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着色制品及其用途.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00007 上传时间:2020-09-14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91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13799.4

申请日:

20131220

公开号:

CN103881373B

公开日:

201607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C08L77/06,C08L77/02,C08L77/00,C08K13/04,C08K7/14,C08K3/30,C08K3/22

主分类号:

C08L77/06,C08L77/02,C08L77/00,C08K13/04,C08K7/14,C08K3/30,C08K3/22

申请人:

EMS 专利股份公司

发明人:

马克·普夫勒加尔,艾蒂安·埃普利,海因茨·霍夫,博托·霍夫曼

地址:

瑞士埃姆斯

优先权:

12198910.7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郑斌;韩宏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用于生产抗着色制品的用途,所述制品的着色倾向性为至多15。此处,组合物包含30‑100重量%聚酰胺混合物,其包含大于50并且高至98重量%至少一种半芳族聚酰胺,还包含2至高至50重量%的具有至少100℃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基于:20‑100mol%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80mol%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和至少6个碳原子的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此外,组合物包含0.01‑20重量%至少一种或多种无机白色颜料。另外,组合物还可包含:0‑70重量%纤维添加剂(B1)和/或粒状添加剂(B2),0‑30重量%冲击韧性改进剂和/或不同于(A)的聚合物,0‑25重量%阻燃剂,和0‑3重量%添加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使用聚酰胺模塑组合物来生产抗着色制品的方法,所述抗着色制品的着色倾向性ST为至多15并且所述抗着色制品的着色倾向性ST相比于仅基于半芳族聚酰胺(A1)的制品的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20%,其中,所述着色倾向性ST使用芥末和唇彩作为着色介质确定,并定义为着色倾向性ST=(ΔE+ΔE)/2ΔE和ΔE分别根据下式定义其中,L*、a*和b*根据CIELAB标准ENISO11664-4定义,并且其中,在所述着色倾向性ST的确定中,使用化妆棉以饱和方式将着色介质施加到试样表面,所述试样的尺寸为2x40x50mm,然后将由此制备的试样和未处理的参照试样在65℃和90%相对湿度的空调箱中储存超过72小时,储存后,使试样恢复至23℃,然后将试样在流动温水下用提供有肥皂水溶液的海绵清洗,直到试样表面没有粘附着色介质残余,其中,对没有着色介质的参照颜色板也进行清洗步骤,并且其中,一旦对照和测试板清洗完成,就根据CIELAB标准ENISO11664-4确定L*,a*和b*值,并且计算ΔL和ΔE值,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使用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步骤,所述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包含:(A)30-100重量%的聚酰胺混合物,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由以下组分组成:(A1)50-98重量%的至少一种半芳族聚酰胺,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由芳族二羧酸形成,所述芳族二羧酸选自:对苯二甲酸、萘二羧酸和间苯二甲酸及其混合物,和/或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由选自以下的二羧酸形成: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七烷二酸、十八烷二酸、C36-二聚脂肪酸、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4-二羧酸和/或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3-二羧酸及其混合物,还由选自以下的二胺形成:1,4-丁二胺、1,5-戊二胺、2-甲基-1,5-戊二胺、2-丁基-2-乙基-1,5-戊二胺、1,6-己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1,8-辛二胺、2-甲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1,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1,13-十三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其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还可包含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α,ω-氨基酸或内酰胺;(A2)2-50重量%的至少一种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不同于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根据ISO-Norm11357-11-2测量,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具有至少1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其中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非晶聚酰胺具有至多4J/g的熔化热,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微晶聚酰胺具有4-25J/g的熔化热,在每种情况下均根据ISO11357-11-2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20℃/分钟的升温速率在颗粒上确定,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基于:(a1)2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8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其中组分(a1)中的mol%补足至100mol%,和(a2)具有至少6个碳原子的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条件是组分(a1)和(a2)的全部单体的多至45mol%能够替换成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或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酸;其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和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一起形成100重量%的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X)0.5-10重量%的至少一种或多种无机白色颜料,所述无机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D50为0.1-40μm;(B)除无机白色颜料之外,0-70重量%的纤维添加剂(B1)和/或粒状添加剂(B2);(C)0-30重量%的不同于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聚合物;(D)0-25重量%的阻燃剂;(E)0-3重量%的添加剂;其中组分(A)、(X)、(B)、(C)、(D)和(E)的总量为100重量%,并且注射模塑或挤出所述聚酰胺模塑组合物以形成所述抗着色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X)的无机白色颜料以2-7重量%的比例存在于所述聚酰胺模塑组合物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X)的无机白色颜料选自:硫酸钡、氧化锌、硫化锌、锌钡白和金红石或锐钛矿型的二氧化钛、或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D50为0.1-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至少1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至少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至少130℃并且不超过2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非晶聚酰胺的熔化热为至多2J/g,所述熔化热根据ISO11357-11-2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20℃/分钟的升温速率在颗粒上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微晶聚酰胺的熔化热为8-22J/g,所述熔化热根据ISO11357-11-2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20℃/分钟的升温速率在颗粒上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着色前和着色后两种情况下所述制品的发光度L*>80,其中a*值或者,与其独立的,b*值二者择一地或二者都<1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着色倾向性ST为至多10,和/或在于在着色前和着色后两种情况下所述制品的发光度L*>95,其中在每一种情况下,a*值或者,与其独立的,b*值二者择一地或二者都为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存在的比例为至少95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为55-95重量%,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为5-45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以60-90重量%存在,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以10-40重量%存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组分(a1)部分由4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6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和0-5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形成;和/或在于在组分(a1)部分中,所述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选自:1,4-丁二胺、1,5-戊二胺、2-甲基-1,5-戊二胺、2-丁基-2-乙基-1,5-戊二胺、1,6-己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1,8-辛二胺、2-甲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1,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1,13-十三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间二甲苯二胺和对二甲苯二胺、或其混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组分(a1)部分由4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6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和0-4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组分(a1)部分由5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5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形成;和/或在于,在组分(a1)部分中,所述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选择为1,6-己二胺。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组分(a1)部分由6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4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1)仅由脂环族二胺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所述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组分(a1)包含6至24个碳原子,并且选自:双-(氨基环己基)甲烷、双-(氨基环己基)丙烷、降莰烷二胺、双-(氨甲基)-降莰烷、二氨基环己烷二胺、异佛尔酮二胺、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在每一种情况下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形式,及其混合物。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所述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组分(a1)包含6至24个碳原子,并且选自:双-(氨基环己基)甲烷、双-(氨基环己基)丙烷、降莰烷二胺、双-(氨甲基)-降莰烷、二氨基环己烷二胺、异佛尔酮二胺、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在每一种情况下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形式,及其混合物,其中直链和/或支链C1-C4烷基是烷基取代基。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组分(a1)中的所述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选自: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双-(4-氨基-3-乙基-环己基)-甲烷、双-(4-氨基-3,5-二甲基-环己基)-甲烷、2,2-(4,4′-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或其混合物。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组分(a1)中的所述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选自: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双-(4-氨基-3,5-二甲基-环己基)-甲烷、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或其混合物,其中,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这些二胺不超过5mol%被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替换,或者其中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不含这些其他不同的非脂环族二胺。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包含至少6个碳原子的所述至少一种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组分(a2)选自:直链的无支链的脂肪族二羧酸、芳族二羧酸、及其混合物。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包含至少6个碳原子的所述至少一种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组分(a2)选自:单独的间苯二甲酸,摩尔比40/60至60/40的间苯二甲酸与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或脂肪族的无支链的C10-C14二羧酸。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不含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或者在于,如果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在组分(a2)的范围内包含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或者如果组分(a2)由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形成,那么组分(a1)和(a2)中全部单体的10-40mol%被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或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酸替换,和/或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对苯二甲酸占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全部二羧酸的总量的比例为至多50mol%。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不含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并且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的比例为零;或者在于,如果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在组分(a2)的范围内包含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或者如果组分(a2)由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形成,那么组分(a1)和(a2)中全部单体的20-35mol%被包含10或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或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酸即α,ω-氨基酸替换;和/或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对苯二甲酸占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全部二羧酸的总量的比例为至多50mol%,其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中对苯二甲酸的比例低于45mol%,或者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不包含对苯二甲酸。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由选自以下的体系形成:MACM9、MACM10、MACM11、MACM12、MACM13、MACM14、MACM16、MACM18、PACM9、PACM10、PACM11、PACM12、PACM13、PACM14、PACM16、PACM18、TMDC9、TMDC10、TMDC11、TMDC12、TMDC13、TMDC14、TMDC15、TMDC16、TMDC17、TMDC18,或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酰胺。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由选自以下的体系形成:MACMI/12、MACMT/12、MACMI/MACMT/12、6I/6T/MACMI/MACMT/12、6I/MACMI/MACMT、6I/PACMI/PACMT、6I/6T/MACMI、MACMI/MACM36、12/PACMI或12/MACMT、6/PACMT、6/IPDT或其混合物、MACM9-18/PACM9-18及其混合物。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由二羧酸形成,选自:己二酸、间苯二甲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其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的二羧酸的总体积中对苯二甲酸的比例为65至95mol%,其还由二胺形成,选自:己二胺、癸二胺和十二烷二胺,其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还包含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α,ω-氨基酸或内酰胺,选自:间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己内酰胺、α,ω-氨基己酸、α,ω-氨基庚酸、α,ω-氨基辛酸、α,ω-氨基壬酸、α,ω-氨基癸酸、α,ω-氨基十一酸、十二内酰胺和ω-氨基十二酸。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由一种或更多种半芳族聚酰胺(A1)与一种或更多种基于脂环族二胺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混合物组成,其中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中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为小于50重量%。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由一种或更多种半芳族聚酰胺(A1)与一种或更多种基于脂环族二胺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混合物组成,其中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中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占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小于50重量%。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由一种或更多种半芳族聚酰胺(A1)与一种或更多种基于脂环族二胺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混合物组成,其中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中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占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至多35重量%。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比例为30-90重量%,在于组分(B)的比例为10-65重量%,在于组分(C)的比例为1-25重量%,在于组分(D)的比例为5-25重量%,和在于组分(E)的比例为0.1-2重量%。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比例为30-80重量%,在于组分(B)的比例为20-60重量%,在于组分(C)的比例为2-15重量%,在于组分(D)的比例为5-20重量%,和在于组分(E)的比例为0.2-1.5重量%。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由选自以下的体系形成:MACM12、MACMI/12、TMDC12、MACMT/MACMI/12,或其混合物。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由选自以下的体系形成:MACM12、MACMI/12、TMDC12、MACMT/MACMI/12或其混合物;和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同时选择为6T/6I,其中摩尔比为65∶35至75∶25;和/或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同时选择为10T/6T、12T/6T、10T/11、10T/12、10T/1010、10T/1012、10T/106、10T/126、和/或10T/612,其中摩尔比为70∶30至90∶10;其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占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比例为70-90重量%。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电气或电子组件的部件;作为壳或壳组件的部件;或用于生产纱线、具有褶皱和/或织构化的和/或切成30-140mm长的纤维、和丝。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家庭设备、用于通讯并且耗电的设备和装置的壳或壳部件。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用于家庭机器的壳或壳部件;汽车领域和除汽车之外的运输装置领域的内部和外部部件。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家具、运动、机械工程、清洁卫生、医疗、电子记事本、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收音机、摄像机、手表、计算器、音乐或视频播放器、GPS设备、电子相框、外接硬盘和除外接硬盘之外的电子存储介质领域中的具有或不具有支撑或机械功能的内部和外部部件;或用于生产具有褶皱和/或织构化的和/或切成30-140mm长的双组分纤维和短纤维、以及单丝。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和驱动技术领域中的具有或不具有支撑或机械功能的内部和外部部件。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移动电话、膝上计算机领域中的具有或不具有支撑或机械功能的内部和外部部件。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智能手机领域中的具有或不具有支撑或机械功能的内部和外部部件。 4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直链和/或支链C1-C4烷基是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或丁基。 4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脂肪族的无支链的C10-C14二羧酸是1,10-癸二羧酸、或1,12-十二烷二羧酸。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塑组合物用于具有低着色倾向性的制品,尤其是电子便携式设备的 壳或壳部件的用途。

背景技术

尤其是在与移动电话、便携式计算机等的壳的生产相联系时,问题是通常用于该 目的一些材料在与按预期使用可容易地与这样的壳接触的物质接触时被污染或着色,使得 这种着色可能无法持续地除去。这是在与聚酰胺的截然不同的应用(例如,生产地毯等)相 联系时大体已知的严重缺点。鉴于此,已经相应地提出向用作基础材料的聚酰胺上施加涂 层,所述涂层降低了对粘取污物的敏感性。但是,这样的额外涂层或浸涂不是可持续的解决 方案,因为如果表面是机械负载的或与水、汗水和/或溶剂接触,其通常不能够在表面上保 留相对长的时间。

US2004/046279描述了具有高抗污性的聚酰胺基纤维的生产,其中尤其也可将半 芳族聚酰胺用作基础。此处,聚酰胺在生产过程中与特定试剂(尤其是三聚物)反应,任选地 与半结晶热塑性聚酯或半结晶热塑性聚酰胺组合以增加耐受性。

WO2012/049252A2描述了基于高熔点的半芳族半结晶不透明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 抗着色制品,其包含对苯二甲酸和包含至少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例如9T或10T类型体 系。另外,这些模塑组合物需要包含加强剂和白色颜料。根据ASTME308-08的测量,制品在 CIE颜色空间具有至少70的白色度(L*,发光度)。尤其是,发现基于9T和10T的加入白色颜 料和玻璃纤维加强的半芳族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在对用作测试的胭脂颜色的粘取程度上比 聚酰胺66、PA1010或PA6T/66低。

WO2012/049255A1同样描述了由高熔点半芳族半结晶不透明聚酰胺生产的制品, 尤其是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其具有高抗着色性。所述聚酰胺基于以下单体:对苯二甲 酸、间苯二甲酸和包含6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所述模塑组合物同样包含加强剂和白色颜 料。在这个情况下同样地,需要至少70的白色度。在这个例子中,表明基于半结晶半芳族聚 酰胺PA6T/6I的模塑组合物比基于PA66和PA6T/66的半结晶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具有更低的 着色倾向性。

EP0885930公开了基于两种非晶聚酰胺的透明的聚酰胺-混合物。在实例中,给出 了12/MACMI型聚酰胺在与聚酰胺12/6T/6I的混合物中的体系。该文献中没有关于特定抗着 色性的说明。

EP0628602公开了基于部分结晶和非晶聚酰胺的透明的聚酰胺混合物。由于该混 合物中的部分结晶聚酰胺,所以仅有脂肪族聚酰胺起作用。该文献中没有关于特定抗着色 性的说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提供高抗着色性制品,特别是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 壳或壳部件。此外,这些制品具有好的机械性能,尤其是高刚性、高强度、高冲击韧性和高尺 寸稳定性,并且尤其还具有好的表面性能,另外其具有好的加工性能,尤其是例如低模塑收 缩率和低翘曲。相关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复合物)的特征在于,除了低吸水性引起的出乎意 料的低着色倾向性外,还有充分的热稳定性、好的化学耐受性和好的机械性能。

通过由包含半芳族聚酰胺(A1)与基于脂环族二胺的聚酰胺(A2)的混合物的模塑 组合物生产制品(也就是说壳或壳部件)实现了抗着色性。与基于A1(无A2,也就是说仅基于 半芳族聚酰胺A1)的模塑组合物相比,根据本发明的模塑组合物(A1和A2混合物)形成的制 品(模塑件、组件)的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20%,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30%, 尤其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40%。

在本发明上下文中,抗着色性是指制品或壳在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染料如化妆品 (口红、唇彩、胭脂)或天然和合成着色剂如软饮料、番茄酱、红葡萄酒、芥末或服装或皮革的 染料或颜料接触时,没有持久的颜色改变或仅有持续很短的颜色改变。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尤其是通过这样的模塑组合物用于生产便携 式电子设备的抗着色组件或壳实现。

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基于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抗着色制品,和这样的模塑组合物 用于该目的的用途,其中模塑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或由以下组分组成:

(A)30-100重量%聚酰胺或聚酰胺的混合物,其由以下组分组成:

(A1)50-98重量%至少一种半芳族聚酰胺;

(A2)2-50重量%至少一种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其不同于(A1),其具有至少100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其基于:

(a1)20-100mol%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

0-80mol%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其中组分(a1)中的mol%一起形 成100mol%二胺);和

(a2)包含至少6个碳原子的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

条件是组分(a1)和组分(a2)的全部单体最高45mol%能够替换成包含6至12个碳 原子的内酰胺或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酸;其中,在(A)中,(A1)和(A2)的比例一起形 成100重量%(A),

(X)0.01-20重量%、优选0.5-10重量%、尤其优选2-7重量%一种或多种无机白色 颜料;

(B)除无机白色颜料之外,0-70重量%纤维添加剂(B1)(尤其是玻璃纤维)和/或粒 状添加剂(B2);

(C)0-30重量%冲击韧性改进剂和/或不同于(A)的聚合物;

(D)0-25重量%阻燃剂,其中优选地不含卤素;

(E)0-3重量%添加剂;

其中组分(A)、(X)、(B)、(C)、(D)和(E)的总量为100重量%。

因此,使用无机白色颜料作为组分(X)。优选地,组分(X)由选自以下的无机白色颜 料组成:硫酸钡、氧化锌、硫化锌、锌钡白和二氧化钛(金红石、锐钛矿)、以及钛-锌混合氧化 物、或其混合物。

优选地,组分(X)的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D50)为0.1-40μm,优选为0.1-20μm,尤其 优选为0.1-10μm。纤维填料(B1)与无机白色颜料(X)的比例可以为30∶1至1∶5、10∶1至1∶10、 5∶1至1∶5或15∶1至1∶2。

此处,用途旨在生产抗着色制品,制品的着色倾向性优选地为至多15,优选地至多 10。

因此,组分(A)包含一种或更多种半芳族聚酰胺(A1)和非晶或微晶聚酰胺(A2)的 混合物,其中在这种混合物中,组分(A2)基于聚酰胺混合物A优选地为低于50重量%,优选 地至多45重量%,尤其优选地至多40重量%。因此组分A2优选地以5-45,尤其优选地10-40 重量%使用,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是基于组分A。

此处,组分(A)的比例优选地为30-90重量%,优选地为30-80重量%。

组分(B)的比例优选地为10-65重量%,优选地为20-60重量%。

组分(C)的比例优选地为1-25重量%,优选地为2-15%重量%。

组分(D)的比例优选地为5-25重量%,优选地为5-20重量%。

组分(E)的比例优选地为0.1-2重量%,优选地为0.2-1.5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制品、模塑体或模塑件具有低着色倾向性(ST)。换言之,通过下文所 述着色试验,根据ENISO11664-4在CIELAB颜色空间确定的E值(颜色定位)仅稍微改变。更 具体地,这意味着在下文所述着色试验中确定的ΔE为至多15,优选地为至多11,尤其优选 地为至多8。同时,制品在着色前和后两者情况下的发光度L*优选地>80、优选地>90、尤 其优选地>95。在每一种情况下,二者择一地或者二者都,a*值或,与其独立的,b*值优选 地<10、优选地<5、尤其优选地<3、最优选地在0的区域内。对于组件,L*>96是尤其优选 的。

使用Datacolor的分光光度计(仪器名称:Datacolor650)在以下测量条件下对比 涂为白色测量模的对比片确定CIEL*、a*和b*:反射;测量几何学:D/8°;光类型:D6510; 光泽:锁定;校准:UV校准;测量光阑:SAV(小面积观察,9mm照明,5mm测量)。通过使用参照和 样品对应于CIELAB系统(ENISO11664-4,to2011DIN6174)的L*、a*和b*,如下计算颜色 发光度差异△L*:

ΔL*=L*样品-L*参照

根据ISO12647和ISO13655作为Euclidean差异计算颜色定位(L*a*b*)参照与(L*a*b*)样品之间的色差ΔE:

借助以下着色介质测试模塑件的着色倾向性:

唇彩:MaybellineColourSensationalCreamGlossFabulousPink137 (MaybellineNewYork,JadeDüsseldorf,Gemey-Paris,16PlaceVendome,75001Paris) 或

芥末:Thomyscharfer(hot)mustard(NestleSuisseAG,1800Vevey, Switzerland)。

从大量测试试剂中选出了这些介质,这是因为其对于由聚酰胺生产的模塑件造成 了最大的颜色改变,因此对于着色倾向性提供了最佳差异。例如,橄榄油、防晒霜或普通番 茄酱仅对试样造成非常轻微的颜色改变,其使得难以或无法对所使用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之间进行区分。

在着色试验的过程中,使用化妆棉以饱和方式将着色介质施加到试样(尺寸: 2x40x50mm)表面。然后将由此制备的试样和未处理的参照试样在65℃和90%相对湿度的空 调箱(climaticcabinet)中储存超过72小时。储存后,使试样恢复至23℃,然后将试样在流 动温水下用提供有肥皂水溶液的海绵清洗,直到样品表面没有粘附着色介质残余。对没有 着色介质的参照颜色板也进行清洗步骤。一旦对照和测试板清洗完成,就如上所述确定 L*,a*和b*值,并且计算△L*和ΔE值。

所述着色试验中的着色倾向性由两种着色介质的ΔE值的平均值给出:

ST=(△E芥末+ΔE唇彩)/2

由根据本发明的模塑组合物(A1和A2混合物)形成的制品(模塑件、组件)与仅基于 A1(无A2,也就是说仅基于半芳族聚酰胺A1)的模塑组合物相比,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 低至少20%,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30%,尤其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 40%,和/或具有降低的ΔL值(平均ΔL值=(△L芥末+ΔL唇彩)/2)。此处,根据本发明的抗着色 制品的着色倾向性(ST)优选地为至多15或12,尤其优选地至多10。平均ΔL值优选地低于 2.0或1.3,尤其优选地低于1.0。

本发明优选地涉及使用如上所述和下文进一步描述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生产的 制品或模塑体或模塑件,其至少部分地包含这种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尤其优选电学或电子 组件,壳或壳组件的形式。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包括具有改善的抗着色性的制品,尤其是用于便 携式电子设备的壳或壳部件。术语“便携式”是指电子设备被设置成可舒服地在不同地方运 输和使用。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为: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电子记事本、膝上计算机、笔记本 电脑、平板电脑、收音机、摄像机、手表、计算器、音乐或视频播放器、导航设备、GPS设备、电 子相框、外接硬盘和其他电子存储介质等。术语壳或壳部件旨在指示整个壳部件范围,例如 盖、盖板、罩套或罩盖、框架或支撑壳部件(例如骨干),特别是智能手机或计算机的后盖、前 盖、天线套管、框架、骨干,其中骨干应理解为在上面组装其他电子组件的结构组件,例如蓄 电池夹、天线、屏幕、连接器、处理器、手机键盘、键盘和其他电子组件。此处,骨干可构成内 部构件或从外部部分可见的结构。用作盖的壳部件具有特别是保护内部部件和电子器件不 受污染,力的影响(例如,掉落造成的冲击)或环境影响造成如灰尘、液体、辐射或气体造成 的损伤。此外,壳或壳部件可作为结构部件,因此可赋予设备强度。对于预期用途,用途优选 地涉及直接布置在表面处的部件或区域,而其上未布置其他层,因此暴露于污染。因此可考 虑作为壳部件的涂层的用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术语壳可理解为表示移动电话或智能手机的壳,尤其是 移动电话的后盖、前盖、天线套管、框架或骨干。此处,壳可由一个或更多个部件组成。可通 过多种热塑性加工工艺(特别是注射模塑或挤出)来由所提出的模塑组合物生产本发明的 制品,特别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制品优选的是注射模塑或挤出加工的模塑对象或涂覆 对象。

然而,在更广意义上,本发明还包括制品和模塑件,尤其是家庭设备、家庭机器、用 于通讯并且耗电的设备和装置的壳或壳部件,汽车领域和其他运输装置领域的内部和外部 部件,电气工程、家具、运动、机械工程、清洁卫生、医疗、动力工程和驱动技术。另外,本发明 还包括通过已知的纺纱方法(熔体纺丝、湿纺)由根据本发明的模塑组合物生产的纱线、纤 维、双组分纤维、短纤维(优选地褶皱和/或织构的和/或切成30-140mm长)、丝和单丝。特别 地,阻燃纺线、纤维、短纤维、双组分纤维、丝和单丝优选地包含在本发明中用于生产纺织 物,例如座套、地毯、窗帘或网眼帘,用于公共建筑和餐厅或机动运输装置,特别是飞机、火 车和机动车。

模塑组合物的组分(A)包含50至98重量%的至少一种半芳族聚酰胺(A1)和2至50 重量%的至少一种基于半芳族聚酰胺的聚酰胺(A2)。

组分(A1)包括以下组分或由以下组分组成:半芳族聚酰胺,尤其是基于芳族二羧 酸(特别是对苯二甲酸)和脂肪族二胺。在这种情况下,半芳族聚酰胺可具有非晶或半结晶 形态。优选使用半结晶半芳族聚酰胺。组分(A1)半结晶聚酰胺的熔点为至少250℃,优选至 少260℃,尤其优选至少270℃。熔点优选地为250至330℃,尤其优选地为260至320℃。熔化 焓为至少30J/g,优选地为至少35J/g,尤其优选地为至少40J/g。

组分(A1)二羧酸的总量中对苯二甲酸的比例为优选为50至100mol%,优选地为60 至95mol%,尤其优选地为65至90mol%。

例如,可考虑将以下单体作为组分(A1)的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2-甲基- 1,5-戊二胺、2-丁基-2-乙基-1,5-戊二胺、1,6-己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 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1,8-辛二胺、2-甲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1, 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1,13-十三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间二甲苯二胺和 对二甲苯二胺。其中,1,6-己二胺、1,10-癸二胺和1,12-十二烷二胺是优选的。

除了对苯二甲酸外,组分(A1)还可优选地包含以下二羧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 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 十七烷二酸、十八烷二酸、C36-二聚脂肪酸、间苯二甲酸、萘二羧酸、顺式-和/或反式-环己 烷-1,4-二羧酸和/或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3-二羧酸(CHDA)及其混合物。己二酸、间 苯二甲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是优选的。

另外,聚酰胺(A1)还可包含内酰胺或氨基羧酸,尤其是α,ω-氨基酸或包含6至12 个碳原子的内酰胺,其中以举例的方式提到以下对象:间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己内 酰胺(CL)、α,ω-氨基己酸、α,ω-氨基庚酸、α,ω-氨基辛酸、α,ω-氨基壬酸、α,ω-氨基癸 酸、α,ω-氨基十一酸(AUA)、十二内酰胺(LL)和α,ω-氨基十二酸(ADA)。己内酰胺、α,ω-氨 基己酸、α,ω-氨基十一酸、十二内酰胺和α,ω-氨基十二酸是尤其优选的。

半芳族聚酰胺(A1)优选地基于包含8至18个、优选8至14个碳原子的芳族二羧酸, 或基于具有芳族结构单元的二胺,例如PXDA和/或MXDA。优选的芳族二羧酸为对苯二甲酸、 萘二羧酸和间苯二甲酸。优选的半芳族聚酰胺基于以下聚酰胺体系:4T、5T、DT、6T、9T、MT、 10T、12T、4I、5I、DI、6I、9I、MI、10I、12I(D代表2-甲基戊二胺,M代表2-甲基辛二胺)。若工艺 温度允许,这些可以彼此组合作为均聚酰胺,也可以作为二元、三元或四元共聚酰胺。另外, 也可组合脂肪族聚酰胺体系,例如46.6、66、11、12、1212、1010、1012、1210、610、612、614、69 和810。

优选的半芳族聚酰胺是:6T/6I、6T/10T、6T/10T/10I、10T/612、11/10T、12/10T、 10T/1010、10I/10T、10T/1012、9MT、12T、12T/1010、12T/1012、和12T/1212。

对于聚酰胺(A1),半结晶共聚酰胺6T/6I、10T/6T、10T/612和MXD6、MXDI0、MXD6/ MXDI、PXD10、MXD10/PXD10是尤其优选的。

非晶半芳族聚酰胺(A1)优选地基于直链和/或支链脂肪族二胺和脂肪族二羧酸, 并且优选包含低于20mol%的脂环族二胺,尤其优选地不包含脂环族二胺。对于非晶半芳族 聚酰胺(A1),体系6T/6I或10T/10I或3-6T(3-6=2,2,4-或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是尤 其优选的。6T/6I或10T/10I体系具有分别低于50mol%的6T或10T单元,其中优选地6T∶6I或 10T/10I的组成范围优选为20∶80至45∶55,尤其为25∶75至40∶60。如果组分A包含至多20重 量%,优选地至多10重量%的非晶半芳族聚酰胺(A1),那么是优选的,尤其优选不包含非晶 半芳族聚酰胺(A1)。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聚酰胺(A1)由55至100mol%对本二甲酸、0至45mol%包 含6至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羧酸、55至95mol%包含9-12碳原子的直链脂肪族二胺、和5至 45mol%包含4至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形成,此处,尤其优选包含10和12个碳原子的二 胺,即1,10-癸二胺和1,12-十二烷二胺。在包含4至8个碳原子的二胺中,1,6-己二胺是优选 的。这样的优选聚酰胺的实例为:10T/612(80∶20)和10T/6T(85∶15)。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组分(A1)是由72.0-98.3重量%对苯二甲酸(TPS)、28.0- 1.7重量%间苯二甲酸(IPS)、51.0-80.0重量%1,6-己二胺(HMDA)和20.0-49.0重量%C9- C12二胺形成的半芳族半结晶共聚酰胺,其中C9-C12二胺优选地选自:1,9-壬二胺、甲基-1, 8-辛二胺、1,10-癸二胺、1,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或这类二胺的混合物,其中1, 10-癸二胺、1,12-十二烷二胺是优选的,并且尤其优选单独1,10-癸二胺。因此,聚酰胺体系 PA10T/10I/6T/6I是优选的,其中上述浓度适用。

对于包含聚酰胺组分A1和A2的聚合物混合物(A),以下组成是优选的:

(A1):6T/6I,其中摩尔比为60∶40至80∶20,或尤其为65∶35至75∶25,其中摩尔比70 ∶30是尤其优选的

(A1):MACM12或MACMI/12或TMDC12或MACMT/MACMI/12;

(A1):10T/6T、12T/6T、10T/11、10T/12、10T/1010、10T/1012、10T/106、10T/126或 10T/612,其中摩尔比为60∶40至95∶5,或尤其为70∶30至90∶10。

(A2):MACM12或MACMI/12或TMDC12或MACMT/MACMI/12。此处,(A1)的比例基于混合 物(A)为50-98重量%,优选55-90重量%,尤其优选60-85重量%。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模塑组合物的基体,如上文所述,优选地基于非晶聚酰胺(A2) 和半结晶半芳族聚酰胺(A1)的混合物。该基体可优选地包含冲击韧性改进剂或不同于组分 A的其他聚合物,聚合物的基体仅包含组分A1和A2的模塑组合物是尤其优选的。

聚酰胺(A1)或(A2)优选地在间甲酚(0.5重量%,20℃)中测量的溶液粘度ηrel为 1.4至3.0,优选地为1.5至2.7,尤其为1.5至2.4。

组分(A2)优选地包含以下组分或由以下组分组成:聚酰胺,其可由脂肪族二胺和 其他脂肪族、脂环族或芳族单体形成。特别地,组分(A2)包含以下组分或由以下组分组成: 基于脂环族二胺的非晶或微晶聚酰胺,其玻璃化转变温度至少100℃、优选地至少120或130 ℃,尤其优选地至少140或150℃,但是优选地不高于220℃或不高于200℃。此处,非晶和微 晶聚酰胺在人眼可见的波长范围内是透明的,尤其是假设其未与颜料混合。在这种情况下, “透明”是指由单独聚酰胺A2形成的模塑件具有至少85、优选地至少88%,尤其优选地超过 90%的高透光率。透光率值,其用于测量透明度,一直理解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是根据ASTM D1003方法(光类型CIE-C)指定。此处,透光率在以下详述的实验中利用名称为HazeGuard PlusbyBYKGardner(DE)的装置在圆板70x2mm或测量尺寸60x60x2mm的板上确定。透过率 测量值是指对于根据CIE-C定义的可见波长范围,也就是说基础强度约400至770mm的值。圆 板70x2mm是例如为了该目的使用Arburg注射模塑机在抛光模中生产的,其中缸内温度200 ℃至340℃,模塑温度20℃至140℃。非晶聚酰胺没有可测量熔化热或仅至多4J/g、优选地至 多2J/g(根据ISO11357-11-2在颗粒上确定,20℃/分钟升温速率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的非常低的熔化热(熔化焓)。根据本发明的微晶聚酰胺具有小的微晶,其不显著地分散可 见光,具有4-25J/g,优选地8-22J/g(根据ISO11357-11-2在颗粒上确定,20℃/分钟升温速 率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组分(A2)中脂肪族二胺的浓度基于(A2)中包含的全部二胺的总量为至少 20mol%,尤其为至少40mol%,尤其优选为至少50或60mol%。脂环族二胺的浓度基于(A2) 中包含的全部二胺(a1)的总量为60至100mol%是尤其优选的。

对于组分(A2),合适的脂环族二胺为包含6至24个碳原子的那些,例如:双-(4-氨 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MACM)、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PACM)、双-(4-氨基-3-乙基- 环己基)-甲烷(EACM)、双-(4-氨基-3,5-二甲基-环己基)-甲烷(TMDC)、2,6-降莰烷二胺或 2,6-双-(氨甲基)-降莰烷或1,3-环己基二胺、1,4-二氨基环己基二胺、异佛尔酮二胺、1,3- 双-(氨甲基)环己烷、1,4-双-(氨甲基)环己烷、2,2-(4,4′-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PACP)或 其混合物。特别地,烷基取代的双-(氨基环己基)甲烷或双-(氨基环己基)丙烷是优选的。直 链和/或支链C1-C6,优选C1-C4烷基是优选的烷基取代基,因此优选甲基、乙基、丙基、异丙 基或丁基,尤其优选甲基。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使用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 (MACM)和双-(4-氨基-3,5-二甲基-环己基)-甲烷(TMDC)作为烷基取代的双-(氨基环己基) 甲烷。脂环族二胺PACM、MACM和TMDC是尤其优选的。

除了脂环族二胺外,也可以在限定范围内使用其他脂肪族或芳族二胺形成聚酰胺 (A2),例如1,4-丁二胺、1,5-戊二胺、2-甲基-1,5-戊二胺、2-丁基-2-乙基-1,5-戊二胺、1, 6-己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1,8-辛二胺、2-甲基- 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1,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1,13-十三烷 二胺、1,14-十四烷二胺、间二甲苯二胺和对二甲苯二胺。包含6-10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族 二胺,尤其是1,6-己二胺是优选的。但是,组分(A2)内这些其他二胺基于组分(A2)内的全部 二胺为不超过80mol%,优选不超过组分(A2)内全部二胺的60mol%,尤其优选不超过 40mol%。组分(A2)尤其优选基本不包含这样的不是脂环族的其他二胺。

适合聚酰胺(A2)的二羧酸(a2)为: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 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七烷二酸、十八烷二酸、 C36-二聚脂肪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萘二羧酸、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4-二羧 酸和/或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3-二羧酸(CHDA)及其混合物。芳族二羧酸和直链脂肪 族二羧酸是优选的。二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是尤其优选的。 聚酰胺(A2)中二羧酸的总比例基于组分(A2)中全部二羧酸的总量至多50mol%是尤其优选 的。特别地,如果组分(A2)中对苯二甲酸的比例小于45mol%或组分(A2)中不包含对苯二甲 酸,其是优选的。

聚酰胺(A2)还可包含内酰胺或氨基羧酸,尤其是α,ω-氨基酸或包含6至12个碳原 子的内酰胺作为其它单体,其中以举例的方式提到以下对象:间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 酸、己内酰胺(CL)、α,ω-氨基己酸、α,ω-氨基庚酸、α,ω-氨基辛酸、α,ω-氨基壬酸、α,ω- 氨基癸酸、α,ω-氨基十一酸(AUA)、十二内酰胺(LL)和α,ω-氨基十二酸(ADA)。己内酰胺、 α,ω-氨基己酸、十二内酰胺、α,ω-氨基十一酸、α,ω-氨基十二酸是尤其优选的。组分(A2) 中内酰胺或氨基酸的比例为0至45mol%,优选地为2-40mol%,尤其优选地为3至35mol%, 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是基于形成(A2)的全部单体的总量,其中脂环族二胺的浓度基于二胺 (a1)始终为至少20mol%。

基于脂环族二胺的优选聚酰胺(A2)为MACM9、MACM10、MACM11、MACM12、MACM13、 MACM14、MACM16、MACM18、PACM9、PACM10、PACM11、PACM12、PACM13、PACM14、PACM16、PACM18、 TMDC9、TMDC10、TMDC11、TMDC12、TMDC13、TMDC14、TMDC15、TMDC16、TMDC17、TMDC18或共聚酰 胺,例如MACMI/12、MACMT/12、MACMI/MACMT/12、6I/6T/MACMI/MACMT/12、3-6T、6I/MACMI/ MACMT、6I/PACMI/PACMT、6I/6T/MACMI、MACMI/MACM36、12/PACMI或12/MACMT、6/PACMT、6/ IPDT或其混合物MACM9-18/PACM9-18、MACM9-18/TMDC9-18、TMDC9-18/PACM9-18,尤其是 MACM10/PACM10、MACM12/PACM12和MACM14/PACM14及其混合物。

总之,可以确定组分(A)优选地为非晶半芳族聚酰胺(A1)和/或基于脂环族二胺的 半结晶半芳族聚酰胺(A2)的混合物,其中组分(A2)的聚酰胺优选选自:MACM9、MACM10、 MACM11、MACM12、MACM13、MACM14、MACM16、MACM18、PACM9、PACM10、PACM11、PACM12、PACM13、 PACM14、PACM16、PACM18、TMDC9、TMDC10、TMDC11、TMDC12、TMDC13、TMDC14、TMDC15、TMDC16、 TMDC18或共聚酰胺,例如MACM10/PACM10、MACM12/PACM12、MACM14/PACM14、PACM10/TMDC10、 PACM12/TMDC12、PACM14/TMDC14或共聚酰胺MACMI/12、MACMT/12、6I/6T/MACMI/MACMT/12、 6I/MACMI/MACMT、6I/PACMI/PACMT、6I/6T/MACMI、MACMI/MACM36、12/PACMI、12/MACMT、6/ PACMT、6/IPDT、MACM10/TMDC10、MACM12/TMDC12或其混合物或共混物。MACM10、MACM12、 MACM14、PACM10、PACM12、PACM14、TMDC10、TMDC12、TMDC14、MACMI/12、MACMI/MACMT/ 12and6T/6I/MACMT/MACMI/12是尤其优选的。

聚酰胺胺A1优选地选自:6T/6I、6T/10T、6T/12、11/10T、12/10T、10T/1010、10T/ 612、10I/10T、10T/1012、9MT、12T,或其混合物或共混物。

模塑组合物优选地包含10-65重量%,尤其优选20-60重量%的填料和加强剂(组 分B)。如果纤维添加剂(B1)与粒状添加剂(B2)之比为10∶1至1∶10或5∶1至1∶5,那么是优选 的。如果组分(B)仅由纤维添加剂(B1)形成,也就是说模塑组合物中不存在粒状填料(B2), 那么是尤其优选的。

组分(B1)优选地选自: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和纳米管。组 分(B1)纤维可以圆形或非圆形横截面存在。玻璃纤维是尤其优选的。

组分(B1)优选玻璃纤维,其基本上由以下组分形成或构成:二氧化硅、氧化钙和氧 化铝,SiO2/(CaO+MgO)的重量比小于2.7,优选地小于2.5,尤其为2.1至2.4。组分B1尤其为 根据ASTMD578-00的E玻璃纤维。

根据本发明,玻璃纤维(B1)还可以为高强度玻璃纤维,其优选地基于三元体系二 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或基于四元体系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钙的高强度玻璃纤 维,其中优选组成为:58-70重量%二氧化硅(SiO2)、15-30重量%氧化铝(Al2O3)、5-15重 量%氧化镁(MgO)、0-10重量%氧化钙(CaO)和0-2重量%另外的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锆 (ZrO2)、氧化硼(B2O3、二氧化钛(TiO2)或氧化锂(Li2O)。高强度玻璃纤维优选地具有大于或 等于4000MPa的抗张强度和/或至少5%的撕裂伸长率和大于80GPa的拉伸弹性模量。组分 (B1)高强度玻璃纤维的具体实例为OwensCorning的910或995尺寸S-玻璃纤维,Nittobo的 T-玻璃纤维,3B的HiPertex,SinomaJinjingFiberglass的HS4玻璃纤维,Vetrotex的R玻 璃纤维和AGY的S-1和S-2玻璃纤维。

组分(B1)玻璃纤维可以短纤维形式(尤其为长0.2-20mm的短切玻璃纤维形式)或 环状纤维形式提供。因此模塑组合物包含0至70重量%,优选10至65重量%,尤其优选20至 60重量%的玻璃纤维(B1),其以被称作短纤维(例如长0.2-20mm的短切玻璃)或环状纤维 (粗纱)的形式使用。

组分(B1)的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纤维优选地具有圆形或非圆形横截面。

具有圆形横截面的玻璃纤维,也就是说圆形玻璃纤维的直径通常为5-20μm、尤其 为6-17μm,尤其优选6-13μm。其优选地用作短玻璃纤维(长0.2至20mm的短切玻璃)。

在组分(B1)的扁平玻璃纤维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玻璃纤维, 这些玻璃纤维优选地以主横截面轴同与之垂直的副横截面轴的尺寸比大于2,优选2至8,尤 其优选2至5来使用。这些“扁平玻璃纤维”具有卵形或椭圆形横截面、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收 缩的椭圆形横截面(其称作茧纤维(cocoonfibre)、多边形或矩形横截面,或近似矩形 (practicallyrectangular)横截面。所使用的扁平纤维的另一特性是特性在于实际上主 横截面轴长优选为6至40μm,尤其是15至30μm,副横截面轴长优选为3至20μm,尤其是4至10μ m。此处,扁平纤维具有最大组装密度,也就是说玻璃纤维的横截区域尽可能精确地填充玻 璃纤维横截面周围的虚拟矩形至至少70%、优选至少80%的程度,尤其优选85%的程度。

为了加强根据本发明的模塑组合物,还可以使用具有圆形或非圆形横截面的玻璃 纤维的混合物,其中扁平玻璃纤维的比例优选地占主导,也就是说大于纤维总质量的50%。

根据本发明的玻璃纤维可特别具有适合包含基于氨基硅烷或环氧硅烷化合物的 偶联剂的热塑性塑料、尤其是适合聚酰胺的尺寸。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案的组分(B1)内用作粗纱的高强度玻璃纤维优选地具有8至 20μm、尤其优选12至18μm的直径,其中玻璃纤维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卵圆形、椭圆形、具有 一个或更多个收缩的椭圆形、多边形、矩形或近似矩形。尤其优选横截面轴2至5的“扁平玻 璃纤维”。通过已知方法将这些环状纤维(尤其优选地在组分(B1)内)引入到根据本发明的 聚酰胺模塑组合物中以生产长纤维加强的棒粒(纤维长度和颗粒长度相同),尤其是通过挤 压成型方法,在其中用聚合物熔体完全饱和环状纤维线(粗纱)完全,然后冷却并且切割。可 通过常规加工方法进一步加工以这种方法得到的粒长3至25mm、尤其为4至12mm的长纤维加 强的棒粒,以形成模塑件。环状纤维(长玻璃纤维)还可与短切纤维(短玻璃纤维)组合以加 强根据本发明的模塑组合物。

可将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具有这个功能的填料考虑作为组分(B2)的粒状添加 剂。这些尤其包括选自以下的粒状填料:滑石粉、云母、硅酸盐、石英、硅钙石、高岭土、硅酸、 碳酸镁、氢氧化镁、白垩、重质或轻质碳酸钙、石灰、长石、无机颜料诸如氧化铁、铁锰氧化 物、金属氧化物,尤其是尖晶石,例如铜铁尖晶石、铜铬氧化物、氧化铁锌、钴铬氧化物钴铝 氧化物、氧化镁铝、铜/铬/锰混合氧化物、铜/锰/铁混合氧化物、镍锑钛酸盐、铬锑钛酸盐、 永磁或可磁化金属或合金或陶瓷、中空硅酸盐填料、氧化钼、氮化硼、碳化硼、氮化铝、氟化 钙及其混合物。填料还可以是表面处理的。

组分(B2)和/或组分(X)优选地平均粒径(D50)为0.1-40μm,优选0.2-20μm,尤其为 0.3-10μm。优选的粒状填料的形式为长径比L/b1和L/b2两者都为至多10、尤其为至多5的形 式,其中长径比描述为微粒的最大长度L与其平均宽度b1或b2的商。此处,b1和b2,其彼此以 垂直方向布置在与长度L垂直的平面内。

另外,组分(B2)优选地对于UV、VIS或IR辐射的吸收系数不为零,所述辐射尤其为 激光辐射,优选地波长为1064nm的区域中,优选地在可见和/或红外辐射范围内具有吸收为 至少0.05,优选地至少0.1,尤其优选地至少0.2的吸收能力。

聚酰胺模塑组合物还可与量为0至30重量%的不同于组分(A)的其他聚合物混合, 尤其是冲击韧性改进剂。

不同于组分(A)的聚合物(组分C),其可以与聚酰胺组分(A)混合的形式同样地提 供,其优选地选自: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聚烯烃、聚甲醛、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醇酯的聚酯、聚砜(尤其是PSU、PESU、PPSU类型)、聚苯醚、聚苯撑硫、聚苯撑氧、液晶聚合物、 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脂肪族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酯酰亚胺、聚醚酰胺、聚酯酰 胺、聚醚酯酰胺、聚氨酯(尤其是TPU、PUR类型)、聚硅氧烷、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 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模塑组合物可在组分(C)的范围内混合最高30重量%的 脂肪族聚酰胺。脂肪族聚酰胺相对于整个模塑组合物的含量优选地为至多20,尤其为至多 10重量%,其中模塑组合物中包含的脂肪族聚酰胺优选地为2-10重量%。特别地,如果模塑 组合物不含脂肪族聚酰胺,那么是优选的。因此,聚酰胺46、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11、 聚酰胺12、聚酰胺1212、聚酰胺1010、聚酰胺1011、聚酰胺1012、聚酰胺1112、聚酰胺1211、聚 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9、聚酰胺810,其混合物、共混物或合金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是 优选的。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的模塑组合物包含基于整个模塑组合物最高30重 量%的一种或更多种冲击韧性改进剂(ITM)作为组分(C)。ITM的浓度优选为5至30重量%, 尤其优选7-25重量%。冲击韧性改进剂可以是天然橡胶、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聚异丁烯、 丁二烯和/或异戊二烯与苯乙烯或苯乙烯衍生物和其他共聚单体的混合聚合物,通过利用 酸酐、(甲基)丙烯酸及其酯接枝或共聚产生的氢化混合聚合物和/或混合聚合物。冲击韧性 改进剂(C)还可以是具有交联弹性体核的接枝橡胶,由丁二烯、异戊二烯或烷基丙烯酸酯构 成,并且具有接枝套(graftsleeve),所述接枝套由以下组分形成:聚苯乙烯、非极性或极 性烯烃均聚物和共聚物,例如乙丙橡胶、三元乙丙橡胶和乙烯辛烯橡胶或乙烯醋酸乙烯酯 橡胶,或通过与酸酐、(甲基)丙烯酸及其酯接枝或共聚产生的非极性或极性烯烃均聚物和 共聚物。冲击韧性改进剂(C)还可以是羧酸官能化的共聚物,例如聚(乙烯-共-(甲基)丙烯 酸)或聚(乙烯-共-1-烯烃-共-(甲基)丙烯酸),其中1-烯烃可以是烯烃或具有超过4个碳原 子的不饱和(甲基)丙烯酸酯,包括其中酸基被金属离子部分地中和的那些共聚物。

基于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的实例包括苯乙烯(乙烯-丁烯)二嵌段共聚物和苯乙 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

根据另一优选实施方案,根据本发明的模塑组合物的特征在于组分(C)包含聚烯 烃均聚物或乙烯-α-烯烃共聚物,尤其优选的是EP和/或EPDM弹性体(乙丙橡胶或三元乙丙 橡胶)。例如,这可以是基于具有20至96重量%,优选25至85重量%乙烯的乙烯-C3-12-α-烯 烃共聚物的弹性体,其中C3-12-α-烯烃尤其优选选自以下的烯烃:丙烯、1-丁烯、1-戊烯、1- 己烯、1-辛烯、1-癸烯和/或1-十二烯,组分(C)尤其优选乙丙橡胶和/或LLDPE和/或VLDPE。

二者择一地或二者都(例如在混合物中),(C)可包含的基于具有非共轭二烯的乙 烯-C3-12-α-烯烃三元共聚物,其中优选包含25至85重量%乙烯和至多约10重量%的非共 轭二烯,其中C3-12-α-烯烃尤其优选选自以下的烯烃: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 烯、1-癸烯和/或1-十二烯,和/或其中非共轭二烯优选自二环(2.2.1)庚二烯、己二烯-1.4、 二环戊二烯和/或尤其优选5-乙叉降冰片烯。

此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或乙烯丁烯丙烯共聚物是组分(C)的可能的组分。

组分(C)优选具有包含羧酸基团或酸酐基团的组分,其通过主链聚合物与浓度足 够与聚酰胺良好结合的不饱和二羧酸酐、不饱和二羧酸或不饱和二羧酸单烷基酯的热或自 由基反应引入,其中,为了该目的,优选使用选自以下的试剂:马来酸、马来酸酐、马来酸单 丁酯、富马酸、乌头酸和/或衣康酸酐。

优选地,将0.1至4.0重量%的不饱和酸酐接枝到作为C的组分的冲击韧性改进剂 上,或不饱和二羧酸酐或其前体与其他不饱和单体一起接枝。接枝度一般优选为0.1- 1.0%,尤其优选为0.3-0.7%。具有0.3-0.7%接枝度(MAH接枝度)的乙烯丙烯共聚物与乙 烯丁烯共聚物的混合物也是组分(C)的可能的组分。组分的上述可能体系也可以混合物使 用。

因此,用作组分(C)的ITM包括烯烃例如乙烯、丙烯、丁-1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或 烯烃和可共聚单体例如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己二烯的共聚物。

结晶烯烃聚合物的实例为: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 聚-4-甲基戊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或统计共聚物、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丙烯甲基己 二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甲基己二烯共聚物、聚 (乙烯醋酸乙烯酯)(EVA)、聚(乙烯丙烯酸乙酯)(EEA)、乙烯辛烯共聚物、乙烯丁烷共聚物、 乙烯己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和前述聚合物的组合。

可在组分(C)的组分的范围内使用的市售冲击韧性改进剂的实例为:TAFMER MC201:g-MAH(-0.6%)共混67%EP共聚物(20mol%丙烯)+33%EB共聚物(15mol%丁烯- 1));TAFMERMH5010:g-MAH(0.6%)乙烯丁烯共聚物;TAFMERMH7010:g-MAH(0.7%)乙烯丁 烯共聚物;Mitsui.TAFMERMH7020:g-MAH(0.7%)EP共聚物,MitsuiChemicals;EXXELOR VA1801:g-MAH(0.7%)EP共聚物;EXXELORVA1803:g-MAH(0.5-0.9%)EP共聚物,amorph; EXXELORVA1810:g-MAH(0.5%)EP共聚物;EXXELORMDEX94-11:g-MAH(0.7%)EPDM,Exxon MobileChemical;FUSABONDMN493D:g-MAH(0.5%)乙烯辛烷共聚物;FUSABONDAEB560D (g-MAH)乙烯丙烯酸正丁酯共聚物;ELVALOY,DuPont;KratonFG1901GT:g-MAH(1.7%) SEBS,S与EB之比为30∶70;LotaderAX8840: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

组分(A2)范围内的离聚物也是优选的,其中与聚合物结合的羧基通过金属离子完 全或部分地互连。

尤其优选通过接枝马来酸酐官能化的丁二烯与苯乙烯的混合聚合物和非极性或 极性烯烃均聚物和共聚物,其通过接枝马来酸酐、羧酸官能化共聚物如聚(乙烯-共-(甲基) 丙烯酸)或聚(乙烯-共-1-烯烃-共-(甲基)丙烯酸)产生,其中酸基部分地被金属离子中和。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模塑组合物优选包含0-25重量%、优选地5-25重量%、尤其优 选地8-22重量%的阻燃剂,特别是不含卤素的阻燃剂作为组分(D),优选的阻燃剂为膦酸 盐/酯、烷基膦酸酯、环状磷酸酯和亚膦酸盐/酯。此处,阻燃剂优选地包含60-100重量%、优 选70-98重量%、尤其为80-96重量%的直链或环状膦酸酯、次膦酸盐和/或二膦酸盐(组分 (D1))和0-40重量%、优选2-30重量%、尤其优选4-20重量%磷酸三聚氰胺或其他助剂和/ 或阻燃剂,包含氮和磷(组分(D2)),例如蜜勒胺、蜜白胺、氰尿酰胺或三聚氰胺与多磷酸的 反应产物或三聚氰胺缩聚产物与多磷酸的反应产物。优选地使用铝离子、钙离子和锌离子 作为亚磷酸盐或二膦酸盐的金属离子。这种阻燃剂是本领域已知的。关于这一点参考 DE103463261。优选的增效剂(组分D2)是:钡羧酸盐、含氧、含氮或含硫金属化合物,尤其是 金属铝、钙、镁、钡、钠、钾和锌。合适的化合物选自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硅酸盐、硼酸 盐、磷酸盐、锡酸盐和这些化合物的组合或混合物,例如氧化物氢氧化物或氧化物氢氧化物 碳酸盐。实例包括: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锌、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勃姆石、 二氢滑石、水铝钙石、氢氧化钙、二氧化锡、氢氧化锌、硼酸锌、硫化锌、磷酸锌、碳酸钠、碳酸 钙、磷酸钙、碳酸镁、碱性硅酸锌、锡酸锌。体系如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镁、硬脂酸钾、 二十二酸镁也是可能的。这样的阻燃剂的具体实例包括:Exolit1230(Clariant)、 Exolit1312(Clariant)、AflammitPLF710(Thor)、AmgardCU(Rhodia)。当然,根据本发明 的热塑性模塑组合物还可以组分(E)的形式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已知的常规添加剂, 其可优选自:稳定剂、抗衰老剂、抗氧化剂、抗臭氧剂、光稳定剂、UV稳定剂、UV吸收剂、UV阻 断剂、无机热稳定剂(尤其是基于卤化铜和碱金属卤化物)、有机热稳定剂、导电剂、碳黑、增 光剂、加工助剂、成核剂、促结晶剂、结晶阻滞剂、助流剂、润滑油、脱模剂、增塑剂、颜料(不 同于白色颜料)、染料、标记物及其混合物。

另一些实施方案在附属权利要求中指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利用具体的示例性实施方案(B)并且与根据现有技术的较低效率体系(VB) 比较来描述本发明。下述示例性实施方案旨在支持本发明和解释与现有技术的差异,而不 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由权利要求所定义的一般主题。

实施例B1至B17和对比例VB1至VB8

以预定工艺参数(见表1),将表3至6中的组分在WernerandPfleiderer的螺杆直 径25mm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复合,其中聚酰胺颗粒和添加剂按计量进入进料区,而玻璃纤维 通过侧进料机按计量进入聚合物熔体,3外壳单元之后进入模头。表3至6归纳的组合物以束 的形式离开2.5mm直径的模头,并且在水冷却后造粒。颗粒在30毫巴的真空下于110℃干燥 24小时。

表1:用于复合的工艺参数

参数[单位] 温度曲线 温度区1[℃] 80-100 温度区2[℃] 290-310 12 --> 温度区3至10[℃] 320-340 温度区11[℃] 310-330 温度区12[℃] 310-330 模头温度[℃] 320-340 熔点[℃] 320-340 生产能力[kg/h] 8-12 螺杆转速[rpm] 150-200

使用ArburgAllrounder320-210-750注射模塑机在区1至4中在限定的复合温度 下和限定的模塑温度(见表2)在对组合物进行注射模塑以形成试样。

表2:注射模塑过程中的复合温度和模塑温度

实施例 模塑温度[℃] 复合温度[℃] B1至B4、VB1、VB2 100 300

B5至B17、VB3至VB8 130 330

表3:实施例B1至B4、VB1和VB2的组成、着色倾向性(ST)、△L*和△E

(1)与对比例VB1相比较的ST降低

(2)与对比例VB2相比较的ST降低

表4:实施例B5至B8、VB3和VB4的组成、着色倾向性(ST)、△L*和△E

(3)与对比例VB3相比较的ST降低

(4)与对比例VB4相比较的ST降低

表5:实施例B9至B13、VB5和VB6的组成、着色倾向性(ST)、△L*和△E

(5)与对比例VB5相比较的ST降低

(6)与对比例VB6相比较的ST降低

表6:实施例B14至B17、VB7和VB8的组成、着色倾向性(ST)、△L*和△E

(7)与对比例VB7相比较的ST降低

(8)与对比例VB8相比较的ST降低

关键:

6T/6I(70∶30):基于TPS、IPS和HMDA的半结晶聚酰胺,Tm=325℃,ηrel=1.58,△Hm= 55J/g。

6T/10T/10I(75∶10∶15):基于TPS、IPS、HMDA和DMDA的半结晶聚酰胺,Tm=317℃, ηrel=1.64,△Hm=60J/g

10T/612(80∶20):基于TPS、DDDS、HMDA和DMDA的半结晶聚酰胺,Tm=260-270℃,ηrel=1.72,△Hm=48J/g

MACM12:基于MACM和DDDS的非晶聚酰胺,Tg=156℃,ηrel=1.82,△Hm<4J/g,IT= 93%。

MACMT/MACMI/12(37∶37∶26):基于MACM、TPS、IPS和LL的非晶聚酰胺,Tg=160℃, ηrel=1.70,ΔHm<4J/g,LT=92%。

6T/6I(33∶67):基于TPS,IPS和HMDA的非晶聚酰胺,Tg=125℃,ηrel=1.54,ΔHm< 4J/g。

TMDC12:基于TMDC,DDDS的非晶聚酰胺,Tg=170℃,ηrel=1.75,ΔHm<4J/g,LT= 92%。

PACM12:基于PACM和DDDS的微晶聚酰胺,Tm=251℃,Tg=140℃,ηrel=1.91,ΔHm= 22J/g,LT=91%。

玻璃纤维A:OwensCorningFiberglass的由E玻璃组成的短切玻璃纤维 Micromax771,其长度4.5mm,直径6μm(圆形横截面)。

玻璃纤维B:NittoBoseki的由E玻璃组成的短切玻璃纤维CSG3PA-820,其长度 3mm,扁平横截面7×28μm。

硫化锌:SachtolithHD-S(Sachtleben),平均粒径0.30至0.35μm。

二氧化钛:Ti-PureR-103二氧化钛(金红石),DuPont,平均粒径为约0.22μm。

使用的缩写:

TPS=对苯二甲酸,IPS=邻苯二甲酸,DDDS=1,12-十二烷二酸,HMDA=1,6-己二胺, DMDA=1,10-癸二胺,MACM=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PACM=双-(4-氨基-环己基)- 甲烷,TMDC=双-(4-氨基-3,5-二甲基-环己基)-甲烷,LL=十二内酰胺)。

括号内指定的比率代表亚单元的摩尔比,因此,例如10T/612(80∶20)是指除了 20mol%的612单元外,还存在80mol%的10T单元,MACMT/MACMI/12(37∶37∶26)是指提供有 37mol%MACMT单元、37mol%MACMI单元和12mol%内酰胺12单元(十二内酰胺)。

根据以下标准并且在以下试样上进行测量

热行为(基于ISO标准11357-11-2在颗粒上测定熔点(TM)、熔化焓(ΔHm)、玻璃化 转变温度(Tg))。以20℃/分钟升温速率实施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指定用于中期阶段或转 折点的温度为玻璃化转变温度(Tg)。

相对粘度(ηrel)根据DINENISO307在20℃下基于0.5重量%间甲酚溶液测量。使 用颗粒作为样品。

确定着色倾向性或抗着色性

将以下着色介质:

唇彩:MaybellineColourSensationalCreamGlossFabulousPink137 (MaybellineNewYork,JadeDüsseldorf,Gemey-Paris,16PlaceVendome,75001Paris) 或

芥末:Thomyscharfer(hot)mustard(NestleSuisseAG,1800Vevey, Switzerland)

用化妆棉以平面方式施加在测量尺寸2x40x50mm的试样(颜色板)上,在空调箱中 于65℃和90%相对湿度下储存72小时。在储存后,将颜色板升温至23℃,然后在流动温水下 用提供有肥皂水溶液的海绵进行表面清洗直到样品表面无着色介质的粘附残留。无着色介 质的参照颜色板进行类似的储存和清洗步骤。

清洗后,使用Datacolor分光光度计(仪器名称:Datacolor650)在流动测量条件下 对比涂有白色测量模的对比片确定参照和测试颜色板的ClEL*a*b*值:反射;测量几何 学:D/8°;光类型:D6510;光泽:锁定;校准:UV校准;测量光阑:SAV。

通过使用参照和样品对应于CIELAB系统(DIN6174)的L*、a*和b*,如下计算颜 色发光度差异ΔL*:

ΔL*=L*样品-L*参照

根据ISO12647和ISO13655作为Euclidean差异计算颜色定位(L*a*b*)参照与 (L*a*b*)样品之间的色差ΔE:

所述着色试验中描述的着色倾向性由两种着色介质的ΔE值的平均值给出:

ST=(△E芥末+ΔE唇彩)/2

由根据本发明的模塑组合物(A1和A2混合物)形成的制品(模塑件、组件)与仅基于 A1(无A2,也就是说仅基于半芳族聚酰胺A1)的模塑组合物相比,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 低至少20%,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30%,尤其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 40%。

根据本发明的制品(模塑件、组件)具有类型1或2的着色倾向性,也就是说ΔE值为 至多6。

用于2×40×50mm尺寸比色测量的颜色板由这些材料在Arburg的全电子注塑机 (仪器名:ARBURGAllrounder320A500-170)中利用温控模注射模塑,注射模塑参数在表2示 出。

透光率(LT,透明度)和雾度根据ASTMD1003于23℃使用BykGardner的HazeGard Plus测量装置利用C类CIE光在2×60×60mm尺寸板上或2x70mm圆板上测量。透光率值是指 辐射光量的%。

本发明还涉及以下实施方案。

1.一种使用聚酰胺模塑组合物来生产抗着色制品的方法,所述制品的着色倾向性 (ST)为至多15并且相比于仅基于半芳族聚酰胺(A1)的制品降低至少20%,所述聚酰胺模塑 组合物包含:

(A)30-100重量%的聚酰胺混合物,其由以下组分组成:

(A1)50-98重量%的至少一种半芳族聚酰胺;

(A2)2-50重量%的至少一种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不同于(A1),根据ISO- Norm11357-11-2测量,其具有至少1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其中所述聚酰胺(A2)的非晶聚 酰胺具有至多4J/g的熔化热,所述聚酰胺(A2)的微晶聚酰胺具有4-25J/g的熔化热,在每种 情况下均根据ISO11357-11-2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20℃/分钟的升温速率在颗粒上 确定,其基于:

(a1)2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

0-8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其中组分

(a1)中的mol%补足至100mol%,和

(a2)具有至少6个碳原子的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

条件是组分(a1)和(a2)的全部单体的多至45mol%能够替换成包

含6至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或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酸;

其中,部分(A1)和(A2)一起形成100重量%;

(X)0.01-20重量%的至少一种或多种无机白色颜料;

(B)除无机白色颜料之外,0-70重量%的纤维添加剂(B1)和/或粒状添加剂(B2);

(C)0-30重量%的不同于(A)的聚合物;

(D)0-25重量%的阻燃剂;

(E)0-3重量%的添加剂;

其中组分(A)、(X)、(B)、(C)、(D)和(E)的总量为100重量%。

2.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X)的无机白色颜料以0.5-10重量%的 比例存在于所述组合物中。

3.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X)的无机白色颜料以2-7重量%的比 例存在于所述组合物中。

4.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X)的无机白色颜料选自:硫酸钡、氧化 锌、硫化锌、锌钡白和金红石或锐钛矿型的二氧化钛、或其混合物。

5.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D50)为0.1-40μ m。

6.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D50)为0.1-10μ m。

7.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2)的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至少130 ℃。

8.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2)的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至少150 ℃。

9.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2)的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至少130 ℃并且不超过220℃。

10.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A2)的非晶聚酰胺的熔化热为至多 2J/g,其根据ISO11357-11-2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20℃/分钟的升温速率在颗粒上 确定。

11.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2)的微晶聚酰胺的熔化热为8-22J/g,其 根据ISO11357-11-2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20℃/分钟的升温速率在颗粒上确定。

12.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ENISO11664-4在CIELAB颜色空间中确定 两种着色介质的ΔE值(颜色定位)给出的着色倾向性ST为至多15,和/或在于在着色前和着 色后两种情况下所述制品的发光度L*>80,其中a*值或者,与其独立的,b*值二者择一 地或二者都<10。

13.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ENISO11664-4在CIELAB颜色空间中确定 两种着色介质的ΔE值(颜色定位)给出的着色倾向性ST为至多10,和/或在于在着色前和着 色后两种情况下所述制品的发光度L*>95,其中在每一种情况下,a*值或者,与其独立 的,b*值二者择一地或二者都约为0。

14.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中,所述组分(A1)存在的比例为至少95 重量%。

15.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中,所述组分(A1)为55-95重量%,(A2) 为5-45重量%。

16.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1)以60-90重量%存在,(A2)以10-40重量% 存在。

17.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中的(a1)部分由40-100mol%的 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6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和0-50mol%或 0-4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形成;

和/或在于在(a1)部分中,所述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选自:1,4-丁二胺、1,5- 戊二胺、2-甲基-1,5-戊二胺、2-丁基-2-乙基-1,5-戊二胺、1,6-己二胺、2,2,4-三甲基六亚 甲基二胺、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1,8-辛二胺、2-甲基-1,8-辛二胺、1,9-壬二胺、1, 10-癸二胺、1,11-十一烷二胺、1,12-十二烷二胺、1,13-十三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间 二甲苯二胺和对二甲苯二胺、或其混合物。

18.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中的(a1)部分由50-100mol%或 6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50mol%或0-4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 或芳族二胺形成,或者其中(a1)基本上仅由脂环族二胺形成;

和/或在于,在(a1)部分中,所述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选择为1,6-己二胺。

19.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2)的所述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a1)包含 6至24个碳原子,并且选自:双-(氨基环己基)甲烷、双-(氨基环己基)丙烷、降莰烷二胺、双- (氨甲基)-降莰烷、二氨基环己烷二胺、异佛尔酮二胺、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在每一种情况 下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形式,及其混合物。

20.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2)的所述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a1)包含 6至24个碳原子,并且选自:双-(氨基环己基)甲烷、双-(氨基环己基)丙烷、降莰烷二胺、双- (氨甲基)-降莰烷、二氨基环己烷二胺、异佛尔酮二胺、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在每一种情况 下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形式,及其混合物,其中直链和/或支链C1-C4烷基是烷基取代基, 即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或丁基。

21.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2)的(a1)中的所述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 选自: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MACM)、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PACM)、双- (4-氨基-3-乙基-环己基)-甲烷(EACM)、双-(4-氨基-3,5-二甲基-环己基)-甲烷(TMDC)、2, 2-(4,4′-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PACP)、或其混合物。

22.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2)的(a1)中的所述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 选自: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MACM)、双-(4-氨基-3,5-二甲基-环己基)-甲烷 (TMDC)、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PACM)、或其混合物,其中,所述组分(A2)中的这些二胺 不超过5mol%被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替换,或者其中所述组分(A2)基本上不含这些 其他不同的非脂环族二胺。

23.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2)的包含至少6个碳原子的所述至少一 种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a2)选自:直链的无支链的脂肪族二羧酸、芳族二羧酸、及其混 合物。

24.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2)的包含至少6个碳原子的所述至少一 种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a2)选自:单独的间苯二甲酸,摩尔比40/60至60/40的间苯二甲 酸与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或脂肪族的无支链的C10-C14二羧酸,即,1,10-癸二羧酸、1,12- 十二烷二羧酸。

25.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不含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 酸,

或者在于,如果组分(A2)在(a2)的范围内包含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或者 如果(a2)基本上由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形成,那么组分(a1)和(a2)中全部单体的 10-40mol%被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或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酸替换,

和/或在于组分(A2)中的对苯二甲酸占组分(A2)全部二羧酸的总量的比例为至多 50mol%。

26.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不含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 酸,并且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的比例还基本上为零;

或者在于,如果组分(A2)在(a2)的范围内包含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或者 如果(a2)基本上由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形成,那么组分(a1)和(a2)中全部单体的 20-35mol%被包含10或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或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酸即α,ω-氨 基酸替换;

和/或在于组分(A2)中的对苯二甲酸占组分(A2)全部二羧酸的总量的比例为至多 50mol%,其中组分A1中对苯二甲酸的比例低于45mol%,或者组分(A2)中不包含对苯二甲 酸。

27.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由选自以下的体系形成:MACM9、 MACM10、MACM11、MACM12、MACM13、MACM14、MACM16、MACM18、PACM9、PACM10、PACM11、PACM12、 PACM13、PACM14、PACM16、PACM18、TMDC9、TMDC10、TMDC11、TMDC12、TMDC13、TMDC14、TMDC15、 TMDC16、TMDC17、TMDC18,或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酰胺。

28.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由选自以下的体系形成:MACMI/ 12、MACMT/12、MACMI/MACMT/12、6I/6T/MACMI/MACMT/12、6I/MACMI/MACMT、6I/PACMI/ PACMT、6I/6T/MACMI、MACMI/MACM36、12/PACMI或12/MACMT、6/PACMT、6/IPDT或其混合物、 MACM9-18/PACM9-18及其混合物。

29.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1)由二羧酸,尤其是芳族二羧酸形 成,选自:对苯二甲酸、萘二羧酸和间苯二甲酸及其混合物,和/或选自以下的二羧酸:己二 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 酸、十六烷二酸、十七烷二酸、十八烷二酸、C36-二聚脂肪酸、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4- 二羧酸和/或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3-二羧酸(CHDA)及其混合物,

其还由特别选自以下的二胺形成:1,4-丁二胺、1,5-戊二胺、2-甲基-1,5-戊二胺、 2-丁基-2-乙基-1,5-戊二胺、1,6-己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4-三甲基六亚 甲基二胺、1,8-辛二胺、2-甲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1,11-十一烷二胺、 1,12-十二烷二胺、1,13-十三烷二胺、1,14-十四烷二胺、间二甲苯二胺和对二甲苯二胺,

其中所述聚酰胺(A1)还可包含内酰胺或氨基羧酸,即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α,ω- 氨基酸或内酰胺。

30.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1)由二羧酸形成,选自:己二酸、间 苯二甲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其中组分(A1)的二羧酸的总体积中对苯二甲酸的比例为 65至95mol%,其还由二胺形成,特别地选自:己二胺、癸二胺和十二烷二胺,

其中所述聚酰胺(A1)还可包含内酰胺或氨基羧酸,即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α,ω- 氨基酸或内酰胺,选自:间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己内酰胺(CL)、α,ω-氨基己酸、α, ω-氨基庚酸、α,ω-氨基辛酸、α,ω-氨基壬酸、α,ω-氨基癸酸、α,ω-氨基十一酸(AUA)、十 二内酰胺(LL)和ω-氨基十二酸(ADA)。

31.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由一种或更多种半芳族聚酰胺 (A1)与一种或更多种基于脂环族二胺的聚酰胺(A2)的混合物组成,其中该混合物中的组分 (A2)为小于50重量%。

32.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由一种或更多种半芳族聚酰胺 (A1)与一种或更多种基于脂环族二胺的聚酰胺(A2)的混合物组成,其中该混合物中的组分 (A2)占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小于50重量%,至多35重量%。

33.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的比例为30-90重量%,

在于组分(B)的比例为10-65重量%,

在于组分(C)的比例为1-25重量%,

在于组分(D)的比例为5-25重量%,和

在于组分(E)的比例为0.1-2重量%。

34.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分(A)的比例为30-80重量%,

在于组分(B)的比例为20-60重量%,

在于组分(C)的比例为2-15重量%,

在于组分(D)的比例为5-20重量%,和

在于组分(E)的比例为0.2-1.5重量%。

35.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由选自以下的体系形成:MACM12、 MACMI/12、TMDC12、MACMT/MACMI/12,或其混合物。

36.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2)由选自以下的体系形成:MACM12、 MACMI/12、TMDC12、MACMT/MACMI/12或其混合物;

和(A1)同时选择为6T/6I,其中摩尔比为65∶35至75∶25;

和/或(A1)同时选择为10T/6T、12T/6T、10T/11、10T/12、10T/1010、10T/1012、10T/ 106、10T/126、和/或10T/612,其中摩尔比为70∶30至90∶10;

其中(A1)占混合物(A)的比例为70-90重量%。

37.根据1所述的方法,其作为电气或电子组件的部件;作为壳或壳组件的部件;用 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家庭设备、家庭机器、用于通讯并且耗电的设备和装置的壳或壳部件; 汽车领域和其他运输装置领域的内部和外部部件;电气工程、家具、运动、机械工程、清洁卫 生、医疗、动力工程和驱动技术,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电子记事本、膝上计算机、笔记本电 脑、平板电脑、收音机、摄像机、手表、计算器、音乐或视频播放器、导航设备、GPS设备、电子 相框、外接硬盘和其他电子存储介质领域中的具有或不具有支撑或机械功能的内部和外部 部件;或用于生产纱线、纤维、双组分纤维、短纤维,具有褶皱和/或织构化的和/或切成30- 140mm长,丝和单丝。

抗着色制品及其用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抗着色制品及其用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抗着色制品及其用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着色制品及其用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着色制品及其用途.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310713799.4 (22)申请日 2013.12.20 (30)优先权数据 12198910.7 2012.12.21 EP (73)专利权人 EMS 专利股份公司 地址 瑞士埃姆斯 (72)发明人 马克普夫勒加尔 艾蒂安埃普利海因茨霍夫 博托霍夫曼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郑斌韩宏星 (51)Int.Cl. C08L 77/06(2006.01) C08L 77/02(2006.01) C08L 77/00(2006.0。

2、1) C08K 13/04(2006.01) C08K 7/14(2006.01) C08K 3/30(2006.01) C08K 3/22(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2015899 A,2011.04.13, US 5773558 A,1998.06.30, US 2002128377 A1,2002.09.12, 审查员 宋镇宇 (54)发明名称 抗着色制品及其用途 (57)摘要 本发明描述了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用于生产 抗着色制品的用途, 所述制品的着色倾向性为至 多15。 此处, 组合物包含30-100重量聚酰胺混 合物, 其包含大于50并且高至98重量至少一种 半芳族。

3、聚酰胺, 还包含2至高至50重量的具有 至少100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非晶和/或微晶聚 酰胺,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基于: 20- 100mol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 和0-80mol至 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 和至少6个碳 原子的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 此外, 组合物包 含0.01-20重量至少一种或多种无机白色颜 料。 另外, 组合物还可包含: 0-70重量纤维添加 剂(B1)和/或粒状添加剂(B2), 0-30重量冲击 韧性改进剂和/或不同于(A)的聚合物, 0-25重 量阻燃剂, 和0-3重量添加剂。 权利要求书6页 说明书23页 CN 103881373 B 2016.07。

4、.27 CN 103881373 B 1.一种使用聚酰胺模塑组合物来生产抗着色制品的方法, 所述抗着色制品的着色倾向 性ST为至多15并且所述抗着色制品的着色倾向性ST相比于仅基于半芳族聚酰胺(A1)的制 品的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20, 其中, 所述着色倾向性ST使用芥末和唇彩作为着色介质确定, 并定义为 着色倾向性ST(E芥 末+E唇 彩)/2 E芥 末和E唇 彩分别根据下式定义 其中, L、 a和b根据CIELAB标准ENISO11664-4定义, 并且其中, 在所述着色倾向 性ST的确定中, 使用化妆棉以饱和方式将着色介质施加到试样表面, 所述试样的尺寸为 2x40 x50mm, 然后。

5、将由此制备的试样和未处理的参照试样在65和90相对湿度的空调箱 中储存超过72小时, 储存后, 使试样恢复至23, 然后将试样在流动温水下用提供有肥皂水 溶液的海绵清洗, 直到试样表面没有粘附着色介质残余, 其中, 对没有着色介质的参照颜色 板也进行清洗步骤, 并且其中, 一旦对照和测试板清洗完成, 就根据CIELAB标准ENISO 11664-4确定L, a和b值, 并且计算L和E值,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使用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步骤, 所述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包含: (A)30-100重量的聚酰胺混合物, 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由以下组分组成: (A1)50-98重量的至少一种半芳族聚酰胺, 所。

6、述半芳族聚酰胺(A1)由芳族二羧酸形 成, 所述芳族二羧酸选自: 对苯二甲酸、 萘二羧酸和间苯二甲酸及其混合物, 和/或所述半芳 族聚酰胺(A1)由选自以下的二羧酸形成: 己二酸、 辛二酸、 壬二酸、 癸二酸、 十一烷二酸、 十 二烷二酸、 十三烷二酸、 十四烷二酸、 十五烷二酸、 十六烷二酸、 十七烷二酸、 十八烷二酸、 C36-二聚脂肪酸、 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 4-二羧酸和/或顺式-和/或反式-环己烷-1, 3-二羧酸及其混合物, 还由选自以下的二胺形成: 1, 4-丁二胺、 1, 5-戊二胺、 2-甲基-1, 5-戊 二胺、 2-丁基-2-乙基-1, 5-戊二胺、 1, 6-。

7、己二胺、 2, 2, 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 2, 4, 4-三甲 基六亚甲基二胺、 1, 8-辛二胺、 2-甲基-1, 8-辛二胺、 1, 9-壬二胺、 1, 10-癸二胺、 1, 11-十一 烷二胺、 1, 12-十二烷二胺、 1, 13-十三烷二胺、 1, 14-十四烷二胺, 其中, 所述半芳族聚酰胺 (A1)还可包含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 , -氨基酸或内酰胺; (A2)2-50重量的至少一种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 不同于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 根 据ISO-Norm11357-11-2测量,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具有至少100的玻璃化转 变温度, 其中所述非晶和/或。

8、微晶聚酰胺(A2)的非晶聚酰胺具有至多4J/g的熔化热, 所述非 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微晶聚酰胺具有4-25J/g的熔化热, 在每种情况下均根据ISO 11357-11-2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20/分钟的升温速率在颗粒上确定, 所述非晶和/ 或微晶聚酰胺(A2)基于: (a1)2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 和 0-8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 其中组分(a1)中的mol补足至 100mol, 和 (a2)具有至少6个碳原子的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 条件是组分(a1)和(a2)的全部单体的多至45mol能够替换成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 内酰胺或包含6。

9、至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酸; 权利要求书 1/6 页 2 CN 103881373 B 2 其中, 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和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一起形成100重量的 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 (X)0.5-10重量的至少一种或多种无机白色颜料, 所述无机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D50 为0.1-40 m; (B)除无机白色颜料之外, 0-70重量的纤维添加剂(B1)和/或粒状添加剂(B2); (C)0-30重量的不同于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聚合物; (D)0-25重量的阻燃剂; (E)0-3重量的添加剂; 其中组分(A)、 (X)、 (B)、 (C)、 (D)和(E)的总量为100重量。

10、, 并且注射模塑或挤出所述聚酰胺模塑组合物以形成所述抗着色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分(X)的无机白色颜料以2-7重 量的比例存在于所述聚酰胺模塑组合物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分(X)的无机白色颜料选自: 硫酸 钡、 氧化锌、 硫化锌、 锌钡白和金红石或锐钛矿型的二氧化钛、 或其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D50为0.1- 10 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玻璃化 转变温度为至少1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11、,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玻璃化 转变温度为至少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玻璃化 转变温度为至少130并且不超过2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非晶聚 酰胺的熔化热为至多2J/g, 所述熔化热根据ISO11357-11-2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以20 /分钟的升温速率在颗粒上确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微晶聚 酰胺的熔化热为8-22J/g, 所述熔化热根据ISO11357-11-2使用差。

12、示扫描量热法DSC以20 /分钟的升温速率在颗粒上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着色前和着色后两种情况下所述制品 的发光度L80, 其中a值或者, 与其独立的, b值二者择一地或二者都1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倾向性ST为至多10, 和/或在于 在着色前和着色后两种情况下所述制品的发光度L95, 其中在每一种情况下, a值或 者, 与其独立的, b值二者择一地或二者都为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中, 所述半芳族 聚酰胺(A1)存在的比例为至少95重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13、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中, 所述半芳族 聚酰胺(A1)为55-95重量,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为5-45重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以60-90重量存 在,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以10-40重量存在。 权利要求书 2/6 页 3 CN 103881373 B 3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组分 (a1)部分由4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6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 芳族二胺、 和0-5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

14、和/或芳族二胺形成; 和/或在于在组分(a1)部分中, 所述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选自: 1, 4-丁二胺、 1, 5- 戊二胺、 2-甲基-1, 5-戊二胺、 2-丁基-2-乙基-1, 5-戊二胺、 1, 6-己二胺、 2, 2, 4-三甲基六亚 甲基二胺、 2, 4, 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 1, 8-辛二胺、 2-甲基-1, 8-辛二胺、 1, 9-壬二胺、 1, 10-癸二胺、 1, 11-十一烷二胺、 1, 12-十二烷二胺、 1, 13-十三烷二胺、 1, 14-十四烷二胺、 间 二甲苯二胺和对二甲苯二胺、 或其混合物。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

15、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组分 (a1)部分由4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6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 芳族二胺、 和0-4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形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组分 (a1)部分由5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5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 芳族二胺形成; 和/或在于, 在组分(a1)部分中, 所述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选择为1, 6-己二胺。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组分 (a1)部分由。

16、60-100mol的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和0-40mol的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或 芳族二胺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组分(a1)仅由脂环族二胺形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所述至 少一种脂环族二胺组分(a1)包含6至24个碳原子, 并且选自: 双-(氨基环己基)甲烷、 双-(氨 基环己基)丙烷、 降莰烷二胺、 双-(氨甲基)-降莰烷、 二氨基环己烷二胺、 异佛尔酮二胺、 二 氨基二环己基丙烷, 在每一种情况下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形式, 及其混合物。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

17、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所述至 少一种脂环族二胺组分(a1)包含6至24个碳原子, 并且选自: 双-(氨基环己基)甲烷、 双-(氨 基环己基)丙烷、 降莰烷二胺、 双-(氨甲基)-降莰烷、 二氨基环己烷二胺、 异佛尔酮二胺、 二 氨基二环己基丙烷, 在每一种情况下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形式, 及其混合物, 其中直链 和/或支链C1-C4烷基是烷基取代基。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组分 (a1)中的所述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选自: 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 双-(4-氨基- 环己基)-甲烷、 双-(4-氨基-3-乙基-环己基。

18、)-甲烷、 双-(4-氨基-3, 5-二甲基-环己基)-甲 烷、 2, 2-(4, 4 -二氨基二环己基)丙烷、 或其混合物。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组分 (a1)中的所述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选自: 双-(4-氨基-3-甲基-环己基)-甲烷、 双-(4-氨基- 3, 5-二甲基-环己基)-甲烷、 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 或其混合物, 其中, 所述非晶和/或 微晶聚酰胺(A2)中的这些二胺不超过5mol被其他脂肪族和/或芳族二胺替换, 或者其中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不含这些其他不同的非脂环族二胺。 24.根据权利要求。

19、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包含至 少6个碳原子的所述至少一种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组分(a2)选自: 直链的无支链的脂肪 权利要求书 3/6 页 4 CN 103881373 B 4 族二羧酸、 芳族二羧酸、 及其混合物。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包含至 少6个碳原子的所述至少一种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组分(a2)选自: 单独的间苯二甲酸, 摩尔比40/60至60/40的间苯二甲酸与对苯二甲酸的混合物、 或脂肪族的无支链的C10-C14 二羧酸。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20、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不含对苯 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 或者在于, 如果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在组分(a2)的范围内包含对苯二甲酸和/或 间苯二甲酸, 或者如果组分(a2)由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形成, 那么组分(a1)和(a2) 中全部单体的10-40mol被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或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 酸替换, 和/或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对苯二甲酸占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 胺(A2)全部二羧酸的总量的比例为至多50mol。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不含对苯 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 。

21、并且内酰胺和/或氨基羧酸的比例为零; 或者在于, 如果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在组分(a2)的范围内包含对苯二甲酸 和/或间苯二甲酸, 或者如果组分(a2)由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形成, 那么组分(a1) 和(a2)中全部单体的20-35mol被包含10或12个碳原子的内酰胺或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 氨基羧酸即 , -氨基酸替换; 和/或在于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的对苯二甲酸占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 胺(A2)全部二羧酸的总量的比例为至多50mol, 其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中对苯二甲 酸的比例低于45mol, 或者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中不包含对苯二甲酸。

22、。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由选自以 下的体系形成: MACM9、 MACM10、 MACM11、 MACM12、 MACM13、 MACM14、 MACM16、 MACM18、 PACM9、 PACM10、 PACM11、 PACM12、 PACM13、 PACM14、 PACM16、 PACM18、 TMDC9、 TMDC10、 TMDC11、 TMDC12、 TMDC13、 TMDC14、 TMDC15、 TMDC16、 TMDC17、 TMDC18, 或基于这些体系的混合物或共聚酰胺。 2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23、,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由选自以 下的体系形成: MACMI/12、 MACMT/12、 MACMI/MACMT/12、 6I/6T/MACMI/MACMT/12、 6I/MACMI/ MACMT、 6I/PACMI/PACMT、 6I/6T/MACMI、 MACMI/MACM36、 12/PACMI或12/MACMT、 6/PACMT、 6/ IPDT或其混合物、 MACM9-18/PACM9-18及其混合物。 3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由二羧酸形成, 选 自: 己二酸、 间苯二甲酸、 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 其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

24、)的二羧酸的总 体积中对苯二甲酸的比例为65至95mol, 其还由二胺形成, 选自: 己二胺、 癸二胺和十二烷 二胺, 其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还包含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 -氨基酸或内酰胺, 选 自: 间氨基苯甲酸、 对氨基苯甲酸、 己内酰胺、 , -氨基己酸、 , -氨基庚酸、 , -氨基辛 酸、 , -氨基壬酸、 , -氨基癸酸、 , -氨基十一酸、 十二内酰胺和-氨基十二酸。 3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由一种或更多种半 芳族聚酰胺(A1)与一种或更多种基于脂环族二胺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混合物组 权利要求书 4/6 页 5 C。

25、N 103881373 B 5 成, 其中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中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为小于50重量。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由一种或更多种半 芳族聚酰胺(A1)与一种或更多种基于脂环族二胺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混合物组 成, 其中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中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占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 小于50重量。 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由一种或更多种半 芳族聚酰胺(A1)与一种或更多种基于脂环族二胺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的混合物组 成, 其中所述聚酰胺混合物。

26、(A)中的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占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 至多35重量。 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比例为30-90重 量, 在于组分(B)的比例为10-65重量, 在于组分(C)的比例为1-25重量, 在于组分(D)的比例为5-25重量, 和 在于组分(E)的比例为0.1-2重量。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比例为30-80重 量, 在于组分(B)的比例为20-60重量, 在于组分(C)的比例为2-15重量, 在于组分(D)的比例为5-20重量, 和 在于组分(E)的比例为0.2-1.5重量。。

27、 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由选自以 下的体系形成: MACM12、 MACMI/12、 TMDC12、 MACMT/MACMI/12, 或其混合物。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A2)由选自以 下的体系形成: MACM12、 MACMI/12、 TMDC12、 MACMT/MACMI/12或其混合物; 和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同时选择为6T/6I, 其中摩尔比为6535至7525; 和/或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同时选择为10T/6T、 12T/6T、 10T/11、 10T/12、 10T。

28、/1010、 10T/1012、 10T/106、 10T/126、 和/或10T/612, 其中摩尔比为7030至9010; 其中所述半芳族聚酰胺(A1)占所述聚酰胺混合物(A)的比例为70-90重量。 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电气或电子组件的部件; 作 为壳或壳组件的部件; 或用于生产纱线、 具有褶皱和/或织构化的和/或切成30-140mm长的 纤维、 和丝。 3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 家庭 设备、 用于通讯并且耗电的设备和装置的壳或壳部件。 4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抗着色制品。

29、作为用于家庭机器的壳或壳部 件; 汽车领域和除汽车之外的运输装置领域的内部和外部部件。 4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家具、 运动、 机械工程、 清洁 卫生、 医疗、 电子记事本、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收音机、 摄像机、 手表、 计算器、 音乐或视频 播放器、 GPS设备、 电子相框、 外接硬盘和除外接硬盘之外的电子存储介质领域中的具有或 权利要求书 5/6 页 6 CN 103881373 B 6 不具有支撑或机械功能的内部和外部部件; 或用于生产具有褶皱和/或织构化的和/或切成 30-140mm长的双组分纤维和短纤维、 以及单丝。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

30、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电气工程、 动力工程和驱动 技术领域中的具有或不具有支撑或机械功能的内部和外部部件。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移动电话、 膝上计算机领域 中的具有或不具有支撑或机械功能的内部和外部部件。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 所述抗着色制品作为智能手机领域中的具有或 不具有支撑或机械功能的内部和外部部件。 4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直链和/或支链C1-C4烷基是甲基、 乙基、 丙 基、 异丙基、 或丁基。 4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脂肪族的无支链的C10-C14二羧酸是1, 10-。

31、 癸二羧酸、 或1, 12-十二烷二羧酸。 权利要求书 6/6 页 7 CN 103881373 B 7 抗着色制品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模塑组合物用于具有低着色倾向性的制品, 尤其是电子便携式设备的 壳或壳部件的用途。 背景技术 0002 尤其是在与移动电话、 便携式计算机等的壳的生产相联系时, 问题是通常用于该 目的一些材料在与按预期使用可容易地与这样的壳接触的物质接触时被污染或着色, 使得 这种着色可能无法持续地除去。 这是在与聚酰胺的截然不同的应用(例如, 生产地毯等)相 联系时大体已知的严重缺点。 鉴于此, 已经相应地提出向用作基础材料的聚酰胺上施加涂 层, 所述涂。

32、层降低了对粘取污物的敏感性。 但是, 这样的额外涂层或浸涂不是可持续的解决 方案, 因为如果表面是机械负载的或与水、 汗水和/或溶剂接触, 其通常不能够在表面上保 留相对长的时间。 0003 US2004/046279描述了具有高抗污性的聚酰胺基纤维的生产, 其中尤其也可将半 芳族聚酰胺用作基础。 此处, 聚酰胺在生产过程中与特定试剂(尤其是三聚物)反应, 任选地 与半结晶热塑性聚酯或半结晶热塑性聚酰胺组合以增加耐受性。 0004 WO2012/049252A2描述了基于高熔点的半芳族半结晶不透明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 抗着色制品, 其包含对苯二甲酸和包含至少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 例如9T或1。

33、0T类型体 系。 另外, 这些模塑组合物需要包含加强剂和白色颜料。 根据ASTME308-08的测量, 制品在 CIE颜色空间具有至少70的白色度(L, 发光度)。 尤其是, 发现基于9T和10T的加入白色颜 料和玻璃纤维加强的半芳族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在对用作测试的胭脂颜色的粘取程度上比 聚酰胺66、 PA1010或PA6T/66低。 0005 WO2012/049255A1同样描述了由高熔点半芳族半结晶不透明聚酰胺生产的制品, 尤其是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 其具有高抗着色性。 所述聚酰胺基于以下单体: 对苯二甲 酸、 间苯二甲酸和包含6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 所述模塑组合物同样包含加强剂和白。

34、色颜 料。 在这个情况下同样地, 需要至少70的白色度。 在这个例子中, 表明基于半结晶半芳族聚 酰胺PA6T/6I的模塑组合物比基于PA66和PA6T/66的半结晶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具有更低的 着色倾向性。 0006 EP0885930公开了基于两种非晶聚酰胺的透明的聚酰胺-混合物。 在实例中, 给出 了12/MACMI型聚酰胺在与聚酰胺12/6T/6I的混合物中的体系。 该文献中没有关于特定抗着 色性的说明。 0007 EP0628602公开了基于部分结晶和非晶聚酰胺的透明的聚酰胺混合物。 由于该混 合物中的部分结晶聚酰胺, 所以仅有脂肪族聚酰胺起作用。 该文献中没有关于特定抗着色 性的说明。

35、。 发明内容 0008 因此,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提供高抗着色性制品, 特别是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 说明书 1/23 页 8 CN 103881373 B 8 壳或壳部件。 此外, 这些制品具有好的机械性能, 尤其是高刚性、 高强度、 高冲击韧性和高尺 寸稳定性, 并且尤其还具有好的表面性能, 另外其具有好的加工性能, 尤其是例如低模塑收 缩率和低翘曲。 相关聚酰胺模塑组合物(复合物)的特征在于, 除了低吸水性引起的出乎意 料的低着色倾向性外, 还有充分的热稳定性、 好的化学耐受性和好的机械性能。 0009 通过由包含半芳族聚酰胺(A1)与基于脂环族二胺的聚酰胺(A2)的混合物的模塑 组合物生。

36、产制品(也就是说壳或壳部件)实现了抗着色性。 与基于A1(无A2, 也就是说仅基于 半芳族聚酰胺A1)的模塑组合物相比, 根据本发明的模塑组合物(A1和A2混合物)形成的制 品(模塑件、 组件)的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20, 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30, 尤其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40。 0010 在本发明上下文中, 抗着色性是指制品或壳在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染料如化妆品 (口红、 唇彩、 胭脂)或天然和合成着色剂如软饮料、 番茄酱、 红葡萄酒、 芥末或服装或皮革的 染料或颜料接触时, 没有持久的颜色改变或仅有持续很短的颜色改变。 0011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途。

37、, 尤其是通过这样的模塑组合物用于生产便携 式电子设备的抗着色组件或壳实现。 0012 具体地, 本发明涉及基于聚酰胺模塑组合物的抗着色制品, 和这样的模塑组合物 用于该目的的用途, 其中模塑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或由以下组分组成: 0013 (A)30-100重量聚酰胺或聚酰胺的混合物, 其由以下组分组成: 0014 (A1)50-98重量至少一种半芳族聚酰胺; 0015 (A2)2-50重量至少一种非晶和/或微晶聚酰胺, 其不同于(A1), 其具有至少100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其基于: 0016 (a1)20-100mol至少一种脂环族二胺; 和 0017 0-80mol至少一种其他脂肪族和。

38、/或芳族二胺(其中组分(a1)中的mol一起形 成100mol二胺); 和 0018 (a2)包含至少6个碳原子的芳族和/或脂肪族二羧酸, 0019 条件是组分(a1)和组分(a2)的全部单体最高45mol能够替换成包含6至12个碳 原子的内酰胺或包含6至12个碳原子的氨基羧酸; 其中, 在(A)中, (A1)和(A2)的比例一起形 成100重量(A), 0020 (X)0.01-20重量、 优选0.5-10重量、 尤其优选2-7重量一种或多种无机白色 颜料; 0021 (B)除无机白色颜料之外, 0-70重量纤维添加剂(B1)(尤其是玻璃纤维)和/或粒 状添加剂(B2); 0022 (C)0。

39、-30重量冲击韧性改进剂和/或不同于(A)的聚合物; 0023 (D)0-25重量阻燃剂, 其中优选地不含卤素; 0024 (E)0-3重量添加剂; 0025 其中组分(A)、 (X)、 (B)、 (C)、 (D)和(E)的总量为100重量。 0026 因此, 使用无机白色颜料作为组分(X)。 优选地, 组分(X)由选自以下的无机白色颜 料组成: 硫酸钡、 氧化锌、 硫化锌、 锌钡白和二氧化钛(金红石、 锐钛矿)、 以及钛-锌混合氧化 物、 或其混合物。 0027 优选地, 组分(X)的白色颜料的平均粒径(D50)为0.1-40 m, 优选为0.1-20 m, 尤其 说明书 2/23 页 9 。

40、CN 103881373 B 9 优选为0.1-10 m。 纤维填料(B1)与无机白色颜料(X)的比例可以为301至15、 101至110、 51至15或151至12。 0028 此处, 用途旨在生产抗着色制品, 制品的着色倾向性优选地为至多15, 优选地至多 10。 0029 因此, 组分(A)包含一种或更多种半芳族聚酰胺(A1)和非晶或微晶聚酰胺(A2)的 混合物, 其中在这种混合物中, 组分(A2)基于聚酰胺混合物A优选地为低于50重量, 优选 地至多45重量, 尤其优选地至多40重量。 因此组分A2优选地以5-45, 尤其优选地10-40 重量使用, 在每一种情况下都是基于组分A。 0。

41、030 此处, 组分(A)的比例优选地为30-90重量, 优选地为30-80重量。 0031 组分(B)的比例优选地为10-65重量, 优选地为20-60重量。 0032 组分(C)的比例优选地为1-25重量, 优选地为2-15重量。 0033 组分(D)的比例优选地为5-25重量, 优选地为5-20重量。 0034 组分(E)的比例优选地为0.1-2重量, 优选地为0.2-1.5重量。 0035 根据本发明的制品、 模塑体或模塑件具有低着色倾向性(ST)。 换言之, 通过下文所 述着色试验, 根据ENISO11664-4在CIELAB颜色空间确定的E值(颜色定位)仅稍微改变。 更 具体地, 。

42、这意味着在下文所述着色试验中确定的E为至多15, 优选地为至多11, 尤其优选 地为至多8。 同时, 制品在着色前和后两者情况下的发光度L优选地80、 优选地90、 尤 其优选地95。 在每一种情况下, 二者择一地或者二者都, a值或, 与其独立的, b值优选 地10、 优选地5、 尤其优选地3、 最优选地在0的区域内。 对于组件, L96是尤其优选 的。 0036 使用Datacolor的分光光度计(仪器名称: Datacolor650)在以下测量条件下对比 涂为白色测量模的对比片确定CIEL、 a和b: 反射; 测量几何学: D/8 ; 光类型: D6510; 光泽: 锁定; 校准: UV。

43、校准; 测量光阑: SAV(小面积观察, 9mm照明, 5mm测量)。 通过使用参照和 样品对应于CIELAB系统(ENISO11664-4, to2011DIN6174)的L、 a和b, 如下计算颜色 发光度差异L: 0037 L=L样 品-L参 照 0038 根据ISO12647和ISO13655作为Euclidean差异计算颜色定位(Lab)参照与(L ab)样品之间的色差E: 0039 0040 借助以下着色介质测试模塑件的着色倾向性: 0041 唇彩: MaybellineColourSensationalCreamGlossFabulousPink137 (MaybellineNe。

44、wYork, JadeDsseldorf, Gemey-Paris, 16PlaceVendome, 75001Paris) 或 0042 芥末: Thomyscharfer(hot)mustard(NestleSuisseAG, 1800Vevey, Switzerland)。 0043 从大量测试试剂中选出了这些介质, 这是因为其对于由聚酰胺生产的模塑件造成 了最大的颜色改变, 因此对于着色倾向性提供了最佳差异。 例如, 橄榄油、 防晒霜或普通番 茄酱仅对试样造成非常轻微的颜色改变, 其使得难以或无法对所使用的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说明书 3/23 页 10 CN 103881373 B 10。

45、 之间进行区分。 0044 在着色试验的过程中, 使用化妆棉以饱和方式将着色介质施加到试样(尺寸: 2x40 x50mm)表面。 然后将由此制备的试样和未处理的参照试样在65和90相对湿度的空 调箱(climaticcabinet)中储存超过72小时。 储存后, 使试样恢复至23, 然后将试样在流 动温水下用提供有肥皂水溶液的海绵清洗, 直到样品表面没有粘附着色介质残余。 对没有 着色介质的参照颜色板也进行清洗步骤。 一旦对照和测试板清洗完成, 就如上所述确定 L, a和b值, 并且计算L和E值。 0045 所述着色试验中的着色倾向性由两种着色介质的E值的平均值给出: 0046 ST=(E芥 。

46、末+E唇 彩)/2 0047 由根据本发明的模塑组合物(A1和A2混合物)形成的制品(模塑件、 组件)与仅基于 A1(无A2, 也就是说仅基于半芳族聚酰胺A1)的模塑组合物相比, 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 低至少20, 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30, 尤其优选地着色倾向性(ST)降低至少 40, 和/或具有降低的L值(平均L值=(L芥 末+L唇 彩)/2)。 此处, 根据本发明的抗着色 制品的着色倾向性(ST)优选地为至多15或12, 尤其优选地至多10。 平均L值优选地低于 2.0或1.3, 尤其优选地低于1.0。 0048 本发明优选地涉及使用如上所述和下文进一步描述的聚酰胺模塑。

47、组合物生产的 制品或模塑体或模塑件, 其至少部分地包含这种聚酰胺模塑组合物, 尤其优选电学或电子 组件, 壳或壳组件的形式。 0049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 本发明包括具有改善的抗着色性的制品, 尤其是用于便 携式电子设备的壳或壳部件。 术语 “便携式” 是指电子设备被设置成可舒服地在不同地方运 输和使用。 例如, 便携式电子设备为: 移动电话、 智能手机、 电子记事本、 膝上计算机、 笔记本 电脑、 平板电脑、 收音机、 摄像机、 手表、 计算器、 音乐或视频播放器、 导航设备、 GPS设备、 电 子相框、 外接硬盘和其他电子存储介质等。 术语壳或壳部件旨在指示整个壳部件范围, 例如 盖、。

48、 盖板、 罩套或罩盖、 框架或支撑壳部件(例如骨干), 特别是智能手机或计算机的后盖、 前 盖、 天线套管、 框架、 骨干, 其中骨干应理解为在上面组装其他电子组件的结构组件, 例如蓄 电池夹、 天线、 屏幕、 连接器、 处理器、 手机键盘、 键盘和其他电子组件。 此处, 骨干可构成内 部构件或从外部部分可见的结构。 用作盖的壳部件具有特别是保护内部部件和电子器件不 受污染, 力的影响(例如, 掉落造成的冲击)或环境影响造成如灰尘、 液体、 辐射或气体造成 的损伤。 此外, 壳或壳部件可作为结构部件, 因此可赋予设备强度。 对于预期用途, 用途优选 地涉及直接布置在表面处的部件或区域, 而其上。

49、未布置其他层, 因此暴露于污染。 因此可考 虑作为壳部件的涂层的用途。 0050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 术语壳可理解为表示移动电话或智能手机的壳, 尤其是 移动电话的后盖、 前盖、 天线套管、 框架或骨干。 此处, 壳可由一个或更多个部件组成。 可通 过多种热塑性加工工艺(特别是注射模塑或挤出)来由所提出的模塑组合物生产本发明的 制品, 特别是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壳。 制品优选的是注射模塑或挤出加工的模塑对象或涂覆 对象。 0051 然而, 在更广意义上, 本发明还包括制品和模塑件, 尤其是家庭设备、 家庭机器、 用 于通讯并且耗电的设备和装置的壳或壳部件, 汽车领域和其他运输装置领域的内部和外部 部件, 电气工程、 家具、 运动、 机械工程、 清洁卫生、 医疗、 动力工程和驱动技术。 另外, 本发明 说明书 4/23 页 11 CN 103881373 B 11 还包括通过已知的纺纱方法(熔体纺丝、 湿纺)由根据本发明的模塑组合物生产的纱线、 纤 维、 双组分纤维、 短纤维(优选地褶皱和/或织构的和/或切成30-140mm长)、 丝和单丝。 特别 地, 阻燃纺线、 纤维、 短纤维、 双组分纤维、 丝和单丝优选地包含在本发明中用于生产纺织 物, 例如座套、 地毯、 窗帘或网眼帘, 用于公共建筑和餐厅或机动运输装置, 特别是飞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