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瓶子的顶部抓取式托架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物品托架,该物品托架用来成组地固定多个物品,例如瓶子。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顶部抓取型的物品托架,它连接于物品的顶部从而成组地固定物品。众所周知提供包括所谓“辐射”(“sunburst”)型开孔的顶部抓取托架,该开孔具有一组沿周边排列的突舌,这些突舌使瓶顶部能够穿过开孔,并且其中各突舌从瓶顶部的下侧接合或接合在瓶颈部的一凸缘上以防止瓶子从开孔中脱出。
这种顶部抓取托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为了支承物品这些突舌必须有足够的厚度。在与壁板相连的位置,各突舌易于弯折而损失它们的强度。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能够挠曲以消除施加于瓶颈支承突舌上的载荷的托架来力求克服这些困难。
先有技术描述
申请人转让的美国专利US 3,387,879公开一种包括筒形结构的物品托架,该筒形结构具有顶壁、底壁和侧壁,且其中一中间折线形成在顶壁上并且许多支承突舌可弯折地连接于顶壁并向内偏压向邻近瓶子的瓶颈,以便由支承突舌的端部承受瓶子的重量,托架的底壁制有容纳瓶颈的开孔,而侧壁制成不同的高度以便提供牢靠的抓取动作。
欧洲专利EP 317,379(Gervais)描述一种用于单个容器地包装装置,它包括一个坯料,坯料的表面具有容纳物品所用的开孔,并且该坯料具有两个平行的窄板,该窄板弯折后形成两个平行的短折板,而从开孔中形成的切口露出突舌。安放于开孔中的容器由位于容器外一个突出部下面的折板支承面支承。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用于在瓶颈处接合和支承至少一个瓶子的顶部抓取瓶子的托架,瓶子托架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容纳瓶子所用的开孔的主壁板,和一对分别折叶式连接于主壁板的两相对侧边的侧壁板;两侧壁板延伸至位于主壁板上方的相应自由最上部边缘,以便在将瓶子容纳于开孔中时接合并支承瓶颈;其特征在于包括迫使两侧壁板的自由最上部边缘随着瓶子插入开孔中而被压向彼此的枢轴转动式装置,以便两自由最上部边缘紧贴在瓶颈上。
按照本发明这方面的一个特征,每个侧壁板可包括在主壁板以下延伸的下部,以便在物品插入开孔中时两侧壁板的下部可以被物品彼此推离以将自由上部边缘压向彼此。在这样的结构中,枢轴转动式装置包括侧壁板的下部。每个侧壁板可包括折叶式连接于主壁板的相应侧边缘的中间窄板,和一以面对面的关系固定于中间窄板上的支承板。优选地,中间窄板从主壁板向上延伸至相应的自由最上部边缘,而支承板包括在主壁板以上延伸的部分和在主壁板以下延伸的部分。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是提供包括形成有一对把手突舌的顶部壁板的物品托架。把手突舌由顶部壁板冲压制成以便在顶部壁板上限定一对间隔开的手指开口。两把手突舌沿总体平行的两第一折线连接于顶部壁板。顶部壁板包括至少一条在两第一折线之间延伸的第二折线,以便在托架通过手指开孔被提起时使顶部壁板在两第一折线之间的部分绕第二折线向上弯折。
按照本发明这方面的一个特征,第一折线横向于顶部壁板的两相对侧边缘延伸而第二折线总体平行于顶部壁板的两侧边缘延伸。
附图简述
现在将只通过实施例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托架坯料的平面视图;
图2为由图1所示坯料制成的托架的透视图;
图3为由图1所示坯料制成的托架的顶端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案的托架坯料的平面视图;以及
图5为由图4所示坯料制成的托架的透视图。
优选实施方案详述
参见图1,图中示出用于形成顶部抓取托架的托架坯料10,它用纸板或类似的可弯折的板材制成。坯料包括一组逐个折叶式连接的壁板。因而,端壁板12沿折线24折叶式连接于侧壁板14;侧壁板14通过折线26连接于顶部壁板16,由此能使壁板14和16置于基本上垂直的关系。顶部壁板16沿折线28连接于侧壁板18,由此能使壁板16和18以基本上垂直的关系这样安置,即:使侧壁板14和侧壁板18在所制成的托架中形成相对侧。侧壁板18通过折线30连接于主壁板20,由此能使壁板18和20以基本上垂直的关系这样安置,即:使顶部壁板16和主壁板20形成相对侧。主壁板20通过折线34连接于加强壁板22,由此能使主壁板20和加强壁板22置于基本上垂直的关系,从而当制成托架时,加强壁板22和侧壁板14处于面对面的关系。
如图1所示,主壁板20制有一排三个六角形突舌开口44,其相对边带有折叶式连接的抓取突舌40。每个抓取突舌40包括三个壁板50、52和54,它们分别沿折线56和58逐个连接。末端壁板50和54还分别沿折线60、62连接于主壁板20,而切割线64将中间壁板52与主壁板20断开。主壁板20还包括在主壁板20的相对自由端边之间延伸并与每个突舌40之中间壁板52对正的中部被切断的折线32。在形成托架的状态下,壁板50、52和54沿折线56和58移动成不平整并与折线32共同作用以弯折主壁板20。所述三个六角形突舌开孔的中间一个开孔还具有两个相对定位的折板42。
把手H沿设置的顶部壁板16通过一对相对布置的半圆把手突舌38来形成,该把手突舌38由顶部壁板16压制出并由折线36隔离开。托架可以通过将每个把手突舌38折起来携带。更确切地说,当把手突舌38向筒形托架内部弯折时就在顶部壁板16上确定了一对间隔开的手指开孔。把手突舌38沿总体平行的折线74、76连接于顶部壁板16。折线36总体平行于顶部壁板16的两相对侧边缘布置并在折线74、76之间延伸。顶部壁板16在折线74、76之间的部分在托架通过手指开孔被提起时绕折线36向上弯折。折线36起消除手指开孔区的应力的作用,从而加强把手。
图2中托架处于基本上制成的状态。该结构通过逐一弯折全部的壁板以便使壁板22与壁板14面对面来完成,从而获得一筒形结构。更确切地说,壁板14和16沿折线26弯折以形成垂直的关系,然后弯折壁板16和18、18和20、20和22分别沿折线28、30、34弯折以在相应的壁板之间形成垂直的关系。通过用粘结剂或其他合适的方法将侧壁板14和22连接在一起成面对面的关系来保持托架为盒形状态,如图2所示。
如图3所示,物品通过开孔44插入,由此使抓取突舌40转出它们的共同平面直到突舌40的末端边缘与该物品的径向突出部接触为止。当突舌40移动时,通过沿折线32弯折使主壁板20挠曲,而使开孔可更大程度地打开,并在突舌嵌合于瓶颈时,主壁板的挠性为突舌40提供附加支承,该附加支承通过设置的应力消除切割线64得以加强。
图4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图中示出用于形成顶部抓取托架并用纸板或类似可弯折的板材制成的托架坯料110。坯料包括沿折线130折叶式连接于中间窄板114的支承板112,由此能使板112和114置于面对面的关系。中间窄板114沿折线132折叶式连接于主壁板116,由此能使板114和112折出坯料的平面。主壁板116还沿折线136折叶式连接于中间窄板118。支承板120沿折线138可弯折地连接于中间窄板118,由此能使板118和120形成面对面的关系。折线136能使板118和120折出共同平面。
如图4所示,主壁板116制有一排三个六角形突舌开孔144,其相对边设有抓取突舌140。每个抓取突舌包括分别沿折线156和158逐个连接的三个壁板150、152和154。末端壁板150和154还分别沿折线160、162连接于主壁板116,而切割线164将中间壁板152与主壁板116断开。主壁板116还包括在主壁板116的相对自由端边之间延伸并与每个突舌140的中间壁板152对正的中部被切断的折线134。在形成托架的状态下,壁板150、152和154沿折线156和158移动成不平整并与折线134共同作用以弯折主壁板116。
把手沿设置的支承板120通过一对相对布置的制作在支承板120上的突舌166来形成。托架可以通过将每个突舌166折起来携带。
托架的结构通过将板112和114沿折线130弯折成面对面的关系并将板118和120沿折线138弯折成面对面的关系来获得。板112、114用粘接剂或其他合适方法固定在一起并由此保持面对面的关系而形成复合的侧壁板。以同样的方式将板120、118固定在一起以形成另一复合侧壁板。这些侧壁板沿折线132、136弯折而总体垂直于主壁板116布置。
为了用上述托架将各物品A固定在一起,物品A通过开孔144插入。以这种方法,板112、120的下部被物品A彼此推离,并由此在下部之间的间距G1被增大而产生枢轴转动式效果。其结果是减小板112和120上部之间的间距G2,从而能使自由最上边缘250、252紧贴在物品A上以便牢固地支承物品A的径向突出部,如图5中所示。物品A的插入还将突舌140移出它们的共同平面直到突舌140的末端与物品的径向突出部接触为止。通过将突舌140移动成不平整,使主壁板116沿折线134挠曲,而使开孔张开到更大程度。当突舌140嵌合于突出部、例如一瓶颈凸缘时,主壁板的挠性为突舌140提供附加支承,该附加支承通过设置的应力消除切割线164得以加强。
本发明和其优选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瓶子托架,该托架被制成具有令人满意的刚度以便牢固地夹持瓶子而又具有一定程度的挠性,以便由托架能较好地吸收传给开孔突舌的载荷。坯料的形状使纸板需要量减至最少。托架通过手动或自动机械可用于一组瓶子。预期本发明可用于各种托架,而并不限于应用于顶部抓取型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