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520711.5 (22)申请日 2017.06.30 (71)申请人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科华路28号 (72)发明人 张立光龚逸奕丁荣敏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曹毅 (51)Int.Cl. C07D 239/42(2006.01) (54)发明名称 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 方法。 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即式 所示化合物的 制备。
2、方法, 其中为式 , 包括 以下步骤:(1) 将对氟苯甲醛、 异丁酰乙酸甲酯、 尿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式II所示的化合物 5, 其中式II为;(2) 将化 合物5在氧化剂过硫酸钾的作用下生成式III所 示的化合物6, 其中式III为 ;(3) 将化合物6、 对甲苯 磺酰氯、 N-甲基甲磺酰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 式IV所示化合物7, 其中式IV为 ;(4) 将化合物7在还原剂 红铝溶液的作用下常温反应生成式I所示的目标 化合物, 再将目标化合物用结晶溶液结晶, 得到 纯化的目标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瑞舒伐他汀钙中 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生产成本低、 条件温和、 操作 简便。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
3、书6页 CN 107235918 A 2017.10.10 CN 107235918 A 1.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即式 所示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 式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将对氟苯甲醛、 异丁酰乙酸甲酯和尿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式II所示的化合物5; 式II 将化合物5在氧化剂过硫酸钾的作用下生成式III所示的化合物6; 式III 将化合物6、 对甲苯磺酰氯和N-甲基甲磺酰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式IV所示化合物 7; 式IV 将化合物7在还原剂红铝溶液的作用下常温反应生成式I所示的目标化合物1, 再将目 标化合物1用结晶溶液结晶, 得到纯化的目标化合物1; 具体合成路线为: 权利要求书 。
4、1/2 页 2 CN 107235918 A 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1) 中所 述的催化剂为甲醇、 氯化亚铜和硫酸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3) 中所 述的催化剂为碳酸钾或碳酸钾和乙酸正丁酯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4) 中所 述的结晶溶液为乙酸乙酯和正庚烷的混合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乙酸乙 酯和正庚烷的体积比为1:2。 权利要求书 2/2 页。
5、 3 CN 107235918 A 3 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品合成领域, 具体涉及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瑞舒伐他汀钙(Rosuvastatin Calcium), 化学名: 双-E-7-4-(4-氟基苯基)- 6-异丙基 -2-甲基(甲磺酰基)氨基-嘧啶-5-基-(3R,5S)-3,5-二羟基庚-6-烯酸钙盐, 是一种他汀类降血脂药物, 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瑞舒伐他汀 钙是日本盐野义制药市。 本品在降低LDC-C的同时, 可显著升高HDL-C, 与已上市的其他他汀 类药物相比, 瑞舒伐。
6、他汀钙在HMG-COA还原酶的抑制作用等方面有更好的药理学特性, 同时 具备毒副作用低的优点, 被誉为 “超级他汀” 。 对于瑞舒伐他汀钙的合成, 其重要中间体4-(4-氟苯基)-6-异丙基-2-(N-甲基-N-甲 磺酰)氨基 嘧啶-5-甲醇(化合物1)的合成是目前工艺研究的热点。 有关化合物1合成的文献报道较多, 主要有两条合成路线: (1)合成路线 为 (2)合成路线为 说明书 1/6 页 4 CN 107235918 A 4 合成路线是在合成路线 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相比原路线, 操作简单, 步骤缩短, 收率 提高, 但是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由化合物5氧化制备化合物6的过程中, 使。
7、用大量硝酸为氧化剂, 环境污染大, 后处 理需要大量碱液中和, 生产效率低下; (2)由化合物7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1的过程中, 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先将化 合物7水解为酸, 再使用硼氢化钾还原为醇, 此方法增加了合成步骤和生产成本。 第二种方 法需要在-78低温下用二异丁基氢化铝(DIBAL-H)直接还原化合物7, 此方法反应条件苛 刻, 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因此作为瑞舒伐他汀钙重要的中间体, 化合物1的合成工艺有巨 大的改进需求与空间。 发明内容 0003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其生 产成本低、 条件温和、 操作简便。 0004 技。
8、术方案: 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即式 所示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将对氟苯甲醛、 异丁酰乙酸甲酯和尿素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式II所示的化合物 5; 说明书 2/6 页 5 CN 107235918 A 5 (2)将化合物5在氧化剂过硫酸钾的作用下生成式III所示的化合物6; (3)将化合物6、 对甲苯磺酰氯和N-甲基甲磺酰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式IV所示化合 物 7; (4)将化合物7在还原剂红铝溶液的作用下常温反应生成式I所示的目标化合物1, 再将 目标化合物1用结晶溶液结晶, 得到纯化的目标化合物1; 具体合成路线为: 进一步的, 所述的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
9、备方法, 步骤(1)中所述的催化剂为甲醇、 氯化亚铜和硫酸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 所述的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步骤(3)中所述的催化剂为碳酸钾 或碳酸钾和乙酸正丁酯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 所述的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步骤(4)中所述的结晶溶液为乙酸 乙酯和正庚烷的混合溶液。 说明书 3/6 页 6 CN 107235918 A 6 进一步的, 所述的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所述的乙酸乙酯和正庚烷的体积 比为1:2。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瑞舒伐他汀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主要 具有以下优点: (1)以过硫酸钾为氧化剂, 反应更为干净, 后处理简。
10、单, 并且避免了原工艺中大量使用 硝酸产生的不良影响; (2)以红铝溶液为还原剂, 在0下反应, 其反应条件温和, 转化率高, 杂质较少, 克服了 以二异丁基氢化铝为还原剂, 在-30下反应成本高的问题; (3)目前生产得到化合物1未经过结晶, 直接由萃取液旋蒸至干得到, 很难保证最终产 品的质量, 且不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需求, 本发明选用乙酸乙酯/正庚烷溶剂体系结晶产 品, 可以保证产品收率和质量的平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1式II化合物5的制备 在10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甲醇、 对氟苯甲醛24.8g(0.2mol)、 异丁酰乙酸甲酯28.8g (0.2mol)、 尿素21g(0。
11、.35mol)、 氯化亚铜0.2g(0.002mol)和1mol/L硫酸2mL, 加热至78回 流反应9h, 冰水浴下0搅拌2h, 过滤, 用冷乙醇洗3次, 65干燥得55.3g化合物5, 收率 94.5, mp:224225。 1H-NMR(CDCl3,400MHz) :1.181.23(d,6H,CH32),3.62(s,3H, CH3), 4.134.16(m,1H,CHCH3CH3),5.30(d,1H,CHNH),5.54(d,1H,CHNH), 6.86(s,1H, NH),6.997.02(m,2H,ArH),7.267.29(m,2H,ArH)。 1.2式III化合物6的合成 。
12、向50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化合物5为55g(0.19mol)、 过硫酸钾50.8g(0.19mol), 乙腈 300ml, 水60ml加热至回流, 搅拌5h。 反应完全后, 减压蒸出乙腈, 再加入水300ml, 用浓盐酸 调 pH值到1-2, 加入乙酸乙酯300ml萃取, 弃去有机相, 水相用5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 中性, 析出大量黄色固体, 搅拌30min, 抽滤, 水洗, 干燥得51.73g化合物6, 收率95.0。 mp: 192193。 1H-NMR(CDCl3,400MHz) :1.271.42(d,6H,CH3 2),3.233.26(m,1H, CHCH3CH3),3.。
13、61(s,3H,CH3),7.147.18(m,2H,ArH),7.607.65(m,2H,ArH), 13.03(s,1H,OH)。 1.3式IV化合物7的合成 1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1g(0.18mol)化合物6, 碳酸钾粉末31.9g(0.23mol), 乙酸正丁 酯 340mL, 对甲苯磺酰氯38g(0.2mol), 升温至45, 搅拌30min反应完全, 加入碳酸钾粉末 37.3g(0.27mol), N-甲基甲磺酰胺25.1g(0.23mol)升温至125回流反应, 搅拌3h, 冷却至 室温, 反应液倒入400mL水中, 搅拌10min, 分液, 水层用乙酸正丁酯萃取3次, 。
14、合并有机层, 用 水洗2次, 饱和食盐水洗2次, 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 浓缩得白色固体粗品69g, 用 95乙 醇重结晶, 65干燥得64.6g白色固体, 即为化合物7, 收率94.0, mp:128130。 1H-NMR (CDCl3,400MHz) :1.311.33(d,6H,CH32),3.203.23(m,1H,CHCH3CH3), 3.55(s,3H, CH3),3.61(s,3H,NCH3),3.70(s,3H,SCH3),7.147.18(m,2H,ArH), 7.677.70(m,2H, ArH)。 说明书 4/6 页 7 CN 107235918 A 7 1.4式I。
15、目标化合物I的制备 向1000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四氢呋喃600ml, 化合物7为69g(0.18mol), 冰浴搅拌下, 滴 加70的红铝甲苯溶液130.68g(0.45mol), 反应完全后, 加入水500ml, 分层, 有机相再分别 用10Na2CO3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 减压浓缩有机相, 得到粗品, 再用乙酸乙酯/ 正庚烷 (v/v1/2)重结晶得到白色固体60.2g, 收率94.2, mp:134。 目标化合物I的总收率为 79.5。 1H-NMR(CDCl3,400MHZ) :1.321.34(d,6H,CH32), 3.48(m,1H,CHCH3CH3),3.51 (s,3H,。
16、NCH3),3.52(s,3H,SCH3), 4.64(s,2H,CH2OH),7.167.19(m,2H,ArH),7.677.71 (m,2H,ArH)。 对比例1 2.1式II化合物5的制备 在1000mL三颈烧瓶中加入甲醇、 对氟苯甲醛49.6g(0.4mol)、 异丁酰乙酸甲酯57.6g (0.4mol)、 尿素42g(0.7mol)、 氯化亚铜0.4g(0.004mol)和1mol/L硫酸4mL, 加热至78回流 反应9h, 冰水浴下0搅拌2h, 过滤, 用冷乙醇洗3次, 65干燥得110.6g化合物5, 收率 94.5, mp:224225。 1H-NMR(CDCl3,400MH。
17、z) :1.181.23(d,6H,CH32),3.62(s,3H, CH3), 4.134.16(m,1H,CHCH3CH3),5.30(d,1H,CHNH),5.54(d,1H,CHNH), 6.86(s,1H, NH),6.997.02(m,2H,ArH),7.267.29(m,2H,ArH)。 2.2式II化合物6的合成 在1000mL三口烧瓶中, 加入61.2g(0.209mol)化合物5, 机械搅拌下缓慢滴加65浓硝 酸 108g(1.11mol), 控制温度20搅拌反应2h, , 20下, 向反应液中滴加入300mL水, 搅拌 10min, 控制温度25, 滴加5mol/L氢氧化。
18、钠溶液至中性, 析出大量淡黄色固体, 搅拌30min, 抽滤, 水洗, 65干燥得56g淡黄色固体, 即为化合物6, 收率91.5, mp:190191.3。 1H- NMR(CDCl3,400MHz) :1.291.43(d,6H,CH32),3.223.25(m,1H,CHCH3CH3), 3.62(s, 3H,CH3),7.127.17(m,2H,ArH),7.617.65(m,2H,ArH), 13.00(s,1H,OH)。 2.3式IV化合物7的合成 1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1g(0.18mol)化合物6, 碳酸钾粉末31.9g(0.23mol), 乙酸正丁 酯 340mL, 对。
19、甲苯磺酰氯38g(0.2mol), 升温至45, 搅拌30min反应完全, 加入碳酸钾粉末 37.3g(0.27mol), N-甲基甲磺酰胺25.1g(0.23mol)升温至125回流反应, 搅拌3h, 冷却至 室温, 反应液倒入400mL水中, 搅拌10min, 分液, 水层用乙酸正丁酯萃取3次, 合并有机层, 用 水洗2次, 饱和食盐水洗2次, 有机相无水Na2SO4干燥, 浓缩得白色固体粗品69g, 用95乙醇 重结晶, 65干燥得64.6g白色固体, 即为化合物7, 收率94.0, mp:128130。 1H-NMR (CDCl3,400MHz) :1.311.33(d,6H,CH32。
20、),3.203.23(m,1H,CHCH3CH3), 3.55(s,3H, CH3),3.61(s,3H,NCH3),3.70(s,3H,SCH3),7.147.18(m,2H,ArH), 7.677.70(m,2H, ArH)。 2.4式I目标化合物I的制备 10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95乙醇40mL, 5g(0.013mol)化合物7, 搅拌升温至55溶解,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g/3mL水)15mL, 升温至82回流反应, 30min反应完全, 加入10mL水, 浓 缩反应液中乙醇, 残留液倒入250mL烧杯, 搅拌下滴加盐酸, 调节pH至3.4, 搅拌5min, 加入乙 酸乙酯萃取,。
21、 合并有机层, 经氢氧化钠溶液洗2次, 水洗2次, 饱和食盐水洗2次, 有机相无水 说明书 5/6 页 8 CN 107235918 A 8 Na2SO4干燥, 过滤, 浓缩得4.6g白色固体, 为中间体1, 收率95.8, mp:211.5212.5。 1H- NMR(CDCl3, 400MHz) :1.331.35(d,6H,CH3 2),3.313.32(m,1H,CHCH3CH3),3.53(s, 3H,NCH3),3.61(s,3H,SCH3),7.127.17(m, 2H,ArH),7.737.76(m,2H,ArH); 于50mL圆底烧瓶中, 加入无水THF 10mL, 2g中间。
22、体1(5.4mmol), 硼氢化钾0.87g (16.3mmol), 冰浴下搅拌5min, 加入无水三氯化铝0.72g(5.4mmol)搅拌5min, 缓慢升温至74 , 回流反应4h, 冷却至室温, 冰浴下滴加稀盐酸溶液淬灭反应, 减压浓缩除去THF, 加入乙 酸乙酯萃取(10mL3), 合并有机层, 经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洗2次, 饱和食盐水洗2次, 有 机相无水硫酸镁干燥, 过滤, 浓缩得1.87g白色固体, 收率97.9, mp:134。 目标化合物I的 总收率为76.2。 1H-NMR(CDCl3,400MHZ):1.311.33(d,6H,CH32) , 3.48(m,1H, CHCH3CH3),3.50(s,3H,NCH3),3.53(s,3H,SCH3), 4.61(s,2H,CH2OH),7.127.17(m,2H, ArH),7.667.69(m,2H,ArH)。 说明书 6/6 页 9 CN 107235918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