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骨吸收抑制剂和玻连蛋白受体拮抗剂的新酰基胍衍生物 本发明涉及式Ⅰ酰基胍衍生物、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及其前药:其中R1、R2、R4、R5、R6、A、m和n具有以下所表明的意义。式(Ⅰ)化合物是重要的药用活性化合物。它们是玻连蛋白受体拮抗剂和破骨细胞骨吸收的抑制剂,并且适用于如治疗或预防至少部分由骨吸收不需要扩大而引起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本发明还涉及式(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用途(尤其是作为药用活性成分的用途),以及含有它们的药物制剂。
人骨经历恒定的动态更新过程,其包括骨吸收和骨形成。这些过程由专属这些目的的细胞类型所控制。骨吸收的基础在于由破骨细胞所引起的骨基质地破坏。大多数骨疾病是由于骨形成和骨吸收之间的不平衡。骨质疏松症是特征在于低骨质和增强的骨脆性所导致的骨折危险增加的疾病。其原因是在该进行的重塑过程中,新骨形成相对于骨吸收的不足。常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法包括,如给予双膦酸酯、雌激素、雌激素/黄体酮(激素替代疗法或HRT)、雌激素激动剂/拮抗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或SERMs)、降血钙素、维生素D类似物、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促分泌素或氟化钠(Jardine等,Annual Report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1996,31,211)。
活化的破骨细胞是直径多至400μm并能除去骨基质的多核细胞。活化的破骨细胞粘着于该骨基质的表面并分泌蛋白水解酶和酸进入称为“密封区”处,该区在其细胞膜和骨基质之间。该酸性环境和蛋白水解酶引起骨的破坏。式Ⅰ化合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
研究显示破骨细胞对骨的粘着由破骨细胞细胞表面上的整联蛋白受体所控制。整联蛋白是特别是包括血小板上的血纤蛋白原受体αⅡbβ3和所述玻连蛋白受体αvβ3的受体超家族。玻连蛋白受体αvβ3是表达在许多细胞(如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破骨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上的膜糖蛋白。表达在破骨细胞膜上的所述玻连蛋白受体αvβ3控制与骨的粘着过程和骨的吸收,因此成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下αvβ3与包含三肽基序Arg-Gly-Asp(或RGD)的骨基质蛋白质如骨桥蛋白、涎蛋白和血小板反应蛋白结合。
Horton与合作者介绍了RGD肽和抗玻连蛋白受体抗体(23C6),它们能抑制破骨细胞导致的牙齿破坏和抑制破骨细胞迁移(Horton等,Exp.Cell.Res.1991,195,368)。在J.Cell Biol.1990,111,1713中,Sato等介绍了锯鳞血抑肽(echistatin),一种得自蛇毒的RGD肽,是一种组织培养中有效的骨吸收抑制剂,是破骨细胞向骨的附着的抑制剂。Fischer等(Endocrinology 1993,132,1411)能够表明锯鳞血抑肽在大鼠体内也抑制骨吸收。
还进一步表明人体主动脉血管平滑肌肉系统细胞上的玻连蛋白受体αvβ3可以刺激这些细胞向新内膜的迁移,其最后导致动脉硬化和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Brown等,Cardiovascular Res.,1994,28,1815)。Yue等(Pharmacology Reivews and Communications 1998,10,9-18)表明用αvβ3拮抗剂抑制新内膜的形成。
Brooks等(Cell,1994,79,1157)已表明:通过在血管发生中诱发血管细胞的编程性死亡,αvβ3抗体或αvβ3拮抗剂能引起肿瘤减小。所述玻连蛋白受体αvβ3还与各种其它类型癌症的发展有关,并在恶性黑素瘤细胞中超表达(Engleman等,Annual Reports in MedicinalChemistry 1996,31,191)。该黑素瘤侵袭力与此超表达有关(Stracke等,Encylopedia of Cancer,第Ⅲ卷,1855,Academic Press,1997;Hills等,Clinical Science 1996,91,639)。Carron等(Cancer Res.1998,58,1930)描述可用αvβ3拮抗剂抑制肿瘤的生长并抑制恶性高血钙。
Cheresh等(Science 1995,270,1500)说明了能抑制大鼠眼中bFGF所诱发的血管发生过程的抗-αvβ3抗体或αvβ3拮抗剂,它是可用于治疗视网膜病的特性。
因此,玻连蛋白受体的影响或其所涉及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为要求仍然需要适当的药用活性成分治疗和预防影响不同疾病的可能性。
专利申请WO-A-94/12181介绍取代的芳环系统以及WO-A-94/08577介绍取代的杂环用作血纤蛋白原受体拮抗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EP-A-528 586和EP-A-528587公开氨基烷基取代的或杂环基取代的苯基丙氨酸衍生物。WO-A-95/32710公开作为破骨细胞引起的骨吸收的抑制剂的芳基衍生物。WO-A-96/00574介绍作为玻连蛋白受体拮抗剂的苯并二氮杂类化合物,WO-A-96/00730介绍血纤蛋白原受体拮抗剂模板,尤其是与含氮的5-元环相连的苯并二氮杂为玻连蛋白受体拮抗体。WO-A-97/21726描述了促进骨形成的药物,它属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其中包括含有未取代胍基的酪氨酸衍生物。另外的研究者已表明式Ⅰ的酰基胍是特别强的玻连蛋白受体抑制剂和破骨细胞引起的骨吸收的抑制剂。
本发明涉及式Ⅰ化合物,包括它的所有立体异构体和所有比率的混合物以及它的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前药:
其中:
R1和R2彼此独立是氢或是未取代的或被R3取代的(C1-C6)-烷基,条件是R1和R2不同时都是氢,
或者其中R1-和R2-基团一起是饱和或不饱和的二价(C2-C9)-亚烷基,例如-(CH2)p-,其中p是2、3、4、5、6、7、8或9,其为未取代的或被一或多个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的: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6)-烷基-、(C5-C14)-杂芳基、(C5-C14)-杂芳基-(C1-C6)-烷基-、(C3-C12)-环烷基、(C3-C12)-环烷基-(C1-C6)-烷基-和氧代,其中5-7元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它可未取代或被R3取代,尤其是被一或二个R3基团取代,并且它是碳环或含有一或二个环氮原子的杂环,可稠合于所述(C2-C9)-亚烷基中的碳-碳键上;
R3是(C1-C8)-烷基、(C1-C8)-烷氧基、(C5-C14)-芳基、(C5-C14)-芳基-(C1-C4)-烷基-、卤素、三氟甲基、羟基、硝基或氨基;
R4是氢、(C1-C6)-烷基-CO-O-(C1-C4)-烷基或(C1-C6)-烷基,其可是未被取代或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羟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S(O)2-、NR7R7’和N+R7R7’R7”Q-;其中R7、R7’和R7”彼此独立是氢、(C1-C6)-烷基、(C5-C14)-芳基或(C5-C14)-芳基-(C1-C6)-烷基-,Q-是生理上可耐受的阴离子,或者其中R4是下列其中之一的基团:其中通过其所结合基团的键用虚线表示;
R5是(C1-C8)-烷基、(C6-C14)-芳基-(C1-C6)-烷基-或(C5-C14)-杂芳基-(C1-C6)-烷基-,其中所述芳基或杂芳基未被取代或被一、二或三个R3基团取代;
R6是氢、(C1-C6)-烷基-O-CO-、羟基、(C1-C6)-烷基-O-CO-O-或硝基;
A是CH2、O、S或NH;
m是1、2或3;
n是0或1
式Ⅰ化合物中出现一次以上的所有基团,如R3基团,可在各自情况下彼此独立具有所表明的意义,并且它们在各自情况下可以相同或不同。类似地,被称为彼此独立可具有所表明的意义的所有基团在各自情况下可以相同或不同。
出现在取代基中的烷基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并且可以是饱和或单不饱和或多不饱和的。如果它们带有取代基或以其它基团的取代基出现,如在烷氧基、烷氧基羰基或芳基烷基中出现,该原则还可应用。还同样适用于亚烷基(烷二基)。适当的(C1-C9)-烷基的实例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这些基团的n-异构体、异丙基、异丁基、异戊基、新戊基、异己基、3-甲基戊基、2,3,4-三甲基己基、仲丁基、叔丁基、叔戊基。优选的烷基是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和叔丁基。亚烷基的实例是对应于以上所提的单价基团的二价基团,例如亚甲基、亚乙基、1,3-亚丙基、1,2-亚丙基(=1-甲基亚乙基)、2,3-亚丁基(=1,2-二甲基亚乙基)、1,4-亚丁基、1,6-亚己基。
不饱和的烷基是,例如链烯基像乙烯基、1-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3-甲基-2-丁烯基或炔基如乙炔基、1-丙炔基或炔丙基。不饱和的亚烷基(即亚链烯基(=链烯二基))和亚炔基(=炔二基)同样可以是直链或支链的。亚链烯基的实例为亚乙烯基或亚丙烯基,亚炔基的实例为亚乙炔基或亚丙炔基。
环烷基可以是,例如,单环、双环或三环。单环环烷基尤其是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庚基、环辛基、环壬基、环癸基、环十一烷基或环十二烷基,但是它们还可被,如(C1-C4)-烷基取代。可能提到的被取代的环烷基的实例是4-甲基环己基和2,3-二甲基环戊基。
卤素是例如氟、氯、溴和碘。
(C5-C14)-芳基包括杂环(C5-C14)-芳基(=(C5-C14)-杂芳基)和碳环(C6-C14)-芳基,在所述杂环芳基中杂原子如氮、氧或硫,可取代一或多个5-14环的碳原子。碳环(C6-C14)-芳基的实例是苯基、萘基、联苯基、蒽基或芴基,其中优选1-萘基、2-萘基及特别优选苯基。除非特别说明,芳基,尤其是苯基,可以是未取代的或被一或多个优选一、二或三个取代基取代。尤其是芳基可被相同或不同的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C1-C8)-烷基、尤其是(C1-C4)-烷基,(C1-C8)-烷氧基、尤其是(C1-C4)-烷氧基,卤素如氟、氯和溴,硝基、氨基、三氟甲基、羟基、亚甲二氧基、氰基、羟基羰基、氨基羰基、(C1-C4)-烷氧基羰基、苯基、苯氧基、苄基和苄氧基。一般而言,最多只许两个硝基作为取代基出现在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中。
在单取代的苯基中,该取代基可以位于2-位、3-位或4-位,优选3-和4-位。如果苯基被二取代,那么这些取代基可以在2,3-位、2,4-位、2,5-位、2,6-位、3,4-位或3,5-位。在二取代的苯基中,这两个取代基优选相对于连接位在3,4-位。在三取代的苯基中,所述取代基可以在2,3,4-位、2,3,5-位、2,3,6-位、2,4,5-位、2,4,6-位或3,4,5-位。
除碳环系统外,(C5-C14)-芳基也可以是单环或多环芳族环系,其中5-14环碳原子中的1、2、3、4或5个可被杂原子取代,尤其是被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氮、氧和硫的杂原子取代。杂环(C5-C14)-芳基和(C5-C14)-杂芳基的实例是2-吡啶基、3-吡啶基、4-吡啶基、吡咯基、呋喃基、噻吩基、咪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异噁唑基、噻唑基、异噻唑基、四唑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吲唑基、2,3-二氮杂萘基、喹啉基、异喹啉基、喹喔啉基、喹唑啉基、肉啉基、β-2-咔啉基或这些基团的苯并稠和的、环戊-、环已-或环庚-稠和的衍生物。所述杂环系统可被与以上所述的碳环芳族系统的相同的取代基取代。
在这些杂芳基的系列中,优选具有1、2或3个尤其是具有1或2个选自N、O、S的杂原子的单环或双环芳族环系,它们可以未被取代或被1、2或3个选自下列的基团所取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氟、氯、硝基、氨基、三氟甲基、羟基、(C1-C4)-烷氧基羰基、苯基、苯氧基、苄氧基和苄基取代。特别优选的是具有1-3个尤其是具有1或2个选自N、O、S的杂原子的单环或双环芳族5-10元环系,它们可以被1至2个选自(C1-C4)-烷基、(C1-C4)-烷氧基、苯基、苯氧基、苄基和苄氧基的取代基取代。
如果两个R1-和R2-基团一起代表二价的饱和或不饱和的(C2-C9)-亚烷基,那么这两个基团与它们结合的两个氮原子以及这两个氮原子结合的胍基的中心碳原子一起形成单环1,3-二氮杂环,该环通过其2-位与基团-(CH2)m-CO-NH中的氮原子结合。可按(C2-C9)-亚烷基中可被取代以及在胍基氮原子上被取代的该1,3-二氮杂环的实例是1H-咪唑-2-基、4,5-二氢-1H-咪唑-2-基、1,4,5,6-四氢咪唑嘧啶-2-基或4,5,6,7-四氢-1H-1,3-二氮杂-2-基。如果5-7元环与所述(C2-C9)-亚烷基中的碳-碳键稠合,那么这两个基团R1和R2与它们结合的两个氮原子以及这两个氮原子结合的胍基的中心碳原子一起形成双环杂环,该双环与可被如上述方式取代的基团-(CH2)m-CO-NH中的氮原子结合。该稠和的(或缩合的)5-7元环可以是饱和的、单不饱和的或双不饱和的环或芳环。因此,可以缩合例如环戊烷环、环己烷环、环己烯环、环己二烯环、环庚烷环或苯环。可与基团-(CH2)m-CO-NH中的氮原子结合的这些双环杂环基的实例是1,3a,4,5,6,6a-六氢-1,3-二氮杂戊烯-2-基、1H-苯并咪唑-2-基、3a,4,5,6,7,7a-六氢-1H-苯并咪唑-2-基、4,5,6,7-四氢-1H-苯并咪唑-2-基、4,7-二氢-1H-苯并咪唑-2-基或1H-咪唑并[4,5-b]吡啶-2-基。如果稠和的环是取代的和/或如果该(C2-C9)-亚烷基是取代的,那么它们优选彼此独立被相同或不同的R3单取代或双取代。如果代表烷基的R1和/或R2基团是取代的,它们优选是彼此独立被相同或不同的R3基团单取代或双取代的,尤其是单取代的。
式Ⅰ化合物中所含的旋光活性的碳原子可以彼此独立具有R构型或S构型。不同中心上的构型可以相同或不同。式Ⅰ化合物可以以纯对映体或纯非对映体的形式或者以对映体混合物形式存在,例如以消旋体或非对映体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本发明既涉及纯对映体和对映体混合物,例如消旋体,又涉及非对映体和非对映体混合物。本发明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式Ⅰ的立体异构体以及所有比率的所述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式Ⅰ化合物可任选以E异构体或Z异构体存在。本发明既涉及纯的E异构体和纯的Z异构体又涉及所有比率的E/Z混合物。本发明还包括式Ⅰ化合物的所有互变异构形式。例如,除式Ⅰ中所示的形式以外,还包括其中酰基胍单位是以基团-CO-N=C(NHR1)-NR2R6的形式存在以及通过流动氢原子的不同位置而改变的所有其它形式。例如,通过层析,可将非对映体(包括E/Z异构体)分离成为单独的异构体。通过一般的方法,如通过手性层析或拆分,可将外消旋体分离成为两个对映体。也可利用立体化学上相等的起始化合物或利用立体选择性反应获得立体化学上相等的化合物。
式Ⅰ化合物的生理上可耐受的盐是无毒的、生理上可接受的,尤其是药学上可利用的盐。这些含有酸性基团(如羧酸基团)的式Ⅰ化合物的盐是,如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例如钠盐、钾盐、镁盐和钙盐,以及与生理上可耐受的季铵离子形成的盐和与氨及生理上可耐受的有机胺,如三乙胺、乙醇胺或三-(2-羟基乙基)胺形成的酸加成盐。含有碱性基团的式Ⅰ化合物形成酸加成盐,例如与无机酸如盐酸、硫酸或磷酸,或与有机羧酸和磺酸如乙酸、柠檬酸、苯甲酸、马来酸、富马酸、酒石酸、甲磺酸或对-甲苯磺酸形成酸加成盐。含有碱性和酸性基团(例如胍基和羧基)的式Ⅰ化合物可以以两性离子(内铵盐)存在,其同样包括在本发明之内。
当R4是可被荷正电的铵基团取代的烷基时,式Ⅰ化合物所包含的生理上可耐受的阴离子Q-特别是无毒的、生理上可接受的、尤其也是药学上可利用的无机或有机酸的单价阴离子或相当的多价阴离子,例如,一种以上所提的适于形成酸加成盐的阴离子或相当的阴离子。因此,Q-可以是例如氯离子、硫酸根、磷酸根、乙酸根、柠檬酸根、苯甲酸根、马来酸根、富马酸根、酒石酸根、甲磺酸根或对-甲苯磺酸根中之一的阴离子(或相当的阴离子)。
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所知的常用方法,例如在溶剂或分散剂中,将式Ⅰ化合物与无机或有机酸或碱混合,或者通过阳离子或阴离子交换形成其它的盐获得式Ⅰ化合物的盐。本发明还包括式Ⅰ化合物的所有的盐,由于低生理上可耐受性,有些盐不能直接适用于药物,但是例如其适于作为中间体进行式Ⅰ化合物的其它化学改变或者作为起始原料用于制备生理上可耐受的盐。
本发明还包括式Ⅰ化合物的所有的溶剂化物,例如水合物或醇加合物,以及式Ⅰ化合物的衍生物,例如式Ⅰ化合物的酯或其它前药和其它生理上可耐受的衍生物以及活性代谢物。本发明尤其涉及式Ⅰ化合物的前药,在生理条件下,前药可被转化为式Ⅰ化合物。式Ⅰ化合物的适当的前药,即在所要求的条件下具有改进的性质的式Ⅰ化合物的化学改性衍生物,对本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来讲是熟悉的。涉及到前药的更详细的信息见Fleisher等,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19(1996)115-130;前药的设计,H.Bundgaard编辑,Elsevier,1985;H.Bundgaard,未来药物16(1991)443;Saulnier等,Bioorg.Med.Chem.Lett.4(1994)1985;Safadi等,药物研究.10(1993)1350。式Ⅰ化合物的适当的前药特别是酯前药,例如羧酸的(C1-C4)-烷基酯,尤其是其中COOR4中R4是氢时存在的COOH的酯,以及酰基前药和含有可酰基化的氮(如氨基,尤其是胍基)的氨基甲酸酯的前药。在酰基前药或氨基甲酸酯的前药中,位于这些基团的氮原子上的氢原子可被酰基或氨基甲酸酯基一次或多次取代。该酰基前药和氨基甲酸酯前药中的适当的酰基或氨基甲酸酯基是,如基团R10-CO-和R11O-CO-,其中R10是氢、(C1-C18)-烷基、(C3-C14)-环烷基、(C3-C14)-环烷基-(C1-C8)-烷基、(C5-C14)-芳基,其中1-5个碳原子可被杂原子如N、O、S取代,或者(C5-C14)-芳基-(C1-C8)-烷基其中所述芳基部分的1-5个碳原子可被杂原子如N、O、S取代,并且R11具有除氢以外R10所表明的意义。
在式Ⅰ化合物中,R1和R2基团优选一起是饱和或不饱和,尤其是饱和的二价(C2-C5)-亚烷基,尤其是(C2-C4)-亚烷基,特别是(C2-C3)-亚烷基,其为未取代的或被一或两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的: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6)-烷基、(C5-C14)-杂芳基、(C5-C14)-杂芳基-(C1-C6)-烷基、(C3-C12)-环烷基、(C3-C12)-环烷基-(C1-C6)-烷基-和氧代,其中5-7元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它是未取代或被R3取代的,尤其是被一或二个R3基团取代,并且它是碳环或含有一或二个环氮原子的杂环,可稠合于所述亚烷基的碳-碳键上。在式Ⅰ化合物中,R1和R2基团特别优选是基团-(CH2)p-,其中p是数字2、3、4或5,优选2、3或4,特别优选2或3,并且其为未取代的或被一或两个相同或不同的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的: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6)-烷基-、(C5-C14)-杂芳基、(C5-C14)-杂芳基-(C1-C6)-烷基-、(C3-C12)-环烷基、(C3-C12)-环烷基-(C1-C6)-烷基-和氧代,其中5-7元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它可以是未取代的或被R3取代的,尤其是被一或二个基团R3取代,并且它是碳环或含有一或二个环氮原子的杂环,可稠合于基团-(CH2)p-中的碳-碳键上。
R3优选是(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
R4优选是氢,或未被取代的或取代的(C1-C6)-烷基,尤其优选氢或(C1-C6)-烷基,其可以是未被取代或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的:(C1-C4)-烷氧基、(C1-C4)-烷基-S(O)2-和NR7R7’,其中R7和R7’彼此独立是氢或(C1-C4)-烷基。R4特别优选是氢或未被取代或取代的(C1-C4)-烷基,尤其优选氢或(C1-C4)-烷基,其可以是未被取代或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的:(C1-C4)-烷氧基、(C1-C4)-烷基-S(O)2-和NR7R7’,其中R7和R7’彼此独立是氢或(C1-C4)-烷基。
R5优选是(C1-C8)-烷基或式Ⅱ基团:
其中R3基团可以相同或不同,并且可以位于该苯基的任何所要求的位置,其中q是0、1或2,优选0或1,更优选是0。R5特别优选是(C1-C4)-烷基或式Ⅱ基团,其中q是0或1,R5非常特别优选是式Ⅱ基团,其中q是0或1,即未取代的苄基或在邻位、间位或对位被R3单取代的苄基。
R6优选是氢或(C1-C6)-烷基-O-CO-,特别优选是氢或(C1-C4)-烷基-O-CO-,尤其是H。
A优选是CH2或O。
优选的式Ⅰ化合物是那些其中一或多个基团具有优选的意义或者优选意义的一个特例的化合物,这些所优选的意义的所有组合是本发明的主题。特别优选的式Ⅰ化合物是那些化合物,包括它们的所有立体异构体和所有比率的混合物以及它们的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前药,其中:
R1和R2一起是饱和或不饱和的二价(C2-C5)-亚烷基,尤其一起是基团-(CH2)p-,其中p是数字2、3、4或5,其中所述(C2-C5)-亚烷基和基团-(CH2)p-未被取代或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的: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6)-烷基-、(C5-C14)-杂芳基、(C5-C14)-杂芳基-(C1-C6)-烷基-、(C3-C12)-环烷基、(C3-C12)-环烷基-(C1-C6)-烷基-和氧代,其中5-7元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R3取代的,尤其是被一或二个R3基团取代,并且它是碳环或含有一或二个环氮原子的杂环,可稠合于所述(C2-C5)-亚烷基和基团-(CH2)p-中的碳-碳键上;
R3是(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
R4是氢或(C1-C6)-烷基,它是未被取代的或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的:(C1-C4)-烷氧基、(C1-C4)-烷基-S(O)2-和NR7R7’,其中R7和R7’彼此独立是氢或(C1-C4)-烷基;
R5是(C1-C8)-烷基或式Ⅱ的基团:
其中q是0或1,R3可位于所述苯基的任何所要求的位置;
R6是氢或(C1-C6)-烷基-O-CO-;
A是CH2或O;
m是1、2或3;
n是0或1。
非常特别优选的式Ⅰ化合物是那些化合物,包括它们的所有立体异构体和所有比率的混合物以及它们的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前药,其中:
R1和R2一起是饱和或不饱和的二价(C2-C4)-亚烷基,尤其一起是基团-(CH2)p-,其中p是数字2、3或4,其中所述(C2-C4)-亚烷基和基团-(CH2)p-未被取代的或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的: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6)-烷基、(C5-C14)-杂芳基、(C5-C14)-杂芳基-(C1-C6)-烷基、(C3-C12)-环烷基、(C3-C12)-环烷基-(C1-C6)-烷基-和氧代,其中5-7元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其可以是未被取代的或被R3取代的,尤其是被一或二个R3基团取代的,并且它是碳环或含有一或二个环氮原子的杂环,可稠合于所述(C2-C4)-亚烷基和-基团(CH2)p-中的碳-碳键上;
R3是(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
R4是氢或(C1-C6)-烷基;
R5是(C1-C4)-烷基或式Ⅱ的基团:
其中q是0或1,所述R3基团可位于该苯基的任何所要求的位置;
R6是氢或(C1-C4)-烷基-O-CO-;
A是CH2或O;
m是1、2或3;
n是0或1。
特殊优选的式Ⅰ化合物是那些化合物,包括它们的所有立体异构体和所有比率的混合物以及它们的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前药,其中:
R1和R2一起是饱和或不饱和的二价(C2-C3)-亚烷基,尤其一起是基团-(CH2)p-,其中p是数字2或3,其中所述(C2-C3)-亚烷基和基团-(CH2)p-未被取代或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6)-烷基-、(C5-C14)-杂芳基、(C5-C14)-杂芳基-(C1-C6)-烷基-、(C3-C12)-环烷基、(C3-C12)-环烷基-(C1-C6)-烷基-和氧代,其中5-7元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其可以未被取代或被R3基团取代,尤其是被一或二个R3基团取代,并且它是碳环或含有一或二个环氮原子的杂环,可稠合于所述(C2-C3)-亚烷基和基团-(CH2)p-中的碳-碳键上;
R3是(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
R4是氢或(C1-C4)-烷基;
R5是(C1-C4)-烷基或式Ⅱ的基团:其中q是0或1,R3基团可位于该苯基的任何所要求的位置;
R6是氢或(C1-C4)-烷基-O-CO-;
A是CH2;
m是1;
n是1。
特殊优选的式Ⅰ化合物也是那些化合物,包括它们的所有立体异构体和所有比率的混合物以及它们的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前药,其中:
R1和R2一起是饱和或不饱和的二价(C2-C3)-亚烷基,尤其一起是基团-(CH2)p-,其中p是数字2或3,其中所述(C2-C3)-亚烷基和基团-(CH2)p-未被取代或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6)-烷基、(C5-C14)-杂芳基、(C5-C14)-杂芳基-(C1-C6)-烷基-、(C3-C12)-环烷基、(C3-C12)-环烷基-(C1-C6)-烷基-和氧代,其中5-7元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其可以未被取代或被R3取代,尤其是被一或二个R3基团取代,并且它是碳环或含有一或二个环氮原子的杂环,可稠合于所述(C2-C3)-亚烷基和基团-(CH2)p-中的碳-碳键上;
R3是(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
R4是氢或(C1-C4)-烷基;
R5是(C1-C4)-烷基或式Ⅱ的基团:其中q是0或1,R3基团可位于该苯基的任何所要求的位置;
R6是氢或(C1-C4)-烷基-O-CO-;
A是氧;
m是1;
n是1。
特殊优选的式Ⅰ化合物还是那些化合物,包括它们的所有立体异构体和所有比率的混合物以及它们的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前药,其中:
R1和R2一起是饱和或不饱和的二价(C2-C3)-亚烷基,尤其一起是基团-(CH2)p-,其中p是数字2或3,其中所述(C2-C3)-亚烷基和基团-(CH2)p-未被取代或被选自下列的基团取代: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C6-C14)-芳基、(C6-C14)-芳基-(C1-C6)-烷基-、(C5-C14)-杂芳基、(C5-C14)-杂芳基-(C1-C6)-烷基-、(C3-C12)-环烷基、(C3-C12)-环烷基-(C1-C6)-烷基-和氧代,其中5-7元饱和或不饱和的环,其可以未被取代或被R3取代,尤其是被一或二个R3基团取代,并且它是碳环或含有一或二个环氮原子的杂环,可稠合于所述(C2-C3)-亚烷基和基团-(CH2)p-中的碳-碳键上;
R3是(C1-C4)-烷基或(C1-C4)-烷氧基;R4是氢或(C1-C4)-烷基;R5是(C1-C4)-烷基或式Ⅱ的基团:其中q是0或1,R3基团可位于该苯基的任何所要求的位置;
R6是氢或(C1-C4)-烷基-O-CO-;
A是氧;
m是3;
n是0。
特别特殊优选的式Ⅰ化合物是那些化合物,包括它们的所有立体异构体和所有比率的混合物以及它们的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前药,其中:
R1和R2一起是饱和的、未被取代的二价(C2-C3)-亚烷基,尤其一起是未被取代的基团-(CH2)2-或未被取代的基团-(CH2)3-;
R4是氢或(C1-C4)-烷基;
R5是未被取代的苄基;
R6是氢;
A是氧;
m是3;
n是0。
另外优选的式Ⅰ化合物是那些其中与所述两个基团R4O-CO-和R5OCO-NH-相结合的碳原子具有S构型的化合物。
本发明还涉及制备式Ⅰ化合物的方法。这些化合物一般可通过,如在会聚合成(covergent synthesis)过程中,通过连接从式Ⅰ逆合成衍生的两个或多个片段来制备。在制备式Ⅰ化合物时,在合成过程中,可以在其后可被转化为所需官能团的前体形式引入在分别的合成步骤中能导致不合需要的反应或副反应的官能团或者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适于合成问题的保护基方法暂时封闭官能团一般是有利或有必要的(Greene和Wuts,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基团,Wiley,1991)。
因此,例如可通过实质上所知的方法将式Ⅲ的羧酸或羧酸衍生物:
其中R4、R5、A、n和m定义同式Ⅰ所述,或者是可在其后转化成式Ⅰ化合物的中存在的基团的前体形式存在的其它的官能团,或者是以被保护形式存在的官能团,并且其中Ⅹ是亲核性可取代的离去基团,与式Ⅳ的胍或胍衍生物连接来制备式Ⅰ化合物,式Ⅳ如下:
其中R1、R2和R6定义同式Ⅰ所述,或者是可在其后转化成式Ⅰ化合物的中存在的基团的前体形式存在的其它的官能团,或者是以被保护形式存在的官能团。
式Ⅲ中的COX基团优选是羧酸基COOH或活化的羧酸衍生物,Ⅹ是例如羟基或卤素,特别是氯或溴、烷氧基优选甲氧基或乙氧基,芳氧基例如苯氧基、五氟苯氧基、苯硫基、甲硫基、2-吡啶硫基或通过氮原子结合的氮杂环基团,特别是吡咯基团,如1-咪唑基。Ⅹ还可以是例如((C1-C4)-烷基)-O-CO-O-或甲苯磺酰氧基,并且所述活化的酸衍生物可以是混合酐。
如果Ⅹ是羟基,即如果使式Ⅳ的胍与羧酸反应,那么首先将该羧酸有利地活化。可用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I)或用O-((氰基-(乙氧基羰基)-亚甲基)氨基)-1,l,3,3-四甲基尿鎓四氟硼酸盐(TOTU;Knig等,Proc.21stEurop.Peptide Symp.1990(Eds.Giralt,Andreu),Escom,Leiden 1991,第143页)或其它的肽化学中常用的活化剂来进行该活化。
除游离的式Ⅳ胍外,也可将胍鎓(guanidinium)盐用于与式Ⅲ化合物的反应中,然后从该反应中在位制备游离胍或者通过碱方法以另外步骤制备游离胍。式Ⅲ的活化的羧酸衍生物与式Ⅳ的胍(衍生物)的反应优选按实质上所知的方法,在质子或非质子极性且惰性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在0℃至这些溶剂的沸点温度下的甲醇、异丙醇、叔丁醇、二甲基甲酰胺或四氢呋喃已证实适用于如甲酯(Ⅹ=甲氧基)或乙酯(Ⅹ=乙氧基)与胍的反应中。COX型化合物与不含盐的胍的反应利于在对质子有惰性的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二甲氧基乙烷或二氧六环中进行,如果适合,可加入碱如叔丁醇钾或甲醇钠。但是,在式Ⅲ化合物与胍反应中,还可用水作为溶剂,例如当用碱如氢氧化钠时。如果Ⅹ是氯,加入酸清除剂,例如已加入的碱,或在用以结合所产生的氢卤酸的过量的胍(衍生物)存在下进行该反应较有利。将该反应混合物处理后,如果要求,可按本领域技术人员熟悉的一般方法,将该反应产物纯化。
然后可通过标准方法除去在式Ⅲ和Ⅳ化合物中所得到的产物中任选存在的保护基,例如通过用三氟乙酸处理,将叔丁酯转化成羧酸基团,通过氢化除去苄基或者通过仲胺除去芴基甲氧基羰基,另外还可通过标准方法,如酰基化反应进行其它反应。如果适合,然后通过已知的方法转化成生理上可耐受的盐或前药。
能相连得到式Ⅰ的酰基胍衍生物的式Ⅲ和Ⅳ的起始组分可从市售获得或者通过文献中所述的方法或类似方法制备。式Ⅲ的起始组分的制备通过下列流程中的实例说明,本发明不受这些合成或起始组分的限制。对所示合成进行的任何修改不会对本领域技术人员产生任何问题,这些修改对于制备本发明的其它化合物是必需的。
因此,如可在吡啶和哌啶存在下,使式Ⅴ的羧基苯甲醛与式Ⅵ的丙二酸酯盐反应得到式Ⅶ的肉桂酸衍生物,然后如在披钯炭存在下氢化后得到式Ⅷ化合物,使活化的羧酸基团与式Ⅸ的2,3-二氨基丙酸衍生物缩合得到式Ⅹ的化合物(流程1)。该缩合反应可在如TOTU或其它常用的羧酸活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在式Ⅹ中,Z是苄氧基羰基,但是除Z外,其它基团也可以存在于所述氮原子上,其或者在2-位上只暂时性保护氨基或者还存在于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中并且保留在该分子中。同样地,除叔丁基酯外,其它酯也可以存在,其或者暂时性保护酸基或者还存在于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中并且保留在该分子中。通过将羰基转化成烯烃的其它方法,例如通过Wittig反应,也可获得与式Ⅶ化合物类似的化合物。
流程1
可使式Ⅺ的对-羟基苯甲酸与式Ⅸ的2,3-二氨基丙酸衍生物缩合得到式Ⅻ化合物,以上说明适用于式Ⅸ化合物和该缩合反应。可在标准条件下,用卤代羧酸衍生物使式Ⅻ化合物烷基化,例如用式ⅩⅢ溴乙酸酯进行烷基化得到式ⅩⅣ化合物(流程2)。相应地可使对-氨基苯甲酸和对-巯基苯甲酸反应。
流程2
在标准条件下,可用卤代羧酸衍生物使式ⅩⅤ的酪氨酸衍生物烷基化,例如用式ⅩⅥ溴丁酸酯进行烷基化得到式ⅩⅦ化合物(流程3)。在式ⅩⅤ中,Z是苄氧基羰基,但是除Z外,其它基团也可以存在于该氮原子上,其或者只暂时保护该氨基或者还存在于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中并且保留在该分子中。同样地,除叔丁基酯外,其它基团也可以只暂时保护所述酸基或者还存在于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中并且保留在该分子中。可根据与以上制备方法相应的或类似的方法制备式ⅩⅦ化合物的类似物。
流程3
式Ⅹ、ⅩⅣ和ⅩⅦ化合物是式Ⅲ化合物的实例,其中Ⅹ是甲氧基或乙氧基。可以使从以上所述的合成中得到的、含有活化的羧酸衍生物基团的这些化合物及类似的化合物直接与式Ⅳ化合物反应。但是,在标准条件下,通过将在式Ⅹ、ⅩⅣ和ⅩⅦ化合物的有关位置中存在的所述甲酯基或乙酯基或其它酯基裂解,也可将以上合成中得到的化合物首先转化成相应的羧酸,接着使其与在位活化(例如用TOTU或DCCI)的式Ⅳ胍反应,或者再转化成活化的羧酸衍生物之后与式Ⅳ的胍反应。如果要制备作为活化的酸的衍生物,如酰氯(式Ⅲ,Ⅹ=Cl),那么例如可用亚硫酰氯进行该反应。如果要从羧酸制备如甲酯(Ⅹ=甲氧基),那么可通过用氯化氢气体在甲醇中处理进行。也可按照本身熟悉的方法,用酰氯或者直接用羧酸(Ⅹ=OH)制备其它的活化的酸衍生物,通过用羰基二咪唑处理所述酸制备如咪唑酰胺(imidazolide)(Ⅹ=1-咪唑基)(cf.Staab,Angew.Chem.Int.Ed.Engl.1,351-367(1962))或者用混合酐制备,例如,在惰性溶剂中,在胺(如三乙胺)的存在下,通过与氯甲酸酯(如氯甲酸乙酯)或甲苯磺酰氯反应制备。许多适当的制备活性羧酸衍生物的方法见原始文献的详细内容,J.March,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第三版,John Wilev&Sons,1985,第350页。
式Ⅰ化合物是有价值的药用活性成分,它适用于治疗和预防骨疾病、肿瘤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可将式Ⅰ化合物及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其前药作为药物给予动物,优选哺乳动物,特别是人以用于治疗或预防。可将它们单独给药、或者与其它药物的混合物形式或药用制剂的形式给药,可使用肠道或非肠道给药,除含有常用的药学上无害的载体和/或添加剂外,制剂还含有至少一种有效量的作为活性组分的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
因此,本发明化合物还涉及用作药物的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涉及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用于生产治疗或预防以上或以下所提的疾病的药物的用途,如用于治疗和预防骨疾病或肿瘤疾病,并且还涉及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用于治疗或预防这些疾病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药用制剂,它包含至少一种有效量的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以及常用的药学上无害的载体。
可将该药物口服给药,例如以丸剂、片剂、漆涂片、包衣片、颗粒剂、硬和软明胶胶囊、溶液剂、糖浆剂、乳剂、混悬剂或气雾混合剂的形式给药。但是,也可以以如栓剂的形式直肠给药,或者以注射液或输注液、微囊、植入剂或棒条形式非肠道给药,或者如以软膏剂、溶液剂或酊剂形式经皮或局部给药,或者以其它形式给药,如以气雾剂或喷鼻剂形式。
可按本身已知的方法,用一种或多种药用惰性的无机和/或有机载体加上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来制备本发明的药物制剂。生产丸剂、片剂、包衣片和硬明胶胶囊时,可能使用如乳糖、玉米淀粉或其衍生物、滑石粉、硬脂酸或其盐等。用于软明胶胶囊和栓剂的载体是如脂肪、蜂蜡、半固体或液体多元醇、天然或硬化的油类等。生产溶液剂(如注射液)或乳剂或糖浆剂的适当的载体是如水、醇、甘油、多元醇、蔗糖、转化糖、葡萄糖、植物油等。微囊、植入剂或棒条剂的适当载体是乙醇酸和乳酸的共聚物。药物制剂一般含有约0.5-90%(重量)的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药物制剂中式Ⅰ活性组分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的量一般为0.2-500mg,优选1-200mg。
除活性成分和载体外,该药物制剂还可以含有一或多种添加剂,如填充剂、崩解剂、粘合剂、润滑剂、润湿剂、稳定剂、乳化剂、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矫味剂或香料、增稠剂、稀释剂、缓冲物质、溶剂或加溶剂还有为达到储存效果的试剂、以及为改变渗透压的盐、涂层剂或抗氧剂。它们还可以含有两个或多个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另外,除含有至少一种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以外,该药物制剂还可含有一种或多种其它治疗或预防活性的成分。
式Ⅰ化合物是玻连蛋白受体拮抗剂,并且具有如抑制破骨细胞与骨表面结合的能力,因此抑制破骨细胞引起的骨吸收。式Ⅰ化合物的作用可在试验中证实,例如在确证对玻连蛋白与含有该玻连蛋白受体结合的抑制作用的试验中。以下给出该试验的详细内容。作为玻连蛋白受体拮抗剂,式Ⅰ化合物和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其前药一般适于治疗或预防基于在细胞—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或细胞—基质之间作用过程中,玻连蛋白受体与其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疾病,或者受该类型相互作用影响的疾病,或者要求其预防、缓解或治愈该类型相互作用的抑制的疾病。如开始所解释的那样,这些相互作用在骨吸收中、在血管发生中或在血管平滑肌肉系统的细胞增生中起作用。因此,式Ⅰ化合物和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其前药适于缓解或治愈至少部分是由骨吸收的不需要扩大、血管发生或血管平滑肌肉系统的细胞增生所引起的疾病。
用本发明的式Ⅰ化合物治疗和预防的骨疾病特别是骨质疏松症、高血钙、骨质减少,如由转移引起的,牙病、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风湿性关节炎周围侵蚀和Paget氏病。另外,式Ⅰ化合物可用于缓解、避免或治疗由糖皮质激素、类固醇或皮质类固醇治疗或由性激素缺乏引起的骨病。所有这些疾病的特征在于骨丢失,其基于骨形成和骨破坏之间的不平衡,并且它很易于受破骨细胞引起的骨吸收抑制的影响。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还适于用作骨吸收抑制剂,例如用于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症,与常用的骨质疏松症治疗法结合使用,例如与双膦酸酯、雌激素、雌激素/黄体酮、雌激素激动剂/拮抗剂、降血钙素、维生素D类似物、甲状旁腺激素、生长激素促分泌素或氟化钠合用。可以将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和其它的如以上所提的有效用于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活性成分同时或顺次给药、以任何顺序给药以及结合或单独给药。为这种结合治疗或预防的用途,可将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和一种或多种如以上所提的其它活性成分一起制成单一药物制剂,如片剂或颗粒剂,或者制成可含在单一包装内或在两个或多个独立包装内的两个或多个独立的药物制剂。本发明还包括结合治疗或预防中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的应用,以及用于这种结合治疗或预防的药物产品的用途。本发明还涉及药物制剂,它包括至少一个有效量的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和至少一个如以上所提的有效用于治疗或预防骨质疏松症或抑制骨吸收的其它活性成分,以及常用的药学上无毒的载体。以上有关药物制剂的说明相应地适用于此类药物的联合制剂。
除用作破骨细胞引起的骨吸收的抑制剂外,式Ⅰ化合物及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其前药还可用作肿瘤生长和肿瘤转移的抑制剂、用作抗炎剂,用于治疗或预防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或再狭窄,或用于治疗或预防肾病或视网膜病,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作为肿瘤生长或肿瘤转移的抑制剂,式Ⅰ化合物和/或其生理上可耐受的盐和/或其前药还适于与常规的癌症疗法联合应用。在Bertino(Editor),Encyclopedia of Cancer,Academic Press,1997中介绍常规癌症疗法的实例。所有以上有关式Ⅰ化合物与常规骨质疏松疗法联合应用的论点,如可能给药的方式和药用组合制剂,都相应地适用于式Ⅰ化合物与常规癌症疗法的联合应用。
当使用式Ⅰ化合物时,其剂量可在很大的范围内变化,并按惯例,该剂量一定要适于每种个别病例个别症状。它依据例如所用的本身是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或者是首先经代谢活化的前药的化合物、或者依据所治疗疾病的性质及严重性、或者所治疗的疾病是急性或慢性或者是否进行了预防等条件而定。在口服给药情况下,对体重为75kg的成人来讲,为达到有效的结果,日剂量一般为0.01-100mg/kg,优选0.1-50mg/kg,特别是0.1-5mg/kg,例如0.3-0.5mg/kg(在所有情况下,以每kg体重mg表示)。在静脉给药的情况下,日剂量一般约为0.01-100mg/kg,优选0.05-10mg/kg(每种情况下均为每kg体重)。尤其在相对较大的给药剂量情况下,可将日剂量分为数个如2、3或4次个部分给药。如果适当,依据个别情况,向上或向下偏离所指定的日剂量是必要的。
除用作药用活性组分外,式Ⅰ化合物还可用作活性组分的介质或载体以便将该活性组分特异性转运到作用的部位(=药物靶;见例如靶向药物传递,R.C.Juliano,Handbook of ExperimentalPharmacology,第l00卷,由Bom,G.V.R.等编辑,Springer Verlag)。被转运的活性组分尤其是那些可用于治疗以上所提疾病的组分。
式Ⅰ化合物及其盐还可用于诊断目的,例如在细胞或组织样本的体外诊断中,并且可用作其中要求封闭玻连蛋白受体或影响细胞-细胞或细胞-基质之间作用的生化探究中的辅助剂。它们还可用作制备其它化合物,特别是其它药用活性成分的中间体,它们能从式Ⅰ化合物中得到,例如通过修饰或引入取代基或官能团得到。
实施例
产物通过质谱(MS)和/或NMR光谱确定。化合物是经用含有如乙酸或三氟乙酸的洗脱剂层析纯化,然后冰冻干燥,或者在最后的合成步骤中,如用三氟乙酸除去叔丁基保护基,依据冷冻干燥如何进行而定,在某些情况下,还保留洗脱剂中或最后合成步骤中的酸,而获得部分或全部所用酸的盐的形式,如乙酸盐或三氟乙酸盐的形式。
实施例1
(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
a)(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乙氧基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叔丁基酯
将7.42g(0.02mol)的N-苄氧基羰基-L-酪氨酸叔丁基酯与9.77g(0.03mol)的碳酸铯和3.9g(0.02mol)的4-溴丁酸乙酯在约60ml丙酮中一起回流6小时。冷却该反应混合液后,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在乙酸乙酯和水(1∶1)之间分配。相分离后,将有机相用水和饱和氯化钠溶液各自洗涤二次,经硫酸钠干燥,再真空浓缩。油状粗产物经硅胶快速层析(二氯甲烷/乙腈25/1)纯化。得到9.4g(97%)粘性油状物。Rf=0.36(硅胶,二氯甲烷/甲醇99/1)。
b)(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叔丁基酯
将6.72g(0.06mol)的叔丁醇钾加入到8.13g(0.06mol)的1-氨基-1,4,5,6-四氢吡啶盐酸盐的100ml无水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室温搅拌30分钟后,向该溶液中加入7.2g(0.015mol)的(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乙氧基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叔丁基酯,再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真空除去溶剂后,将残留物用300ml乙酸乙酯和100ml水处理,再分出有机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二次,经硫酸钠干燥,再浓缩。将得到的粗产物立即经硅胶层析(二氯甲烷/甲醇/冰醋酸100/5/1)。得到5.4g(60.6%)非晶型产物。
c)(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
将5.4g(0.009mol)的(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叔丁基酯乙酸盐溶于20ml三氟乙酸/水(95/5)中,然后在室温下将该溶液搅拌30分钟。再真空浓缩该反应溶液。将残留物溶于水中,然后冷冻干燥该溶液。收率:5.2g(98%)。MS(ES+):m/e=483.3(M+H+,100%)。
实施例2
(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2-(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乙基)苯甲酰氨基)丙酸
a)4-(2-甲氧基羰基乙烯基)苯甲酸
将18.74g(0.12mol)的丙二酸单甲酯钾盐悬浮于18ml吡啶中。室温搅拌下,加入15.01g(0.1mol)的4-羧基苯甲醛和0.85g(0.01mol)的哌啶。将该混合液回流至停止放出CO2(约2小时),然后再加入60ml吡啶,回流下,再将该混合液搅拌1小时。搅拌下,将该反应混合液用500ml冰和110ml浓盐酸处理。加入完毕后,将该混合液再搅拌20分钟,然后抽滤产物,用水洗涤,再经异丙醇重结晶。收率:12.85g(62%)。1H-NMR(200MHz,d6-DMSO):δ=3.75(s,3H,OCH3);6.76(d,J=15Hz,1H,CHCOOCH3);7.73(d,J=15Hz,1H,Ar-CH);7.84(d,J=9Hz,2H,Ar-H);7.98(d,J=9Hz,2H,Ar-H);13.31(s,宽峰,1H,COOH)。MS(Cl+):m/e=207.2(M+H+,100%)HPLC:RP 18,Nucleosil 300-5-Cl8,250×4mm;缓冲液A:H2O,0.1%三氟乙酸(TFA);缓冲液B:乙腈(80%v/v)H2O(20%v/v),0.1%TFA;梯度洗脱:最初5分钟90%缓冲液A/10%缓冲液B,然后在20分钟内达到90%缓冲液B,之后5分钟90%缓冲液B;流速:1ml/min;Rt=18.05min。
b)4-(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甲酸
将8g(38.8mmol)的4-(2-甲氧基羰基乙烯基)苯甲酸悬浮于250ml二氧六环中,然后在室温、1巴氢气下,经Pd/C(10%强度)氢化7小时。将该混合液过滤,然后真空除去溶剂。收率:8.05g(100%)。1H-NMR(200MHz,d6-DMSO):δ=2.67(t,J=8Hz,2H,CH2-COOCH3);2.93(t,J=8Hz,2H,Ar-CH2);3.59(s,3H,OCH3);7.35(d,2H,Ar-H);7.86(d,J=9Hz,2H,Ar-H);12.80(s,宽峰,1H,COOH)。MS(Cl+):m/e=209.2(M+H+,100%)。HPLC:RP18,Nucleosil 300-5-C18,250×4mm;缓冲液A:H2O,0.1%TFA;缓冲液B:乙腈(80%v/v)/H2O(20%v/v),0.1%TFA;梯度洗脱:最初5分钟90%缓冲液A,10%缓冲液B,然后在20分钟内达到90%缓冲液B,之后5分钟90%缓冲液B;流速:1ml/min;Rt=17.03min。
c)(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甲酰氨基)丙酸叔丁基酯
将354mg(1.7mmol)的4-(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甲酸和500mg(1.7mmol)的(2S)-3-氨基-2-苄氧基羰基氨基丙酸叔丁基酯溶于3ml二甲基甲酰胺中,再用557mg(1.7mmol)的O-((氰基-(乙氧基羰基)亚甲基(methylidene))氨基)-1,1,3,3-四甲基尿鎓四氟硼酸盐(TOTU)和204mg(1.7mmol)的二异丙基乙胺处理,然后在室温、pH7-8下,将该混合液搅拌7小时。真空除去溶剂,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酯中,再将该溶液用KHSO4溶液和NaHCO3溶液各洗涤3次直至中性。分离有机相,干燥并真空蒸馏除去溶剂。收率:770mg(93%)。MS(ES+):m/e=485.2(M+H+,100%)。
d)(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2-(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乙基)苯甲酰氨基)丙酸叔丁基酯
将1.25g(9.2mmol)的2-氨基-1,4,5,6-四氢吡啶盐酸盐和1.03g(9.2mmol)的叔丁醇钾溶于3ml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740mg(1.53mmol)的(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2-甲氧基羰基乙基)苯甲酰氨基)丙酸叔丁基酯的1ml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再在室温下将该混合液搅拌4小时。用冰醋酸将pH调至4,真空除去溶剂后,然后残留物经硅胶层析,用二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9/1/0.1/0.1)洗脱。收率:190mg(38%)。MS(ES+):m/e=552.3(M+H+,100%)。
e)(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2-(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乙基)苯甲酰氨基)丙酸
将190mg(0.34mmol)的(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2-(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乙基)苯甲酰氨基)丙酸叔丁基酯溶于5ml95%强度的三氟乙酸中,再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真空蒸馏除去三氟乙酸,并与甲苯共沸,再将残留物溶于冰醋酸中,用水稀释,冷冻干燥。收率:170mg(100%)。MS(SE+):m/e=496.3(M+H+,100%)。
实施例3
(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甲氧基)苯甲酰氨基)丙酸
a)4-(甲氧基羰基甲氧基)苯甲酸苄酯
将4.5g(0.02mol)的对羟基苯甲酸苄酯与9.7g(0.03mol)的碳酸铯一起悬浮于约60ml的丙酮中,再用2.3ml(0.025mol)的溴乙酸乙酯处理。然后将该混合液回流至反应完成。处理时,将该反应溶液通过澄清层过滤,再将滤液浓缩至干。将残留物溶解于乙酸乙酯中,再将该混合液用10%强度的柠檬酸溶液和饱和的NaCl溶液各洗涤三次。有机相经硫酸钠干燥,过滤和浓缩。残留物经二异丙基醚/庚烷重结晶。收率:5.5g。
b)4-(甲氧基羰基甲氧基)苯甲酸
将5g的4-(甲氧基羰基甲氧基)苯甲酸苄酯溶于甲醇/乙酸乙酯中,并在600mg催化剂(Pd/C,10%强度)存在下氢化。在用惰性气体吹洗后,滤掉催化剂,再将滤液真空浓缩。将残留物用二异丙基醚/庚烷(9/1)研磨,然后抽滤。收率:3.3g。
c)(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甲氧基羰基甲氧基)苯甲酰氨基)丙酸叔丁基酯
将420mg(0.002mol)的4-(甲氧基羰基甲氧基)苯甲酸、270mg(0.002mol)的1-羟基苯并三唑和588mg(0.002mol)的(2S)-3-氨基-2-苄氧基羰基氨基丙酸叔丁基酯溶于5ml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将该溶液冷却至0℃,再用453mg(0.0022mol)的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处理,然后在0℃搅拌10分钟,再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处理,滤掉该脲,将滤液浓缩至干。粗产物经硅胶层析(二氯甲烷/乙腈20/1)得到纯化合物。收率:820mg。
d)(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甲氧基)苯甲酰氨基)丙酸叔丁基酯
将438mg的(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甲氧基羰基甲氧基)苯甲酰氨基)丙酸叔丁基酯、606mg的叔丁醇钾和732mg的2-氨基-1,4,5,6-四氢嘧啶盐酸盐溶于10ml无水二甲基甲酰胺中,再在室温下,将该溶液搅拌14小时,然后真空浓缩至干。将残留物溶于乙酸乙酯中,再将该溶液用水提取。将有机相干燥,真空浓缩,然后粗产物经硅胶层析(二氯甲烷/甲醇100/7.5)纯化。收率:370mg。
e)(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甲氧基)苯甲酰氨基)丙酸
室温下,在2ml95%强度的三氟乙酸中,将步骤d)中得到的87mg的叔丁基酯搅拌15分钟。真空浓缩后,将该混合液用乙醚研磨,滤出残留物,干燥。收率:79mg。MS(ES+):m/e=498.2(M+H+)。
实施例4
(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异丙酯盐酸盐
将23.88g(0.04mol)的实施例1化合物(为三氟乙酸盐)悬浮于400ml异丙醇中。在-15℃、惰性气体环境下,向该悬浮液中加入预先制备的亚硫酰氯的异丙醇溶液(在-10至-15℃、惰性气体环境下,用5分钟将10.4ml的亚硫酰氯滴加到160ml异丙醇中,再在-10℃下,将该混合液搅拌20分钟即制得该溶液)。加入完毕后,在30分钟内温度升至室温。然后在搅拌下,在60℃将其时澄清的溶液加热7小时。不加热下,继续搅拌过夜。通过TLC控制,显示该反应完成。真空旋转蒸馏除去溶剂。将残留物悬浮于100ml异丙醇中,再真空除去异丙醇。将该固体残留物用乙醚研磨,然后抽滤分离。将该粗产物悬浮于120ml异丙醇中,与2.4g活性炭加热至回流,过滤。冷却后,过滤得到无色产物。收率:16.2g灰白色固体。MS(ES+):m/e=525(M+H+,100%)。元素分析:
计算值C 59.9% H6.6% N10.0% Cl6.3%
实测值C 59.3% H6.7% N10.0% Cl6.6%1H-NMR(200MHz,d6-DMSO):δ=1.1(dd,6H,J=7Hz),1.8、1.95和2.5(m,各2H),2.85(m,2H),3.35(t,4H,J=3-4Hz),3.95(t,2H,J=3-4Hz),4.15(m,1H),4.9(sep,1H,J=7Hz),5.0(s,2H),6.9和7.1(d,各2H,J=7Hz),7.3(m,5H),7.7(d,1H,J=7Hz)。
实施例5
(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1,4,5,6-四氢嘧啶-2-基氨基甲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乙酯盐酸盐
在-10℃下,将0.14ml(1.15当量)亚硫酰氯加入到5ml乙醇中,在该温度下搅拌10分钟。然后加入1g(1.66mmol)实施例1化合物的10ml乙醇悬浮液。搅拌下,将该混合液温热至室温,再搅拌5小时。真空蒸发其时已变为澄清的该溶液,将残留物溶于水中,过滤后,再经冷冻干燥。收率:0.85g无色、无晶型固体。MS(ES+):m/e=511(M+H+,100%)。
实施例6
(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4,5-二氢-1H-咪唑-2-基氨基甲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
a)(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4,5-二氢-1H-咪唑-2-基氨基甲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叔丁基酯
将340mg的4,5-二氢-1H-咪唑-2-基胺、13.6mg的咪唑和26.8mg的碘化锂加入到970mg的(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乙氧基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叔丁基酯(实施例1a)的5ml无水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在40℃下,将该溶液搅拌4小时,再加入170mg的4,5-二氢-1H-咪唑-2-基胺,然后在55℃下,将该溶液再搅拌3小时。真空除去溶剂后将该残留物用乙酸乙酯处理,过滤,用10%强度的KHCO3水溶液提取,经MgSO4干燥,过滤,真空浓缩,然后用二异丙基醚沉淀。粗产物经硅胶层析(二氯甲烷/甲醇/冰醋酸90/10/1)纯化。得到250mg无晶型产物。MS(ES+):m/e=525.2(M+H+,100%)。
b)(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4,5-二氢-1H-咪唑-2-基氨基甲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
将200mg的(2S)-2-苄氧基羰基氨基-3-(4-(3-(4,5-二氢-1H-咪唑-2-基氨基甲酰基)-丙氧基)苯基)丙酸叔丁基酯溶于5ml的三氟乙酸/水(95/5)中,再在室温下将该溶液搅拌15分钟。然后真空浓缩该反应溶液。将残留物溶于水中,再将该溶液冷冻干燥。收率:100%。MS(ES+):m/e=469.2(M+H+,100%)。
药理试验
借助于破骨细胞吸收试验(“PITASSAY”),如类似于WO-A-95/32710,可测定本发明化合物对骨吸收的抑制作用。
例如,可用以下所述的方法测定本发明化合物对玻连蛋白受体αvβ3的抑制作用。
测定293细胞与人玻连蛋白粘合的抑制作用的试验(Vn/293细胞试验)
1.人玻连蛋白的纯化
将人玻连蛋白从人血浆中分离出来,然后根据Yatohyo等在CellStructure and Function,1988,23,281-292中的方法,通过亲和层析纯化。
2.细胞试验
根据FACS方法,选择高表达率(>500,000αvβ3受体/细胞)的293细胞,一种人胚肾细胞系,其可用该玻连蛋白受体αvβ3的αv和β3亚单位的DNA序列共转染。将所选细胞培养,并通过FACS再分选以获得每个细胞表达率>1,000,000个αvβ3的拷贝的稳定细胞系(15D)。
在4℃下,将平底Linbro96-孔组织培养板用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的人玻连蛋白包被(0.01mg/ml,0.05ml/孔)过夜,然后用强度0.5%的BAS(牛血清清蛋白)封闭。制备10-10mol/l至2×10-3mol/l的该受试化合物的含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的溶液,并在每种情况下向该平板每孔中以0.05ml/孔加入该溶液。将表达高αvβ3水平(如15D)的细胞悬浮于含葡萄糖的DMEM培养基中,然后将该悬浮液调节至每0.05ml培养基中含25,000个细胞。将0.05ml的该细胞悬浮液加入到每孔中,再在37℃下,将该平板孵育90分钟。将该平板用温热的PBS洗涤三次以除去未结合的细胞。将已结合的细胞在含0.25%Triton X-100的柠檬酸盐缓冲液(25mM,pH5.0)中裂解。然后加入己糖酰胺酶底物对-硝基苯基-N-乙酰基-β-D-氨基葡糖苷,再在37℃下将该平板孵育90分钟。用甘氨酸(50mM)/EDTA(5mM)缓冲液(pH10.4)终止该反应,然后在405-650nm处测定每孔的吸收。根据标准方法分析该数据。
得到以下测试结果:
化合物 Vn/293细胞试验
IC50(μM)
实施例1 0.028
实施例2 0.017
实施例3 1.35
实施例6 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