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3420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76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79863.9

申请日:

2010.09.13

公开号:

CN101936971A

公开日:

2011.01.0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N 30/72申请日:20100913|||公开

IPC分类号:

G01N30/72; C12Q1/02

主分类号:

G01N30/72

申请人:

天津大学

发明人:

元英进; 丁明珠; 乔斌; 江靖; 卢华; 陈尧

地址: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代理人:

陆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黄青霉菌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将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用Markerlynx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地、准确地将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寻找出来,这些生物标志物为青霉菌代谢路径的改造提供靶点,从而为进一步获得高产菌株,提高青霉素产量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其他抗生素等生产菌的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 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 (1) 对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黄青霉菌 (Penicillium chrysogenum)CGMCC No 3.4023 细 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 : ①产黄青霉菌细胞收集及萃灭 : 在产黄青霉菌发酵过程的前期、 中期和后期的各期中任选 3-4 个时间点, 在所述时间 点快速取出发酵液样品, 离心, 收集下层的细胞, 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 立即用液氮萃灭, 终止代谢反应 ; 用液氮研磨细胞以除去样品中大量的水分, 并破碎细胞 ; ②提取小分子代谢物 : 取步骤①获得的破碎细胞 20-100mg 置于离心管中, 加入 0.5-
2: 0ml-40℃保存的体积 浓度为 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并加入 10μl-20μl 的 0.14mg/ml 氘标记的丁二酸为 内标物, 混匀 ; 置于液氮中反复冻融 2-4 次, 每次冻 0.5-3.0min ; 离心收集上清得到 A 液 ; 再 次加入体积浓度为 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0.5-2.0ml, 混合均匀, 离心收集上清, 得到 B 液, 将所述 A 液和 B 液混匀, 并冷冻干燥 ; ③衍生化 : 向步骤②获得的冻干的样品中加入 40-60μl 的 20mg/ml 甲氧基胺盐酸盐吡啶溶液, 30-40℃水浴, 进行肟化反应 60-100min ; 再加入 50-100μl 的 N- 甲基 -N- 三甲基硅烷三氟 乙酰胺, 35-40℃水浴, 进行硅烷化反应 30-80min ; ④用气相色谱 -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步骤③获得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 : 将 1μl 步 骤 ③ 获 得 样 品 进 到 气 相 色 谱 中, 色 谱 柱 为 DB-5MS, 所述色谱柱的规格 为 30m×0.25mm i.d., 进样口温度 250 ℃ -280 ℃, 载气为高纯氦气, 柱温箱升温程序为 : 初 始 50 ℃ -80 ℃ 保 持 2min-5min, 以 4 ℃ /min-8 ℃ /min 的 速 度 升 到 260 ℃ -300 ℃, 保 持 3min-8min, 使用 EI 电离源, 源温 230 ℃ -260 ℃, 检测器电压 2300V-2700V, 电离电压 60eV-80eV, 电流 30μA-50μA ; 质谱检测范围 50-800m/z ; 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使用 NIST 数据库, 质谱数据的处理和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含量的测定使用 Masslynx 4.1 软件 ; 并通过 对色谱峰面积积分处理, 并与内标物的峰面积对照, 得到青霉素发酵过程中产黄青霉菌细 胞内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 ; (2) 主成分分析 : ①将步骤 (1) 获得的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 ; ②用 Markerlynx 软件对步骤 (2) 中步骤①获得的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 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 ; 在得分图中, 样品点相互之间距离越 近, 说明样本的相似度越大, 距离越远, 说明样本差异越大, 用来寻找产黄青霉菌的青霉素 生产过程中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相似和差异 ; 在载荷图中, 每个点表示各个小分子代谢 物, 距离中心点距离越远的小分子代谢物, 其在产黄青霉菌的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就 越大, 便可作为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3: 4023 细 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 : ①产黄青霉菌细胞收集及萃灭 : 在产黄青霉菌发酵过程的前期、 中期和后期的各期中任选 3-4 个时间点, 在所述时间 点快速取出发酵液样品, 离心, 收集下层的细胞, 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 立即用液氮萃灭, 终止代谢反应 ; 用液氮研磨细胞以除去样品中大量的水分, 并破碎细胞 ; ②提取小分子代谢物 : 取步骤①获得的破碎细胞 20-100mg 置于离心管中, 加入 0.5-2.0ml-40℃保存的体积 浓度为 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并加入 10μl-20μl 的 0.14mg/ml 氘标记的丁二酸为 内标物, 混匀 ; 置于液氮中反复冻融 2-4 次, 每次冻 0.5-3.0min ; 离心收集上清得到 A 液 ; 再 次加入体积浓度为 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0.5-2.0ml, 混合均匀, 离心收集上清, 得到 B 液, 将所述 A 液和 B 液混匀, 并冷冻干燥 ; ③衍生化 : 向步骤②获得的冻干的样品中加入 40-60μl 的 20mg/ml 甲氧基胺盐酸盐吡啶溶液, 30-40℃水浴, 进行肟化反应 60-100min ; 再加入 50-100μl 的 N- 甲基 -N- 三甲基硅烷三氟 乙酰胺, 35-40℃水浴, 进行硅烷化反应 30-80min ; ④用气相色谱 -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步骤③获得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 : 将 1μl 步 骤 ③ 获 得 样 品 进 到 气 相 色 谱 中, 色 谱 柱 为 DB-5MS, 所述色谱柱的规格 为 30m×0.25mm i.d., 进样口温度 250 ℃ -280 ℃, 载气为高纯氦气, 柱温箱升温程序为 : 初 始 50 ℃ -80 ℃ 保 持 2min-5min, 以 4 ℃ /min-8 ℃ /min 的 速 度 升 到 260 ℃ -300 ℃, 保 持 3min-8min, 使用 EI 电离源, 源温 230 ℃ -260 ℃, 检测器电压 2300V-2700V, 电离电压 60eV-80eV, 电流 30μA-50μA ; 质谱检测范围 50-800m/z ; 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使用 NIST 数据库, 质谱数据的处理和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含量的测定使用 Masslynx
4: 1 软件 ; 并通过 对色谱峰面积积分处理, 并与内标物的峰面积对照, 得到青霉素发酵过程中产黄青霉菌细 胞内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 ; (2) 主成分分析 : ①将步骤 (1) 获得的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 ; ②用 Markerlynx 软件对步骤 (2) 中步骤①获得的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 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 ; 在得分图中, 样品点相互之间距离越 近, 说明样本的相似度越大, 距离越远, 说明样本差异越大, 用来寻找产黄青霉菌的青霉素 生产过程中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相似和差异 ; 在载荷图中, 每个点表示各个小分子代谢 物, 距离中心点距离越远的小分子代谢物, 其在产黄青霉菌的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就 越大, 便可作为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说明书


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微生物领域, 涉及一种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 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 包括有机酸, 氨基酸, 醇类化合物, 胺 类化合物, 芳香族化合物及糖类等可以被高通量的检测。 由于这种高通量的特点, 可以从整 体水平上检测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或扰动而产生的包含上述各类物质的整体代谢水平上的 变化。
     青霉素是一种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尽管它是一种次级代谢产物, 但由于初级碳 中心代谢为青霉素的合成提供氨基酸前体, NADPH 和 ATP, 因此它的合成与碳中心代谢密切 相关。 将基于高通量质谱技术的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研 究, 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中重要的生物标志物, 更易于寻找改 进工业生产的关键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
     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
     (1) 对 青 霉 素 生 产 过 程 中 产 黄 青 霉 菌 (Penicillium chrysogenum)CGMCC No 3.4023 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 :
     ①产黄青霉菌细胞收集及萃灭 :
     在产黄青霉菌的青霉素发酵过程的前期、 中期和后期的各期中任选 3-4 个时间 点, 在所述时间点快速取出发酵液样品, 离心, 收集下层的细胞, 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 立 即用液氮萃灭, 终止代谢反应 ; 用液氮研磨细胞以除去样品中大量的水分, 并破碎细胞 ;
     ②提取小分子代谢物 :
     取步骤①获得的破碎细胞 20-100mg 置于离心管中, 加入 0.5-2.0ml-40℃保存的 体积浓度为 50 %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并加入 10μl-20μl 的 0.14mg/ml 氘标记的丁 二酸为内标物, 混匀 ; 置于液氮中反复冻融 2-4 次, 每次冻 0.5-3.0min ; 离心收集上清得到 A液; 再次加入体积浓度为 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0.5-2.0ml, 混合均匀, 离心收集上 清, 得到 B 液, 将所述 A 液和 B 液混匀, 并冷冻干燥 ;
     ③衍生化 :
     向步骤②获得的冻干的样品中加入 40-60μl 的 20mg/ml 甲氧基胺盐酸盐吡啶溶 液, 30-40℃水浴, 进行肟化反应 60-100min ; 再加入 50-100μl 的 N- 甲基 -N- 三甲基硅烷 三氟乙酰胺, 35-40℃水浴, 进行硅烷化反应 30-80min ;
     ④用气相色谱 -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步骤③获得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 :将 1μl 步骤③获得样品进到气相色谱中, 色谱柱为 DB-5MS, 所述色谱柱的规 格为 30m×0.25mm i.d., 进样口温度 250 ℃ -280 ℃, 载气为高纯氦气, 柱温箱升温程序 为: 初始 50 ℃ -80 ℃保持 2min-5min, 以 4 ℃ /min-8 ℃ /min 的速度升到 260 ℃ -300 ℃, 保 持 3min-8min, 使用 EI 电离源, 源温 230 ℃ -260 ℃, 检测器电压 2300V-2700V, 电离电压 60eV-80eV, 电流 30μA-50μA ; 质谱检测范围 50-800m/z ; 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使用 NIST 数据库, 质谱数据的处理和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含量的测定使用 Masslynx 4.1 软件 ; 并通过 对色谱峰面积积分处理, 并与内标物的峰面积对照, 得到青霉素发酵过程中产黄青霉菌细 胞内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 ;
     (2) 主成分分析 :
     ①将步骤 (1) 获得的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 ;
     ②用 Markerlynx 软件对步骤 (2) 中步骤①获得的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 析, 得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 ; 在得分图中, 样品点相互之间距 离越近, 说明样本的相似度越大, 距离越远, 说明样本差异越大, 用来比较产黄青霉菌的青 霉素生产过程中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相似和差异 ; 在载荷图中, 每个点表示各个小分子 代谢物, 距离中心点距离越远的小分子代谢物, 其在产黄青霉菌的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差 异就越大, 便可作为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地、 准确地将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寻找出 来, 这些生物标志物为青霉菌代谢路径的改造提供靶点, 从而为进一步获得高产菌株, 提高 青霉素产量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其他抗生素等生产菌的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附图说明
     图 1 为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的不同时期的青霉菌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主成分分析 结果, 1-1 为青霉素工业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 ; 1-2 青霉素中试生产过程的主成分 分析得分图 ; 1-3 青霉素中试 & 工业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 ; 1-4 青霉素中试 & 工业 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载荷图。
     图 2 为青霉素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与青霉素合成密切相关的前体氨基酸的变 化图。2-1 为半胱氨酸, 2-2 为缬氨酸, 2-3 为赖氨酸。
     图 3 为青霉素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多胺类化合物变化图。3-1 为 1, 4- 丁二胺, 3-2 为 1, 5- 戊二胺, 3-3 为精胺。
     图 4 为青霉素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多元醇变化图。4-1 为赤藓醇, 4-2 为木糖醇, 4-3 为核糖醇, 4-4 为山梨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
     实施例 1
     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 包括下述步骤 :
     (1) 对中试和工业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黄青霉菌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CGMCC No3.4023( 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地址为北京市朝 阳区北辰西路 1 号院 3 号 ) 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 :①产黄青霉菌细胞收集及萃灭 :
     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发酵过程的前期、 中期和后期的各期中任选 3-4 个 时间点, 在所述时间点快速取出发酵液样品, 离心, 收集下层的细胞, 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 洗, 立即用液氮萃灭, 终止代谢反应 ; 用液氮研磨细胞以除去样品中大量的水分, 并破碎细 胞;
     ②提取小分子代谢物 :
     取步骤①获得的破碎细胞 50mg 置于离心管中, 加入 1.0ml-40℃保存的体积比为 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并加入 15μl 的 0.14mg/ml 氘标记的丁二酸为内标物, 混匀 ; 置于液氮中反复冻融 3 次, 每次冻 2.0min ; 离心收集上清得到 A 液 ; 再次加入体积比为 50% 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1.0ml, 混合均匀, 离心收集上清, 得到 B 液, 将所述 A 液和 B 液混匀, 并冷冻干燥 ;
     ③衍生化 :
     向步骤②获得的冻干的样品中加入 50μl 的 20mg/ml 甲氧基胺盐酸盐吡啶溶液, 35℃水浴, 进行肟化反应 80min ; 再加入 80μl 的 N- 甲基 -N- 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 37℃ 水浴, 进行硅烷化反应 60min ;
     ④用气相色谱 -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步骤③获得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 :
     将 1μl 步骤③获得样品进到气相色谱中, 色谱柱为 DB-5MS, 所述色谱柱的规格为 30m×0.25mm i.d., 进样口温度 270℃, 载气为高纯氦气, 柱温箱升温程序为 : 初始 70℃保 持 3min, 以 5℃ /min 的速度升到 290℃, 保持 5min, 使用 EI 电离源, 源温 250℃, 检测器电 压 2500V, 电离电压 70eV, 电流 40μA ; 质谱检测范围 50-800m/z ; 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使用 NIST 数据库, 质谱数据的处理和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含量的测定使用 Masslynx 4.1 软件 ; 并 通过对色谱峰面积积分处理, 并与内标物的峰面积对照, 得到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 发酵过程产黄青霉菌胞内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 ; 一共检测到 130 多种青霉菌细胞 内小分子代谢物, 其中能鉴定到 74 种, 见表 1。
     (2) 主成分分析 :
     ①将步骤 (1) 获得的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 以消除同 一样品中不同小分子代谢物之间含量的较大差异对主成分分析结果的影响。
     ②用 Markerlynx 软件对步骤 (2) 中步骤①获得的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 析, 得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 ; 在得分图中, 样品点相互之间距 离越近, 说明样本的相似度越大, 距离越远, 说明样本差异越大, 用来比较产黄青霉菌中试 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细胞的代谢状态的相似和差异 ; 在载荷图中, 每个点表示各个小分子代 谢物, 距离中心点距离越远的小分子代谢物, 其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差 异越大, 便可作为区分中试与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从图 1-1( 青霉素工业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 ), 图 1-2( 青霉素中试生产过 程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 ), 和图 1-3( 青霉素中试 & 工业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 ) 中 可以得到 : 青霉素中试和工业发酵两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 前期, 中期和后期 ) 都能各自区 分开, 并且两个过程的前期可以明显的区分开, 而中期和后期都聚在一起, 这说明两种不同 的发酵模式的差异主要发生在发酵前期, 而中、 后期的差别不大, 可以通过调节发酵前期的 工艺过程和参数来提高工业过程中青霉素的产量。从图 1-4( 青霉素中试 & 工业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载荷图 ) 中可见, 区分中试与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包括半胱氨 酸, 缬氨酸, 赖氨酸, 1, 4- 丁二胺, 1, 5- 戊二胺, 精胺, 山梨醇, 核糖醇, 木糖醇和赤藓醇。
     从图 2 中可见, 与青霉素合成密切相关的前体氨基酸 ( 半胱氨酸, 缬氨酸和赖氨 酸 ) 的含量在中试和工业过程中的青霉菌细胞内差别明显, 工业发酵过程中, 三个前体氨 基酸在前期略低于中试过程 ; 在中期 (50-130h) 工业过程的氨基酸出现明显的增加, 而中 试中只有一个很微小的增加。 这三个前体氨基酸在两个过程中的差异可能与青霉素生产的 差别密切相关。
     从图 3 中可见, 青霉菌细胞内的多胺类化合物 (1, 4- 丁二胺, 1, 5- 戊二胺和精胺 ) 在工业过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 在中试过程中的前期含量很高, 中期开始迅速下降, 后期含 量和中试的结果相近。他们的含量在中试与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差别仍发生在发酵前期。
     从图 4 中可见, 青霉菌细胞内的多元醇 ( 山梨醇, 木糖醇, 核糖醇和赤藓醇 ) 在中 试和工业过程中都呈现出增加的趋势。 但从整体上看, 中试过程醇类的含量高于工业过程。 中试发酵在前期 (20h 左右 ) 多元醇就增加到最高的水平 ; 而工业过程中, 前期较稳定, 直到 80h 才迅速增加到比较高的水平。 多元醇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中试中较高的水平可能有利 于细胞生长和代谢。
     表1: 实施例 1 所测得的青霉菌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种类
     实施例 2
     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 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
     (1) 对中试和工业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黄青霉菌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CGMCC No3.4023 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 :
     ①产黄青霉菌细胞收集及萃灭 :
     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发酵过程的前期、 中期和后期的各期中任选 3-4 个 时间点, 在所述时间点快速取出发酵液样品, 离心, 收集下层的细胞, 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 洗, 立即用液氮萃灭, 终止代谢反应 ; 用液氮研磨细胞以除去样品中大量的水分, 并破碎细 胞;
     ②提取小分子代谢物 :
     取步骤①获得的破碎细胞 20mg 置于离心管中, 加入 0.5ml-40℃保存的体积比为 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并加入 10μl 的 0.14mg/ml 氘标记的丁二酸为内标物, 混匀 ; 置于液氮中反复冻融 2 次, 每次冻 3.0min ; 离心收集上清得到 A 液 ; 再次加入体积比为 50% 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0.5ml, 混合均匀, 离心收集上清, 得到 B 液, 将所述 A 液和 B 液混匀,
     并冷冻干燥 ;
     ③衍生化 :
     向步骤②获得的冻干的样品中加入 40μl 的 20mg/ml 甲氧基胺盐酸盐吡啶溶液, 30℃水浴, 进行肟化反应 100min ; 再加入 50μl 的 N- 甲基 -N- 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 40℃ 水浴, 进行硅烷化反应 30min ;
     ④用气相色谱 -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步骤③获得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 :
     将 1μl 步骤③获得样品进到气相色谱中, 色谱柱为 DB-5MS, 所述色谱柱的规格 为 30m×0.25mm i.d., 进样口温度 250℃, 载气为高纯氦气, 柱温箱升温程序为 : 初始 50℃ 保持 2min, 以 5℃ /min 的速度升到 260℃, 保持 3min, 使用 EI 电离源, 源温 230, 检测器电 压 2300V, 电离电压 60eV, 电流 30μA ; 质谱检测范围 50-800m/z ; 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使用 NIST 数据库, 质谱数据的处理和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含量的测定使用 Masslynx 4.1 软件 ; 并 通过对色谱峰面积积分处理, 并与内标物的峰面积对照, 得到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 发酵过程产黄青霉菌胞内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 ;
     (2) 主成分分析 :
     ①将步骤 (1) 获得的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 ; ②用 Markerlynx 软件对步骤 (2) 中步骤①获得的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 析, 得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 ; 在得分图中, 样品点相互之间距 离越近, 说明样本的相似度越大, 距离越远, 说明样本差异越大, 用来比较产黄青霉菌中试 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细胞的代谢状态的相似和差异 ; 在载荷图中, 每个点表示各个小分子代 谢物, 距离中心点距离越远的小分子代谢物, 其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差 异就越大, 便可作为区分中试与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通过实验证明, 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得到与实施例 1 相似的结果。
     实施例 3
     1. 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 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 :
     (2) 对中试和工业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黄青霉菌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CGMCC No3.4023 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 :
     ①产黄青霉菌细胞收集及萃灭 :
     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发酵过程的前期、 中期和后期的各期中任选 3-4 个 时间点, 在所述时间点快速取出发酵液样品, 离心, 收集下层的细胞, 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 洗, 立即用液氮萃灭, 终止代谢反应 ; 用液氮研磨细胞以除去样品中大量的水分, 并破碎细 胞;
     ②提取小分子代谢物 :
     取步骤①获得的破碎细胞 100mg 置于离心管中, 加入 2.0ml-40℃保存的体积比为 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并加入 20μl 的 0.14mg/ml 氘标记的丁二酸为内标物, 混匀 ; 置于液氮中反复冻融 4 次, 每次冻 0.5min ; 离心收集上清得到 A 液 ; 再次加入体积比为 50% 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2.0ml, 混合均匀, 离心收集上清, 得到 B 液, 将所述 A 液和 B 液混匀, 并冷冻干燥 ;
     ③衍生化 :
     向步骤②获得的冻干的样品中加入 60μl 的 20mg/ml 甲氧基胺盐酸盐吡啶溶液,
     40℃水浴, 进行肟化反应 60min ; 再加入 100μl 的 N- 甲基 -N- 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 35℃ 水浴, 进行硅烷化反应 80min ;
     ④用气相色谱 - 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步骤③获得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 :
     将 1μl 步骤③获得样品进到气相色谱中, 色谱柱为 DB-5MS, 所述色谱柱的规格为 30m×0.25mm i.d., 进样口温度 280℃, 载气为高纯氦气, 柱温箱升温程序为 : 初始 80℃保 持 5min, 以 8℃ /min 的速度升到 300℃, 保持 5min, 使用 EI 电离源, 源温 260℃, 检测器电 压 2700V, 电离电压 80eV, 电流 50μA ; 质谱检测范围 50-800m/z ; 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使用 NIST 数据库, 质谱数据的处理和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含量的测定使用 Masslynx 4.1 软件 ; 并 通过对色谱峰面积积分处理, 并与内标物的峰面积对照, 得到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 发酵过程产黄青霉菌胞内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 ;
     (2) 主成分分析 :
     ①将步骤 (1) 获得的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 ;
     ②用 Markerlynx 软件对步骤 (2) 中步骤①获得的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 析, 得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 ; 在得分图中, 样品点相互之间距 离越近, 说明样本的相似度越大, 距离越远, 说明样本差异越大, 用来比较产黄青霉菌中试 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细胞的代谢状态的相似和差异 ; 在载荷图中, 每个点表示各个小分子代 谢物, 距离中心点距离越远的小分子代谢物, 其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差 异就越大, 便可作为区分中试与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
     通过实验证明, 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得到与实施例 1 相似的结果。
     各实施例中产黄青霉菌 (Penicillium chrysogenum)CGMCC No 3.4023 是为了说 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寻找其它微生物发酵过程的 生物标志物。

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1936971A43申请公布日20110105CN101936971ACN101936971A21申请号201010279863922申请日20100913G01N30/72200601C12Q1/0220060171申请人天津大学地址300072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72发明人元英进丁明珠乔斌江靖卢华陈尧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代理人陆艺54发明名称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黄青霉菌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将各个小分子。

2、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用MARKERLYNX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地、准确地将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寻找出来,这些生物标志物为青霉菌代谢路径的改造提供靶点,从而为进一步获得高产菌株,提高青霉素产量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其他抗生素等生产菌的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7页CN101936972A1/1页21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1对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黄青霉菌PENICILLI。

3、UMCHRYSOGENUMCGMCCNO34023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产黄青霉菌细胞收集及萃灭在产黄青霉菌发酵过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期中任选34个时间点,在所述时间点快速取出发酵液样品,离心,收集下层的细胞,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立即用液氮萃灭,终止代谢反应;用液氮研磨细胞以除去样品中大量的水分,并破碎细胞;提取小分子代谢物取步骤获得的破碎细胞20100MG置于离心管中,加入0520ML40保存的体积浓度为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并加入10L20L的014MG/ML氘标记的丁二酸为内标物,混匀;置于液氮中反复冻融24次,每次冻0530MIN;离心收集上清得到A液;再次加入体积浓度。

4、为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0520ML,混合均匀,离心收集上清,得到B液,将所述A液和B液混匀,并冷冻干燥;衍生化向步骤获得的冻干的样品中加入4060L的20MG/ML甲氧基胺盐酸盐吡啶溶液,3040水浴,进行肟化反应60100MIN;再加入50100L的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3540水浴,进行硅烷化反应3080MIN;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步骤获得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将1L步骤获得样品进到气相色谱中,色谱柱为DB5MS,所述色谱柱的规格为30M025MMID,进样口温度250280,载气为高纯氦气,柱温箱升温程序为初始5080保持2MIN5MIN,以4/MIN8/MIN的速度。

5、升到260300,保持3MIN8MIN,使用EI电离源,源温230260,检测器电压2300V2700V,电离电压60EV80EV,电流30A50A;质谱检测范围50800M/Z;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使用NIST数据库,质谱数据的处理和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含量的测定使用MASSLYNX41软件;并通过对色谱峰面积积分处理,并与内标物的峰面积对照,得到青霉素发酵过程中产黄青霉菌细胞内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2主成分分析将步骤1获得的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用MARKERLYNX软件对步骤2中步骤获得的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

6、在得分图中,样品点相互之间距离越近,说明样本的相似度越大,距离越远,说明样本差异越大,用来寻找产黄青霉菌的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相似和差异;在载荷图中,每个点表示各个小分子代谢物,距离中心点距离越远的小分子代谢物,其在产黄青霉菌的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就越大,便可作为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权利要求书CN101936971ACN101936972A1/7页3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工业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包括有机酸,氨基酸,醇类化合物,胺类化合物。

7、,芳香族化合物及糖类等可以被高通量的检测。由于这种高通量的特点,可以从整体水平上检测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或扰动而产生的包含上述各类物质的整体代谢水平上的变化。0003青霉素是一种内酰胺类抗生素,尽管它是一种次级代谢产物,但由于初级碳中心代谢为青霉素的合成提供氨基酸前体,NADPH和ATP,因此它的合成与碳中心代谢密切相关。将基于高通量质谱技术的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研究,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中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更易于寻找改进工业生产的关键点。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0。

8、006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00071对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CHRYSOGENUMCGMCCNO34023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0008产黄青霉菌细胞收集及萃灭0009在产黄青霉菌的青霉素发酵过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期中任选34个时间点,在所述时间点快速取出发酵液样品,离心,收集下层的细胞,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立即用液氮萃灭,终止代谢反应;用液氮研磨细胞以除去样品中大量的水分,并破碎细胞;0010提取小分子代谢物0011取步骤获得的破碎细胞20100MG置于离心管中,加入0520ML40保存的体积浓度为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

9、并加入10L20L的014MG/ML氘标记的丁二酸为内标物,混匀;置于液氮中反复冻融24次,每次冻0530MIN;离心收集上清得到A液;再次加入体积浓度为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0520ML,混合均匀,离心收集上清,得到B液,将所述A液和B液混匀,并冷冻干燥;0012衍生化0013向步骤获得的冻干的样品中加入4060L的20MG/ML甲氧基胺盐酸盐吡啶溶液,3040水浴,进行肟化反应60100MIN;再加入50100L的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3540水浴,进行硅烷化反应3080MIN;0014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步骤获得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说明书CN101936971ACN1。

10、01936972A2/7页40015将1L步骤获得样品进到气相色谱中,色谱柱为DB5MS,所述色谱柱的规格为30M025MMID,进样口温度250280,载气为高纯氦气,柱温箱升温程序为初始5080保持2MIN5MIN,以4/MIN8/MIN的速度升到260300,保持3MIN8MIN,使用EI电离源,源温230260,检测器电压2300V2700V,电离电压60EV80EV,电流30A50A;质谱检测范围50800M/Z;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使用NIST数据库,质谱数据的处理和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含量的测定使用MASSLYNX41软件;并通过对色谱峰面积积分处理,并与内标物的峰面积对照,得到青霉素。

11、发酵过程中产黄青霉菌细胞内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00162主成分分析0017将步骤1获得的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0018用MARKERLYNX软件对步骤2中步骤获得的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在得分图中,样品点相互之间距离越近,说明样本的相似度越大,距离越远,说明样本差异越大,用来比较产黄青霉菌的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相似和差异;在载荷图中,每个点表示各个小分子代谢物,距离中心点距离越远的小分子代谢物,其在产黄青霉菌的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差异就越大,便可作为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0019利用本发明。

12、的方法可以快速地、准确地将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寻找出来,这些生物标志物为青霉菌代谢路径的改造提供靶点,从而为进一步获得高产菌株,提高青霉素产量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其他抗生素等生产菌的改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附图说明0020图1为青霉素生产过程中的不同时期的青霉菌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主成分分析结果,11为青霉素工业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12青霉素中试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13青霉素中试工业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14青霉素中试工业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载荷图。0021图2为青霉素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与青霉素合成密切相关的前体氨基酸的变化图。21为半胱氨酸,22为缬氨酸,23为。

13、赖氨酸。0022图3为青霉素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多胺类化合物变化图。31为1,4丁二胺,32为1,5戊二胺,33为精胺。0023图4为青霉素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多元醇变化图。41为赤藓醇,42为木糖醇,43为核糖醇,44为山梨醇。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5实施例10026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00271对中试和工业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CHRYSOGENUMCGMCCNO34023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

14、物进行测定说明书CN101936971ACN101936972A3/7页50028产黄青霉菌细胞收集及萃灭0029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发酵过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期中任选34个时间点,在所述时间点快速取出发酵液样品,离心,收集下层的细胞,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立即用液氮萃灭,终止代谢反应;用液氮研磨细胞以除去样品中大量的水分,并破碎细胞;0030提取小分子代谢物0031取步骤获得的破碎细胞50MG置于离心管中,加入10ML40保存的体积比为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并加入15L的014MG/ML氘标记的丁二酸为内标物,混匀;置于液氮中反复冻融3次,每次冻20MIN;离心收集上清得到A液。

15、;再次加入体积比为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10ML,混合均匀,离心收集上清,得到B液,将所述A液和B液混匀,并冷冻干燥;0032衍生化0033向步骤获得的冻干的样品中加入50L的20MG/ML甲氧基胺盐酸盐吡啶溶液,35水浴,进行肟化反应80MIN;再加入80L的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37水浴,进行硅烷化反应60MIN;0034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步骤获得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0035将1L步骤获得样品进到气相色谱中,色谱柱为DB5MS,所述色谱柱的规格为30M025MMID,进样口温度270,载气为高纯氦气,柱温箱升温程序为初始70保持3MIN,以5/MIN的速度升到290,。

16、保持5MIN,使用EI电离源,源温250,检测器电压2500V,电离电压70EV,电流40A;质谱检测范围50800M/Z;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使用NIST数据库,质谱数据的处理和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含量的测定使用MASSLYNX41软件;并通过对色谱峰面积积分处理,并与内标物的峰面积对照,得到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发酵过程产黄青霉菌胞内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一共检测到130多种青霉菌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其中能鉴定到74种,见表1。00362主成分分析0037将步骤1获得的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同一样品中不同小分子代谢物之间含量的较大差异对主成分分析结果的影响。0。

17、038用MARKERLYNX软件对步骤2中步骤获得的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在得分图中,样品点相互之间距离越近,说明样本的相似度越大,距离越远,说明样本差异越大,用来比较产黄青霉菌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细胞的代谢状态的相似和差异;在载荷图中,每个点表示各个小分子代谢物,距离中心点距离越远的小分子代谢物,其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差异越大,便可作为区分中试与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0039从图11青霉素工业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图12青霉素中试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和图13青霉素中试工业生产过程的主成分分析得分图中。

18、可以得到青霉素中试和工业发酵两个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前期,中期和后期都能各自区分开,并且两个过程的前期可以明显的区分开,而中期和后期都聚在一起,这说明两种不同的发酵模式的差异主要发生在发酵前期,而中、后期的差别不大,可以通过调节发酵前期的工艺过程和参数来提高工业过程中青霉素的产量。从图14青霉素中试工业生产过程说明书CN101936971ACN101936972A4/7页6的主成分分析载荷图中可见,区分中试与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包括半胱氨酸,缬氨酸,赖氨酸,1,4丁二胺,1,5戊二胺,精胺,山梨醇,核糖醇,木糖醇和赤藓醇。0040从图2中可见,与青霉素合成密切相关的前体氨基酸半胱氨酸,缬。

19、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在中试和工业过程中的青霉菌细胞内差别明显,工业发酵过程中,三个前体氨基酸在前期略低于中试过程;在中期50130H工业过程的氨基酸出现明显的增加,而中试中只有一个很微小的增加。这三个前体氨基酸在两个过程中的差异可能与青霉素生产的差别密切相关。0041从图3中可见,青霉菌细胞内的多胺类化合物1,4丁二胺,1,5戊二胺和精胺在工业过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中试过程中的前期含量很高,中期开始迅速下降,后期含量和中试的结果相近。他们的含量在中试与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差别仍发生在发酵前期。0042从图4中可见,青霉菌细胞内的多元醇山梨醇,木糖醇,核糖醇和赤藓醇在中试和工业过程中都呈现出增加的。

20、趋势。但从整体上看,中试过程醇类的含量高于工业过程。中试发酵在前期20H左右多元醇就增加到最高的水平;而工业过程中,前期较稳定,直到80H才迅速增加到比较高的水平。多元醇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中试中较高的水平可能有利于细胞生长和代谢。0043表1实施例1所测得的青霉菌细胞内小分子代谢物的种类00440045说明书CN101936971ACN101936972A5/7页70046实施例20047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00481对中试和工业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CHRYSOGENUMCGMCCNO34023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00。

21、49产黄青霉菌细胞收集及萃灭0050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发酵过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期中任选34个时间点,在所述时间点快速取出发酵液样品,离心,收集下层的细胞,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立即用液氮萃灭,终止代谢反应;用液氮研磨细胞以除去样品中大量的水分,并破碎细胞;0051提取小分子代谢物0052取步骤获得的破碎细胞20MG置于离心管中,加入05ML40保存的体积比为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并加入10L的014MG/ML氘标记的丁二酸为内标物,混匀;置于液氮中反复冻融2次,每次冻30MIN;离心收集上清得到A液;再次加入体积比为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05ML,混合均匀,离心收集上清,得。

22、到B液,将所述A液和B液混匀,说明书CN101936971ACN101936972A6/7页8并冷冻干燥;0053衍生化0054向步骤获得的冻干的样品中加入40L的20MG/ML甲氧基胺盐酸盐吡啶溶液,30水浴,进行肟化反应100MIN;再加入50L的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40水浴,进行硅烷化反应30MIN;0055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步骤获得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0056将1L步骤获得样品进到气相色谱中,色谱柱为DB5MS,所述色谱柱的规格为30M025MMID,进样口温度250,载气为高纯氦气,柱温箱升温程序为初始50保持2MIN,以5/MIN的速度升到260,保持3MIN。

23、,使用EI电离源,源温230,检测器电压2300V,电离电压60EV,电流30A;质谱检测范围50800M/Z;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使用NIST数据库,质谱数据的处理和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含量的测定使用MASSLYNX41软件;并通过对色谱峰面积积分处理,并与内标物的峰面积对照,得到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发酵过程产黄青霉菌胞内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00572主成分分析0058将步骤1获得的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0059用MARKERLYNX软件对步骤2中步骤获得的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在得分图中,样品点相互之间距离。

24、越近,说明样本的相似度越大,距离越远,说明样本差异越大,用来比较产黄青霉菌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细胞的代谢状态的相似和差异;在载荷图中,每个点表示各个小分子代谢物,距离中心点距离越远的小分子代谢物,其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差异就越大,便可作为区分中试与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0060通过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得到与实施例1相似的结果。0061实施例300621寻找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00632对中试和工业青霉素生产过程中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CHRYSOGENUMCGMCCNO34023细胞内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0064产。

25、黄青霉菌细胞收集及萃灭0065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发酵过程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期中任选34个时间点,在所述时间点快速取出发酵液样品,离心,收集下层的细胞,并用磷酸盐缓冲液清洗,立即用液氮萃灭,终止代谢反应;用液氮研磨细胞以除去样品中大量的水分,并破碎细胞;0066提取小分子代谢物0067取步骤获得的破碎细胞100MG置于离心管中,加入20ML40保存的体积比为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并加入20L的014MG/ML氘标记的丁二酸为内标物,混匀;置于液氮中反复冻融4次,每次冻05MIN;离心收集上清得到A液;再次加入体积比为50的甲醇水溶液为提取液20ML,混合均匀,离心收集上清,得到B。

26、液,将所述A液和B液混匀,并冷冻干燥;0068衍生化0069向步骤获得的冻干的样品中加入60L的20MG/ML甲氧基胺盐酸盐吡啶溶液,说明书CN101936971ACN101936972A7/7页940水浴,进行肟化反应60MIN;再加入100L的N甲基N三甲基硅烷三氟乙酰胺,35水浴,进行硅烷化反应80MIN;0070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测定步骤获得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0071将1L步骤获得样品进到气相色谱中,色谱柱为DB5MS,所述色谱柱的规格为30M025MMID,进样口温度280,载气为高纯氦气,柱温箱升温程序为初始80保持5MIN,以8/MIN的速度升到300,保持5MIN,使。

27、用EI电离源,源温260,检测器电压2700V,电离电压80EV,电流50A;质谱检测范围50800M/Z;小分子代谢物的鉴定使用NIST数据库,质谱数据的处理和小分子代谢物相对含量的测定使用MASSLYNX41软件;并通过对色谱峰面积积分处理,并与内标物的峰面积对照,得到产黄青霉菌中试发酵或工业发酵过程产黄青霉菌胞内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00722主成分分析0073将步骤1获得的各个小分子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的数据进行标准化;0074用MARKERLYNX软件对步骤2中步骤获得的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用于表达样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得分图和载荷图;在得分图中,样品点相互之间距离越近。

28、,说明样本的相似度越大,距离越远,说明样本差异越大,用来比较产黄青霉菌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细胞的代谢状态的相似和差异;在载荷图中,每个点表示各个小分子代谢物,距离中心点距离越远的小分子代谢物,其在产黄青霉菌中试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差异就越大,便可作为区分中试与工业青霉素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0075通过实验证明,本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得到与实施例1相似的结果。0076各实施例中产黄青霉菌PENICILLIUMCHRYSOGENUMCGMCCNO34023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方法也可以寻找其它微生物发酵过程的生物标志物。说明书CN101936971ACN101936972A1/7页10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1936971ACN101936972A2/7页11图1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1936971ACN101936972A3/7页12图21图22说明书附图CN101936971ACN101936972A4/7页13图23图31说明书附图CN101936971ACN101936972A5/7页14图32图33说明书附图CN101936971ACN101936972A6/7页15图41图42说明书附图CN101936971ACN101936972A7/7页16图43图44说明书附图CN10193697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