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及使用该油墨的不干胶标签.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7864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0492.8

申请日:

2015.05.07

公开号:

CN104817882A

公开日:

2015.08.0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D 11/101申请日:20150507|||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1/101(2014.01)I; C09D11/037(2014.01)I; C09D11/03(2014.01)I; C09D11/102(2014.01)I; C09D11/104(2014.01)I

主分类号:

C09D11/101

申请人:

东莞市赛维印刷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亭辉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莞龙路下桥银岭工业区小康街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代理人:

生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油墨,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白色颜料:3份~8份;光油:81份~90份;第一光引发剂:1份~5份;第一有机硅:2份~6份;第一流平剂:4份~10份。上述油墨,由于添加较大比例的光油,使形成的油墨光滑度较好,附着力较大,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不干胶标签撕去时不会出现溢胶现象,便于不干胶标签的回收利用,而且上述油墨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白色颜料:3份~8份;
光油:81份~90份;
第一光引发剂:1份~5份;
第一有机硅:2份~6份;
第一流平剂:4份~10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颜料为无机颜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颜料为二氧化钛。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为30nm~600nm。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每一份所述光油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
活性稀释剂:20%~40%;
预聚物:10%~20%;
润湿剂:0.5%~0.8%;
第二流平剂:1%~3%;
第二有机硅:0.5%~1%;
第二光引发剂:3%~5%;
溶剂:20%~60%。

6.
  根据权利要求所述1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引发剂为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或2-异丙基硫杂蒽酮。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平剂为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或改性聚醚硅氧烷。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聚物为四官能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二官能基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或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10.
  一种不干胶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纸、不干胶层及底纸,所述不干胶层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不干胶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面纸连接,所述不干胶层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底纸连接,所述不干胶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印刷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油墨。

说明书

油墨及使用该油墨的不干胶标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墨及使用该油墨的不干胶标签。
背景技术
油墨是用于包装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粘性胶状流体。印刷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和助剂和溶剂等材料均匀分散混合而成的浆状胶体。溶剂型油墨的连接料由固体树脂和大量挥发性有机溶剂构成。固体树脂溶解于溶剂中后,将色料均匀分散在连接料中,油墨被印至印刷介质后,溶剂迅速挥发干燥结膜。
不干胶标签同传统的标签具有不用刷胶、不用浆糊、不用蘸水、无污染、节省贴标时间等优点,应用范围广,方便快捷。不干胶标签以纸张、薄膜或其它特种材料为面料,背面涂有胶粘剂,以涂硅保护纸为底纸的一种复合材料,并经印刷、模切等加工后成为成品不干胶标签。
传统的不干胶标签在使用时其面纸和底纸之间存在揭开不便的缺点,而且不干胶标签在粘贴使用时可能产生小气泡,影响贴标后的效果,特别是将不干胶标签贴在发热量较高的物体上,如电脑、电器、电池、充电器等,不干胶标签下面的塑胶件会产生气体,导致不干胶标签起泡,影响不干胶标签的使用和商品美观。此外,标签使用后不易被撕除,不能够重复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油墨及使用该油墨的不干胶标签,该油墨具有光滑、不溢胶等特性,使得使用该油墨的不干胶标签具有容易撕除、贴标效果好、可以回收利用等优点。
一种油墨,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
白色颜料:3份~8份;
光油:81份~90份;
第一光引发剂:1份~5份;
第一有机硅:2份~6份;
第一流平剂:4份~10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色颜料为无机颜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色颜料为二氧化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为30nm~60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份所述光油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
活性稀释剂:20%~40%;
预聚物:10%~20%;
润湿剂:0.5%~0.8%;
第二流平剂:1%~3%;
第二有机硅:0.5%~1%;
第二光引发剂:3%~5%;
溶剂:20%~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引发剂为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或2-异丙基硫杂蒽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平剂为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或改性聚醚硅氧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或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聚物为四官能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二官能基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或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一种不干胶标签,包括:面纸、不干胶层及底纸,所述不干胶层包括第一 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不干胶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面纸连接,所述不干胶层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底纸连接,所述不干胶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印刷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油墨。
上述油墨,由于添加较大比例的光油,使形成的油墨光滑度较好,附着力较大,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不干胶胶层上附有油墨的区域不会被不干胶覆盖,因此不干胶标签在撕去时不会出现溢胶现象,而且上述油墨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上述不干胶标签,由于不干胶层的第二表面设有油墨层,使胶层上印有油墨的区域无粘性,在使用时,可以方便地将底纸从不干胶层上撕除。另外,当其贴附于载体上时,通过油墨层可以将粘贴时产生的小气泡排出,从而达到良好的贴标效果,且贴附后,载体产生的气体可以从油墨层处自行排出,避免不干胶标签鼓起气泡,影响其视觉效果。此外,不干胶标签需要重复使用时,油墨层可以使不干胶标签轻松地从载体上撕除,便于回收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中不干胶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不干胶标签的不干胶层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不干胶标签的不干胶层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不干胶标签的不干胶层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 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例如,一种油墨,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白色颜料:3份~8份;光油:81份~90份;第一光引发剂:1份~5份;第一有机硅:2份~6份;第一流平剂:4份~10份。又如,一种不干胶标签,包括:面纸、不干胶层及底纸,所述不干胶层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不干胶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面纸连接,所述不干胶层的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底纸连接,所述不干胶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印刷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采用上述油墨。
请参阅图1,不干胶标签10包括:面纸100,不干胶层200及底纸300,不干胶层200包括第一表面210及与第一表面210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220,其中,第一表面210与面纸100连接,第二表面220与底纸300连接,第二表面220印刷有油墨层221,油墨层221采用油墨经固化后制得。上述不干胶标签,由于不干胶层200的第二表面220设有油墨层221,在使用时,油墨层221可以不干胶层200与底纸300之间存有缝隙,可以方便地将底纸300从不干胶层220上撕除。另外,当其贴附于载体上时,通过油墨层221可以将粘贴时产生的小气泡排出,从而达到良好的贴标效果,贴附后,载体产生的气体可以从油墨层221处自行排出,避免不干胶标签鼓起气泡。此外,不干胶标签需要重复使用时,油墨层221可以使不干胶标签轻松地从载体上撕除,便于回收再利用。
例如,油墨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白色颜料:3份~8份;光油:81份~90份;第一光引发剂:1份~5份;第一有机硅:2份~6份;第一流平剂:4份~10份。需要说明的是,当白色颜料的含量过小,形成的油墨层亮度过高,影响不干胶标签的视觉效果,而白色颜料的含量过大,不仅会影响油墨体系的粘 度,而且会凸显出油墨层上形成的图案,影响不干胶标签的遮蔽性能。当光油的含量过小,形成的油墨层光滑度降低,影响不干胶标签的使用效果,而当光油的含量过大,形成的油墨层亮度过高,影响不干胶标签的遮蔽性能。当第一有机硅的含量过小,可能使形成的油墨层中具有气泡,而第一有机硅的含量过大,使形成的油墨层亮度过高,影响视觉效果。当第一流平剂的含量过小,使油墨体系的粘度较大,容易造成形成的油墨层出现凹凸不平,而第一流平剂的含量过大,流平速度过快,造成油墨层出现断层或锯齿状图形。当第一光引发剂的含量过小,所需的固化时间过长,而第一光引发剂的含量过大,固化速度过快,油墨表面固化而底层固化不彻底导致油墨的附着力降低。
例如,白色颜料为无机颜料,又如,白色颜料为金属氧化物、硫酸钡或碳酸钙。又如,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镁。优选的,从白色度考虑,白色颜料为二氧化钛。
为了提高油墨的分散稳定性,例如,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为30nm~600nm,又如,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为200nm~400nm,这样,可以防止颗粒发生沉降而降低油墨的分散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平均粒径是指粒径分布曲线的d50。粒径分布曲线是对分散于油墨液体中的颗粒进行可求出颗粒的直径和该颗粒的存在数的测定,将该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到的曲线的一种。颗粒分布曲线以颗粒的直径为横轴,以对颗粒的质量(将颗粒视为球形时的体积、颗粒的密度以及颗粒数的乘积)由直径小的颗粒向大的颗粒累积计算所得的值(积分值)作为纵轴。并且,粒径d50是指:在粒径分布曲线中,在使纵轴归一化(以所测定的颗粒的总质量为1)时,纵轴值为50%(0.50)时横轴的值,即颗粒的直径。
每一份所述光油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
活性稀释剂:20%~40%;
预聚物:10%~20%;
润湿剂:0.5%~0.8%;
流平剂:1%~3%;
消泡剂:0.5%~1%;
光引发剂:3%~5%;
溶剂:20%~60%。
例如,所述预聚物为四官能聚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芳香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二官能基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的至少一种。
例如,活性稀释剂一般是含有可聚合官能团的小分子,其可以降低光油体系的黏度,还可以调节光油的其他性能,如附着力、柔韧性等。例如,活性稀释剂为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DDA)中的一种或两种。上述活性稀释剂都具有疏水主链,黏度低、固化速度快、挥发性低、对于预聚物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其中TPGDA黏度低,具有较强的活性和附着力,及较好的柔韧性;HDDA黏度较低,附着性能和柔韧性较好;TMPTA固化速度较快;PDDA活性较大,具有较快的固化速度。
例如,所述第一光引发剂为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膦酸乙酯、1,2-二甲氨基-2-苄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2-羟基-2-甲基-1-[4-(2-羟基乙氧基)苯基]-1-丙酮、苯甲酰甲酸甲酯及2-异丙基硫杂蒽酮中的至少一种。又如,所述第二引发剂与所述第二引发剂相同。从引发剂活性、引发效率、环境污染、生产成本等因素考虑,优选的,所述第一光引发剂及所述第二光引发剂均为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2-异丙基硫杂蒽酮中的一种或两种。
例如,所述第一有机硅及所述第二有机硅主要起消除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泡沫和光滑的作用,又如,所述第一有机硅及所述第二有机硅均为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或乳液型有机硅消泡剂,又如,所述第一有机硅于所述第二有机硅相同。
例如,所述第一流平剂及所述第二流平剂主要起流平和滑爽作用,又如,所述第一流平剂及所述第二流平剂为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或改性聚醚硅氧烷,其具有快速流平性、滑爽度好等特性,又如,所述第一流 平剂及所述第二流平剂为聚甲基苯基硅氧烷、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或改性聚醚硅氧烷的至少一种,又如,所述第一流平剂与所述第二流平剂相同。
例如,溶剂为甲苯、乙酸乙酯、丙烯酸乙酯中的至少一种。
例如,光油的配制过程如下:
S110、在室温条件下,按照上述配比将活性稀释剂和预聚物混合均匀,并缓慢加入润湿剂和第二流平剂;
S120、将第二引发剂溶于部分溶剂中,再加入到步骤S110形成的混合物中,之后向其中加入第二有机硅,进行消泡;
S130、加入溶剂调整光油的粘度。
例如,油墨的配制过程如下:在室温下,按照配比将光油和白色颜料加入搅拌机搅拌混匀,缓慢加入第一流平剂和第一有机硅,之后再加入第一光引发剂,继续搅拌,搅拌速率400转/分钟,搅拌10~15分钟后,即得成品。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又如,不干胶标签的制作工艺为:对不干胶标签的面纸进行印刷后,将不干胶标签的底纸撕除,裸露出不干胶层的第二表面,采用上述油墨通过印刷设备在第二表面上印刷形成油墨层,然后,再将底纸与不干胶层的第二表面进行复合,形成不干胶标签。
为了使不干胶标签具有较好的粘附性能,同时还能够在贴附后容易被撕除,所述油墨层的面积占所述不干胶层的所述第二表面面积的15%~95%。又如,所述油墨层的面积占所述第二表面面积的30%~90%。又如,所述油墨层的面积占所述第二表面面积的40%~85%。所述油墨层的面积占所述第二表面面积的60%~80%。在本实施例中,油墨层位于第二表面220的中间区域,这样,可以方便地解决如何实现印刷而表现印刷效果的技术问题。当然,根据实际情况,油墨层还可位于第二表面的其他位置。例如,当被贴附的载体上设有孔时,油墨层可位于载体上对应的孔的位置处,这样,当载体上贴附有不干胶标签时,能够有效地遮住载体上的孔,有助于提高整体的视觉效果。
为了便于印刷,例如,请参阅图2,油墨层221为若干个点状图形,且点状图形的直径为0.5mm~3mm,相邻点状图形的间距为1mm~6mm。又如,点状图 形的直径为1.5mm,相邻点状图形的间距为1mm。又如,请参阅图3,油墨层221的形状为线状图形,且线状图形的线宽为0.1mm~3mm,相邻线条之间的间距为1mm~6mm。又如,请参阅图4,油墨层221为多条网格线相互交叉形成的连续网状结构,且网格线相互交叉形成的网格为矩形。当然,油墨层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其可根据被贴附的载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下根据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1)光油的制备
在室温条件下,按照上述配比将活性稀释剂和预聚物混合均匀,并缓慢加入润湿剂和第二流平剂;
将第二引发剂溶于部分溶剂中,再加入到上一步形成的混合物中,之后向其中加入第二有机硅,进行消泡;
加入溶剂调整光油的粘度。
(2)油墨的制备
在室温下,按照配比将上述光油和白色颜料加入搅拌机搅拌混匀,缓慢加入第一流平剂和第一有机硅,之后再加入第一光引发剂,继续搅拌,搅拌速率400转/分钟,搅拌10~15分钟后,即得成品。
(3)不干胶标签的制备
对不干胶标签的面纸进行印刷后,将不干胶标签的底纸撕除,裸露出不干胶层的第二表面,采用上述油墨通过印刷设备在第二表面上印刷形成油墨层,例如,运用凸版印刷工艺在第二表面上印刷,经紫外光固化后形成油墨层,然后,再将底纸与不干胶层的第二表面进行复合,形成不干胶标签。
对上述不干胶标签进行测试:
(1)光滑度测试
用手触摸不干胶标签的第二表面,发现其表面光滑,无凹凸不平感觉。
(2)老化测试
将不干胶标签贴附于电芯上,将电芯在温度为60℃,湿度为0的条件下放置48小时,拿出后在室温下放置8小时。将不干胶标签撕去,观察电芯表面是否有胶水残留。经测试后,发现电芯表面无残胶,表明油墨层与不干胶具有较 好的附着力。
(3)外观测试
从不干胶标签的面纸侧观察,胶面印刷形成的油墨层不会影响面纸的图文效果。
传统的油墨,其印刷在不干胶标签的胶层上,在高温条件下,不干胶的流动性增加,使不干胶胶层印有油墨的区域重新被不干胶覆盖,因此,在将不干胶标签撕除后,容易出现残胶现象。上述油墨,由于添加较大比例的光油,使形成的油墨光滑度较好,附着力较大,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不干胶胶层上附有油墨的区域不会被不干胶覆盖,因此不干胶标签在撕去时不会出现溢胶现象,而且上述油墨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上述不干胶标签,由于不干胶层的第二表面设有油墨层,使胶层上印有油墨的区域无粘性,在使用时,可以方便地将底纸从不干胶层上撕除。另外,当其贴附于载体上时,通过油墨层可以将粘贴时产生的小气泡排出,从而达到良好的贴标效果,且贴附后,载体产生的气体可以从油墨层处自行排出,避免不干胶标签鼓起气泡,影响其视觉效果。此外,不干胶标签需要重复使用时,油墨层可以使不干胶标签轻松地从载体上撕除,便于回收再利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油墨及使用该油墨的不干胶标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油墨及使用该油墨的不干胶标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油墨及使用该油墨的不干胶标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墨及使用该油墨的不干胶标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墨及使用该油墨的不干胶标签.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油墨,其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白色颜料:3份8份;光油:81份90份;第一光引发剂:1份5份;第一有机硅:2份6份;第一流平剂:4份10份。上述油墨,由于添加较大比例的光油,使形成的油墨光滑度较好,附着力较大,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不干胶标签撕去时不会出现溢胶现象,便于不干胶标签的回收利用,而且上述油墨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