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放入并启动的方法及假捻变形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883005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78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803764.7

申请日:

2000.02.16

公开号:

CN1340114A

公开日:

2002.03.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D02J 13/00申请日:20000216授权公告日:20070627终止日期:2010021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D02J13/00; D02G1/02; D02J1/08; B65H51/16; D06B23/18

主分类号:

D02J13/00; D02G1/02; D02J1/08; B65H51/16; D06B23/18

申请人:

天科纺织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G·瓦博拉; H·D·谢福; K1·施密特; W·列德

地址:

德国汉美堡市

优先权:

1999.02.16 DE 19906325.7; 1999.03.04 DE 19909380.6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徐申民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纱线放入并启动假捻变形装置的方法,其中,假捻变形装置具有含流质的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1)带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入纱线和为密封热交换器(1)而设置的纱线通道(4、5、6),其中,为引入纱线,将纱线通道(4、5、6)扩大,也可选择性地借助一辅助空气流将纱线吸入和/或吹入纱线通道(4、5、6)。本方法中使用的假捻变形装置带有热交换器(1),后者由可沿轴线方向分开的两部分(2、3)构成并具有至少两个为导入纱线和密封而设置的纱线通道(4、5、6),在其前和/或后,即在纱线进口(4)和/或纱线出口(5)上

权利要求书

1: 纱线放入并启动假捻变形装置的方法,其中,假捻变形装置具有含流 质的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1)带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入纱线和为密封 热交换器(1)而设置的纱线通道(4、5、6),其特征在于:为引入纱 线,将纱线通道(4、5、6)扩大。
2: 将纱线放入并启动假捻变形装置的方法,其中,假捻变形装置具有含 流质的热交换器(1),带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入纱线和为密封热交换器 (1)而设置的纱线通道(4、5、6),其特征在于:为引入纱线,借助一 辅助空气流将纱线通过纱线通道(4、5、6)吸入和/或吹入。
3: 将纱线放入并启动假捻变形装置的方法,其中,假捻变形装置具有含 流质的热交换器(1),带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入纱线和为密封热交换器 (1)而设置的纱线通道(4、5、6),其特征在于:借助一锥子将纱线穿 过纱线通道(4、5、6)。
4: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放入纱线,纱线通 道(4、5、6)沿轴向和/或径向而分开,纱线放入后重又关闭。
5: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密封热交换器 (1),另一流质,特别是在通道(4、5、6)区域内的空气流质将第一流 质挡在通道(4、5、6)之外。
6: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入纱线前、即打开 热交换器(1)前停止引入第一和/或第二流质,并将其排除热交换器(1) 之外。
7: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入纱线后,首先将 纱线以降低的速度引入,尔后提高到正常的运行速度。
8: 假捻变形装置,带有一热交换器(1),后者具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入 纱线和为密封热交换器(1)而设置的纱线通道(4、5、6),其特征在 于:热交换器(1)沿纱线穿过方向而分割,两构成部件(2、3)在放入纱 线时可相互分离,而纱线通道(4、5、6)在放入纱线时可扩张。
9: 假捻变形装置,带有一热交换器(1),后者具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入 纱线和为密封热交换器(1)而设置的纱线通道(4、5、6),尤其如权利 要求7所述,其特征在于:在纱线通道(4、5、6)的前和/或后,即在纱线 进口(4)和/或纱线出口(5)上设置有一个喷口(37)以将纱线穿过纱线 通道。
10: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进口 (4)和纱线出口(5)与一设有径向开口(36)的管(35)相连。
11: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通道 (4、5、6)由可相互靠紧的构件(7、8)组成,使得放入纱线时纱线通道 (4、5、6)可沿轴向和/或径向而开启。
12: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构件(7、 8)可相互分离。
13: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构件(7、 8)为纱线通道(4、5、6)的可相互转动设置的扇形部分。
14: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扇形构 件(7、8)沿纱线穿行方向前后设置。
15: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相 互作用的扇形构件(7、8)可借助一弹簧(9)压靠在其对应的扇形构件(7、 8)上。
16: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其中含 有流质的热交换器(1)的空间通过一密封装置(10、11)密封。
17: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流质以不同 于纱线速度的速度分量流过热交换器(1)。
18: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流质的流向 基本与重力方向相反。
19: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入口 (4)和/或纱线出口(5)上始终设置有大于一个、最好是三个纱线通道 (4、5、6)。
20: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通道 (4、5、6)具有一纱线导入斜面(28)。
21: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纱线通道 (4、5、6)为耐磨损构成。
22: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 (1)尤其可机械、电气、液动、和/或气动而锁紧。
23: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 (1)中的流质为水、尤其是蒸馏水。
24: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流质含有对 纱线有影响的附加剂和/或具有预定的硬度。
25: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流质添加有 上光柔软剂和/或用之加以饱和。
26: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流质具有一 预定的温度。
27: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道 (4、5、6)区域内预设有另一流质,尤其是空气,用于密封热交换器 (1)和/或干燥。
28: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通道 (4、5、6)区域内预设的另一流质压力小于5巴,最好为约最好为约0,5 巴。
29: 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假捻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 (1)长度可变、尤其是呈伸缩式望远镜式构成。

说明书


纱线放入并启动的方法及假捻变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纱线放入并启动假捻变形装置的方法,其中,假捻变形装置(Falschdralltexturiereinrichtung)具有含流质的热交换器,带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入纱线和为密封热交换器而设置的纱线通道。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假捻变形装置,它具有含流质的热交换器,带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入纱线和为密封热交换器而设置的纱线通道。

    背景技术

    欧洲专利EP 0 624 208 B1公开了一种设有热交换器的假捻变形装置,该热交换器轮流用作加热器和冷却器使用,各种情况下,其中的流质一时冷一时热而与纱线接触,该流质此时置于一个流质可流过其中的物体中。该物体基本呈圆筒形构成并有小钻孔,通过这些小钻孔纱线可被放入和引出该物体中。通过纱线与流质的接触进行热交换,流质比纱线热时,纱线被加热,反之被冷却。尽管此装置的工作还令人满意,但其缺点是,纱线一旦断开,或要重新开始织物处理时,必须将线头放入圆筒形的物体中,这种步骤很费工,因为纱线必须穿入物体很小的开口中以便开始假捻变形,就是说启动这种装置非常复杂和费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使得纱线假捻变形过程的引线和启动可快速、简单、可靠的进行。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纱线放入并启动假捻变形装置的方法,其中,假捻变形装置具有含流质的热交换器,带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入纱线和为密封热交换器而设置的纱线通道,为引入纱线,将纱线通道放大。通过纱线通道的放大很容易将纱线引入热交换器,从而纱线通道堵塞地危险可以避免。此外,为放入纱线,如果纱线通道沿轴向和/或径向而分开,纱线放入后重又关闭,则特别易于和无干扰地放入纱线。这种方法中,狭窄的纱线通道被打开,纱线不是放入关闭的开口中,而是放到张大的通道缝中。如此放入的纱线紧接着在通道关闭后进入通道中,因为此时通道的开缝已合闭成一完整的通道。这种方法放入纱线非常迅速、简单可靠。

    本发明的任务进一步得以实现,如果为引入纱线,借助一辅助空气流将纱线通过纱线通道吸入和/或吹入。通过设置相应的气孔,辅助空气流可流过纱线通道,纱线则被携带入纱线通道。此中情况下,纱线通道不必打开,纱线的引入与装置的启动使得装置本身的构造可特别简单。辅助喷嘴可在每个纱线通道上设置,从而可构成一级阶梯式喷嘴(Staffelduese),纱线可从一个喷嘴到达另一个喷嘴。

    本发明的任务进一步得以实现,如果为引入纱线,借助一锥子将纱线穿过纱线通道。有时候,如果辅助气流尚不足以引入纱线,此时可借助一锥子将纱线穿过纱线通道。它可先推入纱线通道将纱线固定,尔后拉过通道。这种方法在有些使用实例中是有利的,因为由此纱线可机械引入,纱线引入过程得以简化。

    为阻止热交换器的流质流出热交换器纱线通道区域,根据本发明,而设置了另一流质,特别是在通道区域内的空气流质,将第一流质挡在通道之外。这个另一流质,特别是空气流质,被引入纱线通道区域内的热交换器中,由此产生气流也即以气压,阻止第一流质的溢出,从而有效的密封纱线通道,使得热交换器甚至可以配置成让纱线通道呈垂直方向设置。

    为防止第一流质在放入纱线前、即打开热交换器前溢出热交换器,根据本发明,在放入纱线前即打开热交换器前,停止引入第一和/或第二流质,并将其排除热交换器之外。此时,可以很方便的将纱线引入一排空了流质的热交换器中,从而不仅对使用辅助气流或是打开热交换器以引入纱线都很简单方便。

    为使纱线金尽可能无荷载地穿过热交换器,同时避免纱线断裂,根据本发明,放入纱线后,首先将纱线以降低的速度引入,尔后提高到正常的运行速度。由此是施加到纱线上的荷载不致增加过快,有效地防止纱线断裂。

    本发明任务通过一种假捻变形装置得以实现,其带有一热交换器,后者具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入纱线和为密封热交换器而设置的纱线通道,其中,热交换器沿纱线穿过方向而分开,两构成部件在放入纱线时可相互分离,而纱线通道在放入纱线时可扩张。这种装置而言,热交换器可以张开很大,使纱线可很方便的放入其中,纱线通道因为热交换器地张开而暴露,使纱线可分别按纱线通道的造型而借助简单的手段引入纱线通道中。纱线放入之后,热交换器接着关闭而可投入运行。如此可以有效地避免已有技术中耗费工时的将纱线引入、从纱线入口到纱线出口穿过构成复杂的热交换器之过程。

    相对一体构成的热交换器,对可分割构成的热交换器而言,有利的是,在纱线通道的前和/或后,即在纱线进口和/或纱线出口上设置有一个喷口以将纱线穿过纱线通道。此喷嘴相应其设置而起将纱线吹或吸过纱线通道的作用。喷嘴相应可固定设置在热交换器上,或仅仅在纱线引入过程用在热交换器上,根据需要也可在一个纱线通道的前后各设置一个喷嘴,以实现可靠的纱线引入步骤。通常情况下,只在热交换器的第一和/或最后一个纱线通道上设置一个喷嘴也可,从而将纱线吹或吸过热交换器。

    如果纱线进口和纱线出口与一设有径向开口的管相连,则将纱线引入纱线通道的空气流被导入热交换器中,使得纱线可机械地穿过热交换器。管上的开孔保证热交换器中的流质与纱线有足够的接触。

    如果纱线通道由可相互移动设置的构件(Segment)组成,使得纱线通道可沿轴和/或径向扩张以放入纱线,则可实现一种特别简单的纱线放入过程。通过构件的这种构造,纱线可放入通道的构件之一的缝中,接着纱线通道通过接以另一构件而关闭,这样,纱线可很好地引入纱线通道,而且纱线通道相对热交换器中的流质也能很好的密封。构件在放入纱线时相互分开,而在纱线放入后又合拢,构成周边密封的纱线通道。通常如构件沿其轴向前后设置,可能的话通过一侧面紧靠,从而实现有效的密封和引入纱线。

    特别优选的是,构件为可相互转动设置的纱线通道的圆形部分,由此可以沿圆周方向很方便的开启纱线通道,放入纱线,尔后将之关闭。

    为保证每个构件轴线方向上的密封,至少一个相互作用的构件或称扇形构件(Segment)可借助一弹簧压靠在其对应互补形的扇形构件上,此时扇形构件相互紧靠,使热交换器中的流质不致渗出纱线通道。通过在至少一个扇形构件上的此弹簧设置,纱线通道打开和关闭很方便,此外,制造的允许误差不大,使得纱线通道能简单持久的密封。

    为防止热交换器中的流质渗出纱线通道,至少热交换器中的第一流质所在的空间内借助有密封装置密封,这样,热交换器可以有利的方式持久地开启和关闭,而流质不致溢出或渗出而要在外部用容器接纳。

    为有效地将温度热量从流质传递到纱线上,流质的流向与纱线前进的方向相反,实践表明,如此设置使纱线的温度很快和流质的温度配合。对于一个预定的温差和在热交换器重逗留的时间而言,热交换器的长度可以由此减短,也可选择性地将纱线穿过热交换器的速度增大。一般情况下,流质的在热交换器中的流速相对纱线速度分量而言由不同的速度分量。

    流质的流向基本上与重力方向相反,由此可以使流质溢满。

    为使纱线通道的密封效果好并防止流质溢出热交换器,纱线进口和/或出口上设有多于一个、最好是三个纱线通道,从而在迷宫式密封装置的作用下可保证热交换器可靠的密封性,同时,热交换器也可沿垂直方向设置,使纱线进口或出口位于热交换器的流质之下。

    为便于纱线的引入,尤其是借助喷嘴引入纱线,纱线通道具有一纱线导入斜面。借此可将流质和纱线如此引导,使得纱线顺利的到达纱线通道的开口而不致在热交换器内产生堵塞。

    因为纱线以很高的速度穿过纱线通道,特别有利的是将纱线通道设置成耐磨损,比如使用陶瓷,它一方面可抵御纱线的磨损,又不损坏纱线。

    为防无意中打开热交换器,特别是防止流质还在热交换器时打开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尤其可机械、电气、液动、和/或气动而锁紧。只有在清空和允许打开热交换器后可发出的一个信号才可使热交换器人工或自动地打开。

    为快好地实现热过渡,流质可选用水、最好是蒸馏水,水对纱线无负作用,从而使纱线能冷却或加热到预定的温度,此外其使用费很低,即使热交换器发生故障流质溢出也毫无损害。

    如果流质中具有对纱线施加影响的添加剂和/或预定的硬度,则纱线可在假捻变形过程中按要求处理或特殊配制。

    特别有利的是,流质添加有上光柔软剂(Avivage)和/或用之加以饱和。从而纱线可受相应的维护不致损坏,借此可制得高品质的纱线。

    如果流质具有预定的温度,则纱线在热交换器中逗留后的温度变化也可预定,通过流质温度的变化也可纱线温度变化。因此,如果不同温度的纱线穿过热交换器,或纱线出口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通过流质温度变化来调节纱线到所希望的温度。

    为辅助纱线进、出口的迷宫式密封效果,在纱线通道区域内设有第二流质,特别是空气,以对热交换器进行密封和/或干燥纱线。这里,空气的作用是,特别是当它有小于5巴、优选0.5巴的一定的气压时,它对热交换器中的第一流质作用,阻止其溢出纱线通道,从而可制造特别密封的热交换器。此第二流质的进一步效果,特别是当它是空气或其它气体介质时,是将纱线干燥,由此防止第一流质溢出热交换器之外而污染热交换器外的区域。纱线的干燥效果特别好,从而可毫无问题的进行下一步加工,迄今所用的流质进汽热交换器的缺点从而可得到可靠和发明性的解决。

    本发明的其它构成中,热交换器的长度可变化地、尤其是呈望远镜式构成,从而纱线在热交换器中逗留的时间相对不变的纱线运行速度而言可以灵活的变化。热交换器的长度可变化这个创造性的思想之企业经济性在于,热交换器由此可以很方便的与现有的设备匹配。如果热交换器在其二节的衔接位上同样设有密封件,则第一流质所在的空间同样得到良好的密封。当然使用其它密封手段,如在热交换器内的设置长度可变的、含第一流质的套筒,也是不言而喻的。

    【附图说明】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

    图1是热交换器的纵剖图

    图2是热交换器下部的俯视图

    图3a是一开启的热交换器

    图3b是图3a热交换器的关闭状态

    图4a是一开启的热交换器

    图4b是图4a热交换器的关闭状态

    图5a是一开启的热交换器

    图5b是图5a热交换器的关闭状态

    图6是长度可变的热交换器

    图7是带导管的热交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热交换器1之剖视图,热交换器1有一下部分2、一上部分3,二者可相互分开。在下部分2、上部分3之间设有一纱线进口4和纱线出口5,此外在下部分2、上部分3之间还有多个纱线通道6,每个纱线通道始终有两个扇形构件7、8构成,扇形构件7固定设置在热交换器下部分2中,而扇形构件8则沿纱线通道6的轴线可动地设置在上部分3中,同时,扇形构件8借助一弹簧9如此挤压上部分3的一表面,即扇形构件7的一表面,使二者相互密封。两个扇形构件7、8共同构成纱线通道6,其直径通常为十分之几个毫米,上部分3和扇形构件8之间设有一密封装置/圈10,它的作用是进一步防止热交换器1中的流质溢出。下部分2、上部分3之间的接触面还设有一个密封圈11,使热交换器1在关闭状态时完全密封而防止流质溢出热交换器1。

    热交换器1中与纱线作热交换的流质位于流质腔15中,穿过流质腔15的纱线与流质相接触而进行热交换。流质充满整个流质腔15且有预定的温度,从而保证和纱线的热交换呈一定的相互关系。流质充满整个流质腔15时通过将流质引入进口16而在出口17导出,流质腔15中流质的方向呈从进口16到出口17。纱线在热交换器1中穿行方向由箭头P表示,可见纱线在热交换器1中穿行方向和流质腔15中流质的方向相反,从而可实现快速良好的热交换。

    为可靠地防止大多数情况下呈液体的流质沿纱线通道6的方向溢出流质腔15,在三个纱线通道6不仅在纱线入口4而且在纱线出口5都采取了防护措施。为此,在两个纱线通道6之间,不仅在纱线入口4而且在纱线出口5引入一尤其呈气态的第二流质,此第二流质,一般为0.5巴,在两个纱线通道6之间施加气压,而试图由纱线通道6逃逸,由此对第一流质施压而防止其溢出流质腔15,特别是此第二气态流质,最简单时使用空气,使纱线出口5处的纱线干燥。热交换器1中粘附的第一流质在此被气动式吹拂同时纱线在离开热交换器1后进一步干燥,由此式纱线有很好的继续加工性,同时阻止纱线在热交换器1外被污染和防止第一流质因纱线拖带的损失。

    图2为热交换器1下部3的俯视图,此时可看到密封圈11,密封圈11设置使上下部分2、3分开位处的流质部溢出,为此,密封圈11在纱线通到6或即扇形构件7的区域内呈多部件构成,使得通过第一纱线通道6渗出的流质最后会溢出热交换器1。

    扇形构件7具有一缝13,纱线在热交换器1的开启状态下可放入其中。通过关闭热交换器1,就是说通过上下部分2、3的结合,上部的扇形构件8与下部的扇形构件7接触,产生纱线通道6。从而一方面可最佳地将纱线引入纱线通道6,另一方面提供了简单的可能性,使纱线方便地引入纱线通道6也即热交换器1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下、上部分2、3的连接通过导向构件25进行,该导向构件设置在下部分2的侧面并与带有和上部分3相应的导向构件相配。导向构件25起直线导引作用,上部分3可沿之可和下部分2分开和连接。

    图3a、3b形象的会出了图1、2的热交换器1的功能,图3中,热交换器处于开启状态,上部分3借助导向构件25从下部分2分开,此时,扇形构件7、裸露,扇形构件7、8分别有一个槽缝13、14。为将纱线放入热交换器1,将之引入槽缝13,为此有斜面使纱线方便的引入槽缝13。纱线放入后,将热交换器1上下部分2、3通过导向构件25连接,此时,热交换器1上下部分2、3的槽缝13、14重叠而构成基本呈圆形的开孔,此即为纱线通道6。通过密封圈10、11,同时,扇形构件8借助图1中绘出的弹簧紧靠扇形构件7,产生良好的密封而防止流质从流质腔15中溢出。另一方面,剩下的构成纱线通道6的开口尚大得足以将纱线毫无问题地引入和穿过。

    为防止扇形构件7、8的磨损或至少将其磨损减至简最少,扇形构件7、8由耐磨材料构成,陶瓷已证明是很有效地耐磨材料。

    在扇形构件7固定于下部分2的同时,扇形构件8沿纱线通道6的轴线方向可动地设置在热交换器1的上部分3,为此,扇形构件8如此造型,使得其入图3所示在两侧具各有一鼻状物,它防止在上部分3与下部分2的同时扇形构件8会松脱,但同时又允许扇形构件8轴向移动。

    图4a、4b是图1-3的热交换器1的改型,图4表示热交换器1的开启状态,热交换器1的上部分3和下部分2借助一转动导向件25热交换器1的上部分3和下部分2借助一转动导向件25’相连,使得上部分3可从下部分2打开。扇形构件7’的构成基本和扇形构件7相同,具有一缺口23,纱线在打开热交换器1后放入此缺口中。扇形构件8’在此实施例中没有缺口也无沟槽,而是在与扇形构件7’的接触位上呈平面构成,当俩部分2、3合拢时,扇形构件7’、8’相互压紧。此实施例中跟前面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它们不是前后设置,而是直接重叠,通过缺口23构成组合状态下的纱线通道。此时,上方的扇形构件8’可以不是轴向可动的,因为扇形构件7’、8’不需沿轴向压紧。其径向密封仅通过压紧扇形构件7’、8’即可实现。

    图5a、5b是热交换器1的另一实施例,此时仅有扇形构件7″,它设在热交换器1下部分2中,具有一转动件21,转动件21有一沟槽13’,纱线在热交换器1开启状态下可放入其中。纱线放入后借助一杆条22将其转动180度是沟槽开口向下,在和扇形构件7″地共同作用下,沟槽13’变为一个小的纱线通道6。杆条22通过热交换器1上部分3的边棱压住,使纱线通道6不会无意中打开。这种构成的纱线通道和可靠方便,因为纱线在热交换器1开启状态下就可检测是否已正确放入纱线通道6中,相对前面的纱线通道6仅仅在热交换器1关闭状态下构成的实施例,此时修正错误也很方便。

    图6是一个热交换器1的示意图,它呈望远镜式构成,长度可伸缩,主要由可套接的内管40、外管41组成。为使流质不致溢出流质腔15,在内管40、外管41之间设有密封件30、31,保证内管40、外管41套接移动时也能密封,由此可改变热交换器1的长度。热交换器1的长度可变的优点是,当运行速度恒定时,纱线在热交换器1中逗留的时间可一变化,从而可以调节流质腔15中流质与纱线地热交换。另一方面,为将纱线引入纱线通道6,热交换器1的长度可以做的最小,因为几个纱线通道6的长度可以做的最小。同时,借助辅助流质引入纱线的方法更可行,因为纱线要引入的距离也变小,纱线引入热交换器1变得更简单、快捷和可靠。

    图7是另一热交换器1的示意图,在各纱线通道6之间设置一管35,它具有开孔36,流质可通过开孔36从流质腔15进入管35中而与穿过管中的纱线接触。管35用于将纱线方便地引入热交换器中。此时,纱线被借助一吸管37引入纱线入口4的纱线通道6,尔后穿过管35。通过管35使纱线更易被抽吸空气流携带,而可安全地引入和穿过热交换器1。为使纱线更易到达纱线出口5处的纱线通道6,设有一引导斜面28,借助它可将纱线吸过,防止纱线在管35中堵塞。如果可能,也可将纱线通道6在引入纱线使扩大尔后缩小到原有的直径。

    所有的本发明实施里中的特征当然都是可相互组合的。第一流质和第二流质既可是液体、也可是气体或蒸汽,流质可以比纱线热或冷,此时热交换器相应成为制冷或加热器,尤其是当热交换器作为主动式冷却器(Aktivkuehler)时,流质一般为液态,而当热交换器作为加热器时,流质为蒸汽,这时尤其为使纱线能更好搅动,流质更湍急的流过热交换器。垂直纱线运动方向也可设置一气流。

    本发明也不受已描述的实施例的限制,比如,热交换器的上下部分也可沿轴线方向相互移动,从而扇形构件可相互分离以使纱线通道扩大。

    所有装置的功能组件可以只是作为装置的构件使用,从而使装置的结构简单、成本降低,使用的阀门和控制单元可以设置导装置的外壳上使其保持紧凑地构形。

纱线放入并启动的方法及假捻变形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纱线放入并启动的方法及假捻变形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纱线放入并启动的方法及假捻变形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纱线放入并启动的方法及假捻变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纱线放入并启动的方法及假捻变形装置.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纱线放入并启动假捻变形装置的方法,其中,假捻变形装置具有含流质的热交换器(1),热交换器(1)带有至少两个用于导入纱线和为密封热交换器(1)而设置的纱线通道(4、5、6),其中,为引入纱线,将纱线通道(4、5、6)扩大,也可选择性地借助一辅助空气流将纱线吸入和/或吹入纱线通道(4、5、6)。本方法中使用的假捻变形装置带有热交换器(1),后者由可沿轴线方向分开的两部分(2、3)构成并具有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纱线;纱线或绳索的机械整理;整经或络经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