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利贞 文档编号:8823512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936776.3

申请日:

20161025

公开号:

CN106496449A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F283/10,C08F212/08,C08K9/00,C08K3/04,C08K3/34

主分类号:

C08F283/10,C08F212/08,C08K9/00,C08K3/04,C08K3/34

申请人:

福建梭罗复合材料研究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耕清,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地址:

362101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富邦新天地1#B301

优先权:

CN20161093677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原材料为:A组分(氧化石墨烯、未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触变剂、分散剂、抗氧剂、阻聚剂和颜料)和B组分(环氧乙烯基、促进剂和苯乙烯)。制备所述的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的制备方法,先将A组分进行升温搅拌,然后进行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最后将A组分与B组分高速分散即得所述的胶衣。该类胶衣具有良好的防污防微生物附着、防海洋生物吸附于腐蚀的效果,该技术的使用将延长船的寿命和保证长期的美观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原材料为:A组分(氧化石墨烯0.1~2重量份、未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80-90重量份、触变剂0.1~3重量份、分散剂0.3~0.5重量份、抗氧剂0.1~0.5重量份、阻聚剂0.5~0.8重量份和颜料0.5~3重量份)和B组分(环氧乙烯基200~400重量份、促进剂0.3~4重量份和苯乙烯0~100重量份),先将A组分进行升温搅拌(升温30~120℃),搅拌2-4小时,然后将A组分倒入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研磨期间无需降温,研磨至细度<5μm,最后将A组分与B组分高速分散,分散2-5小时,即得所述的胶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为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石墨烯KNG-G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未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为甲基丙烯酸改性环氧乙烯基树脂且未用苯乙烯进行稀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变剂为纳米蒙脱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聚剂为TBC和氢醌的1:1重量比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乙烯基为粘度低于200mpa.s,且经过苯乙烯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促进剂为异辛酸钴原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烯具有完美的二维晶体结构,它的晶格是由六个碳原子围成的六边形,厚度为一个原子层。碳原子之间由σ键连接,结合方式为sp2杂化,这些σ键赋予了石墨烯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质和结构刚性。石墨烯的硬度比最好的钢铁强100倍,甚至还要超过钻石。在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未成键的p电子,这些p电子可以在晶体中自由移动,且运动速度高达光速的1/300,赋予了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石墨烯是新一代的透明导电材料,在可见光区,四层石墨烯的透过率与传统的ITO薄膜相当,在其它波段,四层石墨烯的透过率远远高于ITO薄膜。

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110270117.8一种氧化石墨烯 /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材料的原料为 :二元醇、氧化石墨烯、饱和二元酸或酸酐、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乙烯基单体以及常规的阻聚剂、引发剂和促进剂,其中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 0.06-0.5wt%。 制备所述的氧化石墨烯 /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加入二元醇中直接进行超声分散,或是将二元醇加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再分馏除去水得到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 / 二元醇溶液 ;与计量比的饱和二元酸或酸酐、不饱和二元酸或酸酐以及阻聚剂进行缩聚反应,聚合完成后加入乙烯基单体稀释后制备出氧化石墨烯 / 不饱和聚酯树脂 ;最后再加入引发剂和促进剂固化交联后即得。

我国玻璃钢船艇从6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近40年。目前已基本占领了小型船艇市场,并以轻质高强、造型美观、色彩多样而受到经营单位和乘客的欢迎。

但长期以来,玻璃钢船艇的维护保养工作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生产单位大都未在产品说明书及用户须知等资料中介绍维护保养常识,很多用户单位对玻璃钢材质、性能等缺乏了解,不少人盲目认为玻璃钢强度高、不会锈蚀,又有胶衣层保护,无需保养。这就造成了很多玻璃钢船艇由于缺乏维护保养而过早失去风采,缩短了使用寿命。

玻璃钢是以合成树脂为基体,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它具有与钢相近的强度,有耐水、耐腐蚀的优越性能,表面光洁如镜的美观外表,可整体成型的特点;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刚度较小、耐磨性较差等。特别是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如原材料优劣、作业人员技术素质、生产条件及环境因素等等),这就使同类产品质量上的差异会很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胶衣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充分利用石墨烯的优点,通过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方法制备的该类船用胶衣有良好的防污防微生物附着性能,以解决现有刚度较小、耐磨性较差、防污防微生物附着不足等,延长船的寿命和美观度。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其原材料为:A组分(氧化石墨烯、未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触变剂、分散剂、抗氧剂、阻聚剂和颜料)和B组分(环氧乙烯基、促进剂和苯乙烯)。先将A组分进行升温搅拌(升温30~120℃),搅拌2-4小时,然后将A组分倒入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研磨期间无需降温,研磨至细度<5μm,最后将A组分与B组分高速分散,分散2-5小时,即得所述的胶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胶衣在玻璃钢船体的使用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案例一:

A组分(氧化石墨烯0.5重量份、未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85重量份、纳米蒙脱土2重量份、分散剂0.5重量份、抗氧剂0.3重量份、阻聚剂0.5重量份和颜料2重量份)和B组分(环氧乙烯基400重量份、促进剂2重量份和苯乙烯30重量份),先将A组分进行升温搅拌(升温85℃),搅拌3小时,然后将A组分倒入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研磨期间无需降温,研磨至细度<5μm,最后将A组分与B组分高速分散,分散3小时,即得所述的胶衣。

实施案例二:

A组分(氧化石墨烯0.2重量份、未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85重量份、纳米蒙脱土1.5重量份、分散剂0.5重量份、抗氧剂0.3重量份、阻聚剂0.5重量份和颜料2重量份)和B组分(环氧乙烯基400重量份、促进剂2重量份和苯乙烯30重量份),先将A组分进行升温搅拌(升温105℃),搅拌3小时,然后将A组分倒入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研磨期间无需降温,研磨至细度<5μm,最后将A组分与B组分高速分散,分散3小时,即得所述的胶衣。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

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36776.3 (22)申请日 2016.10.25 (71)申请人 福建梭罗复合材料研究有限公司 地址 362101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 富邦新天地1#B301 (72)发明人 郑耕清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51)Int.Cl. C08F 283/10(2006.01) C08F 212/08(2006.01) C08K 9/00(2006.01) C08K 3/04(2006.01) C08K 3/3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石墨烯。

2、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 衣及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 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 原材料为: A组分 (氧化石墨烯、 未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 触变 剂、 分散剂、 抗氧剂、 阻聚剂和颜料) 和B组分 (环 氧乙烯基、 促进剂和苯乙烯) 。 制备所述的石墨烯 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的制备方法, 先 将A组分进行升温搅拌, 然后进行三辊研磨机进 行研磨, 最后将A组分与B组分高速分散即得所述 的胶衣。 该类胶衣具有良好的防污防微生物附 着、 防海洋生物吸附于腐蚀的效果, 该技术的使 用将延长船的寿命和保证长期的美观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

3、图1页 CN 106496449 A 2017.03.15 CN 106496449 A 1.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原材料为: A组分 (氧化石墨烯0.12重量份、 未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80-90重量份、 触变剂0.13重量 份、 分散剂0.30.5重量份、 抗氧剂0.10.5重量份、 阻聚剂0.50.8重量份和颜料0.53重量 份) 和B组分 (环氧乙烯基200400重量份、 促进剂0.34重量份和苯乙烯0100重量份) , 先将 A组分进行升温搅拌 (升温30120) , 搅拌2-4小时, 然后将A组分倒入三辊研磨机进行研 磨, 研磨期间无需。

4、降温, 研磨至细度5 m, 最后将A组分与B组分高速分散, 分散2-5小时, 即 得所述的胶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氧化石墨烯为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石墨烯KNG-G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未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为甲基丙烯酸改性环氧乙烯基树脂且未用苯乙烯进行 稀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触变剂为纳米蒙脱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

5、衣,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阻聚剂为TBC和氢醌的1:1重量比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环氧乙烯基为粘度低于200mpa.s, 且经过苯乙烯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 其特征 在于: 所述的促进剂为异辛酸钴原液。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496449 A 2 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是一种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 属于纳米 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6、 石墨烯具有完美的二维晶体结构, 它的晶格是由六个碳原子围成的六边形, 厚度 为一个原子层。 碳原子之间由 键连接, 结合方式为sp2杂化, 这些 键赋予了石墨烯极其优 异的力学性质和结构刚性。 石墨烯的硬度比最好的钢铁强100倍, 甚至还要超过钻石。 在石 墨烯中, 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未成键的p电子, 这些p电子可以在晶体中自由移动, 且运动速 度高达光速的1/300, 赋予了石墨烯良好的导电性。 石墨烯是新一代的透明导电材料, 在可 见光区, 四层石墨烯的透过率与传统的ITO薄膜相当, 在其它波段, 四层石墨烯的透过率远 远高于ITO薄膜。 0003 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 强度最大、 导电。

7、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 石墨烯 被称为 “黑金” , 是 “新材料之王” , 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 “彻底改变21世纪” 。 极有可能掀 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 0004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 201110270117.8一种氧化石墨烯 / 不饱和聚酯复合 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材料的原料为 : 二元醇、 氧化石墨烯、 饱和二元酸或酸酐、 不饱和二元 酸或酸酐、 乙烯基单体以及常规的阻聚剂、 引发剂和促进剂, 其中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 0.06-0.5wt%。 制备所述的氧化石墨烯 /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方法, 将氧化石墨烯加入 二元醇中直接进行超声分散, 或是。

8、将二元醇加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再分馏 除去水得到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 / 二元醇溶液 ; 与计量比的饱和二元酸或酸酐、 不饱 和二元酸或酸酐以及阻聚剂进行缩聚反应, 聚合完成后加入乙烯基单体稀释后制备出氧化 石墨烯 / 不饱和聚酯树脂 ; 最后再加入引发剂和促进剂固化交联后即得。 0005 我国玻璃钢船艇从60年代开始发展, 至今已近40年。 目前已基本占领了小型船艇 市场, 并以轻质高强、 造型美观、 色彩多样而受到经营单位和乘客的欢迎。 但长期以来, 玻璃钢船艇的维护保养工作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生产单位大都未在产 品说明书及用户须知等资料中介绍维护保养常识, 很多用户单位对玻。

9、璃钢材质、 性能等缺 乏了解, 不少人盲目认为玻璃钢强度高、 不会锈蚀, 又有胶衣层保护, 无需保养。 这就造成了 很多玻璃钢船艇由于缺乏维护保养而过早失去风采, 缩短了使用寿命。 玻璃钢是以合成树脂为基体, 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 它具有与钢相近的 强度, 有耐水、 耐腐蚀的优越性能, 表面光洁如镜的美观外表, 可整体成型的特点; 但它也存 在一些不足, 如刚度较小、 耐磨性较差等。 特别是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 (如原材料优劣、 作业 人员技术素质、 生产条件及环境因素等等) , 这就使同类产品质量上的差异会很大。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现有胶衣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

10、一种石墨烯改性防污防微生 说明书 1/2 页 3 CN 106496449 A 3 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 充分利用石墨烯的优点, 通过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方法制备 的该类船用胶衣有良好的防污防微生物附着性能, 以解决现有刚度较小、 耐磨性较差、 防污 防微生物附着不足等, 延长船的寿命和美观度。 0007 1、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石墨烯改性防 污防微生物附着船用胶衣及制备方法, 其原材料为: A组分 (氧化石墨烯、 未稀释的环氧乙烯 基树脂、 触变剂、 分散剂、 抗氧剂、 阻聚剂和颜料) 和B组分 (环氧乙烯基、 促进剂和苯乙烯) 。 先将A组分进。

11、行升温搅拌 (升温30120) , 搅拌2-4小时, 然后将A组分倒入三辊研磨机进行 研磨, 研磨期间无需降温, 研磨至细度5 m, 最后将A组分与B组分高速分散, 分散2-5小时, 即得所述的胶衣。 0008 附图说明 0009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胶衣在玻璃钢船体的使用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为使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 式,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1 实施案例一: A组分 (氧化石墨烯0.5重量份、 未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85重量份、 纳米蒙脱土2重量 份、 分散剂0.5重量份、 抗氧剂0.3重量份、 阻聚剂0.5重量份和颜料2重量。

12、份) 和B组分 (环氧 乙烯基400重量份、 促进剂2重量份和苯乙烯30重量份) , 先将A组分进行升温搅拌 (升温85 ) , 搅拌3小时, 然后将A组分倒入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 研磨期间无需降温, 研磨至细度 5 m, 最后将A组分与B组分高速分散, 分散3小时, 即得所述的胶衣。 0012 实施案例二: A组分 (氧化石墨烯0.2重量份、 未稀释的环氧乙烯基树脂85重量份、 纳米蒙脱土1.5重 量份、 分散剂0.5重量份、 抗氧剂0.3重量份、 阻聚剂0.5重量份和颜料2重量份) 和B组分 (环 氧乙烯基400重量份、 促进剂2重量份和苯乙烯30重量份) , 先将A组分进行升温搅拌 (升。

13、温 105) , 搅拌3小时, 然后将A组分倒入三辊研磨机进行研磨, 研磨期间无需降温, 研磨至细 度5 m, 最后将A组分与B组分高速分散, 分散3小时, 即得所述的胶衣。 001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 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 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 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 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 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4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 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明书 2/2 页 4 CN 106496449 A 4 图1 说明书附图 1/1 页 5 CN 106496449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