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杀菌的复方露状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洗杀菌的复方露状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采用独特的方法制备成的清洗杀菌纯中药复方露状洗剂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现有清洁消毒洗剂多为化学合成制剂,其潜在副作用较强,容易导致菌群失调;或作用单一,不能兼顾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清洗。
现有中药制剂多为煮提方法制备,混浊,不仅感观较差,而且在妇女清洗中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的化学合成制剂的副作用较强的缺点,解决了现有中药制剂具有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种清亮透明杀菌的中药复方露状洗剂。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该洗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洗剂,由下述原料制成及制备100毫升该洗剂需要的原料重量为:苦参 1800~2200mg 黄柏 1300~1700mg 龙胆 700~1100mg土茯苓 1800~2200mg 白藓皮 1300~1700mg 蛇床子 900~1300mg苦楝皮 800~1200mg 薄荷素油 15~25mg 余量为含10%乙醇的
水
本发明的洗剂,由下述原料制成100毫升该洗剂需要的原料最佳重量为:苦参 2000mg 黄柏 1500mg 龙胆 900mg土茯苓 2000mg 白藓皮 1500mg 蛇床子 1080mg苦楝皮 1000mg 薄荷素油 20mg 余量为含10%乙醇的水
其中,薄荷素油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气蒸馏,再冷冻,部分脱脑加工得到的挥发油。
所选中药均为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收载药品,功效肯定,安全可靠,质量标准及来源明确。
将上述原料制备成本发明地洗剂的方法是:
(1)将苦参、黄柏、龙胆、土茯苓、白藓皮、蛇床子、苦楝皮清洁并制成常用饮片,按中药与含10%乙醇的去离子水1∶5~15的比例在常温下浸渍,连续浸渍48小时,并间歇搅拌,得到浸渍液,过滤除去药渣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的提取液静置48小时,取其上清液过滤,得到收取液,
(3)薄荷素油溶解在余下的含10%乙醇的去离子水中得到薄荷素油溶液,将其和步骤(2)得到的收取液混匀,静置48小时,制备成半成品,
(4)步骤(3)得到的半成品经过滤后灌装即为所需的成品。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性学专家的长期临床实践和对中草药药理的理解,结合现代最新技术研制而成。
本发明所述的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的功效,用于热痢、便血,黄豆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阳痒,湿疹,皮肤瘙痒,癣麻风;外治滴虫阴尿道炎;主要药理活性成分是5种生物碱,1%的苦参碱在体外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乙型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1∶3水煎液对毛癣菌、黄癣菌、小芽孢癣菌和红色表皮癣菌有抑制作用;苦参醇浸膏对阴道滴虫具有杀灭作用。
所述的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潮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症。黄柏主含小檗碱等生物碱,具有广泛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及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脑膜炎双球菌等都有抑制作用。体外对白色念球菌及新型隐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所述的龙胆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阳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等症。龙胆主含龙胆苦等多种生物碱,具有广泛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龙胆250~500ng/ml提取液在体外能抑制脑膜炎双球菌生长,40%龙胆水煎液在体外可抑制石膏样癣菌,1∶1龙胆水煎液在24小时内可使猪蛔虫麻痹和致死。
所述的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效,主要含落新妇甙、异黄杞甙、皂甙等,具有抗毒抗炎作用,对急性细菌性痢疾、乙型肝炎等有抑制作用。
所述的白癣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疮痹,黄疸尿赤等症,主要含白藓碱、白癣内酯、黄柏酮等物质,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作用。其1∶4水浸液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菌、绿脓杆菌和草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
所述的蛇床子具有温肾壮阳,燥湿,祛风,杀虫的功效,用于阳瘘,宫冷,寒湿痹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等症,主要含左旋蒎烯、乙酸龙酯脑、白芷素等多种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其1∶2流浸膏经17.5分钟在37℃培养液中可以杀死全部阴道滴虫;其1∶10浸出液对絮状表皮癣菌和石膏样小芽孢菌有抑制作用;在1∶20时对羊毛样小芽孢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所述的苦楝皮具有驱虫,疗癣的功效,用于蛔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等症,主要含多种三萜类及楝素等,具有多效价驱虫作用,对蛔虫,蛲虫,绦虫及吸血虫均有驱杀效果;其1∶4的醇浸液在试管内对黄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红色皮肤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所述的薄荷素油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新鲜茎和叶经水蒸气蒸馏,再冷冻,部分脱脑加工得到的挥发油。本品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特殊清凉香气,味初辛,后凉。可与乙醇任意混合。为芳香药、调味药、及驱风药。可用于皮肤或黏膜产生清凉感以减轻不适及疼痛。薄荷素油、为薄荷的挥发油成分,具有广泛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100%的薄荷煎剂对单纯疮疹病毒,孤儿病毒有抑制作用;其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白色葡萄球菌,甲型、乙型链球菌,卡他球菌、肠炎球菌、富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人型结核杆菌、白色念珠球菌等有抑制作用;薄荷油对小孢子菌、青霉菌属、曲霉菌属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本发明由于以苦参为君药;以黄柏、龙胆、白癣皮、蛇床子为辅药;以土茯苓、苦楝皮为佐药;以薄荷素油为使药,因此本发明的洗剂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避秽止痒的功效;本发明的复方露状洗剂具广泛的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特别是对妇女阴道及外阴常见的各类致病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加特纳氏球菌以及常见真菌,如白色念球菌和阴道毛滴虫及部分病毒均有良好的清洗消杀作用。
为了检测本发明洗剂的杀菌效果,将洗剂于2002年11月11日送至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该洗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淋病奈瑟氏菌和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效果,样品受理编号为2002XD-W0054。检测和评价依据为《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15979-2002。抑菌试验为:试验温度为20-22℃水浴,试验重复三次,采用载体浸泡定量抑菌试验法。洗剂浓度为100%。抑菌试验结果列于表1。
表1数据表明,本发明的洗剂作用10min,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
为了进一步证实本发明洗剂的效果,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又对上述样品进行了以下检测项目(检测编号为2002X0024),检测依据为《消毒技术规范》(1999)。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样品前处理:准确称取样品6.0克,加去离子水至10毫升,混匀。
试验动物:一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克,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京动许字第99001号。
试验方法(一次最大限量法):选健康成年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克,剂量设计雌性为6000mg/kgBW,雄性为6000mg/kgBW,按0.1ml/10gBW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灌胃前动物禁食16小时,自由饮水。灌胃后给予正常饮食,观察两周,记录中毒体征及死亡情况。
试验结果:实验期间动物死亡情况列于表2。在14天的观察期内,未见明显中毒体征,无死亡发生,大体解剖未见异常。雌性小鼠经口LD50大于5000g/kgBW,雄小鼠经口LD50大于5000g/kgBW。
(2)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样品前处理:准确称取样品5.0克、2.0克、0.5克,分别加去离子水至10毫升,混匀。
试验动物:一级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5-30克,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京动许字第99001号。
试验方法:选用5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雌雄各5只,共设三个剂量组,剂量设计分别为1/2LD50、1/5LD50、1/20LD50,即相当于5000、2000、500mg/kg体重,另设阴性对照及阳性对照组,阳性组给予环磷酰胺40mg/kgBW。受试物及阳性物均经口灌胃,采用30小时给药法,即两次给药间隔24小时,于末次给药后6小时,常规取胸骨制片、固定、染色,于油镜下对每只动物观察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计算微核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试验结果列于表3中。从表3中可以看出,阳性对照组微核率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个剂量组微核率在正常值范围内。
(3)蓄积毒性试验
样品前处理:准确称取样品0.5、0.75、1.1、1.7、2.5克,分别加去离子水至10毫升,混匀。
试验动物:一级昆明种小鼠2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0克,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京动许字第99001号。
试验方法(剂量递增蓄积系数法):选用20只健康小鼠,雌雄各半,按定期剂量递增法设计剂量,此样品的雌性、雄性小鼠的LD50为大于5000mg/kgBW。故剂量分别为500、750、1100、1700、2500mg/kgBW。每期灌胃前称重,调整给药量,按0.1mg/10gBW经口灌胃。20天后,试验结束,计算蓄积系数。
试验结果列于表4。从表4可以看出,雌性动物累积死亡数为0只,雄性动物累积死亡数为0只。试验期间动物未见明显中毒特征,未见死亡发生,大体解剖未见大体病理改变。蓄积系数(K)大于5,属弱蓄积毒性。
(4)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样品前处理:原液直接使用。
试验动物:一级新西兰种家兔,4只,雌性,体重2.4-2.5kg,由北京通利实验动物养殖场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京动许字(2000)第024号。
试验方法:选用皮肤完好的健康家兔4只,于试验前24小时将其背部脊柱两侧被毛剪掉,去毛面积左、右各约3cm×3cm。试验时取受试物0.2ml涂于2.5cm×2.5cm的二层纱布上,敷贴于一侧去毛皮肤表面,油纸覆盖,胶布固定。另一侧皮肤作为空白对照。封闭4小时后,去除覆盖物,并用温水清洗除去残留受试物,于去除受试物后的1、24和48小时观察涂抹部位皮肤反应,并评分。
试验结果列于表5。
(5)眼刺激试验
样品前处理:原液直接使用。
试验动物:一级新西兰种家兔,4只,雌性,体重2.4-2.5kg,由北京通利实验动物养殖场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京动许字(2000)第024号。
试验方法:选用眼部健康家兔4只,取0.1毫升滴在一侧眼结膜内,被动闭合5秒钟,用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另一侧作为正常对照。记录给受试物后6、24、48小时、4天、7天家兔眼结膜、虹膜、和角膜的损伤和恢复情况。
试验结果列于表6。观察期内,未见实验动物眼以外其它中毒特征,受试部位出现不同的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等体征。6小时平均积分指数为3.5,24小时全部恢复,48小时平均积分指数为0,对照侧眼平均积分指数为0。
(6)阴道粘膜刺激试验
样品前处理:原液直接使用。
实验动物:二级Wistar种大鼠,18只,雌性,体重250-270克。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京动许字99001号。
试验方法:试验动物检疫3天后,选用18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只,分别为空白对照、赋形剂对照、受试物组。空白对照组不处理;赋形剂对照组用适当大小的灭菌棉条浸以灭菌生理盐水,受试物组浸以受试物,分别置于动物阴道内,与阴道粘膜接触4小时,24小时后处死动物。取出局部阴道组织,观察病变情况。
实验结果见表7。
综合以上所述6项检测,检测结论如下:
(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雌、雄性小鼠LD50均大于5000mg/kgBW,
属实际无毒级。
(2)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3)蓄积试验(剂量递增蓄积系数法):未见动物死亡,属弱蓄积毒
性。
(4)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
(5)急性眼结膜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
(6)阴道粘膜刺激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
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复方露状洗剂无毒无刺激作用。
适用范围:适宜皮肤粘膜的清洗,尤其适宜妇女皮肤粘膜的清洗。
使用方法:(1)取30毫升洗剂灌入冲洗器内,清洗外阴,每天一次。天冷可先将洗剂和冲洗器置于热水中加温后再使用;(2)清洗其它部位的皮肤粘膜可根据需要取适量洗剂局部使用;(3)清洗后不用清水冲洗,留置效果会更好。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露状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实例1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苦参 2000g 黄柏 1500g 龙胆 900g土茯苓 2000g 白藓皮 1500g 蛇床子 1080g苦楝皮 1000g 薄荷素油 20g 含10%乙醇的水120升
制备方法如下:
(1)将苦参、黄柏、龙胆、土茯苓、白藓皮、蛇床子、苦楝皮清洁并制成常用饮片,浸渍在100升含10%乙醇的去离子水中,连续浸渍48小时,并间歇搅拌,得到浸渍液,过滤除去药渣得到提取液,
(2)将步骤(1)的提取液静置48小时,取其上清液过滤,得到收取液80升,
(3)将薄荷素油溶解在余下的20升含乙醇的去离子水中得到薄荷素油溶液,将其和步骤(2)得到的收取液混匀,静置48小时,制备成半成品,
(4)过滤步骤(3)得到的半成品,得到100升成品,然后灌装。
实例2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苦参 1800g 黄柏 1700g 龙胆 1100g土茯苓 1800g 白藓皮 1300g 蛇床子 900g苦楝皮 800g 薄荷素油 25g 含10%乙醇的水130升
按照实例1中所述方法制备洗剂。
实例3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克):苦参 2200g 黄柏 1300g 龙胆 700g土茯苓 2200g 白藓皮 1700g 蛇床子 1300g苦楝皮 1200g 薄荷素油 15g 含10%乙醇的水130升
按照实例1中所述方法制备洗剂。
表1抑菌试验结果 试验菌 作用不同时间的平均杀灭率及范围(%) 1min 3min 5min 10min第6代大肠杆菌8099 22.52(20.32-26.56) 40.31(37.90-42.18) 67.29(66.40-68.54) 90.18 (89.91- 90.39)第6代金黄色葡萄球 菌ATCC6538 22.31(20.32-25.60) 39.05(38.16-40.51) 67.07(66.66-67.91) 88.61 (87.80- 89.07)第4代绿脓假单胞菌 10102 32.31(31.25-33.07) 52.12(51.78-52.63) 73.95(73.22-74.73) 93.01 (92.23- 93.89)第7代白色念珠球菌 ATCC10231 19.48(18.96-19.81) 33.78(31.81-36.79) 56.01(54.54-56.89) 79.72 (78.86- 80.68)第4代淋病奈瑟氏菌 29106 48.48(45.90-53.03) 85.45(85.24-85.60) 92.27(91.94-92.62) 98.51 (98.44- 98.55)第4代红色毛癣菌 01634 23.16(21.91-24.17) 40.72(40.42-41.09) 62.96(60.27-64.89) 90.40 (90.21- 90.68)
表2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动物死亡情况剂量(mg/kgBW)性别动物数(只)死亡动物数(只)死亡率(%) 6000 雌 10 0 0 6000 雄 10 0 0
表3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结果 剂量(mg/kgBw)性别动物数 (只) 嗜多染细胞数 (个) 有微核细胞数 (个)微核率 (‰) PCE/NCE ( X±s)阴性对照雌雄 5 5 5×1000 5×1000 10 9 2.0 1.8 1.12±0.06 1.11±0.04 低剂量 (500)雌雄 5 5 5×1000 5×1000 11 8 2.2 1.6 1.12±0.05 1.12±0.04 中剂量 (2000)雌雄 5 5 5×1000 5×1000 12 11 2.4 2.2 1.10±0.03 1.13±0.07 高剂量 (5000)雌雄 5 5 5×1000 5×1000 10 7 2.0 1.4 1.10±0.04 1.14±0.05阳性对照雌雄 5 5 5×1000 5×1000 189 196 37.8 39.2 1.11±0.06 1.11±0.05
表4蓄积毒性试验结果染毒天数(天) 1~4 5~8 9~12 13~16 17~20每日染毒剂量(LD50) 0.10 0.15 0.22 0.34 0.50累积染毒总剂量(LD50) 0.40 1.00 1.90 3.26 5.26雌性动物死亡数(只) 0 0 0 0 0雄性动物死亡数(只) 0 0 0 0 0
表5急性皮肤刺激试验结果 编号体重(kg) 1小时 24小时 48小时 样品 对照 样品 对照 样品 对照红斑水肿红斑水肿红斑水肿红斑水肿红斑水肿红斑水肿 1 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3 2.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2.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积分均值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刺激强度 无刺激性 无刺激性 无刺激性
表6眼刺激试验结果编号 体重 (kg) 部位 刺激反应积分 6小时 24小时 48小时 4天 7天 样 对 样 对 样 对 样 对 样 对 1 2.5 角膜 0 0 0 0 0 0 0 0 0 0 虹膜 0 0 0 0 0 0 0 0 0 0 结膜 2 0 0 0 0 0 0 0 0 0 总分 2 0 0 0 0 0 0 0 0 0 2 2.5 角膜 0 0 0 0 0 0 0 0 0 0 虹膜 0 0 0 0 0 0 0 0 0 0 结膜 4 0 0 0 0 0 0 0 0 0 总分 4 0 0 0 0 0 0 0 0 0 3 2.4 角膜 0 0 0 0 0 0 0 0 0 0 虹膜 0 0 0 0 0 0 0 0 0 0 结膜 4 0 0 0 0 0 0 0 0 0 总分 4 0 0 0 0 0 0 0 0 0 4 2.5 角膜 0 0 0 0 0 0 0 0 0 0 虹膜 0 0 0 0 0 0 0 0 0 0 结膜 4 0 0 0 0 0 0 0 0 0 总分 4 0 0 0 0 0 0 0 0 0 急性眼刺激积分指数 3.5 0 0 0 0 0 0 0 0 0
表7阴道粘膜刺激试验结果 编号 空白对照 赋形剂对照 受试物组 红斑 水肿 总分 红斑 水肿 总分 红斑 水肿 总分 1 0 0 0 0 0 0 0 0 0 2 0 0 0 0 0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0 0 4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0 0 0 6 0 0 0 0 0 0 0 0 0积分均值 0 0 0 0 0 0 0 0 0刺激强度 无刺激性 无刺激性 无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