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弹性暂堵剂及其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都采用注水开发,但是油田长期注水开发后,导致 储油层物性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高渗透、大孔道地层的产生,使水淹地层平 均渗透率较原始渗透率提高,水流在地层中只沿着高渗透层前进,很少进入中 低渗透层。由此造成水驱波及体积系数下降,水驱效果变差,油气采收率下降。 为了消除注水危害,提高水驱效率,最常用的技术措施是向注水井中注入化学 剂,化学剂凝固或膨胀后形成物理堵塞,降低高渗透带的渗透率,迫使注入水 转向,增加对低含水部位的驱油作用。
无论是化学剂凝固或膨胀形成物理堵塞都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凝固或 膨胀后的产物不能达到与孔道相同的粒径,从而导致油层渗透率不均或堵水效 果不好;另一方面,凝固或膨胀后的化学剂难于降解,在堵水完成油气采出后, 大量有机或无机化学剂的残留使油层污染严重,环境负担加重;最后,以往的 化学剂凝固或膨胀后油溶性不佳,施工完成后造成地层渗透率的大幅度下降, 以致后期可采油气藏的大量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软弹性、 机械性能、油溶性和可降解性,可被挤入大渗透率缝隙,导致注入水的转向, 施工完成后可在地层环境下能自然降解的可降解弹性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可降解聚合 物弹性体100份~150份,增塑剂1份~3份,表面活性剂0.5份~2份和润滑剂 0.5份~1.5份;所述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乙烯 基淀粉2份~5份、丙烯酸丁酯10份~15份、顺丁烯二酸酐1份~3份、引发 剂0.05份~0.15份,溶剂6份~12份和氮气100份~150份,所述的增塑剂为 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乙酯或柠檬酸三丁酯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表面 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润滑剂为油酸酯,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任 意一种,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正丁醇和异丁醇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可降解弹性暂堵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乙烯基淀粉,丙烯酸丁酯和顺丁烯二酸酐放置于反应釜中,均匀混 合;
二、向步骤一中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中放入溶剂进行溶解;
三、向步骤二中溶解后的液体中加入引发剂;
四、向步骤三中加入引发剂的反应釜内注入压力为0.01MPa的氮气;
五、将步骤四中通入氮气的反应釜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聚合,加热至70℃~ 75℃;
六、将步骤五中加热聚合至溶液体系粘度为50mPa.s时,将上述聚合物溶 液挤入塑料造粒机,即可得到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
七、将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步骤六中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放 置于高速混合机内进行共混,共混时间为10分钟;
八、将步骤七中的共混物放置于JS-II型橡胶粉脱硫塑化机中进行塑化, 塑化温度为100℃~150℃;
九、将步骤八中塑化后的共混物冷却至60℃~80℃后,将其放入DY180-系 列塑料挤出机中进行造粒,即可。
本发明由于具有良好的软弹性、机械性能,油溶性和可降解性的优点,因 此对其施加足够压力,即可使其挤入大渗透率缝隙,导致注入水的转向;随着 油气地采出,本发明能溶于油中,不会影响油气采出,当施工完成后,未能溶 解完全的本发明可在地层环境下能自然降解,从而避免了污染油层和加重环境 负担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为可降解弹性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 行进一步说明。具体的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1
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113份、增塑剂3 份、表面活性剂0.7份、润滑剂1.4份、乙烯基淀粉2份、丙烯酸丁酯14份、 顺丁烯二酸酐1份、引发剂0.11份,溶剂7份和氮气134份;所述增塑剂为柠 檬酸三丁酯,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润滑剂为油酸酯,引发剂为过氧 化苯甲酰,溶剂为异丁醇;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乙烯基淀粉,丙烯酸丁酯和顺丁烯二酸酐放置于反应釜中,均匀混 合;
二、向步骤一中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中放入溶剂进行溶解;
三、向步骤二中溶解后的液体中加入引发剂;
四、向步骤三中加入引发剂的反应釜内注入压力为0.01MPa的氮气;
五、将步骤四中通入氮气的反应釜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聚合,加热至71℃;
六、将步骤五中加热聚合至溶液体系粘度为50mPa.s时,将上述聚合物溶 液挤入塑料造粒机,即可得到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
七、将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步骤六中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放 置于高速混合机内进行共混,共混时间为10分钟;
八、将步骤七中的共混物放置于JS-II型橡胶粉脱硫塑化机中进行塑化, 塑化温度为103℃;
九、将步骤八中塑化后的共混物冷却至62℃后,将其放入DY180-系列塑料 挤出机中进行造粒,即可。
实施例2
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144份,增塑剂1 份,表面活性剂1.8份和润滑剂1.3份;所述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是由下列 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乙烯基淀粉5份、丙烯酸丁酯11份、顺丁烯二酸酐3份、 引发剂0.06份,溶剂11份和氮气100份,所述的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所 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的润滑剂为油酸酯,所述的引发剂 为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一、将乙烯基淀粉,丙烯酸丁酯和顺丁烯二酸酐放置于反应釜中,均匀混 合;
二、向步骤一中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中放入溶剂进行溶解;
三、向步骤二中溶解后的液体中加入引发剂;
四、向步骤三中加入引发剂的反应釜内注入压力为0.01MPa的氮气;
五、将步骤四中通入氮气的反应釜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聚合,加热至75℃;
六、将步骤五中加热聚合至溶液体系粘度为50mPa.s时,将上述聚合物溶 液挤入塑料造粒机,即可得到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
七、将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步骤六中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放 置于高速混合机内进行共混,共混时间为10分钟;
八、将步骤七中的共混物放置于JS-II型橡胶粉脱硫塑化机中进行塑化, 塑化温度为149℃;
九、将步骤八中塑化后的共混物冷却至78℃后,将其放入DY180-系列塑料 挤出机中进行造粒,即可。
实施例3
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120份,增塑剂2 份,表面活性剂1.5份和润滑剂0.8份;所述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是由下列 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乙烯基淀粉4份、丙烯酸丁酯15份、顺丁烯二酸酐1.5份、 引发剂0.1份,溶剂10份和氮气146份,所述的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所述 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的润滑剂为油酸酯,所述的引发剂为过 氧化苯甲酰,所述的溶剂为正丁醇;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乙烯基淀粉,丙烯酸丁酯和顺丁烯二酸酐放置于反应釜中,均匀混 合;
二、向步骤一中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中放入溶剂进行溶解;
三、向步骤二中溶解后的液体中加入引发剂;
四、向步骤三中加入引发剂的反应釜内注入压力为0.01MPa的氮气;
五、将步骤四中通入氮气的反应釜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聚合,加热至74℃;
六、将步骤五中加热聚合至溶液体系粘度为50mPa.s时,将上述聚合物溶 液挤入塑料造粒机,即可得到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
七、将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步骤六中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放 置于高速混合机内进行共混,共混时间为10分钟;
八、将步骤七中的共混物放置于JS-II型橡胶粉脱硫塑化机中进行塑化, 塑化温度为127℃;
九、将步骤八中塑化后的共混物冷却至73℃后,将其放入DY180-系列塑料 挤出机中进行造粒,即可。
实施例4
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100份,增塑剂1 份,表面活性剂0.5份和润滑剂0.5份;所述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是由下列 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乙烯基淀粉2份、丙烯酸丁酯10份、顺丁烯二酸酐1份、 引发剂0.05份,溶剂6份和氮气100份,所述的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所述 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磺酸钠,所述的润滑剂为油酸酯,所述的引发剂为过 氧化苯甲酰,所述的溶剂为异丙醇;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乙烯基淀粉,丙烯酸丁酯和顺丁烯二酸酐放置于反应釜中,均匀混 合;
二、向步骤一中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中放入溶剂进行溶解;
三、向步骤二中溶解后的液体中加入引发剂;
四、向步骤三中加入引发剂的反应釜内注入压力为0.01MPa的氮气;
五、将步骤四中通入氮气的反应釜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聚合,加热至70℃;
六、将步骤五中加热聚合至溶液体系粘度为50mPa.s时,将上述聚合物溶 液挤入塑料造粒机,即可得到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
七、将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步骤六中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放 置于高速混合机内进行共混,共混时间为10分钟;
八、将步骤七中的共混物放置于JS-II型橡胶粉脱硫塑化机中进行塑化, 塑化温度为100℃;
九、将步骤八中塑化后的共混物冷却至60℃后,将其放入DY180-系列塑料 挤出机中进行造粒,即可。
实施例5
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125份,增塑剂2 份,表面活性剂1.25份和润滑剂1份;所述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是由下列重 量份的原料制成:乙烯基淀粉3.5份、丙烯酸丁酯12.5份、顺丁烯二酸酐2份、 引发剂0.1份,溶剂9份和氮气125份,所述的增塑剂为乙酰柠檬酸三乙酯,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的润滑剂为油酸酯,所述的引发剂 为偶氮二异丁腈中,所述的溶剂为正丁醇;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乙烯基淀粉,丙烯酸丁酯和顺丁烯二酸酐放置于反应釜中,均匀混 合;
二、向步骤一中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中放入溶剂进行溶解;
三、向步骤二中溶解后的液体中加入引发剂;
四、向步骤三中加入引发剂的反应釜内注入压力为0.01MPa的氮气;
五、将步骤四中通入氮气的反应釜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聚合,加热至72.5℃;
六、将步骤五中加热聚合至溶液体系粘度为50mPa.s时,将上述聚合物溶 液挤入塑料造粒机,即可得到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
七、将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步骤六中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放 置于高速混合机内进行共混,共混时间为10分钟;
八、将步骤七中的共混物放置于JS-II型橡胶粉脱硫塑化机中进行塑化, 塑化温度为125℃;
九、将步骤八中塑化后的共混物冷却至70℃后,将其放入DY180-系列塑料 挤出机中进行造粒,即可。
实施例6
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150份,增塑剂3 份,表面活性剂2份和润滑剂1.5份;所述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是由下列重 量份的原料制成:乙烯基淀粉5份、丙烯酸丁酯15份、顺丁烯二酸酐3份、引 发剂0.15份,溶剂12份和氮气150份,所述的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所述 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所述的润滑剂为油酸酯,所述的引发剂为 过氧化苯甲酰,所述的溶剂为异丁醇;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乙烯基淀粉,丙烯酸丁酯和顺丁烯二酸酐放置于反应釜中,均匀混 合;
二、向步骤一中均匀混合后的混合物中放入溶剂进行溶解;
三、向步骤二中溶解后的液体中加入引发剂;
四、向步骤三中加入引发剂的反应釜内注入压力为0.01MPa的氮气;
五、将步骤四中通入氮气的反应釜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聚合,加热至75℃;
六、将步骤五中加热聚合至溶液体系粘度为50mPa.s时,将上述聚合物溶 液挤入塑料造粒机,即可得到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
七、将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和步骤六中的可降解聚合物弹性体放 置于高速混合机内进行共混,共混时间为10分钟;
八、将步骤七中的共混物放置于JS-II型橡胶粉脱硫塑化机中进行塑化, 塑化温度为150℃;
九、将步骤八中塑化后的共混物冷却至80℃后,将其放入DY180-系列塑料 挤出机中进行造粒,即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 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