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心压缩机的冷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心压缩机的发明,特别是一种把构成冷冻循环系统的圆心压缩机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热量进行圆滑冷却,而且,防止液体状态冷媒的流入地圆心压缩机的冷却结构。背景技术
一般,冰箱或者空调器等冷冻空调器上安装的冷冻循环系统的装置如图1所示,压缩机10与冷凝器20通过冷媒管P连接,冷凝器20与膨胀部30连接,膨胀部30与蒸发器40连接,蒸发器40与压缩机10通过冷媒管P连接,形成封闭的循环系统。
如上所述的冷冻循环系统的装置,其压缩机10上施加电源,压缩机10开始运转对冷媒等运动流体进行压缩,然后,排出高温高压的气体。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气体经过冷凝器20把残热往外排出,随之冷缩。通过冷凝器20冷缩的液体状态的冷媒通过膨胀部30变成低温低压状态,并进入蒸发器40,进入蒸发器40的液态冷媒吸收外部热量,以气体状态蒸发掉。在蒸发器40上变成气体状态的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气体进入压缩机10中,在其压缩机10上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向冷凝器20排出。这样反复进行循环。产生的温气或者是冷气保管食物,有效的克服了室内环境的污染。
构成冷冻循环装置的压缩机(10)根据对气体进行压缩的方式分好多种。
图2表示构成冷冻循环装置的圆心压缩机(又称涡轮压缩机)。如图所提示,圆心压缩机60在具有一定内部空间的密闭容器61内部中间位置上设置了安装电机M的电机室C。在电机室C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压缩室C1和第二压缩室C2。
在密封容器61的电机室C上安装有电机M。在电机M上贯通有旋转轴62。旋转轴62的两端分别位于密闭容器61的第一压缩室C1和第二压缩室C2。位于第一压缩室C1里的旋转轴62的端部上结合有第一叶轮(63),位于第二压缩室C2里的旋转轴62的端部上结合有第二叶轮(64)。
为了使在蒸发器40中进行蒸发后的低温低压的冷媒引入第一压缩室C1,设有与蒸发器40相通、起到引导作用的吸入管p1,为了同第一压缩室C1贯通,将其结合在密闭容器61中。为了使在第一压缩室C1里进行一次压缩冷媒气体引入第二压缩室C2,而设置有贯通第一和第二压缩室C1、C2的贯通通道65。为了使在第二压缩室C2里进行2次压缩的冷媒气体向构成冷冻循环气体的冷凝器20侧排出,而设置有与冷凝器相通20的排出管P2,排出管P2为了同第二压缩室C2贯通同,与密闭容器61结合。
向圆心压缩机引入电源,电机M进行旋转,旋转力通过旋转轴62各自转达到第一和第二叶轮63、64中,并且第一和第二叶轮63、64在第一压缩室和第二压缩室C1、C2各自旋转。经过蒸发器40的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再经过吸入管P1在第1压缩室C1进行一次压缩,一次压缩的冷媒经过贯通通道65进入第2压缩室C2,在第2压缩室C2进行第2次压缩。在第2压缩室C2压缩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气体经过排气管P2向冷凝器20排出。
如上所述的圆心压缩机,安装在冷冻空调器的冷冻循环系统中,所以其体积要小,体积小的话第1、2叶轮63、64的大小随之要小,在这种情况下要产生一定以上的压缩力就需要电机要高速旋转。
但是,如上所述的圆心压缩机为了使设置在第1,2压缩室C1、C2的第1、2叶轮63、64高速旋转,其电机M就要高速旋转,所以在电机M上产生高温。由于电机M产生的热量,电机M的温度急剧上升,这导致形成电机M的线圈等部件的破损,而且,降低电机M的效率。不只是这些,因为第1、2叶轮63、64在高速旋转,所以,在旋转轴62以及第1、2叶轮63、64的轴方向支撑部件以及半径方向的支撑部件上产生高温。
压缩机是因为经过蒸发器40的冷媒直接进入压缩室C1、C2,如果在蒸发器40中未蒸发的液体状态的冷媒进入压缩室C1、C2的话,动作不稳定或者产生爆炸现象,因此对压缩机的压缩部产生很大的损伤。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圆心压缩机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而且,还可以防止液体状态冷媒的流入的圆心压缩机的冷却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心压缩机的冷却结构,在构成冷冻循环系统中包括有蒸发器并通过冷媒管与圆心压缩机连接,经过蒸发器的冷媒中分离液体冷媒和气体冷媒,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把气体冷媒吸到圆心压缩机的压缩室的储液罐和将聚集在储液罐上的液体状态的冷媒根据压力差引导流入到压缩机的高温部的液体冷媒引导连接管。
本发明的圆心压缩机的冷却结构,是抑制从圆心压缩机中未汽化的液体状态的冷媒流入,防止圆心压缩机的不稳定的运转和异常爆炸,均匀冷却高速运转的压缩机的高温部产生的热量,最后达到防止部件的破损以及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的效果。附图说明:
图1是一般冷冻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冷冻循环系统中压缩机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圆心压缩机的冷却结构的冷冻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冷却结构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圆心压缩机的冷却结构上引起压力差的循环线图。图中:10:压缩机 20:冷凝器 30:膨胀部 40:蒸发器60:圆心压缩机 61:密闭容器 62:旋转轴 63:第1叶轮64:第2叶轮 65:贯通通道 70:储液罐 80:液体冷媒引导连接管90:补助引导通道 C:电机室 C1,C2:压缩室M:电机 P:冷媒管 P1:吸入管 P2: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圆心压缩机的冷却结构是如何实现的。
如图3所示,冷冻循环系统装置是压缩机60经过冷媒管P连接到冷凝器20,冷凝器20上连接有膨胀部30,膨胀部30上连接有蒸发器40,蒸发器40又通过冷媒管P与圆心压缩机60连接。在连接蒸发器40和压缩机的冷媒管P上结合有分离经过蒸发器40进入压缩机60的冷媒中的液体状态冷媒的储液罐70。
如图4所示,在圆心压缩机60上形成一定内部空间的密闭容器61的内部中间有安装电机M的电机室C,在其电机室C的两侧各自形成有第1压缩室C1和第2压缩室C2,电机室C上安装电机M。在电机室C上安装的电机M上贯通有一定长度的旋转轴62,旋转轴6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密闭容器61的第1、2压缩室C1、C2上。
在位于第1压缩室C1上的旋转轴62的端部上结合有第1叶轮63,在位于第2压缩室C2上的旋转轴62的端部上结合有第2叶轮64。
为使在构成冷冻循环系统的蒸发器40上经过蒸发过程的低温低压的冷媒流入到压缩部,设有与第1压缩室C相通的吸入管P1,吸入管P1结合在密闭容器61上,在第1压缩室C1和第二压缩室C2之间设有连接两个压缩室C1、C2的贯通通道65,使在第1压缩室C1上一次压缩的冷媒气体进入第2压缩室C2,在第2压缩室C2和冷凝器20之间设有引导排气管P2,使在第2压缩室C2二次压缩的冷媒气体向形成冷冻循环系统的冷凝器20引导,引导排气管(P2)结合在密闭容器(61)上。
为了将储液罐70内部聚集的液体状态的冷媒向圆心压缩机60的高温部引导,在储液罐70和圆心压缩机60的高温部之间设有液体冷媒引导连接管80。
圆心压缩机60的高温部是产生高速旋转力的电机部。既,液体冷媒引导连接管80的一侧连接在储液罐70的下端,其液体冷媒引导连接管80的另一侧连通在安装电机M的电机室C内与密闭容器61结合。
储液罐70上聚集的液体状态的冷媒,通过液体冷媒引导连接管80冷却安装在电机室C的电机M以后,汽化变成了气体状态的冷媒气体,为使气体状态的冷媒气体进入圆心压缩机的第1压缩室C1,设有辅助引导流道90。辅助引导流道90是以连通电机室(C)和吸入管(P1)的管构成。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是连接液体冷媒引导连接管80的圆心压缩机的高温部是第1压缩室C1或者第2压缩室C2。既,第1压缩室C1或者第2压缩室C2的周围形成有循环流路,其循环流路上流动储液罐70上聚集的液体冷媒,所以,液体冷媒引导连接管80的一侧连通储液罐70的下侧,其冷媒引导连接管80的另一侧连通到循环流路上。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圆心压缩机的冷却结构的作用效果。
首先,在圆心压缩机上施加电源的话,其圆心压缩机60的电机M开始启动旋转产生旋转力。电机M的旋转力通过旋转轴62传达到第1、2叶轮63、64上,第1、2叶轮63、64在第1、2压缩室C1、C2中各自旋转,第1、2叶轮63、64在第1、2压缩室C1、C2中各自旋转的时候经过蒸发器40的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气体通过吸入管P1在第1压缩室C1一次压缩,在第1压缩室C1上一次压缩的冷媒气体通过连通流道65流道第2压缩室C2上进行第2次压缩。
圆心压缩机60的第2压缩室C2中经过2次压缩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冷媒气体通过排气管P2排出到冷凝器20,其排出到冷凝器20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再通过冷凝器20把内部的残热往外排出随之进行冷凝。
通过冷凝器20被凝缩的液体状态的冷媒再经过膨胀部30变为低温低压状态进入蒸发器40,流入到蒸发器40的液体状态的冷媒吸收外部的热量变为气体状态,蒸发。在蒸发器40中变为低温低压状态的冷媒气体经过储液罐70往圆心压缩机60的第1压缩室C1吸入被压缩。
蒸发器40中液体状态的冷媒未蒸发与气体状态的冷媒混合状态从蒸发器40排出的时候,其液体状态冷媒经过储液罐70的时候聚集在储液罐70上,只有气体状态的冷媒吸入到圆心压缩机60。即聚集在储液罐70的低温低压的液体状态的冷媒汽化以后吸入到圆心压缩机60,而聚集在储液罐70的低温低压的液体状态的冷媒的一部分根据压力差通过液体冷媒连接管80供给到圆心压缩机60高压部,既电机室C上,其供给到电机室C的液体状态的冷媒一边冷却电机M一边汽化。
图5是表示蒸发侧和压缩机吸入侧的压力差发生的循环线图。
冷却电机M的汽化的冷媒气体通过辅助引导流路吸入到第1压缩室C1压缩。
通过本发明的冷冻循环系统的蒸发器40的冷媒未蒸发的时候,利用其未蒸发的液体状态的冷媒冷却高速运转的圆心压缩机60的高温部,所以,不但防止液体状态的冷媒流入到圆心压缩机的压缩室C1、C2,而且,防止高温部的过热现象。既冷却圆心压缩机在高速旋转的时候,在构成圆心压缩机60的电机M以及在压缩部产生的热,所以防止压缩部部件的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