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37387.7 (22)申请日 2018.07.06 (71)申请人 中节能万润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五指山路11号 (72)发明人 盛磊王正张梅高树坤 胡葆华王元元 (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7234 代理人 刘志毅 (51)Int.Cl. C07D 401/14(2006.01) C07D 413/04(2006.01) C07D 413/14(2006.01) C09K 11/06。
2、(2006.01) H01L 51/5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 应用, 该类材料具有符合式()所示的分子结构, 该类结构具有非常小的三重激发态-单重激发态 能级差、 合适的分子能级、 良好的薄膜稳定性, 可 以实现热激活延迟荧光发光并作为有机电致发 光器件的发光层, 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中。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4页 CN 109020953 A 2018.12.18 CN 109020953 A 1.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其特征在于, 具有符合式( )所示的分子结构: 其中, R1、 。
3、R2代表氢原子、 苯基中的一种, 且R1、 R2相同; R3、 R4、 R5、 R6各自独立的选自氢原 子、 芳香族取代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 吩噁嗪、 9, 9-二甲基吖啶中的一种, 且R3、 R4、 R5、 R6 中至少有一个选自吩噁嗪或9, 9-二甲基吖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其特征在于, 具有如C01C32所示的分 子结构: 权利要求书 1/3 页 2 CN 109020953 A 2 权利要求书 2/3 页 3 CN 109020953 A 3 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阳极、 阴极和位于二者之间的功能层, 其 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
4、层中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层是指发光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其特征在于,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激活 延迟荧光材料在发光层中作为客体发光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置的阳 极、 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层、 发光层、 电子传输层、 电子注入层和阴极层。 权利要求书 3/3 页 4 CN 109020953 A 4 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 涉及一种可实现热激活延迟荧光发光。
5、的小分子有 机电致发光材料, 并涉及该材料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 它具有自发光、 广视角、 响应速 度快、 色域宽广、 可实现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 经过三十年的不断发展, 该技术已逐步走向成 熟, 目前,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 已经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 平板电视、 虚拟现实等诸多商品中。 000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是一种电流驱动的发光器件, 按照发光机制的不同, 可以分为 荧光器件和磷光器件两种, 当电荷从电极注入器件时, 由于电子自旋方向的随机性, 单重态 激子的比例只有25, 另外75为三重态激子, 一般情况下,。
6、 荧光器件只能利用单重激发态 激子发光, 而磷光器件可以同时应用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的能量, 因此, 磷光器件的效 率远大于荧光器件。 0004 虽然磷光器件的效率高于荧光器件, 但是, 磷光器件也有其不足之处, 如磷光材料 主要是含有贵金属的配合物, 特别是金属铱和铂的配合物, 由于金属铱和铂本身价格昂贵, 因此, 磷光材料的价格极其昂贵, 这也限制了磷光材料的应用空间。 0005 因此, 开发使用荧光材料作为发光分子, 且能够实现高效发光的OLED器件, 这样的 研究方向显得极具吸引力。 0006 2012年, C.Adachi在Nature上发表论文(Nature.,2012, 492。
7、, 234), 首次报道了一 种基于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机制, 实现了高效发光的荧光器件, 由于该类材料能够同时 利用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的能量发光, 因此其器件效率远高于传统的荧光材料, 其发 光效率在理论上与磷光材料相当, 因此, 新型TADF材料的开发为高效率荧光器件的制作带 来了新的方向。 0007 为了实现TADF发光, 有机材料需要具有极小的三重激发态-单重激发态能级差( Est), 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激发情况下, 三重态激子可进行反系间跨越, 从而实现热激活延迟 荧光发光。 在分子结构上, TADF材料常常需要具有电子给体结构单元(简称D)和电子受体结 构单元(简称A), 。
8、由此组成的D-A型分子结构, 有利于实现热激活延迟荧光发光。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针对使用现有荧光材料的OLED发光效率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热激活延迟 荧光材料及其应用。 0009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0010 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具有如式( )所示的分子结构: 说明书 1/14 页 5 CN 109020953 A 5 0011 0012 其中, R1、 R2代表氢原子、 苯基中的一种, 且R1、 R2相同; R3、 R4、 R5、 R6各自独立的选自 氢原子、 芳香族取代基、 取代或未取代的咔唑、 吩噁嗪、 9, 9-二甲基吖啶中的一种, 且R3、 R4、 R。
9、5、 R6中至少有一个选自吩噁嗪或9, 9-二甲基吖啶。 0013 进一步, 所述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具有如C01C32所示的分子结构: 0014 说明书 2/14 页 6 CN 109020953 A 6 0015 0016 本发明提供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结构特点如下: 0017 1)在结构上同时含有拉电子的吡嗪和给电子的三芳香胺结构单元, 这使得材料具 有D-A型分子结构, 由于该结构特征的存在使得其非常小的三重激发态-单重激发态能级差 Est, 有利于实现在激发情况下三重态激子的反系间跨越, 从而有效利用了三重态激子的 能量, 实现了热激活延迟荧光发光; 0018 2)在中间位置引入了四。
10、元环结构单元, 四元环连接的两个芳香族取代基呈现折叠 状态, 两个取代基团不是共平面, 这一结构特点有利于材料形成空间位阻, 降低材料的结晶 趋势, 使材料具有更好的薄膜稳定性。 0019 本发明提供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有益效果是: 0020 1)该类材料具有较大的空间位阻和优良的薄膜稳定性, 此外, 材料的分子质量为 335-721, 具有适当的分子质量和优良的热稳定性, 可适应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作的 蒸镀制程。 0021 2)该类材料的结构特点使得其具有非常小的三重态-单重态能级差(Est), 有利 于实现在激发情况下三重态激子的反系间跨越, 从而有效利用了三重态激子的能量, 可以。
11、 实现热激活延迟荧光发光, 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功能层后获得了非常高的器件效率, 说明书 3/14 页 7 CN 109020953 A 7 从而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中。 0022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包括阳极、 阴极和位于二者之间的功 能层, 功能层中含有前述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0023 进一步, 前述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在发光层中作为客体发光材料。 0024 进一步,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叠置的阳极、 空穴注入层、 空穴传输 层、 发光层、 电子传输层、 电子注入层和阴极层。 0025 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有益效果是: 0026 1)本发明。
12、提供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器件的最大亮度4350-4850cd/m2, 最大 电流效率13.9-15.7cd/A, 器件效率优良; 0027 2)与已知的红光材料DCJTB相比, 以本发明所述材料制作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器 件效率普遍提升3倍以上。 0028 本发明中, OLED器件的功能层结构, 并不局限于上述功能层结构, OLED器件的功能 层材料, 也并不局限于使用上述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用其它材料代替, 以期待进一步改善器 件性能。 0029 应当理解, 本发明所述实施过程与结果, 只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 并非是对本 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
13、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 并非用于限 定本发明的范围。 0031 一、 化合物的合成实施例 0032 实施例1: 0033 中间体B01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034 0035 具体操作过程为: 在500mL三口烧瓶中, 加入化合物A01(34.6g, 0.12mol), 乙二胺 (9.0g, 0.15mol), 冰乙酸(210g), 氮气保护下, 升温至105, 保温反应8小时, 降温至45, 将反应液倾入900g去离子水中, 搅拌0.5h, 抽滤, 150g甲醇淋洗, 收集滤饼, 加入1,2-二氯乙 烷(320g), 2,3-二氯-5,6-二氰基对苯醌(27.4g,。
14、 0.12mol), 升温至65, 保温反应6h, 降温 至30, 过滤, 收集滤液, 50g去离子水洗涤, 收集有机相, 减压脱去溶剂, 所得粗品使用硅胶 柱层析精制, 洗脱剂为二氯甲烷: 石油醚1:2(体积比), 得到目标物B01精品16.4g, 收率 43.8,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10H4Br2N2, 理论值311.8721, 测试值311.8728。 0036 实施例2: 0037 中间体B02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说明书 4/14 页 8 CN 109020953 A 8 0038 0039 参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中间体B02, 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原。
15、料乙二胺 替换为1,2-二苯基乙二胺, 得到目标物15.1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22H4Br2N2, 理论值463.9347, 测试值463.9341。 0040 实施例3: 0041 中间体B03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042 0043 参照实施例1所述方法制备中间体B03, 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原料A01替换 为A02, 得到目标物17.2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10H4Cl2N2, 理论值221.9752, 测 试值221.9756。 , 0044 实施例4: 0045 中间体B04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046 0047 参照实施。
16、例1所述方法制备中间体B04, 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原料A01替换 为A02, 同时将原料乙二胺替换为1,2-二苯基乙二胺, 得到目标物13.2g, 高分辨质谱, 正离 子模式, 分子式C22H12Cl2N2, 理论值374.0378, 测试值374.0371。 0048 实施例5: 0049 中间体B05和化合物C01的制备, 方程式如下: 0050 说明书 5/14 页 9 CN 109020953 A 9 0051 具体反应过程为: 在500mL三口烧瓶中, 加入化合物B01(15.6g, 0.05mol), 吩噁嗪 (10.1g, 0.055mol), 铜粉(5.5g), 碳酸钾。
17、(11.1g, 0.08mol), 邻二氯苯(200g), 氮气保护下, 升温至回流, 保温反应72h, 降温至40, 将反应液倾入500mL四氢呋喃中, 搅拌0.5h, 抽滤, 收集滤液, 减压脱去溶剂, 所得粗品使用硅胶柱层析精制, 洗脱剂为二氯甲烷: 石油醚1:2 (体积比), 分别收集中间体B05和目标物C01对应的产品点。 0052 得到中间体B05精品15.2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22H12BrN3O, 理论值 413.0164, 测试值413.0168。 0053 得到目标物C01粗品2.48g,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一步升华提纯, 升华温度315 , 得到。
18、1.4g目标物C01精品,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34H20N4O2, 理论值516.1586, 测试值516.1582, 元素分析(C34H20N4O2), 理论值C: 79.06, H: 3.90, N: 10.85, O: 6.19, 实测值 C: 79.02, H: 3.88, N: 10.88, O: 6.22, 使用荧光光谱仪测得化合物C01的Est为0.048eV。 0054 实施例6: 0055 化合物C03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056 0057 具体操作过程为: 在100mL三口烧瓶中, 加入化合物B05(2.07g, 0.005mol), 1-甲基 咔。
19、唑(1.08g, 0.006mol), 铜粉(0.55g), 碳酸钾(1.38g, 0.01mol), 邻二氯苯(40g), 氮气保护 下, 升温至回流, 保温反应72h, 降温至40, 将反应液倾入150mL四氢呋喃中, 搅拌0.5h, 抽 滤, 收集滤液, 减压脱去溶剂, 所得粗品使用硅胶柱层析精制, 洗脱剂为二氯甲烷: 石油醚 1:2(体积比), 得到目标物C03粗品1.83g,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一步升华提纯, 升华温 度315, 得到1.1g目标物C03精品,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35H22N4O, 理论值 514.1794, 测试值514.1796, 元素分析(。
20、C35H22N4O), 理论值C: 81.69, H: 4.31, N: 10.89, O: 3.11, 实测值C: 81.68, H: 4.33, N: 10.88, O: 3.11。 0058 实施例7: 0059 化合物C04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060 0061 以B05和9,9-二甲基吖啶为原料, 参照实施例6所述方法, 制备化合物C04, 得到目 标物1.2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37H26N4O, 理论值542.2107, 测试值542.2109, 元 说明书 6/14 页 10 CN 109020953 A 10 素分析(C37H26N4O), 理论值。
21、C: 81.90, H: 4.83, N: 10.33, O: 2.95, 实测值C: 81.92, H: 4.84, N: 10.31, O: 2.93。 0062 实施例8: 0063 化合物C05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064 0065 具体操作过程为: 在100mL三口烧瓶中, 加入化合物B05(2.07g, 0.005mol), 1-萘硼 酸(1.03g, 0.006mol), Pd(PPh3)4(0.3g), 碳酸钾(1.38g, 0.01mol), 甲苯(35g), 去离子水 (18g), 氮气保护下, 升温至回流, 保温反应12h, 降温至40, 分液, 50g甲苯萃取有。
22、机相, 合 并有机相, 减压脱去溶剂, 所得粗品使用硅胶柱层析精制, 洗脱剂为二氯甲烷: 石油醚1:2 (体积比), 得到目标物C05粗品1.6g,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一步升华提纯, 升华温度315 , 得到1.0g目标物C05精品,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32H19N3O, 理论值461.1528, 测试值461.1522, 元素分析(C32H19N3O), 理论值C: 83.28, H: 4.15, N: 9.10, O: 3.47, 实测值C: 83.26, H: 4.13, N: 9.12, O: 3.49。 0066 实施例9: 0067 化合物C06的制备, 化学。
23、方程式如下: 0068 0069 在100mL高压釜中, 加入化合物B05(2.07g, 0.005mol), 四氢呋喃(0.35g), 雷尼镍 (0.8g), 在10个大气压下催化加氢, 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8小时, 反应结束后, 收集反应 液, 加入质量浓度10的稀盐酸45g, 分液, 收集有机相, 水洗至中性, 减压脱去溶剂, 所得粗 品使用硅胶柱层析精制, 洗脱剂为二氯甲烷: 石油醚1:2(体积比), 得到目标物C06粗品 1.2g,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一步升华提纯, 升华温度285, 得到0.8g目标物C06精品,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22H13N3O, 理论。
24、值335.1059, 测试值335.1056, 元素分析 (C22H13N3O), 理论值C: 78.79, H: 3.91, N: 12.53, O: 4.77, 实测值C: 78.76, H: 3.92, N: 12.50, O: 4.82。 0070 实施例10: 0071 化合物C07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说明书 7/14 页 11 CN 109020953 A 11 0072 0073 在100mL三口烧瓶中, 加入化合物B01(2.5g, 0.008mol), 9,9-二甲基吖啶(3.3g, 0.016mol), 铜粉(0.5g), 碳酸钾(2.76g, 0.02mol), 。
25、邻二氯苯(46g), 氮气保护下, 升温至回 流, 保温反应72h, 降温至40, 将反应液倾入150mL四氢呋喃中, 搅拌0.5h, 抽滤, 收集滤液, 减压脱去溶剂, 所得粗品使用硅胶柱层析精制, 洗脱剂为二氯甲烷: 石油醚1:2(体积比), 得到目标物C07粗品2.3g,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一步升华提纯, 升华温度335, 得到 1.7g目标物C07精品,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40H32N4, 理论值568.2627, 测试值 568.2624, 元素分析(C40H32N4), 理论值C: 84.48, H: 5.67, N: 9.85, 实测值C: 84.46, H。
26、: 5.63, N: 9.91。 0074 实施例11: 0075 中间体B06和化合物C09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076 0077 以B02为原料参照实施例5所述方法制备中间体B06和化合物C09。 0078 得到中间体B06精品10.2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34H20BrN3O, 理论值 565.0790, 测试值565.0796。 0079 得到目标物C09粗品2.1g,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一步升华提纯, 升华温度345 , 得到1.4g目标物C09精品,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46H28N4O2, 理论值668.2212, 测试值668.2。
27、218, 元素分析(C46H28N4O2), 理论值C: 82.62, H: 4.22, N: 8.38, O: 4.78, 实测值C: 82.63, H: 4.18, N: 8.38, O: 4.81, 使用荧光光谱仪测得化合物C09的Est为0.054eV。 0080 实施例12: 0081 化合物C11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说明书 8/14 页 12 CN 109020953 A 12 0082 0083 参照实施例6所述方法制备化合物C11, 得到目标物1.1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 式, 分子式C47H30N4O, 理论值666.2420, 测试值666.2428, 元素分。
28、析(C47H30N4O), 理论值C: 84.66, H: 4.54, N: 8.40, O: 2.40, 实测值C: 84.61, H: 4.59, N: 8.43, O: 2.37。 0084 实施例13: 0085 化合物C12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086 0087 参照实施例6所述方法制备化合物C12, 得到目标物1.3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 式, 分子式C49H34N4O, 理论值694.2733, 测试值694.2737, 元素分析(C49H34N4O), 理论值C: 84.70, H: 4.93, N: 8.06, O: 2.30, 实测值C: 84.67, H: 。
29、4.92, N: 8.04, O: 2.37。 0088 实施例14: 0089 化合物C15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090 0091 参照实施例10所述方法制备化合物C15, 得到目标物1.6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 式, 分子式C52H40N4, 理论值720.3253, 测试值720.3255, 元素分析(C52H40N4), 理论值C: 86.64, H: 5.59, N: 7.77, 实测值C: 86.67, H: 5.56, N: 7.77。 0092 实施例15: 说明书 9/14 页 13 CN 109020953 A 13 0093 中间体B07和化合物C17的制备。
30、, 化学方程式如下: 0094 0095 在500mL三口烧瓶中, 加入化合物B03(11 .1g, 0 .05mol) , 吩噁嗪(10 .1g, 0.055mol), 叔丁醇钠(11.5g, 0.12mol), 邻二甲苯(200g), N2保护下, 加入醋酸钯(1.12g, 0.005mol), 三环己基膦(2.8g, 0.01mol), 升温至回流, 保温反应18h, 降温至40, 将反应液 倾入200mL四氢呋喃中, 加入100g去离子水, 搅拌0.5h, 分液, 收集有机相, 减压脱去溶剂, 所 得粗品使用硅胶柱层析精制, 洗脱剂为二氯甲烷: 石油醚1:2(体积比), 分别收集中间体。
31、 B07和目标物C17对应的产品点。 0096 得到中间体B07精品11.8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22H12ClN3O, 理论值 369.0669, 测试值369.0662。 0097 得到目标物C17粗品2.1g,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一步升华提纯, 升华温度315 , 得到1.4g目标物C17精品,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34H20N4O2, 理论值516.1586, 测试值516.1583, 元素分析(C34H20N4O2), 理论值C: 79.06, H: 3.90, N: 10.85, O: 6.19, 实测值 C: 79.08, H: 3.85,。
32、 N: 10.87, O: 6.20, 使用荧光光谱仪测得化合物C17的Est为0.061eV。 0098 实施例16: 0099 化合物C19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100 0101 在100mL三口烧瓶中, 加入化合物B07(1.85g, 0.005mol), 1-甲基咔唑(1.08g, 0.006mol), 叔丁醇钠(1.15g, 0.012mol), 邻二甲苯(32g), N2保护下, 加入醋酸钯(0.112g, 0.0005mol), 三环己基膦(0.28g, 0.001mol), 升温至回流, 保温反应18h, 降温至40, 将反 应液倾入30mL四氢呋喃中, 加入40g去离。
33、子水, 搅拌0.5h, 分液, 收集有机相, 减压脱去溶剂, 所得粗品使用硅胶柱层析精制, 洗脱剂为二氯甲烷: 石油醚1:2(体积比), 得到目标物C19 粗品1.6g,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一步升华提纯, 升华温度315, 得到1.05g目标物C19 精品,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35H22N4O, 理论值514.1794, 测试值514.1798, 元素分 析(C35H22N4O), 理论值C: 81.69, H: 4.31, N: 10.89, O: 3.11, 实测值C: 81.70, H: 4.32, N: 10.85, O: 3.13, 使用荧光光谱仪测得化合物C1。
34、9的Est为0.098eV。 0102 实施例17: 0103 化合物C21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说明书 10/14 页 14 CN 109020953 A 14 0104 0105 在100mL三口烧瓶中, 加入化合物B07(1.85g, 0.005mol), 1-萘硼酸(1.03g, 0.006mol), 碳酸钾(1.38g, 0.01mol), 甲苯(22g), 去离子水(12g), N2保护下, 加入醋酸钯 (0.112g, 0.0005mol), 三环己基膦(0.28g, 0.001mol), 升温至回流, 保温反应18h, 降温至40 , 将反应液倾入30mL四氢呋喃中, 加。
35、入40g去离子水, 搅拌0.5h, 分液, 收集有机相, 减压脱 去溶剂, 所得粗品使用硅胶柱层析精制, 洗脱剂为二氯甲烷: 石油醚1:2(体积比), 得到目 标物C21粗品1.9g,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一步升华提纯, 升华温度315, 得到1.45g目 标物C21精品,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32H19N3O, 理论值461 .1528, 测试值 461.1524, 元素分析(C32H19N3O), 理论值C: 83.28, H: 4.15, N: 9.10, O: 3.47, 实测值C: 83.25, H: 4.12, N: 9.09, O: 3.54。 0106 实施例。
36、18: 0107 化合物C23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108 0109 在100mL三口烧瓶中, 加入化合物B03(1.11g, 0.005mol), 9,9-二甲基吖啶(2.5g, 0.012mol), 叔丁醇钠(1.15g, 0.012mol), 邻二甲苯(32g), N2保护下, 加入醋酸钯(0.112g, 0.0005mol), 三环己基膦(0.28g, 0.001mol), 升温至回流, 保温反应18h, 降温至40, 将反 应液倾入30mL四氢呋喃中, 加入40g去离子水, 搅拌0.5h, 分液, 收集有机相, 减压脱去溶剂, 所得粗品使用硅胶柱层析精制, 洗脱剂为二氯甲烷:。
37、 石油醚1:2(体积比), 得到目标物C23 粗品2.4g,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一步升华提纯, 升华温度335, 得到1.7g目标物C23精 品,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40H32N4, 理论值568.2627, 测试值568.2624, 元素分析 (C40H32N4), 理论值C: 84.48, H: 5.67, N: 9.85, 实测值C: 84.43, H: 5.69, N: 9.88。 0110 实施例19: 0111 中间体B08和化合物C25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112 0113 以B04为原料参照实施例15所述方法制备中间体B08和化合物C25。 说明书。
38、 11/14 页 15 CN 109020953 A 15 0114 得到中间体B08精品12.6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34H20ClN3O, 理论值 521.1295, 测试值521.1298。 0115 得到目标物C25粗品2.2g,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进一步升华提纯, 升华温度345 , 得到1.5g目标物C25精品,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式, 分子式C46H28N4O2, 理论值668.2212, 测试值668.2216, 元素分析(C46H28N4O2), 理论值C: 82.62, H: 4.22, N: 8.38, O: 4.78, 实测值C: 82.66,。
39、 H: 4.19, N: 8.36, O: 4.79, 使用荧光光谱仪测得化合物C25的Est为0.078eV。 0116 实施例20: 0117 化合物C28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118 0119 参照实施例16所述方法制备化合物C28, 得到目标物1.7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 式, 分子式C49H34N4O, 理论值694.2733, 测试值694.2736, 元素分析(C49H34N4O), 理论值C: 84.70, H: 4.93, N: 8.06, O: 2.30, 实测值C: 84.70, H: 4.95, N: 8.03, O: 2.32。 0120 实施例21: 。
40、0121 化合物C29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122 0123 参照实施例17所述方法制备化合物C29, 得到目标物1.6g, 高分辨质谱, 正离子模 式, 分子式C44H27N3O, 理论值613.2154, 测试值613.2159, 元素分析(C44H27N3O), 理论值C: 86.11, H: 4.43, N: 6.85, O: 2.61, 实测值C: 86.09, H: 4.42, N: 6.87, O: 2.62。 0124 实施例22: 0125 化合物C31的制备, 化学方程式如下: 0126 0127 参照实施例18所述方法制备化合物C31, 得到目标物1.6g, 高分。
41、辨质谱, 正离子模 说明书 12/14 页 16 CN 109020953 A 16 式, 分子式C52H40N4, 理论值720.3253, 测试值720.3258, 元素分析(C52H40N4), 理论值C: 86.64, H: 5.59, N: 7.77, 实测值C: 86.68, H: 5.57, N: 7.75。 0128 二、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应用例 0129 应用例中用到的化合物结构如下: 0130 0131 应用例中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如下: 0132 a)清洗ITO(氧化铟锡)玻璃: 分别用去离子水、 丙酮、 乙醇超声清洗ITO玻璃各30分 钟, 然后在等离子体清洗器中。
42、处理5分钟; 0133 b)在阳极ITO玻璃上真空蒸镀空穴注入层HAT-CN, 厚度为10nm; 0134 c)在空穴注入层HAT-CN之上, 真空蒸镀空穴传输层TAPC, 厚度为30nm; 0135 d)在空穴传输层TAPC之上, 真空混合蒸镀发光层材料, 厚度为30nm, 发光层材料中 包括主体发光材料和客体发光材料, 应用例17和对比例1中的主体发光材料均为CBP, 应 用例17的客体发光材料分别为本发明化合物C01、 化合物C05、 化合物C09、 化合物C17、 化 合物C19、 化合物C25、 化合物C31, 对比例1的客体发光材料为化合物DCJTB, 其中主体发光材 料与客体发光。
43、材料的质量比为95:5; 0136 e)在发光层之上, 真空蒸镀电子传输层TpPYPB, 厚度为40nm; 0137 f)在电子传输层之上, 真空蒸镀电子注入层LiF, 厚度为1nm; 0138 g)在电子注入层之上, 真空蒸镀阴极Al, 厚度为100nm。 0139 应用例17和对比例1的发光器件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140 表1红光器件光电数据表 说明书 13/14 页 17 CN 109020953 A 17 0141 014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 型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以本发明所提供的材料制作的OLED器件, 器件性能有进一步提升的 空间, 如使用其它材料代替TAPC作为空穴传输层, 使用其它掺杂的方式制作发光层等, 类似 改进都应该被理解为,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说明书 14/14 页 18 CN 109020953 A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