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318176.5 (22)申请日 2017.05.08 (71)申请人 南京长江涂料有限公司 地址 210047 江苏省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园 区西路157号 (72)发明人 陈钊聪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2218 代理人 韩正玉夏平 (51)Int.Cl. C09D 127/08(2006.01) C09D 143/02(2006.01) C09D 133/12(2006.01) C09D 5/08(2006.01) C09D 7/12。
2、(2006.01) C08F 214/12(2006.01) C08F 230/02(2006.01) C08F 220/14(2006.01) C08F 220/46(2006.01) C08F 220/06(2006.01) C08F 220/18(2006.01) C08F 2/28(2006.01) C08F 2/3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 漆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 水性锈转移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应用于锈蚀钢材 表面。 该水性锈转移底漆由偏二氯乙烯-丙烯腈- 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磷酸酯改性。
3、聚丙烯酸酯 水分散体、 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 防沉剂、 颜料、 填料、 聚醚硅氧烷消泡剂、 成膜助剂、 基材润湿 剂、 异噻唑啉酮、 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及水组成。 该水性锈转移底漆为单组份、 自干型产品, 其储 存稳定性高、 转锈效率好, 形成的涂层具备优异 的水汽隔绝性及长效防腐性。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CN 107151491 A 2017.09.12 CN 107151491 A 1.一种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 其特征在于: 该底漆由1050质量份 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1050质量份的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 分散体、 0.110质量份的非离。
4、子型润湿分散剂、 0.15质量份的防沉剂、 115质量份的颜 料、 120质量份的填料、 0.011质量份的聚醚硅氧烷消泡剂、 110质量份的成膜助剂、 0.11质量份的基材润湿剂、 0.11质量份的异噻唑啉酮、 0.33质量份的聚氨酯缔合型 增稠剂和130质量份的水组成; 其中: 所述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1)将608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 510质量份的丙烯腈、 25质量份的丙烯酸、 10 20质量份的丙烯酸酯类软单体、 26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和80120质量份的水在搅 拌条件下制成单体预乳化液, 所述丙烯酸酯类软单体为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
5、酸异辛酯; (2)首先取1/5的单体预乳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5565; 其次将0.3 1.2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引发剂配制成10的水溶液, 取其中1/5引发剂水溶液 加入反应器中, 搅拌聚合1h; 之后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水溶液同时滴入 反应器中, 34h滴加完毕, 并继续搅拌反应1h; 最后, 升温至70, 保温1h, 冷却, 加入磷酸 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4.5, 过滤, 即可获得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 聚乳液; 所述的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2545质量份的 丙烯酸- -磷酸乙酯、 25质量份的丙烯。
6、酸、 254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1535质量 份的丙烯酸丁酯、 0.21.0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 28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和90 130质量份的水在高速搅拌下制成单体-引发剂混合预乳化液; 取1/4的该混合预乳化液加 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6570, 搅拌聚合1h; 之后将剩余的混合预乳化液缓慢滴 入反应器中, 34h滴加完毕, 并继续搅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8090, 保温1h; 冷却, 加 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6.0, 过滤, 即可获得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 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 其特征在于: 该底。
7、漆 由355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1535质量份的磷酸酯改 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0.41.5质量份的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 0.10.5质量份的防沉 剂、 27质量份的颜料、 520质量份的填料、 0.050.2质量份的聚醚硅氧烷消泡剂、 15 质量份的成膜助剂、 0.10.5质量份的基材润湿剂、 0.10.3质量份的异噻唑啉酮、 0.3 1.2质量份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及1020质量份的水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 其特征在于: 偏二氯 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混合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 。
8、烯基醚、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 比例为1: 1.5: 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 其特征在于: 磷酸酯 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混合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基 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单磷 酸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比例为1: 1: 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07151491 A 2 沉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或海名斯BENT。
9、ONE-LT有机改性锂蒙脱石流变助剂; 所述颜料为氧化铁 红、 氧化铁黑或碳黑; 所述填料为沉淀硫酸钡、 绢云母、 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成膜助 剂为醇酯十二或二丙二醇丁醚; 所述的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为迪高Dispers757W润湿分散 剂或毕克DISPERBYK 190润湿分散剂; 所述的聚醚硅氧烷消泡剂为迪高Foamex 810消泡剂; 所述的基材润湿剂迪高Wet KL 245基材润湿剂或毕克BYK-345基材润湿剂或毕克BYK-346 基材润湿剂; 所述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为海名斯RHEOLATE299增稠剂。 6.一种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10、该方法是在 搅拌的条件下向1050质量份的水中依次加入0.110质量份的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 0.1 5质量份的防沉剂、 115质量份的颜料、 120质量份的填料和0.011质量份的聚醚硅 氧烷消泡剂, 搅拌分散至均匀无结块, 得到浆料; 随后, 使用砂磨机研磨至浆料细度小于40 m, 在搅拌下向研磨后的浆料中加入105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 聚乳液、 1050质量份的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110质量份的成膜助剂、 0.1 1质量份的基材润湿剂、 0.11质量份的异噻唑啉酮、 0.33质量份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 剂, 搅拌至均匀无缩孔即可获得水性锈转移底漆; 其中。
11、: 所述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608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 510质量份的丙烯腈、 25质量份的丙烯酸、 1020质量 份的丙烯酸酯类软单体、 26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性剂80120质量份的水在搅拌下制成 单体预乳化液, 所述丙烯酸酯类软单体为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异辛酯; 取1/5的单体预乳 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5565; 将0.31.2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 盐引发剂配制成10的水溶液, 取其中1/5引发剂水溶液加入反应器中, 搅拌聚合1h; 之后 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水溶液同时滴入反应器中, 34h滴加完毕, 并。
12、继续 搅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70, 保温1h; 冷却, 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 4.5; 过滤, 即可获得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所述的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2545质量份的 丙烯酸- -磷酸乙酯、 25质量份的丙烯酸、 254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1535质量 份的丙烯酸丁酯、 0.21.0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 28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和90 130质量份的水在高速搅拌下制成单体-引发剂混合预乳化液; 取1/4的上述混合预乳化液 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6570, 搅拌聚合1h; 之后将剩余的混合。
13、预乳化液缓慢 滴入反应器中, 34h滴加完毕, 并继续搅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8090, 保温1h; 冷却, 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6.0, 过滤, 即可获得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 散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该底漆中各组分的质量份如下: 355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1535质量份的磷酸酯 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0.41.5质量份的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 0.10.5质量份的防 沉剂、 27质量份的颜料、 520质量份的填料、 0.050.2质量份的聚醚硅氧烷消泡剂、 。
14、1 5质量份的成膜助剂、 0.10.5质量份的基材润湿剂、 0.10.3质量份的异噻唑啉酮、 0.3 1.2质量份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及1020质量份的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07151491 A 3 在于: 所述防沉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或海名斯BENTONE-LT有机改性锂蒙脱石流变助剂; 所述 颜料为氧化铁红、 氧化铁黑或碳黑; 所述填料为沉淀硫酸钡、 绢云母、 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 种; 所述成膜助剂为醇酯十二或二丙二醇丁醚; 所述的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为迪高Dispers 757W润湿分散剂或毕克。
15、DISPERBYK 190润湿分散剂; 所述的聚醚硅氧烷消泡剂为迪高 Foamex 810消泡剂; 所述的基材润湿剂迪高Wet KL 245基材润湿剂或毕克BYK-345基材润 湿剂或毕克BYK-346基材润湿剂; 所述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为海名斯RHEOLATE 299增稠 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中所述混合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 烯基醚、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 比例为1: 1.5: 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锈蚀钢材。
16、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 在于: 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中所述混合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 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单 磷酸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比例为1: 1: 2。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07151491 A 4 一种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锈蚀钢材表面, 具备锈转化及抗腐蚀特性的水性底漆及其 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钢铁是现代社会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钢铁腐蚀所造成的损失, 不仅表现在材料 外形、 色泽、。
17、 力学性能等方面受到的破坏, 更重要的是使其制品、 工程的质量等级降低, 精 度、 灵敏度受损, 影响其使用价值甚至报废, 个别情况下更会造成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 0003 防腐涂料的应用是目前控制钢铁腐蚀的主要手段。 为了获得优异的防护效果, 传 统防腐涂料在施工前需对底材进行严格的除锈处理。 其中, 手工、 动力工具除锈耗时长, 且 氧化皮、 铁锈清除不彻底。 喷砂或喷丸除锈效率高, 但会明显提高制品造价、 带来强烈的粉 尘和噪声, 还不能彻底处理复杂作业面的死角, 最重要的是会造成钢结构减薄, 降低其强 度。 因此, 对于难以彻底除锈的制品、 工程(如: 大型建筑、 桥梁、 复杂的设备、。
18、 煤气储气柜)以 及要求节约人力、 工时、 成本的防护场合, 实现带锈涂装显得尤为重要。 0004 目前, 国内带锈涂装涂料以溶剂型环氧、 氯化聚乙烯、 氯化橡胶等产品为主。 其施 工过程中大量使用芳烃类、 烷烃类、 酮类及酯类溶剂, 环境友好性差。 2010年以后国家对挥 发性有机物(VOC)的限排政策逐步收紧。 如: 2013年9月, 国务院印发的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计划 明确提出完善涂装等重点行业的VOC排放要求, 研究制定VOC排污收费政策。 2015年1 月26日, 国家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 “关于对涂料征收消费税的通知” 。“通知” 要求自15年2月1日起, 对施工状态下。
19、挥发有机物(VOC)含量高于420g/L的涂料在生产、 委托 加工和进口环节征收消费税, 适用税率均为4。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 带锈涂装的水 性化升级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 及其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 一种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 该底漆由105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 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1050质量份的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0.1 10质量份的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 0.15质量份的防沉剂、 115质量份的颜料、 120质 量份的。
20、填料、 0.011质量份的聚醚硅氧烷消泡剂、 110质量份的成膜助剂、 0.11质量份 的基材润湿剂、 0.11质量份的异噻唑啉酮、 0.33质量份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和130 质量份的水组成; 0008 其中: 所述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 到: 0009 (1)将608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 510质量份的丙烯腈、 25质量份的丙烯酸、 说明书 1/8 页 5 CN 107151491 A 5 1020质量份的丙烯酸酯类软单体、 26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和80120质量份的水 在搅拌条件下制成单体预乳化液, 所述丙烯酸酯类软单体为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
21、异辛 酯; 0010 (2)首先取1/5的单体预乳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5565; 其次将 0.31.2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引发剂配制成10的水溶液, 取其中1/5引发剂 水溶液加入反应器中, 搅拌聚合1h; 之后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水溶液同 时滴入反应器中, 34h滴加完毕, 并继续搅拌反应1h; 最后, 升温至70, 保温1h, 冷却, 加 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4.5, 过滤, 即可获得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 多元共聚乳液; 0011 所述的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2545质量 份的丙烯酸- -磷酸乙酯。
22、、 25质量份的丙烯酸、 254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1535 质量份的丙烯酸丁酯、 0.21.0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 28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和 90130质量份的水在高速搅拌下制成单体-引发剂混合预乳化液; 取1/4的该混合预乳化 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6570, 搅拌聚合1h; 之后将剩余的混合预乳化液缓 慢滴入反应器中, 34h滴加完毕, 并继续搅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8090, 保温1h; 冷 却, 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6.0, 过滤, 即可获得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 分散体。 0012 在一些优选的技术方案中: 该底漆由3550质量份的。
23、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 酯多元共聚乳液、 1535质量份的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0.41.5质量份的非 离子型润湿分散剂、 0.10.5质量份的防沉剂、 27质量份的颜料、 520质量份的填料、 0.050.2质量份的聚醚硅氧烷消泡剂、 15质量份的成膜助剂、 0.10.5质量份的基材润 湿剂、 0.10.3质量份的异噻唑啉酮、 0.31.2质量份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及1020质 量份的水组成。 0013 本发明技术方案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制备方法中所述的 混合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十六烷基三甲 基溴化铵的混合物, 三。
24、者的混合比例为1: 1.5: 1。 0014 本发明技术方案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混合表面活 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1-烯丙氧基-3-(4-壬基苯 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单磷酸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比例为1: 1: 2。 0015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 所述防沉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或海名斯BENTONE-LT有机改性锂 蒙脱石流变助剂; 所述颜料为氧化铁红、 氧化铁黑或碳黑; 所述填料为沉淀硫酸钡、 绢云母、 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成膜助剂为醇酯十二或二丙二醇丁醚; 所述的非离子型润湿 分散剂为迪高Dispers 757W润湿。
25、分散剂或毕克DISPERBYK 190润湿分散剂; 所述的聚醚硅 氧烷消泡剂为迪高Foamex 810消泡剂; 所述的基材润湿剂迪高Wet KL 245基材润湿剂或毕 克BYK-345基材润湿剂或毕克BYK-346基材润湿剂; 所述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为海名斯 RHEOLATE 299增稠剂。 0016 一种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是在搅拌的条件 下向1050质量份的水中依次加入0.110质量份的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 0.15质量份 的防沉剂、 115质量份的颜料、 120质量份的填料和0.011质量份的聚醚硅氧烷消泡 说明书 2/8 页 6 CN 1071514。
26、91 A 6 剂, 搅拌分散至均匀无结块, 得到浆料; 随后, 使用砂磨机研磨至浆料细度小于40 m, 在搅拌 下向研磨后的浆料中加入105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10 50质量份的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110质量份的成膜助剂、 0.11质量份的 基材润湿剂、 0.11质量份的异噻唑啉酮、 0.33质量份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 搅拌至均 匀无缩孔即可获得水性锈转移底漆; 0017 其中: 所述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 到: 将608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 510质量份的丙烯腈、 25质量份的丙烯酸、 1020质 量份。
27、的丙烯酸酯类软单体、 26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性剂80120质量份的水在搅拌下制 成单体预乳化液, 所述丙烯酸酯类软单体为丙烯酸正丁酯或丙烯酸异辛酯; 取1/5的单体预 乳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5565; 将0.31.2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基脒盐 酸盐引发剂配制成10的水溶液, 取其中1/5引发剂水溶液加入反应器中, 搅拌聚合1h; 之 后将剩余的单体预乳化液和剩余的引发剂水溶液同时滴入反应器中, 34h滴加完毕, 并继 续搅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70, 保温1h; 冷却, 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 4.5; 过滤, 即可获得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28、; 0018 所述的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将2545质量 份的丙烯酸- -磷酸乙酯、 25质量份的丙烯酸、 254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1535 质量份的丙烯酸丁酯、 0.21.0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腈、 28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和 90130质量份的水在高速搅拌下制成单体-引发剂混合预乳化液; 取1/4的上述混合预乳 化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6570, 搅拌聚合1h; 之后将剩余的混合预乳化液 缓慢滴入反应器中, 34h滴加完毕, 并继续搅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8090, 保温1h; 冷 却, 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6.。
29、0, 过滤, 即可获得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 分散体。 0019 上述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方法中: 配方各组分的质量份 如下: 0020 355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1535质量份的磷 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0.41.5质量份的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 0.10.5质量份 的防沉剂、 27质量份的颜料、 520质量份的填料、 0.050.2质量份的聚醚硅氧烷消泡 剂、 15质量份的成膜助剂、 0.10.5质量份的基材润湿剂、 0.10.3质量份的异噻唑啉 酮、 0.31.2质量份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及1020质量份的水。 0021 上述适。
30、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方法中: 所述防沉剂为气相二 氧化硅或海名斯BENTONE-LT有机改性锂蒙脱石流变助剂; 所述颜料为氧化铁红、 氧化铁黑 或碳黑; 所述填料为沉淀硫酸钡、 绢云母、 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成膜助剂为醇酯十 二或二丙二醇丁醚; 所述的非离子型润湿分散剂为迪高Dispers 757W润湿分散剂或毕克 DISPERBYK 190润湿分散剂; 所述的聚醚硅氧烷消泡剂为迪高Foamex 810消泡剂; 所述的基 材润湿剂迪高Wet KL 245基材润湿剂或毕克BYK-345基材润湿剂或毕克BYK-346基材润湿 剂; 所述的聚氨酯缔合型增稠剂为海名斯RHEO。
31、LATE 299增稠剂。 0022 上述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方法中: 偏二氯乙烯-丙烯腈- 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中所述混合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 三甲基氯化铵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比例为1: 1.5: 1。 说明书 3/8 页 7 CN 107151491 A 7 0023 上述适用于锈蚀钢材表面的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方法中: 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 酯水分散体中所述混合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 铵及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单磷酸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比 。
32、例为1: 1: 2。 0024 本发明所公开的水性锈转移底漆主要通过渗透、 转化两作用方式实现铁锈的稳定 化。 首先, 设计磷酸酯改性的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为辅助成膜物及大分子转锈剂。 既参与树 脂成膜, 又可以与铁锈形成稳定的金属盐, 克服了无机磷酸、 小分子有机磷酸游离性强、 易 迁移等问题。 其次, 合成粒径小、 渗透性强、 附着力高、 干膜水汽隔绝性好的偏二氯乙烯-丙 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为主成膜物质。 通过其与磷酸酯改性的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共成膜, 形成牢固的铁锈包覆层, 抑制锈蚀扩散。 第三, 整个树脂体系采用准无皂聚合及阳 离子乳化体系。 提升树脂剪切稳定性的同时, 具备较。
33、低的pH值, 可有效避免树脂脱氯分解。 第四, 独特的双成膜物混拼体系使得产品可根据锈层厚度灵活的调整偏二氯乙烯-丙烯腈- 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与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的组合比例, 获得最优的转锈、 防护效果。 0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6 该发明公开的水性锈转移底漆储存稳定性高、 转锈效率好、 附着力好, 形成的涂层 拥有优异的水汽隔绝性、 耐盐水性、 耐湿热性及长效防腐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28 实施例1 0029 (1)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的制备: 将75质量份的偏二氯乙 。
34、烯、 5质量份的丙烯腈、 2.5质量份的丙烯酸、 15质量份的丙烯酸异辛酯、 4质量份的混合表面 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比例为1:1.5:1)、 100质量份的水在搅拌下制成单体预乳化液。 取1/5 的上述混合单体预乳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60。 将0.6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 基脒盐酸盐引发剂配制成10的水溶液, 取其中1/5引发剂水溶液加入反应器中, 搅拌聚合 1h。 将剩余的混合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水溶液同时滴入反应器中, 4h滴加完毕, 并继续搅 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70, 保温1h。 冷。
35、却, 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4.5。 过滤, 即可获得固含为49.8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0030 (2)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的制备: 将40质量份的丙烯酸- -磷酸乙酯、 3 质量份的丙烯酸、 35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10质量份的丙烯酸丁酯、 0.4质量份的偶氮 二异丁腈、 3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 化铵及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单磷酸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 比例为1:1:2)、 110质量份的水在高速搅拌下制成单体-引发剂混合预乳化液。 取1/4的上述。
36、 混合预乳化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70, 搅拌聚合1h。 将剩余的混合预乳化液 缓慢滴入反应器中, 3.5h滴加完毕, 并继续搅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90, 保温1h。 冷却, 加 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6.0。 过滤, 即可获得固含为43.5的磷酸酯改性聚 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说明书 4/8 页 8 CN 107151491 A 8 0031 (3)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 在搅拌下向11质量份的水中依次加入0.8质量份的迪 高Dispers 757W润湿分散剂、 0.2质量份的德固赛AEROSIL 200气相二氧化硅、 7质量份的氧 化铁黑颜料、 12质量份的。
37、沉淀硫酸钡、 5质量份的绢云母、 0.05质量份的迪高Foamex810消泡 剂, 搅拌分散至均匀无结块, 得到浆料。 随后, 使用砂磨机研磨至浆料细度小于40 m。 在搅拌 下向浆料中加入45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15质量份的磷酸 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4.5质量份的二丙二醇丁醚、 0.2质量份的迪高Wet KL 245基 材润湿剂、 0.2质量份的异噻唑啉酮、 0.5质量份的海名斯RHEOLATE 299增稠剂, 搅拌至均匀 无缩孔即可获得固含为54.2的水性锈转移底漆#1。 0032 实施例2 0033 (1)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的。
38、制备: 与实施例1相同。 0034 (2)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的制备: 与实施例1相同。 0035 (3)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 在搅拌下向11质量份的水中依次加入0.8质量份的迪 高Dispers 757W润湿分散剂、 0.2质量份的德固赛AEROSIL 200气相二氧化硅、 7质量份的氧 化铁黑颜料、 12质量份的沉淀硫酸钡、 5质量份的绢云母、 0.05质量份的迪高Foamex810消泡 剂, 搅拌分散至均匀无结块, 得到浆料。 随后, 使用砂磨机研磨至浆料细度小于40 m。 在搅拌 下向浆料中加入3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30质量份的磷酸 酯改性聚。
39、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3.5质量份的二丙二醇丁醚、 0.2质量份的迪高Wet KL 245基 材润湿剂、 0.2质量份的异噻唑啉酮、 0.5质量份的海名斯RHEOLATE 299增稠剂, 搅拌至均匀 无缩孔即可获得固含为53.9的水性锈转移底漆#2。 0036 水性锈转移底漆#1(实施例1)及水性锈转移底漆#2(实施例2)的主要性能指标如 下: 0037 表1水性锈转移底漆的主要技术指标 0038 0039 表2水性锈转移底漆在不同锈层厚度下的主要性能指标 说明书 5/8 页 9 CN 107151491 A 9 0040 0041 a试板施涂2道水性锈转移底漆, 每道间隔24h, 漆膜总厚度(。
40、5010) m, 养护期为 7d; b试板施涂2道水性锈转移底漆及1道单组份水性丙烯酸面漆, 每道间隔24h, 底漆总厚 度(5010) m, 面漆总厚度(255) m, 养护期为7d。 膜厚以同等条件下施涂的喷砂钢板上 漆膜厚度为准。 0042 对比两款水性锈转移底漆的耐水性、 耐盐水性、 耐湿热性及耐盐雾性可以发现, 磷 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比例较低的底漆#1更适合在低锈层厚度下进行防护。 提高磷 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比例后(底漆#2), 底漆转锈能力明显提升, 在高锈层厚度下 的防护时间明显延长。 由此可见, 本发明设计的双成膜物混拼体系可根据锈层厚度调整主 成膜物质及辅助成。
41、膜物质的组合比例, 获得最佳的转锈、 防护效果。 0043 实施例3 0044 (1)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的制备: 将60质量份的偏二氯乙 烯、 8质量份的丙烯腈、 3质量份的丙烯酸、 10质量份的丙烯酸正丁酯、 3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 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 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比例为1:1.5:1)、 100质量份的水在搅拌下制成单体预乳化液。 取1/5的 上述混合单体预乳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60。 将0.4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基 脒盐酸盐引发剂配制成10的水溶液, 取其中1/5引发剂水溶液加入反应器中。
42、, 搅拌聚合 1h。 将剩余的混合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水溶液同时滴入反应器中, 3.5h滴加完毕, 并继续 搅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70, 保温1h。 冷却, 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 4.5。 过滤, 即可获得固含为45.5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0045 (2)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的制备: 将25质量份的丙烯酸- -磷酸乙酯、 2 说明书 6/8 页 10 CN 107151491 A 10 质量份的丙烯酸、 40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20质量份的丙烯酸丁酯、 0.5质量份的偶氮 二异丁腈、 5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43、、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 化铵及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单磷酸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 比例为1:1:2)、 110质量份的水在高速搅拌下制成单体-引发剂混合预乳化液。 取1/4的上述 混合预乳化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70, 搅拌聚合1h。 将剩余的混合预乳化液 缓慢滴入反应器中, 4h滴加完毕, 并继续搅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90, 保温1h。 冷却, 加入 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6.0。 过滤, 即可获得固含为45.2的磷酸酯改性聚丙 烯酸酯水分散体。 0046 (3)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 在搅拌下向10质量份的水中依。
44、次加入0.3质量份的毕 克DISPERBYK 190润湿分散剂、 0.4质量份的海名斯BENTONE LT蒙脱石粘土类流变助剂、 6.5 质量份的氧化铁红颜料、 7质量份的沉淀硫酸钡、 6质量份的滑石粉、 0.1质量份的迪高 Foamex 810消泡剂, 搅拌分散至均匀无结块。 随后, 使用砂磨机研磨至浆料细度小于40 m。 在搅拌下向浆料中加入35质量份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35质量份 的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2.5质量份的醇酯十二、 0.1质量份的毕克BYK-345基材 润湿剂、 0.2质量份的异噻唑啉酮、 0.8质量份的海名斯RHEOLATE 299增稠。
45、剂, 搅拌至均匀无 缩孔即可获得固含为49.8的水性锈转移底漆。 该底漆涂层(5010 m)的耐水性5d、 耐 盐水性3d、 耐湿热性168h、 耐盐雾性120h。 0047 实施例4 0048 (1)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的制备: 将65质量份的偏二氯乙 烯、 6质量份的丙烯腈、 3质量份的丙烯酸、 12质量份的丙烯酸正丁酯、 2.5质量份的混合表面 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合比例为1:1.5:1)、 100质量份的水在搅拌下制成单体预乳化液。 取1/5 的上述混合单体预乳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46、, 升温至60。 将0.3质量份的偶氮二异丁 基脒盐酸盐引发剂配制成10的水溶液, 取其中1/5引发剂水溶液加入反应器中, 搅拌聚合 1h。 将剩余的混合单体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水溶液同时滴入反应器中, 3.5h滴加完毕, 并继续 搅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70, 保温1h。 冷却, 加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 4.5。 过滤, 即可获得固含为47.0的偏二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0049 (2)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的制备: 将30质量份的丙烯酸- -磷酸乙酯、 2.5质量份的丙烯酸、 32质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甲酯、 26质量份的丙烯酸丁酯、 0.7质量份的偶。
47、 氮二异丁腈、 4质量份的混合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 氯化铵及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单磷酸的混合物, 三者的混 合比例为1:1:2)、 110质量份的水在高速搅拌下制成单体-引发剂混合预乳化液。 取1/4的上 述混合预乳化液加入氮气保护的反应器中, 升温至70, 搅拌聚合1h。 将剩余的混合预乳化 液缓慢滴入反应器中, 4h滴加完毕, 并继续搅拌反应1h。 随后, 升温至90, 保温1h。 冷却, 加 入磷酸盐缓冲液调节体系pH值至2.06.0。 过滤, 即可获得固含为46.1的磷酸酯改性聚 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0050。
48、 (3)水性锈转移底漆的制备: 在搅拌下向18质量份的水中依次加入1质量份的毕克 DISPERBYK 190润湿分散剂、 0.4质量份的德固赛AEROSIL 200气相二氧化硅、 3.5质量份的 碳黑颜料、 8质量份的沉淀硫酸钡、 0.1质量份的迪高Foamex 810消泡剂, 搅拌分散至均匀无 说明书 7/8 页 11 CN 107151491 A 11 结块。 随后, 使用砂磨机研磨至浆料细度小于40 m。 在搅拌下向浆料中加入48质量份的偏二 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多元共聚乳液、 20质量份的磷酸酯改性聚丙烯酸酯水分散体、 1质 量份的二丙二醇丁醚、 0.5质量份的毕克BYK-346基材润湿剂、 0.2质量份的异噻唑啉酮、 1质 量份的海名斯RHEOLATE 299增稠剂, 搅拌至均匀无缩孔即可获得固含为43.0的水性锈转 移底漆。 该底漆涂层(5010 m)的耐水性7d、 耐盐水性4d、 耐湿热性192h、 耐盐雾性 120h。 说明书 8/8 页 12 CN 107151491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