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运输和存储容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体和/或固体物质的收集、运输及存储容器,具有一个在底部和圆周区域为双层壁的容器体,这是将一个内容器插入一个外容器中形成的,在顶部有一个在俯视图中为圆形的注入口,该注入口可以被一个带密封环的可转动的盖子封闭。
已知有例如可用来运输对环境有害的废物比如化学物质、油或类似液体,因而必须被密封并能抗外力作用的这种容器(例如DE4110847C2,DE4321199C2),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的容器体仍然保持在一个由包围该容器的部件形成的框架中,该框架在底部区域有车叉引导装置,用来接纳叉车的叉子,该框架在上部区域还有各堆放角(stacking corner),允许将多个容器一个一个堆起来。这种已知地容器已经证明高度适合特定用途。然而,由于这种容器的注入口的直径与容器体的内径相比要小得多,要将其倒空就很关键,例如当装有流体或者固体的碎块时,尤其是如果所装的东西容易粘附或者比较硬时。要通过这种狭窄的口清洗倒空了的容器也很费事,而且难以核实,尤其是在与注入口相邻的容器盖区的表面。
对比而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用于任何液体、糊状流动或块状固体填装物的容器,该容器这么设计,使之基本上允许所有危险门类,并因而适合用作各种流动性或可灌注物品的收集、运输及存储容器,也包括危险品。
基于开头所述类型的容器,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内容器具有从底部到注入口为连续圆柱形的结构,盖子至少在关闭状态下在容器一侧的部分区域为圆形,使其能够可旋转地配合进容器,密封环设置在盖子的在闭合位置时位于注入口内的部分区域中,并且盖子设有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从一个由锁定座拉回的位置到一个形状锁合地嵌入锁定座的位置内可选地操作,所述锁定座设置在容器体上。由于容器在注入端的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容器体在竖直方向不再有一个单独的注入口,而是在顶部为开口的,在闭合位置部分配合到该开口容器中的盖子确保了在打开位置自由进入容器内部,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地完全清空容器并加以核实,而且能够进行任何需要的仔细清洗。具体来说,可以开发自动清洗装置,用这种装置,除了用高压清洗液流清洗外,还可以使用旋转刷,该旋转刷的使用不会因为有狭窄的注入口而受到妨碍或难以进行。
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进一步发展中,所述外容器的形状在俯视图中可以是多边形,最好是八边形,所述圆柱形内容器与外容器同心设置,其外径至少稍小于外容器内表面之间的净距离。这样,容器体就是一种双层壁结构,与圆柱形外容器相比,所述多边形的外容器因为多面体的各部分表面之间卷边形成的弯曲边缘而增加了强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进一步发展中,所述外容器包括一个基本上为方形的底板,其在直径方向相对的限制边的定向基本上与外容器的相应相对局部表面的外侧齐平。
在所述底板的突出于外容器外表面之外的角部区域,在所有情况下,都得当地设有一个在竖直方向的延伸超过所述注入口的金属包角部件(corner section),所述包角部件是包围容器体的框架的一部分。
密封环在本发明的较优选结构中制成为封闭的弹性材料的密封圈,其外径在未变形状态下基本上等于或仅仅略微小于内容器的净内径,其内径基本上等于或仅仅略微大于盖子用来把密封圈按其预定安装位置保持在盖子上的区域的外径。
为使这样制成的密封圈在闭合位置紧密地密封到内容器的内表面上,并贴合盖子上的相配面,并且确保即使在容器内部产生过压的情况下也能安全地避免气态或液态的容器填充物组分排出,而对本发明的改进结构这样进行设计,使得盖子在其容器一侧的端部区域具有一周边的、径向突出的凸缘,该凸缘在从容器内部出来的方向上连接一个圆柱形的周壁,在该周壁上,首先设置所述密封环,然后是一个可在容器纵向上移动的封闭的圆柱形扣紧环,并使该扣紧环在从容器内部出来的方向上突出于盖子在容器一侧的端壁,调节装置作用到所述扣紧环的突出于盖子端壁的区域,所述调节装置用于使扣紧环可选地在进入容器内部或从容器内部出来的方向移动。通过操作该调节装置,使扣紧环向容器内部移动,使其贴合到密封环,然后使其弹性变形而有预应力地贴合到容器内表面和盖子的圆柱形周壁。容器内部出现的压力升高,这例如可能是由于装填物发热时释放出气体组分的缘故,额外地使密封环变形,从而提高其作用于容器内部或盖子的圆柱形周壁上的接触压力。
用来移动所述扣紧环的调节装置得当地布置在锁定件上,锁定件分布在超出容器周边的盖子端壁的远离容器的顶部的周边方向,所述调节装置以基本上可径向移动的方式被引导,并能够进入或退出扣紧环中相应的孔,所述每个锁定件分别通过一个限制面配合到扣紧环的相应孔中,所述限制面在所有情况下都是从内向外收小。这样,通过所述逐步收小的限制面的楔式作用,就可以实现所述扣紧环的调节。
那么,所述锁定件可以有利地通过配合到扣紧环中的相应孔中的逐渐收小的限制面径向向外延伸,带有用作锁定件延伸部的锁定座的孔的向上突出的突出部设置得基本上与容器体扣紧环中的孔齐平。除了所述盖子通过在闭合位置的变形的密封环非刚性保持在容器内部外,在这里,所述锁定延伸部实现了一种机械锁定,合适配置的所述锁定延伸部即使在锁定件退出而使密封环部分或全部放松时也仍然保持有效。这样就保证了安全性,不会因为容器内产生的超大气压而使盖子突然打开。
在一种有利的进一步发展中,在所有情况下,在锁定延伸部的自由外端,设有一个头部,该头部的直径相对于锁定延伸部加大了,在所有情况下,该直径小于在所述向上突出的突出部中设置的作为锁定座的相应孔的直径。
有利的是,设置在每个锁定件延伸部的自由端的所述头部包括一个限制面,该限制面径向向外呈截锥形收小,在锁定操作过程中引导所述头部进入作为锁定座而设置的相应孔中。
所述锁定件本身可以分别通过一个长形的杆部连接到一个可绕所述容器的中轴线旋转的相应控制杆臂,用来驱动所述锁定件的所述控制杆臂有利地设置在一个公共驱动件上,后者可绕容器的中轴线旋转,在容器上端,从盖子突出,设置有一个可以手工驱动的杆状手柄。在所有情况下,所述各控制杆臂可以不从所述可旋转驱动件径向突出,而可以形成在所述驱动件上径向突出的一个公共驱动板的一部分,驱动杆铰接在该公共驱动板的周边区域,在圆周方向上相互间有偏移。
由于容器的特定外形,推荐一种方案,其中,总共四个锁定件设置在盖端壁的顶部,每个锁定件在圆周方向相互偏移90度,有作为锁定座的孔的所述突出部每个都设置得在竖直方向上从容器体的上缘突出到底板的突出角部区域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进一步发展中,设置在锁定件上并配合到扣紧环和锁定件延伸部的相应孔中的向外收小的限制面的尺寸和位置,以及可绕容器中轴线旋转的控制杆臂的有效长度,这样相互匹配,使得,在第一部分驱动路径上将所述手柄旋转驱动离开盖子的闭合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扣紧环在竖直方向被释放到这样的程度:在盖子的闭合位置被所述扣紧环变形而与内容器密封接触的所述密封环又弹性变回到其初始形状,在剩余驱动路径上进一步旋转驱动时,仍然配合在所述突出部的作为锁定座的所述孔中的所述锁定件延伸部仅退出所述突出部中的孔。从而确保了密封环被完全放松,从而降低容器内部的压力成为可能,而所述盖子仍然通过所述锁定件延伸部机械连接在开口上。
利用这种结构,有利的是,提供一个在所述杆状手柄和所述盖子之间有效的、可以手工使之无效的止动装置,通过将所述杆状手柄驱动离开闭合位置,该止动装置可以在所述第一部分驱动路径上旋转一周后变为有效。这避免了所述杆状手柄在一次运动中被开得太快,从而导致密封环的松开和利用所述锁定件延伸部实现的盖子的机械开锁实际上同时发生,进而使得盖子可能因为容器内部压力而弹开,加害于操作者。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止动装置最好一方面包括一个分配给所述杆状手柄、向盖子顶部突出的挡块,另一方面,包括一个从盖子向上突出、设置在所述挡块的驱动路径上的对等挡块(counter-stop),分配给所述杆状手柄的挡块这样配置,使之可以被手工移出其止动位置,在该位置,它靠在所述对等挡块上。
在这种情况下,有利的是,所述挡块在止动位置被弹性预紧在所述对等挡块上,并可以用一个分配给所述杆状手柄(不包括)的开锁件克服弹簧预应力而调整离开所述止动位置。
所述盖子最好可转动地铰接在容器体的上缘,在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发展中,可以转动超过90度。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例中,所述盖子可以用一个可手工驱动的盖子连接装置固定到一个中间位置,该中间位置的范围是约90度到120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盖子通过一个关节机构铰接在容器体上,该关节机构在启动开启运动的过程中引导所述盖子,其一个运动分量的定向基本上是从内容器向外,仅仅使得在盖子从内容器的嘴部冒出时转到转动运动。具有这种运动学特征的关节机构是已知的,例如目前用于家具结构的接合铰链。这样,例如,在这里,一种基本上适合的关节机构是众所周知的一种四关节机构(four-joint mechanism),所述关节机构在运动学上最好这样设计:转进所述中间位置并被固定的所述盖子相对于容器体在俯视图上侧向偏移,从而,可以进入所述容器内部,以允许填充部件或者抽取部件进入,或者允许清洗设备从顶部进入。
本发明的容器的盖子可能因为其与已知的容器相比较大的直径,以及复杂的扣紧和锁定机构,从而使其较重,一个弹簧预应力装置最好配合到所述关节机构上,并且至少在所述盖子离开其闭合位置的第一部分开口运动的过程中,产生一个定向在打开方向的力,该力至少部分地补偿盖子在闭合方向起作用的重量。
本发明的容器最好在很大的程度上,至少在考虑到其接触容器内容物的部件的程度上,用抗腐蚀的合金制造,所述合金对内容物化学稳定性好。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具体说明一个实施例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到图3是本发明的容器的正视图、侧视图和后视图;
图4是穿过没有盖子的容器体的剖面图,剖面为图1中箭头4-4所示的剖面;
图5是从图2中箭头5方向看的容器俯视图;
图5a是图5中的容器中点划线所圈的区域5a的放大图;
图6、图7和图8是容器的对应于图2的侧视图,但盖子处在打开操作过程中的不同位置;
图6a、7a和8a分别是图6、7和8中点划线圈出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容器的盖子的密封环没有扣紧时,盖子和容器体的上端的剖面图;
图9a是所述盖子在图9中位于点划线所圈区域9a中的部分以及容器体的上缘区域的放大图;
图9b是与图9a相应的剖面图,其中,盖子的密封环在扣紧位置,密封地关闭了容器体;
图9c是与图9a和图9b相应的平面图,其中,由于容器内的内部压力的缘故,防止容器打开的安全装置处于工作中;
图10a和图10b分别是所述盖子在图9a和图9b中由点划线圈出的区域,以及容器体上缘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1a、11b和11c分别是本发明的容器的盖子的俯视图,其中去掉了盖子的外壁,这些视图示出了盖子密封环的锁定和扣紧件的各种锁定位置;
图12a是与图11b相应的俯视图,其中还示出了用来用压力清洗剂清洗盖子内部的喷洒件;
图12b是盖子位于图12a右半部的一半的剖视图,图中示出了所述喷洒件;
图12c是没有外衬和手柄的盖子的俯视图,该盖子处于防止盖子打开的锁定件的闭合位置。
示于图1到3和图5的本发明的容器总体上用标号10表示,它包括其作为基本部件的容器体12(图4)和可转动地铰接在该容器体上的盖子14。
容器体的实际用来接纳内容物的部分是双层壁结构,由一个圆柱形内容器16和在一定的距离上环绕该内容器的外容器18构成。该内容器在顶部开口,在底部由一个底壁20闭合。外容器18放置在一个平坦的底板22上,后者在此特定情况下是方形的,外容器的竖直外壁24在俯视图上是八边形(图5),该外壁这样确定,使得角部之间的、平行于底板22延伸的外壁区域平滑地过渡到底板的边界。结果,在角部区域,底板的在俯视图上为三角形的一部分在所有情况下都突出到外容器的外壁24之外。外壁24在下端焊接到所述底板22上,同样,内容器16的圆柱形的周壁也焊接到底壁20上。从图4显然可以看到,内容器的外径小于外容器的内部净尺寸,因此在内容器16和外容器18之间存在一个周边中间空间。该中间空间26在底部也存在,在圆柱形内容器16的底壁20和所述底板22之间。在顶部,该中间空间被一型板28闭合,后者焊接在内容器16的外侧和外容器18的内侧之间,从而将内容器16同心地固定到外容器18中。在底部,分隔装置(图中未示出)可以设置在所述底壁和底板22之间,将作用于底壁20的容器内容物的重量直接传递到底板22上。
在底板22下面一定距离设有一个底部框架30,后者也是方形的,其外部尺寸稍小于底板尺寸,底板由支柱32保持,后者焊接在底板和离该底板22一定距离的底部框架之间,该距离允许水平插入叉车或类似的物资搬运车辆的叉臂。
在底板的每个角部区域,设有一个金属包角部件34,突出于外容器18的上表面之外,在竖直方向延伸到内容器和外容器的开口的上端上方的一个点,这些包角部件34在其上端区域设有孔36,搬运部件的止动装置可以配合到所述孔中。另外,水平支撑板38焊接在包角部件的腿之间,允许放置一个相同容器10的底板30,从而将本发明的容器10一个一个堆叠起来。所述包角部件34还在外容器和内容器上缘下方的一个距离上通过角板40连接起来,所述角板在一侧焊接到包角部件34上,在另一侧,焊接到外容器18的外壁上。
另外,在外容器的外壁的位于底板22突出的角部区域之上的区域,在所有情况下还焊接有突出部42,后者向上突出,超过外容器的上缘,并在其自由上端包括一个孔44,后者在此特定的情况下是圆形的,并如下文将要详细叙述的,用作一个锁定座。设置在图4和图5右侧的所述突出部42被加大了,形成一个支承板46,具有两个相互间隔的轴承孔48、50,所述轴承孔用于在容器体12上旋转安装盖子14的关节机构的如下所述的铰接杆的转动安装。
图5和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容器的盖子14的基本结构。该盖子首先包括在闭合位置密封容器内部的所述实际盖壁52,后者在其边缘区域过渡到向容器内部倾斜90度的环形壁区54,然后,该环形壁区54的自由端,形成一个径向向外转向的周边凸缘56,后者的外径稍小于内容器18的净内径。在该环形壁区54上固定有一个圆柱形周边环绕壁58,它向上突出,超过盖壁52,由其下端支撑在所述凸缘56上,并焊接在盖壁52上。该周壁的上部自由边缘然后还支撑一个金属薄板的外盖壁60,后者在径向上突出于所述周壁58,并在外边缘区向下弯折。在内盖壁52和外盖壁60之间的中间空间中,还设置有一个扣紧和锁定装置的驱动和锁定部件,所述扣紧和锁定装置将在下面加以描述,它在闭合位置将盖子14密封地固定到内容器中。所述扣紧和锁定装置的驱动是通过一个手柄64进行的,后者可旋转地安装在一个从盖壁52中央向上突出并穿过外盖壁60上的一个中央孔62的轴颈上。该手柄64在图5中为易于辨认的双臂控制杆的形状。另外,附图中示出了一个锁定件92的被引导出所述盖子的驱动端66,该锁定件92示于图11c、12a和12b中,其功能将在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
一个圆柱形扣紧环68安装在盖子14的周壁58上,可向容器的中轴线移动。在扣紧环68的面向容器内部的边缘和内盖壁52的凸缘56之间,设置有一个可弹性变形的周边密封环70,后者在扣紧环58移向容器内部的情况下,从图10a所示的未扣紧的形状弹性变形到图10b所示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它密封地压向内容器16的内壁和周壁58的外壁。在扣紧环68的外侧还设置有一个薄金属板的周边刮环72,后者在其下边缘区域向容器呈锥形扩张,形成一个滴流檐(drip edge),其自由下端边缘在闭合位置时抵在闭合内容器16和外容器18之间的中间空间的型板28上,防止累积在盖子14上的潮气渗入容器和盖子之间的间隙,所述潮气例如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所述将盖子密封装在闭合位置的扣紧和锁定装置的结构和功能在下面参照图9、9a到9c、10a、10b和11a到11c进行说明。
可旋转地设置在外盖壁60上方并设计为双臂控制杆的手柄64以一种旋转固定的方式连接到一个穿过所述外盖壁的中央孔62的衬套74。该衬套74设置在一个前面提到过的轴颈76上,该轴颈从下盖壁2的顶部向上突出,穿过上盖壁60上的所述孔62。所述衬套74在其下端以旋转固定的方式支承一个驱动板78,后者在此特定情况下为方形,在其突出于所述衬套74的每个角部区域设有一个孔80,所述长形的腿状锁定件82的相应的内侧上弯端部82a配合到其中,所述锁定件82基本上径向地向外延伸到周壁58,并径向向外穿过后者。所述端部82a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孔8中,并且在通过衬套74和驱动板78旋转手柄64时被移动,锁定件在内侧端部区域的在图11a到图11c中可以看到的向下成角度的形状,使得基本上被径向引导而径向向外延伸的锁定件,可以在所述手柄被驱动从闭合位置进入打开位置时,从图11c所示的完全前伸的锁定位置移出,进入图11a所示的缩回的打开位置,而其径向内侧端部不会撞到所述衬套74或者轴颈。锁定件82的径向外侧端部穿过周壁58上的一个引导孔84,该引导孔84的净内径大于相应锁定件的最大外径。锁定件然后进一步穿过扣紧环68和刮环72上的一个切口,类似地,该切口的半径大于锁定件的最大半径。在其径向外端区域,所述长形锁定件82各有一个扣紧段82b,该部分向外呈锥形收缩,在其端部过渡到一个长形锁定件延伸部88,在后者的自由端设有一个直径加大的头部90。
在上述扣紧和锁定装置的部件的开锁位置,锁定件82处于图9、9a、10a和11a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锁定件一直缩回到盖子内部,延伸部88自由端的头部90在扣紧环68和刮环72外侧径向突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锁定件的延伸部88穿过扣紧环68和引导孔84上的切口86。由于该延伸部88的直径小,扣紧环68可以采取图9、9a和10a所示的高位,支承在放松的密封环70的顶部上。如果把驱动手柄64转到锁定方向,锁定件82通过以旋转固定方式连接的衬套74,以及驱动板78,而被移动,向外呈锥形收缩的扣紧段82b进入引导孔84a和扣紧环68的切口86的孔中。这样配置情况就发生了变化,锥形扣紧段82b的顶部抵在引导孔和固定在后者上方的一个止动肩84a上,其底部抵在扣紧环68上的切口86的底部,因此,当锁定件逐步前进时,扣紧环必须向下移动,从而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压缩密封环70,结果,密封环径向向外向内变形,与内容器16的内壁和盖子14的周壁的外壁密封接触。这样,盖子14就通过在密封环70的区域形状锁合地嵌入内容器16中而初始地被固定。当手柄进一步转动到图9c、10b和11c所示的锁定位置时,锁定件82被向外推,直到呈锥形收缩的扣紧段82b到达扣紧环的切口外边,而仍然配合在设置在容器体上的相应的向上突起的突出部42的孔44中。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了锁定件82的径向外端与突出部42的附加的、形状锁合的锁定配合,确保了当盖子开锁时,即使内容器的内部空间有高压,当密封环放松时从而盖子变成没有形状锁合时,可靠地排除盖子突然崩开的情况。原因是,密封环70的放松是在锁定件的头部90的位置通过相应突出部42中的孔44缩回之前。
图11c、12a和12c示出了前面结合图9描述过的所述长形的锁定件92,按该图中实线所示,该锁定件在弹簧辅助下被扣紧在锁定位置,结果,在其内端部设置的螺栓被拉到一个闭锁盘96下方,一个闭锁凸轮前。从而防止了意外施加在手柄64的杆臂上的力将盖子打开。仅当操作者特意克服弹簧预应力将驱动端推入盖子内部时,螺栓才离开所述闭锁凸轮94,使手柄64可以被转动。该释放位置在所述附图中以锁定件92的点线轮廓示出。还可以看到,锁定件92的位于锁定位置的盖子之外的端部上有一个孔,这样,如果连接了一个锁或者密封件,就可以防止锁定件92推入盖子,从而防止盖子开锁。
从手柄64还水平伸出一个盖片98,它在闭合位置(图11c)时盖住在所述盖子中设置的所述一个贯穿衬套100,并能够被一个螺旋衬垫(screw insert)密封地闭合,所述贯穿衬套100可以使得不打开盖子14而进入容器内部成为可能,例如为了取样或者重新灌注的目的。
图9c图示了盖子14的防止打开的自动安全措施,它防止盖子在压力下被打开。容器内作用于盖子的内壁52的底部的压力在图中用向上的箭头表示。该压力通过扣紧环68和切口86传递到推杆82。盖子然后可以被提升得足够远,使所述推杆可以接触突出部42中的孔44的顶部。作为此时作用的力的结果,所述推杆的端部82a在竖直方向向上移动,将所述驱动板78和衬套74,从而将轴76上的凸轮94,向上压得足够远,使得所述锁定机构不能再受手柄64的驱动。然后将所述凸轮94保持在闭合位置,在所述闭锁盘96的切口当中。
如上所述,盖子14在容器体12上的转动铰接是由一个关节机构实现的,在此特定情形下,该关节机构设计为一个四关节机构。当盖子打开是,该关节机构强迫做打开运动,如图6到8所示。盖子打开的特征是,在打开运动的开始阶段(图6),盖子一开始主要做竖直运动,从而将盖子14没入内容器中的部分升到内容器之上,在此基础上,在进一步的打开运动中,盖子在图7所示的转动位置上转动,进入完全打开位置(图8),在该位置,盖子还在侧向邻接容器体12的方向受另外的引导,使得可以没有限制地进入内容器,以便从上方灌注,或者插入清洗设备的清洗部件。
在容器体一侧,在所有情况下由连接到突出部42的支承板46(前已结合图4进行了说明)形成在一侧成直角的、与盖子的枢轴相对的双关节机构。在轴承孔48、50中设有轴承螺栓,铰接杆102、104的容器体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该轴承螺栓上。铰接杆102、104的盖端安装在螺栓106、108上,后者从设置在盖子14上的一个支承板110突出来。前已结合图6到图8描述过的盖子的运动特征是通过确定铰接杆102、104的有效长度,并通过安排铰接杆102、104在如图所示的支承板46、110上的支承点而获得的。图6a到图8a以放大的比例尺示出了处于与图6、7、8所示盖子位置相应的位置上的铰接杆102、104的各种位置。在此还可以看到,压力杆112配合在铰接杆104上,并由一个安装在相应的底板22角部区域的弹簧装置114保持在预压应力下。弹簧装置114通过压力杆112引入关节机构的弹簧力的结果,是部分补偿了盖子14的重量,结果是,盖子的开闭操作大大方便了。
在本发明的容器中,为了将盖子14固定在一个预先选择的打开位置,还在关节机构的示于图5右下部的区域弹性安装另一个螺栓116(图5a),在该螺栓116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驱动钮118。在盖子14的完全打开位置,该螺栓通过一个切口卡在压力杆112的一个相应的座子上,以这种方式,就保证了所述盖子14不会因下落而关闭(falling shut)。通过启动按钮18,铰接杆104的功能被释放,从而盖子14可以被闭合。
图12a和图12b示出了用于清洗盖子14内部的另一种可能方案。为此,在盖子14的周壁58上设置一个孔,一个管子120从该孔伸入所述盖壁52、60之间的所述中间空间。在该管子120的端部设置一个喷洒头122。该管子120连接到一个外部管道(图中未示出),后者载运一种液体的压力清洗介质,结果,打开的盖子的内部空间在需要时就可以以希望的方式进行清洗。上述连接例如可以通过一个自闭式快速连接接头(图中也没有示出)实现。
根据本发明这样设计的容器在测试中已经证明,无论是在对外部应力的机械强度方面,还是在在受到应力后内容物泄漏的安全性方面,都高度适用于装载,换句话说,即存储、运输和处理液体的和可倾倒的固体有害物质。由于其操作的简单性提供了防止误操作的安全性,所述容器事实上适用于所有用途,因此,尤其可用于涉及有害物质的后勤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