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香生产设备.pdf

上传人:倪** 文档编号:8689642 上传时间:2020-12-0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504443.X

申请日:

20140903

公开号:

CN204111647U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9F1/02,C09F3/00

主分类号:

C09F1/02,C09F3/00

申请人:

松阳县永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潘永鑫

地址:

323400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西屏街道长虹东路10号

优先权:

CN201420504443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香生产设备。一种松香生产设备,包括设备组和管道组;设备组包括溶解锅、高位锅、热水锅、脂液水洗装置、中层脂液处理锅、过渡锅、废水处理锅、脂液沉淀装置、蒸馏冷凝装置、放香槽、松节油储罐、松节油回收泵、松节油回用储罐和管道冷却器;管道组包括脂液输送管道、脂液回收管道、热水管道、蒸汽回收管道和蒸汽加热管道;设备组中的各个设备通过管道组中的各类管道连接。该松香生产设备的优点是:结构合理、不仅无中层脂产生而且节水节能,浪费松脂资源极少。

权利要求书

1.松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组和管道组;所述设备组包括溶解锅(1)、高位锅(2)、热水锅(3)、脂液水洗装置、中层脂液处理锅(7)、过渡锅(8)、废水处理锅(9)、脂液沉淀装置、蒸馏冷凝装置、放香槽(11)、松节油储罐(13)、松节油回收泵(14)、松节油回用储罐(4)和管道冷却器(15);管道组包括脂液输送管道(21)、脂液回收管道(22)、热水管道(18)、蒸汽回收管道(20)和蒸汽加热管道(19);所述溶解锅(1)料液输出端通过脂液输送管道(21)连接高位锅(2)上部,以使溶解锅(1)微压送脂液入高位锅(2);高位锅(2)中部通过脂液输送管道(21)连接脂液水洗装置,高位锅(2)底部通过脂液回收管道(22)连接中层脂液处理锅(7);脂液水洗装置中部通过脂液输送管道(21)连接脂液沉淀装置;脂液沉淀装置输出端连接蒸馏冷凝装置;脂液水洗装置底部通过脂液回收管道(22)连接中层脂液处理锅(7)下部;中层脂液处理锅(7)上部输出端通过脂液回收管道(22)依次连接过渡锅(8)和废水处理锅(9);所述过渡锅(8)上部输出端连回所述溶解锅(1);所述脂液沉淀装置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废水处理锅(9);所述蒸馏冷凝装置的底部连接放香槽(11),蒸馏冷凝装置的冷却端连接松节油储罐(13),松节油储罐(13)通过松节油回收泵(14)连接松节油回用储罐(4);所述热水锅(3)通过热水管道(18)分别连接溶解锅(1)、脂液水洗装置、中层脂液处理锅(7)、过渡锅(8)和废水处理锅(9);所述蒸汽加热管道(19)分别连接溶解锅(1)、脂液沉淀装置、蒸馏冷凝装置、脂液水洗装置、中层脂液处理锅(7)和废水处理锅(9);所述高位锅(2)、脂液水洗装置、中层脂液处理锅(7)、过渡锅(8)、废水处理锅(9)和松节油储罐(13)均连接所述热蒸汽回收管道(20)的输入端,热蒸汽回收管道(20)的输出端连接管道冷却器(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锅(8)和废水处理锅(9)之间连接的脂液回收管道(22)是由过渡锅(8)上部连出,连入废水处理锅(9)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冷凝装置包括蒸馏锅(10)和冷却器(12);所述蒸馏锅(10)上部设有进料管,蒸馏锅(1)顶部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外端部包括一由冷却管本体折弯构成的横向冷却管段(102)和一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103),横向冷却管段(102)通过所述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103)密封连接在所述冷却器(12)上;冷却器(12)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松节油储罐(13)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冷却管由下部的锥形管段(101)、横向冷却管段(102)、连接在锥形管段(101)和横向冷却管段(102)之间的迂回管段(1010)以及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103)依次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水回用管(17),所述横向冷却管段(14)外侧套设有冷凝器(1020),所述冷凝器(1020)输出端通过热水回用管(17)连接热水锅(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12)和松节油储罐(13)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松节油管道缓冲器(120),所述松节油管道缓冲器(120)顶部通过管道连接蒸汽回收管道(20);所述放香槽(11)顶部设有封盖,所述封盖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松节油储罐(13)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液水洗装置包括第一水洗锅(5a)和第二水洗锅(5b),所述高位锅(2)分别通过脂液输送管道(21)连接在第一水洗锅(5a)的上部和第二水洗锅(5b)的上部;高位锅(2)和第一水洗锅(5a)之间的脂液输送管道(21)上设有第一调节阀(21a),第一调节阀(21a)下方设有第一连杆(210a)以及安装在高位锅(2)底架上的第一扳动部(211),第一调节阀(21a)通过第一连杆(210a)连接下方的第一扳动部(211);高位锅(2)和第二水洗锅(5b)之间的脂液输送管道(21)上设有第二调节阀(21b),第二调节阀(21b)下方设有第二连杆(210b)以及安装在高位锅(2)底架上的第二扳动部(212),第二调节阀通过第二连杆(210b)连接下方的第二扳动部(212);所述第一扳动部(211)和第二扳动部(212)相互挨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洗锅(5a)和第二水洗锅(5b)形状相同,均包括锅体(51)、所述锅体(51)上设有脂液进液口(510)、热水补入口(511)和脂液出液口(514);所述锅体(51)内侧底部设有加热器;还包括安装在锅体(51)内的水磨机构,所述水磨机构包括上端连接在锅体(51)外动力装置上的转轴(520)、固定在转轴(520)下端的动盘(521)以及固定在锅体(51)中部的静盘(523);所述动盘(521)和静盘(523)平行,动盘(521)和静盘(523)之间上下对应并留有水磨间隙(522),动盘(521)的中部设有多个进料孔(5210),多个进料孔(5210)围绕所述转轴(520)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脂液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锅(6a)、第二沉淀锅(6b)和第三沉淀锅(6c);所述第一沉淀锅(6a)、第二沉淀锅(6b)和第三沉淀锅(6c)中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沉淀锅(6a)、第二沉淀锅(6b)和第三沉淀锅(6c)底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入废水处理锅(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松香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锅(6a)、第二沉淀锅(6b)、第三沉淀锅(6c)、第一水洗锅(2)和第二水洗锅(3)的顶部均连接蒸汽回收管道(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香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松香生产工艺过程,产生了很多中层脂,中层脂处理过程较为复杂, 导致松脂资源不节约。由于设备和工艺的局限,现有的松香生产会耗费大量热 能和水资源,由于没有合理的工艺和与工艺过程相对应的设备每年大规模的松 香处理会集结成大量的成本,并且浪费大量的资源,不利于我国松香提炼行业。 作为基础资源的松香,如果价格昂贵,又会架高其他产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不仅无中层脂产生而且节 水节能,浪费松脂资源极少的松香生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松香生产设备,包括设备组和管道组;所述设备组包括溶解锅、高位锅、 热水锅、脂液水洗装置、中层脂液处理锅、过渡锅、废水处理锅、脂液沉淀装 置、蒸馏冷凝装置、放香槽、松节油储罐、松节油回收泵、松节油回用储罐和 管道冷却器;管道组包括脂液输送管道、脂液回收管道、热水管道、蒸汽回收 管道和蒸汽加热管道;所述溶解锅料液输出端通过脂液输送管道连接高位锅上 部,以使溶解锅微压送脂液入高位锅;高位锅中部通过脂液输送管道连接脂液 水洗装置,高位锅底部通过脂液回收管道连接中层脂液处理锅;脂液水洗装置 中部通过脂液输送管道连接脂液沉淀装置;脂液沉淀装置输出端连接蒸馏冷凝 装置;脂液水洗装置底部通过脂液回收管道连接中层脂液处理锅下部;中层脂 液处理锅上部输出端通过脂液回收管道依次连接过渡锅和废水处理锅;所述过 渡锅中部输出端连回所述溶解锅;所述脂液沉淀装置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废水处 理锅;所述蒸馏冷凝装置的底部连接放香槽,蒸馏冷凝装置的冷却端连接松节 油储罐,松节油储罐通过松节油回收泵连接松节油回用储罐;所述热水锅通过 热水管道分别连接溶解锅、脂液水洗装置、中层脂液处理锅、过渡锅和废水处 理锅;所述蒸汽加热管道分别连接溶解锅、脂液沉淀装置、蒸馏冷凝装置、脂 液水洗装置、中层脂液处理锅和废水处理锅;所述高位锅、脂液水洗装置、中 层脂液处理锅、过渡锅、废水处理锅和松节油储罐均连接所述热蒸汽回收管道 的输入端,热蒸汽回收管道的输出端连接管道冷却器。

作为优选,所述过渡锅和废水处理锅之间连接的脂液回收管道是由过渡锅 上部连出,连入废水处理锅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蒸馏冷凝装置包括蒸馏锅和冷却器;所述蒸馏锅上部设有 进料管,蒸馏锅顶部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外端部包括一由冷却管本体折 弯构成的横向冷却管段和一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横向冷却管段通过所述 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密封连接在所述冷却器上;冷却器底部通过管道连接 松节油储罐的上部。

作为优选,冷却管由下部的锥形管段、横向冷却管段、连接在锥形管段和 横向冷却管段之间的迂回管段以及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依次连接而成。

进一步的,还包括热水回用管,所述横向冷却管段外侧套设有冷凝器,所 述冷凝器输出端通过热水回用管连接热水锅。

作为优选,所述放香槽顶部设有封盖,所述封盖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松节油 储罐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器和松节油储罐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松节油管道缓 冲器,所述松节油管道缓冲器顶部通过管道连接蒸汽回收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脂液水洗装置包括第一水洗锅和第二水洗锅,所述高位锅 分别通过脂液输送管道连接在第一水洗锅的上部和第二水洗锅的上部;高位锅 和第一水洗锅之间的脂液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一调节阀,第一调节阀下方设有第 一连杆以及安装在高位锅底架上的第一扳动部,第一调节阀通过第一连杆连接 下方的第一扳动部;高位锅和第二水洗锅之间的脂液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二调节 阀,第二调节阀下方设有第二连杆以及安装在高位锅底架上的第二扳动部,第 二调节阀通过第二连杆连接下方的第二扳动部;所述第一扳动部和第二扳动部 相互挨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水洗锅和第二水洗锅形状相同,均包括锅体、所述锅 体上设有脂液进液口、热水补入口和脂液出液口;所述锅体内侧底部设有加热 器;还包括安装在锅体内的水磨机构,所述水磨机构包括上端连接在锅体外动 力装置上的转轴、固定在转轴下端的动盘以及固定在锅体中部的静盘;所述动 盘和静盘平行,动盘和静盘之间上下对应并留有水磨间隙,动盘的中部设有多 个进料孔,多个进料孔围绕所述转轴排列。

作为优选,所述脂液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锅、第二沉淀锅和第三沉淀锅; 所述第一沉淀锅、第二沉淀锅和第三沉淀锅中部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沉淀锅、 第二沉淀锅和第三沉淀锅底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入废水处理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沉淀锅、第二沉淀锅、第三沉淀锅、第一水洗锅和第 二水洗锅的顶部均连接蒸汽回收管道。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松香生产设备,通过该松香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蒸汽回收管道,回收容易被挥发的松节油和少量的水蒸汽;通 过脂液回收管道与上述设备组中的各个锅以及装置连接,能够多层级,有效地 处理溶解的松脂,减少松脂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减少热能损耗。总之,该松香 生产设备不仅使得中层脂在整个工艺过程中被处理掉,而且还提高了整个松香 提炼的效率和效果,降低水、热能以及松脂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松香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松香生产设备未连入蒸汽加热管道的工艺流程 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松香生产设备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松香生产设备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洗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松香生产设备,该松香生产设 备包括设备组和管道组。其中:

设备组包括溶解锅1、高位锅2、热水锅3、第一水洗锅5a、第二水洗锅5b、 中层脂液处理锅7、过渡锅8、废水处理锅9、第一沉淀锅6a、第二沉淀锅6b、 第三沉淀锅6c、蒸馏冷凝装置、放香槽11、松节油储罐13、松节油回收泵14、 松节油回用储罐4和管道冷却器15。

管道组包括脂液输送管道21、脂液回收管道22、热水管道18、蒸汽回收管 道20、热水回用管17、蒸汽加热管道19以及最为普通的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将设备组和管道组的连接方式以及工艺流程进行调 整,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松香设备不仅无中层脂,而且更好地回收松节油, 节水、节能、节约松脂资源。其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如下:

溶解锅1料液输出端通过脂液输送管道21连接高位锅2上部,溶解锅1内 上加入松脂原料,蒸汽加热管道19通入蒸汽直接加热,使得松脂变为半透明流 体,其含水量在10-20%之间。在溶解锅1底部脱出杂质,如灰尘、树叶和沙, 在溶解锅1上部,形成0.45Mpa的微压,将杂质较少的脂液入高位锅2。

高位锅2下方设有底架,高位锅2的输出端分为多层,其中高位锅2顶部 连入蒸汽回收管道20,其中部通过脂液输送管道21分别连接第一水洗锅5a的 上部和第二水洗锅5b的上部,高位锅2底部通过脂液回收管道22连接中层脂 液处理锅7的上部。高位锅2和第一水洗锅5a之间的脂液输送管道21上设有 第一调节阀21a,第一调节阀21a下方设有第一连杆210a以及安装在高位锅2 底架上的第一扳动部211,第一调节阀21a通过第一连杆210a连接下方的第一 扳动部211。高位锅2和第二水洗锅5b之间的脂液输送管道21上设有第二调节 阀21b,第二调节阀21b下方设有第二连杆210b以及安装在高位锅2底架上的 第二扳动部212,第二调节阀通过第二连杆210b连接下方的第二扳动部212; 所述第一扳动部211和第二扳动部212相互挨紧。采用了连杆和扳动部连接方 式,放低了第一调节阀21a和第二调节阀21b的操作位置,使其在实际操作中 操作人员操作方便,便于分别调整第一水洗锅5a和第二水洗锅5b之间的液位 高度,使得整个水洗过程连续。

上述第一水洗锅5a和第二水洗锅5b的底部通过脂液回收管道22均连入中 层脂液处理锅7的下部,即中层脂液处理锅7分别从上部和下部接收高位锅2 底部和第一、第二水洗锅5a、5b的脂液输入。由于高位锅2底部的脂液并未进 行水洗,杂质百分含量小于水洗后水洗锅底部的脂液,因此在中层脂液处理锅7 上部和下部之间设有丝网,第一、第二水洗锅5a、5b底部的脂液从丝网下方打 入中层脂液处理锅7,中层脂液处理锅7既有热水进行补水,又有蒸汽进行加热, 将上述输入的中层脂液进行热处理。中层脂液处理锅7输出端处在中层脂液处 理锅7的上部,其将处理后的脂液通过压入过渡锅8,过渡锅8中部有一连回所 述溶解锅1输出端,除此之外,过渡锅8还有另一输出端连接废水处理锅9,该 输出端处在过渡锅8顶部,主要将含水量较大的液体输出至废水处理锅9。

上述热水锅3通过热水管道18分别连接溶解锅1、第一水洗锅5a、第二水 洗锅5b、中层脂液处理锅7、过渡锅8和废水处理锅9,对各个锅进行直接热水 加温,同时进行补水。

上述第一水洗锅5a和第二水洗锅5b中部的输出端均连入第一沉淀锅6a, 第一沉淀锅6a、第二沉淀锅6b和第三沉淀锅6c中部依次连接;第一沉淀锅6a、 第二沉淀锅6b和第三沉淀锅6c底部通过管道依次均连接入废水处理锅9。第三 沉淀锅6c的输出端连接蒸馏冷凝装置的输入端。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加热源从外部引入,并通过分气缸16分出多根蒸汽加热 管道19,蒸汽加热管道19输出端分别连接溶解锅1、第一沉淀锅6a、第二沉淀 锅6b、第三沉淀锅6c、蒸馏冷凝装置、第一水洗锅5a、第二水洗锅5b、中层脂 液处理锅7和废水处理锅9。

上述蒸馏冷凝装置包括蒸馏锅10和冷却器12。其中蒸馏锅10上部设有进 料管,蒸馏锅10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放香槽11,蒸馏锅10顶部连接有冷却管。 蒸馏锅10对进料管送入第三沉淀锅6c的脂液进行蒸馏,蒸馏锅10内将松节油 和水蒸汽混合气体蒸出,蒸馏锅10底部留下的是松香,通过底部的管道排放至 放香槽11。蒸馏锅10顶部的冷却管具体由下部的锥形管段101、横向冷却管段 102、连接在锥形管段101和横向冷却管段102之间的迂回管段1010以及输出 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103依次连接而成。锥形管段101下端连接的蒸馏锅10锅 顶,锥形管段101上端通过迂回管段1010变换开口朝向,使其顺利与横向冷却 管段102对接,并且使得蒸馏锅10内的很多气体在迂回管段1010被液化流回, 循环蒸发后,效率和纯度更高。汽化松节油和水蒸汽在横向冷却管段102进行 一级冷却。为了更好的冷却,其中的横向冷却管段102外侧套设有冷凝器1020, 冷凝器1020输入冷水,其输出端设有热水回用管17。本实用新型中的热水回用 管17用于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热水锅,给热水锅内的热水进行热能补偿,更好地 回用热能。一级冷却之后,上述横向冷却管段102的输出端通过一输出端开口 朝下的弯管段103水封连接在所述冷却器12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松节油进行 二次冷却。冷却器12高位设置,其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松节油储罐13,在冷却器 12和松节油储罐13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松节油管道缓冲器120,其目的之一 是便于缓冲松节油的下流,之二在于便于管道内释放压力,进而便于气体的蒸 发,加快冷却。上述冷却器12下方的管道连入松节油储罐13的上部,松节油 储罐13下部通过松节油回收泵14连接处在高位的松节油回用储罐4,松节油回 收泵4将松节油打置高位,松节油回用储罐4连接溶解锅,高位的松节油回用 储罐4也便于松节油加回溶解工序中的设备,合理回用松节油,减少松脂资源 浪费。

为了回收容易蒸发掉的松节油以及少量水蒸汽,本实用新型中的放香槽11 顶部设有封盖,所述封盖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松节油储罐13的顶部。本实用新型 中的松节油储罐13顶部设有蒸汽回收管道20,松节油管道缓冲器120顶部也通 过管道连接蒸汽回收管道20,此外,上述溶解锅1、高位锅2、中层脂液处理锅 7、过渡锅8、废水处理锅9、第一水洗锅2、第二水洗锅3、第一沉淀锅6a和 第二沉淀锅6b、第三沉淀锅6c的顶部也都连接蒸汽回收管道20,蒸汽回收管 道20末端连接管道冷却器15,管道冷却器15输出端设有回收水管150,将这 些无杂质的松节油合理回用。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冷却器15是螺旋立式管道冷却 器。而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用于二次冷却的冷却器12是换热器。

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水洗锅5a和第二水洗锅5b均采用如下结构的水洗 锅:该水洗锅由锅体51、底架以及水磨机构组成,锅体51固定在底架上,水磨 机构安装在锅体51内。

上述的水磨机构具体包括上端连接在锅体51外动力装置上的转轴520、固 定在转轴520下端的动盘521以及固定在锅体51中部的静盘523,动盘521和 静盘523均呈圆形,同轴且平行设置,动盘521和静盘523之间上下对应并留 有水磨间隙522,动盘521的中部设有多个进料孔5210,多个进料孔5210围绕 所述转轴520排列,呈环形。其中的动力装置具体可以是电机或者电机与减速 机配合机构,也可以任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能便于驱动转轴520带动动盘 521高速旋转的机构。

其中,锅体51上设有脂液进液口510、热水补入口511、脂液回收口和脂 液出液口514。脂液进液口510位于所述锅体51上部,脂液输送管道21与其对 接,高于动盘521所处的水平位置;脂液出液口514、热水补入口511和脂液进 液口510均处在锅体侧部,其中脂液出液口514的位置低于脂液进液口510,但 不低于位于动盘521所处的水平位置,脂液出液口514连接脂液输送管道21, 而脂液回收口处在锅体51底部,热水补入口511与上述热水管道18对接。锅 体51内侧底部设有加热器,上述加热器512是蒸汽换热器,蒸汽换热器输入端 连接锅体51外侧的热蒸输入管5120,输出端连接锅体51外侧的冷却水输出管 5121。蒸汽换热器通过连入上述蒸汽加热管道19连入并予以供热。

为了更好地取得水洗效果,加热器位置最好处在静盘523下方,这里的热 水补入口511位置大致对应在动盘521和静盘523之间,加入的热水刚好能够 快速被加热器。

采用上述结构的水洗锅,通过设置水洗锅中的动盘521和静盘523,动盘 521高速旋转使得动盘521和静盘523之间的水磨间隙内的脂液被高速研磨。脂 液和水充分混合后,水分子渗入到纤细的脂液微粒周围,形成乳白色液体,从 而便于脂液内的较小的杂质颗粒分离出来。动盘521中部设有多个进料孔5210, 而高速旋转的动盘521甩出乳白色液体后使得水磨间隙内形成负压,进而进料 孔5210会吸入未处理的脂液,最后,使得水洗锅连续不断地对脂液进行水洗, 使其充分与水混合而打散松脂颗粒,从而有效分离出杂质。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举例描述,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作出限制,依照本实用新型精神原理作相似的修改、变换和等同替代,均 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松香生产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松香生产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松香生产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松香生产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香生产设备.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164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1 CN 204111647 U (21)申请号 201420504443.X (22)申请日 2014.09.03 C09F 1/02(2006.01) C09F 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松阳县永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323400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西屏街道 长虹东路 10 号 (72)发明人 潘永鑫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4) 实用新型名称 松香生产设备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香生产设。

2、备。一种松 香生产设备, 包括设备组和管道组 ; 设备组包括 溶解锅、 高位锅、 热水锅、 脂液水洗装置、 中层脂液 处理锅、 过渡锅、 废水处理锅、 脂液沉淀装置、 蒸馏 冷凝装置、 放香槽、 松节油储罐、 松节油回收泵、 松 节油回用储罐和管道冷却器 ; 管道组包括脂液输 送管道、 脂液回收管道、 热水管道、 蒸汽回收管道 和蒸汽加热管道 ; 设备组中的各个设备通过管道 组中的各类管道连接。 该松香生产设备的优点是 : 结构合理、 不仅无中层脂产生而且节水节能, 浪费 松脂资源极少。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

3、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111647 U CN 204111647 U 1/2 页 2 1. 松香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包括设备组和管道组 ; 所述设备组包括溶解锅 (1)、 高 位锅 (2)、 热水锅 (3)、 脂液水洗装置、 中层脂液处理锅 (7)、 过渡锅 (8)、 废水处理锅 (9)、 脂 液沉淀装置、 蒸馏冷凝装置、 放香槽 (11)、 松节油储罐 (13)、 松节油回收泵 (14)、 松节油回 用储罐 (4) 和管道冷却器 (15) ; 管道组包括脂液输送管道。

4、 (21)、 脂液回收管道 (22)、 热水 管道 (18)、 蒸汽回收管道 (20) 和蒸汽加热管道 (19) ; 所述溶解锅 (1) 料液输出端通过脂 液输送管道 (21) 连接高位锅 (2) 上部, 以使溶解锅 (1) 微压送脂液入高位锅 (2) ; 高位锅 (2) 中部通过脂液输送管道 (21) 连接脂液水洗装置, 高位锅 (2) 底部通过脂液回收管道 (22) 连接中层脂液处理锅 (7) ; 脂液水洗装置中部通过脂液输送管道 (21) 连接脂液沉淀 装置 ; 脂液沉淀装置输出端连接蒸馏冷凝装置 ; 脂液水洗装置底部通过脂液回收管道 (22) 连接中层脂液处理锅 (7) 下部 ; 中层。

5、脂液处理锅 (7) 上部输出端通过脂液回收管道 (22) 依次连接过渡锅 (8) 和废水处理锅 (9) ; 所述过渡锅 (8) 上部输出端连回所述溶解锅 (1) ; 所述脂液沉淀装置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废水处理锅 (9) ; 所述蒸馏冷凝装置的底部连接放香 槽(11), 蒸馏冷凝装置的冷却端连接松节油储罐(13), 松节油储罐(13)通过松节油回收泵 (14)连接松节油回用储罐(4) ; 所述热水锅(3)通过热水管道(18)分别连接溶解锅(1)、 脂 液水洗装置、 中层脂液处理锅 (7)、 过渡锅 (8) 和废水处理锅 (9) ; 所述蒸汽加热管道 (19) 分别连接溶解锅 (1)、 脂液沉淀装置。

6、、 蒸馏冷凝装置、 脂液水洗装置、 中层脂液处理锅 (7) 和 废水处理锅 (9) ; 所述高位锅 (2)、 脂液水洗装置、 中层脂液处理锅 (7)、 过渡锅 (8)、 废水处 理锅 (9) 和松节油储罐 (13) 均连接所述热蒸汽回收管道 (20) 的输入端, 热蒸汽回收管道 (20) 的输出端连接管道冷却器 (15)。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过渡锅 (8) 和废水处理锅 (9) 之间连接的脂液回收管道 (22) 是由过渡锅 (8) 上部连出, 连入废水处理锅 (9) 顶部。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蒸馏冷。

7、凝装置包括蒸馏锅 (10) 和冷却器 (12) ; 所述蒸馏锅 (10) 上部设有进料管, 蒸馏锅 (1) 顶部连接有冷却管 ; 所 述冷却管外端部包括一由冷却管本体折弯构成的横向冷却管段 (102) 和一输出端开口朝 下的弯管段(103), 横向冷却管段(102)通过所述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103)密封连接 在所述冷却器 (12) 上 ; 冷却器 (12) 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松节油储罐 (13) 的上部。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冷却管由下部的锥形管段 (101)、 横向冷却管段(102)、 连接在锥形管段(101)和横向冷却管段(102)之间的迂回管。

8、段 (1010) 以及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 (103) 依次连接而成。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热水回用管 (17), 所述 横向冷却管段 (14) 外侧套设有冷凝器 (1020), 所述冷凝器 (1020) 输出端通过热水回用管 (17) 连接热水锅 (3)。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冷却器 (12) 和松节油储罐 (13) 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松节油管道缓冲器 (120), 所述松节油管道缓冲器 (120) 顶部 通过管道连接蒸汽回收管道 (20) ; 所述放香槽 (11) 顶部设有封盖, 所述封盖顶部。

9、通过管道 连接松节油储罐 (13) 的顶部。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脂液水洗装置包括第一水 洗锅 (5a) 和第二水洗锅 (5b), 所述高位锅 (2) 分别通过脂液输送管道 (21) 连接在第一水 洗锅 (5a) 的上部和第二水洗锅 (5b) 的上部 ; 高位锅 (2) 和第一水洗锅 (5a) 之间的脂液输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111647 U 2 2/2 页 3 送管道(21)上设有第一调节阀(21a), 第一调节阀(21a)下方设有第一连杆(210a)以及安 装在高位锅 (2) 底架上的第一扳动部 (211), 第一调节阀 (21a。

10、) 通过第一连杆 (210a) 连接 下方的第一扳动部(211) ; 高位锅(2)和第二水洗锅(5b)之间的脂液输送管道(21)上设有 第二调节阀 (21b), 第二调节阀 (21b) 下方设有第二连杆 (210b) 以及安装在高位锅 (2) 底 架上的第二扳动部(212), 第二调节阀通过第二连杆(210b)连接下方的第二扳动部(212) ; 所述第一扳动部 (211) 和第二扳动部 (212) 相互挨紧。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水洗锅 (5a) 和第二 水洗锅 (5b) 形状相同, 均包括锅体 (51)、 所述锅体 (51) 上设有脂液进液口。

11、 (510)、 热水补 入口 (511) 和脂液出液口 (514) ; 所述锅体 (51) 内侧底部设有加热器 ; 还包括安装在锅体 (51) 内的水磨机构, 所述水磨机构包括上端连接在锅体 (51) 外动力装置上的转轴 (520)、 固定在转轴 (520) 下端的动盘 (521) 以及固定在锅体 (51) 中部的静盘 (523) ; 所述动盘 (521) 和静盘 (523) 平行, 动盘 (521) 和静盘 (523) 之间上下对应并留有水磨间隙 (522), 动盘 (521) 的中部设有多个进料孔 (5210), 多个进料孔 (5210) 围绕所述转轴 (520) 排列。 9. 根据权利要。

12、求 1 所述的松香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脂液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 淀锅 (6a)、 第二沉淀锅 (6b) 和第三沉淀锅 (6c) ; 所述第一沉淀锅 (6a)、 第二沉淀锅 (6b) 和第三沉淀锅 (6c) 中部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沉淀锅 (6a)、 第二沉淀锅 (6b) 和第三沉淀锅 (6c) 底部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入废水处理锅 (9)。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一种松香生产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沉淀锅 (6a)、 第 二沉淀锅 (6b)、 第三沉淀锅 (6c)、 第一水洗锅 (2) 和第二水洗锅 (3) 的顶部均连接蒸汽回 收管道 (20)。 权 利 要 求 书 C。

13、N 204111647 U 3 1/5 页 4 松香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香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松香生产工艺过程, 产生了很多中层脂, 中层脂处理过程较为复杂, 导致松 脂资源不节约。 由于设备和工艺的局限, 现有的松香生产会耗费大量热能和水资源, 由于没 有合理的工艺和与工艺过程相对应的设备每年大规模的松香处理会集结成大量的成本, 并 且浪费大量的资源, 不利于我国松香提炼行业。作为基础资源的松香, 如果价格昂贵, 又会 架高其他产品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 不仅无中层脂产生而且节水节 能, 浪。

14、费松脂资源极少的松香生产设备。 0004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 0005 松香生产设备, 包括设备组和管道组 ; 所述设备组包括溶解锅、 高位锅、 热水锅、 脂 液水洗装置、 中层脂液处理锅、 过渡锅、 废水处理锅、 脂液沉淀装置、 蒸馏冷凝装置、 放香槽、 松节油储罐、 松节油回收泵、 松节油回用储罐和管道冷却器 ; 管道组包括脂液输送管道、 脂 液回收管道、 热水管道、 蒸汽回收管道和蒸汽加热管道 ; 所述溶解锅料液输出端通过脂液输 送管道连接高位锅上部, 以使溶解锅微压送脂液入高位锅 ; 高位锅中部通过脂液输送管道 连接脂液水洗装置, 高位锅底部通。

15、过脂液回收管道连接中层脂液处理锅 ; 脂液水洗装置中 部通过脂液输送管道连接脂液沉淀装置 ; 脂液沉淀装置输出端连接蒸馏冷凝装置 ; 脂液水 洗装置底部通过脂液回收管道连接中层脂液处理锅下部 ; 中层脂液处理锅上部输出端通 过脂液回收管道依次连接过渡锅和废水处理锅 ; 所述过渡锅中部输出端连回所述溶解锅 ; 所述脂液沉淀装置底部通过管道连接废水处理锅 ; 所述蒸馏冷凝装置的底部连接放香槽, 蒸馏冷凝装置的冷却端连接松节油储罐, 松节油储罐通过松节油回收泵连接松节油回用储 罐 ; 所述热水锅通过热水管道分别连接溶解锅、 脂液水洗装置、 中层脂液处理锅、 过渡锅和 废水处理锅 ; 所述蒸汽加热管道。

16、分别连接溶解锅、 脂液沉淀装置、 蒸馏冷凝装置、 脂液水洗 装置、 中层脂液处理锅和废水处理锅 ; 所述高位锅、 脂液水洗装置、 中层脂液处理锅、 过渡 锅、 废水处理锅和松节油储罐均连接所述热蒸汽回收管道的输入端, 热蒸汽回收管道的输 出端连接管道冷却器。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过渡锅和废水处理锅之间连接的脂液回收管道是由过渡锅上部连 出, 连入废水处理锅顶部。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蒸馏冷凝装置包括蒸馏锅和冷却器 ; 所述蒸馏锅上部设有进料管, 蒸馏锅顶部连接有冷却管 ; 所述冷却管外端部包括一由冷却管本体折弯构成的横向冷却管 段和一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 横向冷却管段通过所述输。

17、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密封连 接在所述冷却器上 ; 冷却器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松节油储罐的上部。 说 明 书 CN 204111647 U 4 2/5 页 5 0008 作为优选, 冷却管由下部的锥形管段、 横向冷却管段、 连接在锥形管段和横向冷却 管段之间的迂回管段以及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依次连接而成。 0009 进一步的, 还包括热水回用管, 所述横向冷却管段外侧套设有冷凝器, 所述冷凝器 输出端通过热水回用管连接热水锅。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放香槽顶部设有封盖, 所述封盖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松节油储罐的 顶部。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冷却器和松节油储罐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松节油管道缓冲。

18、器, 所述松节油管道缓冲器顶部通过管道连接蒸汽回收管道。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脂液水洗装置包括第一水洗锅和第二水洗锅, 所述高位锅分别通 过脂液输送管道连接在第一水洗锅的上部和第二水洗锅的上部 ; 高位锅和第一水洗锅之间 的脂液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一调节阀, 第一调节阀下方设有第一连杆以及安装在高位锅底架 上的第一扳动部, 第一调节阀通过第一连杆连接下方的第一扳动部 ; 高位锅和第二水洗锅 之间的脂液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二调节阀, 第二调节阀下方设有第二连杆以及安装在高位锅 底架上的第二扳动部, 第二调节阀通过第二连杆连接下方的第二扳动部 ; 所述第一扳动部 和第二扳动部相互挨紧。 0013 作。

19、为优选, 所述第一水洗锅和第二水洗锅形状相同, 均包括锅体、 所述锅体上设有 脂液进液口、 热水补入口和脂液出液口 ; 所述锅体内侧底部设有加热器 ; 还包括安装在锅 体内的水磨机构, 所述水磨机构包括上端连接在锅体外动力装置上的转轴、 固定在转轴下 端的动盘以及固定在锅体中部的静盘 ; 所述动盘和静盘平行, 动盘和静盘之间上下对应并 留有水磨间隙, 动盘的中部设有多个进料孔, 多个进料孔围绕所述转轴排列。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脂液沉淀装置包括第一沉淀锅、 第二沉淀锅和第三沉淀锅 ; 所述第 一沉淀锅、 第二沉淀锅和第三沉淀锅中部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沉淀锅、 第二沉淀锅和第三沉 淀锅底部。

20、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入废水处理锅。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沉淀锅、 第二沉淀锅、 第三沉淀锅、 第一水洗锅和第二水洗锅 的顶部均连接蒸汽回收管道。 0016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松香生产设备, 通过该松香生产设备, 本实用 新型通过蒸汽回收管道, 回收容易被挥发的松节油和少量的水蒸汽 ; 通过脂液回收管道与 上述设备组中的各个锅以及装置连接, 能够多层级, 有效地处理溶解的松脂, 减少松脂资源 的浪费, 同时也减少热能损耗。 总之, 该松香生产设备不仅使得中层脂在整个工艺过程中被 处理掉, 而且还提高了整个松香提炼的效率和效果, 降低水、 热能以及松脂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

21、17 图 1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松香生产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0018 图 2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松香生产设备未连入蒸汽加热管道的工艺流程图。 0019 图 3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松香生产设备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0 图 4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松香生产设备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1 图 5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洗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204111647 U 5 3/5 页 6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3 实施例 1 : 如图 1、 图 2、 图 3 和图 4 所示的松香生产设备, 该松香生产设备。

22、包括设 备组和管道组。其中 : 0024 设备组包括溶解锅1、 高位锅2、 热水锅3、 第一水洗锅5a、 第二水洗锅5b、 中层脂液 处理锅 7、 过渡锅 8、 废水处理锅 9、 第一沉淀锅 6a、 第二沉淀锅 6b、 第三沉淀锅 6c、 蒸馏冷凝 装置、 放香槽 11、 松节油储罐 13、 松节油回收泵 14、 松节油回用储罐 4 和管道冷却器 15。 0025 管道组包括脂液输送管道21、 脂液回收管道22、 热水管道18、 蒸汽回收管道20、 热 水回用管 17、 蒸汽加热管道 19 以及最为普通的管道。 0026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将设备组和管道组的连接方式以及工艺流程进行调整, 使。

23、 得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松香设备不仅无中层脂, 而且更好地回收松节油, 节水、 节能、 节约 松脂资源。其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如下 : 0027 溶解锅 1 料液输出端通过脂液输送管道 21 连接高位锅 2 上部, 溶解锅 1 内上加 入松脂原料, 蒸汽加热管道 19 通入蒸汽直接加热, 使得松脂变为半透明流体, 其含水量在 10-20之间。 在溶解锅1底部脱出杂质, 如灰尘、 树叶和沙, 在溶解锅1上部, 形成0.45Mpa 的微压, 将杂质较少的脂液入高位锅 2。 0028 高位锅 2 下方设有底架, 高位锅 2 的输出端分为多层, 其中高位锅 2 顶部连入蒸汽 回收管道 20, 其中部通过脂。

24、液输送管道 21 分别连接第一水洗锅 5a 的上部和第二水洗锅 5b 的上部, 高位锅 2 底部通过脂液回收管道 22 连接中层脂液处理锅 7 的上部。高位锅 2 和第 一水洗锅 5a 之间的脂液输送管道 21 上设有第一调节阀 21a, 第一调节阀 21a 下方设有第 一连杆 210a 以及安装在高位锅 2 底架上的第一扳动部 211, 第一调节阀 21a 通过第一连杆 210a 连接下方的第一扳动部 211。高位锅 2 和第二水洗锅 5b 之间的脂液输送管道 21 上设 有第二调节阀 21b, 第二调节阀 21b 下方设有第二连杆 210b 以及安装在高位锅 2 底架上的 第二扳动部 21。

25、2, 第二调节阀通过第二连杆 210b 连接下方的第二扳动部 212 ; 所述第一扳 动部 211 和第二扳动部 212 相互挨紧。采用了连杆和扳动部连接方式, 放低了第一调节阀 21a 和第二调节阀 21b 的操作位置, 使其在实际操作中操作人员操作方便, 便于分别调整第 一水洗锅 5a 和第二水洗锅 5b 之间的液位高度, 使得整个水洗过程连续。 0029 上述第一水洗锅 5a 和第二水洗锅 5b 的底部通过脂液回收管道 22 均连入中层脂 液处理锅 7 的下部, 即中层脂液处理锅 7 分别从上部和下部接收高位锅 2 底部和第一、 第二 水洗锅 5a、 5b 的脂液输入。由于高位锅 2 底。

26、部的脂液并未进行水洗, 杂质百分含量小于水 洗后水洗锅底部的脂液, 因此在中层脂液处理锅 7 上部和下部之间设有丝网, 第一、 第二水 洗锅5a、 5b底部的脂液从丝网下方打入中层脂液处理锅7, 中层脂液处理锅7既有热水进行 补水, 又有蒸汽进行加热, 将上述输入的中层脂液进行热处理。中层脂液处理锅 7 输出端处 在中层脂液处理锅 7 的上部, 其将处理后的脂液通过压入过渡锅 8, 过渡锅 8 中部有一连回 所述溶解锅1输出端, 除此之外, 过渡锅8还有另一输出端连接废水处理锅9, 该输出端处在 过渡锅 8 顶部, 主要将含水量较大的液体输出至废水处理锅 9。 0030 上述热水锅3通过热水管。

27、道18分别连接溶解锅1、 第一水洗锅5a、 第二水洗锅5b、 中层脂液处理锅 7、 过渡锅 8 和废水处理锅 9, 对各个锅进行直接热水加温, 同时进行补水。 0031 上述第一水洗锅 5a 和第二水洗锅 5b 中部的输出端均连入第一沉淀锅 6a, 第一沉 淀锅 6a、 第二沉淀锅 6b 和第三沉淀锅 6c 中部依次连接 ; 第一沉淀锅 6a、 第二沉淀锅 6b 和 说 明 书 CN 204111647 U 6 4/5 页 7 第三沉淀锅 6c 底部通过管道依次均连接入废水处理锅 9。第三沉淀锅 6c 的输出端连接蒸 馏冷凝装置的输入端。 0032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加热源从外部引入, 并通过分。

28、气缸 16 分出多根蒸汽加热管道 19, 蒸汽加热管道 19 输出端分别连接溶解锅 1、 第一沉淀锅 6a、 第二沉淀锅 6b、 第三沉淀锅 6c、 蒸馏冷凝装置、 第一水洗锅 5a、 第二水洗锅 5b、 中层脂液处理锅 7 和废水处理锅 9。 0033 上述蒸馏冷凝装置包括蒸馏锅 10 和冷却器 12。其中蒸馏锅 10 上部设有进料管, 蒸馏锅 10 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放香槽 11, 蒸馏锅 10 顶部连接有冷却管。蒸馏锅 10 对进料管 送入第三沉淀锅6c的脂液进行蒸馏, 蒸馏锅10内将松节油和水蒸汽混合气体蒸出, 蒸馏锅 10 底部留下的是松香, 通过底部的管道排放至放香槽 11。蒸馏锅 。

29、10 顶部的冷却管具体由 下部的锥形管段 101、 横向冷却管段 102、 连接在锥形管段 101 和横向冷却管段 102 之间的 迂回管段 1010 以及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 103 依次连接而成。锥形管段 101 下端连接 的蒸馏锅 10 锅顶, 锥形管段 101 上端通过迂回管段 1010 变换开口朝向, 使其顺利与横向冷 却管段 102 对接, 并且使得蒸馏锅 10 内的很多气体在迂回管段 1010 被液化流回, 循环蒸发 后, 效率和纯度更高。汽化松节油和水蒸汽在横向冷却管段 102 进行一级冷却。为了更好 的冷却, 其中的横向冷却管段102外侧套设有冷凝器1020, 冷凝器102。

30、0输入冷水, 其输出端 设有热水回用管17。 本实用新型中的热水回用管17用于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热水锅, 给热水 锅内的热水进行热能补偿, 更好地回用热能。一级冷却之后, 上述横向冷却管段 102 的输出 端通过一输出端开口朝下的弯管段103水封连接在所述冷却器12上, 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松 节油进行二次冷却。冷却器 12 高位设置, 其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松节油储罐 13, 在冷却器 12 和松节油储罐 13 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松节油管道缓冲器 120, 其目的之一是便于缓冲松 节油的下流, 之二在于便于管道内释放压力, 进而便于气体的蒸发, 加快冷却。上述冷却器 12下方的管道连入松节油储罐13。

31、的上部, 松节油储罐13下部通过松节油回收泵14连接处 在高位的松节油回用储罐 4, 松节油回收泵 4 将松节油打置高位, 松节油回用储罐 4 连接溶 解锅, 高位的松节油回用储罐 4 也便于松节油加回溶解工序中的设备, 合理回用松节油, 减 少松脂资源浪费。 0034 为了回收容易蒸发掉的松节油以及少量水蒸汽, 本实用新型中的放香槽 11 顶部 设有封盖, 所述封盖顶部通过管道连接松节油储罐 13 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中的松节油储 罐 13 顶部设有蒸汽回收管道 20, 松节油管道缓冲器 120 顶部也通过管道连接蒸汽回收管 道 20, 此外, 上述溶解锅 1、 高位锅 2、 中层脂液处理锅 。

32、7、 过渡锅 8、 废水处理锅 9、 第一水洗 锅2、 第二水洗锅3、 第一沉淀锅6a和第二沉淀锅6b、 第三沉淀锅6c的顶部也都连接蒸汽回 收管道 20, 蒸汽回收管道 20 末端连接管道冷却器 15, 管道冷却器 15 输出端设有回收水管 150, 将这些无杂质的松节油合理回用。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冷却器 15 是螺旋立式管道冷却 器。而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用于二次冷却的冷却器 12 是换热器。 0035 如图5所示, 上述第一水洗锅5a和第二水洗锅5b均采用如下结构的水洗锅 : 该水 洗锅由锅体51、 底架以及水磨机构组成, 锅体51固定在底架上, 水磨机构安装在锅体51内。 0036 上述的水。

33、磨机构具体包括上端连接在锅体 51 外动力装置上的转轴 520、 固定在转 轴 520 下端的动盘 521 以及固定在锅体 51 中部的静盘 523, 动盘 521 和静盘 523 均呈圆形, 同轴且平行设置, 动盘 521 和静盘 523 之间上下对应并留有水磨间隙 522, 动盘 521 的中部 设有多个进料孔 5210, 多个进料孔 5210 围绕所述转轴 520 排列, 呈环形。其中的动力装置 说 明 书 CN 204111647 U 7 5/5 页 8 具体可以是电机或者电机与减速机配合机构, 也可以任意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能便于驱 动转轴 520 带动动盘 521 高速旋转的机构。。

34、 0037 其中, 锅体 51 上设有脂液进液口 510、 热水补入口 511、 脂液回收口和脂液出液口 514。脂液进液口 510 位于所述锅体 51 上部, 脂液输送管道 21 与其对接, 高于动盘 521 所 处的水平位置 ; 脂液出液口 514、 热水补入口 511 和脂液进液口 510 均处在锅体侧部, 其中 脂液出液口 514 的位置低于脂液进液口 510, 但不低于位于动盘 521 所处的水平位置, 脂液 出液口 514 连接脂液输送管道 21, 而脂液回收口处在锅体 51 底部, 热水补入口 511 与上述 热水管道 18 对接。锅体 51 内侧底部设有加热器, 上述加热器 5。

35、12 是蒸汽换热器, 蒸汽换 热器输入端连接锅体 51 外侧的热蒸输入管 5120, 输出端连接锅体 51 外侧的冷却水输出管 5121。蒸汽换热器通过连入上述蒸汽加热管道 19 连入并予以供热。 0038 为了更好地取得水洗效果, 加热器位置最好处在静盘 523 下方, 这里的热水补入 口 511 位置大致对应在动盘 521 和静盘 523 之间, 加入的热水刚好能够快速被加热器。 0039 采用上述结构的水洗锅, 通过设置水洗锅中的动盘 521 和静盘 523, 动盘 521 高速 旋转使得动盘 521 和静盘 523 之间的水磨间隙内的脂液被高速研磨。脂液和水充分混合 后, 水分子渗入到。

36、纤细的脂液微粒周围, 形成乳白色液体, 从而便于脂液内的较小的杂质颗 粒分离出来。动盘 521 中部设有多个进料孔 5210, 而高速旋转的动盘 521 甩出乳白色液体 后使得水磨间隙内形成负压, 进而进料孔 5210 会吸入未处理的脂液, 最后, 使得水洗锅连 续不断地对脂液进行水洗, 使其充分与水混合而打散松脂颗粒, 从而有效分离出杂质。 0040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举例描述, 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 出限制, 依照本实用新型精神原理作相似的修改、 变换和等同替代, 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204111647 U 8 1/5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11647 U 9 2/5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11647 U 10 3/5 页 11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11647 U 11 4/5 页 12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11647 U 12 5/5 页 13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111647 U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