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红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透红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28974.3 (22)申请日 2016.12.09 (71)申请人 钦州市钦南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地址 53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 区广沿路17号 (72)发明人 曾凡跃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7 代理人 魏忠晖 (51)Int.Cl. C08L 23/08(2006.01) C08L 101/00(2006.01) C08L 69/00(2006.01) C08K 13/02(2006.01) C0。
2、8K 5/09(2006.01) C08K 3/04(2006.01) C08K 3/40(2006.01) C08K 3/1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透红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红外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天然晶体16- 18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6-10份、 岩盐2-4份、 水晶6-8份、 天然有机酸5-7份、 抗氧剂1-3份、 金 刚石4-8份、 塑料6-8份、 聚碳酸酯4-6份、 多晶体 6-8份、 玻璃6-10份、 偶联剂3-5份、 溴化钾2-4份, 本发明改善高分子基体与无机填料相容性, 同时 分散均匀,。
3、 利于红外线的透过。 本发明通过优化 透红外材料的配方组成和比例, 获得了红外透过 率在60以上, 缺口冲击强度在65kJ/cm以上的 材料。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854304 A 2017.06.16 CN 106854304 A 1.一种透红外材料,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天然晶体16-18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6-10份、 岩盐2-4份、 水晶6-8份、 天然有机酸 5-7份、 抗氧剂1-3份、 金刚石4-8份、 塑料6-8份、 聚碳酸酯4-6份、 多晶体6-8份、 玻璃6-10份、 偶联剂3-5份、 溴化钾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4、的一种透红外材料,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 成: 天然晶体16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6份、 岩盐2份、 水晶6份、 天然有机酸5份、 抗氧剂1 份、 金刚石4份、 塑料6份、 聚碳酸酯4份、 多晶体6份、 玻璃6份、 偶联剂3份、 溴化钾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红外材料,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 成: 天然晶体17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8份、 岩盐3份、 水晶7份、 天然有机酸6份、 抗氧剂2 份、 金刚石6份、 塑料7份、 聚碳酸酯5份、 多晶体7份、 玻璃8份、 偶联剂4份、 溴化钾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红外材料, 其特。
5、征在于: 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 成: 天然晶体18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10份、 岩盐4份、 水晶8份、 天然有机酸7份、 抗氧剂 3份、 金刚石8份、 塑料8份、 聚碳酸酯6份、 多晶体8份、 玻璃10份、 偶联剂5份、 溴化钾4份。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红外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 骤: 步骤一、 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天然有机酸、 溴化钾放入水中, 搅拌5分钟, 浸泡20分 钟, 制得混合液; 步骤二、 将剩余材料进行碾碎, 过50-80目筛, 加热180-200, 进行混合制得混合物; 步骤三、 将混合液与混合物进行混合, 混合温度为150-。
6、180, 混合后进行压制, 成型, 最终放凉至室温既得成品。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854304 A 2 一种透红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新型材料领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红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透红外材料是指对红外线透过率高的材料, 对这些材料的要求, 首先是红外光谱 透过率要高, 短波透过率要低, 透过频带要宽, 一般红外波段是0.720 m。 红外光学材料是 指在红外成像与制导技术中用于制造透镜、 棱镜、 窗口、 滤光片、 整流罩等的一类材料。 这些 材料具备满足需要的物理及化学性质, 即主要指标为: 良好的红外透明性与较宽。
7、的透射波 段。 0003 早期使用的透红外材料为天然晶体, 如岩盐、 水晶等, 后来随着红外技术的发展, 要求有更高质量的透红外材料, 目前已经有单晶体、 多晶体、 玻璃、 陶瓷、 塑料、 金刚石和类 金刚石等多个品种。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红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改善高分子基体与无机填料 相容性, 同时分散均匀, 利于红外线的透过。 本发明通过优化透红外材料的配方组成和比 例, 获得了红外透过率在60以上, 缺口冲击强度在65kJ/cm以上的材料。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透红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8、: 天然晶体16-18 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6-10份、 岩盐2-4份、 水晶6-8份、 天然有机酸5-7份、 抗氧剂1-3份、 金刚石4-8份、 塑料6-8份、 聚碳酸酯4-6份、 多晶体6-8份、 玻璃6-10份、 偶联剂3-5份、 溴化钾 2-4份。 0007 进一步: 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天然晶体16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6 份、 岩盐2份、 水晶6份、 天然有机酸5份、 抗氧剂1份、 金刚石4份、 塑料6份、 聚碳酸酯4份、 多晶 体6份、 玻璃6份、 偶联剂3份、 溴化钾2份。 0008 进一步: 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天然晶体17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
9、聚物8 份、 岩盐3份、 水晶7份、 天然有机酸6份、 抗氧剂2份、 金刚石6份、 塑料7份、 聚碳酸酯5份、 多晶 体7份、 玻璃8份、 偶联剂4份、 溴化钾3份。 0009 进一步: 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天然晶体18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10 份、 岩盐4份、 水晶8份、 天然有机酸7份、 抗氧剂3份、 金刚石8份、 塑料8份、 聚碳酸酯6份、 多晶 体8份、 玻璃10份、 偶联剂5份、 溴化钾4份。 0010 进一步: 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0011 步骤一、 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天然有机酸、 溴化钾放入水中, 搅拌5分钟, 浸泡 20分钟, 制得混合液; 0。
10、012 步骤二、 将剩余材料进行碾碎, 过50-80目筛, 加热180-200, 进行混合制得混合 物; 说明书 1/3 页 3 CN 106854304 A 3 0013 步骤三、 将混合液与混合物进行混合, 混合温度为150-180, 混合后进行压制, 成 型, 最终放凉至室温既得成品。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 本发明改善高分子基体与无机填料相容性, 同时分散均匀, 利于红外线的透过; 0016 2、 本发明通过优化透红外材料的配方组成和比例, 获得了红外透过率在60以 上, 缺口冲击强度在65kJ/cm以上的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11、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 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实施例一: 0019 一种透红外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天然晶体16-18份、 乙烯-乙酸乙 烯共聚物6-10份、 岩盐2-4份、 水晶6-8份、 天然有机酸5-7份、 抗氧剂1-3份、 金刚石4-8份、 塑 料6-8份、 聚碳酸酯4-6份、 多晶体6-8份、 玻璃6-10份、 偶联剂3-5份、 溴化钾2-4份。 0020 实施。
12、例二: 0021 一种透红外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天然晶体16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 聚物6份、 岩盐2份、 水晶6份、 天然有机酸5份、 抗氧剂1份、 金刚石4份、 塑料6份、 聚碳酸酯4 份、 多晶体6份、 玻璃6份、 偶联剂3份、 溴化钾2份。 0022 实施例三: 0023 一种透红外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方成分组成: 天然晶体17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 聚物8份、 岩盐3份、 水晶7份、 天然有机酸6份、 抗氧剂2份、 金刚石6份、 塑料7份、 聚碳酸酯5 份、 多晶体7份、 玻璃8份、 偶联剂4份、 溴化钾3份。 0024 实施例四: 0025 一种透红外材料由以下质量份。
13、数配方成分组成: 天然晶体18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 聚物10份、 岩盐4份、 水晶8份、 天然有机酸7份、 抗氧剂3份、 金刚石8份、 塑料8份、 聚碳酸酯6 份、 多晶体8份、 玻璃10份、 偶联剂5份、 溴化钾4份。 0026 实施例五: 0027 一种透红外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 步骤一、 将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 天然有机酸、 溴化钾放入水中, 搅拌5分钟, 浸泡 20分钟, 制得混合液; 0029 步骤二、 将剩余材料进行碾碎, 过50-80目筛, 加热180-200, 进行混合制得混合 物; 0030 步骤三、 将混合液与混合物进行混合, 混合温度为150-180, 混合后进行压制, 成 型, 最终放凉至室温既得成品。 0031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说明书 2/3 页 4 CN 106854304 A 4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3/3 页 5 CN 106854304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