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8825758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0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374412.5

申请日:

20170524

公开号:

CN106977756A

公开日:

201707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J7/04,C09D133/08,C09D133/16,C09D7/12,C09D5/14,B65D65/42

主分类号:

C08J7/04,C09D133/08,C09D133/16,C09D7/12,C09D5/14,B65D65/42

申请人:

常德金德镭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余赞,田璐,钟文,罗臻

地址:

415001 湖南省常德市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山街道办事处青山社区德山大道325号

优先权:

CN201710374412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红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包括基材、基材表面的涂料层、涂料层和基材之间的底胶层,所述涂料层是由改性丙烯酸涂料涂覆在基材表面并烘干后形成的涂层,所述的底胶层由斥水性树脂粘结剂构成。该防霉抗菌涂布膜具有优异的低温热封性能和较好的热封强度,并具有非常好的透明度和令人满意的光泽性能,且该防霉抗菌涂布膜能有效的达到防霉抗菌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基材表面的涂料层、涂料层和基材之间的底胶层,所述涂料层是由改性丙烯酸涂料涂覆在基材表面并烘干后形成的涂层,所述的底胶层由斥水性树脂粘结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金属、玻璃、天然树脂、合成树脂、陶瓷、木材、纸、纤维、无纺布、织布或皮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斥水性树脂粘结剂为具有包含二甲基硅骨架的侧链,并且还具有氟烷基的丙烯酸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涂料包括25-95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0-70质量份的软水、2-15质量份的滑爽剂、0.1-5质量份的防黏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乳液由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的丙烯酸和90-20%的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所述滑爽剂为棕榈蜡,所述防黏剂为二氧化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乳液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α1、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到悬浮液,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分散剂,得到光催化改性剂备用;α2、将质量百分比为5-10%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同时用搅拌器不断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聚烯丙基胺、聚乙烯基胺、聚脒、聚赖氨酸、聚鸟氨酸、聚精氨酸、聚组氨酸、海藻酸、淀粉、壳多糖、壳聚糖、果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膜的厚度为0.1-5μm,所述基材厚度为10-100μm。 9.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β1、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到悬浮液,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分散剂,得到光催化改性剂备用;β2、将质量百分比为5-10%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由10-80%的丙烯酸和90-20%的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用搅拌器不断搅拌,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β3、将25-95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0-70质量份的软水、2-15质量份的滑爽剂、0.1-5质量份的防黏剂加到反应罐中不断的搅拌,得到丙烯酸涂料;β4、用刮棒涂布机在基材上涂覆底胶并烘干,所述烘干温度为90-140℃,烘干时间为5-20秒;用刮棒涂布机将所述丙烯酸涂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层上,所述丙烯酸涂料的涂布量为0.3-3.5g/m,并通过在150℃温度下加热10min进行干燥,得到所述的防霉抗菌的涂布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γ1、将TiO•nH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4-0.6,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450-500°C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TiO;γ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TiO投入到少量水中,放置1-2天,然后将所得的水合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4.0-5.0;γ3、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酸,然后在马弗炉中以10°C•min-1的速度烧结至700-800°C,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所述的微孔TiO。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布膜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布膜在包装行业,尤其软包装行业,由于其优异的阻隔性能,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国内与日俱增。同时,在日益增长的健康和卫生的意识下,人们对防霉抗菌性的材料,即在室内空间就显示出抗微生物活性和抗病毒活性的材料越来越重视。因此,包装行业急需开发一款具有防霉抗菌效果的涂布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包括基材、基材表面的涂料层、涂料层和基材之间的底胶层,所述涂料层是由改性丙烯酸涂料涂覆在基材表面并烘干后形成的涂层,所述的底胶层由斥水性树脂粘结剂构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材为金属、玻璃、天然树脂、合成树脂、陶瓷、木材、纸、纤维、无纺布、织布或皮革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斥水性树脂粘结剂为具有包含二甲基硅骨架的侧链,并且还具有氟烷基的丙烯酸树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丙烯酸涂料包括25-95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0-70质量份的软水、2-15质量份的滑爽剂、0.1-5质量份的防黏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丙烯酸乳液由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的丙烯酸和90-20%的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所述滑爽剂为棕榈蜡,所述防黏剂为二氧化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丙烯酸乳液的改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α1、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到悬浮液,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分散剂,得到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α2、将质量百分比为5-10%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所述的丙烯酸乳液,同时用搅拌器不断搅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散剂为聚烯丙基胺、聚乙烯基胺、聚脒、聚赖氨酸、聚鸟氨酸、聚精氨酸、聚组氨酸、海藻酸、淀粉、壳多糖、壳聚糖、果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涂布膜的厚度为0.1-5μm,所述基材厚度为10-100μm。

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β1、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到悬浮液,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分散剂,得到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β2、将质量百分比为5-10%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由10-80%的丙烯酸和90-20%的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用搅拌器不断搅拌,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β3、将25-95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0-70质量份的软水、2-15质量份的滑爽剂、0.1-5质量份的防黏剂加到反应罐中不断的搅拌,得到丙烯酸涂料;

β4、用刮棒涂布机在基材上涂覆底胶并烘干,所述烘干温度为90-140℃,烘干时间为5-20秒;用刮棒涂布机将所述丙烯酸涂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层上,所述丙烯酸涂料的涂布量为0.3-3.5g/m2,并通过在150℃温度下加热10min进行干燥,得到所述的防霉抗菌的涂布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γ1、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4-0.6,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450-500°C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6Ti2O7;

γ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6Ti2O7投入到少量水中,放置1-2天,然后将所得的水合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 /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4.0-5.0;

γ3、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酸,然后在马弗炉中以10°C•min-1的速度烧结至700-800°C,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所述的微孔TiO2。

本发明中的涂布膜,采用特殊的丙烯酸涂料配方,使得这种丙烯酸涂布膜产品具有优异的低温热封性能和较好的热封强度,并具有非常好的透明度和令人满意的光泽性能。而合理的涂膜厚度,使得这种丙烯酸涂布膜具有优异的性价比和极低的涂布量,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防霉抗菌方面,通过光催化材料的改性,能有效的达到光催化杀菌的效果。原理如下:微孔TiO2的电子结构特点为价带结构,且其带隙能宽,但是担载CuO能使得介孔TiO2的带隙变窄,而微孔TiO2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能大量担载CuO,从而使得只要太阳光就能将电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同时在价带产生相应的空穴,形成高活性的电子-空穴对,而CuO的存在能避免电子空穴复合,从而得到大量活性电子-空穴对,此时在表面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空穴与表面吸附的H2O或OH-反应形成具有很强氧化性的活性羟基;电子则与表面吸附的氧分子反应,生成超氧离子。超氧离子可与水进一步反应,生成过羟基和双氧水,这些物质能与生物大分子如脂类、蛋白质、酶类以及核酸大分子反应,直接损害或通过一系列氧化链式反应,而对生物细胞结构引起广泛的损伤性怕坏,以达到防霉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案例1:

a1、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4,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450°C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6Ti2O7;

a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6Ti2O7投入到少量水中,放置1天,然后将所得的水合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 /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4.0;

a3、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酸,然后在马弗炉中以10°C•min-1的速度烧结至700°C,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所述的微孔TiO2;

a4、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到悬浮液,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聚烯丙基胺,得到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a5、将质量百分比为5%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由10%的丙烯酸和90%的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用搅拌器不断搅拌,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a6、将25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0质量份的软水、2质量份的滑爽剂、0.1质量份的防黏剂加到反应罐中不断的搅拌,得到丙烯酸涂料;

a7、用刮棒涂布机在合成树脂上涂覆底胶并烘干, 上述底胶为具有包含二甲基硅骨架的侧链,并且还具有氟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所述烘干温度为90℃,烘干时间为5秒;用刮棒涂布机将所述丙烯酸涂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层上,所述丙烯酸涂料的涂布量为0.3g/m2,并通过在150℃温度下加热10min进行干燥,得到所述的防霉抗菌的涂布膜a。

实施案例2:

b1、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6,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500°C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6Ti2O7;

b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6Ti2O7投入到少量水中,放置2天,然后将所得的水合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 /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5.0;

b3、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酸,然后在马弗炉中以10°C•min-1的速度烧结至800°C,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所述的微孔TiO2;

b4、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到悬浮液,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聚乙烯基胺,得到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b5、将质量百分比为10%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由80%的丙烯酸和90-20%的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用搅拌器不断搅拌,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b6、将95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70质量份的软水、15质量份的滑爽剂、5质量份的防黏剂加到反应罐中不断的搅拌,得到丙烯酸涂料;

b7、用刮棒涂布机在无纺布上涂覆底胶并烘干, 上述底胶为具有包含二甲基硅骨架的侧链,并且还具有氟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所述烘干温度为140℃,烘干时间为20秒;用刮棒涂布机将所述丙烯酸涂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层上,所述丙烯酸涂料的涂布量为3.5g/m2,并通过在150℃温度下加热10min进行干燥,得到所述的防霉抗菌的涂布膜b。

实施案例3:

c1、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5,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480°C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6Ti2O7;

c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6Ti2O7投入到少量水中,放置1.5天,然后将所得的水合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 /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4.5;

c3、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酸,然后在马弗炉中以10°C•min-1的速度烧结至750°C,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所述的微孔TiO2;

c4、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到悬浮液,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海藻酸,得到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c5、将质量百分比为8%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由30%的丙烯酸和70%的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用搅拌器不断搅拌,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c6、将30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35质量份的软水、8质量份的滑爽剂、2质量份的防黏剂加到反应罐中不断的搅拌,得到丙烯酸涂料;

c7、用刮棒涂布机在玻璃上涂覆底胶并烘干, 上述底胶为具有包含二甲基硅骨架的侧链,并且还具有氟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所述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时间为15秒;用刮棒涂布机将所述丙烯酸涂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层上,所述丙烯酸涂料的涂布量为2g/m2,并通过在150℃温度下加热10min进行干燥,得到所述的防霉抗菌的涂布膜c。

将实施案例得到的防霉抗涂布膜进行防霉测试。

(1)抗微生物活性的评估。

根据JIS R1702,使用大肠杆菌评估各涂布膜的抗微生物活性,辐射条件为10001x(荧光灯,经过4小时)。根据公式计算抗微生物活性R(抗微生物);

R(抗微生物)=Log(B/C);

其中R(抗微生物):在辐射条件下涂布膜的抗微生物活性;

B:在辐射条件下用光辐射之后基板上的活细胞计数;

C:在辐射条件下用光辐射之后涂布膜上的活细胞计数。

由上表所述,防霉抗菌涂布膜显示出较高的抗微生物活性,说明涂布膜的防霉抗菌效果好。

(2)防霉实验。

混合霉菌液喷至涂布膜a,b,c表面,然后将试板悬挂在4-20℃的高湿度箱中28天,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涂料表面的发霉情况。

根据BS 3900-G6标准,霉菌/藻类繁殖率分为6级,即0为无滋生,1为滋生面积小于1%,2为滋生面积为1-10%,3为滋生面积为11-30%,4为滋生面积为31-70%,5为滋生面积大于70%。密度划分为:0为无滋生,A为极微,B为轻度,C为中度,D为密集。

从上述防霉测试中,可以发现实施案例得到的防霉涂布膜能有效的达到防霉抗菌的效果。

以上表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74412.5 (22)申请日 2017.05.24 (71)申请人 常德金德镭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15001 湖南省常德市常德经济技术 开发区德山街道办事处青山社区德山 大道325号 (72)发明人 余赞田璐钟文罗臻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1298 代理人 刘红祥 (51)Int.Cl. C08J 7/04(2006.01) C09D 133/08(2006.01) C09D 133/16(2006.01) C0。

2、9D 7/12(2006.01) C09D 5/14(2006.01) B65D 65/4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 包括基 材、 基材表面的涂料层、 涂料层和基材之间的底 胶层, 所述涂料层是由改性丙烯酸涂料涂覆在基 材表面并烘干后形成的涂层, 所述的底胶层由斥 水性树脂粘结剂构成。 该防霉抗菌涂布膜具有优 异的低温热封性能和较好的热封强度, 并具有非 常好的透明度和令人满意的光泽性能, 且该防霉 抗菌涂布膜能有效的达到防霉抗菌的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CN 106977756 A 201。

3、7.07.25 CN 106977756 A 1.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 其特征在于, 包括基材、 基材表面的涂料层、 涂料层和基材之 间的底胶层, 所述涂料层是由改性丙烯酸涂料涂覆在基材表面并烘干后形成的涂层, 所述 的底胶层由斥水性树脂粘结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为金属、 玻璃、 天 然树脂、 合成树脂、 陶瓷、 木材、 纸、 纤维、 无纺布、 织布或皮革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斥水性树脂粘结剂为 具有包含二甲基硅骨架的侧链, 并且还具有氟烷基的丙烯酸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4、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烯酸涂料包括25- 95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 0-70质量份的软水、 2-15质量份的滑爽剂、 0.1-5质量份的防 黏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烯酸乳液由质量百 分含量为10-80%的丙烯酸和90-20%的丙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 所述 滑爽剂为棕榈蜡, 所述防黏剂为二氧化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烯酸乳液的改性方 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 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 到悬浮液, 将。

5、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 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分散剂, 得到 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2、 将质量百分比为5-10%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所述的丙烯酸乳液, 同时用搅拌器 不断搅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剂为聚烯丙基 胺、 聚乙烯基胺、 聚脒、 聚赖氨酸、 聚鸟氨酸、 聚精氨酸、 聚组氨酸、 海藻酸、 淀粉、 壳多糖、 壳 聚糖、 果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布膜的厚度为0.1- 5 m, 所述基材厚度为10-100 m。 9.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

6、含以下步骤: 1、 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 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 到悬浮液, 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 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分散剂, 得到 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2、 将质量百分比为5-10%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由10-80%的丙烯酸和90-20%的丙 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 用搅拌器不断搅拌, 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3、 将25-95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 0-70质量份的软水、 2-15质量份的滑爽剂、 0.1- 5质量份的防黏剂加到反应罐中不断的搅拌, 得到丙烯酸涂料; 4、 用刮棒涂布机在基材上涂覆底胶并烘干,所述。

7、烘干温度为90-140, 烘干时间为5- 20秒; 用刮棒涂布机将所述丙烯酸涂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层上, 所述丙烯酸涂料的涂布量为 0.3-3.5g/m2, 并通过在150温度下加热10min进行干燥, 得到所述的防霉抗菌的涂布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二氧 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4-0.6, 加入适量的水, 进行研磨, 然后在马弗炉 权利要求书 1/2 页 2 CN 106977756 A 2 中升温至450-500 C后保温2h, 慢冷至室温, 得到中间相K6Ti2O7; 2、 然。

8、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6Ti2O7投入到少量水中, 放置1-2天, 然后将所得的水合 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 不断滴加0.5mol /L的盐酸, 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4.0- 5.0; 3、 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 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 酸, 然后在马弗炉中以10 Cmin-1的速度烧结至700-800 C, 保温2h, 慢冷至室温, 得到所述 的微孔TiO2。 权利要求书 2/2 页 3 CN 106977756 A 3 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涂布膜制备的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

9、技术 0002 涂布膜在包装行业, 尤其软包装行业, 由于其优异的阻隔性能, 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国内与日俱增。 同时, 在日益增长的健康和卫生的意识下, 人们对防霉抗菌性的材料, 即 在室内空间就显示出抗微生物活性和抗病毒活性的材料越来越重视。 因此, 包装行业急需 开发一款具有防霉抗菌效果的涂布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及其制备方法, 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 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00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 包括基材、 基材表面的涂料层、 涂料层和基材 之间的底胶层, 所述涂料层是由改性丙烯酸涂料涂覆在基材表面并烘干后形成的涂层, 所 述的底。

10、胶层由斥水性树脂粘结剂构成。 00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基材为金属、 玻璃、 天然树脂、 合成树脂、 陶瓷、 木材、 纸、 纤维、 无纺布、 织布或皮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斥水性树脂粘结剂为具有包含二甲基硅骨架的侧链, 并且还 具有氟烷基的丙烯酸树脂。 000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丙烯酸涂料包括25-95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 0-70质量份 的软水、 2-15质量份的滑爽剂、 0.1-5质量份的防黏剂。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丙烯酸乳液由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的丙烯酸和90-20%的丙 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 所述滑爽剂为棕榈。

11、蜡, 所述防黏剂为二氧化 硅。 000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丙烯酸乳液的改性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 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 到悬浮液, 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 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分散剂, 得到 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2、 将质量百分比为5-10%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所述的丙烯酸乳液, 同时用搅拌器 不断搅拌。 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分散剂为聚烯丙基胺、 聚乙烯基胺、 聚脒、 聚赖氨酸、 聚鸟氨 酸、 聚精氨酸、 聚组氨酸、 海藻酸、 淀粉、 壳多糖、 壳聚糖、 果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 在一些实。

12、施方式中, 涂布膜的厚度为0.1-5 m, 所述基材厚度为10-100 m。 0012 一种防霉抗菌涂布膜的制备方法, 包含以下步骤: 1、 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 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 说明书 1/5 页 4 CN 106977756 A 4 到悬浮液, 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 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分散剂, 得到 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2、 将质量百分比为5-10%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由10-80%的丙烯酸和90-20%的丙 烯酸甲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 用搅拌器不断搅拌, 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3、 将25-95质量份的改性。

13、丙烯酸乳液、 0-70质量份的软水、 2-15质量份的滑爽剂、 0.1- 5质量份的防黏剂加到反应罐中不断的搅拌, 得到丙烯酸涂料; 4、 用刮棒涂布机在基材上涂覆底胶并烘干,所述烘干温度为90-140, 烘干时间为5- 20秒; 用刮棒涂布机将所述丙烯酸涂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层上, 所述丙烯酸涂料的涂布量为 0.3-3.5g/m2, 并通过在150温度下加热10min进行干燥, 得到所述的防霉抗菌的涂布膜。 00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4-0.6, 加入适量的水, 进行研磨, 然后在马弗 炉中升温至450-500。

14、 C后保温2h, 慢冷至室温, 得到中间相K6Ti2O7; 2、 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6Ti2O7投入到少量水中, 放置1-2天, 然后将所得的水合 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 不断滴加0.5mol /L的盐酸, 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4.0- 5.0; 3、 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 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 酸, 然后在马弗炉中以10 Cmin-1的速度烧结至700-800 C, 保温2h, 慢冷至室温, 得到所述 的微孔TiO2。 0014 本发明中的涂布膜, 采用特殊的丙烯酸涂料配方, 使得这种丙烯酸涂布膜产品具 有优异的低温热封性能和较好的热封强度, 并。

15、具有非常好的透明度和令人满意的光泽性 能。 而合理的涂膜厚度, 使得这种丙烯酸涂布膜具有优异的性价比和极低的涂布量, 大大降 低了制造成本。 0015 在防霉抗菌方面, 通过光催化材料的改性, 能有效的达到光催化杀菌的效果。 原理 如下: 微孔TiO2的电子结构特点为价带结构, 且其带隙能宽, 但是担载CuO能使得介孔TiO2 的带隙变窄, 而微孔TiO2由于其比表面积大能大量担载CuO, 从而使得只要太阳光就能将电 子从价带激发到导带, 同时在价带产生相应的空穴, 形成高活性的电子-空穴对, 而CuO的存 在能避免电子空穴复合, 从而得到大量活性电子-空穴对, 此时在表面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 。

16、应, 空穴与表面吸附的H2O或OH-反应形成具有很强氧化性的活性羟基; 电子则与表面吸附 的氧分子反应, 生成超氧离子。 超氧离子可与水进一步反应, 生成过羟基和双氧水, 这些物 质能与生物大分子如脂类、 蛋白质、 酶类以及核酸大分子反应, 直接损害或通过一系列氧化 链式反应, 而对生物细胞结构引起广泛的损伤性怕坏, 以达到防霉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通过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实施案例1: a1、 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4, 加入适量的水, 进行研磨, 然后在马弗炉中升 温至450 C后保温2h, 慢冷至室温, 得到中间相K6Ti2。

17、O7; a2、 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6Ti2O7投入到少量水中, 放置1天, 然后将所得的水合产 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 不断滴加0.5mol /L的盐酸, 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4.0; 说明书 2/5 页 5 CN 106977756 A 5 a3、 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 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 酸, 然后在马弗炉中以10 Cmin-1的速度烧结至700 C, 保温2h, 慢冷至室温, 得到所述的微 孔TiO2; a4、 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 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 到悬浮液, 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 同时用搅拌。

18、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聚烯丙基胺, 得到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a5、 将质量百分比为5%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由10%的丙烯酸和90%的丙烯酸甲酯或 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 用搅拌器不断搅拌, 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a6、 将25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 0质量份的软水、 2质量份的滑爽剂、 0.1质量份的防 黏剂加到反应罐中不断的搅拌, 得到丙烯酸涂料; a7、 用刮棒涂布机在合成树脂上涂覆底胶并烘干, 上述底胶为具有包含二甲基硅骨架 的侧链, 并且还具有氟烷基的丙烯酸树脂, 所述烘干温度为90, 烘干时间为5秒; 用刮棒涂 布机将所述丙烯酸涂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层上, 所述丙烯酸涂料的。

19、涂布量为0.3g/m2, 并通过 在150温度下加热10min进行干燥, 得到所述的防霉抗菌的涂布膜a。 0018 实施案例2: b1、 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6, 加入适量的水, 进行研磨, 然后在马弗炉中升 温至500 C后保温2h, 慢冷至室温, 得到中间相K6Ti2O7; b2、 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6Ti2O7投入到少量水中, 放置2天, 然后将所得的水合产 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 不断滴加0.5mol /L的盐酸, 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5.0; b3、 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 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 酸, 然后在马弗炉中以1。

20、0 Cmin-1的速度烧结至800 C, 保温2h, 慢冷至室温, 得到所述的微 孔TiO2; b4、 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 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 到悬浮液, 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 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聚乙烯基胺, 得到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b5、 将质量百分比为10%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由80%的丙烯酸和90-20%的丙烯酸甲 酯或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 用搅拌器不断搅拌, 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b6、 将95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 70质量份的软水、 15质量份的滑爽剂、 5质量份的防 黏剂加到反应罐中不断的搅拌, 得到丙。

21、烯酸涂料; b7、 用刮棒涂布机在无纺布上涂覆底胶并烘干, 上述底胶为具有包含二甲基硅骨架的 侧链, 并且还具有氟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所述烘干温度为140, 烘干时间为20秒; 用刮棒涂 布机将所述丙烯酸涂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层上, 所述丙烯酸涂料的涂布量为3.5g/m2, 并通过 在150温度下加热10min进行干燥, 得到所述的防霉抗菌的涂布膜b。 0019 实施案例3: c1、 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5, 加入适量的水, 进行研磨, 然后在马弗炉中升 温至480 C后保温2h, 慢冷至室温, 得到中间相K6Ti2O7; c2、 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6Ti2O7投入到少量。

22、水中, 放置1.5天, 然后将所得的水合 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 不断滴加0.5mol /L的盐酸, 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4.5; c3、 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 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 说明书 3/5 页 6 CN 106977756 A 6 酸, 然后在马弗炉中以10 Cmin-1的速度烧结至750 C, 保温2h, 慢冷至室温, 得到所述的微 孔TiO2; c4、 将20质量份的微孔二氧化钛和1质量份的氧化铜, 加至84质量份的甲基乙基酮中得 到悬浮液, 将该悬浮液在90下加热1h, 同时用搅拌器搅拌加入100质量份的海藻酸, 得到 光催化改性剂备用;。

23、 c5、 将质量百分比为8%的上述光催化改性剂加入由30%的丙烯酸和70%的丙烯酸甲酯或 丙烯酸乙酯的共聚物形成的乳液, 用搅拌器不断搅拌, 得到改性丙烯酸乳液; c6、 将30质量份的改性丙烯酸乳液、 35质量份的软水、 8质量份的滑爽剂、 2质量份的防 黏剂加到反应罐中不断的搅拌, 得到丙烯酸涂料; c7、 用刮棒涂布机在玻璃上涂覆底胶并烘干, 上述底胶为具有包含二甲基硅骨架的侧 链, 并且还具有氟烷基的丙烯酸树脂,所述烘干温度为100, 烘干时间为15秒; 用刮棒涂布 机将所述丙烯酸涂料均匀涂布在底胶层上, 所述丙烯酸涂料的涂布量为2g/m2, 并通过在 150温度下加热10min进行干。

24、燥, 得到所述的防霉抗菌的涂布膜c。 0020 将实施案例得到的防霉抗涂布膜进行防霉测试。 0021 (1) 抗微生物活性的评估。 0022 根据JIS R1702, 使用大肠杆菌评估各涂布膜的抗微生物活性, 辐射条件为10001x (荧光灯, 经过4小时) 。 根据公式计算抗微生物活性R (抗微生物) ; R (抗微生物) =Log (B/C) ; 其中R (抗微生物) : 在辐射条件下涂布膜的抗微生物活性; B: 在辐射条件下用光辐射之后基板上的活细胞计数; C: 在辐射条件下用光辐射之后涂布膜上的活细胞计数。 0023 由上表所述, 防霉抗菌涂布膜显示出较高的抗微生物活性, 说明涂布膜的。

25、防霉抗 菌效果好。 0024 (2) 防霉实验。 0025 混合霉菌液喷至涂布膜a, b, c表面, 然后将试板悬挂在4-20的高湿度箱中28天, 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涂料表面的发霉情况。 0026 根据BS 3900-G6标准, 霉菌/藻类繁殖率分为6级, 即0为无滋生, 1为滋生面积小于 1%, 2为滋生面积为1-10%, 3为滋生面积为11-30%, 4为滋生面积为31-70%, 5为滋生面积大于 70%。 密度划分为: 0为无滋生, A为极微, B为轻度, C为中度, D为密集。 说明书 4/5 页 7 CN 106977756 A 7 0027 从上述防霉测试中, 可以发现实施案例得到的防霉涂布膜能有效的达到防霉抗菌 的效果。 0028 以上表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 应当指出,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 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视为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明书 5/5 页 8 CN 106977756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