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驱动车及四轮驱动车的控制方法在2014年7月2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52605的说明书、
附图及摘要作为参照而援引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对四轮驱动状态和两轮驱动状态进行切换的四轮
驱动车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四轮驱动状态是将驱动源的驱动力向主驱
动轮及辅助驱动轮传递的驱动状态,所述两轮驱动状态是将驱动源的
驱动力仅向主驱动轮传递的驱动状态。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能够对四轮驱动状态和两轮驱动状态进行切换的四轮
驱动车,已知有日本特开2010-10028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149535
号公报记载的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0-100280号公报中,作为第六实施例,如图8所
示记载了一种四轮驱动车,具备:驱动单元,生成驱动力;传动轴(转
矩传递部分),经由转矩分配设备接受由驱动单元生成的驱动力;爪
式离合器(爪型离合器),能够切断从驱动单元向传动轴的转矩传递;
一对多片式离合器,由能够调整从传动轴向左右的后轮传递的转矩的
多个离合器片构成;控制单元,对爪式离合器及多片式离合器进行控
制。
在该四轮驱动车的两轮驱动状态下,通过基于控制单元的控制,
将爪式离合器中的驱动力传递切断,并将多片式离合器中的驱动力也
切断。其结果是,在传动轴的前轮侧及后轮侧这两侧,驱动力的传递
被切断,传动轴的旋转停止。这样,在以两轮驱动状态的行驶中使传
动轴的旋转停止,由此行驶阻力变小,四轮驱动车的燃料利用性能提
高。
日本特开2011-149535号公报记载的四轮驱动车具备将传动轴的
旋转转矩向左右的后轮传递的一对液压离合器。使该液压离合器工作
的工作回路具备:供给工作油的油泵;调节作用在按压液压离合器的
按压部件上的液压的调压阀。液压离合器具有相互能够摩擦卡合的多
个离合器片(摩擦卡合部件),所述多个离合器片由按压部件按压而
摩擦卡合。
在将日本特开2010-100280号公报记载的四轮驱动车从两轮驱动
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切换时,首先使多片式离合器的离合器片之间产
生摩擦力而将左右的后轮的旋转力向传动轴传递,传动轴旋转而爪式
离合器的旋转同步完成之后,使爪式离合器连结。由此,成为能够将
由驱动单元生成的驱动力向左右的后轮传递的状态、即四轮驱动状态。
另一方面,在传动轴的旋转停止的两轮驱动状态下的行驶时,在
多片式离合器的离合器片间产生相对旋转。若由于该相对旋转而产生
拖曳转矩,则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使燃料利用性能提高的效果。为了减
少该拖曳转矩,有效的是增大离合器片间的间隙,但是这种情况下,
离合器的断续的响应性降低。
而且,离合器的拖曳转矩的减少与响应性的违背如日本特开
2011-149535号公报记载的技术那样,在通过液压来按压多个离合器片
的情况下也同样产生。即,例如日本特开2010-100280号公报记载的通
过液压来控制四轮驱动车的多片式离合器的情况下,也要求兼顾拖曳
转矩的减少和从两轮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的切换响应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离合器的拖曳转矩的增大
并提高从两轮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的切换响应性的四轮驱动车及
四轮驱动车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式是一种四轮驱动车,能够对四轮驱动状态和两轮
驱动状态进行切换,所述四轮驱动状态是将驱动源的驱动力向左右一
对主驱动轮及左右一对辅助驱动轮传递的驱动状态,所述两轮驱动状
态是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仅向所述左右一对主驱动轮传递的驱动状
态,所述四轮驱动车包括:传动轴,在所述四轮驱动状态下将所述驱
动源的驱动力向所述辅助驱动轮侧传递;断续机构,在所述两轮驱动
状态下切断所述驱动力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传动轴的传递,在所述四
轮驱动状态下使所述驱动力能够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传动轴传递;驱
动轴,其中心轴沿车宽方向延伸,接受所述传动轴的旋转力而旋转;
一对液压离合器,分别配置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左右一对辅助驱动轮
之间,具有能够通过摩擦而传递所述驱动力的多个离合器片;液压单
元,向所述一对液压离合器供给工作油,通过所述工作油而使多个离
合器片彼此摩擦接触;及控制装置,对所述液压单元进行控制,在从
所述两轮驱动状态向所述四轮驱动状态转移时,所述控制装置使工作
油向所述一对液压离合器中的第一液压离合器的供给比工作油向所述
一对液压离合器中的第二液压离合器的供给优先进行。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提供一种所述一方式的四轮驱动车的控
制方法,该四轮驱动车能够对四轮驱动状态和两轮驱动状态进行切换,
所述四轮驱动状态是将驱动源的驱动力向左右一对主驱动轮及左右一
对辅助驱动轮传递的驱动状态,所述两轮驱动状态是将所述驱动源的
驱动力仅向所述左右一对主驱动轮传递的驱动状态,所述述四轮驱动
车具备:传动轴,在所述四轮驱动状态下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向所
述辅助驱动轮侧传递;断续机构,在所述两轮驱动状态下切断所述驱
动力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传动轴的传递,在所述四轮驱动状态下使所
述驱动力能够从所述驱动源向所述传动轴传递;驱动轴,接受所述传
动轴的旋转力而旋转,沿车宽方向具有旋转轴;一对液压离合器,分
别配置在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左右一对辅助驱动轮之间,具有能够通过
摩擦而传递所述驱动力的多个离合器片;及液压单元,向所述一对液
压离合器供给工作油,通过所述工作油而使多个离合器片彼此摩擦接
触,在所述四轮驱动车的控制方法中,在从所述两轮驱动状态向所述
四轮驱动状态转移时,使工作油向所述一对液压离合器中的第一液压
离合器的供给比工作油向所述一对液压离合器中的第二液压离合器的
供给优先进行。
根据上述方式,能够抑制离合器的拖曳转矩的增大并提高从两轮
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的切换响应性。
附图说明
前述及后述的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通过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
明并参照附图而明确,其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四轮驱动车的概略的结构的
俯视图。
图2是表示驱动力分配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液压离合器及其周边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是表示包含液压单元的液压回路的回路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执行的处理的具体
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执行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时的时间变化的坐标图,
坐标图A表示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的阀开度的时间变化,坐标图
B是表示传动轴的转速的时间变化的坐标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执行的处理的具体
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执行图7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时的时间变化的坐标图,
坐标图A表示第一控制阀及第二控制阀的阀开度的时间变化,坐标图
B是表示传动轴的转速的时间变化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发明的
第一实施方式的四轮驱动车的概略的结构。
四轮驱动车200具备作为驱动源的发动机202、变速器203、左右
一对的作为主驱动轮的前轮204L、204R及左右一对的作为辅助驱动轮
的后轮205L、205R、能够将发动机202的驱动力向前轮204L、204R
及后轮205L、205R传递的驱动力传递系统201、对驱动力传递系统201
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1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标号中
的L及R表示相对于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左侧及右侧。
该四轮驱动车200能够切换四轮驱动状态和两轮驱动状态,该四
轮驱动状态是将发动机202的驱动力向前轮204L、204R及后轮205L、
205R传递的驱动状态,该两轮驱动状态是将发动机202的驱动力仅向
前轮204L、204R传递的驱动状态。
驱动力传递系统201配置在四轮驱动车200的从变速器203侧到
后轮205L、205R侧的驱动力传递路径上,搭载于四轮驱动车200的车
身(未图示)。
而且,驱动力传递系统201具有驱动力分配装置1、传动轴2、驱
动力断续装置3及前差速器206,构成为能够将四轮驱动车200的四轮
驱动状态切换成两轮驱动状态且能够将两轮驱动状态切换成四轮驱动
状态。
前差速器206具有侧齿轮209L、209R、一对小齿轮210、小齿轮
轴211及前差速器壳体212,配置在变速器203与驱动力断续装置3之
间。侧齿轮209L与前轮侧的驱动轴208L连结,侧齿轮209R与前轮侧
的驱动轴208R连结。
发动机202经由变速器203及前差速器206而向前轮侧的驱动轴
208L、208R输出驱动力,由此对前轮204L、204R进行驱动。
而且,发动机202经由变速器203、驱动力断续装置3、传动轴2
及驱动力分配装置1向后轮侧的驱动轴213L、213R输出驱动力,由此
对后轮205L、205R进行驱动。
传动轴2配置在驱动力分配装置1与驱动力断续装置3之间。而
且,传动轴2在四轮驱动状态下经由前差速器壳体212从驱动力断续
装置3接受发动机202的驱动力,并将该驱动力向后轮205L、205R侧
传递。在传动轴2的前轮侧端部配置有由相互啮合的驱动小齿轮60及
齿圈61构成的前轮侧的齿轮机构6。
驱动力断续装置3具有相对于前差速器壳体212不能相对旋转的
第一花键齿部30、相对于齿圈61不能相对旋转的第二花键齿部31、
及能够与第一及第二花键齿部30、31这两方进行花键嵌合的套筒32,
套筒32通过由控制装置10控制的未图示的促动器而能够进退移动。
即,驱动力断续装置3由爪式离合器(啮合离合器)构成,通过将第
一花键齿部30与第二花键齿部31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而能够
从发动机202向传动轴2传递驱动力。
通过该结构,驱动力断续装置3在两轮驱动状态下切断驱动力从
发动机202向传动轴2的传递,在四轮驱动状态下使驱动力能够从发
动机202向传动轴2传递。该驱动力断续装置3是本发明的断续机构
的一方式。
驱动力分配装置1具有:被从传动轴2传递驱动力的后轮侧的齿
轮机构11;调整由该齿轮机构11传递的驱动力并向左右的驱动轴
213L、213R传递的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收容一对液压离合器
12A、12B及齿轮机构11的壳体13;向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供
给工作油的液压单元14。液压单元14由控制装置10控制。控制装置
10例如由ECU(ElectronicControlUnit)构成。
齿轮机构11具备:相互啮合的小齿轮110及作为锥齿轮的齿圈
111;与齿圈111一体旋转的驱动轴112。驱动轴112具有沿车宽方向
延伸的旋转轴,受到齿圈111的旋转力而旋转。一对液压离合器12A、
12B分别配置在驱动轴112与后轮205L、205R之间。齿轮机构11通
过小齿轮110与齿圈111的啮合,而将传动轴2的驱动力向一对液压
离合器12A、12B传递。
在这样构成的四轮驱动车200中,在两轮驱动状态下驱动力从发
动机202向传动轴2的传递由驱动力断续装置3切断,且旋转力从后
轮205L、205R向传动轴2的传递由驱动力分配装置1切断,因此即使
四轮驱动车200处于行驶中,传动轴2的旋转也停止。由此,齿轮机
构6及齿轮机构11中的润滑油的搅拌阻力等降低。
并且,在四轮驱动车200从两轮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切换时,
经由驱动力分配装置1将后轮205L、205R的旋转力向传动轴2传递,
使传动轴2旋转而驱动力断续装置3的同步完成之后,驱动力断续装
置3及驱动力分配装置1成为连结状态。由此,四轮驱动车200成为
四轮驱动状态。
在此,驱动力断续装置3的同步是指输入侧的旋转部件(前差速
器壳体212)的转速与输出侧的旋转部件(齿轮机构6的齿圈61)的
转速实质上相同。
图2是表示驱动力分配装置1的壳体13的内部构造的具体例的剖
视图。图3是表示液压离合器12A及其周边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如图2所示,驱动力分配装置1具有前述的齿轮机构11、一对液
压离合器12A、12B、及壳体13。齿轮机构11的小齿轮110通过中间
轴100而与传动轴2连结。
壳体13具备:收容齿轮机构11的小齿轮110、齿圈111及驱动
轴112的中央壳体130;分别收容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的侧壳体
131L、131R。中央壳体130配置于车辆中的在左侧配置的侧壳体131L
与在右侧配置的侧壳体131R之间。中央壳体130及侧壳体131L、131R
通过螺栓紧固而相互固定。
中央壳体130具备:经由圆锥滚子轴承113A、113B将齿轮机构
11的小齿轮110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一保持部130a;经由圆锥滚子轴
承113C将齿轮机构11的驱动轴112保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二保持部
130b;经由滚珠轴承127A将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的内轴121保
持为能够旋转的第三保持部130c;将后述的活塞122以能够前后移动
的方式收容的作为气缸的收容部130d。收容部130d设置在车宽方向的
中央壳体130的两端部,朝向侧壳体131L、131R侧开口。
驱动轴112一体地具有沿着旋转轴线O延伸的圆筒状的圆筒部
112a和在圆筒部112a的圆锥滚子轴承113C侧的端部处向径向外方突
出地形成的凸缘部112b。在齿圈111形成有与小齿轮110的齿轮部110a
啮合的多个啮合齿111a。而且,齿圈111通过螺栓114而固定于驱动
轴112的凸缘部112b。
侧壳体131L、131R具备:收容构成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的
壳体120、内轴121、按压部件123、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
合器片125的收容部131a;经由滚珠轴承127B将连结轴160保持成能
够旋转的保持部131b。侧壳体131L、131R的外侧的端部处的保持部
131b的内周面与连结轴16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由密封部件129密封。
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具有同一结构,分别具备壳体120、内
轴121及连结轴160、活塞122、按压部件123、多个内离合器片124
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向壳体120的内部导入润滑油,该润滑油用于
对多个内离合器片124与多个外离合器片125的摩擦滑动进行润滑并
抑制磨损。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分别收容在侧壳体131L、131R
内,配置在夹持齿圈111的位置。
活塞122通过从液压单元14供给的工作油,而能够在中央壳体
130的收容部130d内进退移动。在中央壳体130设有用于将从液压单
元14供给的工作油向活塞122供给的供给用流路130e。活塞122通过
未图示的回动弹簧的弹簧力,被向与旋转轴线O平行的方向的齿轮机
构11侧始终施力。在活塞122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分别设有密封部件
126A、126B。
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通过从液压单元14供给的工作油的压
力而工作,通过工作油而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
进行摩擦接触。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配置在内
轴121与壳体120之间。壳体120在与内轴121同轴上,以能够与内
轴121相对旋转的方式配置。
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从按压部件123接受
轴向的按压力而在内轴121与壳体120之间传递驱动力。而且,多个
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沿着内轴121及连结轴160的
旋转轴线O交替配置,分别由环状的摩擦板形成。液压离合器12A使
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中的彼此相邻的2个离合
器片彼此摩擦卡合,而且解除该摩擦卡合,从而将壳体120与内轴121
能够断续地连结。
如图3所示,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在其内周部具有直花键嵌合部
124a,使直花键嵌合部124a与形成在内轴121的外周面上的直花键嵌
合部121a嵌合,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进行轴向移动地连结于内轴121。
多个外离合器片125在其外周部具有直花键嵌合部125a,使直花
键嵌合部125a与壳体120的直花键嵌合部120a嵌合,不能相对旋转且
能够轴向移动地连结于壳体120。
与从液压单元14供给的工作油对应的按压力施加于活塞122时,
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从按压部件123接受轴向
的按压力而进行摩擦卡合。由此,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成为能够
转矩传递的状态。即,通过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中的多个内离合
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的摩擦卡合,能够将来自发动机202
的驱动力经由内轴121及连结轴160向后轮205L、205R传递。
按压部件123由圆环状的板构件形成,在外周部具有与壳体120
的直花键嵌合部120a嵌合的直花键嵌合部123a。而且,按压部件123
使直花键嵌合部123a与直花键嵌合部120a嵌合而不能相对旋转且能够
相对移动地连结于壳体120,且隔着针状滚子轴承128A而与活塞122
相对。
在壳体120形成有与在连结轴160的外周面上形成的花键嵌合部
160a进行花键嵌合的花键嵌合部120b。由此,壳体120与连结轴160
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而且,壳体120经由针状滚子轴承128B而能够
旋转地支承于侧壳体131L、131R。
内轴121具有轴部121b和圆筒部121c,轴部121b的端部通过花
键嵌合而不能相对旋转地连结于齿轮机构11的驱动轴112。在圆筒部
121c的内周面与连结轴160的外周面之间配置有针状滚子轴承128C。
图4表示包含液压单元14的液压回路。需要说明的是,该图省略
壳体13等的图示。液压单元14具备:通过作为电动机的马达140而
工作的作为单一的液压泵的泵141;能够根据从控制装置10供给的电
流量来调整阀开度的第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第一控制
阀142A配置在泵141与液压离合器12A之间,通过其阀开度的调整来
控制向液压离合器12A的工作油的供给量。另一方面,第二控制阀142B
配置在泵141与液压离合器12B之间,通过其阀开度的调整来控制向
液压离合器12B的工作油的供给量。
而且,液压单元14具有从吸入口141a吸入积存于油盘143的工
作油并通过泵141压送的管路15a,且具有从该管路15a分支而到达第
一控制阀142A的管路15b及从该管路15a分支而到达第二控制阀142B
的管路15c、从第一控制阀142A到达液压离合器12A的管路15d、从
第二控制阀142B到达液压离合器12B的管路15e。
而且,液压单元14具有从第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
返回油盘143侧的管路15f、15g和与管路15f、15g合流而到达油盘143
的管路15h。
第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使用例如通过螺线管(电磁
铁)的磁力而使铁芯(铁片)移动从而调整阀的开度的电磁阀。即,
第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是与从控制装置10供给的电流成
比例地使阀开度变化的比例控制阀。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
142B能够根据从控制装置10供给的电流量而连续地切换2个模式。第
一模式是能够从泵141向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供给工作油的供给
模式L,第二模式是能够从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向油盘143排出
工作油的排出模式N。而且,该排出模式N是来自控制装置10的电流
的供给停止的非通电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图4所示的第一控制阀142A
及第二控制阀142B的状态是排出模式N。
在从切断工作油向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的供给的两轮驱动
状态向给这些液压离合器供给工作油的四轮驱动状态转移时,控制装
置10以使工作油向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中的第一液压离合器12A
的供给比工作油向第二液压离合器12B的供给优先进行的方式控制液
压单元14。通过该控制,控制装置10使第一液压离合器12A中的多
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比第二液压离合器12B中的
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先摩擦接触。通过该控制,
使向第一液压离合器12A的工作油的供给压力高于向第二液压离合器
12B的工作油的供给压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液压离合器12A配置在与小齿轮110之间夹持
齿圈111的位置(图2)。即,控制装置10使工作油向在与齿圈111
的多个啮合齿111a的齿面相反的一侧配置的液压离合器12A的供给比
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12B的供给优先进行。更具体而言,使第一控制
阀142A比第二控制阀142B先开阀。以下,参照图5及图6,说明该
控制装置10执行的处理内容的详情。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的坐标图
A中,第一控制阀142A的阀开度由粗线表示,第二控制阀142B的阀
开度由细线表示。
图5是表示控制装置10执行的处理中的将四轮驱动车200从两轮
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切换时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的流程图。图6
的坐标图A是表示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执行时的第一控制阀142A
及第二控制阀142B中的阀开度的时间变化的例子的坐标图,图6的坐
标图B是表示传动轴的转速的时间变化的坐标图。
控制装置10判定是否执行从两轮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的切
换(步骤S1)。该判定可以基于例如驾驶者的开关操作或行驶状态的
信息进行。控制装置10在判定为不应向四轮驱动状态切换的情况下(步
骤S1:否),直接结束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执行该步骤S1的处理
的时刻,还未向液压单元14供给电流,液压单元14的第一控制阀142A
及第二控制阀142B为排出模式N(图4所示),马达140也为停止状
态。
另一方面,在控制装置10判定为应向四轮驱动状态切换的情况下
(步骤S1:是),控制装置10向液压单元14的马达140供给马达电
流(步骤S2),向第一控制阀142A供给电流而增加阀开度(步骤S3)。
由此,第一控制阀142A从排出模式N向供给模式L转移,泵141工
作而汲取油盘143中积存的工作油。并且,由泵141汲取的工作油经
由管路15a、15b向第一控制阀142A压送,经由管路15d向液压离合
器12A的活塞122传送。
该步骤S2、S3的处理在图6所示的t0时刻开始执行,对应于从
控制装置10供给的电流而第一控制阀142A的阀开度增大,在t1时刻,
阀开度成为全开的A1。
活塞122将与传送来的工作油对应的按压力向液压离合器12A施
加,由此介于多个内离合器片124与多个外离合器片125之间的间隙
被缩小,多个内离合器片124与多个外离合器片125摩擦接触。在此,
摩擦接触是被以能产生摩擦力的力按压而接触。
并且,通过多个内离合器片124与多个外离合器片125的摩擦接
触,从驱动轴213L经由液压离合器12A向传动轴2传递转矩,传动轴
2开始旋转,并逐渐增速。即,在从两轮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转移
时,控制装置10使液压离合器12A中的多个内离合器片124与多个外
离合器片125摩擦接触,由此使传动轴2旋转、增速。
接着,控制装置10从向第一控制阀142A供给电流开始,等待规
定时间的经过(步骤S4),在规定时间经过后(步骤S4:是),向第
二控制阀142B供给电流,同时减少向第一控制阀142A供给的电流。
由此,第二控制阀142B从排出模式N切换成供给模式L,其阀开度增
加,并且第一控制阀142A的阀开度减小(步骤S5)。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步骤S4中的规定时间,设定从向第一控制阀
142A供给电流开始,到多个内离合器片124与多个外离合器片125之
间的间隙被缩小而产生使传动轴2旋转所需的摩擦转矩为止的最低所
需时间。
该步骤S5的处理在图6的坐标图A所示的t2时刻开始执行,第
一控制阀142A伴随于从控制装置10供给的电流的降低而使阀开度降
低,在t3时刻,阀开度成为A2。在此,阀开度A2是用于通过液压离
合器12A中的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的摩擦接触
来维持经由齿轮机构11使传动轴2旋转的状态的必要最低限度的阀开
度。
另一方面,第二控制阀142B对应于从控制装置10供给的电流而
使阀开度增大,在t3时刻,阀开度成为全开的A1。伴随于此,油盘
143中积存的工作油经由管路15a、15c也向第二控制阀142B压送,并
经由管路15e向液压离合器12B的活塞122传送。由此,液压离合器
12B中的介于多个内离合器片124与多个外离合器片125之间的间隙被
缩小,进行摩擦接触。
即,控制装置10如下进行控制:使第一控制阀142A比第二控制
阀142B先开阀,由此在使一对液压离合器12A、12B中的液压离合器
12A的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摩擦卡合之后,向
液压离合器12B供给工作油。而且,控制装置10并行地进行基于传动
轴2的增速的第一花键齿部30及第二花键齿部31的旋转同步和工作
油向液压离合器12B的供给。
接着,控制装置10判定驱动力断续装置3是否已同步,即,第一
花键齿部30的转速与第二花键齿部31的转速是否相等至能够通过套
筒32将第一花键齿部30与第二花键齿部31连结成不能相对旋转的程
度(步骤S6)。该判定例如可以通过齿轮机构6的齿圈61的转速与前
差速器壳体212的转速的比较而进行。若该判定的结果是驱动力断续
装置3不同步(步骤S6:否),则重复执行步骤S6的判定处理,若驱
动力断续装置3同步(步骤S6:是),则控制装置10向驱动力断续装
置3输出指令电流值,以使驱动力断续装置3成为连结状态的方式进
行控制(步骤S7)。
步骤S7的处理在图6的坐标图A所示的t4时刻执行,传动轴2
的转速成为驱动力断续装置3同步所需的转速R。并且,通过控制装置
10的控制,传动轴2与前差速器壳体212由驱动力断续装置3连结,
成为发动机202的驱动力能够经由传动轴2向驱动力分配装置1传递
的状态。
接着,控制装置10从步骤S5中使第二控制阀142B的阀开度增加
开始,等待规定时间经过且驱动力断续装置3的第一花键齿部30与第
二花键齿部31的连结完成(步骤S8),若满足两条件(步骤S8:是),
则驱动力分配装置1以能够产生四轮驱动状态下所需的转矩的方式控
制第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的阀开度(步骤S9)。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8中驱动力断续装置3的连结是否完成的
判定例如可以基于套筒32的位置的检测结果等来进行。而且,步骤S8
的规定时间是考虑了从开始向第二控制阀142B的电流供给起直至向液
压离合器12B供给了充分量的工作油为止的时间而确定的时间。
而且,步骤S9的阀开度由控制装置10根据基于车辆行驶状态的
运算来决定。该车辆行驶状态包括例如前轮204L、204R的转速与后轮
205L、205R的转速之差、车速、转向角、或者驾驶者对油门踏板的踏
入量(加速操作量)等。
步骤S9的处理在图6的坐标图A所示的t5时刻执行,第一控制
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的阀开度都在t6时刻成为A3。该阀开度
A3是四轮驱动车200的四轮驱动状态下的行驶时,与一对液压离合器
12A、12B产生的传递转矩对应的阀开度。由此,在t6时刻,四轮驱动
车200的向四轮驱动状态的转移完成。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能得到以下叙述的作用及效果。
(1)四轮驱动车200的控制装置10在从两轮驱动状态向四轮驱
动状态转移时,以使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12A的供给比液压离合器12B
先进行的方式进行控制,因此与例如将工作油同时向一对液压离合器
12A、12B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快速地使液压离合器12A中的多个
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摩擦接触。即,将从泵141喷
出的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12A集中供给,由此能够更快速地将后轮
205L、205R的旋转力经由液压离合器12A向传动轴2传递。由此,即
使将液压离合器12A、12B的非连结状态下的多个内离合器片124与多
个外离合器片125之间的间隙确保为能够充分减少拖曳转矩的程度,
也能够维持离合器的响应性。即,能够抑制拖曳转矩的增大,并提高
从两轮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的切换响应性。
(2)控制装置10以与液压离合器12B相比优先向在与齿圈111
的多个啮合齿111a的齿面相反的一侧配置的液压离合器12A供给工作
油的方式控制液压单元14,因此与优先向液压离合器12B供给工作油
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四轮驱动车200的行驶状态的稳定化。即,例
如在与液压离合器12A相比优先向液压离合器12B供给工作油的情况
下,通过液压离合器12B的工作而对右后轮205R施加制动作用,因此
在四轮驱动车200产生右转弯的方向的横摆力矩,并且经由液压离合
器12B接受到旋转转矩的传动轴2旋转,因此在从前方观察四轮驱动
车200的情况下,产生以传动轴2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的侧倾力矩。上
述的横摆力矩及侧倾力矩都以使四轮驱动车200右转弯的方式发挥作
用,因此四轮驱动车200的行驶状态可能发生不稳定化,但是根据本
实施方式,在四轮驱动车200产生左转弯的方向的横摆力矩并产生以
传动轴2为中心逆时针旋转的侧倾力矩,上述的横摆力矩和侧倾力矩
向相抵的方向发挥作用,因此能够使行驶状态更稳定。
接着,参照图7及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
式中,控制装置10执行的处理的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驱动力分
配装置1或液压单元14等的结构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至图4
说明的结构相同。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0执行的处理中的将四轮驱动
车200从两轮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切换时执行的处理的具体例的
流程图。图8的坐标图A是表示图7所示的流程图的处理执行时的第
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的阀开度的时间变化的例子的坐标
图,图8的坐标图B是表示传动轴的转速的时间变化的坐标图。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控制装置10使第一控制阀142A比第
二控制阀142B先开阀,由此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12A的供给比液压离
合器12B优先进行的情况,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在从两轮驱动
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转移时,通过使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12A的供给
量多于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12B的供给量,而使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
12A的供给比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12B的供给优先进行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援用关于第一实施方式参照图
1至图4而说明的四轮驱动车200、驱动力分配装置1及液压单元14
的各部的结构的名称及标号。
控制装置10首先判定是否执行从两轮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
的切换(步骤S10)。该判定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5的流程图的步骤
S1的处理一样,例如可以基于驾驶者的开关操作或行驶状态的信息来
进行。
控制装置10在判定为不应向四轮驱动状态切换的情况下(步骤
S10:否),直接结束处理。另一方面,控制装置10在判定为应向四
轮驱动状态切换的情况下(步骤S10:是),控制装置10向马达140
供给马达电流(步骤S11),向第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
供给电流(步骤S12)。但是,向第二控制阀142B供给的电流比向第
一控制阀142A供给的电流少,第二控制阀142B的阀开度比第一控制
阀142A的阀开度小。
由此,第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从排出模式N向供给
模式L转移,泵141工作,汲取在油盘143中积存的工作油。并且,
由泵141汲取的工作油经由管路15a、15b向第一控制阀142A压送,
并经由管路15d向液压离合器12A的活塞122传送。而且,比向液压
离合器12A传送的工作油的量少的工作油经由管路15a、15c向第二控
制阀142B传送,并经由管路15e向液压离合器12B的活塞122传送。
该步骤S11、S12的处理在图8所示的t0时刻执行,对应于从控
制装置10供给的电流而第一控制阀142A的阀开度增大,在t1时刻,
阀开度成为全开的A1。与之并行地,对应于从控制装置10供给的电
流而第二控制阀142B的阀开度增大,在t1时刻,阀开度成为比A1小
的规定的阀开度。在本实施方式中,t1时刻的第二控制阀142B的阀开
度成为比第一实施方式的阀开度A2大且比全开状态的阀开度A1小的
阀开度。但是,在别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使t1时刻的第二控制阀142B
的阀开度与A2同等或比A2小。
接着,控制装置10从向第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供
给电流开始,等待规定时间的经过(步骤S13),在规定时间经过后(步
骤S13:是),维持向第二控制阀142B供给的电流,并减少向第一控
制阀142A供给的电流(步骤S14)。由此,第一控制阀142A的阀开
度成为A2(用于通过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的摩
擦接触来维持使传动轴2旋转的状态的必要最低限度的阀开度)。
作为步骤S13的规定时间,设定从向第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
制阀142B供给电流开始,直至主要液压离合器12A中的多个内离合器
片124与多个外离合器片125之间的间隙被缩小而产生使传动轴2旋
转所需的摩擦转矩为止的最低所需时间。
步骤S14的处理在图8的坐标图A所示的t2时刻执行,第一控制
阀142A伴随于从控制装置10供给的电流的减少而使阀开度降低,在
t3时刻,阀开度成为A2。
接着,控制装置10判定驱动力断续装置3是否同步(步骤S5)。
若该判定的结果是驱动力断续装置3不同步(步骤S15:否),则重复
执行步骤S15的判定处理,若驱动力断续装置3同步(步骤S15:是),
则控制装置10向驱动力断续装置3输出指令电流值,以使驱动力断续
装置3成为连结状态的方式进行控制(步骤S16)。
步骤S16的处理在图8的坐标图A所示的t4时刻执行,传动轴2
的转速成为驱动力断续装置3同步所需的转速R。并且,通过控制装置
10的控制,借助驱动力断续装置3将传动轴2与前差速器壳体212以
能够传递驱动力的方式连结,成为发动机202的驱动力能够经由传动
轴2向驱动力分配装置1传递的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装
置10也并行地进行基于传动轴2的增速的驱动力断续装置3的旋转同
步和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12B的供给。
接着,控制装置10等待驱动力断续装置3中的第一花键齿部30
与第二花键齿部31的连结完成(步骤S17),若该连结完成(步骤S17:
是),则以驱动力分配装置1能够产生四轮驱动状态下所需的转矩的
方式控制第一控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的阀开度(步骤S18)。
该步骤S18的处理在图8的坐标图A所示的t5时刻执行,第一控
制阀142A及第二控制阀142B的阀开度都在t6时刻成为A3。该阀开
度A3是四轮驱动车200的四轮驱动状态下的行驶时,与通过一对液压
离合器12A、12B产生的传递转矩对应的阀开度。由此,在t6时刻,
四轮驱动车200的向四轮驱动状态的转移完成。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从两轮驱动状态向四轮驱动状态转移时,使
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12A的供给量多于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12B的供
给量,由此使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12A的供给比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
12B的供给优先进行。因此,与例如将同量的工作油同时向一对液压离
合器12A、12B供给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快速地使液压离合器12A中
的多个内离合器片124及多个外离合器片125摩擦接触。由此,即使
液压离合器12A、12B的非连结状态下的多个内离合器片124与多个外
离合器片125之间的间隙确保为能够充分减少拖曳转矩的程度,也能
够维持响应性。即,能够抑制拖曳转矩的增大并提高从两轮驱动状态
向四轮驱动状态的切换响应性。
以上,基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四轮驱动车的控制装
置及四轮驱动车的控制方法,但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
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齿圈111配置在液压离合器12A与小齿
轮110之间夹持的位置,但也可以配置在液压离合器12B与小齿轮110
之间夹持的位置。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10以使工作油向液压离合器
12B的供给比液压离合器12A优先进行的方式控制液压单元14,由此
能够得到与上述叙述的实施方式的效果同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