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倪** 文档编号:8819701 上传时间:2021-01-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66722.X

申请日:

20161216

公开号:

CN106674936A

公开日:

201705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L67/04,C08L97/02,C08K13/06,C08K9/04,C08K9/06,C08K7/14,B33Y70/00

主分类号:

C08L67/04,C08L97/02,C08K13/06,C08K9/04,C08K9/06,C08K7/14,B33Y70/00

申请人: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发明人:

郑华德,段海波,张明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产力大厦168室

优先权:

CN201611166722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燕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聚乳酸40~90份、改性玻纤4~20份、木粉5~35份、抗氧化剂0.5~2份、硅烷偶联剂0.5~3份。本发明通过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偶联处理和接枝增容处理,有效提高改性玻纤与聚乳酸的相容性,使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显著提升PLA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明显改善木粉遇热膨胀堵喷嘴的现象,制得工件能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而不发生开裂、翘曲等问题,可用于3D打印玩具、红酒瓶塞、电绝缘材料、家具和雕刻艺术品等。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聚乳酸40~90份、改性玻纤4~20份、木粉5~35份、抗氧化剂0.5~2份、硅烷偶联剂0.5~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玻纤由包括以下步骤方法制得:将无碱玻璃纤维与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木质磺酸钠或木质磺酸钙搅拌均匀,加热反应,得到改性玻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用无碱玻璃纤维、硅烷偶联剂和木质磺酸钠或木质磺酸钙的质量比为1:(0.01~0.1):(0.01~0.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反应为在60~100℃下反应1~3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中,硅烷偶联剂、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20):(50~90):(5~30);所述的搅拌均匀均为在转速为500~1500rpm条件下搅拌混合10~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玻纤的直径为0.1~10μm,长度为50~10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乳酸的分子量为5万~35万,熔融指数为1.5~30g/min;所述的木粉为天然松木粉、檀香木粉、红木粉、天然杂木粉、桉树粉和枣木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64和抗氧剂300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KH560、KH570和KH792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乳酸、改性玻纤、木粉、抗氧化剂、硅烷偶联剂混合,挤出温度为175~190℃,转速15~30rpm下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粒料;再在挤出温度为175~200℃,转速15~35rpm下挤出得到线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为在转速为500~3000rpm的条件下,混合5~15min。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在3D打印玩具、红酒瓶塞、电绝缘材料、家具和雕刻艺术品中的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三维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3D打印设备按照“离散-堆积”的原理来制造三维产品的技术。常见的3D打印技术包括熔融沉积造型技术(FDM)、立体光固化技术(SLA)、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和分层实体制造技术(LOM)等。FDM技术主要是以工业级热塑材料作为成型材料的积层制造方法,打印出的物件具有可耐受高热、化学腐蚀性,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等特性。

聚乳酸(PLA)是基于FDM打印技术的主要耗材之一,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较好的成型加工性能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但也存在玻璃转化温度低,容易堵塞打印机喷嘴和韧性差等缺点,因此在3D打印应用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为了提高PLA的性能、拓展PLA的应用领域、降低打印线材的成本等,需要进行对其填充改性处理,如加入木粉或木质纤维等。

目前,已有一些专利涉及木塑复合材料,利用木纤维粉制备PLA基木塑复合材料。专利CN201410015744公布了一种仿木质的3D塑料打印线条及其生产方法,该线条包括100份的ABS或PLA、5~70份的木粉和0.5~3份的钛酸酯偶联剂,经过熔融挤出制得该线材。专利CN201610104381将PLA、硅烷偶联剂、热塑性弹性体、纳米抗菌体与经碱处理后的木质粉末混合均匀,经单螺杆塑料挤出机挤出制得具有抗菌能力的线材。木塑复合材料作为打印耗材制作的产品,不仅具有木材的色泽和纹路,而且还具有木材的可钉、可钻、可削、可雕、可粘等特性。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木塑复合材料的强度不太理想;耐热温度偏低;同时,复合材料中的木粉容易受热膨胀,容易堵塞喷嘴,影响打印的稳定性;并且,木粉存在干缩湿胀的特性,打印产品在环境中暴露过久,可能会导致产品发生开裂、翘曲等缺陷。为了改善木塑复合材料的打印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需要开发一种3D木塑打印耗材,不仅具有价格低廉、强度高、吸湿性低、尺寸稳定性好、打印性能佳、耐热性和电绝缘性良好等优点,并且打印成品还要具有优良的耐候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通过对无碱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偶联处理和接枝增容处理,提高玻璃纤维与PLA的相容性,从而使所制得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使其适用于3D打印。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聚乳酸40~90份、改性玻纤4~20份、木粉5~35份、抗氧化剂0.5~2份、硅烷偶联剂0.5~3份。

所述的聚乳酸的分子量优选为5万~35万,熔融指数为1.5~30g/min。

所述的木粉优选为天然松木粉、檀香木粉、红木粉、天然杂木粉、桉树粉和枣木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抗氧化剂为常规使用的抗氧剂即可,优选为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264和抗氧剂300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硅烷偶联剂优选为KH550、KH560、KH570和KH792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改性玻纤的直径优选为0.1~10μm,长度优选为50~1000μm。

所述的改性玻纤由包括以下步骤方法制得:

将无碱玻璃纤维与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搅拌均匀,再加入木质磺酸钠或木质磺酸钙搅拌均匀,加热反应,得到改性玻纤。

所用无碱玻璃纤维、硅烷偶联剂和木质磺酸钠或木质磺酸钙的质量比为1:(0.01~0.1):(0.01~0.15)。

所述加热反应优选为在60~100℃下反应1~3h。所述反应优选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中,硅烷偶联剂、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优选为(5~20):(50~90):(5~30)。

所述的搅拌均匀均优选为在转速为500~1500rpm条件下搅拌混合10~15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乳酸、改性玻纤、木粉、抗氧化剂、硅烷偶联剂混合,挤出温度为175~190℃,转速15~30rpm下经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粒料;再在挤出温度为175~200℃,转速15~35rpm下挤出得到线材。

所述聚乳酸、改性玻纤、木粉优选先在80℃条件下,真空干燥3~8h后再使用。

所述混合优选为在转速为500~3000rpm的条件下,混合5~15min。

本发明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直径优选为1.75~3mm。

本发明通过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偶联处理和接枝增容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改性玻纤与聚乳酸的相容性,从而使所制得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显著提升了PLA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明显改善了木粉遇热膨胀堵喷嘴的现象,且本发明复合材料通过3D打印制得的工件能够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而不发生开裂、翘曲等问题,因此本发明复合材料可用于3D打印玩具、红酒瓶塞、电绝缘材料、家具和雕刻艺术品等。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用适当比例的改性玻纤对PLA材料进行改性,显著提升了PLA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明显改善了木粉遇热膨胀堵喷嘴的现象。

(2)本发明所木塑复合材料通过3D打印制得的工件能够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而不发生开裂、翘曲等问题,并且木粉和改性玻纤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成本。

(3)玻纤本身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耐高温性,因此,加入适量的玻纤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电绝缘性和玻璃转化温度,进而大大拓展了本发明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PLA塑料为浙江海正生物材料REVODE190,抗氧化剂和硅烷偶联剂购买于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可从商业渠道获得。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试样使用注塑机注塑成为标准样条,测试试样的力学性能,参照标准为《GB/T 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9-2005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1-2005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实施例1

(1)所用原料(重量份):

聚乳酸85份、改性玻纤5份、天然杂木粉9份、抗氧化剂0.5份、硅烷偶联剂0.5份;

(2)改性玻纤的制备方法为:

a.将硅烷偶联剂KH550、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体积比为1: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得KH550混合溶液;

b.将无碱玻璃纤维与步骤a中所得的KH550混合溶液加入到搅拌机中,在常温、搅拌机转速为1000rpm条件下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硅烷偶联剂与无碱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0.01:1;

c.将木质磺酸钠加入到步骤b所得的混合物中,所述木质磺酸钠的质量为无碱玻璃纤维质量的1%;常温下,搅拌机转速为500rpm下,搅拌混合15min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在60℃下进行接枝反应3h,即得所述的改性玻纤。

(3)将聚乳酸、改性玻纤、天然杂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3h;

(4)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在混合机转速为500rpm的条件下混合15min;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双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175℃、二区185℃、三区190℃、四区180℃,螺杆转速为15rpm;

(6)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200℃、二区185℃、三区190℃、四区175℃,螺杆转速为35rpm,挤出得到直径为1.75mm的木塑复合材料。

实施例2

(1)所用原料(重量份):

聚乳酸75份、改性玻纤10份、红木粉12.5份、抗氧化剂0.5份、硅烷偶联剂2份;

(2)改性玻纤的制备方法为:

a.将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792的混合物(质量比1:1)、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体积比为1:12:1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得KH550混合溶液;

b.将无碱玻璃纤维与步骤a中所得的KH550混合溶液加入到搅拌机中,在常温、搅拌机转速为1000rpm条件下混合12min,得到混合物;其中硅烷偶联剂与无碱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0.04:1;

c.将木质磺酸钙加入到步骤b所得的混合物中,所述木质磺酸钙的质量为无碱玻璃纤维质量的5%;常温下,搅拌机转速为1000rpm下,搅拌混合12min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在80℃下进行接枝反应3h,即得所述的改性玻纤。

(3)将聚乳酸、改性玻纤、红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5h;

(4)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在混合机转速为1000rpm的条件下混合10min;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双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190℃、二区185℃、三区190℃、四区180℃,螺杆转速为20rpm;

(6)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200℃、二区185℃、三区190℃、四区175℃,螺杆转速为20rpm,挤出得到直径为1.75mm的木塑复合材料。

实施例3

(1)所用原料(重量份):

聚乳酸60份、改性玻纤15份、红木粉和桉木粉的混合木粉(质量比1:1)22.5份、抗氧化剂1份、硅烷偶联剂1.5份;

(2)改性玻纤的制备方法为:

a.将硅烷偶联剂KH560、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体积比为1:18:1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得KH560混合溶液;

b.将无碱玻璃纤维与步骤a中所得的KH560混合溶液加入到搅拌机中,在常温、搅拌机转速为1500rpm条件下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硅烷偶联剂与无碱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0.07:1;

c.将木质磺酸钙加入到步骤b所得的混合物中,所述木质磺酸钙的质量为无碱玻璃纤维质量的10%;常温下,搅拌机转速为1500rpm下,搅拌混合10min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在100℃下进行接枝反应3h,即得所述的改性玻纤。

(3)将聚乳酸、改性玻纤、红木粉和桉木粉的混合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8h;

(4)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在混合机转速为2500rpm的条件下混合10min;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双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190℃、二区185℃、三区190℃、四区180℃,螺杆转速为25rpm;

(6)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200℃、二区185℃、三区190℃、四区175℃,螺杆转速为30rpm,挤出得到直径为3mm的木塑复合材料。

实施例4

(1)所用原料(重量份):

聚乳酸40份、改性玻纤20份、天然松木粉35份、抗氧化剂2份、硅烷偶联剂3份;

(2)改性玻纤的制备方法为:

a.将硅烷偶联剂KH570、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体积比为1:14:1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得KH570混合溶液;

b.将无碱玻璃纤维与步骤a中所得的KH570混合溶液加入到搅拌机中,在常温、搅拌机转速为1500rpm条件下混合15min,得到混合物;其中硅烷偶联剂与无碱玻璃纤维的质量比为0.10:1;

c.将木质磺酸钙加入到步骤b所得的混合物中,所述木质磺酸钙的质量为无碱玻璃纤维质量的15%;常温下,搅拌机转速为1500rpm下,搅拌混合15min后,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在80℃下进行接枝反应3h,即得所述的改性玻纤。

(3)将聚乳酸、改性玻纤、天然松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8h;

(4)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在混合机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混合15min;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双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190℃、二区185℃、三区175℃、四区180℃,螺杆转速为30rpm;

(6)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190℃、二区185℃、三区200℃、四区175℃,螺杆转速为35rpm,挤出得到直径为1.75mm的木塑复合材料。

对比例1

(1)所用原料(重量份):

聚乳酸60份、玻纤15份、天然杂木粉22.5份、抗氧化剂1份、硅烷偶联剂1.5份;

(2)将聚乳酸、玻纤、天然杂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8h;

(3)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在混合机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混合15min;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双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190℃、二区185℃、三区175℃、四区180℃,螺杆转速为20rpm;

(5)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190℃、二区185℃、三区200℃、四区175℃,螺杆转速为25rpm,挤出得到直径为1.75mm的木塑复合材料。

对比例2

(1)所用原料(重量份):

聚乳酸60份、天然杂木粉22.5份、抗氧化剂1份、硅烷偶联剂1.5份;

(2)将聚乳酸、玻纤、天然杂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8h;

(3)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在混合机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混合15min;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双螺杆造粒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190℃、二区185℃、三区175℃、四区180℃,螺杆转速为20rpm;

(5)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一区190℃、二区185℃、三区200℃、四区175℃,螺杆转速为25rpm,挤出得到直径为1.75mm的木塑复合材料。

对实施例1~4及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木塑复合材料进行相关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中试样的性能测试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改性玻纤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缺口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度;而普通玻纤所制备的复合材料除了热变形温度,其他性能参数均不如本发明的复合材料。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66722.X (22)申请日 2016.12.16 (71)申请人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生产力大厦168室 (72)发明人 郑华德段海波张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杨燕瑞 (51)Int.Cl. C08L 67/04(2006.01) C08L 97/02(2006.01) C08K 13/06(2006.01) C08K 9/04(2006.01) C。

2、08K 9/06(2006.01) C08K 7/14(2006.01) B33Y 70/00(2015.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 公开了一 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 备方法。 本发明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 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 聚乳酸4090 份、 改性玻纤420份、 木粉535份、 抗氧化剂 0.52份、 硅烷偶联剂0.53份。 本发明通过对 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偶联处理和接枝增容处理, 有 效提高改性玻纤与聚乳酸的相容性, 使材料具有 优异的机械性能, 显著。

3、提升PLA的拉伸强度、 弯曲 强度、 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 明显改 善木粉遇热膨胀堵喷嘴的现象, 制得工件能长时 间暴露在环境中而不发生开裂、 翘曲等问题, 可 用于3D打印玩具、 红酒瓶塞、 电绝缘材料、 家具和 雕刻艺术品等。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6674936 A 2017.05.17 CN 106674936 A 1.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 聚乳酸4090份、 改性玻纤420份、 木粉535份、 抗氧化剂0.52份、 硅烷偶联剂0.53 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

4、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改 性玻纤由包括以下步骤方法制得: 将无碱玻璃纤维与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搅拌均匀, 再加入木质磺酸钠或木质磺酸 钙搅拌均匀, 加热反应, 得到改性玻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用无碱 玻璃纤维、 硅烷偶联剂和木质磺酸钠或木质磺酸钙的质量比为1:(0.010.1):(0.01 0.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 反应为在60100下反应13h。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硅 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中, 。

5、硅烷偶联剂、 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520):(5090):(530); 所述的搅拌均匀均为在转速为5001500rpm条件下搅拌混合101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 玻纤的直径为0.110 m, 长度为501000 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 乳酸的分子量为5万35万, 熔融指数为1.530g/min; 所述的木粉为天然松木粉、 檀香木 粉、 红木粉、 天然杂木粉、 桉树粉和枣木粉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 抗 氧剂1076、 抗氧剂264。

6、和抗氧剂300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 KH560、 KH570和 KH792中的至少一种。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聚乳酸、 改性玻纤、 木粉、 抗氧化剂、 硅烷偶联剂混合, 挤出温度为175190, 转速 1530rpm下经挤出机挤出造粒, 得到粒料; 再在挤出温度为175200, 转速1535rpm下 挤出得到线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为在转速为5003000rpm的 条件下, 混合515min。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

7、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在3D打印玩具、 红酒瓶塞、 电绝缘材料、 家具和雕刻艺术品中的应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6674936 A 2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 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3D打印, 是一种以数字三维模型文件为基础, 通过3D打印设备按照 “离散-堆积” 的 原理来制造三维产品的技术。 常见的3D打印技术包括熔融沉积造型技术(FDM)、 立体光固化 技术(SLA)、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和分层实体制造技术(LOM)等。 。

8、FDM技术主要是以工 业级热塑材料作为成型材料的积层制造方法, 打印出的物件具有可耐受高热、 化学腐蚀性, 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等特性。 0003 聚乳酸(PLA)是基于FDM打印技术的主要耗材之一, 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较好的 成型加工性能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 但也存在玻璃转化温度低, 容易堵塞打印机喷嘴和韧 性差等缺点, 因此在3D打印应用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为了提高PLA的性能、 拓展PLA的应用 领域、 降低打印线材的成本等, 需要进行对其填充改性处理, 如加入木粉或木质纤维等。 0004 目前, 已有一些专利涉及木塑复合材料, 利用木纤维粉制备PLA基木塑复合材料。 专利CN20。

9、1410015744公布了一种仿木质的3D塑料打印线条及其生产方法, 该线条包括100 份的ABS或PLA、 570份的木粉和0.53份的钛酸酯偶联剂, 经过熔融挤出制得该线材。 专 利CN201610104381将PLA、 硅烷偶联剂、 热塑性弹性体、 纳米抗菌体与经碱处理后的木质粉 末混合均匀, 经单螺杆塑料挤出机挤出制得具有抗菌能力的线材。 木塑复合材料作为打印 耗材制作的产品, 不仅具有木材的色泽和纹路, 而且还具有木材的可钉、 可钻、 可削、 可雕、 可粘等特性。 然而, 美中不足的是木塑复合材料的强度不太理想; 耐热温度偏低; 同时, 复合 材料中的木粉容易受热膨胀, 容易堵塞喷嘴。

10、, 影响打印的稳定性; 并且, 木粉存在干缩湿胀 的特性, 打印产品在环境中暴露过久, 可能会导致产品发生开裂、 翘曲等缺陷。 为了改善木 塑复合材料的打印性能, 拓宽其应用领域, 需要开发一种3D木塑打印耗材, 不仅具有价格低 廉、 强度高、 吸湿性低、 尺寸稳定性好、 打印性能佳、 耐热性和电绝缘性良好等优点, 并且打 印成品还要具有优良的耐候性。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3D打 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0006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 方法。 本发明方法通过对无碱玻璃纤维进。

11、行表面偶联处理和接枝增容处理, 提高玻璃纤维 与PLA的相容性, 从而使所制得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 使其适用于3D打印。 0007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0008 一种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 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组分: 聚乳酸40 90份、 改性玻纤420份、 木粉535份、 抗氧化剂0.52份、 硅烷偶联剂0.53份。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6674936 A 3 0009 所述的聚乳酸的分子量优选为5万35万, 熔融指数为1.530g/min。 0010 所述的木粉优选为天然松木粉、 檀香木粉、 红木粉、 天然杂木粉、 桉树粉和枣木粉 中的至少一种。。

12、 0011 所述的抗氧化剂为常规使用的抗氧剂即可, 优选为抗氧剂1010、 抗氧剂1076、 抗氧 剂264和抗氧剂300中的至少一种。 0012 所述硅烷偶联剂优选为KH550、 KH560、 KH570和KH792中的至少一种。 0013 所述改性玻纤的直径优选为0.110 m, 长度优选为501000 m。 0014 所述的改性玻纤由包括以下步骤方法制得: 0015 将无碱玻璃纤维与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搅拌均匀, 再加入木质磺酸钠或木质 磺酸钙搅拌均匀, 加热反应, 得到改性玻纤。 0016 所用无碱玻璃纤维、 硅烷偶联剂和木质磺酸钠或木质磺酸钙的质量比为1:(0.01 0.1):(0。

13、.010.15)。 0017 所述加热反应优选为在60100下反应13h。 所述反应优选在真空干燥箱中进 行。 0018 所述的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水溶液中, 硅烷偶联剂、 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优选为(5 20):(5090):(530)。 0019 所述的搅拌均匀均优选为在转速为5001500rpm条件下搅拌混合1015min。 002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 下步骤: 0021 将聚乳酸、 改性玻纤、 木粉、 抗氧化剂、 硅烷偶联剂混合, 挤出温度为175190, 转速1530rpm下经挤出机挤出造粒, 得到粒料; 再在挤出温度为175200,。

14、 转速15 35rpm下挤出得到线材。 0022 所述聚乳酸、 改性玻纤、 木粉优选先在80条件下, 真空干燥38h后再使用。 0023 所述混合优选为在转速为5003000rpm的条件下, 混合515min。 0024 本发明的用于3D打印的玻纤改性木塑复合材料直径优选为1.753mm。 0025 本发明通过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偶联处理和接枝增容处理, 有效地提高了改性玻 纤与聚乳酸的相容性, 从而使所制得的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 显著提升了PLA的拉伸强 度、 弯曲强度、 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 明显改善了木粉遇热膨胀堵喷嘴的现象, 且本发明复合材料通过3D打印制得的工件能够长时间。

15、暴露在环境中而不发生开裂、 翘曲等 问题, 因此本发明复合材料可用于3D打印玩具、 红酒瓶塞、 电绝缘材料、 家具和雕刻艺术品 等。 0026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 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0027 (1)本发明使用适当比例的改性玻纤对PLA材料进行改性, 显著提升了PLA的拉伸 强度、 弯曲强度、 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等性能, 明显改善了木粉遇热膨胀堵喷嘴的现 象。 0028 (2)本发明所木塑复合材料通过3D打印制得的工件能够长时间暴露在环境中而不 发生开裂、 翘曲等问题, 并且木粉和改性玻纤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成本。 0029 (3)玻纤本身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耐高温性, 。

16、因此, 加入适量的玻纤能够提高复 合材料的电绝缘性和玻璃转化温度, 进而大大拓展了本发明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说明书 2/6 页 4 CN 106674936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31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PLA塑料为浙江海正生物材料REVODE190, 抗氧化剂和硅烷偶 联剂购买于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试剂均可从商业渠道获得。 0032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试样使用注塑机注塑成为标准样条, 测试试样的力学性能, 参 照标准为 GB/T 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GB/T 144。

17、9-2005纤维增强塑 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 1451-2005纤维增强塑料简支梁式冲击韧性试验方法 。 0033 实施例1 0034 (1)所用原料(重量份): 0035 聚乳酸85份、 改性玻纤5份、 天然杂木粉9份、 抗氧化剂0.5份、 硅烷偶联剂0.5份; 0036 (2)改性玻纤的制备方法为: 0037 a.将硅烷偶联剂KH550、 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体积比为1:10:1的比例混合均匀, 制得KH550混合溶液; 0038 b.将无碱玻璃纤维与步骤a中所得的KH550混合溶液加入到搅拌机中, 在常温、 搅 拌机转速为1000rpm条件下混合10min, 得到混合物; 其中硅烷。

18、偶联剂与无碱玻璃纤维的质 量比为0.01:1; 0039 c.将木质磺酸钠加入到步骤b所得的混合物中, 所述木质磺酸钠的质量为无碱玻 璃纤维质量的1; 常温下, 搅拌机转速为500rpm下, 搅拌混合15min后, 置于真空干燥箱内, 在60下进行接枝反应3h, 即得所述的改性玻纤。 0040 (3)将聚乳酸、 改性玻纤、 天然杂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3h; 0041 (4)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 在混合机转速为500rpm的条件下混合 15min; 0042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 双螺杆造粒机从加 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

19、一区175、 二区185、 三区190、 四区180, 螺杆 转速为15rpm; 0043 (6)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 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一区 200、 二区185、 三区190、 四区175, 螺杆转速为35rpm, 挤出得到直径为1.75mm的木 塑复合材料。 0044 实施例2 0045 (1)所用原料(重量份): 0046 聚乳酸75份、 改性玻纤10份、 红木粉12.5份、 抗氧化剂0.5份、 硅烷偶联剂2份; 0047 (2)改性玻纤的制备方法为: 0048 a.将硅烷偶联剂KH550和KH792的混合物(质量比1:1)、 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体 积比为。

20、1:12:1的比例混合均匀, 制得KH550混合溶液; 0049 b.将无碱玻璃纤维与步骤a中所得的KH550混合溶液加入到搅拌机中, 在常温、 搅 拌机转速为1000rpm条件下混合12min, 得到混合物; 其中硅烷偶联剂与无碱玻璃纤维的质 量比为0.04:1; 0050 c.将木质磺酸钙加入到步骤b所得的混合物中, 所述木质磺酸钙的质量为无碱玻 说明书 3/6 页 5 CN 106674936 A 5 璃纤维质量的5; 常温下, 搅拌机转速为1000rpm下, 搅拌混合12min后, 置于真空干燥箱 内, 在80下进行接枝反应3h, 即得所述的改性玻纤。 0051 (3)将聚乳酸、 改性。

21、玻纤、 红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5h; 0052 (4)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 在混合机转速为1000rpm的条件下混合 10min; 0053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 双螺杆造粒机从加 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一区190、 二区185、 三区190、 四区180, 螺杆 转速为20rpm; 0054 (6)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 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一区 200、 二区185、 三区190、 四区175, 螺杆转速为20rpm, 挤出得到直径为1.75mm的木 塑复合材料。 0055 实施例3 005。

22、6 (1)所用原料(重量份): 0057 聚乳酸60份、 改性玻纤15份、 红木粉和桉木粉的混合木粉(质量比1:1)22.5份、 抗 氧化剂1份、 硅烷偶联剂1.5份; 0058 (2)改性玻纤的制备方法为: 0059 a.将硅烷偶联剂KH560、 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体积比为1:18:1的比例混合均匀, 制得KH560混合溶液; 0060 b.将无碱玻璃纤维与步骤a中所得的KH560混合溶液加入到搅拌机中, 在常温、 搅 拌机转速为1500rpm条件下混合10min, 得到混合物; 其中硅烷偶联剂与无碱玻璃纤维的质 量比为0.07:1; 0061 c.将木质磺酸钙加入到步骤b所得的混合物中,。

23、 所述木质磺酸钙的质量为无碱玻 璃纤维质量的10; 常温下, 搅拌机转速为1500rpm下, 搅拌混合10min后, 置于真空干燥箱 内, 在100下进行接枝反应3h, 即得所述的改性玻纤。 0062 (3)将聚乳酸、 改性玻纤、 红木粉和桉木粉的混合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 8h; 0063 (4)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 在混合机转速为2500rpm的条件下混合 10min; 0064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 双螺杆造粒机从加 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一区190、 二区185、 三区190、 四区180, 螺杆 转速为25rp。

24、m; 0065 (6)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 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一区 200、 二区185、 三区190、 四区175, 螺杆转速为30rpm, 挤出得到直径为3mm的木塑复 合材料。 0066 实施例4 0067 (1)所用原料(重量份): 0068 聚乳酸40份、 改性玻纤20份、 天然松木粉35份、 抗氧化剂2份、 硅烷偶联剂3份; 0069 (2)改性玻纤的制备方法为: 0070 a.将硅烷偶联剂KH570、 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体积比为1:14:1的比例混合均匀, 说明书 4/6 页 6 CN 106674936 A 6 制得KH570混合溶液; 0071 。

25、b.将无碱玻璃纤维与步骤a中所得的KH570混合溶液加入到搅拌机中, 在常温、 搅 拌机转速为1500rpm条件下混合15min, 得到混合物; 其中硅烷偶联剂与无碱玻璃纤维的质 量比为0.10:1; 0072 c.将木质磺酸钙加入到步骤b所得的混合物中, 所述木质磺酸钙的质量为无碱玻 璃纤维质量的15; 常温下, 搅拌机转速为1500rpm下, 搅拌混合15min后, 置于真空干燥箱 内, 在80下进行接枝反应3h, 即得所述的改性玻纤。 0073 (3)将聚乳酸、 改性玻纤、 天然松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8h; 0074 (4)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 在混合机转速为300。

26、0rpm的条件下混合 15min; 0075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 双螺杆造粒机从加 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一区190、 二区185、 三区175、 四区180, 螺杆 转速为30rpm; 0076 (6)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 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一区 190、 二区185、 三区200、 四区175, 螺杆转速为35rpm, 挤出得到直径为1.75mm的木 塑复合材料。 0077 对比例1 0078 (1)所用原料(重量份): 0079 聚乳酸60份、 玻纤15份、 天然杂木粉22.5份、 抗氧化剂1份、 硅烷偶。

27、联剂1.5份; 0080 (2)将聚乳酸、 玻纤、 天然杂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8h; 0081 (3)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 在混合机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混合 15min; 0082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 双螺杆造粒机从加 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一区190、 二区185、 三区175、 四区180, 螺杆 转速为20rpm; 0083 (5)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机, 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一区 190、 二区185、 三区200、 四区175, 螺杆转速为25rpm, 挤出得到直径为1.75m。

28、m的木 塑复合材料。 0084 对比例2 0085 (1)所用原料(重量份): 0086 聚乳酸60份、 天然杂木粉22.5份、 抗氧化剂1份、 硅烷偶联剂1.5份; 0087 (2)将聚乳酸、 玻纤、 天然杂木粉置于真空干燥箱中80干燥8h; 0088 (3)将各原料按配方比例投入到混料机中, 在混合机转速为3000rpm的条件下混合 15min; 0089 (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混炼挤出造粒, 双螺杆造粒机从加 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一区190、 二区185、 三区175、 四区180, 螺杆 转速为20rpm; 0090 (5)将粒料加入到单螺杆挤出。

29、机, 从加料口到机头各区的机筒加热温度依次: 一区 190、 二区185、 三区200、 四区175, 螺杆转速为25rpm, 挤出得到直径为1.75mm的木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6674936 A 7 塑复合材料。 0091 对实施例14及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木塑复合材料进行相关性能测试, 结果见 表1。 0092 表1实施例中试样的性能测试结果 0093 0094 由表1可以看出, 改性玻纤的加入, 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弯曲模 量、 缺口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度; 而普通玻纤所制备的复合材料除了热变形温度, 其他性能 参数均不如本发明的复合材料。 0095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代、 组合、 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6674936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