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一种短纤维纱的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883210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8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02097.3

申请日:

2002.01.22

公开号:

CN1367279A

公开日:

2002.09.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1H1/08

主分类号:

D01H1/08

申请人:

W·施拉夫霍斯特公司;

发明人:

K·科尔策

地址:

联邦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优先权:

2001.01.23 DE 10102907.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苏娟;赵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短纤维纱(17)的方法,使用一个两步法工作的纺纱离心罐(3)、一个牵伸一根喂入材料(6)的牵伸装置(9)、一根可伸入到纺纱离心罐(3)可轴向移动支承的导纱管(7)以及一个将纱卷绕成一个交叉卷绕筒子(15)的络筒装置(14)。依据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实施的,每当第一步纺纱阶段结束之前,从交叉卷绕筒子(15)退绕下的一根纱(17)的预处理纱头,在牵伸装置(9)的一对前罗拉(10)之前始纱入喂入材料(6)中,同时使第一步纺纱阶段的一根部分加捻纱(11)始纺,中断喂入材料(6)的继续输入,改变纱的运行方向,纱进入到第二步纺纱阶段,即纺纱离心罐(3)中卷绕成纱饼(12)的部分加捻纱(11)处于补充加捻下从离心纺纱罐(3)退绕出来,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15)上。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短纤维纱(17)的生产方法,它使用一个两步法工作的离 心纺纱罐(3)、一个牵伸一根喂入材料(6)的牵伸装置(9)、一根 可伸入到离心纺纱罐(3)中可轴向移动支承的导纱管(7)以及一个 将纱卷绕成一个交叉卷绕筒子(15)的络筒装置(14),其特征在于, -每当第一步纺纱阶段结束之前,从交叉卷绕子(15)退绕下的 一根纱(17)的预处理纱头,在牵伸装置(9)的一对前罗拉(10)前 面始纺到喂入材料(6)上,同时使第一步纺纱阶段的一根部分加捻纱 (11)始纺, -中断喂入材料(6)的继续输入,改变纱的运行方向, -纱进入到第二步纺纱阶段,即离心纺纱罐(3)中卷绕成纱饼 (12)的部分加捻纱(11)处于补充加捻下从离心纺纱罐(3)退绕出 来,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15)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交叉卷绕筒子(15) 退绕下的纱(17)的纱头,应在部分加捻纱始纺之前,在一个预处理 装置(18)内处理。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头在预处理装置(18) 内至少部分地解捻。
4: 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头在预处理装置(18)内变细。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纱(17)在第二步纺纱 阶段的终端处是以提高的速度落纱,因此只获得较小的捻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纺纱阶段的始 纺过程时,牵伸装置(9)的牵伸速度短时间提高。
7: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纺纱阶段结束 时,牵伸装置(9)的牵伸速度短时间提高。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使离心纺纱罐(3) 内卷绕成纱饼(12)的部分加捻纱(11)退绕出来,牵伸装置(9)的 前罗拉对(10)的输出方向从(F)改变到(A)。
9: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使纺纱离心罐(3) 内卷绕成纱饼(12)的部分加捻纱(11)退绕出来,牵伸装置(9)的 前罗拉对(10)的一只压辊(22)旋转到一只按退绕方向(A)回转的 牵拉辊(24)上。

说明书


生产一种短纤维纱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一种短纤维纱的方法。背景技术

    大家知道,生产短纤维纱有着不同的生产方法。

    除了环锭纺纱和转杯纺纱之外,例如离心纺纱就是早为人们所知的一种方法。

    离心纺纱法又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纺纱形式,即一步法和两步法纺纱。

    这两种纺纱形式,喂入材料可以是存放在一个纺纱条筒内的纤维条,或者是粗纱筒子的一根粗纱,在一个牵伸装置内根据所要求的纱支数进行牵伸,并通过一个装在可轴向移动支承的导纱管输送纱进入高速回转的纺纱离心罐内。

    由导纱管出口出来地喂入材料,形成一根细纱环绕到离心罐壁上并由经一起带走。

    纤维材料借助离心罐的旋转而获得捻度。

    借助加捻形成的纱是通过可轴向移动支承的导纱管环绕到离心罐壁上并在罐内形成所谓纱饼。

    一步法纺纱,其离心罐转数和喂入材料的供给速度是这样相互谐调,已卷绕成纱饼的纱已有其足够捻度以及在下一步工序中能够退绕到进入离心罐内的倒筒管上。之后,这在退绕过程中形成的管纱将在一台与生产流程相连接的络筒机上卷绕到一个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上。

    在两步法纺纱方面,离心罐转数和喂入材料的供应速度是这样选择,即在第一步纺纱阶段盘绕在离心罐内壁的纱,先只具有其最终捻度的一部分。卷绕成纱饼的有部分捻度的纱,只有它在第二步纺纱阶段从离心罐退绕时以及在一个络筒装置上直接卷绕到一个交叉卷绕筒子时才获得其缺少的捻度。

    不论是一步法或两步法离心纺纱,这种不连续生产的纱量受到纱饼体积的限制,因此被强制地在生产交叉卷绕筒子时,必须进行许多纱头的相互连接。

    从DE 40 00 059 A1得知的一种离心纺纱机/络筒机,其工作锭位分别为一个离心纺纱罐和一个所属的络筒装置。

    已知的上述装置是按上述的两步纺纱法工作。即细纱在第一步纺纱阶段首先部分加捻。当第一步纺纱阶段结束时,喂入材料在牵伸装置区域内断开。此时与纱饼相连的有部分捻度纱的纱头,通过一个喷射器吸入到一个中间储存器内。紧接着,储存在中间储存器内的纱头在一个捻接装置内同一根从交叉卷绕筒子获得完全加捻的纱头相连接。

    通过交叉卷绕筒子相应的传动,即开始第二步纺纱阶段。

    在第二步纺纱阶段,离心罐内卷绕成纱饼的和部分牵伸的纱条从离心罐退绕出,并获得其最终捻度,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上。

    这种已知的纺纱方法当然是有缺点的,在捻接器中完成的纱接头,尤其从纱结构看,始终明显与“正规”纺成的纱有所区别。

    即用大家所知的这种装置来生产相同纱的纱线连接是不可能的。发明内容

    从上述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任务是,在两步法离心纺纱方面,发展一种改进纱质量,尤其在连接位置区域的沙头质量。

    依据本发明,这项任务可以借助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法解决。

    这种方法的有利的技术方案都属于从属权利要求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特别优点,即两个纱头连接点的纱结构几乎相同。

    即,新纱通过其截面看,其连接位置区域内纤维定向/纤维牵伸/捻度类似同一根纱。

    由于借助产生近似同一根纱的连接点,不再有“无捻接的纱长度”质量标准,此外采用本发明,能够显著减小离心罐的容积,从而达到明显节约传动能。

    依据本发明的方法,除了提高成品纱质量外,还改进了离心纺纱机的经济性。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从交叉卷绕筒子退绕下的纱头,如权利要求2所述那样,在铺放到喂入材料之前,先在一个大家所知的预处理装置内处理。

    即已经完全加捻纱的纱头,例如在一根预处理小管内受气流冲击。

    较好的一种实施形式是,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那样,例如纱头借助相应的吹气,至少有一规定的纱长度部分地退捻。

    另一种预处理纱头的可能性是,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那样使纱变细。

    纱头变细也可以在一个专用预处理小管中进行,例如安置有梳形元件的小管,纱头被梳形元件开松或沿着梳被拉伸。

    再一种可能性是保证从交叉卷绕筒子上退绕下纱的纱头在铺放喂入材料始纺之前,具有少于正规纱的捻度,因此纱在第二步纺纱阶段时是以较高的输送速度(权利要求5)落筒。

    由于提高了落筒速度,纱特别是获得捻度相应少的纱头,对于以后的始纺工序在纱头的连接位置起到积极作用。

    如权利要求6和7所述,纱头为以后的依据本发明的纱接头过程作了这种准备,即不仅在第一步纺纱阶段的起始纺纱过程,而且在第一纺纱阶段结束时都短时间地提高牵伸装置的牵伸速度。为此,例如牵伸装置的前罗拉对在一短时间内能以较高的速度传动。这些措施使纱头作好准备,保证纱连接位置具有近似同一根纱的结构。

    此外,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是,为了退绕在旋转离心罐内卷绕成纱饼的部分加捻纱,可以按权利要求8中所述,改变牵伸装置前罗拉对的输出方向,也可以按权利要求9所述,采用一个按纱退绕方向回转的落筒辊以及一个可旋转支承的压辊。

    这两种实施形式保证卷绕成纱饼的部分加捻纱能在第二步纺纱阶段安全的退绕,而纱在退绕时还未获得不足的捻度。

    该纱如前面所述,同时在一络筒装置上卷绕到一个交叉卷绕筒子上。附图说明

    本发明细节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如下。共展示4个图:

    图1两步法工作的离心纺纱装置正处于第一步纺纱阶段;

    图2依据图1的离心纺纱装置正处于第二步纺纱阶段;

    图3a~3c离心纺纱装置正处于从第一步阶段过渡到第二步纺纱阶段;

    图4a处于第一步纺纱阶段的牵伸装置的一种可采用的实施形式;

    图4b依据图4a、处于第二步纺纱阶段的牵伸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一台离心式纺纱机/络筒机的工作锭位。这些工作锭位除了一个离心纺纱装置1,还有一个络筒装置14。

    通常这种大家所知的离心纺纱装置1有一个纺纱离心罐3,它在离心罐外壳2内受到轴承4的支承并由一个电动机5驱动。

    轴承4可以设计为磁轴承,在此情况支承的离心纺纱罐3是无接触的。

    一根导纱管7能下降到离心纺纱罐内,导纱管是由图中所示的传动机构8启动,进行摆动运动,同时可沿轴向上升或下降。

    先是在牵伸装置9已牵伸到所要求支数的喂入材料6,通过导纱管7到达离心纺纱罐3中,在该处加捻并绕贴到离心纺纱罐3的内壁13形成纱饼12。

    纺纱装置14通常有一个筒子托架25,可旋转夹持交叉卷绕筒子15,还有一个导纱槽筒16摩擦连接驱动交叉卷绕筒子15。

    导纱槽筒16也为纺的纱17在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15时提供横向往复运动。

    如图1中进一步所示,例如在络筒装置14的区域内还安置了一个纱预处理装置18。

    在纱预处理装置18内,已获得完全加捻的纱17的纱头,在其进到喂入材料6之前,例如借助一个可气动预处理小管19进行处理。

    纱预处理装置18在此情况下,例如通过一压缩空气管路20与一个(图中未绘出)的超压气源相连接。

    如前所述,图1中所示的一种情况,即两步法工作的离心纺纱装置1正处于第一纺纱阶段。

    即通过牵伸装置6输出的牵伸喂入材料6由导纱管7输送到离心纺纱罐3内,得到部分加捻,绕贴到离心纺纱罐3的内壁13上形成纱饼12。

    喂入材料6的输出速度和离心纺纱罐3的回转速度应如下选择,即卷绕成纱饼12的纱11只获得其最终捻度的一部分。

    图2表示离心纺纱装置1进入第二纺纱阶段的状态。即形成纱饼12卷绕在离心纺纱罐3中部分加捻的纱11,通过牵伸装置9的前罗拉对10,从离心纺纱罐3退绕出来,并同时得到其最终捻度。

    退绕出来的成品纱17在络筒装置14上立即卷绕到一个大体积的交叉卷绕筒子15上。

    根据图3a至3c以及图4a,4b对本发明方法的功能说明如下:

    当离心纺纱罐3内的纱饼12,达到如图3a所示的一个预先规定大小时,与交叉卷绕筒子15相连的纱17的纱头就在前罗拉对10之前始纺到喂入材料6中。

    即纺17的纱头先在纺准备装置18上,比如通过梳理或退捻处理,再通过按输送方向F运行的牵伸装置9的前罗拉对10向离心纺纱罐3方向输送,并始纺到喂入材料6中。

    同时如图4b所示,停止继续输入喂入材料6。例如牵伸装置9的罗拉对9’,9”停止转动,导致喂入材料6的分离。

    接着如图3c所示,前罗拉对10转换到退绕方向A,使部分纺成的纱11从离心纺纱罐3退绕出来。纱11在退绕时获得其最终捻度,并作为成品纱17络到交叉卷绕筒子15上。

    另一种改进的前罗拉对实施形式,也可以用来替代转换前罗拉对10的输送方向。

    这种可采用的如图4a及4b所示的实施形式工作原理如下:

    与交叉卷绕筒子15相连的纱17已被处理过的纱头在开始始纺到喂入材料6之后,例如一个中断继续供给喂入材料6的所谓粗纱止动装置21即启动。

    同时未被驱动的压辊22开始绕其旋转轴23转动,一直贴靠到按退绕方向A回转的牵拉辊24。

    按退绕方向A回转的退绕辊24以及相联的压辊22主要是为了卷绕成纱饼12的纱11,从离心纺纱罐3退绕出来,同时获得完全的捻度。成品纱17也在此络筒装置14上络纱到一个交叉卷绕筒子15。

生产一种短纤维纱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产一种短纤维纱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产一种短纤维纱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一种短纤维纱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一种短纤维纱的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短纤维纱(17)的方法,使用一个两步法工作的纺纱离心罐(3)、一个牵伸一根喂入材料(6)的牵伸装置(9)、一根可伸入到纺纱离心罐(3)可轴向移动支承的导纱管(7)以及一个将纱卷绕成一个交叉卷绕筒子(15)的络筒装置(14)。依据本发明的方法是这样实施的,每当第一步纺纱阶段结束之前,从交叉卷绕筒子(15)退绕下的一根纱(17)的预处理纱头,在牵伸装置(9)的一对前罗拉(10)之前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天然或人造的线或纤维;纺纱或纺丝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