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存储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可拆支架箱。背景技术
可重复使用的可拆卸支架箱有时用于运输诸如机动车零件的货物。为了保护和将这些零件放置在直立的箱内,通常要使用支架、衬板或垫层。当将空的支架箱运回它们的目的地时,其中一个支架箱要保持直立以便容纳它的支架和衬板,以及其他,比如十个,折叠箱子的支架和衬板。这种情况就会引起诸多问题。把与多个箱子有关的支架和衬板件装到一个单独的箱子内需要额外的劳动,而且也很难保持各个支架和衬板元件的踪迹。与单独箱子相关的元件就会变得混乱,从而不可能像单独成套保持它们那样非常合适。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拆卸的支架箱,其包括底板,多个侧壁,顶板和用于将货物固定在箱内的支架元件,每个侧壁都包括从底板延伸的下部侧壁板和上部侧壁板,上部侧壁板在直立货物装载状态和折叠支架装载状态之间是可移动的,在所述直立货物装载状态(position),支架元件直立用于将货物容纳在箱内,在折叠支架装载状态,顶板和上部侧壁板与底板和下部侧壁板相结合提供一个子箱,该子箱限定了一个封闭的子容积(sub-volume),支架元件以折叠状态下装载在该子容积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底板具有矩形形状,箱子包括四个侧壁,其中三个下部侧壁板和三个上部侧壁板铰连,并且可折叠到折叠状态,在折叠状态它们提供了用于子箱地顶部,及第四可操作的前上部侧壁板可以从第四可操作的前下部侧壁板分开,从而为装货和卸货提供了入口。
方便的是,第四上部侧壁板可以通过L形卡箍可拆地安装在相邻的侧壁板上。
典型的是,第四下部侧壁板铰连到底板上,并可以在下部位置和上部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其中在下部位置其构成装卸踏板,而在上部位置其通过L形卡箍卡固在相邻的下部侧壁板上以提供子箱。
有利的是,顶板通过L形卡箍可拆地固定在至少几个侧壁上,所述卡箍具有自由端,这些自由端位于朝着上侧墙板形成的相应安装凹槽内,所述相应的安装凹槽形成在下部侧壁板上,以便当箱子处于折叠支架装载状态时容纳L形卡箍的自由端。
所述L形卡箍可以包括顶板上的脱扣(drop-away)卡箍,脱扣卡箍可拆地安装在限定在相对的上部侧壁板内的相应安装凹槽中,该上部侧壁板限定了端壁,以便当后上部侧面和端部壁板处于直立状态时,顶板能够“背载(piggyback)”在后上部侧壁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处于直立状态时,顶板被铰连到第四上部侧壁板上从而形成用于箱子的侧板和顶板部件。侧板和顶板部件能够折叠到折叠状态,并能够从三个直立的上部侧壁板上脱开,以便有利于将货物从在箱子内的直立支架元件上卸下来或装上去。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顶板通过与相应安装凹槽配合的L形卡箍可拆地安装在第四上部侧壁板上,所述安装凹槽朝着第四上部侧壁板的上边缘形成。
优选的是,第四上部侧壁板设置有L形的脱扣卡箍,这些脱扣卡箍可拆地安装在限定在相对的上端壁板内的相应安装凹槽中,以便当后上部侧面和端部壁板处于直立状态时,顶板能够“背载”在后上部侧壁板上,同时第四上部侧壁板典型地被夹在直立的后上部侧壁板和顶板之间。
方便的是,当箱子处于折叠支架装载状态时,相应的安装凹槽形成在下部侧壁板上以容纳第四上部侧壁板上L形卡箍的自由端。
典型的是,当箱子处于折叠支架装载状态时,第四上部侧壁板夹在折叠的上端壁板和顶板之间,其中顶板在它上面,上端壁板在它下面。
优选的是,至少一部分支架元件可拆地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处于直立状态的支架元件的定位和安装结构。
至少一些支架元件可以或交替地铰连地安装到底板或侧壁板上,所述支架元件在直立货物装载状态和拆卸或折叠状态之间可以移动,其中在拆卸或折叠状态它们容纳在箱子内。
典型的是,没有伸出封闭子容积内部高度的这些支架元件或其中的一部分都永久地固定在底板上。
方便的是,至少一些下部侧壁板通过L形卡箍可拆地卡固在底板上。
优选的是,底板构成基架组件的一部分,其中基架包括将底板支撑在多个支架块上的多个导板,所述导板包括定位装置和顶板,顶板包括辅助定位装置,该辅助定位装置可以使直立的箱子和子箱以对齐的结构一个叠放在另一个顶上。
有利的是,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配合在顶板可操作外表面上的滑动凸起和限定在导板下表面上的凸起定位辅助槽。
典型的是,当处于折叠状态时,可操作的前下部侧壁板和相对的后下部侧壁板设置有支撑块用于支撑介入的上部侧壁板,前下部侧壁板和后下部侧壁板的位置至少比介入的下部侧壁板高出一个壁板的厚度,从而使后下部侧壁板折叠在介入的上部侧壁板的上面。
术语“支架元件”是指所有可重复使用并用来支撑或衬垫箱内货物的支架和衬板元件。附图说明
图1为可拆卸箱子处于封闭直立状态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
图2为图1中可拆卸箱处于打开直立状态的顶部透视图;
图3为图2中可拆卸箱处于打开直立状态在卸货之前的顶部透视图;
图4为基架和支架的拆分透视图;
图5为支架处于装载状态的可拆卸箱处于打开状态的顶部透视图;
图6A和6B为可拆卸箱折叠到拆卸状态的顶部透视图;
图7为处于完全拆卸状态的一叠可拆卸箱的视图;
图8为可拆卸箱处于打开状态并准备装货或卸货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顶部透视图;
图9为图8中箭头9方向上的可拆卸箱的详细侧视图;
图10为图8中可拆卸箱在完全拆卸状态时的顶部透视图;
图11为在图10中箭头11方向上可拆卸箱角部的详细顶部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的可拆支架箱10包括具有矩形底板14的基架12,底板14通过多个支块或支座18支撑在三个平行的导板16上。四个的侧壁组件依次支撑在基架上,并且包括小侧壁20和22,及大侧壁24和26。每个小侧壁20和22分别包括下端壁板27和28及通过一对铰链32与下端壁板27和28铰连的上端壁板29和30。侧壁组件24同样包括下部侧壁板34,其通过铰链38与上部侧壁板36相连。铰链32和38在向内突出的扁尾终止,并与申请人在南非未审查的专利申请99/0044中的铰链类似。这些铰链都设置在侧壁和端壁板的内表面上,并允许上端壁板29和30及上部侧壁板36向内折叠。侧壁组件26包括下部侧壁板40和单独的上部侧壁板42,上部侧壁板42通过铰链43铰连在顶板44上从而形成单独的顶侧壁组件45。
所有的下部侧面和端部壁板都可拆地与底板14通过脱扣卡箍46相连接,所述脱扣卡箍设置在底板上并且在申请人未审查的南非专利申请99/0044中有详细描述。角部卡箍48把下端壁板和下部侧壁板的边缘固定到一起,类似的角部卡箍48A和48B把上端壁板和上部侧壁板的边缘固定到一起。细长插入件51配合在上部侧壁板上,以便提供外插孔51A从而将上端壁板保持在直立状态。
顶板44同样和脱扣卡箍52相配合,其自由端定位在辅助槽54中,辅助槽朝着上端壁板28和30及上部侧壁板36的上边缘设置。
在图1所示的封闭直立状态中,可拆卸箱用于运输图2中虚线56所示的机动车侧板。这些侧板并排设置在支架58上。从图4可以清楚的看到,支架58包括三个垂直的框架元件60、62和64,它们通过交叉杆66和68连接在一起。每个木制框架元件又分别包括基座板条70、72和74,辅助插入件78延伸在底板14内,从基座板条70、72和74突出的销钉76插入所述插入件78中。每个框架都形成有垂直立柱80A、80B和80C,水平齿条件82A、82B和82C从这些垂直立柱延伸。从84A、84B和84C处的细节上可以清楚的看出,每个齿条件的外形都有所不同,从而以适当地配合容纳机动车侧板56的不同部分。如果框架元件上的销钉绕插入件78转换,从而使左右侧板容纳在直立状态用于卸载,那么支架是可逆的。
可拆立柱86通过可拆销88配合在框架元件62和64的入口端上。所述销88穿过定位孔89和定位孔托架89A。交叉杆66和68同样设置有销88和孔89,以便使它们能够从定位安装孔90之间的安装位置移开。框架元件62和64还设置有可拆的顶部交叉件92,交叉件92同样安装在使用销和定位孔托架的位置上。
图2到图6B清楚地说明了把图1中封闭的直立箱转换到图7中封闭折叠子箱(sub-box)的步骤。图1中封闭的直立箱可以利用铲车运送装置运送到车辆装配车间内的合适位置。所述导板可以与滑轮配合,以协助操纵装载的可拆卸箱放置在车间里合适的位置。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然后通过脱开脱扣卡箍52和角部卡箍48A来移去顶壁组件45,其中角部卡箍48A可拆地将上部侧壁板42连接到上端壁板29和30上。然后,从图3可以清楚地看出,构成顶侧壁组件45的顶壁板42和侧壁板44折叠在一起。在脱开角部卡箍48B之后,脱扣卡箍52设置被角部卡箍48B预先占据的立槽94中。所以,顶侧壁组件45就能够有效的“背载”在上部侧壁板36的外表面上。移去的角部卡箍48A、48B都位于底板15上。而且可拆立柱86和顶部交叉件92与支架断开连接,并被同样装载在底板14的基底上。为了有助于可拆卸箱的装货和卸货,下侧板40可以从底板上拆掉,并移动到虚线轮廓96所示的位置,其中下侧板40用作一个踏板。这样连接下部侧壁板40和底板的底端卡箍46就可以用铰链替换。
现在参考图5,在卸货完成之后,组成支架的不同框架元件从有孔的插入件78上拆下,并以图5中的方式在底板14上放平。然后,上端壁板29、30按照箭头98所示的方向向内折叠到图6A所示的状态,上部侧壁板36按照箭头99所示的方向向下折叠到图6B中上端壁板29、30的顶部位置。为了能有足够的折叠间隙,侧壁24上折叠线100的位置比侧壁20和22上折叠线102的位置要高出一个壁板厚度。在上部侧壁板和上端壁板折叠之前从侧壁24上拆下的顶侧壁组件45被放置在折叠的上部侧壁板36的顶面上,同时脱扣卡箍52的自由端位于上部水平槽104内,所述水平槽设置在下端壁板27、28上,以便产生一个整体的夹紧子箱,该子箱限定了一个容积,在该容积内装载着不同的拆开的松散的支架和卡箍元件。
为了便于堆放,尼龙滑动凸起106配合在顶板44外表面上。这些滑动凸起106定位在辅助凹槽内(未示出),所述凹槽位于导板16的外角部内。
可拆卸箱和支架的直立、支架的装货以及后继直立箱的封闭过程以与拆卸完全相反的方式实现,即按照从图7到图1所示的多个步骤。
图8到图11所示的是本发明可拆卸支架箱110的第二个改进实施例。类似的元件通过在相同的附图标记后加上后缀“A”来表示。并可以通过参考这两个实施例中的差别来描述各个元件。支架元件包括一对笔直的钢托架112和114,所述托架112和114分别铰连到安装钢板116和118上。安装钢板通过螺纹连接件依次固定到底板15A上。安装托架112和114用橡胶衬板120盖住。交叉杆122枢轴固定在124和托架122上。交叉杆122的相对端通过固定销125和安装托架114相连。形状合适的支架带条126在大支架组件的相对侧螺纹固定到底板14A上。所述具体的支架和衬板通常用来支撑机动车的地板。
下部侧壁板34A和下端壁板27A、28A通过卡箍46A以前述方式固定在底板14A上。其中卡箍46A可以是脱扣卡箍,也可以和底板分开。前部的下部侧壁板40A由铰链128铰连到底板14A上,以便提供一个脱扣的负载铰链板。上部侧壁板36A和相邻的上端壁板29A、30A分别类似地铰连到各自的下部侧壁板和下端壁板上。螺纹连接到上部侧壁板36A相对端的固定条130用于保持上端壁板29A、30A处于打开状态。支撑块132螺纹连接到相对的下端壁板上,并延伸下端壁板的宽度以便当处于向下折叠状态时支撑上端壁板29A和30A。支撑块134类似地螺纹连接到下部侧壁板34A和40A上以便向下折叠时支撑上端壁板29A和30A。下部侧壁板34A比下端壁板27A、28A高出固定条130和上部侧壁板36A的厚度,从而上部侧壁板136A可以水平向下折叠在上端壁板29A、30A上面,而不会对铰链38A施加不适当的应力。
前上部侧壁板136和顶板或顶板44A相分离,其小的侧边与一对脱扣卡箍138配合。当处于图8中的打开装货和卸货位置时,前上部侧壁板136和顶壁板44A都以图9所示的方式背载在后上部侧壁板36A上。前上部侧壁板136的脱扣卡箍138的柄端部位于相应的立槽140内,立槽140朝着上端壁板29A、30A前部边缘形成。同样与脱扣卡箍52A固定的顶板44A安装在前上部侧壁板136上,所述脱扣卡箍位于形成在各自上端壁板29A和30A上的立槽142内。通过螺纹连接道顶板内表面上的钩形块144可以为顶板44A增加额外的支撑,并以图9中的方式在侧壁板36A的上边缘延伸,从而有助于将顶板固定就位。可拆的角部卡箍48A把上部侧壁板36A和上端壁板29A、30A相连。而另一个类似的角部卡箍48也将下端壁板和下部侧壁板保持在笔直的状态。
在封闭的直立状态,前上部侧壁板136A靠在前下部侧壁板40A上,脱扣卡箍1 38位于相应的槽146内,其中所述槽146朝着上端壁板29A、30A的前边缘形成。顶板44A上形成有外边缘折边148,从而有助于把顶板固定在上端壁板和上部侧壁板的顶部,然后,顶板44A就位在合适的位置。脱扣卡箍52A绕着顶板44A的相对端和后侧延伸,并位于相应的水平槽54A中,所述水平槽54A形成在上部侧壁板和上端壁板上,而顶板44A的前侧边通过可拆卡箍和前上部侧壁板136相连。
在可拆卸箱卸货之后,其首先通过拔掉交叉杆122拆卸,从而使支撑托架112和114向下折叠到折叠位置,在这个折叠位置所有的支架元件都低于下部侧壁板和下端壁板的最小高度。在上端壁板29A、30A向下折叠后,前下部侧壁板40A被折叠到一个垂直位置,并和相邻的下端壁板相连接,在顶板44A和前上部侧壁板136拆开后,紧接着就是上部侧壁板36A。
从图11可以清楚的看到,前上部侧壁板136被卡固在与后上部侧壁板36A相邻的地方位置上,而脱扣卡箍138位于相应的槽150内,所述槽被限定在下端壁板27A、28A内。此后,顶板44A被脱扣卡箍52A和可拆卡箍48固定就位,脱扣卡箍52A和可拆卡箍48位于相应凹槽152内,所述槽被限定在下端和侧壁板内。拆卸箱110的堆放和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一样,都是利用滑动凸起106配合进导板16下表面形成的相应凹陷154内实现(参见图9)。
可以理解的是,支架和衬板元件可以采用各种形式,这取决于可拆卸箱内装载的物体。由于支架带条126的原因,在直立时候比封闭子容积低的任何支架和衬板都可以永久的固定在底板上。在上述实施例中,装载的物体是机动车的板件,支架和衬板,以及整个可拆卸箱都可以来容纳不同的板件,如门板、发动机罩板、导板、地板等。在某些结构内,第四上部侧壁板可以是小的可拆端壁板,其可以与顶板一起拆下用于装货和卸货目的。
如果可能的话,脱扣卡箍可以用来将所述板件保持在直立状态、堆放状态和半开状态。尤其是利用可拆卸结构,如果脱扣卡箍产生干扰,当拆卸箱被运回装载目的地时,它们被可拆卡箍代替,所述可拆卡箍连同支架、衬板一起装载在子容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