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周** 文档编号:8633881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1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54456.5

申请日:

20160127

公开号:

CN105713164A

公开日:

2016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G16/06,C04B24/16,C04B103/30

主分类号:

C08G16/06,C04B24/16,C04B103/30

申请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发明人:

郭毅萍,李国亭,刘秉涛,朱卫勇,李娜,胡兴星

地址:

450011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36号

优先权:

CN201610054456A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时立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减水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产品通过秸秆酸洗、秸秆改性脂肪族减水剂等步骤制备而成。本发明改善了现有的生物基减水剂产品减水率低的缺陷,还克服了脂肪族减水剂应用时出现的混凝土离析、泌水、缓凝效果差等缺点,表现较好地环保性和经济性,具有较好地推广应用前景。本发明技术优势有:对秸秆废弃物资源进行了有效利用;改善了现有的脂肪族减水剂缓凝效果差的缺点,提高了脂肪族减水剂的应用范围;对于脂肪族减水剂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比例进行了优化,能够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其特征在于,该产品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将秸秆进行预处理,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和/或小麦秸秆;将秸秆粉碎后,加入稀酸,搅拌混合均匀后浸泡18~36h,过滤并用清水冲洗秸秆至中性后备用;以质量浓度计,所述稀酸为1~3%的硫酸或3~5%的盐酸;秸秆:稀酸的固液比=1g:8~12mL;(2)制备秸秆改性脂肪族减水剂,具体过程为:第一,在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加入亚硫酸钠,溶解;第二,在上述溶解后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丙酮,磺化8~12min;然后加入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秸秆,搅拌反应20~40min;第三,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甲醛,90℃~95℃再反应1~2h;以摩尔比计,水:亚硫酸钠:丙酮:甲醛=10:0.3~0.5:0.8~1.0:3.5~4.5;以质量比计,水:预处理后的秸秆=15~16: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其特征在于,以摩尔比计,水:亚硫酸钠:丙酮:甲醛=10:0.4:0.9:4.5。 3.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秸秆进行预处理,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和/或小麦秸秆;将秸秆粉碎后,加入稀酸,搅拌混合均匀后浸泡18~36h,过滤并用清水冲洗秸秆至中性后备用;以质量浓度计,所述稀酸为1~3%的硫酸或3~5%的盐酸;秸秆:稀酸的固液比=1g:8~12mL;(2)制备秸秆改性脂肪族减水剂,具体过程为:第一,在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加入亚硫酸钠,溶解;第二,在上述溶解后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丙酮,磺化8~12min;然后加入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秸秆,搅拌反应20~40min;第三,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甲醛,90℃~95℃再反应1~2h;以摩尔比计,水:亚硫酸钠:丙酮:甲醛=10:0.3~0.5:0.8~1.0:3.5~4.5;以质量比计,水:预处理后的秸秆=15~16: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甲醛的添加速度在0.1~0.2mL/s。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减水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减水剂品种较多,有聚羧酸系、脂肪族系、萘系、氨基磺酸盐系以及改性木质素等减水剂类型,其中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减水效果最显著,但是随着其主要制备原材料石油的日趋减少以及价格的攀升,其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萘系减水剂在我国生产量较大,其性能也比较优越,但是生产过程中耗能大,同时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副产品,另外如果生产中措施不当会对环境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氨基磺酸盐和改性木质素减水剂的制备成本相对较低,但是其减水性能都有待提高。

与其他类型的混凝土减水剂相比,脂肪族减水剂具有减水效果突出、与水泥相容性好以及性价比高等一系列优点。脂肪族减水剂的结构特点,使其高性能化成为可能。因此,对脂肪族减水剂的研究是减水剂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向。

生物质纤维素的高分子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羟基等活泼性集团,在一定条件下易发生酯化或醚化反应而被衍生化,某些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展示出增稠、分散、乳化、增溶成膜、保护胶体等性能,此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可生物降解、使用安全等特性,因此纤维素衍生物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建筑材料领域,将纤维素衍生物作为减水剂的研究也已得到了关注,目前报道的制备生物基减水剂的原材料主要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淀粉等,改性方法包括羧甲基化、羧乙基化、烷基磺酸化和硫酸酯化等。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农作物秸秆的掺量达到7亿多吨,其中21%是小麦秸秆。随着我国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与集约化生产方式的推进,农作物秸秆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燃料、肥料和饲料,只有少部分被使用,大部分已被排除在农业生产的内部循环之外,导致大量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废弃物而被置于田间焚烧或堆弃,每年粮食收获季节全国约有2亿吨秸秆被焚烧。国际上已将农作物秸秆利用作为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战略性产业,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主要侧重于化工和建筑材料的开发。然而利用农作物秸秆来直接制备脂肪族减水剂,尚未见到较好地试验和具有较好应用效果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从而可以为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提供新的可能。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将秸秆进行预处理,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和/或小麦秸秆;

将秸秆粉碎后,加入稀酸,搅拌混合均匀后浸泡18~36h后(优选24h),过滤并用清水冲洗秸秆至中性后备用;

以质量浓度计,所述稀酸为1~3%的硫酸或3~5%的盐酸;

秸秆:稀酸的固液比=1g:8~12mL;

(2)制备秸秆改性脂肪族减水剂,具体过程为:

第一,在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加入亚硫酸钠,溶解,溶解时可采用搅拌或者辅助加热措施使其充分溶解;

第二,在上述溶解后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丙酮,磺化8~12min;然后加入步骤(1)中的预处理后的秸秆,搅拌反应20~40min;

第三,然后向上述溶液中缓慢加入甲醛,控制甲醛的添加速度在0.1~0.2mL/s,这样做一方面使其充分反应,另一方面防止其挥发,必要时可以在甲醛添加管上及其附近加冷凝回流装置减少其挥发,添加完毕后,待温度升至90℃~95℃再反应1~2h;

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可得到pH值为中性的深色高分子共聚物溶液,即本反应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以摩尔比计,水:亚硫酸钠:丙酮:甲醛=10:0.3~0.5:0.8~1.0:3.5~4.5;

以质量比计,水:预处理后秸秆=15~16:1;

所述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秸秆进行预处理,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和/或小麦秸秆;

将秸秆粉碎后,加入稀酸,搅拌混合均匀后浸泡18~36h后(优选24h),过滤并用清水冲洗秸秆至中性后备用;

以质量浓度计,所述稀酸为1~3%的硫酸或3~5%的盐酸;

秸秆:稀酸的固液比=1g:8~12mL;

(2)制备秸秆改性脂肪族减水剂,具体过程为:

第一,在反应釜中加入水,然后加入亚硫酸钠,溶解,溶解时可采用搅拌或者辅助加热措施使其充分溶解;

第二,在上述溶解后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丙酮,磺化8~12min;然后加入步骤(1)中的预处理后秸秆,搅拌反应20~40min;

第三,然后向上述溶液中缓慢加入甲醛,控制甲醛的添加速度在0.1~0.2mL/s,这样做一方面使其充分反应,另一方面防止其挥发,必要时可以在甲醛添加管上及其附近加冷凝回流装置减少其挥发,添加完毕后,待温度升至90℃~95℃再反应1~2h;

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可得到pH值为中性的深色高分子共聚物溶液,即本反应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以摩尔比计,水:亚硫酸钠:丙酮:甲醛=10:0.3~0.5:0.8~1.0:3.5~4.5;

以质量比计,水:预处理后秸秆=15~16:1。

测定结果表明,上述方法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净浆流动度在240mm左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总体而言,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其他类型的减水剂产品而言,具有以下较为明显的技术优势:

(1)对秸秆废弃物资源进行了有效利用,节约了资源和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2)改善了现有的脂肪族减水剂缓凝效果差的缺点,提高了脂肪族减水剂的应用范围;

(3)对于脂肪族减水剂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比例进行了优化,能够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总体而言,本发明利用秸秆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产品,不仅改善了现有的生物基减水剂产品减水率低的缺陷,还克服了脂肪族减水剂应用时出现的混凝土离析、泌水、缓凝效果差等缺点,表现较好地环保性和经济性,具有较好地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对比例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红外光谱检测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红外光谱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在介绍具体实施例前,首先对本发明中所涉及部分物料情况简要说明如下。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秸秆来自于郑州郊区农田2015年所收获的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将所收获的秸秆晾晒后,将干燥的秸秆(包括秸秆的根、茎、叶)进行粉碎;取粉碎后秸秆样品进行测定,结果如下。

秸秆的元素分析及主要成分含量数据:

上表中的项目分析测定中,元素含量测定用元素分析仪,其检测器为热导检测(TCD),灰分含量测定根据GB/T212-2008规定中的快速灰化法,水分测定方法采用间接法,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测定方法采用VanSoest方法测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将秸秆进行预处理,所述秸秆为小麦秸秆;

将秸秆经40目筛粉碎后,取20g作为试验样品,加入200mL质量浓度为2%的硫酸,搅拌混合均匀后浸泡24h,过滤并用清水冲洗秸秆至中性后备用;

(2)制备性脂肪族减水剂,具体过程为:

第一,在反应釜中加入10mol的水,然后加入0.4mol的亚硫酸钠,充分溶解,溶解时采用强烈搅拌方式辅助加快亚硫酸钠的溶解;

第二,在上述溶解后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0.9mol的丙酮,磺化10min;然后加入步骤(1)中预处理后秸秆12g,搅拌反应30min;

第三,在上述反应液中缓慢滴加4.5mol的甲醛(甲醛水溶液,质量浓度为40%),控制甲醛的添加速度在0.1ml/s,开启冷凝回流装置减少甲醛的挥发,添加完毕后,待温度升至90℃~95℃再反应1.5h;

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即可得到pH值为中性的深色高分子共聚物溶液,即本发明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仅就部分物料类型及用量做了适当调整,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采用了玉米秸秆制备脂肪族减水剂,秸秆预处理中采用质量浓度为4%的盐酸进行浸泡处理;在脂肪族减水剂制备过程中,以摩尔比计,水:亚硫酸钠:丙酮:甲醛=10:0.3:0.8:4;预处理后秸秆用量为11.25g;其他未说明情况同实施例1。

对比例

为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以秸秆为原料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具体性能,发明人以实施例1为基础,采用相同方法制备了脂肪族减水剂作为对比例,其区别主要在于未添加秸秆作为原料,其他反应条件均相同。

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分别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红外光谱检测时所用仪器为Nicolet380FT-IR,检测时,首先将脂肪族减水剂产品经乙醇沉析后过滤、干燥制成粉剂,然后用溴化钾压片法做红外光谱分析。

检测结果分别如图2、图1所示,图中的横坐标为波数,不同官能团有各自的特征波数,纵坐标为不同官能团的吸收强度。

在图1中,谱带归属为:波数在3431cm-1处为羟基的伸缩振动峰,2926.90cm-1处为脂肪族分子链上的C-H的伸缩振动峰,小峰2227.34cm-1处为不饱和键的碳碳伸缩振动峰,1607.44cm-1处为羰基吸收峰,1414.07cm-1和1384.29cm-1处为C-H的弯曲振动峰,1180.58cm-1和1041.15cm-1处为S-O的伸缩振动峰,而指纹区处771.97cm-1、605.07cm-1和525.55cm-1处的峰为不饱和碳上碳氢的弯曲震动峰。由此可以看到缩聚产物的分子中含有磺酸基,羟基、羰基和不饱和碳等官能团,其中羟基和磺酸基是强的亲水基。

在图2中,3442.33cm-1处羟基的伸缩振动峰位置不变,但是受秸秆原料上羟基的影响,峰面积增大;2100.99cm-1为不饱和键的碳碳伸缩振动峰,比较图1发生了偏移,同时秸秆上不饱和键的影响峰面积增大;1642.98cm-1处的羧基峰变化不大;1351.46cm-1的饱和C-H的弯曲振动峰有所削弱,同时1181.99cm-1和1042.98cm-1的S-O的伸缩振动峰有所削弱,其他峰不明显。

从上述对比中可以大致分析出添加秸秆后对脂肪族减水剂官能团的影响情况,即:添加秸秆后所制得减水剂官能团的峰强度变小,而这主要是因为秸秆纤维素的难降解反应性。尽管从反应所得溶液表面上看不出秸秆的存在,但是仍有部分未反应的残留秸秆吸附在反应产物表面,从而最终导致峰强度变小。

为进一步检测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秸秆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具体性能,发明人对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性能进行了具体检测,相关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首先,按照《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制备了混凝土;所制备的混凝土,混凝土的配合比为,C(水泥):S(石):G(砂):W(水)=1:2.11:3.5:0.48,其水灰比为0.29,减水剂添加量为1.5%,所用水泥为P.O42.5R(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减水剂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中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同时采用了市售的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产品作为对照(减水剂生产厂家:宁阳瑞安工贸有限公司,产品为液体棕褐色粘稠液,其他性能见下表),同时采用了未添加减水剂的混凝土作为空白对照。

对混凝土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2000)进行测试;

减水剂减水率测定方法按照《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标准进行,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WR=[(W0-W1)/W0]×100%,其中,WR为减水率(%),W0为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W1为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kg/m3);

减水剂固体含量和坍落度测定试验按照《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标准进行,误差最高不超过0.3%;其中固体含量表示为“X固”,按下列公式计算:

X固=[(M2-M0)/(M1-M0)]×100%,其中,X固为固体含量(%),M0为称重瓶的质量(g),M1为称量瓶加式样的质量(g),M2为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抗压强度检测中混凝土的拌合、成型、测量及数据处理等均按照《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进行,分别测试混凝土3天、7天和28天的抗压强度。

各组的测定结果具体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利用秸秆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与对比例相比,虽然在性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仍与现有的市售的脂肪族减水剂的性能相当,而由于秸秆成本低廉,因而本发明所提供的脂肪族减水剂仍然具有较好地现实意义。

另外,测定结果还表明,在使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提供的脂肪族减水剂的过程中,初凝时间比添加其他脂肪族减水剂的初凝时间均晚半个小时左右,因而在其抗压强度符合工程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可利用性,更便于施工。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54456.5 (22)申请日 2016.01.27 (71)申请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地址 450011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 36号 (72)发明人 郭毅萍李国亭刘秉涛朱卫勇 李娜胡兴星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41104 代理人 时立新 (51)Int.Cl. C08G 16/06(2006.01) C04B 24/16(2006.01) C04B 103/3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

2、水剂及其制 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减水剂制备技术领 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及其制备方法。 该产品通过秸秆酸洗、 秸秆改性 脂肪族减水剂等步骤制备而成。 本发明改善了现 有的生物基减水剂产品减水率低的缺陷, 还克服 了脂肪族减水剂应用时出现的混凝土离析、 泌 水、 缓凝效果差等缺点, 表现较好地环保性和经 济性, 具有较好地推广应用前景。 本发明技术优 势有: 对秸秆废弃物资源进行了有效利用; 改善 了现有的脂肪族减水剂缓凝效果差的缺点, 提高 了脂肪族减水剂的应用范围; 对于脂肪族减水剂 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比例进行了 优化, 能够更好地保。

3、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 降低了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105713164 A 2016.06.29 CN 105713164 A 1.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其特征在于, 该产品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 将秸秆进行预处理, 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和/或小麦秸秆; 将秸秆粉碎后, 加入稀酸, 搅拌混合均匀后浸泡1836h, 过滤并用清水冲洗秸秆至中性 后备用; 以质量浓度计, 所述稀酸为13%的硫酸或35%的盐酸; 秸秆: 稀酸的固液比=1g: 812mL; (2) 制备秸秆改性脂肪族减水剂, 具体过程为: 第一, 在反应釜中加入水, 然后加入亚硫。

4、酸钠, 溶解; 第二, 在上述溶解后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丙酮, 磺化812min; 然后加入步骤 (1) 中预 处理后的秸秆, 搅拌反应2040min; 第三,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甲醛, 9095再反应12h; 以摩尔比计, 水: 亚硫酸钠: 丙酮: 甲醛=10: 0.30.5: 0.81.0: 3.54.5; 以质量比计, 水: 预处理后的秸秆=1516: 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其特征在于, 以摩尔比计, 水: 亚硫 酸钠: 丙酮: 甲醛=10: 0.4: 0.9: 4.5。 3.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具体 。

5、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秸秆进行预处理, 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和/或小麦秸秆; 将秸秆粉碎后, 加入稀酸, 搅拌混合均匀后浸泡1836h, 过滤并用清水冲洗秸秆至中性 后备用; 以质量浓度计, 所述稀酸为13%的硫酸或35%的盐酸; 秸秆: 稀酸的固液比=1g: 812mL; (2) 制备秸秆改性脂肪族减水剂, 具体过程为: 第一, 在反应釜中加入水, 然后加入亚硫酸钠, 溶解; 第二, 在上述溶解后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丙酮, 磺化812min; 然后加入步骤 (1) 中预 处理后的秸秆, 搅拌反应2040min; 第三,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甲醛, 9095再反应12h; 以摩尔比计, 水: 亚。

6、硫酸钠: 丙酮: 甲醛=10: 0.30.5: 0.81.0: 3.54.5; 以质量比计, 水: 预处理后的秸秆=1516: 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甲醛的添 加速度在0.10.2mL/s。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105713164 A 2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的减水剂制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 族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减水剂品种较多, 有聚羧酸系、 脂肪族系、 萘系、 氨基磺酸盐系以及 改性木质素等减水剂类型,。

7、 其中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减水效果最显著, 但是随着其主要制备 原材料石油的日趋减少以及价格的攀升, 其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萘系减水剂在我国生产量 较大, 其性能也比较优越, 但是生产过程中耗能大, 同时会产生污染环境的副产品, 另外如 果生产中措施不当会对环境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氨基磺酸盐和改性木质素减水剂的制备 成本相对较低, 但是其减水性能都有待提高。 0003 与其他类型的混凝土减水剂相比, 脂肪族减水剂具有减水效果突出、 与水泥相容 性好以及性价比高等一系列优点。 脂肪族减水剂的结构特点, 使其高性能化成为可能。 因 此, 对脂肪族减水剂的研究是减水剂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向。 0004 生。

8、物质纤维素的高分子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羟基等活泼性集团, 在一定条件下易发 生酯化或醚化反应而被衍生化, 某些水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展示出增稠、 分散、 乳化、 增溶成 膜、 保护胶体等性能, 此工艺具有原料来源广泛、 可生物降解、 使用安全等特性, 因此纤维素 衍生物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0005 在建筑材料领域, 将纤维素衍生物作为减水剂的研究也已得到了关注, 目前报道 的制备生物基减水剂的原材料主要有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淀粉等, 改性方法包括羧甲基化、 羧乙基化、 烷基磺酸化和硫酸酯化等。 0006 农作物秸秆是生物质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每年农作物秸秆 的掺量达到7亿。

9、多吨, 其中21%是小麦秸秆。 随着我国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与集约化生产方 式的推进, 农作物秸秆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燃料、 肥料和饲料, 只有少部分被使用, 大部分已 被排除在农业生产的内部循环之外, 导致大量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废弃物而被置于田间焚 烧或堆弃, 每年粮食收获季节全国约有2亿吨秸秆被焚烧。 国际上已将农作物秸秆利用作为 21世纪发展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战略性产业, 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主要侧重于化工和建 筑材料的开发。 然而利用农作物秸秆来直接制备脂肪族减水剂, 尚未见到较好地试验和具 有较好应用效果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物农作物秸秆所制备的脂肪族。

10、减水剂, 从而可 以为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提供新的可能。 0008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9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 将秸秆进行预处理, 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和/或小麦秸秆; 说明书 1/6 页 3 CN 105713164 A 3 将秸秆粉碎后, 加入稀酸, 搅拌混合均匀后浸泡1836h后 (优选24h) , 过滤并用清水冲 洗秸秆至中性后备用; 以质量浓度计, 所述稀酸为13%的硫酸或35%的盐酸; 秸秆: 稀酸的固液比=1g: 812mL; (2) 制备秸秆改性脂肪族减水剂, 具体过程为: 第一, 在反应釜中加入水, 然后加入亚硫。

11、酸钠, 溶解, 溶解时可采用搅拌或者辅助加热 措施使其充分溶解; 第二, 在上述溶解后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丙酮, 磺化812min; 然后加入步骤 (1) 中的 预处理后的秸秆, 搅拌反应2040min; 第三, 然后向上述溶液中缓慢加入甲醛, 控制甲醛的添加速度在0.10.2mL/s, 这样做 一方面使其充分反应, 另一方面防止其挥发, 必要时可以在甲醛添加管上及其附近加冷凝 回流装置减少其挥发, 添加完毕后, 待温度升至9095再反应12h; 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 即可得到pH值为中性的深色高分子共聚物溶液, 即本反应所制 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以摩尔比计, 水: 亚硫酸钠: 丙酮: 甲醛=。

12、10: 0.30.5: 0.81.0: 3.54.5; 以质量比计, 水: 预处理后秸秆=1516: 1; 所述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 将秸秆进行预处理, 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和/或小麦秸秆; 将秸秆粉碎后, 加入稀酸, 搅拌混合均匀后浸泡1836h后 (优选24h) , 过滤并用清水冲 洗秸秆至中性后备用; 以质量浓度计, 所述稀酸为13%的硫酸或35%的盐酸; 秸秆: 稀酸的固液比=1g: 812mL; (2) 制备秸秆改性脂肪族减水剂, 具体过程为: 第一, 在反应釜中加入水, 然后加入亚硫酸钠, 溶解, 溶解时可采用搅拌或者辅助加热 措施使其充。

13、分溶解; 第二, 在上述溶解后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丙酮, 磺化812min; 然后加入步骤 (1) 中的 预处理后秸秆, 搅拌反应2040min; 第三, 然后向上述溶液中缓慢加入甲醛, 控制甲醛的添加速度在0.10.2mL/s, 这样做 一方面使其充分反应, 另一方面防止其挥发, 必要时可以在甲醛添加管上及其附近加冷凝 回流装置减少其挥发, 添加完毕后, 待温度升至9095再反应12h; 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 即可得到pH值为中性的深色高分子共聚物溶液, 即本反应所制 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以摩尔比计, 水: 亚硫酸钠: 丙酮: 甲醛=10: 0.30.5: 0.81.0: 3.54.5; 以。

14、质量比计, 水: 预处理后秸秆=1516: 1。 0010 测定结果表明, 上述方法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净浆流动度在240mm左右, 具有 较好的应用前景。 0011 总体而言,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其他类型的减水剂产品而言, 具有以下较为 明显的技术优势: (1) 对秸秆废弃物资源进行了有效利用, 节约了资源和促进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说明书 2/6 页 4 CN 105713164 A 4 (2) 改善了现有的脂肪族减水剂缓凝效果差的缺点, 提高了脂肪族减水剂的应用范围; (3) 对于脂肪族减水剂制备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比例进行了优化, 能够更好 地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降低。

15、了生产成本。 0012 总体而言, 本发明利用秸秆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产品, 不仅改善了现有的生物 基减水剂产品减水率低的缺陷, 还克服了脂肪族减水剂应用时出现的混凝土离析、 泌水、 缓 凝效果差等缺点, 表现较好地环保性和经济性, 具有较好地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对比例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红外光谱检测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备的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红外光谱检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在介绍具体实施例前, 首先对本 发明中所涉及部分物料情况简要说明如下。 0015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秸秆来自于郑州郊区农田2015年所。

16、收获的玉米秸秆和小麦秸 秆, 将所收获的秸秆晾晒后, 将干燥的秸秆 (包括秸秆的根、 茎、 叶) 进行粉碎; 取粉碎后秸秆 样品进行测定, 结果如下。 0016 秸秆的元素分析及主要成分含量数据: 上表中的项目分析测定中, 元素含量测定用元素分析仪, 其检测器为热导检测 (TCD) , 灰分含量测定根据GB/T212-2008规定中的快速灰化法, 水分测定方法采用间接法, 纤维 素、 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测定方法采用VanSoest方法测定。 0017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 将秸秆进行预处理, 所述秸秆为小麦秸秆; 说明书 。

17、3/6 页 5 CN 105713164 A 5 将秸秆经40目筛粉碎后, 取20g作为试验样品, 加入200mL质量浓度为2%的硫酸, 搅拌混 合均匀后浸泡24h, 过滤并用清水冲洗秸秆至中性后备用; (2) 制备性脂肪族减水剂, 具体过程为: 第一, 在反应釜中加入10mol的水, 然后加入0.4mol的亚硫酸钠, 充分溶解, 溶解时采 用强烈搅拌方式辅助加快亚硫酸钠的溶解; 第二, 在上述溶解后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0.9mol的丙酮, 磺化10min; 然后加入步骤 (1) 中预处理后秸秆12g, 搅拌反应30min; 第三, 在上述反应液中缓慢滴加4.5mol的甲醛 (甲醛水溶液, 质。

18、量浓度为40%) , 控制甲 醛的添加速度在0.1ml/s, 开启冷凝回流装置减少甲醛的挥发, 添加完毕后, 待温度升至90 95再反应1.5h; 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 即可得到pH值为中性的深色高分子共聚物溶液, 即本发明所制 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0018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利用秸秆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仅就部分物 料类型及用量做了适当调整, 说明如下。 0019 本实施例采用了玉米秸秆制备脂肪族减水剂, 秸秆预处理中采用质量浓度为4%的 盐酸进行浸泡处理; 在脂肪族减水剂制备过程中, 以摩尔比计, 水: 亚硫酸钠: 丙酮: 甲醛= 10: 0.3: 0.8:。

19、 4; 预处理后秸秆用量为11.25g; 其他未说明情况同实施例1。 0020 对比例 为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以秸秆为原料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具体性能, 发明人以实 施例1为基础, 采用相同方法制备了脂肪族减水剂作为对比例, 其区别主要在于未添加秸秆 作为原料, 其他反应条件均相同。 0021 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分别进行红外光谱检测。 红外光谱检 测时所用仪器为Nicolet380FT-IR, 检测时, 首先将脂肪族减水剂产品经乙醇沉析后过 滤、 干燥制成粉剂, 然后用溴化钾压片法做红外光谱分析。 0022 检测结果分别如图2、 图1所示, 图中的横坐标为波数, 不同官能团。

20、有各自的特征波 数, 纵坐标为不同官能团的吸收强度。 0023 在图1中, 谱带归属为: 波数在3431cm-1处为羟基的伸缩振动峰, 2926.90cm-1处为 脂肪族分子链上的C-H的伸缩振动峰, 小峰2227.34cm-1处为不饱和键的碳碳伸缩振动峰, 1607 .44cm-1处为羰基吸收峰, 1414 .07cm-1和1384 .29cm-1处为C-H的弯曲振动峰, 1180.58cm-1和1041.15cm-1处为S-O的伸缩振动峰, 而指纹区处771.97cm-1、 605.07cm-1和 525.55cm-1处的峰为不饱和碳上碳氢的弯曲震动峰。 由此可以看到缩聚产物的分子中含有 。

21、磺酸基, 羟基、 羰基和不饱和碳等官能团, 其中羟基和磺酸基是强的亲水基。 0024 在图2中, 3442.33cm-1处羟基的伸缩振动峰位置不变, 但是受秸秆原料上羟基的影 响, 峰面积增大; 2100.99cm-1为不饱和键的碳碳伸缩振动峰, 比较图1发生了偏移, 同时秸秆 上不饱和键的影响峰面积增大; 1642.98cm-1处的羧基峰变化不大; 1351.46cm-1的饱和C-H 的弯曲振动峰有所削弱, 同时1181.99cm-1和1042.98cm-1的S-O的伸缩振动峰有所削弱, 其 他峰不明显。 0025 从上述对比中可以大致分析出添加秸秆后对脂肪族减水剂官能团的影响情况, 说明书。

22、 4/6 页 6 CN 105713164 A 6 即: 添加秸秆后所制得减水剂官能团的峰强度变小, 而这主要是因为秸秆纤维素的难降解 反应性。 尽管从反应所得溶液表面上看不出秸秆的存在, 但是仍有部分未反应的残留秸秆 吸附在反应产物表面, 从而最终导致峰强度变小。 0026 为进一步检测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秸秆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具体性能, 发明 人对上述实施例1、 实施例2、 对比例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的性能进行了具体检测, 相关试 验情况介绍如下。 0027 首先, 按照 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 制备了混凝土; 所制备的混凝土, 混凝 土的配合比为, C(水泥): S(石):。

23、 G(砂): W(水)=1: 2.11: 3.5: 0.48, 其水灰比为0.29, 减水剂 添加量为1.5%, 所用水泥为P.O42.5R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生产) ; 减水剂分别采用实施例1、 实施例2、 对比例中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 同时采用了市售 的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产品作为对照 (减水剂生产厂家: 宁阳瑞安工贸有限公司, 产品为液体 棕褐色粘稠液, 其他性能见下表) , 同时采用了未添加减水剂的混凝土作为空白对照。 0028 对混凝土的水泥净浆流动度按照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8077- 2000) 进行测试; 减水剂减水率测定方法按照 混凝土外加剂(GB807。

24、6-2008) 标准进行, 用下列公式进 行计算: WR=(W0W1)/W0100%, 其中, WR为减水率 (%) , W0为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kg/m3) , W1为掺外加剂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kg/m3) ; 减水剂固体含量和坍落度测定试验按照 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标准进行, 误 差最高不超过0.3%; 其中固体含量表示为 “X固” , 按下列公式计算: X固=(M2-M0)/(M1-M0)100%, 其中, X固为固体含量(%), M0为称重瓶的质量(g), M1为称 量瓶加式样的质量(g), M2为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抗压强度检测中混凝土的拌合。

25、、 成型、 测量及数据处理等均按照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 实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进行, 分别测试混凝土3天、 7天和28天的抗压强度。 0029 各组的测定结果具体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 本发明利用秸秆所制备的脂肪族减水剂与对比例相比, 虽然在性能 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仍与现有的市售的脂肪族减水剂的性能相当, 而由于秸秆成本低廉, 因 而本发明所提供的脂肪族减水剂仍然具有较好地现实意义。 0030 另外, 测定结果还表明, 在使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提供的脂肪族减水剂的过程 中, 初凝时间比添加其他脂肪族减水剂的初凝时间均晚半个小时左右, 因而在其抗压强度 说明书 5/6 页 7 CN 105713164 A 7 符合工程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可利用性, 更便于施工。 说明书 6/6 页 8 CN 105713164 A 8 图1 图2 说明书附图 1/1 页 9 CN 105713164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