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0119926.4
2010.03.09
CN101759823A
2010.06.30
撤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8F 110/06公开日:201006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8F 110/06申请日:20100309|||公开
C08F110/06; C08F8/22
C08F110/06
华东理工大学
袁向前; 杨峰; 宋宏宇
200237 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聚丙烯的水相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氯气通入聚丙烯与水的混合物,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进行反应,生成氯化聚丙烯,反应至氯化聚丙烯的氯的重量含量为20%~70%,停止通氯气,反应结束,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氯化聚丙烯。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并且该法不使用任何助剂,产物处理方便,对环境友好,副产大量的盐酸。
1. 氯化聚丙烯的水相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氯气通入聚丙烯与水的混合物,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进行反应,生成氯化聚丙烯,反应至氯化聚丙烯的氯的重量含量为20%~70%,停止通氯气,反应结束,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氯化聚丙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丙烯与水的混合物中,聚丙烯的重量含量为3~1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30~120℃;反应压力为0.1MPa~1MPa。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间为60min~360min。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紫外光的波长为280nm~460nm;单位重量物料的紫外光的功率为200~7000W/kg。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0万~30万,采用平均粒径为40目~180目的颗粒。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在搅拌下进行。
氯化聚丙烯的光引发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氯化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氯化聚丙烯(简称CPP,下同)可分为两类: 高氯化聚丙烯:氯化度在63~67%;用途:氯化橡胶的代用品,油墨及油漆的粘合剂,以及易燃物的添加剂。 低氯化聚丙烯:氯化度在20~40%(包括Hardlen);用途:主要用于黏合剂,首先用于聚丙烯薄膜热密封的预涂层;聚丙烯产品的印刷油墨和油漆的载色剂。 聚烯烃的氯化已有了广泛的研究,但由于聚丙烯的溶解性差,所以有关氯化聚丙烯的报道很少。等规聚丙烯溶解需要相当高的温度。这就使得均相氯化很困难。 CPP是由聚丙烯经氯化反应制得的,目前,生产方法主要有溶液氯化法(以四氯化碳为溶剂)、水相悬浮氯化法和固相氯化法。 溶液氯化法是目前工业生产CPP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特点是氯化比较均匀,反应比较容易控制,产品氯含量一般可以达到53%~63%,可满足涂料、胶粘剂等行业实际应用的要求。不足之处是生产过程中溶剂损耗量大,生产成本高,产品中有残余的溶剂,质量不高,且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发达国家1995年已关闭了多家四氯化碳法CPP生产装置,转而采用水相悬浮氯化法来生产。 水相悬浮氯化法产品氯含量最高可以达到65%。该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不足之处是要求设备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且所得产品的氯化度不均匀,用作胶粘剂时粘结强度较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采用该法生产CPP。 固相氯化法工艺简单,设备腐蚀小,产品纯度高,生产成本低,无废物排放,但其属于非均相反应,氯化不均匀,反应热移去困难,易焦化、变色及粘结,故在工业生产中很少采用。 水相法是目前大力推广的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如中国氯碱中由何勇等报导的技术。但是,目前的该技术仍然需要使用助剂,并且反应条件苛刻,产物后处理复杂,产品质量不易控制,且在该法中使用的助剂对环境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该法亟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氯化聚丙烯的光引发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氯气通入聚丙烯与水的混合物,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进行反应,生成氯化聚丙烯,反应至氯化聚丙烯的氯的重量含量为20%~70%,停止通氯气,反应结束,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氯化聚丙烯; 氯化聚丙烯的氯的重量含量的定义如下: 聚丙烯与水的混合物中,聚丙烯的重量含量为3~15%; 反应温度为30~120℃; 反应压力为0.1MPa~1MPa; 优选的,反应时间为60min~180min; 紫外光的波长为365nm;所述紫外光可通过紫外光灯获得,一般的,单位重量物料的功率为200~7000W/kg; 所述聚丙烯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20万~30万,最好采用平均粒径为140目~180目的颗粒; 优选的,反应在搅拌下进行; 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并且该法不使用任何助剂,产物处理方便,对环境友好,副产大量的盐酸。 附图说明 图1是反应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反应器,参见图1,所述反应器包括壳体1、搅拌装置2和紫外灯3; 所述搅拌装置2设置在反应器壳体的中部,所述紫外灯3设置在壳体1内。 实施例1 将粒径为120目的聚丙烯90g与450g水一同加入反应釜内,加热至70℃,待温度恒定后通入氯气并开启紫外光灯(波长:365nm,功率:70W),保持反应压力0.5MPa,80min后反应结束。将所得的产物多次水洗至洗液的pH值为7后在70℃下烘干至恒重,即得氯含量为32%(Wt%)的氯化聚丙烯成品。 原料聚丙烯的数据分子量为30万。 实施例2 将粒径为120目的聚丙烯28.96g与550g水一同加入反应釜内,加热至70℃,待温度恒定后通入氯气并开启紫外光灯(波长:365nm,功率:70W),保持反应压力0.45MPa,6h后反应结束。将所得的产物多次水洗至洗液的pH值为7后,在70℃下烘干至恒重,即得氯含量为55%(Wt%)的氯化聚丙烯成品。原料聚丙烯的数据分子量为30万。 实施例3 将粒径为160目的聚丙烯28.96g与550ml水一同加入反应釜内,加热至70℃,待温度恒定后通入氯气并开启紫外光灯(波长:365nm,功率:70W),保持反应压力0.5MPa,4.5h后反应结束。将所得的产物多次水洗至洗液的pH值为7后在70℃下烘干至恒重,即得氯含量为67%(Wt%)的氯化聚丙烯成品。原料聚丙烯的数据分子量为30万。
《氯化聚丙烯的光引发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化聚丙烯的光引发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化聚丙烯的水相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氯气通入聚丙烯与水的混合物,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进行反应,生成氯化聚丙烯,反应至氯化聚丙烯的氯的重量含量为2070,停止通氯气,反应结束,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氯化聚丙烯。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便于工业化生产,并且该法不使用任何助剂,产物处理方便,对环境友好,副产大量的盐酸。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