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873211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4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29256.4

申请日:

2009.04.03

公开号:

CN101514154A

公开日:

2009.08.26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7C 59/185申请公布日:20090826|||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07C59/185; C07C51/41

主分类号:

C07C59/185

申请人:

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邹建忠; 丁春玉; 张征林; 王 浩

地址:

210038江苏省南京市燕尧路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栗仲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1).在催化辅料与水存在下,海因中加入羰基反应物,加热;海因与羰基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1.2~1.4;羰基反应物为醛类或酮类化合物;采用醛类化合物时催化辅料为碳酸氢钾;采用酮类化合物时催化辅料为乙醇胺;(2).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到4,析出中间体;(3).对中间体过滤水洗;(4).中间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一起搅拌回流;中间体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5;(5).调pH值至4~5,用氢氧化钠溶液反调pH值至7,蒸干水份;(6).加入无水甲醇萃取数次过滤;(7).蒸馏除去甲醇;(8).加去离子水和等摩尔氯化钙水溶液,析出α-酮酸钙。本发明除去大量副产物,做出的产品含钙量能达到标准。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催化辅料与水存在下,在海因中加入羰基反应物,加热;
其中,海因与羰基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1.2~1.4;
所述的羰基反应物为醛类化合物,或酮类化合物;
当羰基反应物采用醛类化合物时,所述的催化辅料为碳酸氢钾;
当羰基反应物采用酮类化合物时,所述的催化辅料为乙醇胺;
(2).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等于4,析出大量固体中间体;
(3).对析出的中间体过滤水洗;
(4).过滤水洗后的中间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一起搅拌回流;过滤水洗后的固体中间体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5;
(5).调pH值至4~5,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反调pH值至7,减压蒸干水份;
(6).加入无水甲醇萃取数次过滤;
(7).将萃取液中的甲醇蒸馏除去;
(8).加入少量的去离子水,加入等摩尔的氯化钙水溶液,析出α-酮酸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醛类化合物选自:异丁醛、异戊醛、苯甲醛,或胡椒醛;
所述的酮类化合物选自:丙酮或丁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海因与辅料碳酸氢钾加水混合搅拌,海因与辅料碳酸氢钾的摩尔比为1∶1.2~1.4,升温至85℃~100℃;
加入醛类化合物,反应回流8h;海因与醛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1.4;
或者,以上步骤是:海因与水混合,加入丙酮或丁酮加热,滴加乙醇胺;升温至50℃~70℃,本发明推荐采用60℃;
所述的海因∶丙酮或丁酮∶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2~1.4∶0.7~0.9;
(2).冷却至室温,加入硫酸或盐酸调节pH值等于4,析出大量固体中间体;
(3).对析出的中间体过滤水洗;
(4).过滤水洗后的中间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一起搅拌回流2h;过滤水洗后的固体中间体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5;
(5).用硫酸调pH值至4~5,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反调pH值至7,减压蒸干水份;
(6).加入无水甲醇萃取数次过滤;
(7).将萃取液中的甲醇蒸馏除去;
(8).加入少量的去离子水,加入等摩尔的氯化钙水溶液,析出α-酮酸钙。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1)步骤中,海因与辅料碳酸氢钾的摩尔比为1∶1.3;升温采用90℃~95℃;海因与醛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
采用丙酮或丁酮加热,滴加乙醇胺的步骤时,丙酮或丁酮∶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3∶0.8;是升温至60℃。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2)步骤和第(5)步骤中所述的调节pH值用的硫酸采用40%~60%的硫酸。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2)步骤和第(5)步骤中所述的调节pH值用的硫酸采用50%的硫酸。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4)步骤中的氢氧化钠采用15%~25%的氢氧化钠。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4)步骤中的氢氧化钠采用20%的氢氧化钠。

9、
  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是:
合成中间体
(1).将43g海因和56g碳酸氢钾投入三口烧瓶中,加去离子水50ml,油浴加热至有大量泡沫产生,不断搅拌;
开始滴加异丁醛40.3g;滴加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油浴温度为120~130℃,反应最高温度93℃;
(2).冷却;用50%硫酸调PH至4;
(3).抽滤、烘干,得粗中间体93g;
(4).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纯中间体56g,得率84.5%;
该反应:异丁醛∶海因∶碳酸氢钾=1.3∶1∶1.3;
水解反应及生成钙盐
(5).取中间体15.4g与20%的氢氧化钠溶液60ml投入三颈瓶中,搅拌回流3小时,冷却;
(6).用用50%硫酸调PH至4,再用20%的氢氧化钠调PH至7;
(7)减压蒸干,再用沸腾的160ml甲醇萃取,滤去不溶物;将甲醇的萃取液蒸馏,蒸出甲醇;
(8).加入30ml水溶解。然后将5.6gCaCl2和10ml水组成的溶液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入,并不断搅拌,析出钙盐,呈淡黄色;在将其放入冰箱1~2小时,过滤,用冰水洗4~5次,烘干,得α-酮异己酸钙粗品11.6g;经乙醇重结晶后放入真空烘箱,75~80℃烘干,得α-酮异己酸钙成品6.6g,钙含量13.28%,得率44.3%;总得率37.4%。

说明书

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合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α-酮酸是一类双官能团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RCOCOOH
其中,R基团是芳烃基团,为芳香族α-酮酸;
或者R基团是烷烃基团,为脂肪族α-酮酸;
α-酮酸类化合物是氨基酸、蛋白质等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中间体,在生命活动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期α-酮酸类化合物在食品工业、日用化工和医药等行业的应用日趋广泛。在肝肾功能衰弱患者的辅助治疗中,α-酮酸盐可作为低氮高蛋白食品的添加剂,起到替代相应氨基酸的作用。在功能护肤化妆品中,α-酮酸有保湿、防皱、防缩、抗老化和抗过敏等功效。在医药上,复方α-酮酸钙片能改善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肾脏的负担,在减慢肾功能恶化方面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另外还可减轻尿毒症患者的不良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大多数α-酮酸的稳定性较差。因此将α-酮酸制成α-酮酸盐保存,在现在的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诸类产品。
1835年,第一个α-酮酸:丙酮酸被人工合成以来,后来出现了大量相关的合成报道和文献。1983年,A.J.L.Copper综述了十多种α-酮酸的合成方法,但是这些方法中,有的反应条件苛刻,有的需要特殊的原料才能合成,因此一直未有大规模工业化的报道。1986年,日本的Tanka.苯甲醛与海因缩合水解而制得,从此海因法成为制备α-酮酸化合物的常见方法之一。
近几年来,国内用海因法合成α-酮酸的报道也不少,但主要集中在芳香族α-酮酸上。未见合成脂肪族α-酮酸的报道。
参照日本平4-198172号、昭54-95512号专利公开的合成方法,用异丁醛、海因等为原料可以做出的α-酮异己酸钙(又称4-甲基-2-氧代戊酸钙盐)产品。但是其含钙量最高只有10%左右。目前国内外该产品含钙量指标为12.0~14.0%。
参照日本昭54-88217号、昭54-95512号专利公开的合成方法,以丙酮、海因等为原料可以做出α-酮异戊酸钙(又称3-甲基-2-氧代丁酸钙盐)产品,含钙量最高只有12%左右。目前国内外该产品含钙量指标为13.50~15.5.0%。
参照日本昭54-88217号、昭54-95512号专利公开的合成方法,以丁酮代替丙酮可以做出α-酮基-β-甲基戊酸钙(又称3-甲基-2-氧代戊酸钙盐产品,含钙量最高只有10%左右,目前国内外产品指标含钙量为12.0~14.0%。。
参考资料:JP92-198172(平4-198172)
JP79-95512(昭54-95512)
JP89-26564
JP84-199652(昭59-199652)
JP79-88217(昭54-88217)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工艺步骤,使得产品的钙含量指标能够达到规定的标准。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方案是:一种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催化辅料与水存在的情况下,在海因中加入羰基反应物,加热;
其中,海因与羰基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1.2~1.4,本发明推荐采用的摩尔比为1∶1.3;
所述的羰基反应物为醛类化合物,或酮类化合物;
当羰基反应物采用醛类化合物时,所述的催化辅料为碳酸氢钾;
当羰基反应物采用酮类化合物时,所述的催化辅料为乙醇胺;
(2).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等于4,析出大量固体中间体;
(3).对析出的中间体过滤水洗;
(4).过滤水洗后的中间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一起搅拌回流2h;过滤水洗后的固体中间体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5;
(5).调pH值至4~5,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反调pH值至7,减压蒸干水份;
(6).加入无水甲醇萃取数次过滤;
(7).将萃取液中的甲醇蒸馏除去;
(8).加入少量的去离子水,加入等摩尔的氯化钙水溶液,析出α-酮酸钙。
以上方案中,所述的醛类化合物选自:脂肪族醛、芳香醛或杂环醛,例如:异丁醛、异戊醛、苯甲醛,或胡椒醛等;
所述的酮类化合物选自:丙酮或丁酮。
换言之,本发明的方法是:
(1).将海因与辅料碳酸氢钾加水混合搅拌,海因与辅料碳酸氢钾的摩尔比为1∶1.2~1.4,升温至85℃~100℃;本发明推荐:海因与辅料碳酸氢钾的摩尔比为1∶1.3;升温采用90℃~95℃;
加入醛类化合物,反应回流8h;海因与醛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1.4,本发明推荐采用的摩尔比为1∶1.3;
以上步骤也可以是:海因与水混合,加入丙酮或丁酮加热,滴加乙醇胺;升温至50℃~70℃,本发明推荐采用60℃;
所述的海因:丙酮或丁酮∶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2~1.4∶0.7~0.9;本发明推荐∶丙酮或丁酮∶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3∶0.8;
(2).冷却至室温,加入硫酸或盐酸调节pH值等于4,析出大量固体中间体;
(3).对析出的中间体过滤水洗;
(4).过滤水洗后的中间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一起搅拌回流2h;过滤水洗后的固体中间体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5;
(5).用硫酸调pH值至4~5,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反调pH值至7,减压蒸干水份;
(6).加入无水甲醇萃取数次过滤;
(7).将萃取液中的甲醇蒸馏除去;
(8).加入少量的去离子水,加入等摩尔的氯化钙水溶液,析出α-酮酸钙。
所述的第(2)步骤和第(5)步骤中所述的调节pH值用的硫酸采用40%~60%的硫酸;本发明推荐采用50%的硫酸;
所述的第(4)步骤中的氢氧化钠采用15%~25%的氢氧化钠;本发明推荐采用20%的氢氧化钠。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优化方案的操作步骤是:
一、合成中间体
(1).将43g(0.43mol)海因和56g(0.56mol)碳酸氢钾投入三口烧瓶中,加去离子水50ml,油浴加热至有大量泡沫产生,不断搅拌;
开始滴加异丁醛40.3g(0.56mol)。滴加时间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油浴温度为120~130℃,反应最高温度93℃;
(2).冷却;用50%硫酸调PH至4;
(3).抽滤、烘干,得粗中间体93g;
(4).用去离子水洗涤,烘干后得纯中间体56g,得率84.5%。该反应:异丁醛∶海因∶碳酸氢钾=1.3∶1∶1.3。如果不是该配比,那么得率小于84.5%,滴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得率。反应温度过低合成不完全,过高(大于98℃)则会使海因分解。在调PH时如用盐酸调会使氯化物含量很高,给后续处理带来麻烦,而形成的硫酸盐相对容易除去。
二、水解反应及生成钙盐
(5).取中间体15.4g(0.1mol)与20%的氢氧化钠溶液60ml投入三颈瓶中,搅拌回流3小时,冷却。
(6).用用50%硫酸调PH至4,再用20%的氢氧化钠调PH至7。
(7).减压蒸干,再用沸腾的甲醇萃取(约须160ml甲醇),滤去不溶物。将甲醇的萃取液蒸馏,蒸出甲醇。
(8).加入30ml水溶解。然后将5.6g(0.05mol)CaCl2和10ml水组成的溶液在冰浴条件下缓慢滴入,并不断搅拌,析出钙盐,呈淡黄色。在将其放入冰箱1~2小时,过滤,用冰水洗4~5次,烘干,得α-酮异己酸钙粗品11.6g。得率78%。经乙醇重结晶后放入真空烘箱,75~80℃烘干,得α-酮异己酸钙成品6.6g,钙含量13.28%,得率44.3%。总得率37.4%。
本发明在合成后加氯化钙前,旋转蒸发至干,用无水甲醇萃取提纯,除去大量硫酸钠等副产物,用甲醇将引进的硫酸呈硫酸钠的形式除去;加氯化钙得到粗钙盐后,用无水乙醇经过提纯做出的钙盐产品,含钙量能达到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α-酮异己酸钙的合成
(1)异亚丁基海因中间体的合成
取10g海因(0.1mol),8g碳酸氢钠(0.08mol)加入三颈瓶中,加水混合搅拌,升温至70~80℃,加入异丁醛9.3g(0.13mol),反应回流8h,冷却至室温,加入50%硫酸调节pH值,析出大量固体过滤水洗,干燥的白色固体异亚丁基海因12.4g,收率81%,熔点为120~122℃。元素分析合格。
(2)α-酮异己酸钙的合成
将异亚丁基海因15.4g(0.1mol)与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ml置于三颈瓶中,搅拌回流2h,用50%的硫酸调pH值,减压蒸干水份,加入甲醇萃取数次过滤,将液萃取中甲醇蒸出,将剩余的物质溶于水,加入5.6g(0.05mol)CaCl2和10ml水组成的溶液,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水洗涤,干燥得α-酮异己酸钙粗品11.2g,再经乙醇重结晶后放入真空烘箱,75~80℃烘干,得α-酮异己酸钙成品6.4g收率43.0%,钙含量12.44%。元素分析合格。
实施例2,α-酮异戊酸钙的合成
(1)异亚丙基海因中间体的合成
海因10g(0.1mol)加入12ml水搅拌加热至60℃添加丙酮7.54g(0.13mol),用30分钟滴加乙醇胺4.8g(0.08mol),滴毕后于70℃搅拌反应6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用浓HCl调PH=4析出固体,过滤,用10ml水洗涤干燥,得13.3g,收率95%。熔点279℃,元素分析合格。
(2)α-酮异戊酸钙的合成
取异亚丙基海因中间体14g(0.1mol)与20%(质量比)NaOH溶液100g,110摄氏度加热回流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用浓HCl调PH=5,冷却过滤除去固体,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加入150ml无水甲醇加热回流1小时,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二十毫升蒸馏水,将5.6gCaCl2和10ml水组成的溶液于冷却下缓缓滴入,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水洗涤,干燥得α-酮异戊酸钙盐粗品8克。再经乙醇重结晶后放入真空烘箱,75~80℃烘干得α-酮异戊酸钙盐成品6克,钙含量13.7%,收率42.8%。元素分析合格。
实施例3、α-酮基-β-甲基戊酸钙的合成
(1)异丁基海因中间体的合成
海因10g(0.1mol)加入12ml水搅拌加热至60℃加入丁酮9.37g(0.13mol),滴加乙醇胺4.8g(0.08mol),滴毕于80℃搅拌反应4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用浓HCl调PH=4,析出固体,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并干燥,得9.4g,收率61%,元素分析合格。
(2)α-酮基-β-甲基戊酸钙盐的合成
取中间体15.4g(0.1mol)与20%(质量比)NaOH溶液100g,加热回流2小时,110摄氏度,反应结束后用浓HCl调PH=5,冷却过滤除去固体,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加入150ml无水甲醇加热回流1小时,趁热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干,加入二十毫升蒸馏水,将5.6g(0.05mol)CaCl2和10ml水组成的溶液于冷却下缓缓滴入,析出白色固体,过滤,并用少量水洗涤,干燥得α-酮基-β-甲基戊酸钙盐粗品5.3克,再经乙醇重结晶后放入真空烘箱,75~80℃烘干。得α-酮基-β-甲基戊酸钙盐成品4.5克,收率30.2%。元素分析合格。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以下改变:
第(1)步骤中,海因与辅料碳酸氢钾的摩尔比为1∶1.2;升温至85℃~90℃;
所述的异丁醛改为异戊醛;海因与醛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以下改变:
第(1)步骤中,所述的异丁醛改为苯甲醛;海因与辅料碳酸氢钾的摩尔比为1∶1.4;升温至95℃~100℃;
海因与醛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4。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以下改变:
第(1)步骤中,所述的异丁醛改为胡椒醛;海因与辅料碳酸氢钾的摩尔比为1∶1.3;升温至90℃~95℃;
海因与醛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3。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以下改变:
所述的第(1)步骤是:海因与水混合,加入丙酮或丁酮加热,滴加乙醇胺;升温至50℃;
所述的海因∶丙酮∶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2∶0.7。
实施例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以下改变:
所述的第(1)步骤是:海因与水混合,加入丙酮或丁酮加热,滴加乙醇胺;升温至70℃。
所述的海因∶丙酮∶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4∶0.9。
实施例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但是有以下改变:
所述的第(1)步骤是:海因与水混合,加入丙酮或丁酮加热,滴加乙醇胺;所述的海因∶丙酮∶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3∶0.8。升温是至60℃

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肪族Α酮酸钙的合成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脂肪族-酮酸钙的合成方法:(1).在催化辅料与水存在下,海因中加入羰基反应物,加热;海因与羰基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1.21.4;羰基反应物为醛类或酮类化合物;采用醛类化合物时催化辅料为碳酸氢钾;采用酮类化合物时催化辅料为乙醇胺;(2).冷却至室温,调节pH值到4,析出中间体;(3).对中间体过滤水洗;(4).中间体与氢氧化钠溶液一起搅拌回流;中间体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35;(5).调pH值至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有机化学〔2〕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