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及其专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及其专用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62220A43申请公布日20110202CN101962220ACN101962220A21申请号201010241476622申请日20100730C02F3/02200601C02F3/10200601C02F11/04200601C02F101/1620060171申请人南京林业大学地址210037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72发明人梅翔邹胜男谢玥杨旭王蓓蕾江文潮朱超杰陈娟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代理人柏尚春54发明名称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及其专用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及其专用装置。本发。
2、明利用水解酸化反应器将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产生的剩余污泥转化为水解酸化液,通过钙盐除磷方法和氨吹脱装置降低水解酸化液中磷和氮的含量后用作有机碳源,处理后的水解酸化液与低碳氮比污水按一定的流量比进入具有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在一定的工艺运行条件下实现提高总氮去除率的目的。本发明解决了低碳氮比污水生物脱氮过程反硝化碳源不足的问题,提高了生物脱氮的效果,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将剩余污泥水解酸化产物作为外加碳源,以废治废,既有效地利用了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中大量的富含挥发性脂肪酸的有机质,又实现了剩余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
3、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7页附图5页CN101962221A1/2页21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水解酸化反应器中,加入剩余污泥,用浓度为3545MOL/L的NAOH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90,180240R/MIN搅拌反应2024H,按投配率为510取出反应液,再在5000G离心力下离心30MIN,取其上清液,制得初级水解酸化液;其中,剩余污泥的VSS/TSS大于40,含水率为9597;2用11盐酸调节初级水解酸化液的PH值至4555,再向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投加氯化钙溶液,然后用浓度为3545MOL/L的NAOH溶液调节投加氯化钙溶液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
4、的PH值至8595,搅拌反应1015MIN,再在5000G离心力下离心30MIN,取其上清液,制得中级水解酸化液;其中,加入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CA2与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PO43P的摩尔比为2251;3用浓度为3545MOL/L的NAOH溶液调节中级水解酸化液的PH值至110115,再以5009001的气液比吹脱调节PH值后的中级水解酸化液中的氨,制得水解酸化液;其中,水解酸化液的COD浓度为64438114014MG/L,TN浓度为2556248864MG/L;NH4N浓度为2191038581MG/L;TP浓度为1755059470MG/L;4将流量比为150100的水解酸化。
5、液和污水,连续加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TN、NH4N和COD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其中,污水的COD/TN值小于2,TN浓度为3060MG/L;曝气生物滤池设有曝气段和非曝气段,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体积比为121;曝气生物滤池的气水比为8151,回流比为21,水力停留时间为810H;其中,步骤14均在室温下进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投配率为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CA2与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PO43P的摩尔比为21。4根据。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吹脱调节PH值后的中级水解酸化液中氨的气液比为50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水解酸化液和污水的流量比为17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曝气生物滤池的气水比为101。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的专用装置,包括水解酸化罐、吹脱塔和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曝气段和非曝气段,在所述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1个空气入口,在所述的空气入口上连接有穿孔曝气管,所述的穿孔曝气管均匀分。
7、布在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滤料层中;所述的曝气段为通有空气的穿孔曝气管上段滤料层;所述的非曝气段为通有空气的穿孔曝气管下段滤料层。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入口为5个。权利要求书CN101962220ACN101962221A2/2页3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体积比在0251之内可调。权利要求书CN101962220ACN101962221A1/7页4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及其专用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环境工程水处理领域,涉及剩余污泥水解酸化产物经除磷脱氨。
8、后作为有机碳源应用于低碳氮比污水的处理并提高生物脱氮效率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背景技术0002低碳氮比污水是一类有机物浓度偏低,氮含量较高的污水,许多地区的生活污水,垃圾渗滤液,部分工业废水等都属于这类污水。低碳氮比污水中有机质缺乏使得这类污水在生物处理系统中有机碳源不足,导致总氮去除率偏低。传统生物脱氮需要足够数量的有机质,而这类污水中本身含有的有机质较少,无法满足反硝化所需的碳源要求。外加有机碳源是一类重要的提高低碳氮比污水生物脱氮效果的方法。0003目前,外加有机碳源以甲醇、乙醇、乙酸钠等为主,但由于这类有机碳源成本高,有些甚至有毒性,在实际生产中没有被广泛运用。寻找合适的外加有机碳源成为。
9、关注的热点。0004城市污泥经水解酸化可产生较多的溶解性有机物,在水解与发酵细菌作用下,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与脂肪水解并发酵转化成单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等,水解阶段产生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发酵细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为简单的以挥发性脂肪酸VFAS为主的末端产物,并分泌到细胞外。VFAS中的乙酸和丙酸是增强生物脱氮的有利基质,拥有比甲醇和乙醇更高的反硝化速率。0005国内吴一平等以初沉污泥厌氧水解/酸化产物为反硝化的碳源研究脱氮速率,发现初沉污泥水解产物的脱氮速率分别为城市污水脱氮速率的3倍,是投加甲醇脱氮速率的133倍;高永青等研究了剩余污泥酸化液用作A2/O系统的补充碳源时的反硝化速率和系统的脱。
10、氮除磷能力;TONG等利用回收氮磷后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作为外加碳源研究了SBR反应器生物脱氮除磷性能,在酸化液流量进水流量为135时,TN和P的去除率分别为832和929,同时比较了出水COD中的主要成分;ZHENG等研究了在低溶解氧条件下,外加污泥水解酸化液能够提高SBR反应器生物脱氮效果,TN去除率从61上升至81,但出水COD会有所上升,在54MG/L左右。0006国外大多数的研究中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污泥水解发酵产酸,也有对初沉污泥与剩余污泥的混合污泥和高浓度污水的水解酸化研究。ELEFSINIOTIS等研究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VFAS的反硝化速率,结果显示挥发酸中的小分子物质如甲。
11、酸、乙酸极易被反硝化菌利用,平均反硝化速率为00111GNOXN/GVSSD,VFAS比其他有机质更适合作为碳源被微生物利用。ARAVINTHAN等研究了不同的方法获得的污泥水解酸化产物用于反硝化速率的对比实验,在灭菌锅条件下碱性水解酸化液的反硝化速率最高,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水解酸化液生物降解性能有重要的影响。0007利用富含VFAS的水解酸化液作为有机碳源可以提高反硝化速率和总氮去除率,目前外加水解酸化液条件下的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集中在SBR和A2/O工艺形式,研究结果距离工业化生产还有一段距离,生物脱氮的效率并不高,存在产生二次污染的风险,尤其当COD/TN值很低COD/TN2时,生物脱。
12、氮效果并不理想,还不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说明书CN101962220ACN101962221A2/7页5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TN、NH4N和COD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发明内容0008发明目的针对低碳氮比污水普遍存在碳源不足而造成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总氮去除率不高的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以实现提高总氮去除率的目的。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的专用装置。0009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0010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111在水解酸化反应器中,加入剩余污泥,用浓度为3545MOL/L的NAOH溶液。
13、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至90,180240R/MIN搅拌反应2024H,按投配率为510取出反应液,再在5000G离心力下离心30MIN,取其上清液,制得初级水解酸化液;其中,剩余污泥的VSS/TSS大于40,含水率为9597;00122用11盐酸调节初级水解酸化液的PH值至4555,再向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投加氯化钙溶液,然后用浓度为3545MOL/L的NAOH溶液调节投加氯化钙溶液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的PH值至8595,搅拌反应1015MIN,再在5000G离心力下离心30MIN,取其上清液,制得中级水解酸化液;其中,加入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CA2与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PO43。
14、P的摩尔比为2251;00133用浓度为3545MOL/L的NAOH溶液调节中级水解酸化液的PH值至110115,再以5009001的气液比吹脱调节PH值后的中级水解酸化液中的氨,制得水解酸化液;其中,水解酸化液的COD浓度为64438114014MG/L,TN浓度为2556248864MG/L;NH4N浓度为2191038581MG/L;TP浓度为1755059470MG/L;00144将流量比为150100的水解酸化液和污水,连续加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TN、NH4N和COD排放标准限值要求;其中,污水的COD/TN值小于2,TN浓度为3060MG/L。
15、;曝气生物滤池设有曝气段和非曝气段,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体积比为121;曝气生物滤池的气水比为8151,回流比为21,水力停留时间HRT,基于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内陶粒滤料层的体积,下同为810H;0015其中,步骤14均在室温下进行,室温为2327。0016步骤1中,所述的投配率为5。投配率即为投入的污泥体积与反应体系总体积的比值,投入的污泥体积与取出的反应液体积相同;例如,在5L反应体系中,取出500ML反应液,同时添加500ML污泥,即为投配率10;剩余污泥的VSS/TSS为4450,含水率为9596。0017步骤2中,加入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CA2与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PO43。
16、P的摩尔比为21。0018步骤3中,吹脱调节PH值后的中级水解酸化液中氨的气液比为5001。0019步骤4中,水解酸化液和污水的流量比为175;曝气生物滤池的气水比为101。0020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的生物脱氮方法的专用装置,包括水解酸化罐、吹脱塔和一体说明书CN101962220ACN101962221A3/7页6化曝气生物滤池,所述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曝气段和非曝气段,在所述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1个空气入口,在所述的空气入口上连接有穿孔曝气管,所述的穿孔曝气管均匀分布在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滤料层中;所述的曝气段为通有空气的穿孔曝气管上段滤料层;所述的非曝气段为通有空气。
17、的穿孔曝气管下段滤料层。0021所述的空气入口为5个。所述的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体积比在0251之内可调。0022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装有粒径为35MM的陶粒滤料。0023本发明中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层具有曝气段和非曝气段,曝气段为通有空气的穿孔曝气管上段滤料层,非曝气段为通有空气的穿孔曝气管下段滤料层;各穿孔曝气管沿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侧壁均匀分布在滤料层中,通过在不同位置穿孔曝气管通气的方式控制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体积比,进气量通过流量计来控制;曝气段主要进行硝化反应,将氨氮氧化成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非曝气段主要进行异养反硝化,使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形成氮气而脱除。
18、;进水采用上向流的方式,污水由污水箱经进水计量泵,与一定投配流量比条件下的外加水解酸化液一起进入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浸没水层中设有回流管,通过回流泵以一定回流比回流至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进水口。通过外加水解酸化液,提高污水的碳氮比,使得反硝化过程在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中能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总氮去除效果,同时控制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出水的氨氮浓度和有机物浓度,避免产生二次污染。0024本发明中按510的污泥投配率进行水解酸化罐运行,能产生富含挥发性脂肪酸VFAS的水解酸化液,同时氨化效果良好,能将大量有机氮转化成氨氮,投配率太高会使氨化不彻底,水解酸化液中的有机氮浓度偏高,不利于后续。
19、的脱氨处理,投配率太低则有机质浓度偏低。调节水解酸化液PH值为4555以消除碳酸盐,节省钙盐用量,提高除磷效果。0025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除磷脱氨后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为有机碳源,通过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解决低碳氮比污水因碳源不足而导致的总氮去除率偏低的难题,提高总氮的去除效果,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将剩余污泥水解酸化产物作为外加碳源,以废治废,以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液中大量的富含挥发性脂肪酸的有机质代替成本较高的甲醇、乙酸钠等物质,降低了低碳氮比污水处理的成本,同时又实现了剩余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另外,具有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运行调控方便、易于操。
20、作维护。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0026图1是水解酸化液制备装置的示意图。0027图2是水解酸化液中的氨吹脱装置的示意图。0028图3是本发明的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工艺装置示意图。0029图4至图7分别为实施例1、2、3和6污水处理效果历时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书CN101962220ACN101962221A4/7页70031一种低碳氮比污水的处理方法的专用装置,包括水解酸化液制备装置、氨吹脱装置和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工艺装置。0032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水解酸化液制备装置。该水解酸化液制备装置包括水解酸化。
21、罐8、相互连接的搅拌机2和搅拌机控制器1;在水解酸化罐8上留有出气口4、进料口5和出料口6;在水解酸化罐8的底部设有排泥口7;在出气口4上连接有洗气瓶9。同时,在水解酸化罐8上还设有温度计3。向水解酸化罐8的罐体内加入剩余污泥,调节PH值,启动搅拌机2,开始反应,按一定的投配率,定时进料和取出反应液,即开展连续反应。0033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专用装置中的氨吹脱装置。该氨吹脱装置包括空压机10、流量计11、中级水解酸化液箱14、进料泵15、吸收瓶16、水解酸化液回收箱17和吹脱塔19,在吹脱塔19的塔体内设有填料床12,提高吹脱效果。在吹脱塔19的下端设有气体扩散器13,在该气体扩散器13上通。
22、过管路依次连接有流量计11和空压机10。在吹脱塔19的顶部设有水解酸化液分布器20,水解酸化液从中级水解酸化液箱14内通过进料泵15打入吹脱塔19,通过水解酸化液分布器20分散到吹脱塔19内填料床12上。同时,在吹脱塔19的上端设有氨气出口,该出口与吸收瓶16相连,在吸收瓶16内装有稀硫酸,吹脱的氨经气体扩散装置18分散于稀硫酸中。在吹脱塔19的底部设有处理后的水解酸化液出口,使处理后的水解酸化液流入水解酸化液箱回收箱17。空气从吹脱塔19的下部向上吹脱,液体从上部向下流,进行逆流吹脱氨,提高氨吹脱效果。0034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处理低碳氮比污水的工艺装置。该工艺装置包括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
23、31、水解酸化液箱27、污水箱26、气泵21、转子流量计22、水解酸化液进料泵25和进水计量泵24、回流泵30。水解酸化液箱27和污水箱26均分别通过各自的水解酸化液进料泵25和进水计量泵24连接至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31的进水管路上。气泵21与转子流量计22相通,连接至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31的空气入口23。在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31的浸没水层中设有回流管,经回流泵30将出水与进水管路连通。在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31的侧边上设有空气入口23,空气入口23设有1至5个,或更多个,均匀设置。在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31内设有粒径为35MM的陶粒滤料层32,在陶粒滤料层内均匀设有穿孔曝气管,穿孔曝气管与空气入。
24、口23相通。该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在陶粒滤料层内设置穿孔曝气管,穿孔曝气管均匀分布在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31内的陶粒滤料层中;曝气段为通有空气的穿孔曝气管上段陶粒滤料层;非曝气段为通有空气的穿孔曝气管下段陶粒滤料层,通过调节向不同位置的空气入口23通入空气,来调节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体积大小,一般情况下,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体积比为21。气体为空气。0035实施例10036在水解酸化罐8中,加入剩余污泥,用40MOL/L的NAOH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为90,180R/MIN,搅拌水解酸化反应20H,按污泥投配率为5取出反应液,在5000G离心力下离心30MIN制得初级水解酸化液,用11盐酸调节。
25、初级水解酸化液的PH值至50,再投加一定量的CACL2溶液,确保加入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CA2与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PO43P的摩尔比为251即可,然后用40MOL/L的NAOH溶液调节投加CACL2溶液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的PH值至95,控速300R/MIN,搅拌10MIN,反应产生沉淀,在5000G离心力下离心30MIN获得上清液,制得中级水解酸化液。用35MOL/L的NAOH溶液调节中级水解酸化液PH值至115,在室温下,在吹脱塔19中,以5001气液比吹脱调节说明书CN101962220ACN101962221A5/7页8PH值后的中级水解酸化液中的氨,吹出的氨用稀硫酸吸收,。
26、制得水解酸化液,并对处理后的水解酸化液进行检测,处理后的水解酸化液的性质如表1所示。其中,剩余污泥的VSS/TSS为443,含水率为956。0037表1水解酸化液性质检测结果表之一00380039以此水解酸化液为外加碳源,以如附图3所示工艺装置处理污水。污水进水COD浓度平均为293MG/L,TN浓度平均为3511MG/L,NH4N浓度平均为2665MG/L,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31的HRT为8H,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体积比为21,气水比151及回流比21时,水解酸化液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为1100,运行结果如附图4所示,处理后出水COD浓度平均为257MG/L,TN浓度平均为1714MG/L,NH。
27、4N浓度平均为100MG/L,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对TN、NH4N和COD一级B排放标准限值要求。0040实施例20041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水解酸化液为外加碳源。污水进水水质COD浓度平均为292MG/L,TN浓度平均为3285MG/L,NH4N浓度平均为1765MG/L,水解酸化液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为175,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运行结果如附图5所示,处理后出水COD浓度平均为219MG/L,TN浓度平均为1171MG/L,NH4N浓度平均为009MG/L,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对TN、NH4N和COD一级A。
28、排放标准限值要求。0042实施例30043在水解酸化罐8中,加入剩余污泥,用45MOL/L的NAOH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为90,210R/MIN,搅拌水解酸化反应22H,按污泥投配率为10取出反应液,在5000G离心力下离心30MIN制得初级水解酸化液,用11盐酸调节初级水解酸化液的PH值至55,再投加一定量的CACL2溶液,确保加入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CA2与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PO43P的摩尔比为251即可,然后用45MOL/L的NAOH溶液调节投加CACL2溶液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的PH值至85,控速350R/MIN,搅拌15MIN,反应产生沉淀,在5000G离心力下离心3。
29、0MIN获得上清液,制得中级水解酸化液。用35MOL/L的NAOH溶液调节中级水解酸化液PH值至110,在室温下,在吹脱塔19中,以9001气液比吹脱调节PH值后的中级水解酸化液中的氨,吹出的氨用稀硫酸吸收,并对处理后的水解酸化液进行检测,其中,剩余污泥的VSS/TSS为501,含水率为954。制备出的水解酸化液的性质如表2所示。0044表2水解酸化液性质检测结果表之二0045说明书CN101962220ACN101962221A6/7页90046以该水解酸化液为外加碳源,以如附图3所示工艺装置处理污水。污水进水COD浓度平均为363MG/L,TN浓度平均为3177MG/L,NH4N浓度平均为。
30、2655MG/L,水解酸化液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为190,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运行结果如附图6所示,处理后出水COD浓度平均为233MG/L,TN浓度平均为1096MG/L,NH4N浓度平均为101MG/L,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对TN、NH4N和COD一级A排放标准限值要求。0047实施例40048在水解酸化液制备中,将吹脱塔19的吹脱气液比调为7001,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获得的水解酸化液性质在实施例1中表1所示的检测结果范围内。以此水解酸化液为外加碳源,水解酸化液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为1100,以如附图3所示工艺装置处理污水。一体化曝气生物滤池31的。
31、HRT为8H,曝气段与非曝气段的体积比为11,气水比101及回流比21时,运行结果如表3所示,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对TN、NH4N和COD一级A排放标准限值要求。0049表3污水处理结果汇总表之一0050指标NH4NTNCOD进水浓度平均MG/L41354587712出水浓度平均MG/L07115002720051实施例50052水解酸化液制备中,污泥投配率为5,加入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CA2与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PO43P的摩尔比为21,将吹脱塔19的吹脱气液比调为5001,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获得的水解酸化液性质在实施例1中表1所示的。
32、检测结果范围内。以此水解酸化液为外加碳源,水解酸化液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为175,其他条件同实施例4,以如附图3所示工艺装置处理污水。运行结果如表4所示,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对TN、NH4N和COD一级A排放标准限值要求。0053表4污水处理结果汇总表之二0054指标NH4NTNCOD进水浓度平均MG/L39044388568说明书CN101962220ACN101962221A7/7页10出水浓度平均MG/L07110822860055实施例60056在水解酸化罐8中,加入剩余污泥,用35MOL/L的NAOH溶液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为90,240R/。
33、MIN,搅拌水解酸化反应24H,按污泥投配率为75取出反应液,在5000G离心力下离心30MIN制得初级水解酸化液,用11盐酸调节初级水解酸化液的PH值至45,再投加一定量的CACL2溶液,确保加入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CA2与酸化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中的PO43P的摩尔比为21即可,然后用35MOL/L的NAOH溶液调节投加CACL2溶液后的初级水解酸化液的PH值至90,控速250R/MIN,搅拌15MIN,反应产生沉淀,在5000G离心力下离心30MIN获得上清液,制得中级水解酸化液。用40MOL/L的NAOH溶液调节中级水解酸化液PH值至115,在室温下,在吹脱塔19中,以5001气液。
34、比吹脱调节PH值后的中级水解酸化液中的氨,处理后的水解酸化液的性质如表5所示。其中,剩余活性污泥的VSS/TSS为702,含水率为973。0057表5水解酸化液性质检测结果表之三00580059以该水解酸化液为外加碳源,以如附图3所示工艺装置处理污水。污水进水COD浓度平均为201MG/L,TN浓度平均为5990MG/L,NH4N浓度平均为5235MG/L,水解酸化液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为150,气水比为81,其他条件同实例4,运行结果如附图7所示,处理后出水COD浓度平均为264MG/L,TN浓度平均为1296MG/L,NH4N浓度平均为075MG/L,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35、GB189182002中对TN、NH4N和COD一级A排放标准限值要求。0060实施例70061水解酸化液制备方法中污泥投配率为75,其他条件同实施例6,将吹脱塔19的吹脱气液比调为5001,制备出的水解酸化液性质在实施例6中表5所示的检测结果范围内,以此水解酸化液为外加碳源,HRT为10H,水解酸化液与污水投配的流量比为160,气水比为101,其他条件同实施例4,以如附图3所示工艺装置处理污水。污水进水COD浓度平均为207MG/L,TN浓度平均为5562MG/L,NH4N浓度平均为4910MG/L,处理后出水COD浓度平均为326MG/L,TN浓度平均为1816MG/L,NH4N浓度平均为085MG/L,出水水质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对TN、NH4N和COD一级B排放标准限值要求。说明书CN101962220ACN101962221A1/5页11图1说明书附图CN101962220ACN101962221A2/5页12图2说明书附图CN101962220ACN101962221A3/5页13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1962220ACN101962221A4/5页14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1962220ACN101962221A5/5页15图7说明书附图CN1019622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