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是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是利用自身的相变来传递 热量,即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汽化时吸热,在冷凝器中液化时放热。
到目前为止,已出现的家用、商用的制冷剂主要包括氟利昂类制冷剂和碳氢 制冷剂。
氟利昂制冷剂是指氯氟烃类化合物,包括二氟二氯甲烷、三氟一氯甲烷、二 氟一氯甲烷等,氟利昂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由于它们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达数 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气层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对流层,一小 部分升入平流层。氟利昂在上升进入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 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 臭氧分子,科学家估计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数万个臭氧分子。其中二氟一氯甲烷 由于具有制冷性能,因而在氟利昂的发展后期,应用最广泛、应用时间较长,但 由于其对臭氧层的严重破坏,《蒙特利尔议定书》已明确规定,发达国家从1996 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二氟一氯甲烷的生产和消费,发展中国家的最后停用日期 为2010年1月1日。在这种形势下,各国都开展了氟利昂的替代制冷剂的研究 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替代二氟一氯甲烷,避免破坏 臭氧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制冷剂,按重量计,包括:
40-90份丙烷、6-17份异丁烷、6-24份丙烯和2.5-9.5份三氟碘甲烷。
进一步地,按重量计,包括:
45-90份丙烷、8-15份异丁烷、7-22份丙烯和2-9份三氟碘甲烷。
进一步地,按重量计,包括:
50-85份丙烷、10-13份异丁烷、10-21份丙烯和3-8份三氟碘甲烷。
一种制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用清洗试剂清洗压力容器;
将所述压力容器抽真空;
按重量计,将40-90份丙烷、6-17份异丁烷、6-24份丙烯和2.5-9.5份三氟 碘甲烷装入抽真空后的所述压力容器中;
进行混合,得到制冷剂;
检测所述制冷剂中丙烷、异丁烷、丙烯和三氟碘甲烷的含量。
进一步地,所述用清洗试剂清洗压力容器包括:
将所述清洗试剂用高压泵输入所述压力容器后,搅拌5-20min,再将所述压 力容器中的所述清洗试剂抽出;
将所述压力容器中残留的所述清洗试剂蒸发干净。
进一步地,按体积计,所述清洗试剂与所述压力容器的比例为1∶100-3:100。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试剂为以下中的一种:
液态丙烷、液态异丁烷、液态丙烯和液态三氟碘甲烷。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压力容器抽真空包括:
将所述压力容器抽真空至所述压力容器中的绝对压力值为0-0.2Pa。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的方法为:
将已装入丙烷、异丁烷、丙烯和三氟碘甲烷的所述压力容器静置10-60min。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的方法为:
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所述制冷剂中丙烷、异丁烷、丙烯和三氟碘甲烷的含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冷剂既可以替代现有的二氟一氯甲烷 制冷剂,避免了破坏臭氧层,具体原理如下:
丙烷、异丁烷、丙烯和三氟碘甲烷都是不含氯原子的化合物,因而不会破坏 臭氧层。
上述四种试剂的热力学性质均满足制冷剂的热力学要求,即临界温度较高, 因而在常温下极易液化,适合做制冷剂,并且使制冷循环的工作区域远离临界点, 制冷循环越接近逆卡诺循环,节流损失小,制冷量高;并且标准沸点较低,因而 可以达到的最低制冷温度低;凝固温度低,使得制冷循环的温度范围较广,因而 制冷剂适用范围大;临界压力较低,因而液化所需要的压力较低,减轻了压缩机 的负荷,既降低了对压缩机的要求,也降低了能耗;并且这四种试剂的临界温度、 凝固温度、标准沸点、临界压力与二氟一氯甲烷的相近,因而可以作为替代二氟 一氯甲烷的制冷剂,并且不破坏臭氧层。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还可以达到下列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人类向大气中 排放的温室气体引起的,温室气体是能够强烈吸收这些波长红外线的气体。本发 明中所用的丙烷、异丁烷、丙烯和三氟碘甲烷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的频率主要 在高频率区,即吸收波长较短,对红外线无吸收,因而不是温室气体,不会产生 温室效应。
(2)丙烷、异丁烷和丙烯的燃点都较低,是可燃物质,因而安全性差,而 三氟碘甲烷是一种极好的灭火剂,灭火效率高,且灭火后不留痕迹,目前已广泛 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所以加入该试剂后,组成的复合制冷剂燃点升高,不 燃,安全性提高。
(3)该制冷剂采用如下的比例,按重量计,包括40-90份丙烷、6-17份异 丁烷、6-24份丙烯和2.5-9.5份三氟碘甲烷,可以达到较好的制冷性能和较大的 适用范围。
(4)该制冷剂中占主要比例的丙烷、异丁烷和丙烯三种试剂是市场上常见 的烃类,生产成本低,因而制成的制冷剂的成本价格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5)该制冷剂的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等工作参数与二氟一氯甲烷接近,因 而无须改变目前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的制冷系统,可以直接替代二氟一氯甲烷, 因而该制冷剂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目前即可以推广使用。
(6)与二氟一氯甲烷相比,本发明的制冷剂单位制冷量提高了60-80%,因 而耗能随之降低,例如耗电量降低。
(7)该制冷剂所使用的丙烷、异丁烷、丙烯、三氟碘甲烷都是天然材料, 无毒无味,对人体没有伤害。
(8)采用制冷剂配方中的丙烷、异丁烷、丙烯、三氟碘甲烷四种试剂的一 种清洗容器,不仅可以去除灰尘等固体杂质,而且避免使用其他溶剂清洗导致制 冷剂纯度降低的问题。
(9)与二氟一氯甲烷相比,本发明的制冷剂分子量小,因而流动性好,输 送压力低,制冷设备的负荷减小,从而节省电耗,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10)三氟碘甲烷具有油溶性和材料相容性很好的优点,因而用于制冷设备, 可以与其中的润滑油很好的相容,因而流动性较好,制冷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 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 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制冷剂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 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制冷剂,按重量计,包括:
40-90份丙烷、6-17份异丁烷、6-24份丙烯和2.5-9.5份三氟碘甲烷。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该制冷剂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01:用清洗试剂清洗压力容器;
步骤102:将所述压力容器抽真空;
步骤103:按重量计,将40-90份丙烷、6-17份异丁烷、6-24份丙烯和2.5-9.5 份三氟碘甲烷装入抽真空后的所述压力容器中;
步骤104:进行混合,得到制冷剂;
步骤105:检测所述制冷剂中丙烷、异丁烷、丙烯和三氟碘甲烷的含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剂具有环保、节能、安全、价廉的优点,因而应用范围 较广,具体如下:
(1)该制冷剂中包含的丙烷、异丁烷、丙烯和三氟碘甲烷四种试剂的热力 学性质如表1所示,均满足制冷剂的热力学要求,即临界温度较高,因而在常温 下极易液化,适合做制冷剂,并且使制冷循环的工作区域远离临界点,制冷循环 越接近逆卡诺循环,节流损失小,制冷量高;并且标准沸点较低,因而可以达到 的最低制冷温度低;凝固温度低,使得制冷循环的温度范围较广,因而制冷剂适 用范围大;临界压力较低,因而液化所需要的压力较低,减轻了压缩机的负荷, 既降低了对压缩机的要求,也降低了能耗;并且这四种试剂的临界温度、凝固温 度、标准沸点、临界压力与二氟一氯甲烷的相近,因而可以作为替代二氟一氯甲 烷的制冷剂。
(2)丙烷、异丁烷、丙烯和三氟碘甲烷都是不含氯原子的化合物,因而不 会破坏臭氧层,满足环保要求,因而成为替代现有的二氟一氯甲烷制冷剂的较佳 选择。
(3)该制冷剂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由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 气体引起的,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那些强烈吸收地面和空气放出的长波辐射,对 地表有一种遮挡作用的气体,长波辐射主要指波长范围在3-120um的红外线。由 此可见,温室气体是能够强烈吸收这些波长红外线的气体。而气体的红外吸收与 分子的不对称伸缩振动或弯曲振动有关,只有红外线的频率与分子的振动频率相 同时,才会被分子吸收。本发明中所用的丙烷、异丁烷、丙烯和三氟碘甲烷的伸 缩振动和弯曲振动的频率主要在高频率区,即吸收波长较短,对3-120um的红外 线无吸收,因而不是温室气体,不会产生温室效应。
(4)丙烷、异丁烷和丙烯的燃点都较低,是可燃物质,因而安全性差,而 三氟碘甲烷是一种极好的灭火剂,灭火效率高,且灭火后不留痕迹,目前已广泛 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所以加入该试剂后,组成的复合制冷剂燃点升高,不 燃,安全性提高。
(5)该制冷剂采用如下的比例,按重量计,包括40-90份丙烷、6-17份异 丁烷、6-24份丙烯和2.5-9.5份三氟碘甲烷,可以达到较好的制冷性能和较大的 适用范围,具体原理如下:
由于异丁烷的临界温度较高,因而其比例偏高时,会蒸发不充分,从而影响 制冷效率,同时由于其临界压力相对较低,因而异丁烷比例偏低时,其它成分随 之升高,系统的蒸发压力随之升高,增加了压缩机的负荷,使能耗增加,同时减 少了制冷设备中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由于丙烯的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都较高,所以丙烯比例偏高时,混合制冷剂 的蒸发压力会偏高,从而导致异丁烷不能充分蒸发,影响制冷效果,并且混合制 冷剂的冷凝压力也会升高,从而增加压缩机的负荷,使能耗增加;而比例偏低时, 丙烯的最低制冷温度较高。
由于三氟碘甲烷的凝固温度和标准沸点都较高,因而其比例偏高时,并不能 增加制冷效果,并且由于其生产成本较高,所以反而导致混合制冷剂的成本增加; 而其比例偏低时,起不到阻燃作用。
由于丙烷的热交换效率相对较低,因而丙烷的比例偏高时,得到的制冷剂的 制冷量较低;丙烷的比例偏低时,会导致其他成分的比例偏高,导致上述的不利 效果。
由此可见,混合制冷剂中四种试剂的选用比例是影响制冷剂的制冷性能的主 要因素。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剂中四种试剂可以采用其比例范围内的任意 比例。
(6)该制冷剂中占主要比例的丙烷、异丁烷和丙烯三种试剂是市场上常见 的烃类,生产成本低,因而制成的制冷剂的成本价格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7)该制冷剂的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等工作参数与二氟一氯甲烷接近,因 而无须改变目前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的制冷系统,可以直接替代二氟一氯甲烷, 因而该制冷剂可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目前即可以推广使用。
(8)制冷量是评价制冷剂制冷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制冷剂进行制 冷运行时,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去除的热量总和。与二氟一氯 甲烷相比,本发明的制冷剂单位制冷量提高了60-80%,因而耗能随之降低,例 如耗电量降低。
(9)该制冷剂所使用的丙烷、异丁烷、丙烯、三氟碘甲烷都是天然材料, 无毒无味,对人体没有伤害。
(10)采用制冷剂配方中的丙烷、异丁烷、丙烯、三氟碘甲烷四种试剂的一 种清洗容器,不仅可以去除灰尘等固体杂质,而且避免使用其他溶剂清洗导致制 冷剂纯度降低的问题。
(11)与二氟一氯甲烷相比,本发明的制冷剂分子量小,因而流动性好,输 送压力低,制冷设备的负荷减小,从而节省电耗,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12)三氟碘甲烷具有油溶性和材料相容性很好的优点,因而用于制冷设备, 可以与其中的润滑油很好的相容,因而流动性较好,制冷效果好。
表1制冷剂中四种试剂和二氟一氯甲烷的热力学性质表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制冷剂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01可以采用任意方法清洗, 优选的,采用下列方法:
将所述清洗试剂用高压泵输入所述压力容器后,搅拌5-20min,再将所述压 力容器中的所述清洗试剂抽出;
将所述压力容器中残留的所述清洗试剂蒸发干净。
所述清洗试剂可以采用液态丙烷、液态异丁烷、液态丙烯、液态三氟碘甲烷 中的任意一种,这四种试剂均被包含在制冷剂配方中,因而不仅可以去除灰尘等 固体杂质,而且避免使用其他溶剂清洗导致制冷剂纯度降低的问题。此外,清洗 试剂的加入量,较佳的为,按体积计,所述清洗试剂与所述压力容器的比例为 1:100-3:100。
步骤102中的抽真空,使所述压力容器中的绝对压力值达到0-0.2Pa,在此 条件下,制备的制冷剂纯度较高。
步骤104中,混合方法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将已装入丙烷、异丁烷、丙烯和 三氟碘甲烷的所述压力容器静置10-60min。该方法的原理为气体分子扩散运动 较快,容器在静置过程中,通过分子扩散运动,四种试剂即可混合均匀。
步骤105中,可以采用任意方法检测四种试剂的含量,优选的采用气相色谱 法,因为这种气体均为常温下的有机气体,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精确度高。此外, 根据测出的含量与实际要求的对比,可以检验产品是否合格。
为了进一步改进制冷剂的性能,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了另一种制冷剂,按 重量份计,包括:
丙烷50-85份、异丁烷10-13份、丙烯10-21份和三氟碘甲烷3-8份。
以上制冷剂中,丙烷、异丁烷、丙烯和三氟碘甲烷可以采用其重量份数范围 内的任意份数,例如丙烷可以为50、67.5、85份,异丁烷可以为10、11.5、13 份,丙烯可以为10、15.7、21份,三氟碘甲烷可以为3、5.3、8份。其中,优选 地,采用丙烷为67.5份、异丁烷为11.5份、丙烯为15.7份和三氟碘甲烷为5.3 份,采用此比例制得的制冷剂节能率较高。
本实施例同样具有实施例一的所有优点,为进一步证明本实施例具有良好的 制冷性能,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试验例:
试验组(包括两组):
二氟一氯甲烷:以二氟一氯甲烷为制冷剂
本发明:按重量计,丙烷67.5份、异丁烷11.5份、丙烯15.7份和三氟碘甲 烷5.3份组成的制冷剂。
试验对象:
约克YSEZEZS45CKE中央空调。
试验方法:
分别将上述两组制冷剂运用于约克YSEZEZS45CKE,并在同样环境中运行 3h,此时空调运行趋于稳定,测量各种参数;该空调的标准空调工况为:
蒸发温度:Te=5℃;
冷凝温度:Tc=35℃。
试验结果:
两组试验的参数如表2所示,本发明理论上的节能率可以达到20.56%(用 理论消耗功率计算),而实际运行中,空调的耗电量通常用输入功率P表示,输 入功率P的计算公式为:U为电压,I为运行电流,为功率 因数,由于两组试验采用同样的电路系统,因此认为其电压U和功率因数相同,因而本发明的节能率可以用运行电流计算,由表可知,本发明的制冷剂的 节能率达到22.15%,与理论值基本一致。此外,与二氟一氯甲烷相比,本发明 的单位质量制冷量提高了76.56%,并且本发明的相对分子量也小,因而流动性 好。
通过试验例,更进一步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剂不仅环保、安全,而且制 冷量高、节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表2二氟一氯甲烷和本发明两组试验的运行参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 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 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 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