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865792 上传时间:2018-03-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2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11186.5

申请日:

2008.04.25

公开号:

CN101565688A

公开日:

2009.10.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C12N 3/00申请日:20080425授权公告日:20110420终止日期:201404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C12N3/00; C12R1/885(2006.01)N

主分类号:

C12N3/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发明人:

张惠文; 阮晓东; 蔡颖慧; 张晓黎; 罗永平; 苏振成

地址:

110016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许宗富;周秀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干燥后粉碎的按重量份数计8-9份食用菌菌糠与2-4份辅助原料混合,调节混合原料酸碱度pH为5.0-6.5,而后将与混合原料质量比为5%-10%的木霉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混合原料上,在8-30℃,培养7-10天待产出木霉孢子后,将培养好的物料干燥、粉碎即为生产木霉孢子菌剂。本发明将经处理后的食用菌菌糠作为原料来生产木霉孢子菌剂,充分利用了食用菌菌糠中剩余的营养物质和菌糠疏松透气的性质,提升了食用菌菌糠的利用价值,同时降低了木霉孢子菌剂的生产成本,生产出的木霉孢子类型主要为厚垣孢子,使菌剂中木霉孢子在土壤中的增殖和定殖能力提高,抵抗不良环境条件能力增强,木霉的存活期延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其特征在于:将干燥后粉碎的按重量份数计8-9份食用菌菌糠与2-4份辅助原料混合,调节混合原料酸碱度PH为5.0-6.5,而后将与混合原料质量比为5%-10%的木霉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混合原料上,在相对湿度60-80%,温度25-30℃,无光条件下培养4-6天后,在8-12℃低温无光条件下培养3-4天待产出木霉孢子后,将培养好的物料干燥、粉碎即为生产木霉孢子菌剂;
所述辅助原料按重量份数计为玉米粉1-2份,麸皮1-1.5份;磷酸二氢钾0.001-0.020份,硫酸镁0.001-0.020份,复合微维生素B0.001-0.020份;或红薯粉1-2份,蚕蛹粉1-2份;磷酸二氢钾0.001-0.020份,硫酸镁0.001-0.020份,复合微维生素B0.001-0.020份。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霉孢子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霉孢子悬浮液中的木霉的菌种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和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riride)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复合的真菌菌种。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霉孢子菌剂,其特征在于:食用菌菌糠为按常规方法生产食用菌后的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的培养基由主料和辅料组成,按重量含量计,其中主料占92-98%,辅料占2-8%;主料由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玉米秸粉、豆秸粉、麦糠、稻糠、稻壳、棉秸粉、麦草、杂草,甘蔗渣、酒糟、醋糟、木糖渣、菜籽饼、猪粪、鸡粪、马粪、牛粪、人粪尿、猪圈肥和塘泥土中的2~4种混合物料组成;辅料由豆饼粉、棉子饼、麦麸、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石灰粉、石膏粉、碳酸钙、草木灰、磷酸二氢钾、蔗糖、红糖、氨水、蚕蛹粉、葡萄糖和维生素B1中的3-6种混合物料组成;食用菌菌糠菌丝洁白、料块结实、无霉变和腐烂成份,菌糠的C∶N=20-35∶1,C∶P=120-270∶1,经干燥的菌糠含水量10-25%,粉碎的菌糠颗粒直径0.2-1.0cm。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霉孢子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原料中加入混合原料重量70%-120%的水;所述混合原料的酸碱度采用盐酸和石灰粉进行调节。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霉孢子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木霉孢子悬浮液中孢子数量在105-109个/ml;所述混合原料装入耐高温塑料袋或发酵容器中,115℃-121℃下湿热灭菌20-60分钟。

6.
  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霉孢子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干燥后粉碎的按重量份数计8-9份食用菌菌糠与2-4份辅助原料混合,调节混合原料酸碱度PH为5.0-6.5,而后将与混合原料质量比为5%-10%的木霉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混合原料上在相对湿度60-80%,温度25-30℃,无光条件下培养4-6天后,在8-12℃低温无光条件下培养3-4天待产出木霉孢子后,将培养好的物料干燥、粉碎即为生产木霉孢子菌剂;
所述辅助原料按重量份数计为玉米粉1-2份,麸皮1-1.5份;磷酸二氢钾0.001-0.020份,硫酸镁0.001-0.020份,复合微维生素B0.001-0.020份;或红薯粉1-2份,蚕蛹粉1-2份;磷酸二氢钾0.001-0.020份,硫酸镁0.001-0.020份,复合微维生素B0.001-0.020份。

7.
  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霉孢子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霉孢子悬浮液中的木霉的菌种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和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riride)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复合的真菌菌种。

8.
  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霉孢子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食用菌菌糠为按常规方法生产食用菌后的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的培养基由主料和辅料组成,按重量含量计,其中主料占92-98%,辅料占2-8%;主料由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玉米秸粉、豆秸粉、麦糠、稻糠、稻壳、棉秸粉、麦草、杂草,甘蔗渣、酒糟、醋糟、木糖渣、菜籽饼、猪粪、鸡粪、马粪、牛粪、人粪尿、猪圈肥和塘泥土中的2~4种混合物料组成;辅料由豆饼粉、棉子饼、麦麸、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石灰粉、石膏粉、碳酸钙、草木灰、磷酸二氢钾、蔗糖、红糖、氨水、蚕蛹粉、葡萄糖和维生素B1中的3-6种混合物料组成;食用菌菌糠菌丝洁白、料块结实、无霉变和腐烂成份,菌糠的C∶N=20-35∶1,C∶P=120-270∶1,经干燥的菌糠含水量10-25%,粉碎的菌糠颗粒直径0.2-1.0cm。

9.
  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霉孢子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原料中加入混合原料重量70%-120%的水;所述混合原料的酸碱度采用盐酸或石灰粉进调节。

10.
  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木霉孢子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木霉孢子悬浮液中孢子数量在105-109个/ml;所述混合原料装入耐高温塑料袋或发酵容器中,115℃-121℃下湿热灭菌20-60分钟。

说明书

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霉菌(Trichoderma spp.)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菌纲、丝孢菌目,粘孢菌类,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真菌,在土壤、植物根围、叶围及种子、球茎表面经常可以分离到。木霉菌是一类有重要生物防治价值的拮抗性真菌,如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钩状木霉(Trichodermahamat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可以防治真菌病害。现在已经明确其作用机制,包括产生抗生素、重寄生作用、溶菌作用、竞争作用等。此外,木霉还有刺激植物生长,增加产量的作用。试验表明,木霉生物制剂对许多农作物、蔬菜、花卉、烟草的猝倒病、立枯病、白绢病、黑胫病、根腐病、霜霉病、赤星病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应用木霉生物制剂防治土传病害是安全、无污染的防治技术。木霉菌在其生长周期内可以产生三种繁殖体,包括菌丝体、厚垣孢子和分生孢子。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木霉菌剂多为它的活分生孢子制剂,如以色列开发的哈茨木霉T39可湿性粉剂Trichodex,美国的Topshield(哈茨木霉T22)等。但分生孢子制剂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据实际测定分生孢子存活期只有半年左右,同时分生孢子在田间萌发及适应性较差,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从而影响木霉在土壤中的增殖和定殖能力,导致其生防活性下降。厚垣孢子是木霉在逆境条件下产生的一种休眠抱子,也是木霉菌重要的繁殖体形式。木霉菌厚垣孢子具有耐干燥、耐低温、对土壤抑菌作用不敏感等优点,而且木霉菌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存活能力要优于分生孢子,至少能存活20月,厚垣抱子萌发速率也较分生孢子快。因此培养厚垣孢子制作生防菌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食用菌菌糠是栽培食用菌类后剩下的废弃物。食用菌栽培原料的主要基质有玉米芯、棉籽壳、锯木屑及多种作物秸秆和工业废料。在栽培后,原料中大部分易分解转化的物质在栽培过程中已被食用菌吸收利用,但剩余的菌糠中仍然含有丰富的菌体蛋白及其他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这些食用菌菌糠如果被随意丢弃或堆放,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会占用土地,造成霉菌和害虫滋生,污染了食用菌产区的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性好,工艺简单,易于掌握的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木霉孢子菌剂:将干燥后粉碎的按重量份数计8-9份食用菌菌糠与2-4份辅助原料混合,调节混合原料酸碱度PH为5.0-6.5,而后将与混合原料质量比为5%-10%的木霉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混合原料上,在相对湿度60-80%,温度25-30℃,无光条件下培养4-6天后,在8-12℃低温无光条件下培养3-4天待产出木霉孢子后,将培养好的物料干燥、粉碎即为生产木霉孢子菌剂;
所述辅助原料按重量份数计为玉米粉1-2份,麸皮1-1.5份;磷酸二氢钾0.001-0.020份,硫酸镁0.001-0.020份,复合微维生素B0.001-0.020份;或红薯粉1-2份,蚕蛹粉1-2份;磷酸二氢钾0.001-0.020份,硫酸镁0.001-0.020份,复合微维生素B0.001-0.020份。
所述木霉孢子悬浮液中的木霉的菌种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钩状木霉(Trichodermahamatum)、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和桔绿木霉(Trichodermacitrinoriride)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复合的真菌菌种。食用菌菌糠为按常规方法生产食用菌后的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的培养基由主料和辅料组成,按重量含量计,其中主料占92-98%,辅料占2-8%;主料由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玉米秸粉、豆秸粉、麦糠、稻糠、稻壳、棉秸粉、麦草、杂草,甘蔗渣、酒糟、醋糟、木糖渣、菜籽饼、猪粪、鸡粪、马粪、牛粪、人粪尿、猪圈肥和塘泥土中的2~4种混合物料组成;辅料由豆饼粉、棉子饼、麦麸、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石灰粉、石膏粉、碳酸钙、草木灰、磷酸二氢钾、蔗糖、红糖、氨水、蚕蛹粉、葡萄糖和维生素B1中的3-6种混合物料组成;食用菌菌糠菌丝洁白、料块结实、无霉变和腐烂成份,菌糠的C∶N=20-35∶1,C∶P=120-270∶1,经干燥的菌糠含水量10-25%,粉碎的菌糠颗粒直径0.2-1.0cm。所述混合原料中加入混合原料重量70%-120%的水;所述混合原料的酸碱度采用盐酸和石灰粉进行调节。所述接种木霉孢子悬浮液中孢子数量在105-109个/ml;所述混合原料装入耐高温塑料袋或发酵容器中,115℃-121℃下湿热灭菌20-60分钟。
木霉孢子菌剂的制备方法:将干燥后粉碎的按重量份数计8-9份食用菌菌糠与2-4份辅助原料混合,调节混合原料酸碱度PH为5.0-6.5,而后将与混合原料质量比为5%-10%的木霉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混合原料上在相对湿度60-80%,温度25-30℃,无光条件下培养4-6天后,在8-12℃低温无光条件下培养3-4天待产出木霉孢子后,将培养好的物料干燥、粉碎即为生产木霉孢子菌剂;
所述辅助原料按重量份数计为玉米粉1-2份,麸皮1-1.5份;磷酸二氢钾0.001-0.020份,硫酸镁0.001-0.020份,复合微维生素B0.001-0.020份;或红薯粉1-2份,蚕蛹粉1-2份;磷酸二氢钾0.001-0.020份,硫酸镁0.001-0.020份,复合微维生素B0.001-0.020份。
所述木霉孢子悬浮液中的木霉的菌种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钩状木霉(Trichodermahamatum)、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和桔绿木霉(Trichodermacitrinoriride)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任意比例复合的真菌菌种。食用菌菌糠为按常规方法生产食用菌后的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的培养基由主料和辅料组成,按重量含量计,其中主料占92-98%,辅料占2-8%;主料由棉籽壳、锯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玉米秸粉、豆秸粉、麦糠、稻糠、稻壳、棉秸粉、麦草、杂草,甘蔗渣、酒糟、醋糟、木糖渣、菜籽饼、猪粪、鸡粪、马粪、牛粪、人粪尿、猪圈肥和塘泥土中的2~4种混合物料组成;辅料由豆饼粉、棉子饼、麦麸、尿素、复合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石灰粉、石膏粉、碳酸钙、草木灰、磷酸二氢钾、蔗糖、红糖、氨水、蚕蛹粉、葡萄糖和维生素B1中的3-6种混合物料组成;食用菌菌糠菌丝洁白、料块结实、无霉变和腐烂成份,菌糠的C∶N=20-35∶1,C∶P=120-270∶1,经干燥的菌糠含水量10-25%,粉碎的菌糠颗粒直径0.2-1.0cm。所述混合原料中加入混合原料重量70%-120%的水;所述混合原料的酸碱度采用盐酸或石灰粉进调节。所述接种木霉孢子悬浮液中孢子数量在105-109个/ml;所述混合原料装入耐高温塑料袋或发酵容器中,115℃-121℃下湿热灭菌20-60分钟。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本发明将菌糠在干燥和粉碎后经过与辅助原料的混合固体发酵的方法生产木霉孢子菌剂,一方面充分利用了食用菌菌糠中剩余的营养物质和菌糠疏松透气的性质,另一方面生产出的木霉孢子类型主要为厚垣孢子,使菌剂中木霉孢子在土壤中的增殖和定殖能力提高,抵抗不良环境条件能力增强,木霉的存活期延长。
2.本发明只需要在食用菌菌糠基础上少量的辅助原料进行发酵即可完成,不需添加其他的物质,可降低木霉孢子菌剂的制造成本,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3.本发明采用食用菌菌糠作为原料来生产木霉孢子菌剂,既解决食用菌产区由于菌糠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又较好地利用了自然资源,为木霉孢子的生产提供了优良的培养基质,拓展了食用菌的产业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组成为棉籽壳80%,菜籽饼15%,石膏粉2%,过磷酸钙2%,尿素1%的生产平菇后的培养基废料平菇菌糠。选取菌丝洁白、料块结实、无霉变和腐烂成份的棒状平菇菌糠,将菌袋外的塑料袋膜脱去,摊开采取日光晒干的方法使菌糠干燥,干燥后菌糠含水量为10%-15%。干燥后的菌糠采用粉碎机打碎,加工后的粉状菌糠最大直径为0.20cm。
将干燥后粉碎的按重量份数计8份食用菌菌糠与2.035份辅助原料混合,在混合原料中加入混合原料总重量80%的水,搅拌均匀,采用1M的盐酸和石灰粉调节混合原料酸碱度PH为6.0,将调节好的混合原料装入耐高温茄形瓶中,121℃下湿热灭菌30分钟,待固体培养基温度降至室温,而后与混合原料质量比为10%的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混合原料上,在相对湿度60%,温度28℃,无光条件下培养5天后,在10℃低温无光条件下培养3天培养料全部呈绿色,产出木霉孢子后。发酵结束,将培养好的物料在25-35℃下用无菌空气风干、粉碎使颗粒直径在0.30-0.60mm,过40目筛,即得木霉孢子菌剂,菌剂中绿色木霉孢子类型主要为厚垣孢子,数量达1.0-1.4×109个/克菌剂。
平菇菌糠与辅助原料的混合:采用人工翻堆方法将平菇菌糠与辅助原料按重量份数计混合,菌糠8份,玉米粉1份,麸皮1份,磷酸二氢钾0.01份,硫酸镁0.01份,复合微维生素B 0.015份。绿色木霉孢子悬浮液中孢子数量在107个/ml。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组成为稻糠35%,甘蔗渣35%,麦麸25%,尿素1%,棉子饼2%,石灰粉1%和碳酸钙1%的生产金针菇菌后的培养基废料金针菇菌糠。选取菌丝洁白、料块结实、无霉变和腐烂成份的金针菇菌糠,将菌袋外的塑料袋膜脱去,摊开采取日光晒干的方法使菌糠干燥,干燥后菌糠含水量为10%-13%。干燥后的菌糠采用粉碎机打碎,加工后的粉状菌糠最大直径为0.3cm。
将干燥后粉碎的按重量份数计8.5份食用菌菌糠与3.05份辅助原料混合,在混合原料中加入混合原料总重量90%的水,搅拌均匀,采用1M的盐酸和石灰粉调节混合原料酸碱度PH为6.5,将调节好的混合原料装入耐高温茄形瓶中,121℃下湿热灭菌20分钟。待固体培养基温度降至25℃-30℃,而后将与混合原料质量比为5%的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混合原料上,在相对湿度70%,温度25℃,无光条件下培养4天后,在10℃低温无光条件下培养4天培养料全部呈绿色,产出木霉孢子后。发酵结束,将培养好的物料在30-40℃下用无菌空气风干、粉碎使颗粒直径在0.30-0.45mm,过40目筛,即得木霉孢子菌剂,菌剂中哈茨木霉孢子类型主要为厚垣孢子,数量达4.0-6.5×108个/克菌剂。
所述金针菇菌糠与辅助原料的混合:采用人工翻堆方法将平菇菌糠与辅助原料按重量份数计混合,菌糠8.5份,红薯粉1份,蚕蛹粉2份;磷酸二氢钾0.02份,硫酸镁0.02份,复合微维生素B 0.01份。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中孢子数量在106个/ml。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组成为玉米秸粉45%,鸡粪15%,麦麸25%,尿素1%,棉子饼2%,石灰粉1%和碳酸钙1%的生产鸡腿菇后的培养基废料鸡腿菇菌糠。选取菌丝洁白、料块结实、无霉变和腐烂成份的鸡腿菇菌糠,将菌袋外的塑料袋膜脱去,摊开采取日光晒干的方法使菌糠干燥,干燥后菌糠含水量为15%-18%。干燥后的菌糠采用粉碎机打碎,加工后的粉状菌糠最大直径为0.5cm。
将干燥后粉碎的按重量份数计9份食用菌菌糠与2.702份辅助原料混合,在混合原料中加入混合原料总重量85%的水,搅拌均匀,采用1M的盐酸和石灰粉调节混合原料酸碱度PH为5.8,将调节好的混合原料装入耐高温茄形瓶中,115℃下湿热灭菌40分钟。待固体培养基温度降至室温,而后将与混合原料质量比为8%的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悬浮液接种到混合原料上在相对湿度80%,温度30℃,无光条件下培养6天后,在12℃低温无光条件下培养3天培养料全部呈绿色,产出木霉孢子后。发酵结束,将培养好的物料在40-50℃下用无菌空气风干、粉碎使颗粒直径在0.35-0.50mm,过40目筛,即得木霉孢子菌剂,菌剂中黄绿木霉孢子类型大部分为厚垣孢子,少部分为分生孢子,孢子数量达1.2-1.6×108个/克菌剂。
所述鸡腿菇菌糠与辅助原料的混合:采用人工翻堆方法将平菇菌糠与辅助原料按重量份数计混合,菌糠9份,玉米粉1.5份,麸皮1.2份,磷酸二氢钾0.005份,硫酸镁0.005份,复合微维生素B 0.01份;黄绿木霉孢子悬浮液中孢子数量在105个/ml。
实施例4
采用组成为棉籽壳80%、木屑10%、米糠8%、红糖1%、石膏1%的生产白灵菇后的培养基废料白灵菇菌糠。选取菌丝洁白、料块结实、无霉变和腐烂成份的棒状白灵菇菌糠,将菌袋外的塑料袋膜脱去,摊开采取日光晒干的方法使菌糠干燥,干燥后菌糠含水量为14%。干燥后的菌糠采用粉碎机打碎,加工后的粉状菌糠最大直径为0.8cm。
将干燥后粉碎的按重量份数计8份食用菌菌糠与3.03份辅助原料混合,在混合原料中加入混合原料总重量110%的水,搅拌均匀,采用1M的盐酸和石灰粉调节混合原料酸碱度PH为6.2,将调节好的混合原料装入耐高温茄形瓶中,121℃下湿热灭菌30分钟,待固体培养基温度降至室温,而后将与混合原料质量比为6%的绿色木霉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混合原料上在相对湿度75%,温度26℃,无光条件下培养5天后,在8℃低温无光条件下培养3天培养料全部呈绿色,产出木霉孢子后。发酵结束,将培养好的物料在40-45℃下用无菌空气风干、粉碎使颗粒直径在0.30-0.60mm,过40目筛,即得木霉孢子菌剂,菌剂中绿色木霉孢子类型主要为厚垣孢子,数量达0.8-1.4×108个/克菌剂。
所述白灵菇菌糠与辅助原料的混合:采用人工翻堆方法将平菇菌糠与辅助原料按重量份数计混合,菌糠8份,红薯粉1.5份,蚕蛹粉1.5份;磷酸二氢钾0.01份,硫酸镁0.01份,复合微维生素B 0.01份。绿色木霉孢子悬浮液中孢子数量在108个/ml。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孢子悬浮液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钩状木霉(Trichodermahamatum)、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和桔绿木霉(Trichodermacitrinoriride)按任意比例复合的真菌菌种,悬浮液中孢子数量在109个/ml。所述食用菌菌糠与辅助原料混合时,按重量份数计食用菌菌糠9份,玉米粉2份,麸皮1.5份,磷酸二氢钾0.025份,硫酸镁0.018份,复合微维生素B0.02份;或辅助原料为红薯粉2份,蚕蛹粉1份;磷酸二氢钾0.005份,硫酸镁0.005份,复合微维生素B0.005份。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孢子悬浮液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和桔绿木霉(Trichodermacitrinoriride)按任意比例复合的真菌菌种,悬浮液中孢子数量在107个/ml。所述食用菌菌糠与辅助原料混合时,、按重量份数计食用菌菌糠8、份,玉米粉1.25份,麸皮1.4份,磷酸二氢钾0.08份,硫酸镁0.008份,复合微维生素B0.006份;或辅助原料为红薯粉1.2份,蚕蛹粉1.2份;磷酸二氢钾0.008份,硫酸镁0.006份,复合微维生素B0.004份。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孢子悬浮液为钩状木霉(Trichodermahamatum)和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riride)按任意比例复合的真菌菌种,悬浮液中孢子数量在106个/ml。所述食用菌菌糠与辅助原料混合时,按重量份数计食用菌菌糠8.5份,玉米粉1.4份,麸皮1.3份,磷酸二氢钾0.015份,硫酸镁0.012份,复合微维生素B0.015份;或辅助原料为红薯粉1.6份,蚕蛹粉1.4份;磷酸二氢钾0.015份,硫酸镁0.016份,复合微维生素B0.018份。

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木霉孢子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将干燥后粉碎的按重量份数计8-9份食用菌菌糠与2-4份辅助原料混合,调节混合原料酸碱度pH为5.0-6.5,而后将与混合原料质量比为5-10的木霉孢子悬浮液接种到混合原料上,在8-30,培养7-10天待产出木霉孢子后,将培养好的物料干燥、粉碎即为生产木霉孢子菌剂。本发明将经处理后的食用菌菌糠作为原料来生产木霉孢子菌剂,充分利用了食用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生物化学;啤酒;烈性酒;果汁酒;醋;微生物学;酶学;突变或遗传工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