在使罩39接触衣类的状态下移动并与衣类的表面摩擦,由于将形成布的线加以编织,故相互的位置不会偏移。同时并保持线与线的间隔,可使透过蒸汽时的阻力减小,可顺利地喷出蒸汽。
还有,罩39也可以用棉、尼龙、或聚脂、或包含其中之一的混纺材料制成。这时,即使长期地与衣类接触地使用,也不会因与衣类的摩擦或因蒸汽而对罩39造成破裂等损伤。这样,罩39具有坚牢、耐久的优点。
又,把手22其垂直部23安装在具有蒸汽喷出部36的本体20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因此,可对本体20的蒸汽喷出部36施加更平衡的力。所以,在蒸汽喷出部36向衣类压贴时,或在使蒸汽喷出部36与衣类接触的状态下向所希望的方向移动时,可减轻施加于握持把手22的手上的负担。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喷出部53包含热阻挡部54。热阻挡部43由设在蒸汽喷出口55与贴附面部56之间的空汽层构成。从蒸汽喷出口55喷出的蒸汽通过热阻挡部54而从贴附面部56喷出时,其温度实际上变低。该热阻挡部54由形成汽化室57的铝合金等构成而使热阻力变大。
关于上述结构,以下说明其作用。
在汽化室57中产生的蒸汽被引导至蒸汽喷出部53。
接着,蒸汽从设在底座部57上的蒸汽喷出口55通过热阻挡部54并透过贴附面部56的整体喷出。
透过贴附面部56而喷出的蒸汽在从蒸汽喷出口55喷出后通过热阻挡部54。因此,热阻挡部54使由汽化室57产生的蒸汽的温度降低至适于衣类等的整形加工的温度。这样可进行皱折伸展而不会损伤衣类等的材料。
这样,还能避免通过使用将蒸汽出口55与衣类等接近的贴附面56而使与衣类等接触时的特有的损伤衣类材料的可能性。
贴附面部56设置在可与衣类等的纤维制品接触的蒸汽喷出部53的外面侧,而经常与空汽接触。而且在与汽化室57连接的底座部57与贴附面部56之间夹有热阻挡部54。因此,贴附面部56的温度难以上升而可有效地保持热阻挡部的热阻力特性。
(实施例3)
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喷出部58的能与衣类等的纤维制品接触的贴附面部59用软质的多孔性材料构成。
蒸汽喷出部58安装在由设在蒸汽喷出孔60的耐热性树脂等的耐热性硬质材料构成的底座部61上,并相对本体62可装拆自如,这样,可利用硬质的底座部保持软质的贴附面部。
贴附面部59由具有链锁汽泡的蒸汽透过性的发泡体构成,更具体地说,用耐热性的硅发泡体构成。
采用上述结构,可利用使贴附面部59与衣类等的纤维制品接触时大的摩擦阻力。在此,通过在与衣类表面接触的状态下使贴附面部59移动,可获得使衣类向该移动方向拉伸的效果。进一步,由于蒸汽和施加于衣类等的拉伸力的叠加,用途可提高皱折伸展的效果。
另外,上述的贴附面部59形成向外方鼓出的形状,例如球面状。该将贴附面部形成向外方鼓出的球面状的方法也可在前述实施例1、实施例2中实施。
这时,贴附面部59当与衣类等轻轻接触时仅在鼓出的中央部分的小面积进行接触。贴附面部59通过增加压贴衣类等的力可增大与衣类等的接触面积。这样,根据贴附面部与衣类等的接触程度,可改变衣类与贴附面部的摩擦阻力。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与衣类等的纤维制品接触的贴附面的摩擦阻力特性大。因此,能利用一边使蒸汽喷出一边使施加于衣类等的拉伸力与蒸汽的叠加作用对衣类等的形状进行整形。因此,使用方便性更好、可提高皱折伸展的效果。
另外,由于贴附面部具有衬垫布的作用,故在需要衬垫布进行整形衣类的场合,也就不存在用衬布来保护衣类的麻烦,可方便地进行使用。
又,在贴附面部具有缓冲垫体时,可弹性地对罩进行支承。因此,可对衣类等施加适度的压力、提高伸展皱折的效果。
又,由于该缓冲垫体具有蒸汽透过用的孔,可减小蒸汽与缓冲垫体的通过阻力、更有效地喷出蒸汽。
另外,在该缓冲垫体用透过蒸汽的发泡体形成时,可使蒸汽通过缓冲垫体而从与衣类接触的蒸汽喷出部5的宽广范围喷出。
又,在贴附面部形成于蒸汽喷出部的大致整个区域上时,使用者可将贴附面部的整体或任意一部分与衣类接触并作用着拉伸力。这样,可容易地对衣类进行整形。
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从蒸汽喷出口喷出的蒸汽利用热阻挡部而以适合于衣类等的整形加工的温度从贴附面部喷出。因此,可不损伤衣类等地进行皱折的伸展。又,该热阻挡部以简单的结构形成。
采用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贴附面部用软质的多孔性材料构成。因此,在与衣类等的纤维制品接触时,可获得更大的摩擦阻力,可利用蒸汽与施加于衣类等的拉伸力的叠加作用提高皱折的伸展效果。
又,可实现蒸汽的透过性和与衣类等时的弹性。这样,可获得具有弹性和耐热性的贴附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