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866115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3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60811.4

申请日:

2009.12.09

公开号:

CN101759342A

公开日:

2010.06.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2F 11/12公开日:201006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11/12申请日:20091209|||公开

IPC分类号:

C02F11/12

主分类号:

C02F11/12

申请人:

华侨大学

发明人:

常方强; 涂帆

地址: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华侨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代理人:

车世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包括有压缩池、框架、真空装置及污水缓冲罐;其中,压缩池提供污泥压缩场所,其池内底部布设有排水管连通至该污水缓冲罐;所述框架置于该压缩池中,所述真空装置连接污水缓冲罐位于压缩池外,包括土工膜和真空泵,令该土工膜封闭压缩池,藉由该真空泵抽真空造成土工膜下产生负压,使压缩池内污泥中的水分被吸出并引入该污水缓冲罐后排出,采用该脱水装置可大大缩短污泥的脱水周期,达成投资小,效率高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压缩池、框架、真空装置及污水缓冲罐;其中,
所述压缩池提供污泥压缩场所,其池内底部布设有排水管路并连通至位于所述压缩池外的所述污水缓冲罐;所述框架置于该压缩池中,所述真空装置位于所述压缩池外,包括土工膜和真空泵,该真空泵与该污水缓冲罐相连通,令该土工膜封闭压缩池,藉由该真空泵抽真空造成土工膜下产生负压,使压缩池内污泥中的水分被吸出并引入该污水缓冲罐。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池由钢筋混凝土筑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池的底部铺设有滤层,该滤层是由碎石垫层、土工格栅及无纺布构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是采用钢筋焊接而成,其内侧固定一层带滤膜的土工网,并框架顶角设有吊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堆载装置可置土工膜上,以进一步压缩污泥排出水份。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载装置是由加载板和混凝土块组成。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缓冲罐的底部设有排水阀。

说明书

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污泥处理的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污水排放量和污泥产量急剧增加。污泥含水量大,进行无害化处置前必须进行脱水。目前已有的污泥脱水设备,包括挤压、离心和加热型设备等,不仅设备昂贵结构复杂,运行期间还需消耗大量能源,经济成本高,而且处理效率不是很高,单次处理量少,难以进行大规模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经济有效的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可实现较大规模的污泥脱水处理,为后续的污泥处置和利用提供先行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其包括有压缩池、框架、真空装置及污水缓冲罐;其中,
所述压缩池提供污泥压缩场所,其池内底部布设有排水管路并连通至位于所述压缩池外的所述污水缓冲罐;所述框架置于该压缩池中,所述真空装置位于所述压缩池外,包括土工膜和真空泵,该真空泵与该污水缓冲罐相连通,令该土工膜封闭压缩池,藉由该真空泵抽真空造成土工膜下产生负压,使压缩池内污泥中的水分被吸出并引入该污水缓冲罐。
所述压缩池由钢筋混凝土筑成。
所述压缩池的底部铺设有滤层,该滤层是由碎石垫层、土工格栅及无纺布构成。
所述框架是采用钢筋焊接而成,其内侧固定一层带滤膜的土工网,并框架顶角设有吊环。
一堆载装置可置土工膜上,以进一步压缩污泥排出水份。
所述堆载装置是由加载板和混凝土块组成。
所述污水缓冲罐的底部设有排水阀。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浓缩污泥的作用,充分利用真空泵形成的真空负压和堆载装置提供的压力,使土工膜下的污泥得以压缩,令污泥中的水分通过滤层进入压缩池内的排水管路,并引入污水缓冲罐中,采用该装置可大大缩短污泥脱水周期,效率高,能源消耗少,处理量大,解决了常规污泥脱水方法投资大、时间长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为污泥的处置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的较佳实施例,是由压缩池1、滤层2、框架3、真空装置4、污水缓冲罐5及堆载装置6组成;其中,
该压缩池1由钢筋混凝土筑成,提供污泥压缩场所,于池内底部布设有排水管路11,排水管路11连通至压缩池1外部的污水缓冲罐5;该滤层2由碎石垫层21、土工格栅22及无纺布23构成并依序铺设于压缩池1的底部,令碎石垫层21位于最底层,铺设厚度为20cm,并取碎石直径为3-6cm,而该土工格栅22铺设于该碎石垫层21上,用以均衡应力防止不均匀沉降,上方则铺设无纺布23,污水经此滤层2过滤后再流入压缩池1的排水管路11中;该框架3置于压缩池1中用于盛装污泥,是采用钢筋焊接而成,间隔孔洞为10cm,在框架3的内侧固定一层带滤膜的土工网31,用以反滤,土工网31包括固定于框架3的内侧面的容腔部311和盖设于容腔部311顶部的盖部312,框架的顶角设有吊环32,方便起吊设备吊起框架3;该真空装置4包括土工膜41和真空泵42,土工膜41封闭压缩池1,启动真空泵42抽真空令土工膜下产生负压,使污泥中的水被吸出经排水管路11引入至污水缓冲罐5内,真空泵42设于污泥压缩池1外,该污水缓冲罐5通过排水管路12与真空泵42相连接,污水缓冲罐5为圆柱形铁筒,底部设有排水阀用以排出污水;堆载装置6由加载板61和叠在加载板61上方的混凝土块62组成,是待压缩池1中的污泥达到一定固结度时,在土工膜41上放置堆载装置6,以进一步压缩污泥排出水份,达到最佳脱水效果。
采用上述装置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将污泥倒入位于压缩池1内的土工网31的容腔部311内,然后在污泥上部铺设土工网31的盖部312,再在压缩池1的顶部铺设土工膜41,将土工膜41的四周嵌入压缩池周边的土体内以封闭压缩池1,并令压缩池1内的土工膜41预留一定的可伸展长度以备污泥下沉;启动真空泵42抽真空,令土工膜41下产生负压,同时外界空气对土工膜41施加了大气压力,使得压缩池1内污泥中的水被吸出,通过压缩池1底部滤层2过滤进入池底的排水管路11,经排水管路11将污水引入污水缓冲罐5再行排出,待压缩池1内的污泥脱水后达到一定固结度,再在土工膜41上加设堆载装置6(即加载板61和混凝土块62)对污泥作进一步的压缩,使得污泥中的水份在附加应力作用下,进一步的排出,当污泥脱水到预定的固结度后,起吊设备卸去堆载装置6,吊起装有固结后污泥的框架3,将污泥倾倒入其它运输设备做后续处理。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是充分利用真空泵42作用形成真空负压和堆载装置提供的压力,联合施加使土工膜下的污泥得以压缩脱水,令污泥中的水分通过滤层2进入池内排水管,并引入污水缓冲罐5中,同时配合本发明在污泥压缩池内设置的竖向排水管,与水平排水管组成一个贯通系统,进一步加大脱水效率,因此采用该装置可大大缩短污泥脱水周期,投资小,效率高,能源消耗少,处理量大,且不受季节和气候限制,解决了常规污泥脱水方法投资大、时间长和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为污泥的处置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污泥真空堆载联合压缩脱水装置,包括有压缩池、框架、真空装置及污水缓冲罐;其中,压缩池提供污泥压缩场所,其池内底部布设有排水管连通至该污水缓冲罐;所述框架置于该压缩池中,所述真空装置连接污水缓冲罐位于压缩池外,包括土工膜和真空泵,令该土工膜封闭压缩池,藉由该真空泵抽真空造成土工膜下产生负压,使压缩池内污泥中的水分被吸出并引入该污水缓冲罐后排出,采用该脱水装置可大大缩短污泥的脱水周期,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