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抗静电粉体与毛纺面料结合的工艺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面料——抗静电毛纺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纳米粉体与毛纺面料的结合技术。属纺织品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纳米产品日新月异,但在纺织上尤其是毛纺上应用难度较大,关键技术在于纳米粉与毛纺面料的结合上,存在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米抗静电粉体与毛纺面料结合的工艺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首先,通过对纳米抗静电粉体与毛纺面料的结合点进行研究,确定了以下三种方案:
一是将纳米抗静电粉体直接添加入毛纺面料的原材料中,制成新型功能性毛纺原材料。具体添加方法为:在毛纺主要原材料涤纶切片制备过程中,将纳米抗静电粉体加入切片中,经熔融喷丝制成抗静电涤纶。
二是在原料(如毛条、涤纶丝)染色过程中添加纳米抗静电粉体或水悬浮液,使染色过程与功能化一步完成,可以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具体添加方法为:在染色保温阶段,加入纳米抗静电粉体或水悬浮液,经处理,制得抗静电毛条或涤纶。
三是在坯布的染色或整理过程中添加纳米抗静电粉体悬浮液,实现纳米级功能整理,达到纳米抗静电粉体与毛纺面料相结合。具体添加方法为:将纳米抗静电粉体配制成抗静电溶液,坯布经湿后整理后,在定型工序前,将抗静电溶液采用平面浸轧的方式,使之与面料结合,制成抗静电精纺面料。
本发明添加的纳米粉体重量占原材料总重量的0.05~3.0%;较好为0.1~1.0%;最好为0.2%~0.3%。
本发明添加的纳米粉体水悬浮液的浴比为1∶4-8。最好为5-7。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是将纳米抗静电粉体添加入毛纺面料的原材料中。取涤纶切片1000kg,加入纳米抗静电粉体1kg,经熔融充分混和制成新型抗静电涤纶切片。具体实施方案是:在涤纶切片制备过程中,按上述比例将纳米抗静电粉体加入切片中,经熔融喷丝制成抗静电涤纶。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加入的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2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加入的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4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加入的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5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加入地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6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加入的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20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加入的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60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是在原料(如毛条、涤纶丝)染色过程中添加纳米抗静电粉体。取羊毛或涤纶1000kg,在羊毛或涤纶的染浴中(已加染料),再加入纳米抗静电粉体0.5kg。使染色过程与功能化一步完成。具体实施方案是:在染色保温阶段,按上述比例加入纳米抗静电粉体,处理30分钟,制得抗静电毛条或涤纶。
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加入的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1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加入的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2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加入的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2.5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加入的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3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加入的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10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8的区别在于:加入的纳米抗静电粉体重量为30kg。而其余则与实施例8相同。
实施例15:是在原料(如毛条、涤纶丝)染色过程中添加纳米抗静电粉体的水悬浮液。取水80kg,加入纳米抗静粉体20kg,充分混合制成抗静电纳米粉体的水悬浮液,再取毛纺面料原材料羊毛或涤纶5000kg,在羊毛或涤纶的染浴中(已加染料),再加入该水悬浮液,使染色过程与功能化一步完成。具体实施方案是:纳米抗静电水悬浮液按1∶4的浴比配制。在染色保温阶段,按上述比例加入纳米抗静电粉体。处理30分钟,制得抗静电毛条或涤纶。
实施例1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的区别在于:取水83.33kg,加入纳米抗静电粉体16.67kg,即抗静电水悬浮液的浴比为1∶5。而其余则与实施例15相同。
实施例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的区别在于:取水83.33kg,加入纳米抗静电粉体16.67kg,即抗静电水悬浮液的浴比为1∶6。而其余则与实施例15相同。
实施例1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的区别在于:取水85.715kg,加入纳米抗静电粉体14.285kg,即抗静电水悬浮液的浴比为1∶7。而其余则与实施例15相同。
实施例1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5的区别在于:取水88.89kg,加入纳米抗静电粉体11.11kg,即抗静电水悬浮液的浴比为1∶8。而其余则与实施例15相同。
实施例20:在坯布的染色或整理过程中添加纳米抗静电粉体水悬浮液。取坯布20kg(1匹布的重量),将纳米抗静电粉体按1∶4浴比配制成抗静电溶液,坯布经湿后整理后,在定型工序前,将抗静电溶液按上述比例,采用平面浸轧的方式,使之与面料结合,制成抗静电精纺面料。
实施例2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0的区别在于:将纳米抗静电粉体按1∶5浴比配制成抗静电溶液,而其余则与实施例20相同。
实施例2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0的区别在于:将纳米抗静电粉体按1∶6浴比配制成抗静电溶液,而其余则与实施例20相同。
实施例2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0的区别在于:将纳米抗静电粉体按1∶7浴比配制成抗静电溶液,而其余则与实施例20相同。
实施例2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0的区别在于:将纳米抗静电粉体按1∶8浴比配制成抗静电溶液,而其余则与实施例20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