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双面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抗静电双面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纺织纤维,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高温、可纺性及经济性,常被用于
抗静电及电磁屏蔽织物的制作。不锈钢纤维在纺织产业中的使用主要是与普通纺织纤维进行混纺,以短纤
维形式在前纺工艺中加入,或以长丝状态在细纱过程加入。无论不锈钢纤维在织物中是以何种形式存在,
其生产的织物都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
赛络包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复合纺纱技术,常以连续长丝作为芯纱,天然纤维作为外包纤维进行纺制,
因此纱线同时兼具长丝及外包纤维的优良性能。将不锈钢长丝作为芯丝,纯棉纤维为包缠纤维纺制赛络包
芯纱后进行抗静电织物的织造,可使织物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及服用性能。
双丝不锈钢包芯纱是在赛络包芯纱的基础上多加入一根长丝进行纺制得到的,双根不锈钢长丝的加入
使得纱线的强力及导电性增强,纱线毛羽得到减少,从而使织物的强力及抗静电防辐射性能提高。
针对此,本发明首先将棉纤维与不锈钢纤维混纺得到棉/不锈钢短纤混纺纱;采用赛络包芯纺纱方式制
备不锈钢长丝作为芯纱、棉纤维作为外包纤维的棉/不锈钢单丝包芯纱;使用两根不锈钢长丝作为芯纱,棉
纤维为外包纤维纺制不锈钢纤维双丝包缠纱;使用上述三种纱线为纬纱,棉/不锈钢长丝包芯纱及纯棉细纱
为经纱织造织物,最终得到导电性能与防辐射性能良好、服用性能优异的抗静电防辐射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给出一种抗静电双面织物的设计及生产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静电防辐射织物,为经二重结构,其中表层
经纱采用棉/不锈钢长丝包芯纱,里层经纱采用纯棉细纱;所述纬纱采用棉/不锈钢单丝包芯纱、不锈钢纤
维双丝包缠纱及棉/不锈钢短纤混纺纱。该织物表层为棉/不锈钢长丝包芯纱与其它含不锈钢长丝的纬纱交
织而成,使其具有优良的抗静电及电磁屏蔽性能,而里层经纱为纯棉细纱,使织物服用性能得到提升。因
此该织物兼具优良的抗静电防辐射性能和较优的服用性能。
为实现上述抗静电织物的生产,采用如下的生产方法:
第一步,将纯棉纤维经过第一清梳联、第一并条后制成第一熟条,50%的第一熟条经第一粗纱工序后
在环锭细纱机上经第一细纱,制得的纯棉细纱;
第二步,将不锈钢短纤维经过第二清梳联、第二并条后制成第二熟条,与剩余50%的第一熟条经过第
三并条,得到第三熟条,将第三熟条经第二粗纱工序得到不锈钢短纤/棉混纺粗纱,而后在环锭细纱机上经
过第二细纱制成棉/不锈钢短纤混纺纱;
第三步,采用不锈钢长丝为芯丝,纯棉纤维为外包纤维,采用赛络包芯纺纱技术,在加装双喇叭口的
环锭细纱机上经第三细纱工序得到棉/不锈钢单丝包芯纱;
第四步,在经改造的环锭细纱机上,采用双长丝喂入的赛洛菲尔纺纱方式,将两根不锈钢长丝作为芯
纱,纯棉纤维为外包纤维,经第四细纱工序制得不锈钢纤维双丝包缠纱;
第五步,将棉/不锈钢单丝包芯纱作为表层经纱,纯棉细纱作为里层经纱;棉/不锈钢短纤混纺纱为第
一纬纱,棉/不锈钢单丝包芯纱为第二纬纱,不锈钢纤维双丝包缠纱为第三纬纱,采用机织经二重结构,经
络筒、整经、浆纱、穿经和织造最终得到抗静电双面织物。
采用上述生产工艺,棉/不锈钢短纤混纺纱、棉/不锈钢单丝包芯纱及不锈钢纤维双丝包缠纱中的不锈
钢长丝与短纤,赋予纱线优良的导电性,从而有效提高织物的抗静电及防辐射性能;复合纱中的棉纤维,
改善了不锈钢纤维刚性,可有效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经二重织物中的里层经纱采用纯棉细纱,可以提高
织物的舒适度,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本发明工艺进一步完善的技术方案如下: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第一清梳联中,采用FA002型圆盘抓棉机、FA036B型开棉机、FA006B型
多仓混棉机、FA109A型三滚筒清棉机、FA151型除微尘机、FA092A型棉箱给棉机和FA076C型打手成卷
机,为了使棉纤维得到良好的开松、混合及除杂,同时减少对棉纤维的损伤,所采用的工艺配置应遵循“精
细抓棉、柔性开松、均匀混合、高效除杂”的原则;抓棉机的打手速度选用700-1000r/min,打手伸出肋条
距离在2-5mm;开棉机打手速度为400-550r/min,打手到尘棒隔距进口10mm,出口18mm;多仓混棉机
角钉帘速度80-120m/min,均棉罗拉速度160-200r/min,打手速度340-500r/min,豪猪弧形板到打手距离
8-9cm;给棉机风扇速度900-1200r/min;成卷机打手到天平罗拉距离10-12mm,盖板线速度为
80-100mm/min。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第一并条中,为避免烂卷,同时使棉纤维得到充分的混合,需将棉生条进行
三次并条;头并采用FA306型并条机,6根条子混并,速度为500-800m/min;二并采用头并条与棉生条混
并,6根条子混并;三并采用RSB-D22并条机,为提高条子的匀整度,三并时加装BYZ中长片段匀整闭
环控制装置,采用6根条子混合,总牵伸倍数在7-9倍之间,熟条设计定量在19-22g/5m。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第一粗纱中,遵循“轻定量、中捻度、大压力、小后区牵伸”的原则,粗纱
定量设计在4.0-5.0g/10m,总牵伸倍数设置为6.2-8.5倍,采用后区牵伸倍数为1.0-1.5倍,粗纱捻系数为
66-78,锭速为500-600r/min,前罗拉速度150-210r/min。
优选地,第一步中,所述第一细纱中,采用QFA1528环锭细纱机纺制,遵循“大隔距、中加压、小
钳口隔距、中硬度胶辊”的原则,设计纯棉纱线线密度为22.3-29.5tex,细纱捻系数控制在360-430,锭速
为9000-14000r/min,钳口隔距为2.5-3.0mm。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第二清梳联中,因不锈钢短纤维体积质量较大且长度整齐度较好,为了更好
对其进行开松及梳理,选用FA002D型圆盘抓棉机、FA036B型开棉机、FA006B型多仓混棉机、FA092A
型棉箱给棉机、FA076C型打手成卷机;FA002D型抓棉机的打手速度选用900-1200r/min;FA036B型开棉
机打手速度为400-550r/min,给棉罗拉到打手隔距为8-9mm;FA006B型多仓混棉机打手速度300-450r/min;
FA092A型棉箱给棉机剥棉打手速度400-500r/min,回击罗拉速度350-450r/min,均棉罗拉速度
300-320r/min;FA076C型打手成卷机打手速度为750-900r/min,风扇速度1300-1350r/min。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第二并条中,因不锈钢纤维整齐度较好,可适当缩短工序,进行二次并条,
使用A272F型并条机,头并选用6根条子并合;二并将头并条与不锈钢生条并合,并合根数为6根;控制
第二熟条定量为17-21g/5m,总牵伸倍数为7-8倍。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第三并条中,棉纤维与不锈钢短纤性能差别较大,为使棉纤维与不锈钢纤维
在纱线中均匀的混合,选用A272F型并条机,以四道混并的方式进行并条;因不锈钢纤维表面光滑,在胶
辊间易滑脱,需增加胶辊的硬度来提高对须条的握持力;头并时将棉纤维生条与不锈钢纤维进行并条,将
6根条子混并为一根;将头道条子与棉纤维条子进行二道混并,合并根数为7根,得到二道混并条;将二
道混并条进行三道与四道混并,采用6根条子并合,最终得到第三熟条,控制第三熟条定量为18-22g/5m;
总牵伸倍数在8到10倍之间,输出速度为130-160m/min,喇叭口直径为3-4mm,罗拉中心距为18mm×
25mm,压力棒调节环直径15mm。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第二粗纱中,采用A454D型粗纱机,总牵伸倍数为6.0-8.0倍,粗纱定量设
计在5.0-6.5g/10m,后区牵伸倍数为1.3-1.8倍,钳口隔距为5.5mm。
优选地,第二步中,所述第二细纱中,控制混纺细纱线密度为22.3-29.5tex,因不锈钢短纤抗扭模量大,
为避免产生扭结及脆断,采用A523A型细纱机,后区牵伸倍数在1.0-1.6倍,捻系数在340-400。
优选地,第三步中,所述第三细纱中,在加装导丝系统的QFA1528型细纱机上进行纺制,以直径35μm
的316L型不锈钢长丝为芯丝,棉纤维为外包缠纤维纺制赛络包芯纱,因不锈钢长丝无弹性,故芯丝采用
消极退绕方式;设计细纱线密度为28.6-35.9tex,细纱捻系数为320-380,锭速为8000-10000r/min。
优选地,第四步中,所述第四细纱中,QFA1528型细纱机上,以两根直径35μm的不锈钢长丝为芯丝,
棉纤维为外包纤维进行纺制,两根长丝由一个导丝轮喂入,设计双丝包芯纱线密度为30.8-39.8tex,捻系数
为320-380,锭速为7000-9000r/min。
优选地,第五步中,所述络筒中,采用国产SGD0103型经密络筒机,络筒速度为580-1000m/s,导纱
距离为6-10cm,络筒张力为4-6cN,卷绕密度为0.2-0.5g/cm3,清纱范围为短粗节D>+160%、L>1.6cm,
长粗节D>+80%、L>30cm,长细节D<-40%、L>30cm。
优选地,第五步中,所述整经中,采用分条整经方法,遵循“中张力、中速度、少磨保伸、降不匀率”
的原则,选择车速为550-650m/min,整经张力控制在6-9cN,整经万米百根断头控制在0.5根以内。
优选地,第五步中,所述浆纱中,采用“贴伏毛羽、增强保伸”的原则,采用淀粉浆料,浆槽温度为
90-100℃,烘箱温度为100-120℃,pH值为6-8,上浆率为12%-16%,车速为40-50m/min。
优选地,第五步中,所述穿经中,选用小号筘,一组表、里经穿入同一筘齿内采用中,筘号选用66
齿/10cm,每筘4入,8页综顺穿。
优选地,第五步中,所述织造中,采用JAT710-190型丰田喷气织机进行织造,遵循“大张力、迟开
口、低后梁、晚引纬”的原则,选用上机张力为3500N-5000N,后梁高度选40mm-50mm为宜,车速为
500-550r/min,主喷压力为0.4MPa,辅助喷嘴压力为0.45MPa,综平时间为280°。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将不锈钢纤维以长丝和短纤形式纺入纱线中,制成织物后,不锈钢长丝与短纤维在织物内部形
成金属网格结构,可提高织物的导电性并赋予织物防辐射的特性;
(2)将棉纤维与不锈钢纤维纺制成复合纱,再进行织造,可使织物拥有天然纤维优良的吸湿透气性,
提高织物舒适性;
(3)将棉/不锈钢复合纱与纯棉细纱制成双面织物,可以有效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并且降低产品的
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叙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所给出的例子。
实施例
采用混纺技术纺制棉/不锈钢短纤混纺纱作为第一纬纱;采用赛络包芯纺纱技术,以不锈钢长丝为芯丝,
外层纤维为纯棉纤维纺制出棉/不锈钢单丝包芯纱作为织物的第二纬纱及表层经纱;以两个不锈钢长丝为芯
丝,棉纤维为外包纤维,采用赛洛菲尔技术纺制不锈钢纤维双丝包缠纱作为第三纬纱;采用环锭纺纱技术
纺制纯棉细纱作为织物里层经纱。织物采用经二重组织,表层经纱与里层经纱按2:1排列,三种纬纱以1:1:1
的方式织入织物,所制得织物具有优良的抗静电防辐射性能及较好的服用性能。
各步骤的具体参数配置如下:
(1)第一清梳联:采用FA002型圆盘抓棉机、FA036BC型开棉机、FA006B型多仓混棉机、FA109A
型三滚筒清棉机、FA151型除微尘机、FA092A型棉箱给棉机和FA076C型打手成卷机;抓棉机的打手速
度选用960r/min,打手伸出肋条距离在2mm;开棉机打手速度为430r/min,打手~尘棒隔距进口10mm,
出口18mm;多仓混棉机角钉帘速度120m/min,均棉罗拉速度160r/min,打手速度340r/min,豪猪弧形板
到打手距离8cm;给棉机风扇速度900r/min;成卷机打手到天平罗拉距离11mm,盖板线速度为95mm/min。
(2)第一并条:棉熟条设计定量在20g/5m,对棉生条进行三次并条;头并使用FA306型并条机,采
用6根混并,速度为680m/min;二并采用头并条与棉生条混并,6根条子混并;三并采用RSB-D22并条
机,为提高条子的匀整度,三并时加装BYZ中长片段匀整闭环控制装置,采用6根条子混合,总牵伸倍
数8。
(3)第一粗纱:粗纱定量设计为4.38g/10m,总牵伸倍数设置为6.85倍,后区牵伸倍数为1.35倍,
粗纱捻系数为70,锭速为545r/min,前罗拉速度180r/min。
(4)第一细纱:在QFA1528环锭细纱机上纺制,纯棉细纱线密度为28.5tex,细纱捻系数控制在385,
锭速为12000r/min。
(5)第二清梳联:采用FA002D型圆盘抓棉机、FA036B型开棉机、FA006B型多仓混棉机、FA092A
型棉箱给棉机、FA076C型打手成卷机;FA002D型抓棉机的打手速度选用980r/min;FA036B型开棉机打
手速度为420r/min,给棉罗拉到打手隔距为8-9mm;FA006B型多仓混棉机打手速度415r/min;FA092A型
棉箱给棉机剥棉打手速度420r/min,回击罗拉速度425r/min,均棉罗拉速度320r/min;FA076C型打手成卷
机打手速度为780r/min,风扇速度1300r/min。
(6)第二并条:进行两次并条,头并选用6根条子并合;二并将头并条与不锈钢生条并合,并合根
数为6根;控制第二熟条定量为18g/5m,总牵伸倍数为7倍。
(7)第三并条:混纺熟条设计定量为20g/5m,选用A272F型并条机,以四道混并的方式进行并条;
头并时将棉纤维生条与不锈钢纤维进行并条,采用6根并合;将头道条子与棉纤维条子进行二道混并,采
用7根并合;将二道混并条进行三道与四道混并,采用6根并合;总牵伸倍数9,输出速度为150m/min,
喇叭口直径为4mm。
(8)第二粗纱:采用A454D型粗纱机,总牵伸倍数为6.73倍,粗纱定量设计在5.4g/10m,后区牵伸
倍数为1.3-1.8倍,钳口隔距为5.5mm。
(9)第二细纱:混纺细纱线密度为28.5tex,采用A523A型细纱机,后区牵伸倍数1.2倍,捻系数为
400。
(10)第三细纱:设计细纱线密度为32.9tex,细纱捻系数为340,锭速为9000r/min。
(11)第四细纱:两根长丝由一个导丝轮喂入,设计双丝包芯纱纱线密度为39.2tex,捻系数为320,
锭速为7500r/min。
(12)络筒:络筒速度为680m/min,导纱距离为8cm,络筒张力为5cN,卷绕密度为0.4g/cm3,清纱
范围为短粗节D>+160%、L>1.6cm,长粗节D>+80%、L>30cm,长细节D<-40%、L>30cm。
(13)整经:分条整经,整经速度为580m/min,正经张力分排控制在8cN,整经万米百根断头控制在
0.5根。
(14)浆纱:采用淀粉浆料,浆槽温度为94℃,pH值为7,烘箱温度为120℃,上浆率为13.2%,车
速为50m/min。
(15)穿筘:筘号采用66齿/10cm,每筘4入,8页综顺穿。
(16)织造:上机张力采用3600N,后梁高度选45mm,车速为500r/min,主喷压力为0.4MPa,辅喷
压力为0.45MPa,综平时间为280°。
抗静电双面织物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